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的产品质量问题赔偿标准怎样解决?

内容提示:农产品质量问题现状分析及如何抓好监管的措施建议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18:08:1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内容提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00| 上传日期: 23:53:4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崂山区种植业结构主要是茶叶、果品,其中,茶叶2.2万亩、果品0.91万亩。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处(涵雪春茶场),核心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处(万里江茶场、天一顺樱桃园、雷明富硒苹果合作社),有3家茶企(小荷茶场、云峰茶场、云雾茶场)分别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现有12家企业正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区19处农业标准化基地、28家农资经营店全部建立了追溯系统并纳入了市、区二级监管平台,年均监督抽检生产基地农产品样品790个,合格率达100%。
一是组织化程度较低。现农产品种植模式主要以单个农户家庭为主,同时,现有大部分合作社运作不规范,不能通过利益纽带将农户紧密联结起来,难以实施统一种植管理,导致相邻地块错时用药,造成农药飘移,交叉污染,即使各户都按农药安全间隔期要求采摘,也难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执法力度有待加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相对薄弱,监管执法人员不足,执法人员均为兼职,同时,执法人员均为差额编制。此外,四个街道办事处都没有专门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广点多,工作压力和难度较大,易出现监管疏漏。
一是推行“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经营模式。积极引导种植户走互助、合作、联合的发展路子,鼓励骨干企业领办合作组织,对于种植成方连片的社区,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统防统治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本社区统一用药,并建立“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经营模式,实行“统一施药、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这样既可避免相邻地块错时用药,并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要求进行采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又能解决种植户销售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以促进农产品生产主体由个体生产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社区。
二是推进规模化经营。着眼于解决农产品零星种植的质量安全问题,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健全农作物种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鼓励骨干企业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分散经营农户土地向骨干生产加工企业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户从“自有种植园”中转移出来,并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使农户收入由“种植园出租费”和“工资”二块构成,同时,激励企业积极进行“三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既膨胀企业规模,增加农户收入,又发挥企业在农产品质量方面主体作用的目的,以实现质量监管的全覆盖。
三是推动执法监管能力建设。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执法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运行机制,提高监督执法效能。建议将执法人员差额编制改为全额编制,并确定专职执法人员,以加强农产品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能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质量问题赔偿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