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机器人能为我们公司节约成本改善提案多少成本

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神经认知科学,坚持为从业者提供高质量内容和多项产业服务。...
让工业机器人好用比降低成本更难做, 但这家B轮融资1亿的公司称自己做到了
撰文 | 微胖
「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我们做到了,需求迟早会找上门。」武汉库柏特(Cobot)科技有限公司 CEO 李淼说。
国内目前唯一食品级智能分拣系统,让这家成立于 2016 年 5 月的机器人创业公司一举成名。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找到李淼,让他帮忙一家湖北菇业公司解决难题。
传统香菇加工企业依靠人工分拣不同种类的香菇,但是,招工难一直困扰着菇业加工企业。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 95、00 后,不愿意干这些无聊重复的活儿。」李淼说。
人工分拣速度也慢,分拣一个香菇大约需要 5 秒。中国人一年要吃掉 1400 吨香菇,这种分拣速度无法满足大幅增长的市场需求。
分拣出来的香菇会走向下游食品企业,但是工人长期低头工作容易产生疲劳,分拣质量业没有保障,如果下游厂商返现香菇中有白薄膜之类的杂质,将会引来重罚。
于是,库柏特为这家公司定制了一条机器人智能香菇无序分拣流水线。系统可以识别 26 种香菇,分拣速度可以达到 0.8 秒/个,是人工的 2-3 倍,精准率可以达到 99.7%。
香菇分拣系统
李淼算了一笔账:
一条传统香菇分拣流水线通常由 8 个工人组成,库柏特智能线上只需 4 台机器人与 2 个工人协同工作,1 小时分拣数量是传统线的 210%,成本仅为传统线成本的 75%。
同产量的情况下,一条智能生产线每年可为企业节约 20 万以上。
打造通用操作系统,会用电脑,就会用机器人
在李淼看来,公司的明星产品——智能无序分拣系统更像是一款热门 App。
「App 火了,平台价值才凸显出来。」李淼说,没人在安卓系统上开发好玩的应用,这个平台也火不起来。
库柏特的核心竞争力是一套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操作系统。系统主要包含视觉与力控两个底层技术,可应用于分拣、打磨与柔性装配。
从机器人操作系统切入市场,与李淼对机器人软件的「执念」分不开。
库柏特 CEO 李淼
来看一组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数字。
2015 年,全球范围内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仅为 250,000 左右,这个数量是大型计算机销售峰值的十倍。相比之下,服务器和 PC 的销售总量分别约为 1000 万台和 3 亿台。
可见,和已经走入千家万户的电脑不同,工业机器人还没有真正走向主流市场。
制约工业机器人市场化的两大关键因素是成本和易用性。
中国这么多中小企业,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不降低机器人的操作门槛,如何推动制造业升级?李淼说。
但是,提升易用性这一点,比降低成本更难。
「我们调查发现,即使买到 ABB、发那科机器人,用户还是用不了。」李淼说。「企业还是要找 ABB 的人来做集成。」
国内现在主要使用的几种工业机器人 Kuka、ABB、安川电机和发那科都用自己的控制系统和交互软件。
尽管有 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和 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这样的应用软件来简化任务和要求,让机器人能够运转起来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但是,依然需要由拥有博士学位的机器人专家来操作。
维护和重新编程买过的机器人已经很不方便了,换一个公司的机器人又要重新培训人员,后续人力成本近乎是产品价格的三倍。
除此之外,机器人也很笨。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工程师在背后进行精细的编程。由于路径是固定或受限的,所以只能通过手工调整来避免一些问题。当机器人通过视觉应对复杂场景时,手工调整就无用武之地了。
中国看重机器人硬件,看不起集成,觉得「不就是调嘛」,李淼感叹道,其实,隔行如隔山。
「这里涉及很多问题,比如工程问题。」李淼说,「还有科学思想,如何用软件甚至 AI 思想,将它们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下。让调试变得有规律可循。」
深度学习已经带来了变革,将机器人变成学习机器。不需要精确编程,机器人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数据和经验中学习,并能执行多种任务。
库柏特的定位也因此非常清晰明确:借助 AI 结合软件,依靠自己的平台实现软件决定硬件,提高机器人的易用性。
比如,客户需要抓取服务,可以先从硬件厂商购买机械臂,库柏特再为机械臂加上一个 AI+软件的操作系统。
为了让机器人厂商配合开放接口,库柏特一家一家地去谈合作。一开始都会很难,李淼说,但是,总有可以突破的点,只要有订单在手,国内厂商也有愿意和你合作。
李淼感叹说,底层控制器是机器人巨头的核心技术,不会开源,「能够给你一两个 API 就不错了。」
借用深度学习技术让机器人操作更加简单,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创业热点。
上个月,前 OpenAI 科学家辞职创立智能机器人公司 Embodied Intelligence。公司总裁也表达了类似的创业思路:
「我们提供的智能模块可以接入任何市面上的机器人,让它们可以自然地学习新的技能,无需编写晦涩难懂的代码。」
日本 Mujin、Preferred Networks 、美国强人工智能公司 Vicarious 等,也是这个领域炙手可热的创业公司。
一份对机器人报告网站全球数据库中 752 家机器人创业公司的分析显示,超过一半的创业公司都是以软件起家。
就在前不久,吴恩达成立公司 Landing.ai,旨在让深度学习落地制造业。
瞄准智能无序分拣,解放人类双手
已故的机器人视觉领域的专家 Adil Shafi 曾预言,机器人无序抓取将会成为 2020 年的主流。
但事实上,机器人抓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受重视。
李淼是瑞士洛桑理工大学工学博士、麻省理工博士后。这位有着八年抓取规划和智能控制研究经验的老「Grasper」,对此感受很深。
「做机器人抓取的中国人,基本是从国外高校毕业的,做了 5-10 年以上的只有 5、6 个人。」李淼说。
「做抓取的人为什么少?因为以前大家都嘲笑这个行业,认为工人都可以完成这个动作,没有行业应用前景。」
但是,随着人力成本的攀升,很多大公司又开始尝试这个领域,比如谷歌、亚马逊、发那科等。
非结构化环境中进行自动分拣的商业可行性,仍然是一个艰巨挑战。当零件、货物以完全的随机形式放在箱内,方向不同,且有重叠甚至缠绕的现象时,机器人成像和抓取就会变得困难。
近些年来,深度学习的突破为非结构化环境中的识别和抓取各种形状大小的物体提供了新的可能。
2016 年,著名的 Amazon Picking Challenge 赛中,冠亚军都将深度学习作为其视觉和抓取任务背后的核心算法。
作为国内仅有几个将深度学习落地工业中的实际案例之一,目前库柏特的智能无序分拣系统准确率已经达到 99%。
通过高分辨率工业相机配合图像感知算法,获取目标物体的类别和位置信息。然后,利用机器臂、末端执行器和动态抓取控制算法,实现对物体的精准分拣。
「现在还在训练香菇分拣系统。」李淼说。为了训练香菇分拣系统,库柏特找了一千多 T 的香菇图片,识别难度比识别猫狗更甚。
香菇有很多种类,花菇、冬菇、香覃是三种常见的香菇。花菇又进一步分为花菇、白花菇、茶花菇..... 还有厚菇 (板菇)、薄菇等。这些香菇大小、形状甚至纹路都不一样。
「猫狗的图片,可以从网上爬。香菇图片不常见。ImageNet 上也就几百张。我们就要自己去做图片。」李淼回忆道,「而且香菇是大自然的产品,中国和日本产的就不同。另外,香菇迭代非常快,基本上三个月就一代。」
虽然在视觉方面用到了深度学习,但在力的方面,还是传统办法,李淼告诉我们。「深度学习不是万能的,使用还是要谨慎。」
目前,库柏特已实现对 5000 多个品类的分拣,对新产品导入可以在数分钟之内完成。
力控打磨系统
在机器人打磨和 3C 柔性制造方面,库柏特也在探索机器学习的用武之地。
比如,打磨过程中多大力合适,力反馈控制怎么设计比较好,最后打磨质量怎么评估,目前在工业界还是凭经验解决。库柏特希望通过机器学习解决这三个问题。
在 3C 装配过程中,插销入孔卡死比较常见。是否可以将穷尽所有可能力的方向的 hacking 解决方案转变为一个类似搜索的问题?搜索是机器学习擅长的领域。怎么去建立这个数据库,怎么进行有效搜索?
目前,深度学习只是我们的一个补充,还是传统方法为主。李淼反复说道。
智能拖动示教系统
场景为大,从工业机器人走向服务机器人
在赛道选择上,李淼始终有着清楚地认知。
选择做抓取,也考虑到巨头不会做抓取。因为巨头的基因,李淼解释道,巨头做机器人手臂,但是手臂没有抓取功能,他们习惯于在程序上改变交互,但没有从物理上改变的习惯。
这个行业本身是一个比较小的行业,没那么多人去做,但是未来机器人需要这些东西,因此特别适合创业公司去做。
不过,和互联网巨头比起来,「我们有技术,但是缺少场景。」李淼十分注重应用场景热度。「你也希望自己的东西能够有用,对吧?」
除了在食品行业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外,凭借在物流行业分拣的突破,今年,库柏特已与 ABB、京东、运营商普罗格以及部分大型集成商达成合作。
据李淼介绍,在和运营商普罗格的合作中,已经可以识别 4000 个 SKU,完全靠机器人实现。
在物流分拣中的效率,李淼介绍说,能将原本 12 人/条线降低至 3 人/条线,分拣速度从 12s/单提升至 4s/单,单个系统的峰值可达到 30 万单/日。
「基本上,目前工资在 5 千到 1 万的手工劳动者所做的事,都是我们潜在机器人替换升级领域。」李淼说。
2017 年 12 月,公司完成 1.02 亿元人民币 B 轮融资,创业内融资额新高。B 轮融资后,库柏特表示资金将主要用于市场的推广并探索医疗与新零售等新场景的落地。
网购一瓶水很花时间,写字楼的无人货架内容又不丰富。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便利店可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大型无人仓,这种购物模式完全由机器人在后台完成分拣传送,减少企业成本和消费者时间成本。」李淼曾举例道。
未来,公司会从工业机器人领域往服务机器人领域拓展,库柏特也会一直致力于解放人手。
今年库柏特的销售收入为 2500 万人民币。除了直接售卖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外,公司也在尝试以租赁的方式,按系统调用次数计费。
提供服务而不是销售产品的观念,一直以来都是向市场推广未经测试过的产品的好方法,而相关创业公司也从中发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
库柏特认为,机器人即服务(RaSS) 这种模式能够大大降低用户付费的心理门槛,加快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现在公司全职员工在 70 人左右。其中,50 人负责视觉与触觉底层算法的研发与迭代,其余 20 人负责具体应用场景的落地。在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组建一支这样的团队,实属不易。
「虽然我们没有那种顶尖的人才,但是核心团队整体水平不错。」李淼自信地说。
不过,武汉只是这家机器人创业公司的始发站。在一张旧时的知乎招聘广告中,李淼写道:
一年内坐标武汉,未来坐标深圳与欧洲。
没有更多推荐了,分析机器人代替工人劳动对产品成本有何影响_百度知道
分析机器人代替工人劳动对产品成本有何影响
我有更好的答案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转向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替代劳动力,究竟能够节约多少成本,哪种生产方式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提“智”可以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在装机数量和机器人密度方面与成熟市场还有较大差距。从目前来看,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并且工业机器人使用仍较多集中于汽车行业。就全球平均水平来看,汽车行业的应用约占工业机器人总量的40%,而在中国,这一数字目前在70%。然而,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相比究竟能够节约多少成本?想必是每个企业所关心的问题。70台小机器人被应用到生产线上,这70台机器人能够将300名工人从繁重枯燥的机械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企业节省了一半用工成本。目前,工业机器人在一般制造工业领域的普及,其中,最重要的是机器人在保障稳定优质生产的同时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次品率;与此同时,机器人产品的性价比也在不断上升。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一方面加快了企业的投资回报速度,另一方面又能把员工从枯燥乏味的作业、危险肮脏的环境或需要精密操作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转而投入到更有成就感、长期回报更高的岗位中去。据IFR统计,中国将会在2014年成为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而最受益者却是外资企业。目前,民族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不足10%,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以及用户认可度成为民族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瓶颈。民族工业机器人企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抢占装备制造业最高点成为每个工业机器人企业和个人所要思考的问题。以上内容转自机器人家,望采纳,谢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5个机器人为企业每年节省60万 - 家核优居
5个机器人为企业每年节省60万
OFweek机器人网讯:一台可自由旋转360度的机械臂,在电脑的编程下,只需15分钟就能完成一套产品的打磨抛光工艺。在任我通汽车用品公司的无尘车间里,5台这样的机器人有序运转,完成产品的所有工序。
“机器人的投入使用,能为企业节约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每年更高达60万元。”任我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麦仲德表示。
粗磨、精磨、磨抛、布抛,在任我通公司的无尘车间里,产品的打磨抛光工艺生产线上,5个机器人各成一个工站,每个工站独立完成产品的所有工序。“工人只需要负责上下料和品质确认。”麦仲德介绍。
据了解,任我通公司从2008年开始做汽车外饰件。“以往用人手打磨抛光不时出现波浪纹等质量问题。”麦仲德坦言,此外,由于工作环境差,粉尘多、噪音大,难以招到技术工人,“人工成本的提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负担。”。
2013年,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基本上解决了任我通的人手用工问题。“就工作环境而言,由原来的人手操作到现在的隔尘操作生产,实现了零污染。”麦仲德介绍,更重要的是,机器人的投入使用能每年为企业节省60万元的人工成本。
随着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产品生产工艺的提升,使任我通公司的产品的销量大增,他们生产的汽车配件95%远销欧美等地,机器人投产后的2013年度,任我通新增销售收入3360万元。
任我通对机器人的运用并不满足于打磨抛光工艺的应用。“现在已经成功把机器人运用到焊接的工艺上,接下来公司正在研发把机器人运用到冲床的工艺上,预计在明年初就可以试用。”麦仲德表示。
据了解,今年7月,顺德发布《推进“机器代人”计划》征求意见稿,计划采取政府无偿资助等方式助推企业“升级”机器人,以全面提升顺德制造业竞争力,符合条件的企业每年最高补助100万元。“杏坛也将加强引导更多的企业走上‘机器代人’的行列,加快科技杏坛的建设。”杏坛镇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深度:企业利用机器人节省人工成本,却从根本上断了自己的后路!深度:企业利用机器人节省人工成本,却从根本上断了自己的后路!分享历史百家号究竟是知识创造财富,还是劳动力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演绎着重要角色呢?两者看起来是牛头不对马尾,这个国家乃至世界,要不是科技革命的推动,哪里会有今天高速发展的生产力。但是到了今天,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生产依然在高速发展,可是为什么经济的速度就没有前些年那么高。,这里所说的经济增速的高低与GDP数字没有必然联系,我是拿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去作为衡量的指标,一个国家经济的健康程度还是要拿全民的幸福指数作为依托,然而在当前,似乎更多的人们觉得自己手上的钱少了,生存的压力不是小了,反而是大了。这个时候就有点虚拟现实的意思,我们在虚拟的环境中觉得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而实际的生活中花钱的手脚却没以前那么大方了。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去寻找原因,问题的源头还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的障碍。现在我们动不动厂子里的设备全是自动化,这个方式的变革是对人的需求的排斥。换句话说,以前用人干的事情现在全部换上机器人了,我们知道机器人是不需要吃、喝、拉、撒的,只要做定期的维护便可,机器人可以创造利润,但无法产生红利。这里的红利指的是依靠人所创造的红利。以前我们在工厂的时候,还没有自动化设备之时,人是生产力的核心创造者,企业通过人创造利润,人反过来从企业上得到红利,这个红利就是薪水,当人拿到这部分红利以后,就会去消费,为社会再次创造红利,社会红利的增加会促进企业订单的增加,这些会再次反馈的人的红利上,一切走的良性循环。现在我们再回想一下,当自动化机器人时代的来临替代人以后,等于说企业只能自己创造红利,接下来这个链条就断了,少了给人以红利这个环节,那么人身上就没有了红利,这个也最终传递不到社会,于是整个红利的链条就这样残废了,如此对企业对社会没有了一个可持续的利益循环,所以归根到底企业自己虽然有了机器人从根本上解决了为劳动力大量付出的成本,但是你的红利循环链条却从此终止了,等于为自己再创造利润断了后路。从这点上看,现在的企业即便你钱再多,要想用这些钱赚钱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人来说,由于失去了赚取红利的机会,所以你会感到生活比较艰辛,手上可以支配的钱越来越少,可能这些也是国家为什么要实行二胎政策的根本所在。原因就在于人口红利的消失。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分享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有趣的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桁架机器人的引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桁架机器人的引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客户进行“机器换人”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
公司现有员工200多人,年产值8000多万元。“公司的利润率并不高,相比之下,劳动力成本却很高。如果不推动企业进行自动化改造,推进‘机器换人’,企业未来将无法生存。”桁架机器人的引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以公司引进的20台新型机器人为例。这些机器人可以控制40台机床,由6名工人来管理这些机器人。而如果将40台机床交给人工来操作,就需要40名工人。由40人缩减到6人,人员减少了85%。而且,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这是人力所不能达到的。尽管企业是因为人力成本的倒逼,从而推进“机器换人”,然而“机器换人”带来的好处,却不仅仅是降低了人力成本。用上了桁架机器人,客户的产品质量将再一次提升。机器人的操作更为精准,不会发生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客户要想扩大国内市场,拓展国外市场,需要企业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
博立斯工业针对机加工行业所设计的桁架式机床上下料机械手与数控机床相结合,可以实现所有工艺过程的工件自动抓取、上料、 下料、装卡、工件移位翻转、工件转序加工等,极大的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其高精度夹持定位工具系统为机器人自动化加工提供了标准接口,重复定位精度确保了高精度,高效率及批量化产品的一致性,与机床的联机功能,完成全线的生产数据跟踪及参数调用,实现全线生产自动化。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博立斯桁架机器人特点:
1、一体机,独立的自动化加工单元,适合各类单工序工件,可多台灵活组合完成多工序加工,适应性强;
2、标配点阵式料仓和可调整手爪,更换工件只需更换料盘并根据工件大小调整手爪即可,很短时间内完成工件工序切换;
3、标配的点阵料仓适应性强,储料量大,一次上料可满足1-2个小时的加工需求,一个工人可同时值守4台机床。
4、无需出方案,即装即用,出货周期短,客户现场调试周期短;
5、特别适合用户现场机床改造,助力客户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现场竞争力,走出用人困境。
在同一家企业里,生产同样的产品,但用的方式却有三种。利用简单的仪表车,技术娴熟的工人凭借手工艺进行操作;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效率更高,产品质量也更高了;利用工业机器人进行加工,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再次跃升。这样“机器换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你还在等什么呢?
原文链接:http://www.bls38.com/Article/hjjqrdyyjylsccb_1.html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节约成本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