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购买重疾险险条款多,快速掌握这几点

重疾险的免责条款,竟有很多人不曾注意
很多小伙伴在购买重疾险产品的时候,关注的重点往往放在产品的保险责任、价格等,而条款中的免责条款却成为大家容易忽略的地方。
今天小诺就给大家好好讲解分析一下重疾险的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是什么
免责条款对于保险合同而言,是针对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发生某些情形,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通俗的讲,就是在某些情况下保险公司会不赔。
显然,这与小伙伴们的保险利益密切相关,只有正确了解免责条款,才能避免出险却被拒赔的尴尬。
保险行业协会规定的重疾险免责条款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对免责条款做出了具体的说明:保险公司设定重大疾病保险除外责任时,对于被保险人发生的疾病、达到的疾病状态或进行的手术,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的情形不能超出以下范围:
(1) 投保人、受益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杀害、故意伤害;
(2) 被保险人故意自伤、故意犯罪或拒捕;
(3) 被保险人服用、吸食或注射毒品;
(4) 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无合法有效驾驶证驾驶,或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车;
(5) 被保险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
(6) 战争、军事冲突、暴乱或武装叛乱;
(7) 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
(8)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
这些免责条款看似离我们都比较远,然而,有些除外责任也曾经引起不少争议,我们看以下几个例子:
如果驾驶或乘坐电动车出事故了怎么办?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驾驶或乘坐电动车,而目前我国并没有对电动车发放行驶证,仅有出厂合格证。
那么问题来了,电动车是机动车吗?骑电动车是否属于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车?
按照某款重疾险对于机动车的定义:
“机动车: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两轮、三轮、四轮等各类电动车相关事故是否属于‘无合法有效驾驶证驾驶’的情形以当地公安交警部门认定为准。)”
那么,没有行驶证的电动车就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车(尤其在速度较快及危险行驶的情况下)。
重疾险中的病种包含身体残疾,一些产品还包括身故责任,因意外导致的身故或残疾也可以理赔,但如果是上述情况,理赔就不太乐观了。
感染艾滋病就一定不赔吗?
被保险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属于重疾险的除外责任,但一些重疾险可以承保在特定情况下感染艾滋病毒。
比如,康乐e生重大疾病保险就对“经输血导致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及“特定职业导致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这两个病种规定的情形下感染艾滋病毒,是可以承担保险责任的。
所有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都不赔?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也是属于重疾险的除外责任,但是重疾险所承保的部分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就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例如骨生长不全症,也是我们常说的瓷娃娃病)。
一些保险公司在承保此类病种时会明确说明理赔时不受“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这条除外责任限制,但也有一些保险公司并未进行明确说明,理赔时就有可能存在争议。
重疾险所有产品免责条款都一样吗?
保险行业协会规定了8条除外责任,要求产品除外责任不超过此范围。
但是有一些产品除外责任相对较少(意味着被免赔的可能性也相对减少),
例如:阳光人寿关爱e生重大疾病保险C款,免责条款就相对较少:
这款产品除外责任仅有3条,那就意味着,被保险人因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异常等情况导致患重大疾病都属于保险责任。
关于保险产品的免责条款,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小诺。
关于保险的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咨询,小诺君会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实操,让你看得清楚、看得清楚~
为你提供最优的方案,免去你费力的比较和筛选,轻松解决保险选择难题~
今日搜狐热点重大疾病险条款那么苛刻有必要买吗
保险学堂纵览
重大疾病险条款那么苛刻有必要买吗
发布日期:
导读:Q:我去年在朋友那买了太平洋的重大疾病保险,当时没仔细看,现在发现理赔的条件都很苛刻,一直考虑要不要退了,谁能帮忙指点下 A:深圳平安人寿的网友:你好,平安人寿傅慧强很高兴为您服务。买保险要选择一家实力强,信誉好,理赔快的保险公司。平安人寿标准案件,资料齐全,三天赔付,退保会有点损失,你看看现金价值有多少,退保划不划算,中途退保都会有损失。祝您生活愉快
新一站向您推荐
vm-tel-xyz-product-1股票/基金&
香港重疾险真的便宜吗 赴港购买保险的三要点
作者:邓雄鹰
本报记者 邓雄鹰 上海报道
  如果说打飞的去香港购物已经out了的话,打飞的去香港买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8月29日,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上半年向内地访客发出的新保费达101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占期内个人业务新造保单546亿港元的18.4%。其中,香港重疾险由于覆盖病种广、保费相对更低或者移民需要等原因,吸引不少内地居民打“飞的”前去购买。
  在一家财富管理公司工作的张宁(化名)同时购买了两地的保险产品,比较之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认为,“香港的一些保险产品的确更便宜,但内地购买、都更方便,各有各的好处。”
  (化名)给自己和爱人都购买了保单,但他至今都不知道两地保险的到底有哪些区别。
  有保险经纪公司人士认为,重大疾病保险动辄缴费20年,年缴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是一笔非常重要的投资,人需要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源来审视即将购买的保险,不管是在香港地区还是在内地购买大额保险,都需要仔细阅读,香港同样存在保险销售误导和理赔纠纷。
  而他本人则选择了在内地购买,他认为购买重疾险保单要综合考虑几个因素,虽然是重要考虑因素,但潜在风险如汇率风险、诉讼风险、公司倒闭风险等都不容忽视。此外,如果在香港购买保单,会牺牲便利性和时间,而增加时间成本。
  那么香港地区和内地的重疾险到底有哪些区别?香港保单真的有如此吸引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比较了多份香港和内地保险保单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访谈规划师、再保险公司、公司、经纪公司,推出重疾险专题,试图解答投保人的疑问。
  香港保单便宜25%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比了多张内地和香港地区的重疾险保单后发现,香港保单和内地保单很多设计思路并不相同,不容易比较。例如对于男性投保人,香港保单分为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内地保单并没有针对此进行分类;在保障的多样性方面,两地保单也不太一样。
  为了使比较更具说服力和可比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选取了同一家国际性保险公司A公司分别在香港地区和内地出售的重疾险保单进行了比较。
  例如,同样是30女性投保A公司香港区域出售的这款重疾险,年缴保费3273美元,共缴费18年,基本保额1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92.19万元);如果其购买内地保单,年缴保费8184元,共缴费20年,基本保额16.368万元。将之换算成同口径,该香港保单每元保费对应的保额为2.55元,该内地保单每元保费对应的保额为1.47元,香港保单保费便宜近27%。单从价格来看,香港保单略胜。
  在保障责任丰富性上,该内地保单更胜一筹,除涵盖重疾责任,还涵盖了全残、烧伤、重大自然灾害等保险责任条款。
  从保障的病种和范围看,香港保单再次占了上风。该香港保单可以承保53种严重疾病、2种非严重疾病、1种早期危疾及女性原位癌,该内地保单承保责任则包含8种第一类重大疾病和34种第二类重大疾病,总42种。
  不过,令人振奋的是,以往内地重疾险保单中往往会排除的原位癌,在这份保单中被视为次严重疾病,给予赔付20%。随着竞争加剧和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内地保险公司和香港保险公司的保障病种差距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发了能够承保原位癌、非严重疾病,并可分类给付的重疾险产品,近期也有内地公司开发了能覆盖60余种重疾风险的新产品。
  一家寿险公司总精算师认为,客户不应该过度关注病种数量。事实上,行业协会定义的25种重疾已经涵盖了绝大部分发生率较高的重大疾病,其中前6种在重疾发生率中占比达到八成以上,这部分重疾的风险保费最高,最影响保费,在此基础上承保40种重疾还是50种重疾,对于保险公司的成本增加只有1%左右,微乎其微。
  诺亚荣耀保险经纪运营管理部李凌志持同样看法,他认为,国内统一的25种重大疾病事实上已经涵盖了绝大多数常见的重大疾病,例如恶性肿瘤、脑中风等,实际上多出来的这部分在重大疾病发生率里占的比例非常小,有的很少会碰到,实际的作用并没有想象大。
  条款各有侧重
  香港没有关于重疾的标准定义,各公司使用自己的定义,细微差异不少。内地的行业协会和医师协则在2007年开始对发生率最高的25种重大疾病保险进行统一定义,并要求成年人重疾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重大疾病中发生率和理赔率最高的6种疾病。目前内地保险公司设计的重疾险一般会在25种统一定义的基础上再增加10到20几种重疾责任保障。
  记者通过对比两地保单发现,在病种的表述上和保险责任的选择上,两地有很多细节上的差异。
  例如脑中风病,内地保单规定的特别严格,要求疾病确诊180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包括: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香港保单则没有类似表述,而是要求中风的诊断必须以核磁CT或磁力共振作证明,并必须由脑神经专科注册医生确定,短暂性缺血引起的脑部症状、任何可复原之缺血性神经机能缺损等四项不在被保之列。
  李凌志在对比了香港和内地A保险公司的两份重疾险保单后,认为都遵循了医学上对重大疾病的诊断原则,对重大疾病的赔付标准大方向都是一致的。当然,各个公司在可能细节的表述上、或者除外责任的选择上可能略有差异。
  例如:在第二类重大疾病的恶性肿瘤的除外责任中,内地公司的这份保单将相当于Ann
Arbor分期方案为I期的何杰金氏病(一种早期的淋巴瘤,发病以年轻人居多,治愈率很高)的责任除外,香港保单虽然没有除外上述疾病责任,但将早期甲状腺肿瘤(TNM评级为T1N0M0或以下级别)纳入了除外范围。事实上近两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不鲜见。
  他解释说,重大疾病保险属于,应该是最复杂的保险产品之一,里面有太多的医学概念,以前面所说的肿瘤TNM分期为例,T代表肿瘤大小,数字越大表示肿瘤越大,N代表淋巴转移,M代表远端器官转移。一般人投保人不可能掌握这么多医学知识。也就是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对条款保险责任的误解,从而导致的理赔纠纷,在内地和香港都有可能遇到。
  现金价值总值不保证
  李凌志认为,重大疾病保险动辄缴费20年,年缴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是一笔非常重要的投资,投保人需要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源来审视即将购买的保险单,在陌生的环境并不利于完成这样一次重要的投资。。
  他认为,内地不同的保险公司在合同定义保险责任时,对于行业协会规定的25种疾病的定义完全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保人选择的时间,由于香港是公司各自定义,合同上对各种疾病表述可能会有一些细小的差异,投保人如果不具备医学知识,可能不易分别其中的差别。
  该人士认为,他会选择在内地购买保单,因为购买保单要综合考虑几个因素,价格虽然是重要考虑因素,但潜在风险如汇率风险、诉讼风险、公司倒闭风险不容忽视。此外,如果在香港购买保单,会牺牲便利性和时间,而增加时间成本。
  一家寿险精算师提醒,香港保险比内地保险便宜有很多原因,投资收益的差异,香港方面投资渠道广泛;重疾和死亡发生率不同,香港预期寿命高于内地,疾病发病率可能低于内地发病率,导致了保险公司在定价上更便宜。假设发病率上升,香港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提高缴费。
  在香港公司的保单中,通常会有一句话即“此基本保单制保费率并非保证不变,我们保留不时检讨保费率之权利”,即意味着如果赔付率升高,保险公司可能会根据情况提高缴费费率。
  此外,保单红利也不完全保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翻看保单条款可以发现,保险现金价值总值一般由保证现金价值、非保证周年红利和非保证满期红利组成。期满红利并非保证,只会在第10个保单周年日或以后派发。
  因此其现金价值总值也不保证。例如A公司香港保单写明,当被保险人60岁时,保单现金价值总值约为10.94万美元,其中保证的现金价值仅为约6.44万美元。
  瑞士再保险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人寿及产品精算的负责人潘恒昶说,由于使用的财务报告制度不同,各保险公司的保费构成会很不一样。两个市场的价格、产品都有差异,所以人们倾向于选择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保险产品,这是很自然的。
  造成两地重疾险保单区别的原因包括:一是某些具体的监管要求不同,比如内地关于退保价值的要求使得保费增加了10%;二是在内地投保时的如实告知率比香港低很多,理赔时的纠纷也更多些;三是香港的分销渠道效率更高,能够销售比较复杂的产品,所以在香港销售的保险产品相对来说涵盖的内容更复杂。
  赴港购买保险三要点
  由于赴港购买重疾险的风潮始于近两年,目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尚未找到内地居民赴港理赔的重疾险纠纷统计数据。
  美人金融协会中国区主席、上海理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詹锐律师说,依据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的统计,近两年保险索赔的案例都有超过10%的增长,如2013年全年共接获535宗投诉个案,较上年增加接近12%。香港寿险投诉案件主要集中在保单条款的诠释、不保事项、没有披露事实、赔偿金额和违反保证条款或保单条件。
  不过,詹锐认为,相对于香港每年数量庞大的保单销售量,投诉案件相比还不算多。例如2014年上半年,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受理寿险投诉案件即有1137件。
  他表示,随着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产品越来越多,自日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开始受理内地居民的保险索赔,处理程序是免费的。通常理赔事故发生后,内地居民可以通过邮寄索赔文件向香港保险公司索赔。如发生争议,可以选择向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提起索赔程序,或者依据保险合同约定在香港申请仲裁或者诉讼。
  符合下列条件的索赔案件,该机构会予以受理:保险公司系其会员;保险公司以出具书面最后赔偿决定;争议未进入仲裁或者诉讼程序。目前香港90多家主要的保险公司都是该机构会员,可以做出80万元港币以下的赔偿裁决。委员会作出裁决后,保险公司无上诉权,投诉个人如不满意可以另行起诉。
  由于一旦出现纠纷,内地居民赴港处理纠纷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巨大,因此不少并不建议内地居民专程赴港购买重疾险之类的产品,尤其是在香港保险公司认可医院数量仍不算多。
  记者查询的一家保险公司指定的内地医院名单显示,该公司认可的内地医院已经多达数百家,但多集中在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其中对比强烈的是,地处北京的医院多达65家,辽宁铁岭只有一家医院。因此,购买的保险公司保单是否覆盖自己所在区域的足够多医院、是否利于疾病治疗,是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单时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
  詹锐建议尤其应该注意三点,一是应当在香港购买正规保险公司适合非港居民购买的合法的保险产品,在内地销售的香港保险产品存在无效的风险;二是认真阅读保险合同,充分了解保险产品,众多的索赔争议发生在保单条款的解释上。三是出险后应当及时索赔,索赔不成应当咨询法律顾问及时投诉、起诉。
  他说,如发生损失事件,香港保险公司通常要求投保人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并提交相关材料提起索赔申请。另外在香港保险诉讼案件的诉讼时效通常为6年(内地为5年),但是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合同约定缩短或者延长诉讼时效,因此一定要注意保险合同的约定。
  (本报记者朱丽娜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09/18 07:3909/20 01:5209/20 01:5208/29 07:0808/22 07:0408/12 21:4607/31 10:4307/28 16:33
保险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品活动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买了重疾险,却被拒赔是什么体验?
买了重疾险,却被拒赔是什么体验?
前段时间,支付宝「大病无忧宝」拒赔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今天深蓝君通过事件的回顾,再来谈谈重疾险理赔的问题。
看看普通人,如何科学的挑选重疾险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今天的文章主要如下:
大病无忧宝拒赔始末,拒赔合理吗?
重视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如何挑选重疾险?
2017热点重疾险「疾病病种 」对比分析
一、事件回顾,大病无忧宝事情始末
年初支付宝做了一次活动,可以免费领取大病无忧宝「福利版」,所以位于深圳的A同学获得了一份保额为1529元的重疾险,保障范围为25种法定重疾。
不巧的是,几个月后29岁的A某由于胸痛住院,被深圳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在申请理赔的时候得到了泰康的拒赔通知。
事件一出一片哗然,我们看下急性心肌梗塞要想得到理赔,得达到什么样的条件:
急性心肌梗塞
指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相应区域供血不足造成部分心肌坏死。须满足下列至少三项条件:
(1)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
(2)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3)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4)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
在合同中详细的列出了4项条件,至少需要满足其中3项才能获得赔付。而A同学的情况如下:
虽然临床医学确认是急性心肌梗塞,但并不完全满足合同中急性心肌梗塞的理赔条件。换句话说,拒赔的原因是这位网友的急性心肌梗塞还不够严重(这句话并无恶意,勿喷)。
最后泰康在舆论的压力下支付了关爱金,但这个事件反映出一个问题,人们对重疾险的期望和理赔的实务操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落差。
所以今天我们也会借着这个事件,再谈谈保险理赔的务实,并且聊聊如果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如何挑选重疾险?
二、重疾险理赔,这几点要知道!
买保险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当风险来临的时候谁都希望越快越简单的拿到理赔款。所以市场上围绕理赔就衍生了很多故事,比如有的人:
希望多花一点钱,买一个容易理赔的保险;
希望选个大公司保险,期望容易得到理赔;
有的人看了重疾险理赔的条款,长叹一声保险保死不保生。
看似冰冷的合同条款,实际上维护了公平性的原则,因为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关于理赔深蓝君之前说的很多了,重申一下两个核心的观点:
观点一:重疾险不是确诊就赔
重疾险里里面包含了几十种疾病,并不是所有的疾病确诊就赔,深蓝君也对法定的25种重疾理赔条件进行了分类:
确诊即赔:3种
实施了某种手术才能赔:5种
达到某种状态才能赔付:17种
确诊就赔典型的代表就是恶性肿瘤(癌症),符合医学上癌症的定义自然确诊就赔。但是对于很多其他的病种并不是确诊就赔。
观点二:保险理赔和公司大小的差异
在深蓝君看来,保险是否能获得理赔是很确定的事情,主要看合同约定,和保险公司规模大小、从哪个渠道购买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不会因为你有亲戚在保险公司工作,理赔的时候就会照顾你,自然也不会刻意刁难某一个人。保险公司是一个庞大的分工明细的机构,规章制度极为成熟,理赔的标准完全是根据产品条款、相关医学法律指引、公司操作指南进行。只关心你是否能够达到理赔的标准,而从来不关心你是谁。
三、从心脑疾病,看如何选重疾险?
深蓝君之前提到过,从保险公司重疾理赔数据来看,恶性肿瘤占了所有重疾理赔的60%以上。但我们知道,恶性肿瘤是可能发生在全身的所有器官,比如肺癌、甲状腺癌、肝癌、血癌(白血病)等。
如果单独统计某个器官的重疾发病率,其实心脏和脑血管疾病是占比非常高的,下图是深蓝君整理的2015年城市居民十大致死病因,我们可以看到致死病因中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累计之和是超过癌症的。
那么可能有朋友会疑问了,既然心脑血管疾病如此高发的疾病,那么应该在选择重疾险的时候如何挑选呢?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我们知道重疾险的保障无外乎“重疾”“轻症”两个部分,我们分别来看:
情况1:重大疾病VS心脑血管疾病
2006年国内保险行业发生了一次集体诉讼,当时各家保险公司对疾病的确诊条件和理赔条件都存在一些差异,也导致了消费者认为国内重疾险理赔条件过于严格,“保死不保生”。
所以2007年保险行业协会和保险医师协会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无论是80种重疾,还是100种重疾,前面25种病种各家保险公司疾病定义是相同的,结束了国内各家公司的定义存在差异的情况。
所以从务实的角度来看,重疾险的病种可挑选的空间不大,毕竟前25种重疾占所有重疾理赔的95%以上。
情况2:轻症VS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保监会只对重疾进行了定义,对于轻症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统一的,所以导致了目前的轻症无论从疾病定义、理赔条件、条款格式都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也就造成了用户选择的困难,毕竟普通人都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来辨别,这里深蓝君有两点建议:
选择轻症病种全的:最好选择有对心脑血管,轻症病种疾病覆盖多的保险;
选择理赔条件宽松的:如果担心病种还不够,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详细对比具体病种的理赔条件,选择理赔条件宽松的。
四、热销重疾险,疾病病种对比:
为了方便大家进行挑选,深蓝君也对比了几款保险心脑血管疾病的覆盖情况,方便大家直接的查看: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
结论1:价格贵并不代表保障好
比如平安福就没有包含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术、轻度脑中风等高发病种,而同样保额更便宜的消费型重疾险康惠保基本上都包含的。
结论2:病种数量多的并不代表好
仅从心脑血管疾病的角度来看,同方全球康健一生多倍保的轻症病种就比华夏常青树2017更实用。
结论3:有的轻症定义更宽松
例如爱守护的轻度脑中风赔付条件比其他公司宽松,甚至对于没有留下后遗症的轻度脑中风都可以理赔:
指实际发生了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头颅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对应病灶,确诊为脑出血、脑栓塞或脑梗塞,在确诊 180 天后未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后遗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程度未达到重大疾病“脑中风后遗症”的给付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腔隙性脑梗塞不在保障范围内。
结论4:深蓝君的建议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自然也没有完美的重疾险,限于普通人有限的医学知识,如果大家实在不知道如何选择,深蓝君建议大家选择重疾险轻症中包含【轻度脑中风】和【不典型心肌梗塞】的重疾险。
在过往的产品测评中,深蓝君对这些病种是有关注的。除了康惠保,弘康健康一生A、百年人寿康惠保、安邦和谐健康之享、复星联合康乐e生、国华至尊保,都是有涵盖上述两个高发轻症的重疾险。
四、写在最后:
从2006年的友邦事件,到2017年的支付宝事件,11年时间中重疾险经历了多次升级。25种重疾得到统一,轻症的加入降低了理赔门槛,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的产品仍然不完美。
深蓝君在此建议大家,要认清各个险种的功效和局限性,通过科学的搭配构建更加合理的保障方案。
就算买了不带轻症的重疾险的同学也不要过分担心,还可以通过医疗险等其他保险进行覆盖。同是重疾险,为何保费差十倍?买保险必须知道这几点!同是重疾险,为何保费差十倍?买保险必须知道这几点!融360金融搜索平台百家号本文系融360专栏作者“小溪读财”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融360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最近小溪姐的朋友跑来问我,这个重疾险比市面上动辄几千保费的产品便宜好多,是不是性价比很高呢?这一款重疾险可以看到保障期限是1年,属于短期险,小溪姐的年龄每十万保额保费是129元。而我手边的一款终身型重疾险,同样十万保额则保费是1879元每年,整整相差14.5倍。为什么同样十万的保额费用会相差那么多呢?嗯,小溪姐觉得有义务普及一下。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保险期限。& 第一款保险期间是一年,属于短期险。& 第二款保险期间是终身,属于长期险。这里再来科普一下重疾险按保险期间分类,可以分为:1. 短期重疾险。指保险期间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像小溪姐朋友看到的这款就是短期重疾险。这类保险采用自然费率(保费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不保证续保,且会出现产品停售而无法续保或重新投保的情况。2. 长期重疾险指保险期间超过一年或者虽不超过一年但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采用均衡费率(每年保费是一样的),保障时间长,不用担心续保或保障中断的问题。注: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长期重疾险中又可分为 【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 定期重疾险多为消费型,保险期间比如到70周岁,60周岁,或者二十年,三十年等。& 而终身重疾险多为返还型(含寿险责任),保险期间为终身。分割线 箭头 动态关于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如何选择,小溪姐改天另开一文详说。今天来说说短期险和长期险选择的观点,很鲜明,自然倾向于选择长期险。因为像朋友看的这款短期险,虽然看上去很便宜性价比很高,其实它隐含了两类风险——1. 保费不保证因为是自然费率的,保费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虽然年轻时看起来保费便宜,年纪大时保费会贵,60岁比30岁的保费可能相差数十倍。2. 续保不保证像朋友看的这款短期险投保年龄是0-60岁,虽然说可续保至99岁,但如果这款保险停售呢,就没有续保的资格了。这也是小溪姐认为的最大风险。比如投保人40岁时,这款保险停售了,身体也已经进入亚健康状态,重新投保其他重疾险已经被拒保了。这时候他就面临无保险可买,风险只能自己承担的境地!就算没有被拒保,那也是要被加费投保或者除外(相关疾病不理赔)。所以结论是:重疾险优先配置长期险,短期险只能作为保额增加的补充。或者在年纪较轻,经济能力欠佳时,先配置短期险,待到经济能力许可时,马上购买足够保额的长期险!虽然买保险不能说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但费用相差十倍之多的重疾险,自然是有其原因的。我们买保障类保险的目的是将人身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如果没有买到合适的,或者保额太低,或者等需要时已经没有资格买了,那就达不到转嫁风险的目的了。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健康康~作者:小溪读财 公众号:小溪读财将花呗额度提升至5万的最全攻略,关注:融360财秘,回复“7”获取。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融360金融搜索平台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金融搜索平台,找贷款、找信用卡…一站直达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性价比高的重疾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