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到2018最火美颜相机大全3米距离,24-70能拍出全身吗?

1892年,第一个“史端乔步进制电话局”在美国投入使用。

后来,在史端乔步进制交换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旋转式和升降式的交换机。

190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对史端乔步进制电话交换机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将三磁铁上升旋转型选择器改为二磁铁的选择器,制成西门子步进制电话交换机。

1929年在澳门安装使用的西门子F1步进制电话交换机

步进制交换机虽然实现了替代人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缺点,例如接点是滑动式的,可靠性差,易损坏,动作慢,结构复杂,体积大等。

日本富士通信机制造株式会社生产的A29步进制交换机(1940年)

于是,工程师们继续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1919年,瑞典工程师贝塔兰德和帕尔姆格伦共同发明了一种“纵横接线器”的新型选择器,并为之申请了专利。

这种接线器,将过去的滑动式改成了点触式,从而减少了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纵横连接器交叉点示意图

在“纵横连接器”的基础上,1926年,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瑞典松兹瓦尔市投入使用。到了1938年,美国开通了1号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系统。紧接着,法国、日本等国家也相继生产和使用该类系统。

从此,人类正式进入纵横制交换机的时代。到20世纪50年代,纵横制交换系统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

“纵横制”和“步进制”,都是利用电磁机械动作接线的,所以它们同属于“机电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就在纵横制不断完善的同时,随着晶体管的发明,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考虑,在电话交换机中引入电子技术。

由于当时电子元件的性能还无法满足要求,所以出现了电子和传统机械结合的交换机技术,被称为“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

后来,微电子技术和数字电路技术进一步发展成熟,终于有了“全电子交换机”。

1965年,美国贝尔成功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存储程式控制交换机(也就是“程控交换机”),型号为

新媒体编辑  :工作7个月

我现在用五个音乐APP,Spotify、Sound Cloud、Apple Music、网易云音乐和虾米。五个APP的曲库加起来有两三千首歌。

主要是因为歌不一样,不同的APP有不同的版权库。我最喜欢Spotify,因为Spotify的算法最好。推荐给我十首歌,能有七首歌是我喜欢的。而且,Spotify特别贴心,会把我点了红心的歌给我打包,做成每天的mix歌单。相比之下,网易云音乐的推荐特别智障。

我现在喜欢听一些小众的独立音乐,这类音乐在Sound Cloud上比较多。我会刻意到上面去找喜欢的歌手和乐队。

高中的时候喜欢听金属摇滚和朋克,现在听起来都太燥了。再之前听过一段时间打口碟。好像是07,08年左右。一个在西安玩乐队、回来开书店的老板,在卖打口碟。他会把碟拆开,用他的特别好的音响放给我们听。我们就一直在那儿听。

以前在家里上网时间有限制,我都是去百度百科和贴吧里搜风格类似的乐队,再把眼缘好的乐队挑出来,疯狂下歌。那时候,在网上也认识了许多朋友。大家一起听歌,一起嗨。

QQ音乐以前有一个功能:你的聊天对象可以听到你放的歌。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会放他的歌单,我也会放我的歌单。自从流媒体时代,我就不再用QQ音乐了。太土了,你看大家在朋友圈分享音乐有多少是来自QQ音乐的?

流媒体确实让我接触到更多音乐人,但我不会特别认真的去挖掘每个人。资源有限的年代,更会想知道乐队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故事什么的,现在就不会。听音乐已经变成了更稀松平常的事儿。我觉得,听音乐还是需要仪式感的。

我初中时代一直在听随声听。一个飞利浦的随声听,做工特别好,现在还在我们家。我姐姐和哥哥听什么,我就听什么。我姐特别喜欢王菲,我就跟着她听王菲。还有周杰伦和梁静茹。特别是周杰伦的第一盘专辑《JAY》,那盘磁带我反反复复听了好多遍。

在网上被拍卖的磁带 | 旧书网

虽然初中的时候MP3就已经有了,我上了高中才开始用。上下学骑车的时候都会听。我还记得那个画面:两个同学并排骑自行车,突然会有一个人骑得飞快。那个人一定在听一首快节奏的歌。

我画画的时候也喜欢听快节奏的歌,不然会困得要睡着了。那时候艾薇儿特别火,《滑板少年》什么的,还有黑眼豆豆,我听他们听得多。

我的第一个MP3是魅族的。高考前,有一次,我把MP3放在兜里,背着一个大画板去画室上课。到了画室,发现MP3没了,就剩画板了。

上了大学就不听快节奏的了,听陈绮贞、戴佩妮。现在会用网易云音乐听一些小众的日本乐队。最开始听的是ミツメ(Mitsume),后来APP又给我推荐了Yogee New Waves,DADARAY之类的,我都还挺喜欢的。画画的时候就听他们的歌。如果听中文歌,比如说民谣,容易被歌词影响到构思。

我最喜欢MP3的年代。因为容量有限,我的MP3好像只有2G,只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歌才会放进MP3里。不像随身听时代选择那么少,又不像现在选择那么琳琅满目。一旦存够了歌,我就很少换。一天循环听都不会腻。就听那几首歌,反而会觉得那些歌真的很好听。

现在的音乐APP特别容易让人疲惫。你总是像大海捞针似的找到自己喜欢的歌,却花费了许多不必要的精力在选歌上。

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员:工作6年

我的第一个随声听是我哥给我的,就用了一两年,磁带就不火了。记不清都听谁的歌了,神奇的是,我的抽屉里有一本张明敏《我的中国心》的磁带,我都不知道这盘磁带是哪来的。

上初中的时候有了CD机,经常跟同学借CD听。那时候喜欢周杰伦,《范特西》买不起正版,80一张太贵了。我买过他另外一张专辑,40块钱,感觉还能承受。

CD机 | 网上商城截图

高中时代用iPod。愿意折腾才会串曲库,我们同学朋友间都是直接串iPod听。我把他的iPod拿回家,他把我的拿回家。我把我的iPod借给一个哥儿们听,拿回来发现他一晚上把林俊杰的江南听了171遍。真是一晚上一分钟都没浪费。

我借过一姑娘的iPod,听到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我问她是什么歌。她说她是从打口碟淘的,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歌。那时候听歌就是这样。只是单纯地听歌,就算觉得好听,不认识这个人,也不认识这首歌。

现在虾米用的最多。我在虾米听过三万多首歌,虾米也已经摸透了我的品味,推荐的歌我一般都比较喜欢。

网易云音乐也会用,因为上面有一些比较偏门的歌。像以前做广播体操的音乐《时代在召唤》,还有10、11年那会儿火的金坷垃的广告。找了一圈,我发现只有网易有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无论是MP3还是CD,都太受你自己所在的环境限制。你身边的人在听什么,媒体上在宣传什么,你能了解到的只有这些。很有限。你自己能去淘碟,但那是一个未知的东西。而且你即使淘到了,你很难再继续往下延伸出什么东西。还是很受限制。

现在就可以瞎听随便听。当你有一个选择之后,算法会帮你接触到更多这个方面的东西。当然了,我也会有被机器控制的感觉,但我目前的看法是,机器控制我走的比我自己走的更远。人其实很难跳出自己的圈子,只不过机器帮我画的圈比我自己画的圈更大些。

我现在用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用QQ音乐是因为版权多,歌特别全。我喜欢听韩国音乐,那上面都能找得到。我的QQ音乐歌单几乎都是韩语歌。

我喜欢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用APP的时候会从产品的角度考虑。使用网易云音乐和使用抖音给我的感觉类似,都是网感很强、粘性很强的东西。而且,网易云音乐的算法比较好,总是能推荐到我喜欢的音乐。

两个已经够了,我不觉得有用其他APP的必要。

我从小就喜欢听音乐,可能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妈妈特别喜欢音乐。我记得还是九几年的时候,我家就花了一万块钱买了一套环绕立体声的音响。我和妈妈一起听莎拉·布莱曼。我现在偶尔还会听歌剧。

后来家里还买过那种磁带机兼收音机兼CD机,一个灰色的、圆形的机器,还挺酷的。我那时候喜欢听欧美音乐,也喜欢听日本动画片里的音乐。我不喜欢华语音乐,因为觉得情啊,爱啊,特别没劲。哪有那么多情爱。

多功能机 | 网上商城截图

然后就是MP3了。我没有用过随声听和CD机,我觉得它们又丑又重,本身书包已经够重了。而且,那么大还不好藏在校服里。

MP3是大学时代听得比较多,听歌特金属。那时候还是大学管弦乐队的成员,也会听些古典乐。

我现在还是会听音响,在休息的时候。我觉得音响带给我的感受是其他设备也好,软件也好,取代不了的。音响播出来的音乐,是有深度的音乐。你能听到音乐的结构、叙事和高音时的共颤。手机里都听不到。

手机听的其实是信息量,是横向的。工作的时候,如果没有灵感会听歌找找灵感。音响和手机,两个作用不一样,没有谁会取代谁的问题。

建筑事务所老板:工作12年

小学初中吧,先是听复读机,后是随声听,SONY的Walkman。打着听英语磁带的名号听歌。我初中的时候,一边看张爱玲,一边听孟庭苇。现在想想,当时得多缺少情感才会听这样的歌。

高中时候听朴树,大学听电子、摇滚。当时会一箱一箱的买打口碟,两周买一次,但也不知道哪张碟好听,就看封面。哪个封面好看买哪个。所以挑着挑着就听到电子了,因为电子乐的封面最好看。

大学也会听MD和MP3。都是从别人那儿淘歌,在谁那儿听到好的歌就放到自己的歌单里。还有种情况是你觉得别人比你酷,那个人听什么,你就会偷偷回去听什么。

MD机 | 网上商城截图

大学末期会用豆瓣FM,听民谣听得多。现在,我大部分时间都听爵士。偶尔不愤了,再听听摇滚。

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都会用电脑听,在Spotify上听。Spotify的界面更像一个网页,用起来很舒服。就连Spotify的广告都觉得好听。而且,它不会推荐很多东西给你,只会推荐一个分类,让你自己去里面发现喜欢的音乐。音乐list少,但品质高。

相比之下,虾米就不好。我在虾米上搜了一首宝宝的催眠曲,之后一个月虾米都在给我推荐宝宝的催眠曲,只有搜了好多次以后才会没有。这就是淘宝算法,我都已经买了,为什么还要给我推荐?

我还是喜欢现在。虽然没有像原来那么珍惜音乐,但选择多了。选择多了,你就不会被一个东西绑架。

以前只听那么几首歌的日子,确实特别喜欢那几首歌。可小时候闻橡皮都觉得特别香。我现在都能想起橡皮的味道,还觉得特别幸福,像糖一样。不是说橡皮这东西有多好,只是因为当时选择太少了。

我一开始用复读机听歌,听英语的那种复读机。我把两个耳机线接一块,一头插在电脑上,一头插在复读机上,这么听歌。当年的条件比较艰苦。

复读机 | 网上商城截图

初中高中的时候喜欢崔健和“土摇”。我还记得,05、06年左右,我在电视上一个什么金曲回顾的节目里听到了崔健的歌,就觉得特别好。

我会买一些盗版CD,第一张CD是崔健的,也会从在小众的摇滚论坛上找歌。确实不太好找。人人网的年代,我还和几个网友一起,做了一个中国摇滚的年代表。就是一个excel表格,列了每个人哪一年出过什么曲子。

大学以后慢慢接触到国外的各种音乐,喜欢的音乐类型也多了起来。最近,我喜欢听日本昭和时代的音乐。

我一般在网易云音乐上听歌。每个乐队成员都有一个自己的歌单,我自己也有,会听那些歌单。也会刻意去搜一首无意中听到的歌,然后点下面的评论看。如果有人的点评很有意思,我会点他的头像进去看,听他都听过的歌。这样也能找到不少好歌。

没事的时候,我会拎一个小的无线音箱,爬到我租的平房的屋顶。音箱连着网易云音乐,一边听歌,一边看鸽子和天空中飞机拉出的白线。

无线音箱|网上商城截图

现在还是会有不少找的歌,也有些歌听着听着就找不到了。所以,喜欢的歌我都会在电脑里存一份MP3。反正听了那么多歌,还是觉得大门和地下丝绒好。

我会觉得接触了什么音乐还是挺重要的。我现在晚上在工体最大的夜店当DJ。看那些蹦迪的孩子,会觉得如果他们青春期的时候接触到了好的音乐,他们就会去鼓楼那片儿(北京独立音乐聚集地)。

我还有一个小问题,网易云音乐的唱片指针是反的,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一直都没改。可能是为了美观吧。

唱针方向不同|新浪新闻(左)、网易云音乐(右)

1979年,索尼发布了第一代Walkman。这代随声听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耳机线的橙色小按钮。按下按钮,耳机音量减小的同时,麦克风会开启。这个功能为了方便Walkman的使用者和外界的沟通,在索尼时任会长盛田昭夫的强烈要求下特别添加的。

盛田昭夫担心新产品会令人太“与世隔绝”。带上了耳机,一个人可以不融入当时所处的环境、不与周围人交流。这在当时看来,既无礼又自恋。

橙色按钮很快就消失了。人们显然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1984年,日本学者细川修平提出了“随身听效应”。随声听使人们从公共环境中脱离出来,在增强了个人对空间的掌控力的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有保护色的泡泡。人待在其中,愿意说话的时候说几句,不愿意说话的时候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再往后,音频压缩技术MP3的出现、网络的普及,都让音乐播放器/软件中的曲库更丰富、更个人化。到了算法的年代,该如何同机器争夺掌握权才是需要深思熟虑的话题。

该如何礼数周全地同人交流,不再是题中之义。难怪如今尴尬癌遍地。以前是尬聊气氛常在,偶尔能逃到自己的小世界,连带个耳机都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现在是不到万不得已,可以尽情在自己的BGM里徜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 雪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2018年9月9日,华兴资本更新了招股文件,计划于9月27日在香港主板上市。

中国“新经济”公司登陆资本市场最短时间纪录被不断刷新,拼多多三年,趣头条两年……不论迟早,对获得资本强力推动的新经济公司而言,上市是必须给投资人的一个交待,雷军、王兴、程维们说“不急”“不想”不是真心话。其实“不急”是时机未到、“不想”是对估值不满意。但包凡说“华兴资本没有在二级市场融资的需求”却是真心话。

专业操盘上市的顶级投行画风是这样的: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纽交所上市,距离1935年从JP摩根分立已过去半个多世纪;1999年,高盛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之路走了140年。

投资机构钟爱的是合伙制,原因有二:

首先,投行最大的资产是人才,而不是资本。拥有顶级人才,不愁没有千百亿美元供其玩弄于股掌。

在所有其它类型的生意中,资本都以股东的身份享有一份收益,唯独在投行眼里是“土坷垃”。合伙人是合伙机构的主人,没有投资人凭出资拿走利润,凭脑子赚到的钱为什么要分给别人?

2017年高盛净利润42.9亿美元,花67.2亿美元回购股权,分给股东的红利仅11.8亿美元。当然回购也算回报投资人,但回报的方式是“请你拿钱走人”。

对投资人如此“薄情”的高盛,为吸引人才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惊人。2017年营收320.7亿美元,营收成本209.4亿美元,其中3.66万员工的薪酬福利开支118.5亿美元,人均32.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0万)。2007年3.05万员工拿到201.9亿美元,人均66.1万美元,按当年汇率折合人民币502万!

500多万年薪只是3万多员工的平均水平,上市前怎么分钱只有天知道。

其次,投行从事的许多业务都“不足为外人道”。君不密丧其国、臣不密失其身,投行不密失其业。因此高盛们希望外界对自己了解得越少越好。

但美国人受不了掌控自己“半条命”的巨头保持神秘。最终,为无数公司操盘IPO的高盛迫于监管压力成为公众公司,摩根士丹利出于同样的原因于1986年上市,高盛多挺了13年。

根据招股文件披露的员工人数及薪酬,2017年华兴员工人均收入达120万元,七成以上营收拿来发工资。与高盛、摩根士丹利们一样,华兴资本上市也与监管相关。

招股文件显示华兴运营实体包括华兴证券(香港)、华兴证券(美国)、华菁证券(中国)等持牌券商。保住已经取得并争取持有更多金融牌照,上市公司地位是必要条件。特别是作为华菁证券的实际控制人,获得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地位非常有必要,此外还得在净资产、净利润、营收方面满足监管部门的一系列要求。

总之,投行机构手中玩转的成千上万亿资本不可能通过股权融资获得,与面包厂不能通过股权融资买面粉是一个道理。

顶级投行中也有为圈钱而主动上市的,一旦存了这种念头,投资人只能被玩死。

2007年,22岁的黑石集团完成了IPO。按美国当年的监管环境和黑石的重要性,这家股权私募基金(PE)管理公司未到“被迫上市”的地步。两位创始人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on)与施瓦兹曼(Stephen Schwarzman)嗅到金融危机将至,感觉有必要募集“过冬的柴碳”,于是黑石成为唯一整体上市的基金管理公司。

既然存了圈钱的念头,当然要用最小的代价(股票)换取最大的利益(募集金额),面对黑石这样的高手,投资人万难幸免。

刚刚成立的中投公司第一单就是用30亿美元购买黑石无投票权股票并承诺至少持有四年。

金融危机后黑石暴跌,深度被套的中投象散户一样“抄过底”“割过肉”,直到2014年黑石股票才回到IPO时的价位。

“入坑”十年后的2017年,中投才基本清仓黑石并宣布“投资成功获得盈利”。黑石发言人对媒体表示“感谢中投长期以来对黑石的的成功投资。”

因为投行玩资本太溜,资本市场总是保持戒惧,生怕估值高了会被当猴耍。

截至2018年末,高盛净资产859.6亿美元,最新市值888.5亿美元,市净率只有1倍多。好比买一件黄金工艺品,按重量乘金价付款,只要黄金是真的就吃不了亏。既然高盛净资产不到900亿美元,市值也只有这么多,爱咋咋地!

腾讯、百度IPO时的市值都只有8亿美元,后来分别冲高到5000多亿美元和近1000亿美元,马化腾、李彦宏不是资本高手,比雷布斯厚道得多。

当真正的资本高手IPO时要小心了!不以“峰值”登陆资本市场,却让参与IPO的投资人赚个盆满钵满,枉称资本高手。

华兴资本的策略是专注新经济领域,与新经济创业家共同成长,提供互补的投资银行及投资管理服务。但2005年才成立、前七年仅有FA业务的华兴,目前营收规模尚小,与其在业界的声望不相称。

华兴资本的王牌业务是投资银行,主要包括财务顾问、股票承销、经纪及研究。

2015年营收达1.12亿美元,2016年、2017年连续下跌,幅度不大。但任何上市、拟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下滑都不是好事。巨亏都比负增长好得多。

2018年Q1,华兴投行业务收入2140万美元,同比增长43.8%。须知投行专家在上市前让自家营收在一个季度呈现“暴涨”不算难事。暴涨之所以带引号,因为华兴客户营收动辄一年一翻,同比增速低于50%都不好意思见人。上市前冲刺一下,不过涨了百分之四十几,让人联想到两个词:靠天吃饭、空间有限。

好在由于投资管理业务收入增长,投行业务在总营收中的比例逐年下降,2017年降至71%,2018年Q1进一步降至55%。

投行业务收入下滑,费用却逆势增长,经营利润率急剧下降。2015年经营利润5620万美元,利润率50%;2017年经营利润仅为1330万美元,利润率13%。

原因很清楚——雇员数目增至三倍以上。招兵买马建立对早期创业公司的覆盖,提升股票研究能力、销售及交易能力,华兴在人力资源方面大笔投入的收效尚未显现。

华兴投行业务收入约90%来自顾问服务,年分别为10.7亿美元、1.02亿美元和8585万美元。

中国半个互联网圈的融资、并购都有华兴的身影,最近三年操作的“大案”有摩拜/快手/自如私募,京东腾讯战略合作,滴滴快的合并、新美大合并、赶集与58同城合并、猫眼分拆等等。

尽管如此,华兴收取的顾问费也就是1年1亿美元的出息,由于基数太小,即便翻倍也没多大想象空间。

2)投资管理及证券业务

华兴资本的投资管理业务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截至2018年3月31日,管理基金承诺认缴总额30.8亿美元。

这块业务的表现也比较疲软,2017年收入2835万美元,同比增幅仅为8.5%。2018年Q1营收1187.5万美元,同比猛增106%。不知是水到渠成还是上市前“刷业绩”。

华菁证券主要业务包括股票承销、资产管理、经纪、财富管理等。这是华兴资本的新兴业务,2016年才开始运营,2017年营收1220万美元(其中股票承销收入687.2万美元),占营收的9%;2018年Q1收入556万美元(其中股票承销收入73.5万美元,同比下降58.6%),占营收的14.3%。

截至2018年3月31日,华菁证券承销总收入760.7万美元。

成立华菁证券并争取“在短时间内建立多牌照证券平台”是华兴的重要战略决策。华兴希望在顾问、股票及资产支持证券承销、结构化融资、资产管理及证券投资等多条业务线取得突破。

2017年12月华箐证券完成股权融资,引入江苏交通、立白集团、新希望集团等股东后,净资产达28亿,投后估值70亿。

华兴模式的特点是早发现、早介入与企业共同成长。从发现“潜力股”为其充当私募融资财务顾问,用自己管理的基金跟投优质标的,在“BAT轮”提供服务,IPO时“混入”承销队列分一杯羹,华兴从头跟到尾。对创业企业来讲,华兴的确提供了极富人情味的优质服务。

比如,早在2011年3月,华兴就为京东私募融资充当顾问,2014年撮合京东与腾讯战略合作,在京东IPO及增发股票时充当“联席账薄管理人”,为京东金融、京东物流分拆充当财务顾问……

华兴模式对操盘者的能力、魅力、眼光、耐心是极大的考验,包凡率领的核心团队的确优秀,但短期内扩大核心团队、提高产能几乎行不通。

高盛、美林、瑞银等一线投行不然,不管你当年拿了谁的私募、不管谁当你的财务顾问,IPO时还要哭着喊着不惜代价请高盛们承销股票,前提是人家看得上你。

华兴模式在“精品投行”时代行得通,想要做大谈何容易。为了拓展业务范围,打造一流团队,华兴把收入都花了出去,2017年净利润约等于零,2018年Q1净亏损6530万美元。

华兴的投入要等几年才能获得回报,2017年效益差是必然的,2018年Q1亏这么多说明华兴IPO并非蓄谋已久而是临时起意,不惜代价冲了一下营收,盈亏就难以顾及了。

华兴拟发行8500万股(占扩大后股本的15.5%),定价区间31.8港元~34.8港元。发行价下限对应的市值为174亿港元,折合22.2亿美元。

按惯例,拟发行股票中的850万股(10%)在香港发售,7650.7万股(90%)走国际发售。

尽管最终定价在31.8港元,华兴在港还是出现认购不足(151万股未获认购,认购率仅为82%)。与阅文的625倍超额认购不可同日而语,连“互联网马甲”被质疑的小米都获得近10倍的超额认购。

营收1亿多美元而且滞涨,2017年净利润几近于零,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难怪被香港投资人冷落。

机构投资者相对踊跃,支付宝(香港)控股、雪湖资本、LGT领衔的前25大承配包揽IPO发售股票中的九成。其中支付宝斥资3.9亿港元认购1233万股,占IPO发售数的14.5%。

散户根据定价判断参与IPO的获利空间,机构想得比较多。比如说蚂蚁金服,花5000万美元力挺华兴上市,包凡能不心存感激吗?#不图赚钱,为交朋友#

由于IPO发行股票大部分在不差钱、想和华兴交朋友的机构手里,市面上实际流通量很少,华兴资本上市后股价下行压力不大。但交易量过小,股价容易波动,有可能会妖


头图来自:Unsplash,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ID:idxgh2013),作者:王槙。

手机的普及,让找路已不再是难事。但长期依赖GPS导航对大脑的影响,并不止是变路痴而已。

“请珍惜身边的路痴朋友,因为说不定哪天他们一出门,就和你永别了。”

曾几何时,这样调侃路痴的段子遍布网络。但在手机导航已成标配的今天,除了故意卖萌,隐藏自己的认路缺陷已非常简单。

● 搜索“路痴”,指南第一条:给手机装个地图

不过,如果要放下手机呢?

很可能,路痴会比原来更多,甚至包括那些曾经嘲笑路痴的人。

这一切,要从针对出租车司机大脑的一项研究说起。

十年前的北京城,最能让初来乍到者心生敬畏的,大概就是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出租车司机。他们能侃、熟悉且乐于分享各种信息,俨然这座城市的主人。

放下能侃能吹不谈,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老司机,很少像今天的网约车司机这样需要GPS导航。

他们自己就是活地图。而最先表明GPS导航会影响导航能力的研究对象,也正是出租车司机群体。

21世纪初的英国伦敦,GPS导航仪逐渐普及。这时,一位神经科学家爱莉诺·马圭尔(Eleanor A. Maguire)站出来呼吁,出租车司机应谨慎对待这项新技术。因为她的研究表明,依赖导航可能会对司机造成负面影响。

这一切要从大脑深处一个被称为“海马”的脑区说起。

海马体(Hippocampus)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海马与空间记忆密切相关。

比如,善于在不同地点贮藏食物的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其海马与脑、身体的体积比大于没有这种习性的动物。它们的海马甚至会随季节发生变化,在需要记住大量贮食地点的秋冬季变得最大。

空间导航的经验是否也会影响到人的大脑、尤其是海马?爱莉诺想到了一个绝佳的研究对象:伦敦出租车司机。

伦敦市中心的交通线路复杂,被评为全世界最容易迷路的城市。司机需要熟悉大约25000条街道的位置关系,练习2-3年才能通过考核正式开业。

他们也会像自然界贮食的动物那样,在获得大量空间知识的同时,大脑也悄然变化吗?

爱莉诺发现,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与众不同,其头部的灰质体积小于常人,而尾部则大于常人。而且司机的驾龄越长,海马的尾部越大;尾部越大,司机越善于判断伦敦的空间方位。

此外,在驾驶培训之后,通过考核的司机海马尾部显著增大,而考核失败的司机却没有这种变化。

而且,退休后的司机,海马会逐渐萎缩,空间知识也同步丧失。爱莉诺发现了一位简称为T.T的老司机。他在大脑两侧的海马受损之后,再也无法回想曾经细节丰富的伦敦街景,也无法继续在市区导航了。

● 从圣保罗大教堂到英格兰银行,正常司机走红色的路线,而T.T则沿着黑色标记的主干道绕来绕去,始终无法到达目的地(左上方为T.T大脑的冠切面扫描图,可以看到海马已受损)

● 海马若是损伤严重,连在自家附近走动都会变得吃力。图左为一位海马受损的病人对自己社区的描绘,内容非常贫乏

爱莉诺的这些发现表明,人类大脑即使在成年之后,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应对环境的各种经验,会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样是司机,来自伦敦和来自北京的,其海马可能大为不同。

既然海马相当于人体自带的GPS,那么诚如爱莉诺所担心的那样,依赖外置的GPS导航会造成负面影响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大脑是怎样导航的。

认知地图 vs. 刺激—反应

手机导航普及之前,找人问路是常事。在北京,大爷大妈们热心指路的形象深入人心。电影《老炮儿》在开头和结尾,也用六哥和儿子给人指路的对比,反映时代的变迁。

问路的整个过程,也正是阐明大脑导航模式的最佳模型。

假设有一个初来乍到者,站在下图中的A点向人问路:从A到D,该怎么走?

如果你是熟知这块地区的指路人,你多半会下意识地回想目的地与当前的位置关系(D位于A的西南方向),并在脑海中浮现类似动态地图的场景,设想如何从A经过B和C、最后到达D。

而你最终给出的回答往往是这样:“从A往前走到T字路口(B),左转经过两路口到达拐角(C),再右转直走到头(D)。”

转换一下身份,如果你是初来乍到的问路人,恐怕很难通过这番描述,形成与指路人类似的图景和方位感。你只需记住这段话,依次执行转向的指示即可。

指路人的所想和所言,分别代表了我们日常导航的两种策略:认知地图和刺激-反应。

在运用认知地图策略时,人类大脑会构建一系列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比如通过A与B、B与C的相对位置,推断A与C的方位关系。类似地,还可以纳入更多的地点,形成一个位置关系的网络,并将其嵌在更大的网络之中。

完成这一任务的正是海马。海马主要通过与之相邻的内嗅皮质(entorhinal cortex)接收信息,内嗅皮质含有大量的网格细胞,这些细胞像坐标系一样,表征空间中的系列位置:

● 老鼠在迷宫中走动,每到某些特定的位置,网格细胞就会放电。(白点代表一个网格细胞在所有位置的放电)

● 网格细胞通过放电标记的位置很有规律,正好符合正六边形的网格。不同细胞的网格大小不一,相当于各种精度的坐标系

来自网格细胞不同精度的坐标信息汇入海马,海马中的位置细胞能进一步综合,表征当前或某一特定的位置:

● 老鼠每到一个位置都有特定的位置细胞放电。(不同颜色的点代表不同位置细胞的放电,人类海马的工作机制与此类似)

此外,海马还具有物体选择细胞,标识不同的物体。它们与位置细胞相连,从而将特定的位置与物体信息绑定在一起。在我们探索环境时,许多这样的位置细胞和物体选择细胞以复杂的方式构成认知地图的信息网络。

而刺激-反应的导航策略则更为简单:根据特定刺激(路口、转角)做出特定动作反应(左转、右转)即可,无须形成地点之间的方位关系。

这种反应方式的建立与海马无关,而是在大脑纹状体的尾状核中完成。

这两种导航策略有什么区别?一项老鼠走迷宫的实验揭示了答案:

有一只饥饿的老鼠,每天从南边爬进迷宫,而食物总放在西边。在第8和第16天时,将老鼠从北边放入迷宫,猜猜它在十字路口会往哪边走?

试验中,老鼠们的反应出奇地一致:第8天跑去西边,第16天跑去东边。

这是因为老鼠和人类一样,也依赖上述的两种导航策略。

训练早期,通过对迷宫内部的探索,老鼠形成了相应的认知地图,了解迷宫四分支的方位关系。因此,在第8天即使从北边进入迷宫,它们也知道应该右转去西边寻找食物。

而随着训练的增加,老鼠每次从南边去往西边时,都是到达路口后左转就行——这符合刺激—反应的策略。这种策略比认知地图更有效率,会通过训练反复强化。

到第16天时,这种动作记忆变得比认知地图更强。这时,老鼠再次从北边出发,到达路口仍会下意识地左转,结果就到了东边。

由此可知,刺激-反应的策略虽然效率更高,但不如认知地图灵活。

● 曾引起媒体关注的“美女路痴”睿文,从家到公司,100%地依赖刺激-反应。“十字路口的数量数错了咋办?”——“只能回到上一个地址重新数。” 

GPS所鼓励的,正是刺激—反应策略:们只需关注抽象的路线图,遵照前行与转向的提示,就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导航越精准,我们就越不需要关注周围的环境、越不需要建立完整的认知地图。

久而久之,这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爱莉诺的合作者的另一项研究,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

实验地点仍是伦敦市中心。实验参与者在熟悉了一系列街区之后,在导航测试的一些回合自己判断该往哪走,在另一些回合选择电脑指定的方向。

当参与者自己判断怎么走时,海马处于激活状态,而依赖电脑做决策时,海马不再活跃。

也就是说,依赖外挂的设备之后,海马原有的导航功能被闲置了。

这种闲置会有怎样的后果?

在自然界,如沼泽山雀这样具有贮食习性的动物,在无法贮藏食物的条件下,它们的海马就会萎缩。

DTD患者极为路痴,甚至会在自己的家里迷路。原因在于,他们的海马虽然完整,在空间导航时却无法活跃,因而不能建立有关环境的认知地图。

依赖GPS导航会减弱甚至取代海马建立认知地图的功能,同时增强对刺激—反应模式的依赖。我们由此形成的空间知识会更加刻板,进而让我们对环境缺少把握,又反过来强化对GPS的依赖。

自然状态下,随着人的衰老,构建认知地图的能力会随海马的萎缩而衰退,随之加深的是对刺激—反应策略的依赖。人的行为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刻板固执。

研究发现,长期依赖GPS导航的老年人,其海马体积更小,在轻度认知障碍测试中表现更差。海马是阿尔兹海默患者最先衰退的脑区之一,而轻度认知障碍也是这种疾病的预测指标,一些科学家因此担心,长期依赖GPS导航可能会加速老年痴呆的降临。

● 健康成人(左)与阿尔兹海默患者(右)的大脑对比,后者的海马已经萎缩

虽然研究没有说明,究竟是海马体积小的个体更依赖GPS,还是对GPS的依赖加速了海马的萎缩,但结合导航经验和空间训练塑造海马的各种实例,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影响很可能是双向的。

空间认知的功能不仅限于导航。海马与各种感觉皮层有着丰富的联系,负责编码视听触嗅味、喜怒哀惧思的意识体验,形成连贯的个人记忆。这些过程意味着建立经验元素的空间秩序,并影响我们认知和思考事物的方式。

除了GPS导航,现代生活在很多方面鼓励我们依赖外在的便捷工具。值得留心的,是我们与工具之间的双向关系,在工具成为自身外延的同时,我们也成了工具的外延。

如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所言:“木匠手拿锤子时,他只做锤子能做的事,他的手变成了钉钉子和拔钉子的工具。战士在使用望远镜时,视野变远了,但看到的只有镜头之内的东西。”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大象公会(ID:idxgh2013),作者:王槙。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

我喜欢用Fuji的Instax Mini 8,是挺贵的,但是超级有范,可以直接打印出来,有种老照片的感觉,而且效果非常的好,比苹果手机和一般的摄影拍出来的好。仅供参考。

美颜相机是一款把手机变自拍神器的APP,由美图秀秀团队倾力打造,专为爱自拍的女生量身定制。自动美肌和智能美型,颠覆传统拍照效果,瞬间自动美颜,完美保留脸部细节,让照片告别模糊。非常受到广大女性的喜爱,一般报价为1600元,以上价格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美颜相机价格:是专门为爱美的女生设计的自拍美颜相机。售价比较平易近人,约1600元。   美颜相机自拍神器的鼻祖卡西欧,也生产了一款称为“魔镜”的自拍美颜相机。价格仅549元。 以上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最火美颜相机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