如何发布产品信息制作信息产品?

如何设计好看又好卖的企业产品官网
作者:鱼小干 来源: 腾讯ISUX 时间: 标签:
在谈到企业产品的营销时(本文中提到的&企业产品&是指&给企业客户使用的软件/应用&),一种观点认为客户肯定是靠线下推广来获取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让用户主动购买而不是被动推销,持这种观点的公司尤其重视通过产品官网来获客。无论持哪种观点,不可否认的是官网是客户对你产品的第一印象,很多潜在客户在购买之前都是先通过官网来了解产品的。然而很多公司在产品官网设计这件事上投入的精力还不及线下推广的万分之一,有的只把官网当作摆设,粗制滥造套个模板结束,甚至还忽略了移动端适配。
作为企业产品的设计师,我们要如何设计好看又好卖的产品官网,有没有一些套路可循?
企业产品官网的作用是传达信息和促进转化。传达信息是告诉访客这款产品是什么/能为你公司做什么/为什么值得我购买,再配合一些增强说服力的手段来促进转化&&将尽量多的访客(潜在客户)转化为注册用户并最终完成购买。按照用户浏览网站的顺序,有以下5大设计要点:
一、善用首屏大图吸引视线
二、销售主张明确传达产品价值
三、合理的导航方便访客获取信息
四、无处不在的CTA推动转化
五、客户案例增强信任感
&一、善用首屏大图吸引视线
首屏大图占据了官网最宝贵的第一屏,它决定了访客对官网的第一印象。首屏大图可以辅助产品Slogan来有效传达产品价值,同时还会影响到官网整体的气质。常见的首屏大图有以下5种表现形式:
1.实景照片营造场景氛围
在实景照片这个形式上,企业级产品的表现力远不及消费级产品(对比一下Salesforce和Apple的官网就知道了),因为企业的商务属性决定了他们不能像消费级产品那样大胆地彰显个性。企业产品官网一般会用客户使用产品的场景照来说明产品给他们工作带来的益处,或用一些开阔的风景照来表现公司的价值观和愿景。
这种传统的照片形式常见于一些大公司,例如微软的CRM产品Microsoft Dynamics 365:
客服应用HelpCrunch则用来表现公司未来的愿景:
2.概念图用隐喻表达产品价值
经过设计处理之后的概念图,比真实照片的表现空间更大,可以通过一些隐喻的手法来传达产品价值。
Zendesk用形象的概念图来辅助传达产品的价值主张&&We can lend a hand。
&3.插画最适合讲故事
近年来一些企业重塑品牌向更年轻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展。插画的形式有利于塑造轻松时尚的品牌气质,同时也是最适合用来讲故事的表达形式。
Intercom用生动的手绘风插画描绘了一副工作中遭遇的混乱场景,引出了使用Intercom可以结束这一切混乱的概念:
Atlassian用配色明快的图形插画描绘了齐心协力的工作场景,烘托出&Team up&的产品价值主张:
4.产品界面图简单直观
简单直观的运用产品界面图作为首屏大图,让用户对产品使用过程有一种直观的体验,也是一种对于自己产品的设计很有自信的表现。
云存储应用Box用产品界面和照片混搭的形式来表现&Work as One&的产品理念:
5.客户照片更具说服力
使用真实客户的肖像作为首屏大图,兼具客户案例的作用,使产品更有说服力。
自助建站应用Squarespace用高清的客户肖像图配合产品界面,来表现他们的应用可以为不同人群定制专属网站的理念:
6.视频是流行趋势
用视频代替静态图出现在首屏成为近年来流行的一大趋势,比起静态图,动态视频更容易吸引目光。视频的内容可以是产品功能解说/客户案例讲述/企业文化传播等,视频的触发方式有自动播放/预加载/点击播放等。
自助建站应用Weebly的首页视频融合了各类用户的生活状态和使用场景,来表现&DO WHAT YOU LOVE&的产品理念:
1.首屏大图和销售主张是官网的重中之重,既是营销的核心,同时也是页面布局和表现的核心。
2.首屏大图是传达产品品牌的绝佳机会。
3.不同子产品页可以用不同的首屏大图,但是要注意尺寸和风格保持一致。
二、销售主张明确传达产品价值
当用户被首屏大图吸引住目光之后,想要进一步留住客户,就必须立即向他们传达产品的核心价值,让他明白购买你们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好处。在营销领域,这被称为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意为&独特的销售主张&。
1.销售主张需要多次强调
在企业产品官网中,销售主张会多次出现,完整的销售主张通常会由以下三个基本部分组成:首屏标题、强化阐述和最后重申。
a.首屏标题
首屏大标题是USP的核心,简短明确的slogan是一个强有力的开场白。通常位于官网首屏最显眼的位置,用大字体突出,同时可以用小字在旁边进行辅助说明。
MailChimp的首屏标题简短有力:
b.强化阐述
用来强化和丰富USP,让它看起来更有说服力。可以从正面出发列举产品功能、强调产品优势,也可以从侧面来印证,比如成功案例、资质证书等。
MailChimp用与首屏标题同样风格的文案,配合界面图来强化USP:
c.最后重申
当访客浏览了长篇的强化阐述,浏览到页面底部时,最后再重申一下USP,首尾呼应。
MailChimp在页面底部最后重申,号召转化行动:
2.文案风格会影响销售主张的表现力
根据不同的产品功能和品牌调性,销售主张的文案风格也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清晰直白的功能陈述
清晰直白的功能陈述可能会有点无趣,但却是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用一句话讲清楚你的产品是做什么的,比含糊其辞的描述更容易让访客产生好感。
Xero是一款为小型企业提供会计服务的应用,他们用一句话清晰传达了Xero的功能价值与目标用户:
b.令人印象深刻的号召型言语
使用一些强有力、干脆利落的slogan,去号召用户行动。使用这类USP的公司一般都已建立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形象。
光看Asana的大标题是不是很难猜到这个公司是提供什么服务?即便如此,这几句简短大气的标语还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c.抓住用户痛点,唤起情感共鸣
这种类型的slogan一般会从反面切入描述痛点,例如&工作不用那么麻烦,用xxx你可以...&,然后引出产品可以解决这些痛点。这是一种逆向思维,通过描述产品可以&规避负面结果&来突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与&获得正面结果&相反的一种思路。
Basecamp整个官网的措辞风格都是如此:
d.动态多合一
在寻找案例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种动态的多合一文案表现形式。它的做法是保持核心文案固定不变,其余的则不断切换。动态的表现形式更吸睛,也赋予了USP更全面的展现。
Atlassian旗下的Confluence品牌的核心价值是&make better by working together&,因此在动态slogan中保持核心文案不变,切换开头的主语来突出产品的适用范围:
1.规划USP时要站在客户角度,强调你的产品能为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2.不要怕首屏标题太短讲不清功能,旁边小字的作用就是补充说明,同时丰富排版。
3.没人会喜欢空洞的营销口号和行话,客户喜欢能解答疑惑、简单直白的USP。
三、合理的导航方便访客获取信息
当访客被你的首屏大图和价值主张吸引之后,接下来他可能想要在你的官网上四处看看了解更多信息。合理清晰的导航可以带领访客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导航是网站的路标,也是网站组织架构的体现。如果访客的浏览体验不顺畅,他们会对你的产品和公司失去信心。
1.不是所有网站都需要导航
导航是网站组织架构的体现。在规划网站架构前,首先明确一个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导航?当你的目的是引导访客按照预设路径进行浏览,不希望他们跳出当前页面,这个时候可以没有导航。这样的网站组织方式也叫线性结构:
对于功能简单的产品,使用线性结构能有效带动访客参与性,推动转化行为。企业产品官网的路径通常为头图-产品展示-注册试用。
例如办公协作应用Trelllo的官网顶部没有导航,只保留了登陆和注册入口。页面的信息组织按照&头图-功能总览-功能细节-客户展示-注册试用&的顺序由浅入深、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引导访客完成浏览和转化。到页面底部才会出现一排弱弱的链接:
线性结构的劣势在于访客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浏览网站,比如当他们找不到急切想了解的关键信息比如价格页时,可能会觉得沮丧。
2.越扁平越有效
使用扁平结构可以减小网页深度,让访客用较少的点击就能到达目标页面,同时有利于搜索引擎抓取效率。在寻找企业产品官网案例的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功能相对简单的产品大多使用一级导航,而对于规模庞大的产品,他们的导航层级最多也只到二级。可见扁平结构的导航是网站导航的主流。
例如企业邮件应用Mailchimp和Slack就是扁平结构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导航都只有一级,把所有页面入口都放在外面,最重要的功能、定价位于前两个位置,其余的根据重要性递减排列,最右边一般会放注册或登陆入口:
对于一些规模庞大的企业产品,首先要尽量精简选项,舍弃不必要的信息、隐藏次要信息,再考虑在有限的空间里把信息入口展现完整。
以Intercom为例,它是一款大型CRM应用,公司旗下有三大子产品。官网首页设置了5个一级导航,其中前两个是折叠导航。最重要的Products导航的下拉菜单中按照产品和解决方案两个维度展示了对应的信息。配合icon和简介,有序又直观:
在Resource下拉菜单中则收拢了客户案例、帮助中心、产品演示等资源入口,用清晰的组织方式把这些信息集中在一起,让想要了解更多信息的人自己去探索:
使用类似结构的还有Atlassian等大型公司:
3.确保访客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
网站是一个虚拟空间,访客在页面之间的跳转是无法预料的,如果没有清晰的导航在时刻提醒他们所在的页面,他们早就已经迷路了。要让访客时刻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就要在不同页面上保持导航的一致性,并在滚动页面时保持常驻。
继续以Intercom为例,首页导航在滚动时保持常驻。当点击首页导航到达子产品页面后,导航保持一致,只是在原先的主LOGO旁多了一个子产品LOGO来表明当前所在页面,点击主LOGO可以返回首页:
子页面开始向下滚动时导航暂且消失,当滚动到首屏以下时导航出现并常驻,注意到此时的导航样式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简化了主LOGO,右边部分变成了3个针对当前子产品页面的导航。整个变化过程过渡地十分自然:
再看看Atlassian的设计。到达子产品页后会保留主导航,随着页面滚动,子产品导航会把主导航推出,继而代替主导航的位置:
1.规划访客的浏览历程,保持顺畅自然的体验。
2.保持导航结构的一致性,确保用户始终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3.保持导航的使用简单性,删除不必要项目。
4.简单很好,但是要确保提供了访客想要获得的信息入口。
四、无处不在的CTA推动转化
CTA(Call to Action,用户行为召唤)是指希望访客在浏览官网时完成的指定行为,通常有:注册、申请试用、邮件订阅、软件下载等等。CTA是促进官网完成转化的主要手段,对于企业产品官网,醒目的CTA按钮是标配。
1.视觉样式必须醒目
既然官网的目标是完成转化,那么CTA按钮一定是整个页面中最醒目、最聚焦视线的。很多研究证明绿色按钮的点击率最高,蓝色其次,但我认为这并不绝对。按钮颜色取决于官网的整体配色和品牌调性,在这个前提下,拉大对比度,让按钮从背景中突出即可。样式上突出核心CTA,次级CTA可以相对弱化。
Invision的按钮使用了品牌色:红色。
2.文案需要引发点击欲望
CTA按钮文案应该是一目了然的动词短语,使用含有紧迫感的文字例如&立即/马上&,或者利益导向的文字例如&免费&,可以有效引发用户的点击欲望。常用的文案有:免费/立即试用、免费/立即注册、观看演示、了解更多等等。
CTA按钮会在网页中出现多次,因此在文案上最好保持一致性,进阶方法是根据用户浏览的上下文使用更针对性的文案。
3.保持一直可见,反复强调
CTA按钮一般与销售主张同时出现,主要分布在官网的三个位置:顶部导航、首屏大图、页面底部。顶部导航的位置可以保证按钮一直可见,首屏大图上的按钮是视觉核心,页面底部的位置则作为终极呼唤。三个位置互相呼应,缺一不可。
4.次级CTA也不容忽视
原则上来说CTA按钮应该只有一个,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产品官网会在主要CTA按钮旁边放一个次级CTA按钮,为访客提供第二选择,这样做可以让访客在不想点击主按钮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对于企业产品的用户来说,在注册之前提供产品试用或视频演示能大大增进对产品的了解。
5.嵌入简易表单,降低注册门槛
在CTA按钮旁放置一个简易的内嵌表单,相当于简化了后续的转化流程。例如,当用户点击注册按钮之后一般会被要求填写用户名、邮箱、密码等信息,如果表单项很复杂,用户很可能会放弃填写。如果一开始只要求填写邮箱,这就大大降低了注册门槛。另外一方面,即使用户在后续的注册流程中放弃了填写,那企业至少已经get到客户的邮箱信息了。
类似Shopify这样的邮箱表单是最常见的:
Webflow则直接把需要填写的注册项全列出来,这适用于注册项在三个以内的情况:
五、客户案例增强信任感
企业级(to B)产品不像消费级(to C)产品那么普遍和易获取,企业客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更为慎重,官网要帮助消除他们的疑虑,建立对产品的信任感,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已购买产品的客户成功案例展示出来。你的客户就是你产品天生的代言人,他们比你的产品本身更有说服力。
1.用真实的客户头像提升可信度
比起单纯的文字展示,真实的客户头像可以大大提升客户评论的可信度。对比下面两张图感受一下。
Webflow的客户评论:
Intercom的客户评论:
2.讲故事,更容易打动用户
比起一句话评论,用户显然更容易接受并记住一个真实场景下的故事。有的企业官网会花一整个版面的篇幅来讲这个故事,从痛点到使用过程再到最后的获益,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Intercom在客户故事这方面下足了功夫,每个重点客户都有内容丰富的专题页,里面有客户公司简介,描述了用Intercom的哪些产品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从他们产品角度出发的第三人称描述,也有客户的第一人称陈述:
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不满足于静态讲故事,例如Invision,他们开始使用更专业、更有说服力的采访短片来作为客户成功案例:
3.精确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比起描述程度文案类似:这款产品帮助我们&大大提升了效率&、&获得了更多用户咨询量&,人们更喜欢看到这样的描述:这款产品帮助我们&减少了18%的操作时间&、&提升了25%的用户咨询量&。精确的数字比模糊的范围来的更有根据、更有说服力。
Intercom的每个客户案例中都有精确的数据支撑:
4.大公司的案例会强化信心
大公司的口碑效应还用说么。如果你有大客户,那毫不犹豫地把他们的LOGO展示出来吧。
看看Invision的大客户logo墙:
除了上面提到的5大要点之外,还有一些提升网站体验的方法,例如:A/B Test、响应式设计、优化加载时间等。
最后补充一点:对于消费级(to C)产品,例如我们熟悉的Evernote、Dropbox,他们的使用者与他们官网的访客基本是同一个人。而对于企业级(to B)产品来说,产品使用者和购买者往往不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产品使用者可能是客服人员,而官网的访客却可能是主管或采购之类负责买单的人。因此,企业产品官网的设计要兼顾使用者和购买者的不同角色,洞察目标客户所在行业特征,最大化展示产品在提升企业效率或收益上的优势。
要设计出好看又好卖的企业产品官网,可以参考以上的5大要(tao)点(lu),也希望大家在设计过程中少一点套路,多一点freestyle~
原文链接:
【设计之家 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百姓网公众号微信扫码关注百姓网小程序微信扫扫立即体验扫码下载手机客户端免费抢油卡、红包、电影票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扫码下载百姓网APP,随时订阅信息,还能私信沟通!微信订阅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一步轻松订阅!订阅后,“泉州 所有类目 如何制作产品二维码”有新信息时将通过微信优先通知您。没有微信?您可以使用&QQ订阅&或&邮件订阅 &扫码下载关注,随时订阅信息!百姓网公众号本市现已开通 、、、、、、、,点击城市名或切换城市即可访问商户推广合作加盟服务支持合作伙伴|&| 沪公网安备16号5&G:68&GM:73
描述:请填写描述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上传图片:打开微信,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即可完成绑定 -->绑定后,您可以:1. 立即在手机上收到用户给您的留言2. 使用手机快速完成付费推广的续费动作3. 第一时间了解到百姓网付费推广最新的促销活动,以及享受微信端独特的促销活动4. 更快速地将信息通过微信分享给好友、同事、朋友圈5. 如果您是招聘类目用户,还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新简历通知下载APP无需登录实时接受私信提醒,联系更便捷!或点击下方先登录再进入私信联系数据是个很好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相对客观的产品决策。但是数据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陷阱,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很可能会被数据玩弄而做出愚蠢的决策。今天,咱们就结合工作可能遇到的一些陷阱来聊聊这些数据陷阱以及怎么避免掉入陷阱。开始之前,我们先看看几个大家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过的案例吧!购买A类商品的用户当中有80%的都是甲类用户,因此当发现用户是甲类用户时,应该给用户比一般情况下推荐更多A类商品当乙值增加时,B功能的转化率降低,因此应该限制乙值在一定水平用户调研发现90%用户喜欢C功能,因此我们需要增加C功能根据现有数据发现,D值相对较高的商品有更高的点击,因此应该把D值高的商品的排序提前使用了E功能的用户比没使用E功能的用户转化率低,因此应该将E功能下线大家应该猜到了,这几个例子肯定是掉进数据陷阱的描述,所以不妨先想一想这几个描述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你想不明白,这篇文章建议你看三遍。1.购买A类商品的用户当中有80%的都是甲类用户,因此当发现用户是甲类用户时,应该给用户比一般情况下推荐更多A类商品逆命题陷阱第一个案例的陷阱迷惑性很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也经常碰到拿着这种描述来要求在某些场景下对某种类型商品给予更多流量的需求。从数据中,确实可以说明购买A类商品中甲类用户偏多,但是这能够说明甲类用户比整体用户更偏爱A商品么?显然不是,案例如下表:假设A类商品和非A类商品的需求都是50,平均情况下A类商品和非A类商品的流量分配应该是50%:50%。虽然在购买A类商品中的用户甲类用户占比为80%,但甲类用户需要A类商品的只有45%,还没有到正常平均情况下的50%,原因就是因为购买了非A类商品的用户甲类用户的比例高于80%。这个陷阱叫做逆命题陷阱,逆命题应该是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如果你忘了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个判断语句&如果于谦是郭麒麟的父亲,那么郭麒麟是于谦的儿子&,&如果郭麒麟是于谦的儿子,那么于谦是郭麒麟的父亲&是它的逆命题。逆命题有个特点,那就是当原命题是真的时候,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再有一个例子,&如果小明是人,那他一定是哺乳动物&的逆命题&如果小明是哺乳动物,那么小明是人&就是不正确的,因为小明有可能是猴子。但是如果一个命题是真的,他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比如&如果小明不是哺乳动物,那他一定不是人&。本例中,&购买A类商品的用户更可能是甲类用户&为真,但它逆命题&甲类用户购买的更可能是A类商品&就是错误的。这些简单的逻辑学概念和定理,我相信大部分人是了解的,但是在实际工作往往忘记了这些基本的原理而做出一些愚蠢的决策。对于那些不怎么了解的人,只需要记住一条:小心逆命题,别随便把推断的话反过来说。2.当乙值增加时,B功能的转化率降低,因此应该限制乙值在一定水平相关和因果陷阱数据分析是帮助我们找到产品问题/机会的重要手段,相关性分析是数据分析中最常见的方法,我们常容易犯把相关关系当因果关系的错误。关于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的描述,最著名的例子是冰激凌和溺水死亡率的例子: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冰激凌销量增加时,溺水死亡率也显著增加。那是不是可以限制冰激凌的销量来控制溺水死亡率呢?对于风马牛不相及的推断,正常人都会嗤之以鼻。冰激凌的销量和溺水死亡率只是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的产生是因为在深处有一个相同的原因:气温的升高。但冰激凌的销量明显不是溺水死亡率高的原因,因此不能靠限制冰激凌的销量解决溺水死亡率高的问题。但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会犯同类型的错误,比如2。这个例子中,乙值的增加和B的转化率降低应该都只是某个深层原因的结果,但在描述中我们把B转化率的下降归咎于乙值的增加,这就是我们错把相关关系当因果的原因。对于如何避免这类错误,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看到数据所体现的深层原因,将每个数据变化都对应到产品相关的实际因素中去,比如需求的变化、供应的变化、功能的改变、环境的变化、竞对的动作等等,而不是让数据分析只停留在数据层面。3.用户调研发现90%用户喜欢C功能,因此我们需要增加C功能4.根据现有数据发现,D值相对较高的商品有更高的点击,因此应该把D值高的商品的排序提前既定规则陷阱在需求挖掘的方式中,个人非常愿意将用户调研的吐槽部分作为发现问题的渠道,但绝对不会将用户调研的建议部分作为产品机会的直接来源。原因很简单,用户的不满是真真切切存在,他们也懂得如何表达不满,但用户的建议受既定规则的影响往往是不靠谱的,就像那个福特汽车的例子:在汽车出现以前,所有的用户只想要一匹更快的马。如果人人都能提出靠谱的建议,还会有乔布斯张小龙这种被你们奉为神的存在么。我一直对用户调研持谨慎态度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所有的用户几乎都受到了既定规则的影响,这种既定规则的影响,也给了我们设下不少的数据陷阱。比如3,我曾见过通过&用户竞对app使用场景调研&的结论得出&我们应该增加C功能(和竞对一样)&的决策的例子,我想说的是:之所以许多用户觉得C功能不错(或者在使用C功能),是不是仅仅因为竞对提供了这个功能并且放在了明显的位置呢?当然,如果你说用户已经习惯了这种操作方式,这个结论也对,做这个功能也不会犯大错。但如果始终采取这种方式做需求,那么恭喜你,你又在不知所以然的道路前进了一步。另外分享个最近的思考题:现在手机屏幕越做越大,是不是因为用户说了想要更大屏的手机呢?但是用户真的需要大屏手机么?大屏手机到底有什么好?在用数据说话的策略产品中,也可能存在这样的陷阱,比如4中通过对现有的数据分析发现D值高的商品点击量更多,得出应该将D值高排在前面的结论。在排序中,被排在前面的item必然比排在后面的item有更高的点击,如果在之前的排序策略已经有了和D强相关的D1的特征生效,那么必然D值高(因为D1高)的item就会有很高的点击。因此&D值相对较高的商品有更高的点击&很可能只是因为本来D值高的排在了前面。如果你把D值加入到了排序当中,很可能会做无用功,也因此在策略相关产品增加特征时,需要考虑新增特征是否和老特征正交。对于既定规则陷阱的规避相对困难,这也是创新之所以难的原因。那一句非常虚的&挖掘用户深层次的需求&是避免错误的不二法门,谨记要think out of the box。5.使用了E功能的用户比没使用E功能的用户转化率低,因此应该将E功能下线数据统计陷阱这是最近同事在处理需求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来大家都信心满满的一个需求,上线之后发现使用了E功能的用户的转化率还不如没有使用E功能的用户的转化率高。如果停留在表面的数据分析,大多数人可能会做出需求下线的决策。但是真的对么?产品对比试验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决策方式,这类试验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单一变量,要求进行对比的两组用户除实验变量之外的统计特征是相同的。回到案例,使用了E功能和没使用E功能的用户特征相同么?假设使用了E功能的用户转化率为5%,没使用的转化率为10%,或许,有没有可能在没有E功能之前,使用了E功能的这批用户的转化率只有1%?在这个陷阱中,让我们中招的是对数据取样的错误处理。除了数据取样,我们还可能遇到各种统计陷阱。对于这类陷阱,我们要时刻注意的是对比试验中的两组是不是单一变量:是不是同一群用户?是不是同一种场景?其他功能有没有对结果有干扰?等等等。通过对上面几个陷阱的分析,不难知道如果能够将上面说的陷阱具体内容描述抛开,抽象成具体的逻辑问题,结论的正确以否还是很容易判断的。总之心里要保有批判性的看数据的意识:做决策之前多想想数据和决策之间有木有正确的逻辑关系,做个讲逻辑的产品经理吧。本文由策略产品经理讲堂(公众号ID;hihipm)授权创业邦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4小时报不停
滴滴百万悬赏要申领人提供证据,救援队长:打捞的嫌疑人就是证据
逾8成受访者担心使用照片特效程序会泄露个人信息
苹果CEO库克:把隐私权看作基本人权 不会参选美国总统
刚刚宣布裁员9% 马斯克回购价值2500万美元特斯拉股票
截胡迪士尼?康卡斯特650亿美元竞购21世纪福克斯媒体资产
A站千万用户隐私“裸奔” 暗网售价飙至40万元
好未来遭浑水做空股价跌逾10% Netflix涨逾4%
遭大空头浑水做空,好未来股价闻讯暴跌12%
麻省理工学院新技术可穿墙看到人体
腾讯拟5亿美元收购绝地求生开发商蓝洞10%股份
中兴通讯将向银行申请300亿元+60亿美元的授信额度
2019年iPhone或将换装USB-C接口
Salesforce宣布未来五年在英国投资25亿美元
车多多获1770万美元A轮融资,华创资本领投
库克:将投资300亿美元建设新园区,招2万名员工
滴滴出行将局部恢复夜间时段顺风车,还将小范围测试护航模式
朴新教育将于6月15日纽交所上市,拟募资额度为1.23亿美金-1.44亿美金
三大运营商世界杯资费出炉:最低14元包天不限量
浙江大学面向本科生首设“区块链”课程
中兴港股复牌报16港元,较停盘前下跌37.5%
谷歌新规:禁止从第三方来源安装Chrome扩展程序
东芝拟回购63亿美元股份 股价应声上涨5.1%
丰田拟对Grab投资10亿美元 探索地区新移动战略
中兴通讯复牌,已被公募基金下调36%估值
ofo宣布营收突破1亿,在全国百城盈利
Facebook设立隐私设计实验室TTC,将改善数据分享方式
无刘海全面屏+屏幕发声,vivo NEX旗舰手机发布
A站受黑客攻击,近千万条用户数据外泄
Mac版Office 2019首个预览版发布,正式版下半年到来
特斯拉宣布裁员9% 不涉及生产部门员工
电动踏板车公司Bird拟筹资2亿美元 寻求20亿美元估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发布产品信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