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国粮发〔2016〕67中央24号文件全文,全文照片也可以

国家粮食局关于做好2016年粮食质量安全重点工作的通知(国粮发(号)_食品法规_政策法规_食品科技网
国家粮食局关于做好2016年粮食质量安全重点工作的通知(国粮发(号)
16:30:00 来源:网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69号)、《国务院办公厅于印发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8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6〕30号)关于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治理、加强粮食重金属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粮食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要求与部署,现就2016年粮食质量安全重点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进一步完善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一)加强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 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抓好新《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举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把《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落实到粮油质量监管的各个环节,把食品安全知识、粮食质量安全知识和相关政策规定宣传到各类粮食经营企业;要督促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严格落实粮食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依法依规对各类粮食经营者加强执法检查,督促粮食生产经营企业认真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粮食出入库质量检验制度,确保《食品安全法》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加快地方配套制度建设。 要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推进落实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的意见》(国粮发〔2016〕7号)的要求,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制定落实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实施方案,推动尽快建立污染粮食处置长效机制等相关配套责任制度,明确责任清单和责任单位,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工作监管规范、责任到人。
&&(三)科学规划“十三五”期间整体布局。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粮食质量安全工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粮安工程”,科学谋划,积极协调,研究制定落实“十三五”期间粮食质量安全工作发展规划的细化方案,突出重点、明确进度、落实责任。
&&二、提升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管能力
&&(四)推进监测监管体系补短板、填空白。 要积极推进检验机构空白地区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确保监测全覆盖。要抓好薄弱地区检验能力提升补强工作,突出能力建设,注重人员培训,基本形成与监管服务需求相适应的检验监测能力,强化基层监管队伍建设,推动监管力量下沉,确保监管无盲区。
&&(五)做好“十二五”检验监测能力建设项目验收。 已完成投资建设的单位要按照相关程序积极开展项目验收工作,特别是要加强仪器设备招投标、资金管理的验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和资金安全。未完成建设项目的要加大推进力度,确保配套资金足额落实到位,确保建设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探索实施中央投资购置仪器设备省(区、市)内调配使用,保障检验监测资源有效运行。督促各级粮食检验机构按照《关于加强粮食检验机构安全管理的通知》(质检办便函〔2015〕40号)要求,切实落实安全管理。
&&(六)健全培训考核机制。 全面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专业知识与执法能力等内容的培训与考核。要做到重点突出、内容明确、注重实效。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提升粮食质量安全工作队伍整体水平。
&&三、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防控
&&(七)完善监测制度。 强化预防为主、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责任导向,创新监测方式,扩大监测范围。推进常规监测和专项监测相结合,探索采样过程实时地理定位、视频验证等技术保障试点工作。合理增加“放心粮油”、军供粮等政策性成品粮油的监测比例。完善粮食质量安全风险会商和预警交流机制。
&&(八)强化监测工作。 认真落实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粮食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加强采样、检验等监测过程的监督指导,加大检验数据的分析研判力度,提高数据利用效率。要增加省级监测样品数量,加大监测范围,优化监测点位;要加强对各级储备粮和政策性粮食质量安全状况的专项监测,重点督促做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库存粮食的处置工作,严防流入口粮市场。
&&(九)健全应急处置和舆情监测体系。 强化应急反应能力建设,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开展应急演练,对质量安全事件及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健康危害、不良影响和粮食损失。推动建立粮食质量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和国有粮食企业质量安全情况报告制度,构建粮食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加强粮食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舆情应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十)推进粮食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 探索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进粮食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推动粮食质量安全信息互联共享。
&&四、妥善做好污染粮食收购处置工作
&&(十一)强化污染粮食收购处置监测监管。 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粮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各项措施,认真做好2016年最低收购价稻谷卫生指标逐仓检测工作。按照省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妥善做好污染粮食收购处置工作,对检验发现超标的粮食,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省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妥善处置,防止流入口粮市场。要明确各地库存粮食销售出库主要食品安全检验项目。指导粮食收储企业配备必要的快检设备,逐步做到质量安全保障关口前移。
&&(十二)积极开展粮食污染消减加工技术研究。 认真组织行业科研力量,配合相关部门,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粮食污染消减加工技术研究,为妥善合理利用粮食资源提供技术保障。加强粮食质量安全和节粮减损等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征集、登记、推广和交流研讨,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十三)抓好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 不断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标准研究,做好食品安全项目快速检测技术、储粮安全、信息化建设、伪劣掺假和以次充好检测技术方法等标准制修订工作。指导粮食企业制定内部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和企业标准,做好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
&&国家粮食局
责任编辑:Techoo-6
&本文的相关文章2016年度最佳照片,哪张震撼到你?2016年度最佳照片,哪张震撼到你?玩玩帮百家号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从2300万张照片中选出了50张2016年度最佳照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非凡故事,每一张都直击人们心灵的最深处。这些伟大的照片带领我们发现自然之美,探寻世界之妙,解读人性之真。1、马努国家公园深处,马特斯根卡族少女尤伊娜·马梅里亚·农措泰加在尤米巴托河中戏水,被养作宠物的鞍背柽柳猴紧紧抓着她。2、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山腰,摄影师斯蒂芬·威尔克斯花了26个小时拍下1036张照片做出这幅由白天转向黑夜的复合画面。3、卧龙自然保护区保育中心,16岁的大熊猫晔晔正在悠闲地休憩。4、内布拉斯加州伍德里弗附近的夜空被闪电点亮,大约41.3万只沙丘鹤(高挑、聒噪、头顶红冠的鸟类)来到普拉特河中休憩。5、被一棵寄生无花果树的果实诱惑,这只婆罗洲猩猩爬进了离地100英尺(约30米)的树冠层。红猩猩是世界上最大的树栖动物,雄性的体重可接近200英镑(约90公斤)。6、在塞舌尔阿尔达布拉环礁,黑鳍鲨浸在清浅的温热海水中,等待涨起的海潮再度灌满泻湖。7、银汉鱼在古巴外珊瑚礁区的红树林中打转穿梭。这些手指大小的鱼儿结成巨大的鱼群,以蒙蔽捕猎者。8、普通章鱼的神经系统比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都要更加庞大和复杂。它会思考吗?它有意识么?9、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奥古斯丁的非营利机构“穿山甲保护区”内,一只小鳞片白腹穿山甲正在搭妈妈的“顺风车”。10、象龟正在抢夺遮荫宝地。如果它们在热浪中待得太久,恐怕在龟壳中就会被烤熟了!11、进餐中间暂歇片刻的黑白兀鹫喙上鲜血滴落。它们的头颈部羽毛稀少,深深钻入尸体内部进食后也并不会沾上很多淤血、内脏和粪便。12、在阿拉斯加,棕熊母亲带着小熊在迪纳利国家公园92英里(约148公里)长的观景公路上造成了“熊堵”。这条公路每年夏季只对私家车开放5天。13、黄石“大棱镜泉”的色彩源于栖居其中的嗜热菌,这些微生物能在滚烫的水中繁荣生长。(绿色部分就是它们用来吸收阳光的叶绿素)14、生活在马努国家公园内的土著在林中耕种、渔猎,但只获取足以维持自己生活所用。蜘蛛猴是他们喜欢的猎物——也是钟爱的宠物。15、为了调查海冰的变化情况,挪威考察船兰斯号于2015年在北极海域航行5个月,时间跨度从极地的冬季一直持续到春季来临。16、执法人员在受害者的睡衣上发现了一撮头发,证实与科克·奥多姆相符,他因而以强奸罪被判入狱,数年之后,DNA检测结果终于还了他的清白。17、太空工程师巴勃罗·德莱昂身穿初步设计定型的火星探索服,在NASA肯尼迪太空中心的“浮土室”进行测试。里面,风扇吹动细土,模拟出可能会让宇航员陷入困顿的火星沙尘暴。18、伊斯拉·阿里·萨拉德随母亲和另两个子女从摩加迪沙来到马尔默。“我们来到这个国家的原因是这里很安全。”她19岁的姐姐珊珊说。19、女孩儿看着眼前蒙着面纱的三个库尔德女性。其中两人在逃到难民营前,被迫嫁给了ISIS成员。20、一个生活在伊拉克拉马迪的难民家庭,这座城市到处都能看见流血杀戮的痕迹,还有被ISIS所毁坏的建筑。21、在南非赫卢赫卢韦-因佛洛兹公园的水潭边,偷猎者为了盗取犀角,用大口径手枪杀死了这头黑犀牛。如今的黑犀牛总数仅存约5000头。22、巴哈马群岛中,一名潜水员近距离端详着一头鼬鲨。这一幕可能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危险:鼬鲨靠突袭方式获取猎物,一般不会袭击能够看见它们的潜水员。23、67岁的格尔德·加马纳没能及时求医——在纳米比亚农场的烈日和沙尘下劳作50年,已毁了他的角膜。他的盲症本是可以避免的。24、聚集在约翰·胡默牧场喂食地点的这群犀牛最近被割过牛角。与象牙不同,犀角如果适当割下,还能长回。25、亚美尼亚边境小镇巴加兰的村民们趁着夜色在杏树下野餐,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对着土耳其闪闪发光,像是在示威。他们唱着关于回忆、文化传承和生存境遇的歌曲。26、名为“科迪”的加拿大马鹿群中三周大的小鹿展开前往黄石东南部夏季草场的首次迁徙之旅,它们跟着妈妈爬上1400米长的山坡。27、这支眼保健医疗队用测试镜为印度孙德尔本斯地区的居民检查视力。他们的目标:帮助减少印度目前超过800万的失明人口的数量。28、这是一样新事物,一个新征兆,是一种新的转变逐渐迫近的标志:今年五月,近四十年以来首次有美国邮轮驶入了哈瓦那港湾。29、基里尔·弗斯兰斯基站在莫斯科一座建筑物的檐口上,让季马·巴拉绍夫为他拍照。这两名24岁的冒险家被称为房顶飞人,在Instagram上展示自己的技艺。30、孩子们在海地波特萨鲁特的一条河里游泳,河面的桥在飓风马修来袭时断裂,马修重创了整座城市,很多人的家园被完全摧毁。31、在今日的黄石区域,有些地方的野性化程度达到了一百年来的最高峰。灰熊的种群在扩大,画面中这一头处于大蒂顿国家公园内,正在驱赶前来分食野牛的乌鸦。公园的工作人员特意把野牛尸体挪到远离道路的地方,避免游客和吃死肉的猛兽碰头。32、密歇根州的弗林特,三兄妹Julie, Antonio和India Abram从当地一个取水站拿来了他们一家当天的瓶装水供给。33、淹没在黄石河里的一具野牛尸体成为一头母狼(右)和它的两个孩子的美餐。34、德尔斐的雅典娜圣域及其中圆庙的废墟笼罩在暮色中。当年的朝圣者可能是先在这里献祭,然后前往附近的阿波罗神庙求取德尔斐神谕。35、塞伦盖蒂一只年轻的黑白兀鹫伸开脖子扯来一小点斑马肉。地位优越的老鸟已经把尸体上的好肉吃光,只剩下些皮和骨头留给晚辈以及白背兀鹫。36、在一处能远眺繁华首尔——韩国的首都和压力重重的现代生活中心——的北汉山国立公园,销售员洪盛文(音译)登山之后正在休息。37、照片中和画家笔下的诸多壮美景观——比如此处展现的黄石大峡谷——促使美国国会于1872年创立了这座自然公园,迈出革命性的一步。38、刚果共和国的公园园警要经过军事化训练,包括伏击技能的培养。自从1994年邻国卢旺达的种族矛盾殃及刚果,园警们就一直面临来自多个武装团体的威胁。39、在巴伦支堡煤矿中完成了一天的劳作,伊戈尔·沃龙金回到地面。煤矿用的是前苏联时代的老设施,位于北纬78 度的斯匹次卑尔根岛(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之一)。这里有大约400 名矿工,多数和他一样来自工作机会稀缺的乌克兰东部。40、旅程即将结束,火车缓缓驶入喀什格尔站。一个孩子在在一路沉淀下来的沙子上画了一颗心。41、中国卧龙的熊猫饲养员用美洲豹毛绒玩具训练熊猫幼仔对它们最大的野外敌人产生警惕。幼仔的反应有助于判定它是否已做好独自生存的准备。42、一只美洲鳄从晚间的睡梦中醒来,离开海黾草的床铺,返回红树林根系盘结成的迷宫,那里是外来者几乎不可能穿行的藏身之所。43、夜晚降临后才苏醒过来的台北市。44、一名工人正在捶打冰冻的金枪鱼,这艘中国渔船停靠在菲律宾桑托斯将军城。45、爱达荷州霍尔堡的一座蒸汗屋(肖肖尼-班诺克部落成员聚在这里举行净化仪式)外,利奥·蒂顿立在一根装饰着野牛头骨的木桩旁。这些野牛是在黄石附近猎取的,这种狩猎行为是为了表达他们与这种动物之间的精神联系。46、博瓦年科沃是俄罗斯最新开发的天然气田,位于僻远的亚马尔半岛。这片储量巨大的气田于上世纪70年代已被发现,但被评估为开发成本过高,直到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下令大力推进。47、一头被猎取的公鹿的侧肋以及价值高昂的鹿角正用传统方式进行运输——用骡子驮。2014年,有7.2万多名猎人来到黄石和大蒂顿山周边的土地上。48、在侦探犬的帮助下,园警努力寻找杀死这头大象的盗猎者的踪迹。凶手把大象头的前部割下来,以便带着象牙迅速逃走。49、贝基·威德和她的丈夫大卫·泰勒在黄石公园附件牧羊。他们养了一条牧羊犬,驱赶土狼、棕熊和美洲狮。50、正在跃入水塘的斯蒂文·多诺万凭借他的摄影技能在冰川国家公园找到了一份季节性工作。大自然真美,愿世界和平。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玩玩帮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各类数码类产品咨询和评测,试用分享集中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前位置:
>> 详细内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 国办函〔号
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统筹推动本地区本部门“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网上办事,有效优化了政府服务、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但同时也存在网上政务服务内容不规范、服务不便捷,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不互通、数据不共享,线上线下联通不畅,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国一体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整体设计,不断提升各地区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水平。  《建设指南》按照“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资源整合、注重开放协同”的原则,以服务驱动和技术支撑为主线,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业务支撑体系、基础平台体系、关键保障技术、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政务服务供给的信息化解决路径和操作方法,为构建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提供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建设指南》要求,结合实际统筹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政务服务相关体制机制和应用服务创新,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告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负责《建设指南》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评估评价,并围绕《建设指南》实施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培训交流和试点示范。  国务院办公厅  日  (此件公开发布)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  目录  引言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  (三)重点任务  1.业务支撑体系建设  2.基础平台体系建设  3.关键保障技术体系建设  4.评价考核体系建设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按事项性质分类  (二)按服务对象分类  (三)按实施主体分类  (四)按服务主题分类  (五)按服务层级分类  (六)按服务形式分类  (七)按行政管辖分类  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一)总体构架  1.总体层级体系  2.平台系统组成  3.建设方式  (二)业务流程  (三)平台技术架构  1.基础设施层  2.数据资源层  3.应用支撑层  4.业务应用层  5.用户及服务层  (四)用户注册和认证体系  1.分建方式  2.统分方式  3.统建方式  四、政务服务信息的汇聚、发布与展示  (一)需求侧(面向社会)  1.用户访问——“我”  2.信息资讯——“我要看”  3.信息检索——“我要查”  4.服务引导——“我要办”  5.咨询问答——“我要问”  6.监督评价——“我要评”  7.个性化推送——“我的”  (二)供给侧(面向政府内部)  1.事项清单标准化  2.办事指南规范化  3.审查工作细则化  4.业务办理协同化  5.事项管理动态化  五、政务服务事项的一体化办理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外部服务)  1.建设管理要点  2.主要功能  3.用户(自然人和法人)信息管理  (二)政务服务管理和业务办理(内部办理)  1.基础业务功能  (1)政务服务事项管理  (2)政务服务运行管理  (3)电子监察管理  (4)电子证照管理  (5)网上支付管理  (6)物流配套管理  2.功能拓展与流程优化  (1)并联审批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3)打通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4)政务服务热线  (5)公共资源交易  六、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  (一)统一数据交换  1.目录与交换体系  2.平台架构及功能  3.备份机制及运行保障  (二)各地区现有政务服务相关业务办理系统对接  1.分类、分层级对接  2.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对接  3.数据交换内容  (三)省级平台与国务院部门相关系统数据对接  1.对接要求  2.对接方式  (四)基础资源库共享共用  1.共享共用模式  2.访问方式和访问流程  3.基础资源目录管理  (五)建立数据共享利用长效机制  七、关键保障技术  (一)平台支撑技术  1.统一用户与认证  2.电子证照  3.电子文书  4.电子印章  (二)平台保障技术  1.安全保障  2.运行管理  (三)深化新技术应用  1.运用大数据,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有效利用  2.充分利用政务云,实现集约建设、共享利用  八、网上政务服务的监督考核  (一)监督考核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  2.用户导向原则  3.分类考核原则  4.内外结合原则  (二)内部监督  (三)第三方评估  1.评估方法  2.指标体系  3.评价方式  (四)评估实施  1.实施主体和考核范围  2.结果反馈与运用  附录一: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要素序号要素名称内容说明维护权限备注1基本编码全省(区、市)每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唯一标识代码。政务服务事项的基本编码共10位,由2位事项类型代码、5位主项代码、3位子项代码三部分组成,如果没有子项,子项代码为000省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省级统一管理2实施编码实施编码共24位,用于区分和识别该政务服务事项的实施地区、机构及办理项。包括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6位)、乡镇街道级代码(3位)、村居社区级代码(3位)、组织机构代码或社会信用代码中组织机构信息(9位)、实施机构类别代码(1位)及办理项代码(2位),如果没有办理项,办理项代码为00省、市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在地市级以上统一管理维护,以便实现通办3事项名称政务服务事项的具体名称省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省级统一管理4事项类型1.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其他事项2.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等省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5设定依据政务服务事项的来源省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6行使层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省、市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7权限划分划分同一事项在不同层级间行使的标准省、市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多级共有事项必填8行使内容指法规条文对不同层级的实施机构行使同一事项有区别性规定的情况省、市、县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根据实施情况维护9实施机构办理具体政务服务事项的机构名称省、市、县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根据实施情况维护10实施主体性质法定机关、授权组织、受委托组织省、市、县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主体资格11法定办结时限某一政务服务事项法规条款明确的具体办结时限省、市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计量单位由各地区自行规范为“工作日”或“天”12受理条件法规和文件列明的具体条件省、市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13申请材料应包括材料名称、材料类型、材料样本、电子表单、来源渠道、纸质材料份数和规格、填报须知、受理标准、是否需电子材料省、市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要求提供申请材料,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所有申请材料均需提供样本。来源渠道:申请人自备或由政府部门核发。对于中介机构或法定机构产生的申请材料,提供该类机构业务查询及联系方式14联办机构同一事项有两个以上实施机构省、市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如“多证合一”、“多图联审”等15中介服务法定涉及的中介服务省、市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16&办理流程绘制出所涉及的法定程序和环节以及时限要求(如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制证发证等),并附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要按照简化和缩短后的时限编制。提供图片格式文件,图片清晰美观省、市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统一制定流程规范,具体办理流程可由实施机构设定并报审17数量限制政务服务事项有数量限制的应予标注法规制定者统一设定18结果名称由法规制定规范命名19结果样本证照、批文采用安全通用的文件格式,图片清晰美观,图片中涉及企业、个人信息须隐藏省、市、县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提供政务服务事项申请同意后形成的批文或证照等结果文书样本20是否收费省、市、县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是或否21收费标准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省、市、县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附件22收费依据政府部门正式批文省、市、县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附件23服务对象自然人、法人省、市、县级编制、法制等职能部门24办件类型承诺件、即办件省、市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以是否能当场办结为标准进行分类25承诺办结时限对外承诺办结时限省、市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26通办范围全国、跨省、跨市、跨县省、市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27办理形式明确窗口办理或网上办理省、市、县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只实现互联网受理环节28预约办理省、市、县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29网上支付省、市、县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30物流快递省、市、县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申请材料、证照批文物流递送31运行系统国家级、省级、市级省、市、县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支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信息管理系统32办理地点具体承办单位所在地点省、市、县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33办理时间省、市、县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34咨询电话省、市、县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35常见问题省、市、县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36监督电话省、市、县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  附录二:政务服务公共信息资源目录信息规范  一、自然人基本信息序号字 段 名数据类型描  述1姓 名字 符2公民身份证号码字 符3性 别字 符4民 族字 符5出生日期日 期6住 址字 符7照 片二进制8自然人状态字 符二、法人信息1.法人基本信息序号字段名数据类型描 述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字 符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2组织机构代码字 符针对存量数据,在一定过渡期内保留3机构名称字 符4机构类型字 符企业法人、社团法人5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字 符6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公民身份证号码字 符7注册地址字 符8注册日期日 期9机构状态字 符2.企业登记信息序号字段名数据类型描 述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字 符2企业住所/经营地址字 符3经营范围字 符4许可经营项目字 符5注册资本数 字6实收资本数 字7企业类型代码字 符8行业类型字 符9行业小类字 符10成立日期(注册日期)日 期11营业期限起日 期12营业期限止日 期13核准日期日 期14登记机关字 符15联系电话字 符3.法定代表人信息序号字 段 名数据类型描 述<span style="line-height:200%;color:#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字 符<span style="line-height:200%;color:#法定代表人姓名字 符<span style="line-height:200%;color:#法定代表人证件类型字 符<span style="line-height:200%;color:#法定代表人证件号码字 符4.法人变更信息序号字 段 名数据类型描 述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字 符2组织机构代码字 符针对存量数据,在一定过渡期内保留3变更事项字 符4变更前字 符5变更后字 符6变更日期字 符7登记注册机关字 符5.法人注销信息序号字段名数据类型描 述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字 符2组织机构代码字 符针对存量数据,在一定过渡期内保留3注销原因字 符4注销日期字 符5注销机关字 符三、证照信息1.证照目录信息电子证照目录表明证照类型,方便查询管理。在政务服务系统中利用目录能对应引用到某个申请材料。序号字段含义数据类型描  述1证照名称字 符证照名称2证照类别字 符如:个人基本信息、法人基本信息、企业资格信息、投资项目审批环节结果信息3证照目录编码字 符唯一标识某种证照的编码4证照授予对象字 符自然人、法人、投资项目2.证照基本信息记录所有证照通用的信息项。序号字段名数据类型描述1电子证照标识字 符每个证照的唯一标识2证照目录编码字 符3证照编号字 符证照照面上可见的唯一编号4颁证时间日 期5有效期(起始)日 期6有效期(截止)日 期7颁证单位字 符8持证者字 符9证照变更记录字 符10证照图像二进制11证照电子文书二进制证照电子文书包含了完整的结构化信息和可视的证照图像&&&3.证照详细信息证照详细信息记录完整的信息内容,每种证照都由特有的信息项组成。序号字段名数据类型描述1电子证照标识字 符每个证照的唯一标识2照面字段1依据字段含义确定数据类型照片字段是证照记录的个性化信息字段3……4照面字段n依据字段含义确定数据类型四、投资项目信息1.项目基本信息序号字段名数据类型描述1项目代码字 符全国投资项目统一编码代码,采用数字和连接符组合编码的方式生成的24位代码2项目名称字 符项目单位申请项目时填写的项目名称3项目类型字 符字典选项:A00001审批/A00002核准/A00003备案4建设性质字 符字典选项:0新建/1扩建/2迁建/3改建/其他5项目(法人)单位字 符6项目(法人)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字 符7项目法人证照类型字 符字典选项:1组织机构代码证/2企业营业执照/3其他8项目法人证照号码字 符项目法人证照类型对应的号码,例如:组织机构代码证号或企业注册号等9拟开工时间日 期项目计划开工时间,只显示年份;格式为:YYYY,例如:201810拟建成时间日 期项目计划建成时间,只显示年份;格式为:YYYY,例如:202111总投资(万元)数 字以万元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例如:9000.88表示9000.88万元12建设地点字 符建设地点分为五种情况:1.跨省区使用代码000000表示;2.跨境使用代码000001表示;3.境外使用代码000002表示;4.省区内跨区划的情况,则保存上一级区划编码;5.单省市使用国家统计局统一规定的区划代码13建设地点详情字 符建设地点的行政区划代码,多个行政区划以“,”分割14所属行业字 符参考【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填写,填写内容为项目所属行业,行业需细化到大类,如:农业15建设规模及内容字 符16联系人字 符17联系电话字 符18联系人邮箱字 符19法人性质字 符字典选项:0国家机关/1事业法人/2国有企业法人/3民营企业法人/4外资企业法人/5社团法人20用地面积(亩)数 字以亩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例如:90.88表示90.88亩21新增用地面积数 字以亩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例如:90.88表示90.88亩22农用地面积数 字精确到亩,例如:90.88表示90.88亩23项目资本金数 字注册资本,以万元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例如:9000.88表示9000.88万元24资金来源字 符字典选项:0政府/1企业/2混合25财政资金来源字 符字典选项:0中央/1省级/2市/3县26量化建设规模的类别字 符如建筑面积、一级公路等27量化建设规模的数值字 符例如:9000.88平方米28量化建设规模的单位字 符字典选项:1平方米/2平方公里/3亩29是否技改项目字 符数据字典:0是/1否2.审批事项办理结果信息序号字段名数据类型描 述1项目代码字 符全国投资项目统一编码代码,采用数字和连接符组合编码的方式生成的24位代码2权力代码字 符各部门(省、市、县级)审批系统中的权力代码3办理部门字 符审批单位内部办理部门完整名称4办结状态字符字典选项:1不予受理;2许可/同意;3不许可/不同意;4其他办结状态(退件、项目单位撤销等)5办结意见字 符办结意见6办结时间日 期格式为:YYYY—MM—DD&24HH∶mm∶ss7批复文号字 符发证事项许可批复时填写8批复文件有效期限日 期发证事项许可批复时填写(如果有),格式为:YYYY—MM—DD9批复文件名称字 符批复的红头文件名称10批复文件附件扩展名字 符采用安全通用的文件格式11批复文件附件内容二进制大文件批复的红头文件附件,传输时转化为base64编码格式的字符串12批复项目总投资数 字以万元为单位,例如:9000.88表示9000.88万元13批复用地面积(亩)数 字以亩为单位,例如:90.88表示90.88亩14批复新增用地面积数 字以亩为单位,例如:90.88表示90.88亩15批复农用地面积数 字以亩为单位,例如:90.88表示90.88亩16批复量化建设规模的类别字 符如建筑面积、一级公路等17批复量化建设规模数值数 字例如:9000.88平方米18批复量化建设规模计算单位字 符字典选项:1平方米/2平方公里/3亩3.项目建设信息序号字段名数据类型描 述1建设信息ID字 符平台中项目建设情况的唯一标识2平台项目代码字 符全国投资项目统一编码代码,采用数字和连接符组合编码的方式生成的24位代码3开工、年报、竣工年份字 符格式如:20154报告类型字 符数据字典:A08100开工/A08200年报/A08300竣工5报告日期日 期此栏填写报告的时间yyyy—mm—dd4.项目异常名录信息序号字段名数据类型描 述1异常信息ID字 符平台中异常名录的唯一标识2平台项目代码字 符全国投资项目统一编码代码,采用数字和连接符组合编码的方式生成的24位代码3监管部门字 符4监管部门区划字 符监管部门所在地行政区划编码。对于国家统计局代码中没有的开发区,此字段编码允许为空5异常情形字 符数据字典:A06100违反法律法规擅自竣工建设/A06200不按照经批准的内容组织实施/A06300未经过竣工验收擅自投入生产运营/A06900其他违法违规行为6异常级别字 符数据字典:A07100一般/A07200重大7异常行为内容字 符8记录异常日期日 期异常产生的时间,格式为:YYYY—MM—DD五、政务服务事项信息序号字段名数据类型描 述1基本编码字 符详见附录一清单要素表内容说明2实施编码字 符详见附录一清单要素表内容说明3事项名称字 符政务服务事项的具体名称4事项类型字 符详见附录一清单要素表内容说明5设定依据字 符详见附录一清单要素表内容说明6行使层级字 符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7权限划分字 符划分同一事项在不同层级间行使的标准8行使内容字 符指法规条文对不同层级的实施机构行使同一事项有区别性规定的情况9实施机构字 符办理具体政务服务事项的机构名称10实施主体性质字 符法定机关/授权组织/受委托组织11法定办结时限字 符某一政务服务事项法规条款明确的具体办结时限12受理条件字 符法规和文件列明的具体条件13申请材料字 符详见附录一清单要素表内容说明14联办机构字 符同一事项有两个以上实施机构15中介服务字 符法定涉及的中介服务16办理流程二进制大文件详见附录一清单要素表内容说明17数量限制字 符政务服务事项有数量限制的应予标注18结果名称字 符19结果样本字 符详见附录一清单要素表内容说明20是否收费字 符21收费标准字 符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22收费依据字 符政府部门正式批文说明23服务对象字 符自然人/法人24办件类型字 符承诺件/即办件25承诺办结时限字 符实际对外承诺办件办结时限26通办范围字 符全国/跨省/跨市/跨县27办理形式字 符窗口/网上办理28是否支持预约办理字 符是/否29是否支持网上支付字 符是/否30是否支持物流快递字 符是/否31运行系统字 符国家级/省级/市级32办理地点字 符具体承办单位所在地点33办理时间字 符34咨询电话字 符办理咨询电话35常见问题字 符常见问题解答36监督电话字 符投诉监督联系方式37受理条件字 符38内部流程描述字 符权力运行内部流程的说明信息39权力更新类型字 符新增/变更/取消40版本号字 符从1开始顺序增加41版本生效时间日 期权力版本生效时间42权力状态字 符在用/暂停/取消六、政务服务运行信息(办件信息)政务服务运行信息(具体见附录三)包括申请信息、申请材料信息、受理信息、办理环节信息、特别程序信息、办结信息。  附录三:数据交换内容与标准一、申请信息标准定义序号字段名数据类型描 述1办件编号字 符全省统一,作为办件的唯一标识,由业务系统按规则自动生成2事项编码字 符3事项名称字 符根据选中的事项自动填写。例:交通建设工程施工许可4办件类型字 符即办件/承诺件5申请人名称字 符填写申请人的名称,如为个人,则填写姓名;如为法人,则填写单位名称6申请人证件类型字 符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件名称,包括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7申请人证件号码字 符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件的识别号。如身份证号码:0597868联系人/代理人姓名字 符如果无代理人,联系人就是申请人9联系人/代理人证件类型字 符提供的有效证件名称,包括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10联系人/代理人证件号码字 符提供的有效证件的识别号。如身份证号码:05978611联系人联系电话字 符申请人的联系电话12邮编字 符申请人联系地址对应的邮政编码13通信地址字 符申请人的联系地址14法定代表人字 符申请人是法人时需要填写15申请来源字 符标识办件的申请源头,如政务服务门户、实体政务大厅等16申请时间字 符时间格式:yyyy-mm-dd&hh24∶mi∶ss17项目编号字 符有注册项目的需要填写项目编号,同国家投资项目管理监管平台中的编号保持一致。  附录四:自然人和法人实名注册协议  附录五: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评估参考指标体系  附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总体层级架构和信息流架构示意图  引言  本指南在梳理总结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现状和共性问题基础上,吸收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贵州、甘肃、宁夏及深圳、青岛、南京等地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实践的成果经验,着眼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力求突出操作性、迭代性、前瞻性,坚持供给侧创新和需求侧牵引两端发力、群众“点餐”和政府“端菜”有机结合、线上服务和线下办事紧密融合,推动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本指南围绕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措施落地,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办事难、审批难、跑腿多、证明多等突出问题,从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的角度提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优化政务服务供给的解决路径和操作方法。全文分为8个章节,第1章到第3章从总体原则、业务范畴和技术架构的角度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进行总体介绍,第4章到第8章分别从业务支撑、一体化平台、信息共享、关键技术、监督考核等角度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和保障措施。其中,总则是本指南的总纲,明确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原则;“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基础,明确了政务服务的分类;平台总体架构是顶层设计,描述了平台总体架构模式、业务流程、技术平台、用户注册认证体系;政务服务信息的汇聚发布与展示、政务服务事项的一体化办理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业务核心,分别规范了政务服务静态信息发布和动态业务办理的数据流转及功能需求;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关键保障技术是支撑,提出了推动信息共享、证照互认等关键技术实现和应用方法;网上政务服务的监督考核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要抓手,提出了政务服务评估评价的参考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法。此外,本指南以附录形式列出了技术体系建设涉及的5个主要标准规范要点,分别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要素、公共信息资源目录信息、数据交换、实名注册协议、评估参考指标体系等进行规范。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其具备相应主体资格且行使相应政务服务事项的工作部门、部门管理机构、依法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和组织、列入党群工作机构序列但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部门、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业(本指南中统称政务服务实施机构),组织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各省(区、市)要按照本指南要求,结合实际统筹推动本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开展政务服务相关体制机制和应用服务创新。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依照本指南相关要求,做好本部门政务服务资源汇聚和审批服务系统整合,推动部门纵向业务办理系统与地方政务服务平台安全对接。  国务院办公厅将根据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技术发展等条件的变化以及各地区各部门的实践,适时组织对本指南进行修订。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促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措施落地为目标,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优化政务服务供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解决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方式为手段,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注重资源整合,优化各地区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简化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流程,促进网上政务服务运行规范、程序严密、过程透明、结果公开、监督有力,切实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和便捷性,为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总体目标  2017年底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普遍建成网上政务服务平台。2020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协同化,政务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形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  ——政务服务标准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标准化、审查工作细则标准化、考核评估指标标准化、实名用户标准化、线上线下支付标准化等,让企业和群众享受规范、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精准化。按照公众和企业办事需求,群众“点餐”与政府“端菜”相结合,将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要素和审查工作细则流程相融合,删繁化简,去重除冗,减条件、减材料、减环节,实现政务服务精准供给,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政务服务便捷化。以用户为中心,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和流程,提供个性化政务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创新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对政务服务办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创新办事质量控制和服务效果评估,大幅提高政务服务的在线化、个性化、智能化水平。  ——政务服务平台化。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多级联动的政务服务平台体系。着力破解“信息孤岛”,建成网上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统一支付体系、统一电子证照库,推动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促进实体办事大厅规范化建设,公众和企业办事网上直办、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政务服务协同化。运用互联网思维,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政务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过程中,推动政务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作。开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借助社会资源和智力,加快政务服务方式、方法、手段迭代创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好的“互联网+政务服务”。  (三)重点任务  根据总体目标,围绕构建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以服务驱动和技术支撑为主线,重点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业务支撑体系、基础平台体系、关键保障技术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四个方面内容。以服务事项标准化提升规范化发展能力,以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升协同化治理能力,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整体化服务支撑能力,以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提升流程化约束能力,以政务数据开放和应用提升智慧化服务能力。  1.业务支撑体系建设  针对办事事项不全面、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加强业务支撑体系建设。围绕服务事项发布与受理、服务事项办理、行政职权运行、服务产品交付、服务评价等关键环节,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管理办法和制度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组织梳理政务服务资源,建设形成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库,实现事项名称、事项类型、法律依据、基本编码统一,建立事项信息库动态更新机制和业务协作工作机制。优化政务服务办理流程,深化并联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政务服务向街道、乡镇和城乡社区延伸。与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信息惠民建设等工作形成合力,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升政务服务供给水平。  2.基础平台体系建设  针对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不互通、数据不共享等问题,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基础平台体系建设。围绕平台架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各地区各部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申请、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避免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平台“两张皮”、不同地区和部门现有平台无法交互等突出问题。开展各地区现有各类业务办理系统整合,推进国务院部门统建系统数据对接,建设各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身份互信、证照互用、业务协同,实现就近办理、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3.关键保障技术体系建设  针对开展网上政务服务的普遍技术障碍,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关键保障技术建设。针对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环节,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管理办法和制度措施,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配套支撑体系。建成网上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统一支付体系、统一电子证照库,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化、个性化、智慧化、安全化水平。  4.评价考核体系建设  针对政务服务用户体验不足、评价手段欠缺等问题,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评价考核体系建设。从社会和公众体验角度制定评价指标、方法,利用电子监察平台加强政府内部监督督查,积极运用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组织开展政务服务评估评价,注重评价考核结果运用,以评价考核为手段促进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水平。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内容  本指南中“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实践所作的总结概括,指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和业务办理等信息,通过网上大厅、办事窗口、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结合第三方平台,为自然人和法人(含其他组织,下同)提供一站式办理的政务服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主要实现政务服务统一申请、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等功能,逻辑上主要由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和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四部分构成。  ——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是政务服务实施机构为自然人、法人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入口。  ——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是承担政务服务管理职能的机构(以下简称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进行政务服务事项管理、运行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的平台,是政务服务门户信息的来源,是业务办理系统接入的通道。  ——业务办理系统:是政务服务实施机构进行内部审批的专业系统,分为国务院部门业务办理系统、省级政府统建业务办理系统及其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地市级统建业务办理系统及其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合并。  ——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是支撑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平台,包括集中汇聚的政务服务事项库、办件信息库、社会信用等业务信息库和共享利用的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库,以及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的支撑系统。  政务服务可按其事项性质、服务对象、实施主体、服务主题、服务层级、服务形式、行政管辖等进行分类。  (一)按事项性质分类  可分为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  (二)按服务对象分类  可分为面向自然人和法人的政务服务事项。  (三)按实施主体分类  按照事项的管理归属部门进行分类。  (四)按服务主题分类  可按面向自然人和法人的不同主题进行分类。  1.面向自然人的主要有:生育收养、户籍办理、民族宗教、教育科研、入伍服役、就业创业、设立变更、准营准办、抵押质押、职业资格、行政缴费、婚姻登记、优待抚恤、规划建设、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证件办理、交通出行、旅游观光、出境入境、消费维权、公共安全、司法公证、知识产权、环保绿化、文化体育、公用事业、医疗卫生、离职退休、死亡殡葬、其他(含个体工商户,按照人类生命周期排序)等。  2.面向法人的主要有:设立变更、准营准办、资质认证、年检年审、税收财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投资审批、融资信贷、抵押质押、商务贸易、招标拍卖、海关口岸、涉外服务、农林牧渔、国土和规划建设、交通运输、环保绿化、应对气候变化、水务气象、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文体教育、知识产权、民族宗教、质量技术、检验检疫、安全生产、公安消防、司法公证、公用事业、法人注销、档案文物、其他(按照法人生命周期排序)等。  (五)按服务层级分类  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代办)政务服务事项。  (六)按服务形式分类  可分为线上办理、线下办理、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  (七)按行政管辖分类  可分为定点办理、跨地区通办的政务服务事项。  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一)总体构架  1.总体层级体系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体系由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地市级平台三个层级组成,各层级之间通过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进行资源目录注册、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监督考核、统计分析等,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具体层级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互联网+政务服务”总体层级体系图  (1)国家级平台  国家级平台包括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主要实现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汇聚、跨地区跨部门数据交换、跨地区统一认证、共性基础服务支撑。汇集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资源,形成统一事项目录库、证照目录库,实现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息、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和业务信息库共享利用,发挥政务服务访问的“公共入口”,地方部门数据交换的“公共通道”,身份认证、证照互认、安全保障等“公用支撑”作用。充分利用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做好与国家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平台的衔接与整合。  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实现部门相关政务服务的办理,并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和办理结果汇聚。  (2)省级平台  省级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电子政务网络资源建设(原则上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提供省级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和反馈。建立省(区、市)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依托统一信息资源目录,通过与国家级平台和地市级平台的数据交换,实现自然人、法人基础信息共享、用户认证信息交互、证照信息共享、办件信息交换、统计分析和监督考核。  (3)地市级平台  地市级平台充分利用各地区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原则上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提供地市级、县级、乡级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和反馈,有条件的地区可将代办点延伸至村级。依托地市(州)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的数据交换,提供地市级范围内基础数据共享共用,实现地市级平台与本级部门纵向系统的衔接与整合。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及其微博微信、客户端)实现数据对接和前端整合;各省(区、市)、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做好与本地区本部门政府门户网站及客户端的政务服务资源和数据对接;同时,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及其微博微信、客户端)实现数据对接和前端整合,形成全国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适应移动互联网趋势,做好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在手机端的效果展示优化及手机适配,提高百姓用手机登录政务服务平台及政府门户网站的使用舒适度。  2.平台系统组成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主要由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和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四部分构成。平台各组成部分之间需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业务流、信息流如图3—2所示:  图3-2“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组成图  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统一展示、发布政务服务信息,接受自然人、法人的政务服务申请信息,经与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进行数据验证、比对和完善后,发送至政务服务管理平台进行处理,将相关受理、办理和结果信息反馈申请人。  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把来自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的申请信息推送至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同步告知业务办理系统;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从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获取并向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推送过程和结果信息,考核部门办理情况。  业务办理系统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取得申请信息和相关信息后进行业务办理,将办理过程和结果信息推送至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同步告知政务服务管理平台。  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汇聚政务服务事项、电子证照等数据,以及来自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的信息、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受理信息、业务办理系统办理过程和结果,实现与人口、法人等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共享利用。  3.建设方式  各省(区、市)、地市(州)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应遵循平台总体架构,平台各组成部分可结合本地情况组合建设。主要建设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分建方式  省级平台、地市级平台各组成部分分级独立建设,通过省、市两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省、市两级平台数据交换、基础数据共享。如图3—3所示:  图3-3“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分建方式示意图  (2)统分方式  省级平台、地市级平台中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统建,基础性及对外核心业务统建,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可依托实体大厅或网上大厅)、业务办理系统分建,通过省、市两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省、市两级平台数据交换。如图3—4所示:  图3-4“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统分方式示意图  (3)统建方式  省级平台、地市级平台中各组成部分由省级整体统一建设,即全省(区、市)一个平台,地市及区县级不再建设。政务服务数据省级大集中,在平台内部共享。如图3—5所示:  图3-5“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统建方式示意图  (二)业务流程  政务服务业务办理全过程依托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支撑,业务数据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之间流转,具体全过程业务流程示意图如图3—6所示。  用户注册登录、用户空间信息维护、政务服务事项定位和查询,以及政务服务的网上预约、申请、过程管理、办理反馈和互动咨询功能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实现;服务引导、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协同审批、事项办结和互动反馈功能在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业务办理系统对申请表、附件材料、受理信息的抓取,对过程信息、审批结果和电子证照的发送通过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完成。  图3-6“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业务流程图  (三)平台技术架构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技术架构由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用户及服务层五个层次组成,如图3—7所示:  图3-7“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技术架构图  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安全等硬件基础设施,优先依托政务云平台进行集约化部署建设。网络方面,政务服务的预审、受理、审批、决定等原则上依托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政务服务的咨询、预约、申报、反馈等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2.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基于政务服务资源目录和数据交换,汇聚政务服务事项库、办件信息库、监管信息共享库、信用信息库等政务服务业务信息库,共享利用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构成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为政务服务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  3.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包括CA和电子印章、工作流引擎、电子表单、消息服务等各种通用组件服务,也包括用户管理及认证、支付平台和物流平台等中间支撑系统。  4.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包括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和各级部门审批业务办理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运行管理、电子监察、电子证照管理等功能。  5.用户及服务层  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包括用户注册、事项发布、事项申请、办理互动、办件查询、服务评价等,自然人和法人可通过PC电脑、移动终端、实体大厅、自助服务终端、呼叫热线等多种渠道访问。  (四)用户注册和认证体系  为保证网上政务服务用户信息的真实、合法和有效,自然人和法人用户注册、认证应采用实名制。统一用户注册和认证体系是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和行政相对人线上服务法律关系的前提,是全国政务服务网上“一地注册,各地互认”的基础。  针对平台建设的不同特点,注册和认证可采用三种方式。  1.分建方式  用户可通过国家、省、地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注册和验证,注册用户账号信息存储在各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交叉验证实现共享互认。用户跨省、跨市登录验证时,通过国家、省级用户互认服务,调用获取外省(区、市)、地市(州)用户信息。详细用户注册和验证流程如图3—8所示:  图3-8分建方式用户注册和认证示意图  2.统分方式  用户可通过国家、省、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注册和验证,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注册和验证页面直接嵌入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用户注册和验证页面,用户账号信息集中存储在省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省(区、市)内用户信息互认,用户跨省(区、市)登录验证时,通过国家用户互认服务,调用获取外省(区、市)用户信息。详细用户注册和验证流程如图3—9所示:  图3-9统分方式用户注册和认证示意图  3.统建方式  用户可通过国家、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注册和验证,用户账号信息集中存储在省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省(区、市)内用户信息互认,用户跨省(区、市)登录验证时,通过国家平台用户互认服务,调用获取外省(区、市)用户信息。详细用户注册和验证流程如图3—10所示:  图3-10统建方式用户注册和认证示意图  四、政务服务信息的汇聚、发布与展示  (一)需求侧(面向社会)  1.用户访问——“我”  “我”是登录政务服务平台的访问者,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分为注册用户和普通用户。注册用户是指通过网络采集自然人身份或法人登记信息,经审核验证确立政务服务主客体法律关系的访问者。普通用户是指未通过上述实名注册的访问者。  注册用户能够访问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检索静态信息,进行在线咨询,并在专属用户空间查询申办事项的过程信息和历史信息,维护用户空间信息。普通用户只能访问政务服务门户网站,检索静态信息。  2.信息资讯——“我要看”  信息资讯是“我”所能查阅或获得的政务服务信息,应包括静态信息和过程信息,通过各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展现,政务服务信息应由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推送产生。  静态信息是按照政务公开要求,依法公布的政务服务办理的相关资讯。  过程信息主要是由部门通过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以一定的形式,及时向“我”提供事项的受理、审查、结果等重要环节的资讯。  3.信息检索——“我要查”  信息检索是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网站向“我”提供的查阅、搜索静态信息和过程信息的服务,应具备模糊检索、目录检索、全文检索等功能。可按照关键词搜索服务事项和办事指南,按照办件编号查询办事进度、信件回复情况等,能让“我”查得方便、看得明白。  4.服务引导——“我要办”  服务引导是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依据“我”的需求目标和筛选条件,对“我”所需申办的事项进行初步定位,通过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筛选条件的增加,为“我”提供事项办理的部门、地点、主题等快捷的浏览入口和分类导航。  5.咨询问答——“我要问”  咨询问答是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网站依据“我”的困惑和问题,为“我”提供人工客服与智能客服相结合的咨询服务,保证“我”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可“有疑就问”,相关政务服务实施机构“有问必答”、“答必释惑”。  6.监督评价——“我要评”  监督评价是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网站依据“我”的服务体验,为“我”提供帮助服务和评价渠道,保证“我”及时对政务服务过程进行投诉或评价,帮助政务服务实施机构纠错和优化服务。“我”的投诉或差评由政务服务实施机构通过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办理,并通过政务服务门户网站向“我”反馈结果。  7.个性化推送——“我的”  个性化推送实现以“我”为中心的服务资源聚合和个性化服务定制,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用户行为习惯,智能推送用户关注度高、与用户相关的信息,提供主动服务。  个性化推送包括一次性推送和长期推送。一次性推送是根据“我”的办事需求,推送相似案例办理经验、可比选的路径或其他众筹攻略等供其参考。长期推送是结合“我”的基本信息和办件足迹,推送相关业务资讯,与自然人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信息(水、电、气、公积金、交通违章等信息),与法人经营范围相匹配的经营许可和行业准入许可信息、相关扶持优惠政策等内容。  (二)供给侧(面向政府内部)  1.事项清单标准化  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包括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  目录清单是编制、法制等有关职能部门牵头编制的政务服务事项基本清单,清单要素包含事项名称、基本编码、设定依据、事项类型等要素。目录清单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层次。国家级目录清单全国范围通用,省级目录清单全省(区、市)范围通用,市级目录清单全市范围通用。  实施清单是政务服务实施机构依据“三定”规定确定的职责分工,对目录清单中本机构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细化完善形成的清单,清单要素包含事项名称、基本编码、设定依据、事项类型、实施编码、行使内容等36项全要素(见附录一)。实施清单是编制政务服务指南,进行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和运行管理的基础。实施清单分为国家、省、地市、区县、乡镇等不同层级。  各地区在建立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依托本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并纳入政务服务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国务院各部门参照本指南,推动本部门本系统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编制,并依托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发布。  (1)梳理原则  统一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应统一制定发布。对列入清单的政务服务事项,按照统一标准自上而下予以规范。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应当在纵向不同层级、横向不同区域间,保持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类型、依据、编码等要素相对统一。  全面准确:涵盖实施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确保纵横间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  合法有效:清单发布前须经编制、法制等部门进行有效性、合法性审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要求,不得擅自增加、减少、转移行政权力。  动态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定、修改、废止时,应及时更新事项清单及相关要素。  便于应用:政务服务事项设定可分为主项、子项,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可以根据实际办理中申请材料的不同情形,对事项编制部门发布的主项和子项进一步拆分为办理项。  (2)统一政务服务事项  对列入目录清单的政务服务事项按照统一标准,实现不同层级相同的政务服务事项,其事项名称、事项类型、法律依据、基本编码等要素完全统一,逐步形成由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层级目录清单以及各实施机构实施清单等组成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体系。  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按照自身承担的职责范围,在目录清单基础上,细化完善实施编码、行使内容、申请材料等事项全要素,形成具体的实施清单。实施清单作为编制政务服务指南,进行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和运行管理的基础。  (3)组织推进  省级编制、法制等部门组织开展本地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工作。在梳理清单的基础上,由省级、市级编制、法制等部门牵头,政务服务管理机构、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共同参与建立统一的事项管理数据库,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和权限对具体事项的要素内容进行动态维护,加强对政务服务事项的共同管理和运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数据统一、同步更新、同源公开、多方使用。  国家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工作另行安排。  2.办事指南规范化  办事指南是为方便用户办事,在实施清单标准化基础上对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主体、依据、流程、材料、注意事项等内容所作的指导性说明,并规定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各方应共同遵守的规则。  (1)办事指南要素  办事指南包括以下要素:事项名称、事项类型、设定依据、实施机构、法定办结时限、承诺办结时限、结果名称、结果样本、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形式、审查标准、通办范围、预约办理、网上支付、物流快递、办理地点、办理时间、咨询电话、监督电话等。  ①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应当有材料名称、材料类型、材料样本、电子表单、来源渠道、纸质材料份数和规格、填报须知、受理标准、是否需电子材料等信息。  要求提供申请材料,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原则上不能有兜底性条款,并应体现合理性、必要性、适时性、完整性。  申请材料需提供样本。明确告知申请人要件材料的来源渠道(如需提供其他部门审批证件的,注明该证件的核发部门),对于中介机构或法定机构产生的要件材料,提供该类机构业务查询及联系方式。  ②办理流程  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是指在政务服务办理过程中直接面向用户的外部流程,包括申请、材料补正、原件预审、缴费、物流、受理、办结、签收等环节。每个环节包含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办理时长、申请人员、办事窗口等要素信息,作为办事过程信息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向用户主动推送或接受查询。  明确清晰地绘制出政务服务事项所涉及的法定程序和环节以及时限要求,并附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要按照简化和缩短后的时限编制。提供图像型或表格型格式文件。  ③结果样本  提供政务服务事项申请同意后形成的批文或证照等结果文书样本。样本采用安全通用的文件格式,如涉及企业或个人不宜公开的信息须作隐藏处理。  (2)办事指南组织和展示发布  办事指南由政务服务实施机构依据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要求填写各项要素内容,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按照既定的办事指南要素逐项生成,并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移动终端、自助服务机、宣传手册等途径展示发布。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应对同一政务服务事项编制统一的办事指南,鼓励同一层级和同一内容的办事指南标准化编制。  3.审查工作细则化  为规范对外服务的实施,面向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制定工作细则和流程规范等要求,包括审查工作细则要素、编制要求等内容。  (1)审查工作细则要素  审查工作细则要素包括:基本信息、政务服务人员、业务流程、申请、受理、审查、决定、证件制作与送达、决定公开、收费、咨询等。  (2)审查工作细则编制要求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应当有10项要素:事项(子项)名称、实施编码、实施机构、联办机构、服务对象、法定办结时限、承诺办结时限、咨询电话、监督电话、办理形式。  ●政务服务人员  列出对从事本项政务服务的工作人员的资格要求,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法律上、业务上等方面的条件及资格限制;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接受过法律和相应的业务培训及考核;其他应具备的特殊要求。明确收件人、受理人、审查人、决定人、送件人等角色和人员,一个人可以多角色。  ●业务流程  按照本项政务服务办事指南中的办理流程确定的程序和时限要求,将办理流程中规定的步骤和环节,细化到实施机构内部办理的岗位,明确每一个岗位的岗位名称、工作职责、时限等。  ●申请  列出申请编号、申请材料、申请接收、收件凭证送达等相关要求。  ●受理  列出受理审核、补正材料、受理决定、审查方式确定和收件转办等相关要求。  ●审查  列出所需采用的审查方式和要求。所列的审查方式,应按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原则,根据政务服务事项的具体情况选择若干种方式。审查方式主要包括:书面审查;实地核查;招标与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考试、考核;专家评审;技术审查;听证;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集体审查;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其他审查方式。  ●决定  根据审查人提出的审查意见,由决定人决定是否批准申请人的申请。能够由受理人当场进行审查和作出决定的事项,受理人应当当场作出决定。审查人在完成书面审查后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事项,审查人应当当场作出决定。经书面审查并依据检验、检测、检疫、鉴定结果即可认定设备、设施、产品、物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事项,审查人应当当场作出决定。经书面审查并完成实地核查、招标、拍卖、考试、考核、专家评审、技术审查、听证、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中的任一种方式审查的事项,由审查人签署意见,由决定人作出决定。完成集体审查的事项,由决定人作出决定。  ●证件制作与送达  列出证件的类型、名称和内容、岗位职责和权限、制作、送达方式和时限、无法送达的处理、文书、材料归档的内容、要求和时限等。属于并联审批的,证件可以由并联审批各实施机构分别送达申请人,或者统一由综合窗口或牵头实施机构送达申请人。  ●决定公开  列出决定公开的方式、岗位职责和权限、公开内容、时限、文书等内容。  ●收费  属于收费的事项,应列出收费环节、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减免收费的情形,以及缴费的时间、地点。属于不收费的事项,应列明“本事项不收费”等内容。  ●咨询  政务服务人员有义务准确、可靠地答复申请人的疑问。列出岗位职责和权限、途径、工作程序和回复时限。可提供窗口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信函咨询等方式。应列出咨询时间和回复时间。  4.业务办理协同化  业务办理协同化是指以申请人的目标需求为导向,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或地区通过系统、数据、人员相互协同的方式,实现政务服务业务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办理。重点关注以下几种业务:自然人与法人证照异地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商事登记证照联合办理等跨部门协同办理,以及按照自然人和法人的需求程度,能并行办理的尽量并行办理。  跨部门业务办理协同化的要求:一个收发窗口、一张告知清单、一个流转平台。明确牵头部门与协办部门,牵头部门负责建立协同流程,制定申请材料清单,控制办理时限;协办部门相应调整工作流程配合业务协同办理。  跨区域业务办理协同化的要求:一套共享数据、一个受理标准。跨区域业务协同由共同的上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牵头协调,相关区域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和涉及的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共同配合,统一数据接口、受理标准和服务规范。  着眼信息惠民和信息惠企,围绕身份证异地办理、医保异地接续、跨区域市场准入协同、跨区域公平交易执法协同、跨区域消费维权合作等方面,健全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跨地区互认共享标准,推动跨地区业务协同。  5.事项管理动态化  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权责清晰的分级负责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主要包括:  (1)清单动态管理  根据法律法规、机构和职能调整变动情况等,及时调整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目录清单由编制、法制等部门负责调整,实施清单由各实施机构根据目录清单变动作相应调整。  建立全省(区、市)统一事项管理数据库的地区,其事项清单按照“谁编制、谁维护”的原则进行动态调整。事项调整的申请审核流程与清单编制的申请审核流程相同,仍由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在同一平台上操作维护,形成实时更新的基础数据。  (2)办理流程动态管理  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动态管理是指对办理流程各环节和各环节要素信息进行调整的过程。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对事项办理环节及其要素信息有调整需求的,应向同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调整。  (3)办事指南动态管理(对外)  根据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的调整,及时对相关事项的办事指南要素进行调整,对于新增事项须及时编制办事指南。依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新要求、新举措,同步对相关事项的办事指南要素进行调整。通过建立事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办事指南的相关要素来源于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要素,随事项清单要素的调整同步调整,无需重新编制。  (4)审查工作细则动态管理(对内)  根据清单的动态调整、办事指南的动态调整,及时对所涉及事项的审查工作细则进行动态调整。定期不定期地对已办结件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完善审查工作细则,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简化流程,缩短时限,提升用户体验。  (5)协同业务动态管理  当协同办理业务的实施机构及相关事项发生变动时,政务服务管理机构会同相关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及时进行相应调整的过程,分为主动动态管理和被动动态管理两种情形。  主动动态管理是指根据自然人、法人的需求变化而对已有的业务协同方式进行优化改进的过程。被动动态管理是指协同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相关要素,如事项设定依据、实施机构、行使层级、申请材料等发生改变,协同业务必须作出相应改变的过程。  协同业务动态管理由政务服务事项发生变动的实施机构向业务协同牵头方提交业务调整要求,牵头方征求其他协办方意见,确定业务调整方案,报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审定后实施调整。  五、政务服务事项的一体化办理  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是指申请人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向政务服务实施机构提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申请,政务服务实施机构依法通过实地核查、检验、检测、评审、鉴定等审查方式,对递交的申请作出决定并告知申请人的过程。  政务服务实施机构通过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申请人提供一站式办事服务。申请人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或实体大厅递交事项申请,政务服务实施机构通过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统一受理,经由业务办理系统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决定,最后将决定汇总至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统一告知申请人。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外部服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公开发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公众提供场景式在线办事导航,为注册用户提供专属的办事数据存储和应用空间,提供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查询、咨询投诉等相关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与实体政务大厅应在服务引导、同源数据发布的层次上进行充分的互联、集成。  1.建设管理要点  (1)集约建设  按照标准化、集约化原则,采用省级统一门户或省、市两级统一门户建设模式,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集中发布和展示政府部门政务服务信息。  (2)同源管理  各级各部门的政务服务信息,应统一汇聚到本级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各项业务办理中的受理、过程和结果信息,应统一发布到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并实现同源发布。各部门也可反向链接相关信息,扩大信息的公开渠道。  (3)多渠道服务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多渠道服务,包括移动APP、自助服务一体机、热线电话等,由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统一提供服务接口,供各种渠道调用,实现数据同源。  ①移动APP  具备办件查询、表单预填、办事预约、咨询投诉、网上支付等功能,支持手机等移动终端,支持主流操作系统。  ②自助服务终端  具备办事指南、办事预约、办件查询等功能,支持身份证识别、二维码扫描、表格样本打印、申请材料上传等功能,实现自助申请服务,一般放置于实体大厅和便民服务点。  ③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  借助成熟的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为自然人和法人提供便捷服务。  2.主要功能  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用户管理、事项信息的发布、事项办理的触发、用户互动、办理过程和结果的查询、服务评价等功能。  (1)用户注册  ①用户分类  注册用户分为自然人用户和法人用户,须采用实名制。法人用户可用法定代表人实名注册,激活注册企业账号;或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直接注册企业账号;或与已使用企业CA认证的用户进行关联注册后创建企业账号;或与已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的用户进行关联注册后创建企业账号。  ②用户注册方式  自然人用户注册流程如图5—1所示,主要包括线上门户注册、线下窗口注册和关联注册等形式。  图5-1自然人用户注册  【线上自行注册】申请人注册时,根据注册向导功能,填写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为保证实时性、安全性、准确性,注册时须不少于三种认证内容,其中身份证信息为必选项,手机号码、社会保障卡信息、银行卡账号、公积金账号、驾驶证档案编号等信息任选两项进行实名验证,验证完成后应签订网上服务协议,完成实名注册。  【线下窗口注册】在实体政务大厅专设窗口,申请人刷卡进行身份信息验证,并输入手机短信验证码进行确认,验证完成后书面签订服务协议,窗口人员激活用户账号,及时告知申请人的账号和密码,账号默认为身份证号码(登录后账号实际显示内容及运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隐去年月日相关信息,以保护个人隐私),密码应自动随机生成,用户登录后可自行更改。  【关联注册】可通过与本地已经建立官方实名认证的平台,绑定认证,获取实名信息,并补充签订服务协议,完成快速注册。  法人用户注册过程如图5—2所示,主要包括线上远程比对注册、线下法人窗口注册和关联注册等方式。  图5-2法人用户注册  【法人远程比对注册】用户上传证照图片,输入证照信息,与工商、民政、编制管理部门的法人注册信息进行信息比对验证,或用户上传电子营业执照,验证通过后,网上签订服务协议,开通法人账号,并与法定代表人个人实名账号绑定,完成法人实名注册。法人用户变更流程与上述流程相同。  【法人窗口注册】法定代表人携带本人身份证、营业执照(社团组织登记证、机关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等)到实体政务大厅专设窗口人工核验,核验通过后,书面签订服务协议,完成法人用户实名注册。法定代表人委托他人现场办理的,被委托人需携带被委托人身份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企业营业执照(社团组织登记证、机关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等)到实体政务大厅专设窗口人工核验,核验通过后,书面签订服务协议,完成法人用户实名注册。法人用户变更流程与上述流程相同。  【关联注册】已使用企业CA认证或电子营业执照的用户,进行绑定认证,获取实名信息,并补充签订服务协议,完成快速注册。  ③用户登录  用户PC端登录:默认采用身份证号码登录,或已绑定手机号码登录、手机APP扫描二维码登录,登录过程中应采用短信验证、密码等方式提高安全性。  用户移动APP端登录:默认采用身份证号码登录,或已绑定手机号码登录。登录过程中应采用短信验证、密码等方式提高安全性。  (2)用户管理  ①自我管理:应具备用户信息的维护管理功能,具体应包括以下功能。  【找回密码】用户遗忘登录密码时,可通过注册手机号码,发送、确认短信验证码,重置密码。也可凭身份证到实体政务大厅,经实体政务大厅专设窗口人员审核确认后,将自动生成的新密码告知用户。  【更换绑定手机号码】用户更换绑定手机号码,须通过原绑定手机号码短信验证确认解除绑定,并通过新手机号码短信验证绑定。  【法人用户授权】法人用户应具有多级授权,可设定被授权人、授权有效期、服务事项范围,被授权人可进行再次授权,授权层级最多三层,具备授权、申请授权、变更授权、取消授权、授权查看等功能。具体授权过程如图5—3所示:  图5-3法人用户授权  ②后台管理:应具有注册用户的管理功能,提供帐号的开通、禁用和解禁、操作审计功能。  【账号开通】具有账号信息的录入、验证、开通等功能,可打印书面服务协议书。  【账号禁用】用户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管理人员可进行账号禁用操作,禁用账号应短信通知用户。  【账号解禁】具备已禁用账号的解禁功能,账号解禁需经过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并通过短信告知用户。  【操作审计】具备用户管理过程的操作日志审计功能,实现可追溯。  当统一用户体系实现法人多账号授权管理模式后,在多业务模式下的应用须考虑实现不同账号可访问不同的应用功能,实现应用精细化授权管理。应用访问控制模式要保证应用访问的安全性,满足应用的实名要求。支持灵活主动的管理应用访问,当应用访问控制策略调整时,能够对某个应用或某类用户进行策略调整,避免对接入应用的扰动,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安全。  (3)事项信息的发布  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在省级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库中动态维护本级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政务服务事项库中的在用、最新版本数据单向且实时同步到本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  ①事项信息的检索  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查找到所需要的政务服务事项信息。  【模糊检索】应具备通过关键词、词组、筛选条件进行政务服务事项的模糊检索,具备关键字飘红、搜索排名、热点排名等功能。  【目录检索方式】应具备根据部门事项目录、事项类别目录检索功能,查找到所需的服务事项信息。  【场景导航】应具备通过服务对象(自然人、法人)、实施主体、服务性质、申请类型、服务主题等引导功能,查找到所需的服务事项信息。  【智能推荐】根据自然人和法人的信息属性(如法人主体性质)、办理事项的前后关系、事项订阅的要求进行自动筛选,推送到用户空间,实现注册用户的个性化智能推荐。  【热点服务】应具备热点服务自动排名功能,推送到热点服务频道版块,用户可通过热点服务事项快速链接通道,查找到所需服务事项信息。  ②事项信息的展示  应提供办事指南、办事引导、信息分享、多渠道展示等功能。  【办事指南】应以静态页面形式展示各类办事指南要素,具备一键下载包括材料下载功能。  【办事引导】应提供网上办事引导服务功能,包括办理形式(线上、线下)、是否支持网上预约、通办范围、是否支持网上支付、是否支持物流快递等。  【信息分享】应具备一键发布到微信、微博功能,提供事项二维码扫描,快速收藏到手机功能,具备办事经验分享功能。  【多渠道展现】应提供事项信息同源发布、多渠道展现,支持PC、手机、智能化终端设备的事项信息展示。  (4)事项办理的触发  注册用户登录后,申请人具备事项网上办理功能,包括申请、预约功能。  ①网上申请  申请人查看办事指南事项信息,点击“网上申请”,进入网上申请页面,自动引用申请人的用户空间信息、电子证照信息,完善填写其他信息,上传其他申请材料,提交申请。申请完成后,应给予是否提交成功提示,告知申请编号,并提供短信、移动终端等方式的提醒。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电子证照,最大程度精简纸质申请材料。  网上申请应支持三种形式:原件预审、原件核验、全程网办。  【原件预审】申请人网上提交申请后,政务服务实施机构窗口人员通过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网上预审功能查看申请人提交的相关信息和材料,如果材料符合办理条件,以短信、移动终端等通知申请人携带原件材料到现场办理,如材料不符合条件,以短信、移动终端等通知申请人网上补正材料。预审通过后,申请人携带原件到现场,窗口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正式受理,并按照事项的办理流程进行内部审查、作出审批决定,并将结果反馈给政务服务管理平台,通过短信、移动终端等方式通知申请人来大厅领取结果,也可选择物流递送形式递送证书结果,整个办理过程应到大厅现场不超过2次。具体流程如图5—4所示:  图5-4预审流程  【原件核验】申请人网上提交申请后,默认申请人提交的所有信息材料真实有效,如材料符合办理条件,窗口人员通过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受理,如材料不符合条件,以短信、移动终端等通知申请人网上补正材料,受理通过后由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工作人员通过业务办理系统进行审批办理,并将审批过程、结果反馈给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窗口人员统一办结,到发证环节时通知申请人携带原件材料到窗口核验,核验通过后领取结果,整个办事过程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粮发178号文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