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被保险公司 个人信息保护套去有什么后果

平安保险、泰康人寿疑以赠险为由套取个人信息 - 济南即时报 - 新闻中心 - 舜网
平安保险、泰康人寿疑以赠险为由套取个人信息
&&&&摘&&要:保险公司如果时常打电话向你推荐产品,或邀你去听营销讲座,可能你会断然拒绝,但如果保险公司打来电话说送你一份保险,要不要呢?近日,不断有市民向本报反映,接到自称保险公司赠送交通意外险的电话,会不会是骗子打来的?如果不是骗子,那就是保险公司营销又有新花样?
  舜网讯 保险公司如果时常打电话向你推荐产品,或邀你去听营销讲座,可能你会断然拒绝,但如果保险公司打来电话说送你一份保险,要不要呢?近日,不断有市民向本报反映,接到自称保险公司赠送交通意外险的电话,会不会是骗子打来的?如果不是骗子,那就是保险公司营销又有新花样?
  市民:天上掉馅饼?
  市民江小姐反映,两天前她接到自称平安保险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先对她做了外出乘坐哪类交通工具、认可哪家银行服务的调查,江小姐回答后,对方称为了表示感谢,要向江小姐赠送两个月的交通意外险,最高保额是5万元。“当时我挺高兴,天上掉馅饼了吗?对方开始问我的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等又让我提高了警惕,问她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对方说是按号段随机拨打的,我说考虑一下是否接受赠送的保险,对方就有些急了——— 白送的你还要考虑什么呢?”
  江小姐最终没有接受赠送,她对记者说:“真的是平安保险工作人员吗?送保险是不是还有别的目的?”
  记者近日接到了自称泰康人寿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表示要送给记者一份交通意外险,然后询问个人信息,经了解,对方也是按手机号段“盲打”。
  有市民反映,通过电话方式接受赠送的保险后,保险公司随后时常会打来电话,推销年缴费额数千元至数万元的产品,“保险公司赠送保险是为了获取个人资料,然后进一步推销”。也有市民反映,保险公司说是赠送保险,自己也留下了个人信息,但并没有收到保单,会不会遇到了骗子?自己的身份信息会不会被不法分子利用?
  保险公司:电销策略
  记者拨打平安保险“95511”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公司是否有赠送保险的活动,建议记者询问平安电话营销部门,其电销部门表示:“的确有赠送交通意外险的活动,是公司对于消费者参与市场调查的答谢行为,并没有其他意思。”如果市民接到了这类电话,来电显示应为“”。平安人寿济南分公司人士称,这是总公司电销部门的营销策略,客户接受了赠送的保险后,会对保险产品有基本的了解,随后当地业务人员会跟进向客户推荐其他产品。
  泰康人寿“95522”客服工作人员表示,赠送保险应是泰康山东分公司电销人员所为,公司在赠送短期意外险产品后,会向客户介绍其他产品。
  业内人士介绍,以往保险公司争取新客户,一般直接通过电话推销,或邀请客户参加公司营销活动,很多市民一接到这种电话就会表示反感,现在改成赠送保险的形式,市民接受意愿较高,赠送保险是公司花钱,或者业务员自己花钱购买,虽然有投入,但如果能在以后和获赠保险客户的联络中做成一部分大单,也很划算。
  据了解,赠送的保险一般是保费最低的交通意外险,保障期限不超过3个月,保额1万元至5万元,保费一般在10元左右。
  按号段“盲打”起争议
  此前,由于部分保险公司时常电话推销扰民,市民非常反感,山东保监局曾明文规定,禁止保险公司人员按号段拨打电话进行推销。部分保险公司反映,关于电话推销的投诉一直不断,保监局后来又明确要求保险业务员不能打陌生电话推销,必须是见过面的客户才能打电话。
  近期,多家保险公司电销部门按号段拨打电话赠送保险,是否违反监管规定?对此,市保险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延美说:“电销是国际通行的保险营销手段,监管部门没有明确说不能赠送保险,消费者可以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如果接受,为了赠送的保单生效,必然要透露个人身份信息,如果不放心,可以询问清楚工作人员的姓名、工号或保险代理人资格证号码,通过保险公司网站或客服电话查询一下是否确有其人。”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保险专业律师崔广清认为,保险公司赠送的保险类似于“鸡肋”,其真正目的还是营销,按号段“盲打”也属违规。除了保险公司的电销部门,目前不少保险代理人也采用赠送保险的方式吸引新客户,市民接受免费保险后,个人信息有可能成为“商品”流通,风险不可小视。
作者:王颖军&nbsp&nbsp 网络编辑:彭春蕾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 [] [] []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今天有一个女接话员打电话来说是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她要我把我个人信息告诉她我告诉了会有事吗 _问吧_向日葵保险网
今天有一个女接话员打电话来说是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她要我把我个人信息告诉她我告诉了会有事吗
问吧——中国最大的保险咨询社区
382737 位用户的保险疑问
在线定制保险方案
给谁投保:
出生年份:
已完善了保障计划
共10个回答
太平洋的全国客户服务热线是95500,总公司的回访电话有可能是,如果不是这个电话则肯定是假的。再者说,公司没理由要求你的个人信息。除非你投保公司回访,但必须是95500系列电话。
您好!她为什么要您的个人信息呢?~~~
你好,朋友,你应该问一下她为什么要你的个人信息?
如果是公司客服或免费赠送保险专员,她们一般会先报公司、个人姓名及工号,如果什么都没报直接索要您的资料,您可以拒绝并小心了;但如果有报以上资料后有关赠送保险核对相关资料的,如果不需要您也可以拒绝,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公司赠送的直是核对姓名及出生年月日,不会设及身份证号及银行账户信息。
是这样的.
您好!现在这样的电话很多。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把自己个人信息告诉陌生人。
您好。像这种情况,您一般不要告诉才好,如果您在太平洋保险公司投保了,她们要您的个人资料还可以,如果不是,也许会是太平洋公司的电销,可是人们一般不太会去在意号码的,有很多的人们不知道,并不知道保险公司的热线,所以尽量问清楚之后,再回答。
祝您平安。
您好,现在有很多保险公司都是通过电话营销来向客户推销保险,当然,也有些保险公司是免费赠送给客户的。如果是赠送的。一般你只要提供你的身份证号和电话就好了。提供账号的一般都是要扣款的。如果是给你推销保险,建议您还是要详细了解下保险的保障内容。希望可以帮到你!
回拨一下确认是太平洋的电话吗?是的话没问题,不是的话建议问清楚一下。
尊敬的客户,您好!很荣幸能为您服务!我是来自北京的张振
&&& & 不需要担心,放心吧。
你好,如果是太平洋保险公司的电销业务的话,那会要你的生日,联系方式,只要不提供你的银行帐户信息的话,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她要是介绍的保险不是你需要的话,可以拒绝的。要是不是的话,那还是小心一些的好!祝平安!
请输入您的好评
好评成功!保险公司新套路!借调查交通状况套取个人信息
  说到武汉的交通状况,可能每个人都有话想说。但是,如果公司打着交通状况电话调查的幌子套取你的个人信息,你会不会觉得不太舒服?最近,不少市民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  昨天上午,李女士接到了一个51开头的固定电话,对方称在做一个交通满意度电话调查,问题也显得十分专业,比如:你觉得武汉拥堵的原因是车辆过多,还是市政建设?你平时习惯选择什么交通方式?如果10分为满分,你给武汉交通打几分?  但是,随着“调查员”追问李女士的工作、年龄和全名,李女士逐渐起了疑心。为了打消李女士的顾虑,“调查员”主动报上自己的姓名,并称询问年龄、名字只是为了确保问卷有效。李女士报上了自己的姓名后,“调查员”表示要送一份三个月的免费人身保险作为感谢。李女士这才发觉可能上当了:“原来是保险公司为了套取个人信息啊,绕了那么一大圈!”  昨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宏兵告诉记者,自己也曾经接到类似的交通调查电话。他认为,如果调查并非本意,而只是一个幌子,目的在于推广保险产品,或者获得客户信息,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是关乎诚信的行业,如果保险公司要推广一款产品,或者提高品牌认知度,可以把话挑明了说,比如填写个人信息,可以免费体验短期保障,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胡宏兵说,“但是,如果像李女士案例中这样,保险公司拐弯抹角,套取信息,反而会引起大家的反感,不仅不利于民众保险意识的提高,对保险行业的形象也是一种伤害。”  2013年,针对保险销售电话扰民的问题,中国保监会专门下发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完善电话号码屏蔽制度,对于明确要求请勿再次拨打的客户,电话销售人员应在号码屏蔽系统登记,至少1年内禁拨。不过,因为推销的电话号码可以无限制申请,有市民还是觉得不胜其烦。  对此,胡宏兵提醒大家多长一个心眼,如果骚扰电话不能避免,遇到问个人信息的一定不要轻易透露,电话中提示按某键确认、或者回复短信的,尤其要提高警惕。  (记者赵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parryzhang]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被检测的泡面厂商口径一致地强调,这些重金属元素皆普遍存在于环境与食物中。……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父亲戴着指纹套代子考勤 儿子遭公司开除
卖家发来的指纹膜成品图片。
卖家上传的使用指纹膜的视频截图。
因让父亲戴指纹套替自己考勤,员工被公司发现并开除。虽然他辩称自己是在驻点跑业务,事先征得公司人力资源部同意,但因没证据不被支持。
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售卖指纹套、指纹膜的店铺不少,而指纹信息的复制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导致意想不到的恶劣后果。
让父亲戴指纹套代为考勤
儿子遭开除
小俊原先是一家财产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的员工,这家公司考勤用的是指纹机。
去年12月中旬,小俊让父亲戴着指纹套代自己去考勤了8天,被公司发现后,公司以旷工的名义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小俊不服气,说公司这种做法是违法的,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我父亲用指纹套帮我考勤并非只有这么8天,这种情形自去年3月起就一直存在。&小俊说,除了父亲,还有同事帮他用指纹套考勤。
小俊认为公司安排他做汽车渠道驻店经理,所以他实际上班的地点并不在公司本部。为方便他工作,公司人力资源部同意其可以由他人代为指纹考勤。&父亲代其指纹考勤的那些天,他都在那家4S店正常上班。&
而这家保险公司则称,他们对全体员工下发的《员工手册》中明确规定:员工每天上、下班均需使用考勤识别系统,员工应亲自进行指纹考勤,不得代他人或要求他人代为考勤;员工未经批准而未到岗上班,视为旷工,在一个考勤月内,连续旷工2日或累计旷工3日的,视为严重违纪,公司予以开除等。入职时,小俊本人对这些条款也是签字确认过的。
&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这名员工没有按公司考勤制度规定自行打卡,而是让其父亲用指纹套帮其打卡,在未履行任何请假手续情况下擅自离岗,连续旷工2日以上。&公司认为,根据《员工手册》的相关规定,小俊的这种情况公司跟其解除劳动关系是合理合法的。
法官为查明事实,走访了这家4S店,得知在2012年3月8日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到期后,小俊就没有按照《员工手册》上下班时间驻店,只是在有业务时才去该4S店。
保险公司出示了小俊让其父亲用指纹套代为考勤的视频证据,还有旷工记录,而小俊却拿不出确切的证据证明自己这几天在驻点的4S店按时上下班。
昨天,法院驳回了小俊的诉求。&[1]&&
  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信息提供到保险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