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期货走势是什么 对于播放有啥要求

在不考虑进出口焦炭品种差异、年度统计口径差异的前提下,本文将焦炭净进口量与焦炭产量之和称为焦炭供应总量。焦炭供应总量的高低与焦炭产量,焦炭进、出口量,焦炭价格密切相关。本文将在分析焦炭产量与焦炭进出口量的基础上分析近7年焦炭供应总量的变化及焦炭价格的基本走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近4年焦炭各月产量情况见图1(国家统计局通常不发布每年1月份产量及同比增减幅度)。据图1可知:一是2014年有7个月份焦炭产量同比下降,其中,2014年3月份焦炭产量同比下降5.32%,创2014年焦炭单月产量同比降幅最大值;二是2015年焦炭各月产量均为负增长,其中,2015年6月~12月份焦炭月产量同比降幅均超过了6%,而且降幅基本呈逐月扩大之势,如2015年12月份焦炭月产量同比降幅为14.34%,为近4年焦炭单月产量同比降幅的最大值,且该月焦炭日均产量仅为113.38万吨,为2014年1月份以来焦炭单月日均产量最低值。这表明2015年焦炭行业的经营处境呈逐月恶化的态势,2015年底则是焦炭行业自2000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2016年仅2月份、3月份、4月份、7月份焦炭产量同比下降。其中,2016年2月份焦炭日均产量同比下降10.4%,此后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从2016年8月份起,焦炭各月日均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呈逐月扩大之势,且增幅均保持在5%以上,如2016年12月份焦炭日均产量同比增幅高达8%,为近4年单月焦炭日均产量增幅最大值。2017年2月~4月份焦炭日均产量同比增幅逐月扩大,其中,4月份焦炭产量同比增幅达5.9%,但2017年5月份焦炭日产量同比出现负增长,环比亦再现负增长。

焦炭主要用于冶金工业,其中,高炉炼铁用焦炭占据了80%以上的比重。生铁产量的变化影响着焦炭生产与供应。对2014年1月~2017年5月份焦炭单月产量同比变化与生铁单月产量同比变化的相关性进行测算,得到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84,属于高度正相关。这意味着当生铁月产量同比出现下降时,通常焦炭月产量同比也会下降,如2015年2月~2016年4月份,生铁月产量有14个月同比出现下降,焦炭月产量亦有14个月同比出现下降;2016年5月~2017年5月份,生铁月产量有10个月同比出现增长,对应着焦炭月产量有9个月同比出现增长,且在2017年5月份二者出现同步下降的现象(见图2)。

由图2可知:一是焦炭月产量同比变化的波动幅度要大于生铁月产量同比变化的波动幅度,即大多数月份焦炭月产量增(降)幅要大于生铁的月产量增(降)幅,表明焦炭增产强度或减产强度均强于生铁,同时与统计当中焦炭的产量规模小于生铁产量规模相关联;二是当生铁月产量降幅(或增幅)呈现逐月扩大态势时,对应着焦炭月产量降幅(或增幅)亦呈现逐月扩大态势,反之亦然。这一现象表明焦炭行业对钢铁行业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其产业规模与产业发展速度与炼铁产业规模、发展速度紧密相关。

2017年1月~5月份,全国焦炭累计产量为1.83亿吨,同比增长3.7%,增速较2016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对近7年来各年度1月~5月份焦炭累计产量进行对比可知(见图3):一是2014年~2016年各年度1月~5月份焦炭产量同比均为负增长,其中,2016年1月~5月份焦炭产量同比降幅高达5.7%。2014年1月~5月份生铁产量同比仅增长0.2%,增幅较2013年同期大幅下降了5.9个百分点,2015年、2016年同期生铁产量同比出现负增长。这表明焦炭年度累计减产与生铁年度累计减产基本同步。二是2014年~2016年,焦炭产量不仅呈下降的态势,而且降幅逐年加大,鉴于2015年~2016年生铁产量降幅亦呈加大态势,表明这3年焦炭消费量总体呈下降的态势。三是2017年1月~5月份焦炭产量仅高于2011年、2016年同期,与2012年同期持平,低于2013年、2015年同期水平。其与最高年份2013年1月~5月份焦炭产量相比,下降了0.12亿吨,降幅达6.4%(名义同比,非同口径比较)。但2017年1月~5月份生铁产量为3.0亿吨,与近7年来同期生铁产量最高年份2014年持平,据此判定2017年1月~5月份焦炭产量仅是恢复性增长,并没有出现供应过剩的现象。

2017年1月~5月份焦炭产量虽然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却是在2016年同期较低产量水平基础上实现的增长,且增幅依然低于2011年~2013年同期水平。这表明我国焦炭产量及消费量伴随着生铁产量峰值的出现已处于峰值区间,呈现动态波动、稳中趋降的态势,个别年度焦炭产量及消费量出现增长亦属于正常现象,但难以再创年度产量及消费量的历史新高。

近4年焦炭单月出口数量、出口均价见图4。据图4可知:2014年3月~2016年2月份焦炭出口价格基本呈逐月下降态势,从248.14美元/吨降至108.63美元/吨。2016年3月~2017年2月份,焦炭出口价格基本呈逐月上升的态势。2017年2月份焦炭出口价格上升至291.99美元/吨,创近4年焦炭单月出口最高均价。2017年3月~5月份焦炭出口价格开始环比下降,其中,2017年3月份环比下降14.93%,5月份环比下降29.92%。2017年5月份焦炭出口均价为176.35美元/吨,虽是2017年焦炭出口的最低值,较2017年2月份的最高均价下降了115.64美元/吨,降幅达39.61%,但依然高于2015年4月~2016年10月份期间的焦炭单月出口均价。

据图4可知:焦炭单月出口均价的高低与焦炭单月出口量之间的正相关性并不明显,即较高的焦炭出口均价并没有对应着较高的焦炭出口数量。对2014年1月~2017年5月份焦炭单月出口量与单月出口均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测算,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3。这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性,即某月焦炭出口量较高时,当月的焦炭出口均价通常会相对偏低,反之亦然。如2015年12月份焦炭出口量为145万吨,达近4年来单月焦炭出口量最大值,但其出口均价仅为128.25美元/吨,属于近4年中较低的出口价格水平;2017年3月份焦炭出口量为40万吨,创近4年来单月焦炭出口量最低,但其出口均价高达248.38美元/吨,是近4年来焦炭单月出口均价中的次新高价格;2017年2月份焦炭出口均价为291.99美元/吨,是近4年焦炭单月出口均价最高值,但其对应着的焦炭出口量仅为81万吨,在近4年属于中档水平。焦炭单月出口量与焦炭单月出口均价的负相关性关系的存在,表明较高的焦炭出口价格并不能带动焦炭出口量的增长,其内在含义是焦炭出口量的多少更多取决于国内焦炭价格与出口均价之间的价差大小,即国内焦炭价格高于焦炭出口价格时,焦炭企业出口的动力会减弱,焦炭出口量通常会下降,反之则会增强。

2017年1至5月份,焦炭出口总量为340万吨,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了15%。对2011年至2017年各年度1月~5月份焦炭进口总量进行比较可知(见图5):2017年1月~5月份的焦炭进口量与2014年同期基本持平,略低于2015年至2016年的同期水平,但远高于2011年至2013年同期水平,与焦炭出口量最低年份2012年相比增长了297万吨,增幅达690%(名义同比,非同口径比较);2011年至2016年,各年度1月~5月份焦炭出口均价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其中2012年至2015年(各年度1月~5月份)焦炭出口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15年1月~5月份焦炭出口量达425万吨,是近7年中的同期最高值。2016年1月~5月份焦炭出口量达400万吨,仅低于2015年同期,但焦炭累计出口均价为114.54美元/吨,创近7年累计出口均价的最低值。上述情况表明,焦炭出口均价的下降不会促进焦炭出口量的大幅下降,反之焦炭出口均价的增长亦不会促进焦炭出口量的大幅增长;2017年1月~5月份焦炭出口量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15%,但焦炭出口均价却增长至257.69美元/吨,间接表明2017年上半年国内焦炭需求形势良好,焦炭消费量有所增长,需求在拉高国内焦炭价格的同时,亦推高了焦炭出口价格。

从进口情况来看,中国近7年焦炭进口数量情况见图6。据图6可知:相对于中国焦炭产量及焦炭出口量,中国焦炭进口量的规模明显偏小。2011年全年进口量仅为11.58万吨,此后基本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4年全年焦炭进口量不足2000吨,2016年全年焦炭进口量仅为252吨;近7年中除2011年、2013年外,其他4年1月~5月份的进口量几乎均在2000吨以下,2016年同期进口量甚至为0吨,2017年1月~5月份焦炭进口量为4723吨,进口规模依然偏低;各年度焦炭各月进口量波动非常大,如2012年1月~5月份焦炭进口量仅158吨,但全年进口量却为7.83万吨,即后7个月焦炭进口量出现了环比大幅增长的现象。2013年1月~5月份焦炭进口量为3.59万吨,占全年进口量比重为92.21%,即2013年后7个月几乎没有进口焦炭。

近7年各年度1月~5月份焦炭供应总量情况见图7。据图7可知:2013年1月~5月份焦炭供应总量是近7年同期的峰值,2013年至2016年,焦炭供应总量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6年1月~5月份焦炭供应总量达1.73亿吨,创2012年以来的新低,但依然高于2011年同期;2014年、2015年、2016年焦炭供应总量出现下降,其中2014年1月~5月份、2015年1月~5月份降幅分别为3.05%、2.63%,主要源于焦炭减产及焦炭出口量的增长。2016年1月~5月份降幅为5.97%,是近7年来最大降幅,主要源于焦炭减产,减产幅度达5.7%。

2017年1月~5月份焦炭供应总量为1.79亿吨,仅高于2011年、2016年同期。2017年1月~5月份焦炭供应总量同比增长3.95%,但同期焦炭产量同比增长3.7%,焦炭出口量同比减少15%,表明国内焦炭需求较2016年有明显提高,焦炭企业更倾向于增加国内供应,从而削减了焦炭出口数量。需要明确的是,2017年上半年焦炭供应量仅是恢复性增长,与2013年同期最高值相比依然相差0.15亿吨,名义降幅达7.73%。而2017年同期生铁产量达3亿吨,创近7年同期的峰值,但仅比2013年同期名义增长0.42%,这表明2017年焦炭产量还存在增长的空间。

假定2017年全年焦炭供应总量增幅与2017年1月~5月份增幅一致,则可推算出2017年焦炭供应总量为4.56亿吨,依然低于2013年、2014年焦炭供应总量,其中比2013年低1205.93万吨,比2014年低1538.11万吨。如果2017年下半年生铁增产态势得以保持,则2017年焦炭市场不会出现供应过剩的现象,焦炭价格则不存在因增产而大幅下降的可能性。

2013年1月~2017年6月CR中国焦炭价格指数情况见图8。据图8可知:2013年1月~2月份CR中国焦炭价格指数为170左右,2013年3月~7月份,焦炭价格指数由174跌至126。2013年8月~12月份,焦炭价格指数由126升至140。从2014年1月起,焦炭价格指数呈现下降态势,并于2016年2月底创下近5年的最低值(73),可以说焦炭降价走势从2013年1月起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2016年3月~2016年7月,中国焦炭价格指数开始缓慢上升,最高值曾达101。这一期间,中国焦炭供应总量名义同比减少了6%左右,这表明焦炭减产推动了焦炭价格止跌回升;从2016年8月起,焦炭价格指数快速上升,并于2016年12月初达到212.85,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焦炭价格指数上升了123%,并创近5年焦炭价格指数最高值。这一期间焦炭价格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与焦炭限产造成的供应短缺相关,另一方面与生铁产量增长拉动焦炭需求快速增长相关,如从2016年6月起生铁月产量同比实现正增长,且同比增幅逐步加大,11月份生铁产量同比增幅达5.3%,并于2016年10月份实现了生铁累计产量同比正增长;从2017年1月初起,焦炭价格指数开始振荡回落,并于6月中旬降至162.5,较2016年12月初下降了23.7%,但较2016年同期仍大幅增长了68.4%,并高于2013年至2015年同期水平。在此期间焦炭供应总量名义同比增长3.95%,焦炭价格依然保持了同比增长,仅是环比出现下降,这表明现有焦炭供应总量与需求基本做到了动态平衡,从而促进了焦炭价格在高位区间的波动。

总体看,2016年焦炭价格的增长及2017年焦炭价格的高位波动是焦炭供应总量的适度控制(主要是限产)与焦炭需求量增长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鉴于2017年1月~5月份生铁产量同比增长3.3%,生铁累计产量与2014年同期历史最高值持平,而焦炭产量及焦炭供应总量均低于2013年同期的历史最高值,因此国内焦炭市场不存在供应过剩的问题,但是亦不存在供应能力短缺的问题,供需之间基本处于动态平衡,因此,焦炭价格将在高位区间呈现动态震荡的走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力煤期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