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是什么意思化妆品采购平台创始者陈盛是个怎么样的人?

2017年6月16日,由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长宁区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和亿欧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互联网+新商业峰会”在上海绿地会议中心继续召开。

本次峰会以“品质生活服务升级”为主题,采用1+4的形式,通过主会场“领袖峰会”的前沿思想碰撞和分会场“新零售、新出行、新生活、新服务四大主题峰会”行业观点交锋,为大家精心奉上一场中国生活性服务领域的思想盛宴。

在本次“新服务峰会”现场,泰笛创始人姚宗场、南瓜车创始人卢鑫、尚品宅配集团副总经理郭子骞、小电科技创始人唐永波、构家创始人颜传赞、口碑COO陈盛、光速中国合伙人宓群等来自家政、餐饮、家装、美业等各个领域数十家企业代表参与演讲分享,共同为新服务出谋划策。

口碑COO陈盛做了《阿里口碑:新服务原力觉醒》的演讲,陈盛演讲核心观点是:

1、社会两端的变化:消费升级;产业升级;

2、我们围绕新服务怎么展开两端的,一个是B端的服务升级,一个是C端的消费升级;第二跨界成为非常重要的运营的手法;第三是一体化;

3、因为店铺是属于商家的,我们一直在提倡,店铺是商家自运营的,跟团购不一样,团购属于平台,我们店铺是属于商家的。

以下是陈盛演讲全文(有所删减):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又来到这边跟大家做一些交流。在阿里待了大概十六年,最早经过三次创业,一个是B2B,后来做了淘点点,现在这几年做口碑。整体下来,今天跟大家聊一下口碑在整个业务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思考。今天的主题是新服务,现在大家都在围绕这三个字在说。任何产业其实前面都可以加一个新,新零售、新服务,所有都是新的,因为本质是以人为中心,所有的东西都是以人为中心。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发现两端的变化,一端是消费升级,我们开始接受了千人千面的需求,无论哪个行业,都在为客户做出差异化的服务。第二是产业升级,我们开始做了社会化的分工,提高行业的效率。这当中有两句话,左边这个,合是为了更好的分。

因为今天的大数据,更多的线下场景线上场景的数据的收集,其实合在一起的大数据可以做更好的区隔,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右边这句话,分是为了更好的合。做更多的分工之后,就可以产生更大的合作效率,整个社会的进步就靠这个在推动。

我们围绕新服务怎么展开两端的,一个是B端的服务升级,一个是C端的消费升级。其实我们现在看到整个社会都在发生一个变化,就是人的维度越来越重要,所有的服务都是以人为中心。当以人为中心的时候,所有的服务现在都是以社区化存在的,社区化和社群化存在。现在不管你做什么,本地生活就是围绕着local,围绕本地三公里的人群。线上就是围绕不同类型的人做差异化的运营。第二跨界成为非常重要的运营的手法,其实今天来讲,很多时候围绕着人群,你就发现它的服务不只是一种,需要更多的是整合的服务。所以跨界是一种手法。

第三是一体化,今天我们讲新零售,整个阿里集团都讲新零售,新零售是什么?新零售是线上和线下的大融合,过去线上和线下是断档,但是过去几年,线上快速一体化,整个数据和线上化的高速发展,其实已经给线下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和思考。

现在线下也开始重组整个信息系统,跟整个线上同步,这样我们一体化的信息就会逐步形成。看到未来的一些雏形,已经分布在我们周边,已经看到非常多的应用,很多的创业公司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背后,我们看到新电商在崛起,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驱动着这个行业的变革。新电商是我们今年重点在推的,在提倡的一个理念。因为淘宝是做电商的,电商是电子商务,在线上做生意。而新电商不一样,它有线下门店,只是它要把整个互联网的东西容纳进来。以前提了一个概念,互联网+,我认为这个概念还是互联网比较自大的体现。今天更多还是要+互联网,以传统为基点,我们怎么把互联网技术纳进来做应用。

我们看到今天非常多的新电商在崛起,他们正在做这样的变化。第一个,进行全域流量的运营。大家知道,全域流量,以前没有这个概念的。流量大家知道,是对互联网公司而言的,对线下只讲用户。所以流量在线下,过去是被忽视的,不可管理的。但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移动工具的发展,其实线下流量是可以得到管理和运营的。

第二部分,从卖商品到服务,以前我们对用户的了解非常少,对用户的信息捕捉非常少,无从谈服务,因为你不知道他要什么。今天对用户信息有洞察之后,就可以提供服务。就像你们打开淘宝是不一样的界面,里面是不一样的商品,这是对用户洞察的体现。

第三块,从信息孤岛走向生态,大家知道本地生活的服务业都是吃喝玩乐,所有吃喝玩乐的系统都是孤岛,没有一家是云系统。今天有少部分的公司在做云系统的尝试,他们做了非常多,像餐饮的系统,都在大量的推进线下行业信息化的变革。但是从整体来看,线下的信息是被割裂的。

所以很多人的信息只是在餐厅里面有效,没法走出去,没法跟人家进行交换。所以整体的效率不高,哪怕在一家公司里面,收银、ERP和整个服务系统是断裂的,跟互联网的数据更是断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从信息孤岛到生态的转变。

口碑到底在做什么?我们如何驱动新电商的发展?大家知道口碑最早是从支付端开始做起的,我们三年前在北京开了第一场发布会,叫支付即会员。即我们怎么通过支付把线下的人群转换成线上的会员,然后进行运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所以后来推出了口碑码,我们把支付的入口前移到进店之前,所以进店扫码是一个标准动作。扫码里面有什么?有一系列的优惠服务、买单。

这里面口碑核心的能力在于中间这条,我们提供了一个通路,就是线下流量和线上流量,进到口碑店铺,扫码进店的这个能力。因为店铺是属于商家的,我们一直在提倡,店铺是商家自运营的,跟团购不一样,团购属于平台,我们店铺是属于商家的。到最后支付完成闭环。

这条链路上,口碑没有任何一个行业的应用,所有的行业应用都是由生态公司产生的。所以上面我们看到,单品的优惠、扫码点菜、洞察分析、供应链、CRM,各种插件都是由线下的服务提供的。大家知道线下的服务很难被统一,是由不同的服务公司做local的服务产生的价值。

口碑还有一点,我们集合了阿里和蚂蚁的数据,包括我们的开放平台,我们把很多能力接口输送到生态公司,他们接入进来就可以升级解决方案。不管你做什么系统,只要对接到口碑,你就获得了对人的洞察。当对人的洞察对商品的洞察能够匹配起来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提高你的经营效率。

而这边只要做一件事情,把口碑码铺到所有的商家路口,扫码进店,洞察这个人群,洞察他领的优惠券和买过的商品之后,我们后面会给出一整套的人和洞察的匹配,来解决他后续的供应链优化的问题。

所以从扫码,口碑码,进店,到进入到我们的店铺,这个店铺当中有服务卡,有各种的信息,有优惠有评价,到最后用支付完成闭环。支付完成闭环之后,信息就会转换到线上流量,我们线上有一个人气眼,所有的排序都是以人气作为主要的排序机制。

为什么讲人气?过去很多人讲评价、点评,各种的历史沉淀,但是本地生活不一样,本地生活是短决策,不是一个长决策。就像你吃一顿饭不需要查各种信息,只是今天在哪里,想吃什么,脑袋一闪就要做决定了。短决策更多是说,当下谁最火。今天在线下各种交易,最火的我们即时体现在上面。

我们现在看电影不会看历史评分最高的,因为永远是《肖申克的救赎》。我们要看当下最火,吃喝玩乐哪个餐厅的人气最高我们就去那边。和线下逛商店是一样的,看哪家排队就证明肯定是好吃的,这其实是用脚投票,每个人决策的东西肯定是有存在的意义。

这是我们在做的,我们打破了过去评价累积的时间维度,用即时决定当下的效率分配。

第四,我们在线上通过各种的主题分类,分发流量下去。所以过去的O2O都没有走完整,一方面团购只是线上买了到线下结束,没有再返回来,永远是在那一群优惠的人群当中做运营。但是今天口碑更多还是对全量会有运营。不管你是优惠还是服务,还是买单,都能进入到统一的洞察和管理,到最后输送到人气眼和整个的前端的流量分发。这是我们做的模型。

这套模型放到行业里,我们就可以服务很多的线下行业。大家知道口碑有三个行业,第一个是餐饮,第二是快消,第三是休闲娱乐。我们把所有的行业都打开看,无非是四大模块的需求,第一个部分是流量运营,流量运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过去没有人重视线下流量运营,消费完就走了,商家不知道来的客户是谁,除非办卡。但是办卡是非常重的活,办卡的数量非常少,所以进行流量运营;

第二是精准营销,来的人应该是精准营销千人千面;

第三是人货洞察,我们有一套工具可以输送到,你的顾客住在哪里,平时在哪个时间点出入,可以做相关的人和货的洞察,来提高你的商品的配置。所以第四个环节就是进行供给的配置,供给的配置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进货,要能够进带流量的货。

今天不是我有什么我卖什么,而是根据附近的人群提供商品。大家知道,未来的社区店,像盒马类似的社区店会越来越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说,不再像过去的小零售店一样卖同质化的商品,而是以周边的人群洞察来重组配货的。

假设这个楼盘是三万均价,是五万均价,你在这里面进的货就应该有差异化,就应该满足附近人的差异。如果你的商品还是标准化的,跟线上有什么区别?跟线上没有区别,你又打不过线上的价格战,所以基本上是没有生意可做。

我们给到行业做这一套,不管是美容美发,也是围绕人群来配置品牌,零售商也是围绕人群来进货,餐饮也是围绕人群配置货源。通过口碑码,扫码进入,你的整个人群的数据就和阿里的数据进行匹配了。一旦匹配,这个数据就可以用到营销上,用到服务上,用到后面的金融消费和金融贷款上。

其实讲了这么多,用一个案例就可以理解整个口碑的场景应用应该是什么样的应用。第一个,我们拿小龙虾的案例,因为现在最红的就是小龙虾,最红当属小龙虾,现在是夏天,正是旺季。口碑有很多小龙虾店,但是小龙虾店,大家知道龙虾一盘大概是80到120之间,这是市场价格,但是现在的供应链,很多人餐厅不做,做垂直的供应链,从养殖、生产、配送。

他们在做分工,这个分工下去,小龙虾的价格一下降到三四十块钱一份。龙虾又非常的标准,肥大、干净,这是餐饮业很重要的一点,后端厨房货源的配给都是标准化的,只是餐厅长得不一样,服务部一样。

还有加工的时候手法不一样,但是货源,就像日本一样,所有的拉面供货商只有三家,每家的味道都不一样,但是供货商只有三家。这是很重要的,后端高度集中,前端个性化发展。一旦有了这样的布局,在小龙虾线上可以展开秒杀,我可以买一张,1块钱可以买一张40块钱一份的小龙虾券。

这是很重要的,线下可以扫码引流,一旦有人进店,其实你要知道,餐厅现在团购是玩不下去了,因为统一打八折打七折是整个行业打折,不是一个商家打折,不分新老,统一打折。

所以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用单品来撬动。举一个最简单的案例,我们最简单就是满减,满多少减多少,至少提客单。单品,比如说小龙虾打五折的话,其他菜可以不用打折了。但是小龙虾打折,你是买进来卖出去,对你来讲没有厨师增加原材料增加,你进四十块钱卖八十块钱出去,或者还是四十块钱卖出去,不赚钱,但是其他菜不用打折了,因为你给客户打了单品的折扣,而且是他们最喜欢吃的。将来爆款越来越多,最后核销单品,你可以对这些人群重新洞察,你用这个单品可以撬动他们跟商品的关联。

到最后,这条链路应该是非常清楚的,重点是在运营线下流量,线上流量做一个补给。这是跟过去最大的不同。互联网公司、O2O公私要讲线上怎么给线下倒流,这是需要的,但不是主要的。今天餐厅最主要的,包括线下快消、便利店,他们最主要的不是引流,而是管理门店流量,对客源进行洞察和进行服务。我们这套能力可以输送给所有的行业,包括共享充电宝、家装,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补充线下流量,人货洞察,方案输入,最后支付完成交易闭环。

口碑要做的就是怎么样服务线下,怎么助力线下,我们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力,我们做的是通路,开放平台和数据的共享。让每个人都享受有口碑的服务,这是我们的使命。

}

互联网的热点变化莫测,从去年的“共享经济”、“新零售”再到今年大火的“区块链”,很多人可能连上波热点都还没搞清,就被裹挟进入了下一轮热潮中,要想不被割韭菜,还是要先将热点吃透,它到底与自身、自己所在的行业有多大的关系,本篇关注的重点,还是餐饮新零售。

今年1月,口碑并入阿里新零售体系,并调整了业务汇报线,口碑CEO范驰开始直接向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汇报,而此前,口碑的业务则向蚂蚁金服汇报。

阿里是“新零售”的提出者,自然会在新零售上展开布局,如今看来,餐饮新零售的担子就落在了主攻餐饮业务的口碑上。

其实,自新零售的概念提出以来,很多餐饮企业都在积极寻求谋变之举,更有一些企业在这个概念提出以前,就无意暗合了这一逻辑,为品牌打造了更丰富的认知,比如星巴克、哈根达斯、麦当劳等企业。

在当前“三高一低”成重负、跨界人士争相涌进餐饮业的情形下,餐饮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因此,许多餐企不得不卯足了劲儿去攻城略地、去想新出路,其实,餐饮新零售已被实践证实了有可行性,并且,在餐饮新零售的热潮下,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也会趋于完善,餐饮新零售或可成为餐饮老板们的一个选项。

把菜品变成可流通的半成品商品,新零售成餐企扩张新玩儿法

据口碑调研发现,目前在餐饮上市企业中,增速最快的呷哺呷哺只有70亿的市值,而周黑鸭,一个餐前小吃品牌的市值已经是200亿,口碑认为,这其中的本质差异就在于周黑鸭实现了商品的标准化流通,故此,口碑提出了一套餐饮新零售的模式,通过标品供应链,把呷哺呷哺等餐饮品牌的菜品变成可流通的半成品商品。

其实,一个餐饮品牌的扩张方式无外乎开店、开店再开店,但摆在很多餐饮老板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开一个新店的投入成本、心力成本和经营压力很大,不开呢,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扩张方法。

除了开店、不开店这两个选项之外,还有一个中间选项,那就是开辟餐饮新零售业务,如果发展的好,照样可以为餐企注入一针强心剂。

在北京,上海小南国以“月均人气99”排在“江浙菜”榜首,这样的一家店在2016年时,在未增开一家分店的情况下营收20亿元,实现净利润从亏损到盈利3000万的暴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引入了众美联商城标准餐饮供应链,这一供应链也实现了标准化和美味的统一。

提到嘉兴粽子,很多人就会想到五芳斋,确实,早在这轮餐饮新零售浪潮到来之前,五芳斋这家连锁餐饮品牌就靠遍布全国的零售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植入了五芳斋这个品牌。

去年双十二,趁着这股浪潮,位于杭州文三路的五芳斋又以无人餐厅的新面貌引领了潮流,通过手机点餐、智能取餐柜取餐等形式把餐饮零售的业态发挥到了极致。

麻辣诱惑推出的熟食品牌“热辣生活”,主要售卖小龙虾等熟食产品;信良记也主打小龙虾的半成品加工,但主要是2B,向企业提供服务;包括去年方便火锅风靡全国时,海底捞也拿出了5000万,用在自营方便火锅的研发、制作以及零售上。

小南国、五芳斋、热辣生活、信良记、海底捞等餐饮品牌都早已开启了标品供应链的布局,从市场反馈来看,这些品牌跨入餐饮新零售,从餐饮跨到零售,不仅没有折戟,反而崭露头角,取得了业绩的增长。

从餐饮到零售,表面上看是跨界,难度很大,其实和传统开实体店的扩张方式相比,孰难孰易还不可知。特别是对一些大中型餐企来说,它们的供应链相对完善,产业链足够长,制作出适合零售的半成品、成品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何况还有专门提供餐饮新零售服务的平台。

在此前的“口碑年度新店商峰会”上,针对餐饮新零售,口碑发布了首份行业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全渠道打通、云POS和标品流通。

简单来说,就是从标品供应链切入,以全渠道售卖为前台、云POS为中枢、标品流通为基础,形成整体解决方案,以此重构消费场景。

未来菜肴的标准半成品将会打造出市场新的增量,小南国、西贝、信良记等餐企都开始做标品,这些食品经过简单烹饪、加热,就可食用,而在店食用的顾客几乎品尝不出其是由半成品加工而成,未来,这种半成品还可成为家庭消费中的一种。

零售有一个优点,是餐饮始终无法赶超的,那就是,它能通过各个渠道的铺设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快速体验到产品,而餐饮店即便舍命狂奔,也终究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餐饮新零售重构了消费场景,突破了餐饮业的时间(两个高峰时段之外都是闲时)和空间(门店接待能力)局限性。

正如汉堡王CMO王威所言:新零售突破了传统餐饮的天花板。原有堂食的客流主要取决于所在商场的客流量,而线上营销则让餐饮店的客流量以几何倍数增加,大大扩展了销售半径;其次,传统堂食的服务峰值有限,商品化的产品通过线上销售后,不再需要额外的人力,有助于优化人工结构。

开辟餐饮新零售业务的原理类似于开外卖专门店,如果运营的足够好,都可快速实现资金回流,把资金盘活,接着根据餐饮品牌的顶层设计,将这部分资金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餐饮新零售的本质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从实际案例看其三大呈现方式

新零售的本质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线下是线上的库存外包、线上货品的分拣中心,线上也可以是线下的营销中心、用户维护中心,而餐饮新零售又以其特有的方式,为餐企带来了缕缕春风。

小龙坎是四川的一个火锅品牌,餐饮企业在扩张过程中,面临的一大坎就是“异地扩张”,小龙坎在四川享负盛名,到北京就不一定了。

小龙坎销售总监黄超透露,北京的消费者原来更认同海底捞、东来顺,对小龙坎不太了解,但在双十一时,小龙坎的衍生产品通过线上售卖、实体门店销售的模式,让小龙坎在北京一下子就火了。

所谓产品即营销,当消费者体验不到产品时,营销也就无从谈起,而线上线下联动的零售显然要比餐饮店的慢慢体验要快,当餐饮品牌进驻一个城市时,除了做好门店本身的体验和服务,再用零售产品的触达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一石二鸟,既增加了盈利渠道,又实现了自然引流。

类似的案例还有船歌鱼水饺,今年春节热播的纪录片《舌尖3》把这款鱼水饺带火了,不少观众在看完节目后,会专门在天猫旗舰店购买,并在朋友圈进行自传播,并配上“舌尖3同款鱼水饺”的文字。

其实,船歌鱼水饺的零售成绩本来就可圈可点,它曾连续3年在双十一速冻饺子类目中排名第一,2017年双十一的成交额有200多万,是前一年的近2倍。

这种高曝光率+电商零售的模式势必能为船歌带来极大的转化率,同理,它也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潜移默化的认知,从而为线下店引流。

2)、线下为线上引流,维护粉丝

川菜品牌望湘园最近推出了“家宴”半成品系列,通过供应链、物流体系和生鲜电商平台,以及线下的门店销售终端,构建 “现场体验+购买配送”一体的立体式零售体系。

其实这种模式和盒马鲜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立足半成品,都把线下门店作为线上的一个库存。

对此,望湘园营销副总韩磊介绍到,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堂食客户在线下店体验过后,会去线上搜索是否有单品可购买,于是望湘园调整了产品结构,并和多个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到现在基本完成了从原来单一的餐饮品牌向餐饮+食品品牌的转型。

前面,我们提到了船歌通过线上为线下引流,其实他们有自己线上线下引流的体系,比如,用线下门店的体验带动流量的持续增长,又用数字化方案拉用户上线,根据用户需求,用更好、更多的产品与服务匹配,最终形成一个闭环,达到持续提高客单的目的。

船歌鱼水饺事业部总经理李斌称:“餐饮业是一个天然的线下体验场所,当消费升级撞上新零售,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方式去对待用户,门店的流量资源迟早会消耗殆尽,所以我们打造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解决方案。”

小辉哥火锅也是把门店卖得比较好的丸类、牛肉产品打造成单品,做成预包装食品,近期,已在盒马鲜生上线,未来,还会在电商以及猩便利等办公室的零售渠道进行售卖。

与其说线下在为线上引流,不如说是在维护粉丝,线上线下的流量获取都是有成本的,因此,不仅要注意维护线上流量,还要盘活门店资源,激活线下流量。

3)、餐饮新零售能售卖的不只有餐饮,找到适合的结合点即可

目前,对于餐饮新零售,将产品商品化,汉堡王还在找切入点,比如,可以使用无人售卖机售卖薯条,但因为条件还不太成熟,还在尝试中。

不一定非要卖餐企食材范围内的商品,汉堡王CMO王威介绍说,找到适合的结合点即可,比如,哈根达斯的主产品是冰淇淋,但因为它的品牌定位比较高端,可以延伸到礼品领域,因此便有了哈根达斯的冰淇淋月饼;有的餐企有品类的局限,但可以卖与品牌认知相关的商品,比如,东北的餐饮品牌可以卖东北的大米;小孩喜欢的餐厅,可以卖玩具套餐等等。

先把线下店做好,接着,只要不违反品牌的定位和诉求,在品牌覆盖的范围之内,进行相关商品的售卖,都可尝试。

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到底是怎样的?

望湘园营销副总韩磊认为,餐饮零售化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利用原有供应链生产售卖食材类或品牌标签类的商品,随着这种趋势的逐渐深化,餐饮企业未来可以建立网上商城,线下可以增加娃娃机等互动体验,甚至可以建立品牌体验店,升级成为更加彻底的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体验式新餐厅。

建设基础设施、增加门店体验,打通餐饮新零售任督二脉

前面提到,对大中型餐企来说,开辟基于标品供应链的餐饮新零售不是难事儿,但从餐饮到零售,跨界的属性依然存在,就像“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一样,在进军餐饮新零售之前,也要把基础设施给建设好了,比如,渠道的铺设、数字管理、标品供应链等。

以销量较高的小龙坎方便火锅为例,它的渠道大致分为电商、微商以及线下店铺,继续细分,电商除了与口碑合作后,其打通的天猫、饿了么、口碑等入口外,还在京东、自媒体等铺设了渠道,线下渠道除了小龙坎的门店外,还与全家、罗森、沃尔玛以及成都的各大景点展开了合作。

当然除了这些大一统意义上的渠道外,铺设渠道更重要的是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铺设的地域。

比如,小龙坎从天猫后台大数据获知,方便火锅的用户群体以白领、学生居多,而女性又占到了80-85%,比如方便火锅销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有北京、浙江、江苏等,因此,小龙坎在铺设渠道的时候,可以直接将这些城市作为重点,并根据女性消费者的特点,确定产品的口味、产品结构以及设计推广方式,根据大数据,小龙坎的决策和行动就可以快速响应。

2)、数字化管理:云POS

餐饮本身的环节就够复杂了,加上餐饮新零售后,只会更复杂,这就得依靠数字化管理。

口碑提出了餐饮新零售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业务便是:用云POS进行各类目的管理,解决每个网点的商品管理,当把每一个商家的外卖、零售、到店等不同平台数据打通后,云POS就可把餐饮上中下游的商家都连在一个网中。

口碑总经理陈盛说,“商家装了云POS,就相当于装了市面上的所有插件。供应链后端的准入,买菜、买商品都会变得非常方便高效。”

陈盛的构想是消费者联网、商家联网,形成数据大流通,所有入网的商家会逐步进入标准化。比如,食材采买标准、烹饪标准都可以数字化。

口碑背靠盒马鲜生和淘鲜达,有一套自己的供应链、仓储、物流系统,有蔬菜、海鲜、进口牛排等方面的供应链,但口碑作为平台方,更多的是提供技术和标品供应链的解决方案。

比如,口碑曾为一些餐饮企业提供小龙虾等爆品供应链的解决方案。

餐饮新零售的基础设施要做,更重要的是,餐饮业依然是服务业,要想在餐饮新零售上大有作为,还是要先保障门店的服务体验,如果门店体验度不佳,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效应,其他有更强体验的竞争品牌就会将你线上引来的流量再度吸引走。

餐饮新零售的成本更低,并且能突传统餐厅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具有想象空间,这些餐饮新零售的意义,前文已花了相当的段落来谈,具体到实际运营,口碑也提供了一套餐饮新零售的模式,餐饮新零售要想运营的好,得看三点:需求、渠道和管理。

需求就是顾客对餐企的零售产品得是真需要,并且愿意在该餐饮品牌的渠道买,就像月饼之于星巴克,再具体到餐饮品牌,要思考的则是餐企到底该把哪些产品发展为商品、该商品的实力是否足够硬、该商品与餐饮品牌的配搭是否合理,显然,这些一要看销售数据,二要看运营能力。

渠道之于零售的意义无需多言,需要注意的是,渠道资源也是有成本的,精准定向营销显然比广撒网的成本低、效果好,这也需要数据。

当餐饮纳入新零售,整个餐饮的管理难度势必会增大,所以,首先要在技术上打通,将新业务纳入到既有的管理体系中,其次,也要注意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比如,在人员管理上,用一些对餐饮新零售有更深理解的人。

当餐饮新零售从概念变成现实再成为趋势,势必会出现一些“铺路”的企业,口碑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是基于其对餐饮新零售的理解,这种初步的模型是可行的,但最终发挥的效果如何,还是要看其在需求、渠道和管理这3个方面的服务是否足够细分了。

有人说,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下,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当阿里拿下大润发,大润发创始人离职时的一句“我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却输给了时代”,让不少人唏嘘感慨时代变化之快与竞争之惨烈。

当中国的整个零售业被“变”改造一番后,同样作为高频刚需的餐饮业安能对新零售视而不见?

海底捞、西贝、望湘园、小龙坎、汉堡王、船歌鱼水饺等知名餐饮品牌都在积极向餐饮新零售靠拢,寻求突破点,这些品牌的尝试未必都会成功,但恰恰在不断验证、试错的过程中,才会不断加深对餐饮新零售的理解,这才是面对新事物的正确姿势。

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

[ 亿欧导读 ] ?口碑COO陈盛表示,社会两端的变化包括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我们围绕新服务一个是B端的服务升级,一个是C端的消费升级;第二跨界成为非常重要的运营的手法;第三是一体化。

2017年6月16日,由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长宁区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和亿欧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互联网+新商业峰会”在上海绿地会议中心继续召开。

本次峰会以“品质生活服务升级”为主题,采用1+4的形式,通过主会场“领袖峰会”的前沿思想碰撞和分会场“、新出行、新生活、四大主题峰会”行业观点交锋,为大家精心奉上一场中国生活性服务领域的思想盛宴。

在本次“新服务峰会”现场,泰笛创始人姚宗场、南瓜车创始人卢鑫、尚品宅配集团副总经理郭子骞、小电科技创始人唐永波、构家创始人颜传赞、、光速中国合伙人宓群等来自家政、餐饮、家装、美业等各个领域数十家企业代表参与演讲分享,共同为新服务出谋划策。

口碑COO陈盛做了《阿里口碑:新服务原力觉醒》的演讲,陈盛演讲核心观点是:

1、社会两端的变化:;产业升级;

2、我们围绕新服务怎么展开两端的,一个是B端的服务升级,一个是C端的消费升级;第二跨界成为非常重要的运营的手法;第三是一体化;

3、因为店铺是属于商家的,我们一直在提倡,店铺是商家自运营的,跟团购不一样,团购属于平台,我们店铺是属于商家的。

以下是陈盛演讲全文(有所删减):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又来到这边跟大家做一些交流。在阿里待了大概十六年,最早经过三次创业,一个是B2B,后来做了淘点点,现在这几年做口碑。整体下来,今天跟大家聊一下口碑在整个业务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思考。今天的主题是新服务,现在大家都在围绕这三个字在说。任何产业其实前面都可以加一个新,新零售、新服务,所有都是新的,因为本质是以人为中心,所有的东西都是以人为中心。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发现两端的变化,一端是消费升级,我们开始接受了千人千面的需求,无论哪个行业,都在为客户做出差异化的服务。第二是产业升级,我们开始做了社会化的分工,提高行业的效率。这当中有两句话,左边这个,合是为了更好的分。

因为今天的大数据,更多的线下场景线上场景的数据的收集,其实合在一起的大数据可以做更好的区隔,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右边这句话,分是为了更好的合。做更多的分工之后,就可以产生更大的合作效率,整个社会的进步就靠这个在推动。

我们围绕新服务怎么展开两端的,一个是B端的服务升级,一个是C端的消费升级。其实我们现在看到整个社会都在发生一个变化,就是人的维度越来越重要,所有的服务都是以人为中心。当以人为中心的时候,所有的服务现在都是以社区化存在的,社区化和社群化存在。现在不管你做什么,本地生活就是围绕着local,围绕本地三公里的人群。线上就是围绕不同类型的人做差异化的运营。第二跨界成为非常重要的运营的手法,其实今天来讲,很多时候围绕着人群,你就发现它的服务不只是一种,需要更多的是整合的服务。所以跨界是一种手法。

第三是一体化,今天我们讲新零售,整个阿里集团都讲新零售,新零售是什么?新零售是线上和线下的大融合,过去线上和线下是断档,但是过去几年,线上快速一体化,整个数据和线上化的高速发展,其实已经给线下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和思考。

现在线下也开始重组整个信息系统,跟整个线上同步,这样我们一体化的信息就会逐步形成。看到未来的一些雏形,已经分布在我们周边,已经看到非常多的应用,很多的创业公司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背后,我们看到新店商在崛起,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驱动着这个行业的变革。新店商是我们今年重点在推的,在提倡的一个理念。因为淘宝是做电商的,电商是电子商务,在线上做生意。而新店商不一样,它有线下门店,只是它要把整个互联网的东西容纳进来。以前提了一个概念,互联网+,我认为这个概念还是互联网比较自大的体现。今天更多还是要+互联网,以传统为基点,我们怎么把互联网技术纳进来做应用。

我们看到今天非常多的新店商在崛起,他们正在做这样的变化。第一个,进行全域流量的运营。大家知道,全域流量,以前没有这个概念的。流量大家知道,是对互联网公司而言的,对线下只讲用户。所以流量在线下,过去是被忽视的,不可管理的。但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移动工具的发展,其实线下流量是可以得到管理和运营的。

第二部分,从卖商品到服务,以前我们对用户的了解非常少,对用户的信息捕捉非常少,无从谈服务,因为你不知道他要什么。今天对用户信息有洞察之后,就可以提供服务。就像你们打开淘宝是不一样的界面,里面是不一样的商品,这是对用户洞察的体现。

第三块,从信息孤岛走向生态,大家知道本地生活的服务业都是吃喝玩乐,所有吃喝玩乐的系统都是孤岛,没有一家是云系统。今天有少部分的公司在做云系统的尝试,他们做了非常多,像餐饮的系统,都在大量的推进线下行业信息化的变革。但是从整体来看,线下的信息是被割裂的。

所以很多人的信息只是在餐厅里面有效,没法走出去,没法跟人家进行交换。所以整体的效率不高,哪怕在一家公司里面,收银、ERP和整个服务系统是断裂的,跟互联网的数据更是断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从信息孤岛到生态的转变。

口碑到底在做什么?我们如何驱动新店商的发展?大家知道口碑最早是从支付端开始做起的,我们三年前在北京开了第一场发布会,叫支付即会员。即我们怎么通过支付把线下的人群转换成线上的会员,然后进行运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所以后来推出了口碑码,我们把支付的入口前移到进店之前,所以进店扫码是一个标准动作。扫码里面有什么?有一系列的优惠服务、买单。

这里面口碑核心的能力在于中间这条,我们提供了一个通路,就是线下流量和线上流量,进到口碑店铺,扫码进店的这个能力。因为店铺是属于商家的,我们一直在提倡,店铺是商家自运营的,跟团购不一样,团购属于平台,我们店铺是属于商家的。到最后支付完成闭环。

这条链路上,口碑没有任何一个行业的应用,所有的行业应用都是由生态公司产生的。所以上面我们看到,单品的优惠、扫码点菜、洞察分析、供应链、CRM,各种插件都是由线下的服务提供的。大家知道线下的服务很难被统一,是由不同的服务公司做local的服务产生的价值。

口碑还有一点,我们集合了阿里和蚂蚁的数据,包括我们的开放平台,我们把很多能力接口输送到生态公司,他们接入进来就可以升级解决方案。不管你做什么系统,只要对接到口碑,你就获得了对人的洞察。当对人的洞察对商品的洞察能够匹配起来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提高你的经营效率。

而这边只要做一件事情,把口碑码铺到所有的商家路口,扫码进店,洞察这个人群,洞察他领的优惠券和买过的商品之后,我们后面会给出一整套的人和洞察的匹配,来解决他后续的供应链优化的问题。

所以从扫码,口碑码,进店,到进入到我们的店铺,这个店铺当中有服务卡,有各种的信息,有优惠有评价,到最后用支付完成闭环。支付完成闭环之后,信息就会转换到线上流量,我们线上有一个人气眼,所有的排序都是以人气作为主要的排序机制。

为什么讲人气?过去很多人讲评价、点评,各种的历史沉淀,但是本地生活不一样,本地生活是短决策,不是一个长决策。就像你吃一顿饭不需要查各种信息,只是今天在哪里,想吃什么,脑袋一闪就要做决定了。短决策更多是说,当下谁最火。今天在线下各种交易,最火的我们即时体现在上面。

我们现在看电影不会看历史评分最高的,因为永远是《肖申克的救赎》。我们要看当下最火,吃喝玩乐哪个餐厅的人气最高我们就去那边。和线下逛商店是一样的,看哪家排队就证明肯定是好吃的,这其实是用脚投票,每个人决策的东西肯定是有存在的意义。

这是我们在做的,我们打破了过去评价累积的时间维度,用即时决定当下的效率分配。

第四,我们在线上通过各种的主题分类,分发流量下去。所以过去的O2O都没有走完整,一方面团购只是线上买了到线下结束,没有再返回来,永远是在那一群优惠的人群当中做运营。但是今天口碑更多还是对全量会有运营。不管你是优惠还是服务,还是买单,都能进入到统一的洞察和管理,到最后输送到人气眼和整个的前端的流量分发。这是我们做的模型。

这套模型放到行业里,我们就可以服务很多的线下行业。大家知道口碑有三个行业,第一个是餐饮,第二是快消,第三是休闲娱乐。我们把所有的行业都打开看,无非是四大模块的需求,第一个部分是流量运营,流量运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过去没有人重视线下流量运营,消费完就走了,商家不知道来的客户是谁,除非办卡。但是办卡是非常重的活,办卡的数量非常少,所以进行流量运营;

第二是精准营销,来的人应该是精准营销千人千面;

第三是人货洞察,我们有一套工具可以输送到,你的顾客住在哪里,平时在哪个时间点出入,可以做相关的人和货的洞察,来提高你的商品的配置。所以第四个环节就是进行供给的配置,供给的配置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进货,要能够进带流量的货。

今天不是我有什么我卖什么,而是根据附近的人群提供商品。大家知道,未来的社区店,像盒马类似的社区店会越来越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说,不再像过去的小零售店一样卖同质化的商品,而是以周边的人群洞察来重组配货的。

假设这个楼盘是三万均价,是五万均价,你在这里面进的货就应该有差异化,就应该满足附近人的差异。如果你的商品还是标准化的,跟线上有什么区别?跟线上没有区别,你又打不过线上的价格战,所以基本上是没有生意可做。

我们给到行业做这一套,不管是美容美发,也是围绕人群来配置品牌,零售商也是围绕人群来进货,餐饮也是围绕人群配置货源。通过口碑码,扫码进入,你的整个人群的数据就和阿里的数据进行匹配了。一旦匹配,这个数据就可以用到营销上,用到服务上,用到后面的金融消费和金融贷款上。

其实讲了这么多,用一个案例就可以理解整个口碑的场景应用应该是什么样的应用。第一个,我们拿小龙虾的案例,因为现在最红的就是小龙虾,最红当属小龙虾,现在是夏天,正是旺季。口碑有很多小龙虾店,但是小龙虾店,大家知道龙虾一盘大概是80到120之间,这是市场价格,但是现在的供应链,很多人餐厅不做,做垂直的供应链,从养殖、生产、配送。

他们在做分工,这个分工下去,小龙虾的价格一下降到三四十块钱一份。龙虾又非常的标准,肥大、干净,这是餐饮业很重要的一点,后端厨房货源的配给都是标准化的,只是餐厅长得不一样,服务部一样。

还有加工的时候手法不一样,但是货源,就像日本一样,所有的拉面供货商只有三家,每家的味道都不一样,但是供货商只有三家。这是很重要的,后端高度集中,前端个性化发展。一旦有了这样的布局,在小龙虾线上可以展开秒杀,我可以买一张,1块钱可以买一张40块钱一份的小龙虾券。

这是很重要的,线下可以扫码引流,一旦有人进店,其实你要知道,餐厅现在团购是玩不下去了,因为统一打八折打七折是整个行业打折,不是一个商家打折,不分新老,统一打折。

所以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用单品来撬动。举一个最简单的案例,我们最简单就是满减,满多少减多少,至少提客单。单品,比如说小龙虾打五折的话,其他菜可以不用打折了。但是小龙虾打折,你是买进来卖出去,对你来讲没有厨师增加原材料增加,你进四十块钱卖八十块钱出去,或者还是四十块钱卖出去,不赚钱,但是其他菜不用打折了,因为你给客户打了单品的折扣,而且是他们最喜欢吃的。将来爆款越来越多,最后核销单品,你可以对这些人群重新洞察,你用这个单品可以撬动他们跟商品的关联。

到最后,这条链路应该是非常清楚的,重点是在运营线下流量,线上流量做一个补给。这是跟过去最大的不同。互联网公司、O2O公私要讲线上怎么给线下倒流,这是需要的,但不是主要的。今天餐厅最主要的,包括线下快消、便利店,他们最主要的不是引流,而是管理门店流量,对客源进行洞察和进行服务。我们这套能力可以输送给所有的行业,包括共享充电宝、家装,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补充线下流量,人货洞察,方案输入,最后支付完成交易闭环。

口碑要做的就是怎么样服务线下,怎么助力线下,我们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力,我们做的是通路,开放平台和数据的共享。让每个人都享受有口碑的服务,这是我们的使命。


在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智能融合、技术推动的新形势下,创业者需要一场可以指导各产业发展方向、厘清各产业发展脉络、引导并链接资本风向、有重大影响力和启发性的行业聚会。  

2018年11月29日-30日,由亿欧公司主办的“智能产业 美好生活”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曁第四届创新奖颁奖盛典将在北京国贸大酒店盛大召开,这将是一场汇聚5000名各产业创新者、行业领袖、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行业盛会;是一场以引导、指引产业风向为目的,启发并分享成功案例,将国内外先知学者的思想提前带到国内的预见性盛会。

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曁第四届创新奖颁奖盛典详情链接: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陈盛;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上线下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