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都是信托公司排名,惨了,会有多少个跌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2017最新信托公司排行榜,中国十大信托公司排名-地标金融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2017最新信托公司排行榜,中国十大信托公司排名-地标金融》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2017最新,-》 精选一通过分析、、产品结构、净利润增长率、情况,希财君对68家公布的管理规模进行,得出了最新前十强排行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信公司前十强排行榜都有哪些入选了,这些信托公司又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榜机构体系中第二2016年全国68家的突破20万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突破,实现2016年金融机构体系中资产规模第二大业态的领先地位。信托公司在激烈的排名竞争中分化加剧信托公司分化严重,强者愈强,经营指标排行榜座次发生洗牌,重新夺回信托公司排行榜的冠军位置。各家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差异更加明显,其中中信信托、已突破万亿元。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还有9家不足500亿元,其中规模低于30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及华宸信托,华晨信托最低规模仅98亿元。前十强信托公司中金融机构背景超7成从信托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在中,在前10位的信托公司中有7家为金融机构控股,其中建信信托、、、4家公司均位居其中,上海信托为新晋成员。股东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托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依托于银行庞大的资金财产和客户资源,在资金规模上具备较大优势。其中,建信信托、上海信托去年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增幅比较大。民营系信托总资产规模排名下降在68家信托公司中,24家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排名同比下降,其中民营背景的有10家。另外,希财君发现在2016年总资产排行榜中下降16个名次,名次下降幅度最大,背景为。《2017最新信托公司排行榜,中国-地标金融》 精选二■ 2017年之于,是金融监管和转型展业并行的重要年份。作为金融服务供应商,信托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悄然发生变化■ 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的63家信托公司中,中融、中信、平安、新华分别领跑营收、净利润、和四张分榜单,强者恒强与后来居上并驾齐驱且相得益彰■、、上海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因各项指标皆优异,获得“全能学霸”称号。中融信托不但营收夺冠,还在净利润和收入上两次跻身前三■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重中之重,再次敲响信托业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的时代要义。是短期创优,还是长期制胜?信托业面前的形势愈发明朗《》记者 占昕静水流深,暗流涌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信托业从增资到上市,从到转型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久前闭幕的第五次反复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托实则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拥有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的多牌照优势,范围广,而且制度也较为灵活,可根据委托人意愿运用、股权、股+债,以及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务。上半年业绩有惊无险。强者恒强,亦不乏后来居上者,排位轮次的变化带给市场一种似曾相识的紧迫感。转型升级、创新求变的拉锯战中,有沉默、有等待、有迷茫,也有主动出击。根据63家信托公司披露的上半年财务数据,《报》推出《半年急先锋》。数据显示,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四家分别以近30亿元营业收入、16亿元净利润、22亿元信托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6亿元投资收益在单项评比中夺魁。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还特别评出四名各项指标皆优秀的“全能学霸”――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其中中融信托更是以一次夺魁、两入前三甲的亮眼战绩位列“全能学霸”之首。创新转型的同时,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托公司也在持之以恒地精进实力、增资扩股。在《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信托业人士表达了“虽无近忧,但有远虑”的慎重,而榜单精挑细选的各项“十强先锋”,探索方向与突围战略跃然眼前。“十强先锋”刷新 建信中航屡进前十451亿元营业收入,平均创收约7亿元;264亿元净利润,平均获利4亿元。从63家信托公司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整体业绩有回暖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新旧英雄的交替。以往第一方阵中常出现的排头兵,如华信信托、等无一上榜,华信信托除投资收益勉强维持在前15名之列,其他指标均跌到20名开外;四川信托受仅0.3亿元的投资收益拖累,净利润滑落至第32位;而和中诚信托基本退出了信托业务收入领头羊的争夺,分列第25名和第49名,失去往昔光彩。老牌劲旅中,中信信托重回净利润第一宝座,平安信托也守住了信托业务方面的优势,但二者却“失守”投资收益,仅以2.9亿元和2.7亿元分列第13和第15,未能进入前十。中信信托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仅次于中融信托位居第二。其中,利息收入4.22亿元63家公司中最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亿元也仅次于平安信托。其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净利润约16亿元,两项数据均列第一。比较相似的是,中信信托和平安信托都坐拥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虽然银行间市场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中没有受理资产规模数据,但截至2016年末,中信信托全口径资产管理规模已高达近2万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信托本部管理资产规模1.4万亿元,同比增长39%;通过中信信诚、中信聚信(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信惠国际资本有限公司等专业子公司开展的规模达3634亿元。平安信托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63家公司中排名第一,近22亿元。对此平安信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服务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结果。据记者了解,2016年以来,平安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实体经济的资金存续规模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规模占比超45%,超过40%的行业平均水平。诸多涉及医疗健康、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新华信托以6亿元跃居投资收益榜第一,打乱了以往坐享先天资源的传统大佬的秩序。“公司充分运用其在金融领域及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始终坚持价值,而投资收益提升是公司自身投资实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体现。”新华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坚持不懈地调研与分析,公司近两年积极深入布局资本市场业务,如权、、、等,本次超的收益主要来自前期布局。记者还注意到,建信信托、数次出现在先锋榜上,有直逼“全能学霸”的态势,只是“投资收益”不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后来者建信信托超越了传统劲旅上海信托,领先于兴业信托、交银信托、光大兴陇信托等银行系小伙伴。不过,与相对较弱的投资能力相比,建信信托近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2015年其以1.1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位列行业第一;去年则以1.31万亿元居第二。中航信托近三年多项指标稳步增长,今年更是将注册资本由16.86亿元增加至40.22亿元。“全能学霸”业绩均衡 四家公司入围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还加入了对业绩均衡的考量,寻找强中更有强中手的“全能学霸”。由于选取标准严苛,各项指标均排在前十的“全能学霸”只有四家――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中融信托整体排名居前,勇夺榜首。人人思变,并非人人敢变。中融信托是业内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转型最彻底的公司,基于内在强大的变革动能和外在多元的市场开拓,至今仍很难被复制或模仿。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为了配合新的转型发展策略,公司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股权、债权、受益权以及等方式为实体,并重点向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新兴产业倾斜;二是围绕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核心课题,充分利用信托自身的制度优势,提升综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创新业务模式,重点推进、等业务,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平安信托类似,中融信托投向实体经济的信托资产规模占比也超过了45%。同样入选“全能学霸”的重庆信托表示,良好业绩的取得主要源自公司深耕自身优势领域、顺应市场发展、严守风险底线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同业监管加强、市场资金趋紧、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给公司带来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公司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把握一切市场机会,寻求业务突破和创新,在、化等领域均取得新的进展。”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至于如何应对信托公司常常失衡的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重庆信托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发展固有业务,提升公司自身资本实力,不断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投资者。“信托业务上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金融政策,在巩固传统业务领域优势的同时,加大对各类创新业务的探索。目前,公司在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发行两期公募产品,在、等业务领域也做了大量考察和调研,项目实质性落地;在PPP、领域的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为更好地拓展服务社会、服务实体经济的空间,公司主动抓住市场,稳妥投资自有资金,积极构建综合经营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各稳健经营、各展所长,为公司全面提升、进一步优化夯实基础,也使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有助于形成主动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信托业务的发展。”重庆信托上述负责人说。回归本源服务实业 信托明辨方向市场不会刻意向你走来,传统的金融世界依靠牌照、机制和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几乎“躺着挣钱”。时过境迁,信托业当下的发展处境,有人说是期,有人说转型进入深水区。在知名信托专家、客座教授陈赤看来却是八个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高兴的是就短期而言,前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既化解了一部分的存量风险,又产生新的需求,带来了可观的业务收入;此消彼长,既增加了管理资产规模,也提供了风险较低的业务收入;传统的政信合作模式修修补补,尚且能凑合使用,部分信托公司留恋不舍。但长期却是忧思难忘,短期的既难长久持续,亦可能成为消磨升级意志的舒适温水。如今,房地产市场面临严峻的政策调控,同业业务面临严格的整治,地方负债面临严厉的问责,传统融资类业务挑战重现。”在陈赤看来,信托业未来的走势可能有两种:一是受困于路径依赖,局限在传统的风险融资类业务模式之中无法突围。由于市场竞争态势转换、比较优势迁移、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制约,这条路注定会越走越窄。另一条则是忍受变革带来的阵痛,一步步向和机构转型,而、、PE、PPP、、和MOM业务、、信托型ABN、、、慈善信托、都可能成为信托公司突破的方向。在这里,专业化和聚集是关键词。事实上,刚刚闭幕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服务实体经济”列为会议的三大任务之首,将“回归本源”放在工作原则的首位,要求“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同时强调“要,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多样,显然具备更大发挥空间。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该公司目前通过产融结合、股债联动,大力推动等资本市场业务,积极推进行业资源整合,支持产业升级;在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关注医疗健康、环保科技、新型能源、文化产业等国家鼓励的行业,与优秀上市公司合作,推动产业并购升级。据了解,在支持农业方面,中融信托以股权形式参与了一些早期初创项目的投资;在支持地方建设方面,中融信托主要与**开展合作,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国企国资改革,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融信托则主要通过提供并购贷款、、投资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优势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与知名电商合作,中融信托同时推进和消费金融等业务。增资+高管换血 思变更要敢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迫于种种原因,总有信托公司受制于注册资本而无法大展拳脚,对此《投资者报》也曾做过全样本扫描与报道,但在如今新带旧、大带小的趋势下,不少“小萝卜头”也开始与时俱进。“从业务层面上看,各家公司比以往更加重视创新业务,如消费信托、、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等创新型业务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大提升。此外,也较为引人关注。仅今年上半年,就有9家信托公司完成注册资本的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共计增加193.35亿元,这两项数据较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提升。具体而言,注册资本增加的信托公司包括中融信托、、昆仑信托、大业信托、、(600816,股吧)、交银信托、浙金信托及。此外,尚有若干信托公司的增资大计已经‘上线’,预计下半年集中增资状况将延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李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另据《投资者报》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已有14家信托公司的副总经理及以上级别高管发生变动,包括9名董事长、4名总经理和1名副总经理。这当中,仅今年7个月内发生变化的就有3起,而业内猜测,变化还不止于此。“当下市场环境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时期的优胜劣汰比任何时候都要剧烈,同时也是参与者实现弯道超车、做大做强的绝佳时期。信托公司要抓住历史机遇,首先是自身做足准备,不仅需要前台业务人员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更需要风控、等后台部门改变以往较为固化的业务审核模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领导层面的积极推进。”李永辉表示。在他看来,改革最大的障碍还在人心。“2016年的中规模大增,新增规模中主动规模占比下降明显。但随着一系列监管文件的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关于有关问题的通知》、《2017年》等),传统的**平台、房地产等融资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思变’但不‘敢变’的状况有望打破。”过往的辉煌历史及积累的经验是否会成为信托业未来发展的沉重包袱,或者阻碍前进的荆棘?陈赤认为,信托公司首先要有决心和勇气迎接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其次要构建深厚的信托文化、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团队、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这些都是信托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要素。■(责任编辑:娄在霞 )《2017最新信托公司排行榜,中国十大-地标金融》 精选三■ 2017年之于信托业,是金融监管和转型展业并行的重要年份。作为金融服务供应商,信托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悄然发生变化■ 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的63家信托公司中,中融、中信、平安、新华分别领跑营收、净利润、信托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四张分榜单,强者恒强与后来居上并驾齐驱且相得益彰■ 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因各项指标皆优异,获得“全能学霸”称号。中融信托不但营收夺冠,还在净利润和信托业务收入上两次跻身前三■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重中之重,再次敲响信托业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的时代要义。是短期创优,还是长期制胜?信托业面前的形势愈发明朗静水流深,暗流涌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信托业从增资到上市,从风控到转型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久前闭幕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反复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托实则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拥有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的多牌照优势,投资范围广,而且制度也较为灵活,可根据委托人意愿运用债权、股权、股+债,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务。2017年信托业上半年业绩有惊无险。强者恒强,亦不乏后来居上者,排位轮次的变化带给市场一种似曾相识的紧迫感。转型升级、创新求变的拉锯战中,有沉默、有等待、有迷茫,也有主动出击。根据63家信托公司披露的上半年财务数据,《投资者报》推出《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数据显示,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平安信托、新华信托四家分别以近30亿元营业收入、16亿元净利润、22亿元信托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6亿元投资收益在单项评比中夺魁。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还特别评出四名各项指标皆优秀的“全能学霸”——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其中中融信托更是以一次夺魁、两入前三甲的亮眼战绩位列“全能学霸”之首。创新转型的同时,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托公司也在持之以恒地精进实力、增资扩股。在《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信托业人士表达了“虽无近忧,但有远虑”的慎重,而榜单精挑细选的各项“十强先锋”,探索方向与突围战略跃然眼前。“十强先锋”刷新 建信中航屡进前十451亿元营业收入,平均创收约7亿元;264亿元净利润,平均获利4亿元。从63家信托公司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整体业绩有回暖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信场出现了新旧英雄的交替。以往第一方阵中常出现的排头兵,如华信信托、四川信托等无一上榜,华信信托除投资收益勉强维持在前15名之列,其他指标均跌到20名开外;四川信托受仅0.3亿元的投资收益拖累,净利润滑落至第32位;而华润信托和中诚信托基本退出了信托业务收入领头羊的争夺,分列第25名和第49名,失去往昔光彩。老牌劲旅中,中信信托重回净利润第一宝座,平安信托也守住了信托业务方面的优势,但二者却“失守”投资收益,仅以2.9亿元和2.7亿元分列第13和第15,未能进入前十。中信信托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仅次于中融信托位居第二。其中,利息收入4.22亿元63家公司中最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亿元也仅次于平安信托。其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净利润约16亿元,两项数据均列第一。比较相似的是,中信信托和平安信托都坐拥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虽然银行间市场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中没有受托管理资产规模数据,但截至2016年末,中信信托全口径资产管理规模已高达近2万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信托本部管理资产规模1.4万亿元,同比增长39%;通过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聚信(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信惠国际资本有限公司等专业子公司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3634亿元。平安信托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63家公司中排名第一,近22亿元。对此平安信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服务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结果。据记者了解,2016年以来,平安信托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实体经济的资金存续规模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规模占比超45%,超过40%的行业平均水平。诸多信托项目涉及医疗健康、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新华信托以6亿元跃居投资收益榜第一,打乱了以往坐享先天资源的传统大佬的秩序。“公司充分运用其在金融领域及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而投资收益提升是公司自身投资实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体现。”新华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坚持不懈地调研与分析,公司近两年积极深入布局资本市场业务,如收益权、股票定增、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等,本次超预期的收益主要来自前期布局。记者还注意到,建信信托、中航信托数次出现在先锋榜上,有直逼“全能学霸”的态势,只是“投资收益”不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后来者建信信托超越了传统劲旅上海信托,领先于兴业信托、交银信托、光大兴陇信托等银行系小伙伴。不过,与相对较弱的投资能力相比,建信信托近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2015年其以1.1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位列行业第一;去年则以1.31万亿元居第二。中航信托近三年多项指标稳步增长,今年更是将注册资本由16.86亿元增加至40.22亿元。“全能学霸”业绩均衡 四家公司入围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还加入了对业绩均衡的考量,寻找强中更有强中手的“全能学霸”。由于选取标准严苛,各项指标均排在前十的“全能学霸”只有四家——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中融信托整体排名居前,勇夺榜首。人人思变,并非人人敢变。中融信托是业内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转型最彻底的公司,基于内在强大的变革动能和外在多元的市场开拓,至今仍很难被复制或模仿。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为了配合新的转型发展策略,公司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股权、债权、受益权以及夹层融资等方式为实体企业融资,并重点向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新兴产业倾斜;二是围绕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核心课题,充分利用信托自身的制度优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创新业务模式,重点推进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平安信托类似,中融信托投向实体经济的信托资产规模占比也超过了45%。同样入选“全能学霸”的重庆信托表示,良好业绩的取得主要源自公司深耕自身优势领域、顺应市场发展、严守风险底线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同业监管加强、市场资金趋紧、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给公司传统信托业务带来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公司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把握一切市场机会,寻求业务突破和创新,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均取得新的进展。”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至于如何应对信托公司常常失衡的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重庆信托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发展固有业务,提升公司自身资本实力,不断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投资者。“信托业务上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金融政策,在巩固传统业务领域优势的同时,加大对各类创新业务的探索。目前,公司在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发行两期公募权ABS产品,在消费信托、慈善信托等业务领域也做了大量考察和调研,项目实质性落地;在PPP、房领域的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为更好地拓展服务社会、服务实体经济的空间,公司主动抓住市场投资机会,稳妥投资自有资金,积极构建综合经营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各投资企业稳健经营、各展所长,为质量全面提升、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夯实基础,也使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有助于形成主动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信托业务的发展。”重庆信托上述负责人说。回归本源服务实业 信托明辨方向市场不会刻意向你走来,传统的金融世界依靠牌照、机制和信息不对称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几乎“躺着挣钱”。时过境迁,信托业当下的发展处境,有人说是盘整期,有人说转型进入深水区。在知名信托专家、西南客座教授陈赤看来却是八个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高兴的是就短期而言,前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既化解了一部分信托融资的存量风险,又产生新的融资需求,带来了可观的业务收入;通道业务此消彼长,既增加了管理资产规模,也提供了风险较低的业务收入;传统的政信合作模式修修补补,尚且能凑合使用,部分信托公司留恋不舍。但长期却是忧思难忘,短期的利好因素既难长久持续,亦可能成为消磨信托公司转型升级意志的舒适温水。如今,房地产市场面临严峻的政策调控,同业业务面临严格的整治,地方负债面临严厉的问责,传统融资类业务挑战重现。”在陈赤看来,信托业未来的走势可能有两种:一是受困于路径依赖,局限在传统的风险融资类业务模式之中无法突围。由于市场竞争态势转换、比较优势迁移、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制约,这条路注定会越走越窄。另一条则是忍受变革带来的阵痛,一步步向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转型,而产业投资基金、并购投资基金、PE基金、PPP投资基金、投贷联动、FOF和MOM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型ABN、土地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全球都可能成为信托公司突破的方向。在这里,专业化和聚集是关键词。事实上,刚刚闭幕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服务实体经济”列为会议的三大任务之首,将“回归本源”放在工作原则的首位,要求“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同时强调“要建设,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信托多样,显然具备更大发挥空间。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该公司目前通过产融结合、股债联动,大力推动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业务,积极推进行业资源整合,支持产业升级;在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关注医疗健康、环保科技、新型能源、文化产业等国家鼓励的行业,与优秀上市公司合作,推动产业并购升级。据了解,在支持农业方面,中融信托以股权形式参与了一些早期初创项目的投资;在支持地方建设方面,中融信托主要与**开展合作,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国企国资改革,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融信托则主要通过提供并购贷款、内保外贷、投资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优势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与知名电商合作,中融信托同时推进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等业务。增资+高管换血 思变更要敢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迫于种种原因,总有信托公司受制于注册资本而无法大展拳脚,对此《投资者报》也曾做过全样本扫描与报道,但在如今新带旧、大带小的趋势下,不少“小萝卜头”也开始与时俱进。“从业务层面上看,各家公司比以往更加重视创新业务,如消费信托、现金管理类信托、慈善信托、家族信托、信托等创新型业务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大提升。此外,信托公司增资也较为引人关注。仅今年上半年,就有9家信托公司完成注册资本的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共计增加193.35亿元,这两项数据较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提升。具体而言,注册资本增加的信托公司包括中融信托、渤海信托、昆仑信托、大业信托、华澳信托、安信信托、交银信托、浙金信托及五矿信托。此外,尚有若干信托公司的增资大计已经‘上线’,预计下半年集中增资状况将延续。”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李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另据《投资者报》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已有14家信托公司的副总经理及以上级别高管发生变动,包括9名董事长、4名总经理和1名副总经理。这当中,仅今年7个月内发生变化的就有3起,而业内猜测,变化还不止于此。“当下市场环境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时期的优胜劣汰比任何时候都要剧烈,同时也是参与者实现弯道超车、做大做强的绝佳时期。信托公司要抓住历史机遇,首先是自身做足准备,不仅需要前台业务人员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更需要风控、合规等后台部门改变以往较为固化的业务审核模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领导层面的积极推进。”李永辉表示。在他看来,改革最大的障碍还在人心。“2016年的信托中通道类业务规模大增,新增规模中主动管理类占比下降明显。但随着一系列监管文件的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关于资管有关问题的通知》、《2017年要点》等),传统的**平台、房地产等融资类信托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思变’但不‘敢变’的状况有望打破。”过往的辉煌历史及积累的经验是否会成为信托业未来发展的沉重包袱,或者阻碍前进的荆棘?陈赤认为,信托公司首先要有决心和勇气迎接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其次要构建深厚的信托文化、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团队、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这些都是信托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要素。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即将起航!《2017最新信托公司排行榜,中国十大信托公司排名-地标金融》 精选四■ 2017年之于信托业,是金融监管和转型展业并行的重要年份。作为金融服务供应商,信托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悄然发生变化■ 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的63家信托公司中,中融、中信、平安、新华分别领跑营收、净利润、信托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四张分榜单,强者恒强与后来居上并驾齐驱且相得益彰■ 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因各项指标皆优异,获得“全能学霸”称号。中融信托不但营收夺冠,还在净利润和信托业务收入上两次跻身前三■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重中之重,再次敲响信托业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的时代要义。是短期创优,还是长期制胜?信托业面前的形势愈发明朗静水流深,暗流涌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信托业从增资到上市,从风控到转型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久前闭幕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反复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托实则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拥有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的多牌照优势,投资范围广,而且制度也较为灵活,可根据委托人意愿运用债权、股权、股+债,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务。2017年信托业上半年业绩有惊无险。强者恒强,亦不乏后来居上者,排位轮次的变化带给市场一种似曾相识的紧迫感。转型升级、创新求变的拉锯战中,有沉默、有等待、有迷茫,也有主动出击。根据63家信托公司披露的上半年财务数据,《投资者报》推出《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数据显示,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平安信托、新华信托四家分别以近30亿元营业收入、16亿元净利润、22亿元信托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6亿元投资收益在单项评比中夺魁。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还特别评出四名各项指标皆优秀的“全能学霸”――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其中中融信托更是以一次夺魁、两入前三甲的亮眼战绩位列“全能学霸”之首。创新转型的同时,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托公司也在持之以恒地精进实力、增资扩股。在《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信托业人士表达了“虽无近忧,但有远虑”的慎重,而榜单精挑细选的各项“十强先锋”,探索方向与突围战略跃然眼前。“十强先锋”刷新
建信中航屡进前十451亿元营业收入,平均创收约7亿元;264亿元净利润,平均获利4亿元。从63家信托公司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整体业绩有回暖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市场出现了新旧英雄的交替。以往第一方阵中常出现的排头兵,如华信信托、四川信托等无一上榜,华信信托除投资收益勉强维持在前15名之列,其他指标均跌到20名开外;四川信托受仅0.3亿元的投资收益拖累,净利润滑落至第32位;而华润信托和中诚信托基本退出了信托业务收入领头羊的争夺,分列第25名和第49名,失去往昔光彩。老牌劲旅中,中信信托重回净利润第一宝座,平安信托也守住了信托业务方面的优势,但二者却“失守”投资收益,仅以2.9亿元和2.7亿元分列第13和第15,未能进入前十。中信信托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仅次于中融信托位居第二。其中,利息收入4.22亿元63家公司中最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亿元也仅次于平安信托。其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净利润约16亿元,两项数据均列第一。比较相似的是,中信信托和平安信托都坐拥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虽然银行间市场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中没有受托管理资产规模数据,但截至2016年末,中信信托全口径资产管理规模已高达近2万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信托本部管理资产规模1.4万亿元,同比增长39%;通过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聚信(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信惠国际资本有限公司等专业子公司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3634亿元。平安信托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63家公司中排名第一,近22亿元。对此平安信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服务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结果。据记者了解,2016年以来,平安信托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实体经济的资金存续规模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规模占比超45%,超过40%的行业平均水平。诸多信托项目涉及医疗健康、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新华信托以6亿元跃居投资收益榜第一,打乱了以往坐享先天资源的传统大佬的秩序。“公司充分运用其在金融领域及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而投资收益提升是公司自身投资实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体现。”新华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坚持不懈地调研与分析,公司近两年积极深入布局资本市场业务,如股票收益权、股票定增、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等,本次超预期的收益主要来自前期布局。记者还注意到,建信信托、中航信托数次出现在先锋榜上,有直逼“全能学霸”的态势,只是“投资收益”不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后来者建信信托超越了传统劲旅上海信托,领先于兴业信托、交银信托、光大兴陇信托等银行系小伙伴。不过,与相对较弱的投资能力相比,建信信托近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2015年其以1.1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位列行业第一;去年则以1.31万亿元居第二。中航信托近三年多项指标稳步增长,今年更是将注册资本由16.86亿元增加至40.22亿元。“全能学霸”业绩均衡 四家公司入围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还加入了对业绩均衡的考量,寻找强中更有强中手的“全能学霸”。由于选取标准严苛,各项指标均排在前十的“全能学霸”只有四家――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中融信托整体排名居前,勇夺榜首。人人思变,并非人人敢变。中融信托是业内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转型最彻底的公司,基于内在强大的变革动能和外在多元的市场开拓,至今仍很难被复制或模仿。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为了配合新的转型发展策略,公司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股权、债权、受益权以及夹层融资等方式为实体企业融资,并重点向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新兴产业倾斜;二是围绕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核心课题,充分利用信托自身的制度优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创新业务模式,重点推进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平安信托类似,中融信托投向实体经济的信托资产规模占比也超过了45%。同样入选“全能学霸”的重庆信托表示,良好业绩的取得主要源自公司深耕自身优势领域、顺应市场发展、严守风险底线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同业监管加强、市场资金趋紧、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给公司传统信托业务带来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公司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把握一切市场机会,寻求业务突破和创新,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均取得新的进展。”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至于如何应对信托公司常常失衡的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重庆信托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发展固有业务,提升公司自身资本实力,不断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投资者。“信托业务上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金融政策,在巩固传统业务领域优势的同时,加大对各类创新业务的探索。目前,公司在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发行两期公募信托受益权ABS产品,在消费信托、慈善信托等业务领域也做了大量考察和调研,项目实质性落地;在PPP、房地产资产证券化领域的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为更好地拓展服务社会、服务实体经济的空间,公司主动抓住市场投资机会,稳妥投资自有资金,积极构建综合经营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各投资企业稳健经营、各展所长,为公司资产质量全面提升、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夯实基础,也使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有助于形成主动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信托业务的发展。”重庆信托上述负责人说。回归本源服务实业 信托明辨方向市场不会刻意向你走来,传统的金融世界依靠牌照、机制和信息不对称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几乎“躺着挣钱”。时过境迁,信托业当下的发展处境,有人说是盘整期,有人说转型进入深水区。在知名信托专家、西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陈赤看来却是八个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高兴的是就短期而言,前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既化解了一部分信托融资的存量风险,又产生新的融资需求,带来了可观的业务收入;通道业务此消彼长,既增加了管理资产规模,也提供了风险较低的业务收入;传统的政信合作模式修修补补,尚且能凑合使用,部分信托公司留恋不舍。但长期却是忧思难忘,短期的利好因素既难长久持续,亦可能成为消磨信托公司转型升级意志的舒适温水。如今,房地产市场面临严峻的政策调控,同业业务面临严格的整治,地方负债面临严厉的问责,传统融资类业务挑战重现。”在陈赤看来,信托业未来的走势可能有两种:一是受困于路径依赖,局限在传统的风险融资类业务模式之中无法突围。由于市场竞争态势转换、比较优势迁移、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制约,这条路注定会越走越窄。另一条则是忍受变革带来的阵痛,一步步向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转型,而产业投资基金、并购投资基金、PE基金、PPP投资基金、投贷联动、FOF和MOM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型ABN、土地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全球资产配置都可能成为信托公司突破的方向。在这里,专业化和聚集是关键词。事实上,刚刚闭幕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服务实体经济”列为会议的三大任务之首,将“回归本源”放在工作原则的首位,要求“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同时强调“要建设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信托式多样,显然具备更大发挥空间。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该公司目前通过产融结合、股债联动,大力推动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业务,积极推进行业资源整合,支持产业升级;在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关注医疗健康、环保科技、新型能源、文化产业等国家鼓励的行业,与优秀上市公司合作,推动产业并购升级。据了解,在支持农业方面,中融信托以股权形式参与了一些早期初创项目的投资;在支持地方建设方面,中融信托主要与**开展合作,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国企国资改革,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融信托则主要通过提供并购贷款、内保外贷、投资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优势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与知名电商合作,中融信托同时推进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等业务。增资+高管换血
思变更要敢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迫于种种原因,总有信托公司受制于注册资本而无法大展拳脚,对此《投资者报》也曾做过全样本扫描与报道,但在如今新带旧、大带小的趋势下,不少“小萝卜头”也开始与时俱进。“从业务层面上看,各家公司比以往更加重视创新业务,如消费信托、现金管理类信托、慈善信托、家族信托、员工持股计划信托等创新型业务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大提升。此外,信托公司增资也较为引人关注。仅今年上半年,就有9家信托公司完成注册资本的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共计增加193.35亿元,这两项数据较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提升。具体而言,注册资本增加的信托公司包括中融信托、渤海信托、昆仑信托、大业信托、华澳信托、安信信托、交银信托、浙金信托及五矿信托。此外,尚有若干信托公司的增资大计已经‘上线’,预计下半年集中增资状况将延续。”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李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另据《投资者报》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已有14家信托公司的副总经理及以上级别高管发生变动,包括9名董事长、4名总经理和1名副总经理。这当中,仅今年7个月内发生变化的就有3起,而业内猜测,变化还不止于此。“当下市场环境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时期的优胜劣汰比任何时候都要剧烈,同时也是参与者实现弯道超车、做大做强的绝佳时期。信托公司要抓住历史机遇,首先是自身做足准备,不仅需要前台业务人员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更需要风控、合规等后台部门改变以往较为固化的业务审核模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领导层面的积极推进。”李永辉表示。在他看来,改革最大的障碍还在人心。“2016年的信托年报中通道类业务规模大增,新增规模中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占比下降明显。但随着一系列监管文件的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关于资管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2017年信托公司现场检查要点》等),传统的**平台、房地产等融资类信托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思变’但不‘敢变’的状况有望打破。”过往的辉煌历史及积累的经验是否会成为信托业未来发展的沉重包袱,或者阻碍前进的荆棘?陈赤认为,信托公司首先要有决心和勇气迎接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其次要构建深厚的信托文化、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团队、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这些都是信托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要素。■《2017最新信托公司排行榜,中国十大信托公司排名-地标金融》 精选五■ 2017年之于信托业,是金融监管和转型展业并行的重要年份。作为金融服务供应商,信托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悄然发生变化■ 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的63家信托公司中,中融、中信、平安、新华分别领跑营收、净利润、信托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四张分榜单,强者恒强与后来居上并驾齐驱且相得益彰■ 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因各项指标皆优异,获得“全能学霸”称号。中融信托不但营收夺冠,还在净利润和信托业务收入上两次跻身前三■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重中之重,再次敲响信托业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的时代要义。是短期创优,还是长期制胜?信托业面前的形势愈发明朗静水流深,暗流涌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信托业从增资到上市,从风控到转型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久前闭幕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反复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托实则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拥有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的多牌照优势,投资范围广,而且制度也较为灵活,可根据委托人意愿运用债权、股权、股+债,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务。2017年信托业上半年业绩有惊无险。强者恒强,亦不乏后来居上者,排位轮次的变化带给市场一种似曾相识的紧迫感。转型升级、创新求变的拉锯战中,有沉默、有等待、有迷茫,也有主动出击。根据63家信托公司披露的上半年财务数据,《投资者报》推出《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数据显示,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平安信托、新华信托四家分别以近30亿元营业收入、16亿元净利润、22亿元信托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6亿元投资收益在单项评比中夺魁。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还特别评出四名各项指标皆优秀的“全能学霸”——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其中中融信托更是以一次夺魁、两入前三甲的亮眼战绩位列“全能学霸”之首。创新转型的同时,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托公司也在持之以恒地精进实力、增资扩股。在《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信托业人士表达了“虽无近忧,但有远虑”的慎重,而榜单精挑细选的各项“十强先锋”,探索方向与突围战略跃然眼前。“十强先锋”刷新 建信中航屡进前十451亿元营业收入,平均创收约7亿元;264亿元净利润,平均获利4亿元。从63家信托公司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整体业绩有回暖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市场出现了新旧英雄的交替。以往第一方阵中常出现的排头兵,如华信信托、四川信托等无一上榜,华信信托除投资收益勉强维持在前15名之列,其他指标均跌到20名开外;四川信托受仅0.3亿元的投资收益拖累,净利润滑落至第32位;而华润信托和中诚信托基本退出了信托业务收入领头羊的争夺,分列第25名和第49名,失去往昔光彩。老牌劲旅中,中信信托重回净利润第一宝座,平安信托也守住了信托业务方面的优势,但二者却“失守”投资收益,仅以2.9亿元和2.7亿元分列第13和第15,未能进入前十。中信信托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仅次于中融信托位居第二。其中,利息收入4.22亿元63家公司中最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亿元也仅次于平安信托。其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净利润约16亿元,两项数据均列第一。比较相似的是,中信信托和平安信托都坐拥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虽然银行间市场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中没有受托管理资产规模数据,但截至2016年末,中信信托全口径资产管理规模已高达近2万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信托本部管理资产规模1.4万亿元,同比增长39%;通过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聚信(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信惠国际资本有限公司等专业子公司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3634亿元。平安信托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63家公司中排名第一,近22亿元。对此平安信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服务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结果。据记者了解,2016年以来,平安信托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实体经济的资金存续规模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规模占比超45%,超过40%的行业平均水平。诸多信托项目涉及医疗健康、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新华信托以6亿元跃居投资收益榜第一,打乱了以往坐享先天资源的传统大佬的秩序。“公司充分运用其在金融领域及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而投资收益提升是公司自身投资实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体现。”新华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坚持不懈地调研与分析,公司近两年积极深入布局资本市场业务,如股票收益权、股票定增、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等,本次超预期的收益主要来自前期布局。记者还注意到,建信信托、中航信托数次出现在先锋榜上,有直逼“全能学霸”的态势,只是“投资收益”不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后来者建信信托超越了传统劲旅上海信托,领先于兴业信托、交银信托、光大兴陇信托等银行系小伙伴。不过,与相对较弱的投资能力相比,建信信托近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2015年其以1.1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位列行业第一;去年则以1.31万亿元居第二。中航信托近三年多项指标稳步增长,今年更是将注册资本由16.86亿元增加至40.22亿元。“全能学霸”业绩均衡 四家公司入围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还加入了对业绩均衡的考量,寻找强中更有强中手的“全能学霸”。由于选取标准严苛,各项指标均排在前十的“全能学霸”只有四家——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中融信托整体排名居前,勇夺榜首。人人思变,并非人人敢变。中融信托是业内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转型最彻底的公司,基于内在强大的变革动能和外在多元的市场开拓,至今仍很难被复制或模仿。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为了配合新的转型发展策略,公司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股权、债权、受益权以及夹层融资等方式为实体企业融资,并重点向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新兴产业倾斜;二是围绕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核心课题,充分利用信托自身的制度优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创新业务模式,重点推进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平安信托类似,中融信托投向实体经济的信托资产规模占比也超过了45%。同样入选“全能学霸”的重庆信托表示,良好业绩的取得主要源自公司深耕自身优势领域、顺应市场发展、严守风险底线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同业监管加强、市场资金趋紧、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给公司传统信托业务带来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公司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把握一切市场机会,寻求业务突破和创新,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均取得新的进展。”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至于如何应对信托公司常常失衡的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重庆信托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发展固有业务,提升公司自身资本实力,不断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投资者。“信托业务上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金融政策,在巩固传统业务领域优势的同时,加大对各类创新业务的探索。目前,公司在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发行两期公募信托受益权ABS产品,在消费信托、慈善信托等业务领域也做了大量考察和调研,项目实质性落地;在PPP、房地产资产证券化领域的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为更好地拓展服务社会、服务实体经济的空间,公司主动抓住市场投资机会,稳妥投资自有资金,积极构建综合经营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各投资企业稳健经营、各展所长,为公司资产质量全面提升、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夯实基础,也使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有助于形成主动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信托业务的发展。”重庆信托上述负责人说。回归本源服务实业 信托明辨方向市场不会刻意向你走来,传统的金融世界依靠牌照、机制和信息不对称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几乎“躺着挣钱”。时过境迁,信托业当下的发展处境,有人说是盘整期,有人说转型进入深水区。在知名信托专家、西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陈赤看来却是八个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高兴的是就短期而言,前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既化解了一部分信托融资的存量风险,又产生新的融资需求,带来了可观的业务收入;通道业务此消彼长,既增加了管理资产规模,也提供了风险较低的业务收入;传统的政信合作模式修修补补,尚且能凑合使用,部分信托公司留恋不舍。但长期却是忧思难忘,短期的利好因素既难长久持续,亦可能成为消磨信托公司转型升级意志的舒适温水。如今,房地产市场面临严峻的政策调控,同业业务面临严格的整治,地方负债面临严厉的问责,传统融资类业务挑战重现。”在陈赤看来,信托业未来的走势可能有两种:一是受困于路径依赖,局限在传统的风险融资类业务模式之中无法突围。由于市场竞争态势转换、比较优势迁移、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制约,这条路注定会越走越窄。另一条则是忍受变革带来的阵痛,一步步向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转型,而产业投资基金、并购投资基金、PE基金、PPP投资基金、投贷联动、FOF和MOM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型ABN、土地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全球资产配置都可能成为信托公司突破的方向。在这里,专业化和聚集是关键词。事实上,刚刚闭幕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服务实体经济”列为会议的三大任务之首,将“回归本源”放在工作原则的首位,要求“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同时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信托投资方式多样,显然具备更大发挥空间。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该公司目前通过产融结合、股债联动,大力推动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业务,积极推进行业资源整合,支持产业升级;在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关注医疗健康、环保科技、新型能源、文化产业等国家鼓励的行业,与优秀上市公司合作,推动产业并购升级。据了解,在支持农业方面,中融信托以股权形式参与了一些早期初创项目的投资;在支持地方建设方面,中融信托主要与**开展合作,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国企国资改革,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融信托则主要通过提供并购贷款、内保外贷、投资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优势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与知名电商合作,中融信托同时推进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等业务。增资+高管换血 思变更要敢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迫于种种原因,总有信托公司受制于注册资本而无法大展拳脚,对此《投资者报》也曾做过全样本扫描与报道,但在如今新带旧、大带小的趋势下,不少“小萝卜头”也开始与时俱进。“从业务层面上看,各家公司比以往更加重视创新业务,如消费信托、现金管理类信托、慈善信托、家族信托、员工持股计划信托等创新型业务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大提升。此外,信托公司增资也较为引人关注。仅今年上半年,就有9家信托公司完成注册资本的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共计增加193.35亿元,这两项数据较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提升。具体而言,注册资本增加的信托公司包括中融信托、渤海信托、昆仑信托、大业信托、华澳信托、安信信托、交银信托、浙金信托及五矿信托。此外,尚有若干信托公司的增资大计已经‘上线’,预计下半年集中增资状况将延续。”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李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另据《投资者报》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已有14家信托公司的副总经理及以上级别高管发生变动,包括9名董事长、4名总经理和1名副总经理。这当中,仅今年7个月内发生变化的就有3起,而业内猜测,变化还不止于此。“当下市场环境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时期的优胜劣汰比任何时候都要剧烈,同时也是参与者实现弯道超车、做大做强的绝佳时期。信托公司要抓住历史机遇,首先是自身做足准备,不仅需要前台业务人员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更需要风控、合规等后台部门改变以往较为固化的业务审核模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领导层面的积极推进。”李永辉表示。在他看来,改革最大的障碍还在人心。“2016年的信托年报中通道类业务规模大增,新增规模中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占比下降明显。但随着一系列监管文件的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2017年信托公司现场检查要点》等),传统的**平台、房地产等融资类信托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思变’但不‘敢变’的状况有望打破。”过往的辉煌历史及积累的经验是否会成为信托业未来发展的沉重包袱,或者阻碍前进的荆棘?陈赤认为,信托公司首先要有决心和勇气迎接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其次要构建深厚的信托文化、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团队、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这些都是信托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要素。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即将起航!《2017最新信托公司排行榜,中国十大信托公司排名-地标金融》 精选六■ 2017年之于信托业,是金融监管和转型展业并行的重要年份。作为金融服务供应商,信托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悄然发生变化■ 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的63家信托公司中,中融、中信、平安、新华分别领跑营收、净利润、信托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四张分榜单,强者恒强与后来居上并驾齐驱且相得益彰■ 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因各项指标皆优异,获得“全能学霸”称号。中融信托不但营收夺冠,还在净利润和信托业务收入上两次跻身前三■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重中之重,再次敲响信托业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的时代要义。是短期创优,还是长期制胜?信托业面前的形势愈发明朗静水流深,暗流涌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信托业从增资到上市,从风控到转型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久前闭幕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反复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信托实则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拥有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的多牌照优势,投资范围广,而且制度也较为灵活,可根据委托人意愿运用债权、股权、股+债,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务。2017年信托业上半年业绩有惊无险。强者恒强,亦不乏后来居上者,排位轮次的变化带给市场一种似曾相识的紧迫感。转型升级、创新求变的拉锯战中,有沉默、有等待、有迷茫,也有主动出击。根据63家信托公司披露的上半年财务数据,《投资者报》推出《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数据显示,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平安信托、新华信托四家分别以近30亿元营业收入、16亿元净利润、22亿元信托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6亿元投资收益在单项评比中夺魁。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还特别评出四名各项指标皆优秀的“全能学霸”――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其中中融信托更是以一次夺魁、两入前三甲的亮眼战绩位列“全能学霸”之首。创新转型的同时,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托公司也在持之以恒地精进实力、增资扩股。在《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信托业人士表达了“虽无近忧,但有远虑”的慎重,而榜单精挑细选的各项“十强先锋”,探索方向与突围战略跃然眼前。“十强先锋”刷新
建信中航屡进前十451亿元营业收入,平均创收约7亿元;264亿元净利润,平均获利4亿元。从63家信托公司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整体业绩有回暖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市场出现了新旧英雄的交替。以往第一方阵中常出现的排头兵,如华信信托、四川信托等无一上榜,华信信托除投资收益勉强维持在前15名之列,其他指标均跌到20名开外;四川信托受仅0.3亿元的投资收益拖累,净利润滑落至第32位;而华润信托和中诚信托基本退出了信托业务收入领头羊的争夺,分列第25名和第49名,失去往昔光彩。老牌劲旅中,中信信托重回净利润第一宝座,平安信托也守住了信托业务方面的优势,但二者却“失守”投资收益,仅以2.9亿元和2.7亿元分列第13和第15,未能进入前十。中信信托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仅次于中融信托位居第二。其中,利息收入4.22亿元63家公司中最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亿元也仅次于平安信托。其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净利润约16亿元,两项数据均列第一。比较相似的是,中信信托和平安信托都坐拥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虽然银行间市场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中没有受托管理资产规模数据,但截至2016年末,中信信托全口径资产管理规模已高达近2万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信托本部管理资产规模1.4万亿元,同比增长39%;通过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聚信(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信惠国际资本有限公司等专业子公司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3634亿元。平安信托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63家公司中排名第一,近22亿元。对此平安信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服务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结果。据记者了解,2016年以来,平安信托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实体经济的资金存续规模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规模占比超45%,超过40%的行业平均水平。诸多信托项目涉及医疗健康、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新华信托以6亿元跃居投资收益榜第一,打乱了以往坐享先天资源的传统大佬的秩序。“公司充分运用其在金融领域及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势,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而投资收益提升是公司自身投资实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体现。”新华信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坚持不懈地调研与分析,公司近两年积极深入布局资本市场业务,如股票收益权、股票定增、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等,本次超预期的收益主要来自前期布局。记者还注意到,建信信托、中航信托数次出现在先锋榜上,有直逼“全能学霸”的态势,只是“投资收益”不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后来者建信信托超越了传统劲旅上海信托,领先于兴业信托、交银信托、光大兴陇信托等银行系小伙伴。不过,与相对较弱的投资能力相比,建信信托近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2015年其以1.1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位列行业第一;去年则以1.31万亿元居第二。中航信托近三年多项指标稳步增长,今年更是将注册资本由16.86亿元增加至40.22亿元。“全能学霸”业绩均衡 四家公司入围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2017信托半年急先锋》还加入了对业绩均衡的考量,寻找强中更有强中手的“全能学霸”。由于选取标准严苛,各项指标均排在前十的“全能学霸”只有四家――中融信托、重庆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贵诚信托,中融信托整体排名居前,勇夺榜首。人人思变,并非人人敢变。中融信托是业内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转型最彻底的公司,基于内在强大的变革动能和外在多元的市场开拓,至今仍很难被复制或模仿。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为了配合新的转型发展策略,公司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股权、债权、受益权以及夹层融资等方式为实体企业融资,并重点向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新兴产业倾斜;二是围绕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核心课题,充分利用信托自身的制度优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创新业务模式,重点推进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平安信托类似,中融信托投向实体经济的信托资产规模占比也超过了45%。同样入选“全能学霸”的重庆信托表示,良好业绩的取得主要源自公司深耕自身优势领域、顺应市场发展、严守风险底线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同业监管加强、市场资金趋紧、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给公司传统信托业务带来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公司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把握一切市场机会,寻求业务突破和创新,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均取得新的进展。”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至于如何应对信托公司常常失衡的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重庆信托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发展固有业务,提升公司自身资本实力,不断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投资者。“信托业务上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金融政策,在巩固传统业务领域优势的同时,加大对各类创新业务的探索。目前,公司在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发行两期公募信托受益权ABS产品,在消费信托、慈善信托等业务领域也做了大量考察和调研,项目实质性落地;在PPP、房地产资产证券化领域的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为更好地拓展服务社会、服务实体经济的空间,公司主动抓住市场投资机会,稳妥投资自有资金,积极构建综合经营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各投资企业稳健经营、各展所长,为公司资产质量全面提升、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夯实基础,也使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有助于形成主动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信托业务的发展。”重庆信托上述负责人说。回归本源服务实业 信托明辨方向市场不会刻意向你走来,传统的金融世界依靠牌照、机制和信息不对称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几乎“躺着挣钱”。时过境迁,信托业当下的发展处境,有人说是盘整期,有人说转型进入深水区。在知名信托专家、西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陈赤看来却是八个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高兴的是就短期而言,前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既化解了一部分信托融资的存量风险,又产生新的融资需求,带来了可观的业务收入;通道业务此消彼长,既增加了管理资产规模,也提供了风险较低的业务收入;传统的政信合作模式修修补补,尚且能凑合使用,部分信托公司留恋不舍。但长期却是忧思难忘,短期的利好因素既难长久持续,亦可能成为消磨信托公司转型升级意志的舒适温水。如今,房地产市场面临严峻的政策调控,同业业务面临严格的整治,地方负债面临严厉的问责,传统融资类业务挑战重现。”在陈赤看来,信托业未来的走势可能有两种:一是受困于路径依赖,局限在传统的风险融资类业务模式之中无法突围。由于市场竞争态势转换、比较优势迁移、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制约,这条路注定会越走越窄。另一条则是忍受变革带来的阵痛,一步步向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转型,而产业投资基金、并购投资基金、PE基金、PPP投资基金、投贷联动、FOF和MOM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型ABN、土地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全球资产配置都可能成为信托公司突破的方向。在这里,专业化和聚集是关键词。事实上,刚刚闭幕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服务实体经济”列为会议的三大任务之首,将“回归本源”放在工作原则的首位,要求“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同时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信托投资方式多样,显然具备更大发挥空间。中融信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该公司目前通过产融结合、股债联动,大力推动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业务,积极推进行业资源整合,支持产业升级;在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关注医疗健康、环保科技、新型能源、文化产业等国家鼓励的行业,与优秀上市公司合作,推动产业并购升级。据了解,在支持农业方面,中融信托以股权形式参与了一些早期初创项目的投资;在支持地方建设方面,中融信托主要与**开展合作,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国企国资改革,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融信托则主要通过提供并购贷款、内保外贷、投资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优势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与知名电商合作,中融信托同时推进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等业务。增资+高管换血
思变更要敢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迫于种种原因,总有信托公司受制于注册资本而无法大展拳脚,对此《投资者报》也曾做过全样本扫描与报道,但在如今新带旧、大带小的趋势下,不少“小萝卜头”也开始与时俱进。“从业务层面上看,各家公司比以往更加重视创新业务,如消费信托、现金管理类信托、慈善信托、家族信托、员工持股计划信托等创新型业务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大提升。此外,信托公司增资也较为引人关注。仅今年上半年,就有9家信托公司完成注册资本的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共计增加193.35亿元,这两项数据较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提升。具体而言,注册资本增加的信托公司包括中融信托、渤海信托、昆仑信托、大业信托、华澳信托、安信信托、交银信托、浙金信托及五矿信托。此外,尚有若干信托公司的增资大计已经‘上线’,预计下半年集中增资状况将延续。”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李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另据《投资者报》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已有14家信托公司的副总经理及以上级别高管发生变动,包括9名董事长、4名总经理和1名副总经理。这当中,仅今年7个月内发生变化的就有3起,而业内猜测,变化还不止于此。“当下市场环境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时期的优胜劣汰比任何时候都要剧烈,同时也是参与者实现弯道超车、做大做强的绝佳时期。信托公司要抓住历史机遇,首先是自身做足准备,不仅需要前台业务人员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更需要风控、合规等后台部门改变以往较为固化的业务审核模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领导层面的积极推进。”李永辉表示。在他看来,改革最大的障碍还在人心。“2016年的信托年报中通道类业务规模大增,新增规模中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占比下降明显。但随着一系列监管文件的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2017年信托公司现场检查要点》等),传统的**平台、房地产等融资类信托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思变’但不‘敢变’的状况有望打破。”过往的辉煌历史及积累的经验是否会成为信托业未来发展的沉重包袱,或者阻碍前进的荆棘?陈赤认为,信托公司首先要有决心和勇气迎接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其次要构建深厚的信托文化、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团队、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这些都是信托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要素。■《2017最新信托公司排行榜,中国十大信托公司排名-地标金融》 精选七原标题:谁主中国财富沉浮?最简单最直观的等式告诉你:232万亿的银行业≈53个证券业≈15个报道组成员:李东亮刘筱攸陈冬生胡飞军2016年银保证信四子行业的大类数据陆续公布。对于四大金融子行业体量,一般来说最直观的印象是,银行是大象,其他子行业的体量不可同日而语,但差别究竟有多大,我们来看数据——银行业232.2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8%,负债总额214.82万亿元。其中五家大型占比37.29%。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财产险2.4万亿元;人身险公司总资产12.4万亿元;再2338亿元;总资产426亿元。总资产(不含客户资产)4.37万亿元,同比减少0.68%。期货公司总资产(不含客户权益) 1097.06亿元,同比增长17.68%。和其他13家具有的资产管理机构共管理9.16万亿元,同比增长9.70%。一个简单、直观的等式是这样的:一个232万亿总资产的银行业≈53个证券业≈15个业。不容忽视的是,银行总资产全部为可以用以放贷的资产,保险业甚至将客户资产可以用来投资,信托业本身为可以管理资产的管理机构,而证券业总资产中的客户资产和托管的证券资产不得动用,导致、总资产占GDP比重冰火两重天。银保证信四大金融子行业谁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谁的经营模式更能主导社会财富的分配,券商中国记者将通过全面梳理这四类金融机构的数据、模式,以飨读者。232万亿的银行业银行业到底有多大?我们需要对银行业近五年以来的资产规模与负债增速有个直观印象,我们将过去五年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相关数据刨出,为您呈现表格如下:表面上的数据与趋势波澜不惊,但一个银行业人士普遍的认知是,上述表格动辄15% 以上的规模增速,今年不一定能看到了。焦点一:银行业的缩表之困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32.25万亿。这份报告所记录的时点2016年末是个分水岭,银行业的资产总额在此之后的第一个月(即今年1月)掉头下降4万亿。而后的整整四个月,银行总资产缓慢攀升,终于在5月以232.89万亿的规模重新持平去年末位置。数据来源于:银监会这个现象被当时的报道定义为“缩表”,还引发了一众业界人士解读,这会不会成为一个常态化的进程。因为这次与导致的商业银行被动式收缩不同,一季度出现的是银行主动收缩自身的,而且幅度还不小。事实上结合这半年观察,只要的主逻辑不变,银行业表扩张速度放缓是必然的;而在强监管的节奏下,这几年凭借同业业务、表外快速扩张的银行受到约束是首当其冲的。一季度开始,央行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 MPA考核对的影响在一季度末数据中已有明显佐证:一季度末理财规模超过万亿的11家银行中,有6家的规模出现下降,即便增长,增速几乎都在5%以内。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还未到金融去峰期,“三三四“等一系列监管举措是从4月开始密集出台的,所以,同业链条收缩其实在5月才体现得更为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5月底银行理财规模为28.4万亿元,相比4月的30万亿元,净下降了1.6万亿元,走出了十年来的最大单月降幅。要知道, 前几年银行理财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16年增幅为23.63%,而2015年甚至高达56.46%。按照2016年理财年报数据,四种类型投资者中——一般个人、机构客户、私人银行、同业理财分别增长了1.82万亿、0.32万亿、0.42万亿和2.99万亿。所以分析师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只有同业理财有较大的下降空间,而这与目前金融、压缩银行同业链条的监管方向是一致的。焦点二:“国股城农”资产格局如何?我们先直接地把中国银行业体系的构成、各细分领域的参与家数、近几年的数量变化(除了5家国有行和12家股份行),以表格形式呈现如下:特别提示的有三点:一是农合行和农信社减少?是因为这几年在不断地向农商行转制,所以改制后的农商行是增多的;二是为什么村镇银行增多?是因为农商行这几年特别爱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所以村镇银行是增多的;三是为何为增多?答案简单,民营银行牌照加速下发,大家有目共睹。那么,国有大行、股份行、、农商行,分别贡献了多少的资产规模占比?截止至一季度末,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为231.93万亿(3月末还没有爬升回去年末的水平),记者查阅银监会同期的报告可得:国有大行83.93万亿,占比36%;股份行43.12万亿,占比18.5%;城商行29.31万亿,几乎相当于同期银行理财的总规模,占比12.6%;31.45万亿,占比13.5%;其他类金融机构为45.09万亿。占比19.4%。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五大国有行的不良余额,是12家股份行的约2.2倍;而12家股份行的不良余额,又是134家城商行的2.23倍。具体的监管指标,我们呈现表格如下:15万亿的保险焦点:停止一路狂奔在去年监管高压下,保险业终于迎来平稳发展阶段。起源于清**开放海禁,但发展历程相对波折,“入世”后迎来高速发展阶段。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保险业做出“高水平、宽领域、分阶段开放”的承诺。2003年底开始,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公司取消限制。同时,除有关法定外,向外资非寿险公司放开所有业务限制。至2004年5月底,保险业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大关;到2007年3月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24万亿元,距离突破1万亿元大关仅3个年头;时隔7年,2014年,保险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2016年末,保险业总资产15.12万亿元;截至2016年5月底,总资产16.06万亿元。入世后,保险业资产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近几年来增速均超过两位数。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相对负面的影响,比如,社会公众对保险业存在一定的偏见。尤其,一些激进的险企高调举牌上市公司,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去年12月初,证监会****场合痛批;不久,保监会先后公开处罚了数家。2016年底至今年1月份,保监会开启了文件监管的“模式”,强势开启监管模式肃清市场:12月29日,保监会就修订《保险》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30日,保监会官网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有关事项的通知》;日,保监会发布《》并明确将于日起实施;1月12日,保监会就起草的《保险公司章程指引》公开征求意见;1月24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随着监管趋严,进入2017年后,保险业增速放缓。前5个月,保险业总资产亿元,较年初增长6.26%;而去年前5个月,保险业总资产亿元,较年初增长13.08%。具体而言,今年前5个月,产险公司总资产24511.20亿元,较年初增长3.23%;寿险公司总资产亿元,较年初增长1.11%;总资产3540.42亿元,较年初增长28.22%;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407.87亿元,较年初下降4.32%。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日前召开,此次会议提到要促进保险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并拓展的风险保障功能。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在监管影响之下,长期产品理财功能将进一步弱化,保障型产品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在行业资产迭创新高的同时,也不断增加。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有203家,较年初增加9家。其中,12家,新增1家;财产险公司79家,新增6家;人身险公司77家,新增1家;22家,新增1家;再保险公司9家;其他机构4家。1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我国设立56家外资保险机构,12家在境外设立38家保险类营业机构。4.37万亿的证券业2016年末,证券业资产总额为5.79万亿,除去客户资产的总资产为4.37万亿,净资产为1.64万亿,市场为53万亿。这意味着,证券行业用1.64万亿净资产,驱动了5.79万亿总资产,服务着超过50万亿市值的。2016年,证券业盈利取得史上第三好的成绩,收入结构更趋多元化;但盈利同比惨遭腰斩,史上倒数,又突显发展背后的隐忧。焦点一:净资产与总资产占GDP比重迥异站在当下时点,可以说证券业的净资产已然不轻,但总资产比重严重瘸腿。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截至日,107家证券公司的净资产为3585亿元,8年后的2016年底,这一数字变为1.64万亿。同样为熊市,证券业在2008年和2016年的分别为13.72%和7.53%,这不能不说这与证券业资产越来越重有关。要知道,去年证券业取得了史上第三好的净利润,可见这一行业净资产已经不“轻”。从国际视角看,2016年证券业净资产规模占GDP的比重提升到2.2%,大约超过美国和日本一倍;总资产占GDP的比重为7.8%,远低于美国的30%和日本的20%。原因是,总资产中的1.4万亿客户资产不断挪用,33.77万亿元的托管证券更加不会计入总资产。尽管净资产已经超配,如果考虑到证券业服务的是证券市值超过50万亿的股票市场,而且证券业不能动用1.4万亿的客户保证金,仅能通过自身负债来提升服务证券市场的能力,而债务又受限于净资产规模,似乎证券业净资产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也是大多数证券业公司定向增发规模动辄数十亿元的原因。焦点二:业务多元化是吸引社会资本原动力自2012年,证券业开始了创新发展和大举负债经营的时代。在净资产大幅增加的同时,除去客户资产的总资产规模大幅提升至4.37万亿,2008年的这一数据不足1万亿,这得益于公司债和收益凭证等债务工具的应用。当然,负债端的大幅攀升,得益于业务端的创新和多元化。如今,证券业的类已举足轻重。2016年,证券业的利息收入达到381.7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2%,这还没有计入给经纪业务带来的交易佣金,这都得益于数万亿规模的和业务。实际上,2012年以来,证券业业务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经纪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32.1%,2008年和2011年的这一比例分别为70.5%和50.61%,这得益于大量新业务的快速发展。比如融资融券业务,2012年利息净收入仅为52.6亿元。2016年,融资融券、收益权互换、回购等各项类贷款业务的利息达到381.79亿元。而在2015年,这一收入更是达到史无前例的591.25亿元,几乎达到2008年整个证券业全部收入的一半。在2010年以前,投行业务几乎仅包含承销与保荐业务,随着并购业务的崛起,财务顾问业务的收入飞速发展,2012年证券业首次单独公布这一业务收入时仅为35.51亿元,而2016年的业务贡献即达到164.16亿元。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资管业务。随着通道业务的崛起,、量化、权益等内部业务条线日趋完善,这一业务的收入也取得不俗的增长。2011年是通道业务酝酿的元年,资管业务收入仅为21.13亿元,而2016年的这一业务贡献已达296.46亿元。焦点三:盈利史上第三好的隐忧尽管2016年取得史上第三好的盈利,但这一年也是证券业笑不出来的一年。“净利润史上第三,员工年终奖史上倒数第三吧。”这是一位券商副总裁的心声,虽有夸张,但也有一定道理。首先,证券业在这一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双遭腰斩。2016年,129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79.94亿元,同比下降42.97%。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1052.95亿元,同比下降60.87%;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519.99亿元,同比增长24.32%;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64.16亿元,同比增长19.02%,净收入50.54亿元,同比增长12.86%;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96.46亿元,同比增长7.85%;收益(含变动)568.47亿元,同比减少59.78%;利息净收入381.79亿元,同比减少35.43%;实现净利润1234.45亿元,同比减少49.57%。其次,证券业在2016年取得史上不俗业绩的背景是,不但社会对证券业投入的净资产大幅增加、证券业负债大幅增加,而且证券业从业人员人数也大幅增加。最的是信托业属于典型的小马拉大车金融机构,全行业68家规模不及万亿元,却掌管了20多万亿元。根据发布数据,加速转型升级,资产规模突破20万亿元,仅次于银行理财29.05 万亿的规模,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随着监管规则的进一步细化,资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风险因素叠加,面临挑战。券商中国记者获得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实现稳健增长,规模达近22万亿元,稳居金融机构体系中第二大子行业。稳居资管行业老二2016年,信托行业掀起增资潮,加之税后利润留存,68家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得以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4481.92亿元,同比增长17.61%。行业排名前十名的规模总额1926.25亿元,占全行业35%。截至68家信托公司净资产总额4481.92亿元,同比增长17.61%,净资产规模排名前五的公司是平安信托、中信信托、重庆信托、华润信托和中诚信托。相比于所托管的资产规模,信托公司本身总资产可谓“九牛一毛”。截至2016年年末,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继达到20.22万亿元,同比增长24.01%,排在通道三剑客之首(信托、)。从资产来源方面看,2016年末余额为10.12万亿元,占比50.07%,单一信托在2016年降幅明显;余额7.34万亿元,占比36.28%,在2016年呈现上升趋势;管理余额2.76万亿元,占比13.65%,环比上升,表明信托资产来源呈现多元化分布趋势,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高,主要分布于哪些领域呢?答案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聚焦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等业务。2016年的投向依旧是在工商企业、基础产业、证券投资、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五大领域。2016年末工商企业占比24.82%,基础产业占比15.64%,证券投资占比16.2%,金融机构占比20.71%,房地产占比8.19%,其他占比14.44%。经营业绩方面,去年股市波动,增速大幅回落,去年整体收入出下滑,不过,有赖转型创新方面力度加大,利润实现增长。2016年,信托业实现营业收入1116.24亿元,较2015年末下降5.09%,实现利润771.82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2.83%。通道回流+内生增长6月底中国披露数据显示,在宏观经济发展向好的背景下,信托业资管规模稳中有升。截至今年1季度末,68家信托公司达到21.97万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3230.43亿元),同比增长32.48%。从从的投向来看,工商企业依然稳居信托投向的榜首,金融机构紧随其后,然后依次是基础产业、证券投资、房地产。“今年信托资产规模继续增长,一方面是通道业务回流驱动,二是内生增长。”华北一家信托公司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监管层对券商资管和严监管,不少通道业务从券商资管回流至信托,占间接融资比重大幅提升。经营业绩方面,整体来看,今年一季度信托行业经营业绩继上一季度快速增长后出现明显回落。今年一季度,信托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216.8亿元,相较2016年1季度的214.99亿元,同比增加0.84%。今年1季度信托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55.37亿元,较去年同期水平上升11.11%。从经营收入的构成来看,继续保持上升态势,是经营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今年一季度末,信托业务收入160.21亿元,占比为73.9%,同比增长2.44%;投资收益37.43亿元,占比为17.26%,同比增长5.00%;利息收入为12.29亿元,占比为5.67%,同比下降19.78%。西南财经大学所认为,这表明,在升级过程中,信托业务收入持续提升反映出信托公司在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持续回归信托本源。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趋严去通道之下,信托规模增速可能放缓,资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信托行业面临新的挑战。“未来,信托行业可能要加强合规经营、规范发展,回归信托本源,深入挖掘新的增长点,更加注重精细管理和主动管理,谋求专业化和差异化发展道路。”谈及转型,江苏一家表示。《2017最新信托公司排行榜,中国十大信托公司排名-地标金融》 精选八时至年中,国内155家券商已经全部公布了年报数据。至此,我们可以一窥整个券商行业的竞争态势。尽管有点晚,但好酒经过充分的酝酿才更香醇。对于券商来说,总资产、净资本、营业成本、净利润等,这些财务指标体现着公司的总体实力和运营水平;而经纪、投行、资管、自营的收入及增长态势则呈现出了各家券商主要业务的发展水平。将这些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就可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券商搏杀记”。哪些券商在激烈的厮杀中越战越勇,哪些券商一蹶不振,一一跃然于其中。强者恒强,我们看到总资产、净利润排名前列的仍然是我们熟悉的老牌券商。不过平静之下仍然暗流涌动,一些大型券商也能戴着镣铐跳舞。譬如广发证券、中信建投,各项业务指标排名在不断向前。它们在财富管理、投行、国际化、等新业务领域都在不断开疆拓土。一些中小券商在经历了,被赋予了新的经营基因后,公司实力在快速飙升,成为这场搏杀记中的“新星”。总资产之殇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看起来很风光的券商,拿来和其他金融行业的小伙伴相比,就被直接碾成了碎渣子。去年129家券商总资产为5.79万亿元,净资产为1.64万亿元。先不论巨无霸银行232万亿元的总资产,单拎出一家浦发银行,就令所有券商羡慕。去年,浦发银行总资产达到5.86万亿元,超过了所有券商资产的总和。而浦发银行在银行总资产排名中只排到第11名。和信托相比也是相差太远,去年68家信托公司的总资产突破了20万亿元;一直默默无闻的保险总资产去年悄悄地干到了15万亿元。不仅比不过其他小伙伴,去年由于市场低迷,很多券商业务萎缩,总资产还出现了近10%的缩水。对于已经进入而立之年、不再年轻的券商行业来说,做大做强仍是首要任务。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6年超过千亿规模的券商只有20家,500亿以上的券商也就增加了15家。100亿规模以上的券商为90家。千亿以上规模券商排名相对稳固,前10包括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和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走在了前列,总资产分别为5974亿元、5608亿元,两者的差距在缩小。前20名中,华融证券的表现最突出。去年总资产高达1357.5亿元,同比逆势大增79%,排名上升了9个名次。《投资者报》记者翻阅年报发现,华融证券总资产大增主要是因为股权公允价值暴增,这侧面说明了华融证券的投资能力还不错。总资产增加的券商还大有人在。广发证券(181亿)、华信证券(100亿)、海际证券(54亿)、天风证券(566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托公司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