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棚闪光灯使用技巧可以过动车安检吗?

 主题:【求教】目前支持高速连拍的影室闪光灯有哪些?

之前一直用佳能的灯做离机闪很少用交流电的棚灯,所以不知道目前市面上的灯连拍方面这么若,之前用600EX 1/8输出还可以到6FPS连拍闪灯跟上。
最近弄了棚,今天刚买了套宝荣500R双灯套装,试机,试了下连拍每秒能连拍两张(已经最小输出),直接崩溃了,平时工作经常需要连拍。
然后晚上大概做了下调查,能高速连拍的灯很少
然后爱因斯坦640也可以,但是这灯据说装了宝荣口转接之后灯头都藏起来光都没了(具体真这样么?求指教)。

然后国产神牛Quicker600居然也能做到高速连闪,但是买了之后低输出高频率用一周之后低输出就开始不闪了,换了两个灯还这样,感觉质量没法用。

宝荣和爱玲珑最小输出连闪都不能超过两张一秒。


愁人啊。。。现在急需卖一个能连拍的交流电的棚灯,请问各位除了我说的上面三个,现在支持高速连拍(连闪)影棚灯还有哪些啊?感谢!
能达到这个的除了布朗和profoto的高端电箱以外,就是闸流式样的灯。这类的国产灯其实不少的,高能/公牛等都能在较低输出的时候实现,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要连续的长时间工作,那估计都不行。
Profoto保富图室内电箱8A+Pro灯头,外拍电箱B4+Pro灯头,外拍灯B1都能达到每秒10-14张的回电输出。
以上都能适应尼康D4S和佳能1DX每秒连拍12-14张的高速连拍,并且色温准确,每张曝光一致,不会漏闪。 本帖最后由 nyp127 于 20:44 编辑
想要抓拍运动物体,凝固动作,除了提高快门速度外,更短的闪光持续时间也是可以做到的。神牛有一款高速影室灯,闪客系列QUicker,闪光持续时间1/5000s,最快每秒10张的连拍速度,0.05s极速回电,全程色温精准。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哦
}

影棚用闪光灯时,是不是一定要用 快门125 光圈F11才行?
我用闪光灯,按快门闪之前随便用个曝光组合,曝光指示正常, 结果是 过曝, 有人说是当时测光是室内光线,不是闪光瞬间 室内光的情况才过曝的! 这方面的只是说下给我 谢谢啦!
我没用测光表,工作室里没有啊。 后来看到师傅调到光圈11快门125 好像还是个 闪光补偿的图标在闪,这是怎么回事? 出现这种情况时,我调快门 光圈 取景框里的曝光指示怎么没有变化啊?

测光是室内光线,不是闪光,你的相机测光表并不能预测出还未闪出来的光线是吧.
你找师傅要个单独的手持闪光表,然后站在被拍者位置,让测光窗对着镜头,开到闪光测光模式,让人按下闪光灯的TEST,就得到曝光值.当然,感光度是要设成和相机一样的.
最后,补充影棚内闪光拍摄,和相机测光表没有一点关系,根本就不用看它,你只要开M,用你师傅的125\F11拍就行,
那个闪的也不是闪光补偿.

本搜索结果为商业推广信息,请注意可能的风险。

本搜索结果为商业推广信息,请注意可能的风险。

工作人员会在48小时内处理,处理结果请关注系统通知,感谢您对百度知道的支持。

  • 1.回答无意义,对问题无帮助,例如:盲目复制、过于简略、低质等;
  • 2.内容明显错误、内容真实性存疑、内容过时;
  • 3.内容违反知道协议,可能涉及答非所问、灌水、偏激、攻击性等;
  • 4.部分问题下提交的回答需要审核,审核通过前会暂时折叠。
}

利用跳闪技术拍摄人像,我一般用闪光灯向天花板和墙壁打光,并想象那里有一个柔光箱,以传统的人像布光角度给我的被摄体打光。在拍摄中,被摄体的角度,以及结合使用跳闪是获得你想要的结果的关键。            
你还可以使闪光灯角度向上或向你身后,将闪光灯旋转45度朝向墙壁和天花板打光,让美丽的光线充满整间房子。


回答数:1170 | 被采纳数:1

控制软硬光线非常重要。1.软光的性质比较柔和:软光下的人物,其身体各部受光较均匀,反差较小,可以将拍摄人物的皮肤柔化,一般适用于拍摄女性人像。2.硬光的营造:在影棚内,使用闪光灯灯头配合标准罩、聚光罩等,不附加任何柔光设备时所产生的光线均为硬光。利用反光伞所营造的光线介于软光与硬光之间,硬光的属性更明显一些。硬光类似于自然界中的直射光,光线强烈并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1】首先要买一套引闪器或连接线,引闪器发射端插在相机上;
2】确定一个主灯,把引闪器的接收端插在主灯上;
3】打开所有要用的闪光灯;
4】由于每个影室灯上都有个红色的“光敏感器”,只要主灯闪时光能够射向或者折射到敏感器,其他没有插引闪器接收器的灯就会自动闪光;
5】现在有些室内拍摄也使用多个引闪器,不使用光敏感,因为如果折射体较少,角度不对,闪光成功率会降低。而每个灯装上一个接收器就不一样了。就不用考光敏感器了,就直接接受相机信号;
6】室外多灯最好就别依靠光引闪了,很多情况下都会让你怒火冲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棚闪光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