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星球大战精英舰队里克隆军团的舰队编制都是三艘狩猎级巡洋舰?《克隆战争》里突破封锁线,战舰对决,巡逻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是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后拍摄的新一部《星球大战》电影,也是四十年来第七部《星球大战》真人剧场版电影。本文将从五个部分全面介绍这部电影:

1、《星球大战》前六部电影剧情梗概


2、《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是续集还是重启
3、《绝地归来》与《原力觉醒》之间的故事
4、《原力觉醒》正史背景设定与彩蛋
5、《原力觉醒》与传说宇宙的关系

一、《星球大战》前六部电影剧情梗概


(如果您已熟悉《星球大战》六部曲电影的剧情,可以跳过这部分)

“原力”是《星球大战》宇宙所独有的,也是《星球大战》作品的核心设定。原力是所有生物产生的一种能量场。原力包含一切,穿透一切;原力把《星球大战》银河系的万事万物联系在一起。原力与生物的联系媒介是细胞内的一种被称为“纤原体”(Midi-chlorian)的微观生命形式。纤原体告诉生物原力的意志。那些能利用原力的生物被称为原力敏感者(Force-Sensitive)。原力敏感者细胞内的纤原体含量远高于非原力敏感者。原力敏感者有强有弱。原力敏感者可以运用原力实现隔空移物、控制心灵、预见未来、原力闪电等技能,甚至变成幽灵,实现意识不灭。因此,在非原力敏感者看来,原力几乎无所不能。

原力分为光明面和黑暗面。光明面往往伴随着诚实、怜悯、宽容、仁慈、平静、自我牺牲等正面情绪,而黑暗面则往往从愤怒、憎恨、贪婪、妒忌、恐惧、好斗、狂妄自大等负面情绪中汲取力量。信奉光明面的原力敏感者与信奉黑暗面的原力敏感者之间的斗争构成了《星球大战》系列作品的主线。

1、前传三部曲:《幽灵的威胁》、《克隆人的进攻》和《西斯复仇》剧情梗概:

原力敏感者只占银河系人口的极小部分。绝大多数银河系居民都是没有“超能力”的普通人。他们凭借智慧和经验,创造了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银河共和国,其首都为行星科洛桑(Coruscant)。银河共和国是一个实行民主制、联邦制和共和制的星际政权,囊括了银河系绝大多数的文明和种族。共和国的和平主要由一个被称为“绝地武士团”的组织维护。绝地武士团的成员被简单地称为“绝地”,都是信奉光明面的原力敏感者。在绝地的保护下,共和国和平发展了将近一千年。但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涌动,一群被称为“西斯”的原力黑暗面使用者一直企图获得共和国的领导权。最终,一名叫帕尔帕廷的秘密西斯获得了成功。

帕尔帕廷原是和平的纳布(Naboo)星系派驻银河共和国议会的代表。但他暗中怂恿经济垄断组织“贸易联盟”(Trade Federation)派机器人入侵自己的家乡,并以此为藉口攻击共和国现政府不作为,从而博得其他议员对自己的同情,使自己顺利当选为共和国新一任最高议长(Supreme Chancellor)。

十年后,他故伎重演,一方面派自己的西斯徒弟煽动共和国境内的分离主义思潮,组建与共和国中央政府为敌的独立星系邦联(Confederacy of Independent Systems),另一方面又让绝地指挥共和国的克隆人大军,打击分离势力。

在这场持续了三年的克隆人战争(Clone Wars)中,虽然共和国大军节节胜利,但绝地的力量被削弱,人民对民主制度失望透顶。最后,在克隆人战争即将胜利之际,帕尔帕廷利用苦肉计谎称绝地发动政变未遂,他为了银河系的安全与和平称帝,改组共和国为银河帝国(Galactic Empire),与自己的新徒弟达斯·维德(Darth Vader)一起对绝地展开大清洗。但达斯·维德的妻子临终前生了一双子女。这对双胞胎兄妹分别被幸存的绝地和反对帝国的议员秘密保护了起来。这件事达斯·维德并不知晓。

2、正传三部曲:《新的希望》、《帝国反击战》和《绝地归来》剧情梗概:

将近二十年后,达斯·维德的女儿莱娅·奥加纳(Leia Organa)已经成长为起义军的秘密领导人之一,立志领导人民推翻帝国的压迫。达斯·维德的儿子卢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也已初步接受绝地训练,并且在走私者汉·索洛(Han Solo)和丘巴卡(Chewbacca)的帮助下,从贫瘠的沙漠行星塔图因(Tatooine)踏入纷乱的银河舞台,加入了起义军。当时帝国建造了巨大的超级武器“死星”(Death Star),它能一炮击毁一整颗行星,成为帝国恐怖统治的象征。于是起义军对死星发动奇袭。在战斗中,汉·索洛击退达斯·维德,卢克运用原力摧毁了死星。

不料三年后,帝国反击起义军成功,汉·索洛甚至被帝国俘虏后交给了银河系的黑帮。与此同时,卢克也知道了达斯·维德是自己父亲的事实。

大约一年后,汉·索洛终于被战友们救出。帝国已开始建造第二颗死星。这一次,起义军趁死星二号尚未完工就对它发动进攻。同时,已成为一名真正绝地的卢克更是孤身一人直面帕尔帕廷皇帝和达斯·维德两名西斯。在随后的战斗中,达斯·维德终于被儿子的言行和遭遇感化,脱离黑暗面,杀死了帕尔帕廷,自己却因伤重不治,死在儿子面前。起义军也很快摧毁了死星二号。

二、《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是续集还是重启

《星球大战》系列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共享宇宙”(Shared universe)。换而言之,只要得到卢卡斯影业的授权,接受卢卡斯影业的监管,任何人都可以创作商业化的《星球大战》作品。这些作品都将被纳入《星球大战》世界观,成为《星球大战》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从1977年至今,在《星球大战》这个总标题下,总共诞生了3部电视电影、5部动画片、6部剧场版电影、约150款电子游戏、300多本漫画集、400多本小说和不计其数的短篇小说、设定书、模型、玩具等周边产品。

在2014年4月25日之前,卢卡斯影业采用一套分级正史体系管理所有《星球大战》作品。这套体系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复杂,但总体思路就是:除了恶搞向的作品(比如《乐高星球大战》、《愤怒的小鸟:星球大战》等),其它所有《星球大战》作品都是正史,其中电影六部曲地位最高,2008年开播的CG动画片《克隆人战争》次之,其余的大多数影视剧、图书和游戏位于第三级,70、80年代的早期漫画等作品位于第四级。如果高级别的作品和低级别的作品之间发生冲突,以高级别的作品为准。星战迷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衍生宇宙”(Expanded Universe)就是指第三级和第四级的作品。衍生宇宙把原本前后时间跨度只有36年的《星球大战》电影和动画片一下子扩充为前后时间跨度达25931年的星际文明变迁史诗。

2014年4月25日,已被迪士尼收购的卢卡斯影业宣布,《星球大战》分级正史体系被废除。从此以后,所有迪士尼策划的《星球大战》新作,无论是电影、动画片,还是图书、游戏,都跟电影六部曲和《克隆人战争》一起属于一个统一的《星球大战》新正史,内部不再分级,享有相同的地位。而另一方面,原先的第三级和第四级作品,即浩翰如烟的衍生宇宙旧作,则被打上了“传说”(Legends)的标签,不再是正史。新正史作品不会兼容传说作品。截止《原力觉醒》在北美上映当天,已有1部电影、1部动画片、10套漫画、16则短篇小说、17本小说和多款游戏作为《星球大战》新正史作品问世,前后时间跨度为66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星球大战》作品其实分属两个平行宇宙,即传说宇宙和正史宇宙。《原力觉醒》所处的时间点是《绝地归来》之后30年。传说宇宙的小说早就讲述过这个时间点前后的故事和背景了,但与《原力觉醒》的剧情完全不同。因此,从传说宇宙的角度看,《原力觉醒》是重启,从正史宇宙的角度看,《原力觉醒》是续集。

三、《绝地归来》与《原力觉醒》之间的故事

第二颗死星被炸毁、皇帝驾崩后,起义军改组为新共和国(New Republic),钱德里拉(Chandrila)行星成为临时首都。银河议会得到恢复。原起义军领导人蒙·莫思马(Mon Mothma)被选为新共和国银河议会首任议长。新共和国星际舰队由贾尔·阿克巴元帅(Grand Admiral Gial Ackbar)指挥。几个月后,新共和国在阿基瓦(Akiva)行星上空打败帝国残余的舰队。阿基瓦成为首颗加入新共和国的外环(Outer Rim)行星;新共和国揭开了解放外环的序幕。

皇帝驾崩一年后,新共和国与帝国残余在外环的沙漠行星贾库(Jakku)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役。这场战斗在EA发行的游戏《星球大战:前线》的免费DLC《贾库战役》中有详细表现。贾库战役以新共和国获胜而告终。此后,帝国残余再也无力对新共和国发动大规模战役,被迫与新共和国签署一份名为《银河和议》(Galactic Concordance)的和平条约。帝国向新共和国投降且事实上被解除武装;银河内战结束。

几乎就在《银河和议》签署的同时,大量帝国飞船载着不计其数的帝国军事机密逃亡至银河系的未知区域(Unknow Regions),躲避新共和国的耳目,伺机东山再起。没过多久,银河系核心世界(Core Worlds)和内环(Inner Rim)的那个银河帝国就消亡了。而未知区域的帝国残余势力则重组为第一秩序(First Order),成为帝国的继承国。一个叫斯诺克(Snoke)的神秘黑暗面使用者成为第一秩序的最高领袖。三十年来,第一秩序在未知区域秘密扩军备战,在新探索的行星系扩张殖民,以新共和国为假想敌。

与此同时,新共和国在《银河和议》签署后则实施了一系列分权制与非军事化改革。新共和国星际舰队被大幅度裁减,虽然依然是银河系最庞大的武装力量,但远远不能和旧共和国与银河帝国的军队相比。新共和国的首都也不再是固定的科洛桑或钱德里拉,而是通过选举在成员星球间轮换。全共和国上下几乎都沉浸在和平主义的幻想中,不愿意把帝国残余势力的崛起剿灭在萌芽状态。第一秩序兴起后,新共和国居然试图与他们和平共处。在新共和国与第一秩序的空域之间有一片由中立行星系组成的缓冲区。两国商议,任何越过缓冲区的军事行动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于是,新共和国与第一秩序陷入了不战不和的冷战状态。

一方面,新共和国的政客认为第一秩序不足为惧。新共和国政府对第一秩序公然违反《银河和议》的事实以及屡次越过缓冲区侵害共和国利益的行为不管不顾,仅仅依靠发表外交抗议了事。莱娅·奥加纳是少数对帝国残余势力持强硬态度的新共和国官员之一。她反对裁军,认为第一秩序会毁灭新共和国努力奋斗的一切,应该予以严厉打击。然而,她却被她的政敌污蔑为战争贩子、不可救藥的和活在过去的人,甚至遭到新共和国高层的排挤。在《原力觉醒》故事发生前,时任新共和国议长拉内弗·维莱查姆(Lanever Villecham)更关注于改善与跨海迪亚边疆(Trans-Hydian Borderlands)内各中立行星系的贸易关系,而不是防范第一秩序。

另一方面,新共和国默许莱娅·奥加纳组建抵抗组织(Resistance)对抗第一秩序。抵抗组织是莱娅成立的一支私人秘密小部队,专门用于监视和防范第一秩序的行为。其成员几乎都由莱娅亲自招募。抵抗组织表面上依然是新共和国军队的一部分,但仅仅得到共和国道义上的支持,而得不到实质上的资助。抵抗组织所依赖的资金、飞船和装备仅由少数与莱娅持相同顾虑的共和国官员悄悄输送。为了防止被政敌和第一秩序抓住把柄而挑起不必要的事端,抵抗组织的许多行动都是秘密的。

四、《原力觉醒》正史背景设定与彩蛋

以下提到的背景设定信息如果不加说明,均来自《原力觉醒:不可思议的剖视图》(The Force Awakens: Incredible Cross-Sections)和《原力觉醒:视觉图典》两本参考书。

开场惨遭第一秩序焚毁的是贾库的图阿努尔(Tuanul)村。这个村最早在小说《余波》里被提及。

Force)的成员。这个教会在帝国时期处于地下状态,他们信仰原力光明面,认为绝地有一天会回来给原力带来平衡。在卢克学习绝地之道的过程中,桑·特卡曾帮助卢克寻找失落的绝地典籍。因此,在卢克失踪后,他藏有一部分能找到卢克的星图。不过,桑·特卡本人不是原力敏感者。

飞行员波·达默龙(Poe Dameron)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在漫画《破碎的帝国》(Shattered Empire)里,波的母亲莎拉·贝(Shara Bey)中尉是起义军绿色中队的飞行员,波的父亲克斯·达默龙(Kes Dameron)中士是起义军特种部队探路者。

夫妻俩都是参加过摧毁第二颗死星战斗的老兵,与卢克、莱娅和汉都有交情。在小说《觉醒之前》里,波长大后追随父母的脚步,加入了新共和国星际舰队,成为一名出色飞行员。他是轻剑中队(Rapier Squadron)的指挥官,座驾是T-85 X翼战斗机。在一次可疑的救援任务中,他的战友牺牲于第一秩序的炮火下,而新共和国却不愿采取进一步措施。这迫使他擅离职守,亲自秘密调查背后的阴谋。他的这一行为虽然鲁莽,但引起了莱娅·奥加纳的注意。莱娅亲自把波招募入抵抗组织。波加入抵抗组织后,协助莱娅揭发了新共和国腐败议员埃鲁多·罗-金托(Erudo Ro-Kiintor)与第一秩序勾结、涉嫌叛国的事件。这次任务成功结束后,莱娅便把寻找卢克的重要任务交给了波。

波在《原力觉醒》里驾驶的是T-70 X翼战斗机,这也是抵抗组织的主力战斗机。T-70虽然比起义军当年的T-65先进,但比新共和国自己的主力战斗机T-85落后。和T-65相比,T-70的造型更像已故概念画家拉尔夫·麦夸里为X翼绘制的概念图。

第一秩序屠村时,第三个被波打死的冲锋队员是FN-2003,绰号“失误”(Slip)。他在芬恩(Finn)的头盔上留下了一个血手印。在小说《觉醒之前》里,失误和芬恩是一个火力小组的战友,其中芬恩是小组长,失误是后进生——所以被取名“失误”。芬恩一直很照顾失误,为此还受过法斯马队长(Captain Phasma)的批评。

凯洛·伦(Kylo Ren)的座驾是“宇普西龙级”指挥穿梭机(Upsilon-class command shuttle)。这种飞船为第一秩序高级官员专用。

凯洛·伦的光剑水晶是开裂的,无法有效约束动力,因此剑刃显得很不稳定。

两名冲锋队员在逮捕波时,那名先后两次击打他的冲锋队员编号是FN-3181,由长期与本片导演J. J. 艾布拉姆斯(J. J. Abrams)合作的好莱坞著名电影作曲家米夏埃尔·贾基诺(Michael Giacchino)客串。

芬恩在屠村时一个人都没杀。根据小说《觉醒之前》的描述,芬恩是一名在演习设施里成绩顶尖的优秀冲锋队学员,但就是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富有同情心,对平民下不了手。贾库任务是他第二次执行任务。在这之前,他奉命跟随法斯马队长去普雷西拉星系(Pressyla system)镇压矿工罢工。法斯马下令他射杀罢工运动领导人,他同样没有下手。法斯马原本希望在贾库再给他一次机会,没想到他在贾库就叛逃了。

法斯马队长穿着镀铬的盔甲。她盔甲上的铬元素回收自一艘原本属于帕尔帕廷皇帝的纳布游艇,因此她的盔甲闪闪发亮。

BB-8离开图阿努尔村时,从地下探出头来的红眼生物是贾库的本土夜行生物守夜虫(Nightwatcher worm)。

波·达默龙刚进入“定局者号”机库时,在“定局者号”机库的甲板上还会跑过一个梯形物体。这就是MSE-6修理机器人,俗称“老鼠机器人”(Mouse Droid),最早在《新的希望》的死星甲板上出现。

芬恩的冲锋队编号是FN-2187。在《新的希望》1小时15分15秒时,汉·索洛提到关押莱娅的死星牢房编号也是2187。

蕾伊(Rey)出场时,她带的护目镜是帝国冲锋队头盔的护目镜。根据小说《觉醒之前》的记载,这副护目镜是她在一艘格特罗克工业(Ghtroc Industries)690轻型货船上捡到的。这艘货船也是众多在贾库坠毁的飞船之一。

贾库上那个布满飞船残骸的地方叫“星际飞船坟场”(Starship Graveyard),是二十九年前那场惨烈的贾库战役的遗迹。蕾伊骑着飞行摩托经过一艘帝国歼星舰残骸时,可以在前景处看到一架T-65 X翼战斗机的残骸,而那艘歼星舰就是当年坠毁在贾库的“处罚者号”(Inflictor)。“处罚者号”最早出现在小说《星海迷途》中,其舰长就是小说主角之一赛恩娜·雷(Ciena Ree)。“处罚者号”在贾库战役中坠毁后,赛恩娜·雷幸存,被新共和国俘虏。

蕾伊骑着飞行摩托离开星际飞船坟场时,路上的那只鸟叫啄钢鸟(Steelpecker),是贾库本土生物之一。

尼马哨站(Niima Outpost)的那座拱门和动画片《星球大战:义军崛起》第二季第10集《原力的未来》(The Future of The Force)里的那座拱门造型类似,两者均源于已故概念画家拉尔夫·麦夸里当年为贾巴宫殿绘制的概念画。

影片13分16秒左右,在昂卡·普拉特(Unkar Plutt)的废品回收站外面,可以看到一个动力机器人(Power droid)在游荡。这种类似移动充电宝的动力机器人最早在《新的希望》里出现。在影片后面的抵抗组织基地场景中,动力机器人还会出现。

废品回收商昂卡·普拉特是克罗柳特人(Crolute),由英国影星西蒙·佩格(Simon Pegg)饰演。

领口粮时,排在蕾伊身后的是传奇的博巴乔(Bobbojo)。他是纽科西亚人(Nu-Cosian)。博巴乔是短篇小说《万物既伟大又渺小》(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的主角。在小说里,他是一个在贾库游荡的神秘说书人,背后背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据传,其实是他和他的动物们确保了当年帝国第一颗死星的毁灭。

矗立在夕阳下的机器叫湿气冷凝机(Moisture vaporator),是一种在沙漠环境中收集空气中水分的设备,最早也是在《新的希望》里出现。

影片13分48秒左右,可以看到一个义军X翼战斗机飞行员造型的娃娃。这是蕾伊利用废品自己制作的。随后蕾伊戴的头盔属于起义军蒂尔方黄色王牌中队(Tierfon Yellow Aces Squadron)的女飞行员多丝米特·雷(Dosmit Raeh)。

蕾伊的住所是一台倒塌的帝国AT-AT步行机(AT-AT Walker)。这种步行机最早在《帝国反击战》里出现。

绑架BB-8的蒂多人(Teedo)由袖珍人演员基兰·沙阿(Kiran Shah)饰演。32年前,基兰·沙阿在《绝地归来》中演过一名伊沃克人(Ewok)和贾巴宫殿里遭折磨的动力机器人。蒂多人骑的是驮甲兽(Luggabeast)。驮甲兽是边疆世界的役畜,它们的脸永远被厚重的盔甲板所覆盖。蒂多人用这种半机械动物寻找可以回收的机器。

解救了BB-8后,蕾伊首次告诉观众她先前所在的居民点叫“尼马哨站”。尼马哨站以赫特人尼马(Niima the Hutt)的名字命名,因为最早是她建立了这个居民点。

紧接着,蕾伊还提到了“凯尔文深谷”(Kelvin Ravine)。图阿努尔村就位于凯尔文深谷内。J. J. 艾布拉姆斯以自己外祖父哈里·凯尔文(Harry Kelvin)的名字命名了这条山谷。

凯洛·伦读取波·达默龙思想的原力技能叫“思想探测”(Mind Probe)。在《绝地归来》1小时52分21秒左右,达斯·维德也是通过思想探测获悉卢克有一个双胞胎妹妹。

芬恩和波·达默龙进入“定局者号”机库准备偷TIE战斗机时,可以听到背景广播提到了“1138”。这是《星球大战》作品里最常见的彩蛋,没有之一。这个彩蛋是为了向1971年乔治·卢卡斯导演的第一部电影《THX 1138》致敬。这个彩蛋在影片台词里出现了不止一次。

影片20分50秒左右出现的那位第一秩序甲板长叫撒尼森(Thanisson),由英国影星托马斯·布罗迪-桑斯特(Thomas Brodie-Sangster)饰演。他的代表作是《迷宫行者》(The Maze Runner)系列电影。

影片23分50秒出现的第一秩序女军官叫乌纳莫(Unamo),她提到的“戈亚逊石漠”(Goazon badlands)最早在EA的游戏《星球大战:前线》中出现。

芬恩和波偷走的是第一秩序的特种部队TIE战斗机。跟传统的TIE战斗机相比,特种部队TIE战斗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两人座,而且有超空间驱动器(Hyperdrive)。

“芬恩”这个名字是波·达默龙取的。这大概是银河系最常见的名字之一了。在动画片《克隆人战争》里,有两个角色叫“芬恩”。一个是提列克人(Twi'lek)女绝地芬恩·厄泰(Finn Ertay),最早在第二季第9集《格里弗斯的诡计》(Grievous Intrigue)里出现。另一个是威奎人(Weequay)海盗芬恩·泰戈塔什(Finn

芬恩和波的特种部队TIE战斗机被击中后。芬恩弹射逃生。波想方设法迫降了战斗机,在逃出驾驶舱的过程中外套被钩住了。于是他脱掉外套逃跑,以防战斗机爆炸。他在路上遇到了布拉里纳人(Blarina)拾荒者纳卡·伊特(Naka Iit)。对方答应带他去后座镇(Blowback Town)。在路上,他们遭到施特鲁斯氏族(Strus clan)的袭击。波利用高超的驾驶技巧摆脱了他们。最后,纳卡带他去见后座镇的另一位布拉里纳商人奥恩·戈斯(Ohn Gos)。后者将带波离开贾库。这段剧情电影里没有表现,而是记载在《原力觉醒》小说版里。

影片26分20秒,凯洛·伦提到斯诺克领袖或许应该考虑使用一支克隆人部队。在《原力觉醒》小说版里,斯诺克确实暗示自己经历过克隆人战争。

接着,赫克斯(Hux)将军提到第一秩序的冲锋队员从出生起就接受训练。事实上,赫克斯的这一训练模式由他的父亲布伦多尔·赫克斯(Brendol Hux)首创。在小说《帝国之仆:秘密学会》(Servants of the Empire: The Secret Academy)中,布伦多尔·赫克斯是帝国阿卡尼斯军校(Arkanis Academy)的校长。他曾设想了一个计划,即效仿绝地和克隆人的培养模式,对非克隆人士兵从出生起就开始训练,从而既能使其具备克隆人的强大战斗力,又能排除后者基因单一化的固有缺陷,创造出一支完全忠于帝国的冲锋队。值得注意的是,该计划在当时并非帝国的国家计划,而是赫克斯校长个人理念的产物,不仅尚未真正投入实践,甚至还一度受到调查。

那头与芬恩争水喝的动物叫哈帕博(Happabore),是食草动物,在很多星球都有出现。

蕾伊和芬恩在躲避第一秩序的TIE战斗机轰炸时,被第一秩序炸毁的那艘飞船叫四联喷气式转移太空拖船(Quadrijet transfer spacetug),俗称四跃飞船(Quadjumper)。

在本片中,“千年隼号”拥有了一个矩形天线,因为在《绝地归来》1小时58分40秒,她原来的传感碟形天线(sensor dish)在第二颗死星的内部被撞毁了。

蕾伊在“千年隼号”(Millennium Falcon)里展现了不俗的飞行技巧。根据小说《觉醒之前》的记载,她先前在拾荒时意外获得一套飞船模拟程序。她平时没事就通过这套程序练习飞行技巧。另外,之前提到的格特罗克工业690轻型货船也曾被她修好,成为她驾驶的第一艘真飞船。这些经验使蕾伊成了一名出色的飞行员兼飞船技师。

在躲避第一秩序TIE战斗机追逐的过程中,蕾伊驾驶“千年隼号”飞入了一艘帝国“执行者级”超级歼星舰(Executor-class Star Destroyer)的残骸。这艘超级歼星舰就是“劫掠者号”(Ravager),最早出现在小说《余波》里。它是帝国海军最后一艘“执行者级”超级歼星舰。

那位被凯洛·伦原力锁喉的第一秩序军团叫多费尔德·米塔卡(Dopheld Mitaka)。原力锁喉是黑暗面使用者非常喜欢实施的原力技能之一,最早在《新的希望》中由达斯·维德实施。

捕获“千年隼号”的是“巴利恩级”(Baleen-class)重型货船“埃拉瓦纳号”(Eravana)。失去“千年隼号”后,汉·索洛和丘巴卡就靠这艘货船跑走私业务。

汉·索洛和蕾伊在刚见面时提到的杜凯恩(Ducain)和欧文兄弟(Irving Boys)最早都在小说《走私者的奔波》(Smuggler's Run)中被提及。后面出现的瓜维亚死亡帮(Guavian Death Gang)最早也出自这本小说。

当蕾伊说“千年隼号”在14个秒差距内完成科舍尔航程(Kessel Run)时,汉·索洛修正道:“12”。这段对话呼应了《新的希望》48分08秒时汉·索洛的经典台词。

电影里对汉·索洛运送拉思塔(Rathtar)的原因一笔带过。在《原力觉醒》小说版里,汉·索洛之所以要给普拉纳国王(King Prana)运送拉思塔,是因为普拉纳在跟莫尔利奇星系(Mol’leaj system)的摄政竞争,而后者的私人动物园里没有拉思塔,因此普拉纳委托汉·索洛送三个拉思塔给他。

瓜维亚死亡帮的打手都是经过改造的半机器人。他们身上装有类似第二个心脏的机器设备;他们的血液中被注入了秘密化合物,使他们拥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打击力;他们通过面罩里的高频数据流通信。

康吉俱乐部(Kanjiklub)因发源于赫特人的殖民星球纳尔康吉(Nar Kanji)而得名。康吉俱乐部的领导人是塔苏·利奇(Tasu Leech)。他拒绝说基本语(Basic),因为他觉得基本语是软弱的人说的软弱的话。塔苏·利奇由印尼功夫巨星雅彦·鲁伊安(Yayan Ruhian)饰演。他的代表作是《突袭》(The Raid)系列电影。

影片45分46秒,汉·索洛说了经典台词“我对此有不祥的预感”(I got a bad feeling about this)。这是在《星球大战》系列作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台词之一。以前六部电影为例:

《幽灵的威胁》3分06秒,由欧比-旺·克诺比说。

《克隆人的进攻》1小时46分05秒,由阿纳金·天行者说。

《西斯复仇》7分28秒,由欧比-旺·克诺比说。

《新的希望》两次:1小时04分39秒,由卢克·天行者说;1小时21分34秒,由汉·索洛说。

《帝国反击战》59分12秒,由莱娅·奥加纳说。

《绝地归来》两次:8分05秒,C-3PO说;1小时12分46秒,由汉·索洛说。

影片48分47秒,被芬恩拿出来以后又扔掉的那个白色大球就是《新的希望》里被欧比-旺·克诺比用来训练卢克·天行者的训练遥控球(Training remote)。

影片52分13秒,那个被芬恩意外启动的全息装置就是德贾里克(Dejarik)棋盘。在《新的希望》里,丘巴卡和R2曾在此对弈。

玛兹·卡纳塔的城堡所处的行星叫“塔科达纳”(Takodana),最早在短篇小说《邪恶之貌》(The Face of Evil)中出现。

芬恩、蕾伊和汉在玛兹的城堡门口遇见的红色机器人是起重机器人HURID-327。

芬恩、蕾伊和汉刚刚进玛兹的城堡时,注意看屏幕左边,在城堡的墙上有著名星战迷道具装扮组织501军团的标志,大约从影片的56分57秒开始,一直到57分01秒结束。

玛兹的城堡大门口挂的那些旗子都是银河系各类非政府组织的标志:

波巴·费特(Boba)胸前的标志。

赫特人齐罗(Ziro the Hutt)的标志,赫特人齐罗最早出自动画片《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

杭多·奥纳卡(Hondo Ohnaka)的帮派标志,杭多·奥纳卡最早出自动画片《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

断角辛迪加(Broken Horn Syndicate)的标志,断角辛迪加最早出自动画片《星球大战:义军崛起》。

其余是《幽灵的威胁》里的九位飞梭赛车手的标志:

影片57分20秒到26秒,芬恩、蕾伊和汉刚刚走进城堡酒吧时,从他们面前路过的顾客叫瓦米克(Varmik)。他是哈斯克人(Hassk)。影片1小时10分42秒到43秒,玛兹的城堡里的酒吧顾客全都出来看霍斯尼亚星系的毁灭时,在屏幕左边还能看见两个哈斯克人。这三个哈斯克人被合称为“哈斯克三胞胎”(Hassk triplets)。哈斯克三胞胎的造型以拉尔夫·麦夸里早期的小酒馆场景概念图里的一个异族人为基础。

玛兹喊出“汉·索洛”后,第一个回头的酒吧顾客叫沃利文(Wollivan)。他跟前面提到的纳卡·伊特是一个种族的,即布拉里纳人。这个角色由著名袖珍人演员沃里克·戴维斯(Warwick Davis)扮演。沃里克·戴维斯在《绝地归来》中饰演了威基特(Wicket),也就是最早发现莱娅·奥加纳的那名伊沃克人(Ewok)。在《幽灵的威胁》中,他饰演了四个角色,其中最著名的是沃尔德(Wald),也就是阿纳金·天行者小时候的那名罗迪亚人(Rodian)小伙伴。其他三个角色是:飞梭车赛时坐在沃图(Watto)身边的人类威泽尔(Weazel)、莫斯埃斯帕(Mos Espa)郊区的一个脏兮兮的人类和帕尔帕廷议长抵达纳布时的尤达(Yoda)。

坐在沃利文身后的那位黑袍酒吧顾客由D. C. 巴恩斯(D.C. Barns)饰演。D. C. 巴恩斯是迪士尼的慈善活动“Force for Change”的最终胜利者。这个活动的最终大奖之一就是在《原力觉醒》中客串一个露脸的角色。

在紧接着的一个镜头中,大约57分49秒左右,美国喜剧演员朱达·弗里德兰德(Judah Friedlander)客串的一个酒吧顾客也回头了。

汉·索洛一行人走进酒吧后,背景里的那个大胖子叫格伦加(Grummgar)。他是多伍廷人(Dowutin),一个猛兽猎人。他是短篇小说《诱饵》(Bait)的主角。这篇小说讲述了他在行星伊索(Ithor)的狩猎奇遇。

格伦加旁边的人类女性叫贝津·内塔尔(Bazine Netal)。她是短篇小说《完美武器》(The Perfect Weapon)的主角。在这篇小说里,贝津是一名完美的女雇佣兵,曾为一名神秘的客户从一个参加过恩多战役的老冲锋队员那里得到一个重要的铁盒子。在影片里,她很显然已为第一秩序效力。

影片58分19秒出现的机器人叫ME-8D9。她的起源已不可考,据说曾与绝地武士团共事。她一度是一个杀手机器人,现在成了一个礼仪机器人。

那个向抵抗组织通风报信的机器人叫GA-97,是一名服务员。在《原力觉醒》小说版里,正是C-3PO收到了他的情报。

凯洛·伦对着达斯·维德烂头盔自言自语。在《绝地归来》最后,卢克火化了达斯·维德盔甲,因此30年后,达斯·维德的头盔破损不堪。

那两位原本准备帮助芬恩独自离开塔科达纳的酒吧顾客就是德尔菲迪亚人(Delphidian)西东·伊撒诺(Sidon Ithano)和加布多林人(Gabdorin)奎戈尔德(Quiggold)。他们俩是短篇小说《血红海盗船与杜库伯爵的失落宝藏》的主角。在这篇小说里,西东·伊撒诺,绰号“血红海盗船”(Crimson Corsair),是一位活跃在外环的传奇海盗船船长。他戴着一张卡利人(Kaleesh)的面具。《西斯复仇》里的格里弗斯将军(General Grievous)就是卡利人。奎戈尔德是西东·伊撒诺的大副。西东·伊撒诺和他的船员们曾在行星波尼马意外救出克隆人老兵基克斯(Kix)。

在影片1小时04分55秒和1小时05分01秒的两个镜头里,蕾伊靠近存放卢克光剑的盒子时,可以在屏幕左下方看见绝地大师谢尔夫·马奥塔(Cherff Maota)的胸像。

在蕾伊的原力幻象中,第一个场景是《帝国反击战》里的云城(Cloud City)走廊。在幻象的最后一个场景里,可以听到有人说“Rey…these are your first steps。”说这句话的就是欧比-旺·克诺比。这句台词中的“Rey”剪辑自已故的亚力克·吉尼斯(Alec Guinness)的台词“Afraid”,而“these are your first steps”则由尤安·麦格雷戈(Ewan McGregor)为本片专门配音。亚力克·吉尼斯在《星球大战》正传三部曲中饰演老年欧比-旺·克诺比;尤安·麦格雷戈在《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中饰演青年欧比-旺·克诺比。

根据《原力觉醒》小说版的描述,弑星者基地(Starkiller Base)的原理是:

通过利用恒星能量来把宇宙中的暗能量收集到弑星者基地所在行星的核心容器内。在这个过程中,积聚在弑星者基地周围的暗能量会遮天蔽日。开炮时,弑星者基地的巨大能量在超空间中撕开一个大裂口(Big Rip)。弑星者基地打出的巨大波束通过这个被称为“子超空间”(sub-hyperspace)的时空裂口以完美的直线在瞬间击中目标行星系,摧毁其中的多颗行星。

当时霍斯尼亚星系的霍斯尼亚主行星(Hosnian Prime)被轮换为新共和国首都,因此整个霍斯尼亚星系不幸成为弑星者基地的第一个牺牲品。由于超空间裂口的副作用,导致远在银河系另一端的塔科达纳星系都能几乎在同时目睹霍斯尼亚星系的毁灭。

霍斯尼亚星系最早在小说《星海迷途》中被提及。

霍斯尼亚主行星即将毁灭时,那位长毛异族人就是时任新共和国议长拉内弗·维莱查姆。他是塔桑特人(Tarsunt)。站在他边上的是科尔·塞拉(Korr Sella),抵抗组织派驻共和国首都的政治代表。他们俩都死于霍斯尼亚星系的毁灭。值得注意的是,在《原力觉醒》小说版里,莱娅·奥加纳通过原力感受到了霍斯尼亚星系无数生灵的死亡,如同欧比-旺·克诺比在《新的希望》里感受到奥德朗的毁灭一样。

影片1小时10分42秒到45秒,玛兹的城堡里的酒吧顾客全都出来看霍斯尼亚星系的毁灭。这时,可以在台阶上方看到两个毛绒绒的大脑袋黄色小人。他们是短篇小说《邪恶之貌》的主角,两个弗里戈西亚人(Frigosian),分别叫思罗姆巴(Thromba)和拉帕罗(Laparo)。他们俩是整容专家。

《原力觉醒》小说版确认,汉·索洛和莱娅·奥加纳是夫妻,而且没有因为儿子出事而离婚。

抵抗组织的基地位于伊利尼姆星系(Ileenium System)的德卡(D’Qar)行星。德卡最早在小说《星海迷途》中出现。当时义军飞行员勘察了这颗行星,认为这是一处比较理想的秘密基地候选地。值得注意的是,德卡星球的地表是在英国格林汉姆公地(Greenham Common)取景的。那里在1982年到1991年驻扎过一支番号为“501”的美国部队:第501战术导弹联队(501st

抵抗组织基地里的那位胖飞行员叫“快嘴”特明·韦克斯利(Temmin "Snap" Wexley)。他是小说《余波》的主角之一。当时还是小鲜肉的他跟妈妈诺拉·韦克斯利(Norra Wexley)一起在母星阿基瓦解救了被帝国俘虏的新共和国英雄韦奇·安蒂列斯(Wedge Antilles)。这场营救行动揭开了新共和国解放阿基瓦的序幕。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小鲜肉成了胖大叔。特明·韦克斯利由美国影星格雷格·格伦伯格(Greg Grunberg)饰演。他是影片导演J. J. 艾布拉姆斯的好基友。

抵抗组织基地里的那位医生是卡洛尼亚少校(Major Kalonia),由英国影星哈丽雅特·沃尔特(Harriet Walter)饰演。她是已故影星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的外甥女。克里斯托弗·李在前传三部曲电影里饰演杜库伯爵。

抵抗组织基地里的那个小姑娘叫凯德尔·科(Kaydel Ko)。她由比莉·卢尔(Billie Lourd)饰演。在现实生活中,比莉·卢尔是莱娅·奥加纳的扮演者卡丽·费希尔的女儿。

影片1小时22分03秒的背景台词提到了PZ-4CO。这是一个机器人的名字。她最早出现在小说《活动目标》(Moving Target)里,是常驻抵抗组织基地控制室的礼仪机器人,负责在重大军事行动期间提供战术数据和通讯支持,还一度采访莱娅·奥加纳,以便协助完成莱娅的回忆录。

抵抗组织基地里那位东亚人面孔的成员叫斯塔图拉(Statura)。他由美国华裔影星肯·梁(Ken Leung)饰演。

Craig)扮演。丹尼尔·克雷格的代表作是《007: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控心术最早由欧比-旺·克诺比在《新的希望》中对帝国冲锋队使用。

影片1小时32分08秒,说“A laser cannon”这句台词的抵抗组织军官是布朗斯(Brance),由苏格兰影星埃蒙·埃利奥特(Emun Elliott)饰演。

抵抗组织基地内那位白发白须的军官就是卡卢恩·埃马特少校(Major Caluan Ematt)。他最早在小说《走私者的奔波》和《活动目标》中出现,是莱娅的老朋友,起义军特种部队老兵。

影片1小时32分23秒发言的抵抗组织军官就是鼎鼎大名的阿克巴。他原本已退休,回母星蒙卡拉马里养老。但莱娅组建抵抗组织后,他重返前线。

影片1小时32分33秒,尼恩·农布(Nien Nunb)出现在莱娅身旁。在《绝地归来》里,正是他作为兰多·卡瑞辛的副驾驶,控制“千年隼号”摧毁了死星二号的核心。

影片1小时32分42秒,C-3PO说了经典台词“我们完了”(We are doomed)。他在《新的希望》3分05秒、16分03秒,《帝国反击战》1小时42秒和《绝地归来》10分04秒都说过这句话。

这部影片里的R2-D2机器人是由英国星战迷李·托尔西(Lee Towersey)和奥利弗·斯蒂普尔斯(Oliver Steeples)制作的。他们俩都是星战迷组织R2-D2建造者俱乐部(R2-D2 Builders Club)的成员。

在这部影片中,汉·索洛和丘巴卡负责去瘫痪弑星者基地的护盾。三十年前,在《绝地归来》中,负责瘫痪第二颗死星护盾的也是汉·索洛和丘巴卡。

在影片1小时33分52秒,抵抗组织基地停机坪上的那个黄色机器人就是地勤机器人B-U4D。

当汉·索洛问芬恩在弑星者基地里干什么工作时,芬恩回答:清洁卫生。这里呼应了小说《觉醒之前》里的情节。根据这本小说的记载,芬恩作为冲锋队学员,基本干过所有底层工作。

在影片1小时37分58秒,蕾伊在暗中听到一名冲锋队员问另一名冲锋队员:“Have you seen the new T-17s?”这个情节呼应《新的希望》1小时26分48秒,当时欧比-旺也在暗处听到一名冲锋队员问另一名冲锋队员类似的问题:“You seen that new VT-16?”

芬恩问汉·索洛如何处理法斯马时,汉·索洛提议“垃圾滑道”和“废物压缩机”。因为在《新的希望》里,汉·索洛在营救莱娅·奥加纳时,就在死星的垃圾滑道里差点被废物压缩机压死。不过法斯马队长最终没有在本片中死亡,她将继续在《星球大战:第八部》里出现。

听说弑星者基地护盾被关闭后,C-3PO大叫:“Thank the Maker!”这是他的口头禅,最早出自《新的希望》19分43秒。

参与攻击弑星者基地的那位抵抗组织女飞行员叫杰西卡·帕瓦(Jessika Pava)。她最早出自小说《绝地的武器》(The Weapon of a Jedi)。在这本小说里,她是卢克的崇拜者。杰西卡·帕瓦由英国影星杰西卡·亨维克(Jessica Henwick)饰演。

影片1小时42分40秒,站在屏幕最左边(C-3PO最右边)的抵抗组织军官是赛普里斯(Cypress),由影片导演J. J. 艾布拉姆斯的父亲杰拉尔德·W. 艾布拉姆斯(Gerald W. Abrams)饰演。这个角色的名字源自杰拉尔德早年创办的柏点制片公司(Cypress Point Productions)。

结合《原力觉醒》小说版和青少年小说版的记载,凯洛·伦弑父后,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震惊,再加上枪伤,他的实际战斗力其实大大降低,因此在后来的战斗中败给了原力觉醒的蕾伊。

影片1小时50分15秒,那位露出惊讶表情的抵抗组织军官是梅塔准将(Commodore Meta),由影片导演J. J. 艾布拉姆斯的助理摩根·达默龙(Morgan Dameron)客串。波·达默龙的姓也是源自于她。

影片1小时53分37秒,那位最早发现弑星者基地振荡器出现新洞的抵抗组织飞行员叫约洛·齐夫(Yolo Ziff)。他由《原力觉醒》第一段和第二段预告片的剪辑师斯特凡·格鲁贝(Stefan Grube)客串。

《原力觉醒》里的弑星者基地和《新的希望》里的第一颗死星在开炮前30秒都会有提示。

在影片1小时21分25秒的背景里和1小时59分53秒的屏幕右下角,都能看到一个粉色的宇航技工机器人。她就是大名鼎鼎的R2-KT。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机器人是为了纪念全球501军团创始人阿尔宾·约翰逊(Albin Johnson)的已故小女儿凯蒂(Katie)而制作的。2008年,在动画片《克隆人战争》剧场版30分52秒到58秒,R2-KT出现在R2-D2身边。这意味着R2-KT被正式接纳进《星球大战》正史!此后,R2-KT在《克隆人战争》动画连续剧里至少又出现了三次。在《星球大战》正史里,她被设定为501军团的机器人,一直服役到帝国时代。看来,她现在脱离了帝国,成为抵抗组织的机器人了。

在正传三部曲里,C-3PO会600万种语言;在《原力觉醒》里,他会700万种了。他之所以会有一条红色的左臂是因为另一个机器人的牺牲,具体故事记载在漫画《C-3PO》里。

丘巴卡在《原力觉醒》中的年龄是234岁,依照伍基人(Wookiee)的标准依然是年轻人。他曾协助新共和国解放母星卡希克(Kashyyyk),并一度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当汉·索洛决定回归走私生涯时,他紧随其后。

在抵抗组织基地,蕾伊驾驶“千年隼号”去寻找卢克前,莱娅终于说了所有《星球大战》作品的标志性台词:愿原力与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根据《原力觉醒》小说版的记载,斯诺克曾经收过多位徒弟,但凯洛·伦是最有前途的一位。斯诺克几乎从本(凯洛·伦的原名)刚出生起就注意到他了。弑星者基地爆炸后,凯洛·伦和赫克斯都幸存。他们将去找斯诺克。

塔科达纳遭到第一秩序袭击时,那位大叫“叛徒”(Traitor)、与芬恩近身格斗的防暴冲锋队员叫FN-2199。在小说《觉醒之前》里,他和芬恩、FN-2003都是同一个火力小组的成员,因此他对芬恩的叛逃格外愤怒。

根据《原力觉醒》剧本的设定,卢克所在的行星叫阿奇托(Arch-to)。

五、《原力觉醒》与传说宇宙的关系

在传说宇宙中,至少有12个角色叫芬恩:

漫画《传承》(Legacy)第13集里的酒吧招待;

童书《阿纳金乐于助人》(Anakin to the Rescue)里的科洛桑小男孩;

漫画《入侵》(Invasion)的男主角;

漫威的《星球大战》古早漫第88集里的起义者;

短篇漫画《学徒》(The Apprentice)里的西斯师父;

短篇小说《小意思》(Small Favors)里的女赏金猎人;

网游《星系》(Galaxies)里有三个NPC叫这个名字:一名阿科纳人(Arcona)吸毒者、《科雷利亚时报》(Corellia Times)的一名编辑和坦萨里点太空站(Tansarii Point Station)的一名猎人。

在传说宇宙中,至少有两艘飞船和六个人物叫弑星者,其中最出名的人物就是游戏《原力释放》(The Force Unleashed)的主角。

Crusher)等超级武器的特点:星际煅炉从恒星吸收能量;银河大炮能通过超空间摧毁银河系另一端的行星;灭日者能摧毁一整个行星系。尽管如此,弑星者基地依然是迄今所有《星球大战》作品中体积最大的人造建筑。

在影片41分01秒,汉·索洛提到了贾库位于“西部星带”(Western Reaches)。“西部星带”最早在参考书《必备星图》(The Essential Atlas)中被设定,但《必备星图》属于传说宇宙。2014年,正史小说《塔金》(Tarkin)首次提及“西部星带”;《原力觉醒》台词中出现“西部星带”是它第二次在正史作品中被提及。

在影片41分52秒,汉·索洛提到了“穆夫牛”(moof)。这种动物最早在漫画《共和国》第4集中出现。

在传说宇宙,汉·索洛和莱娅·奥加纳有三个子女:双胞胎姐弟杰娜(Jaina)和杰森(Jacen)以及小儿子阿纳金·索洛(Anakin Solo)。其中阿纳金在遇战疯人(Yuuzhan Vong)入侵期间壮烈牺牲,而杰森则被女西斯卢米娅(Lumiya)诱惑入黑暗面,成为西斯尊主达斯·凯杜斯(Darth Caedus),最后被姐姐杰娜消灭。凯洛·伦的经历非常类似杰森:都是索洛夫妇的儿子,都曾是卢克的绝地学徒,都堕入了黑暗面,都对外公达斯·维德的经历很有兴趣,都试图弑父(只不过凯洛·伦成功了,杰森没有成功)。

另外,凯洛·伦的原名是本(Ben),这不仅仅是欧比-旺·克诺比在《新的希望》里的名字,在传说宇宙里,卢克的儿子也叫本。

在1985年到1986年播出的动画片《星球大战:机器人》(Star Wars: Droids)里,有一个反派角色叫吉尔·凯博·伦-查(Gir Kybo Ren-Cha),简称“凯博·伦”(Kybo Ren)。这个名字和凯洛·伦(Kylo Ren)仅一个字母之差。

在传说宇宙,汉·索洛至少活到了《绝地归来》的故事之后41年。但丘巴卡则在《绝地归来》的故事之后21年死于遇战疯人战争初期——这场悲剧记载在《新绝地武士团》(New Jedi Order)系列小说第一册《主向量》(Vector Prime)中。丘巴卡死后,汉·索洛的反应跟他在正史宇宙对儿子堕入黑暗面的反应一样——抛弃家人,重返黑道走私生活。不过他很快又回到了莱娅身边。后来小儿子的死和大儿子的堕入黑暗面都没再让他离家出走。

导演: J·J·艾布拉姆斯

主演: 黛西·雷德利 / 亚当·德赖弗 / 哈里森·福特 / 马克·哈米尔

}

说到《星战》,除了死星、光剑、风暴兵、黑武士之外,其中最醒目的符号可能莫过于歼星舰,虽然在正传电影中,这些庞大的星际飞船很少有发挥威力的机会,但在各个势力的星际舰队中,它们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并充当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说到《星战》,除了死星、光剑、风暴兵、黑武士之外,其中最醒目的符号可能莫过于歼星舰,虽然在正传电影中,这些庞大的星际飞船很少有发挥威力的机会,但在各个势力的星际舰队中,它们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并充当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什么是歼星舰?歼星舰很强吗?

歼星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正传开始的4000年前。按照设定,此时银河系的科技便已经相当发达,星际旅行更是成了易如反掌的事情。也许是纯粹出于喜好,当时各个行星都非常流行建造楔形外观的飞船,而歼星舰就是这些飞船的终极进化版本,同时,它们也广泛出现在了银河共和国和银河帝国的军队里。

由于任务和尺寸不同,《星战》中的军用飞船被划分成了许多类,并且像现实中的军舰一样,被分成了驱逐舰、巡洋舰和战列舰等不同的舰型。“歼星舰”就是这些舰型中的一种,它的英文原文是“Star Destroyer”,由于“Destoryer”自身还有“驱逐舰”的意思,因此,在国内,也一直有“星际驱逐舰”的译法。

为何会出现“歼星舰”这个译法,如今已经很难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它便已经在国内的《星球大战》电影和连环画中提及。虽然这一译法不够准确,但它确实比“星际驱逐舰”更加简洁,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战舰自身的威力。

“歼星舰”的名称实际来自海军舰种中的“驱逐舰(Destroyer)”

在《星战》的世界中,“Star Destroyer”这个词诞生自旧共和国时代,它具体代指的,是一种能以猛烈的火力摧毁整个星系的舰艇。虽然在更早之前,与歼星舰一样强大的舰船便已存在,但直到旧共和国的时代,“歼星舰”才被归为一种专门的舰型。

另一个需要澄清的是歼星舰的战斗力。对只看过电影的人,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即歼星舰是仅次于“死星”的超级武器。但情况并非如此。从生存性和坚固程度上来上,歼星舰并非坚不可摧的,相反,很多武器都能给它们带来巨大的威胁。而从体量上论,在当时的军用宇宙飞船中,歼星舰也不是最为庞大的:在克隆人战争中,歼星舰确实是共和国舰队的主力舰,但在银河帝国建立后,为镇压反抗运动,星舰也越造越大,其中,歼星舰只能算是一种普通的舰种。

在《星战》中,歼星舰有越造越大的倾向,其中从上至下依次为旧共和国的“猎兵”级、银河帝国的“帝国”级、第一秩序的“复活”级

不过,与重型战舰相比,歼星舰的数量更多、部署也更为灵活,这使得它可以承担许多任务,比如镇压叛乱的行星,快速调动部队,或是护卫巡洋舰和战列舰等。它令歼星舰在系列中保持着很强的存在感,另外,歼星舰还具有压迫性的设计和强大的火力,于是很多人相信它们实际是类似“超级武器”的存在。

三艘结伴行动的歼星舰,按照设定,它们可以承担从舰队作战到镇压叛乱在内的诸多任务

按官方定义,如果一艘军舰的长度在1000到2000米之间,便可以被列入歼星舰的范畴,然而,对于一些特殊型号,这一标准也可以稍微放开。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复活”级,其长度接近了3000米——事实上,这种情况在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驱逐舰的吨位已经突破了10000吨,在火力上更是压倒了传统意义上的巡洋舰,但它们依旧被归入了“驱逐舰”的舰种范畴。

在现实中,有的军舰尺寸和威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巡洋舰,但出于种种原因,依旧被划入了“驱逐舰”;同样,在歼星舰领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歼星舰有多大?这张GTA5 mod的截图可以给我们一个大致的印象,它基本上相当于一个街区的大小

尽管在《星战》设定中,歼星舰只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主力舰,但以现实中的标准,它仍是一种体格庞大的存在。在这里,仅举《星战》中的帝国I型歼星舰做一个例子,其主体部分长度达到了1600米,内部容积达到了5000万立方米以上。而在目前,人类建造的、有着类似结构的最大军用舰船是核动力航空母舰,其内部容积只有110万立方米,换句话说,论体格,至少44艘航母才能抵得上一艘帝国I型歼星舰。

既然如此,这些庞大的歼星舰是在哪里建造的?其中之一是夸特动力船坞(Kuat Drive Yards)——该船坞的名字来自其所在的夸特星(Kuat),该星球靠近银河中央,环境和地球非常接近,同样,夸特星也是最早进行星际殖民的星球,由此催生了发达的飞船科技。

夸特动力船坞由统治该星的十个富裕家族成立,其麾下有许多彼此独立,又相互合作的造船集团。后来,它们逐渐发展成了银河系最重要的造船商。为获得材料和更好的建造环境,其中一些集团甚至在夸特星以外的行星上建立了分支基地。

夸特星,其外层有一个人造卫星环

至于另一个歼星舰的建造商是伦迪利星际动力公司(Rendili Stardrive),它同样有着令人自豪的造船史:旧共和国时期,大部分星舰的建造工作便是由他们承担的,留下的许多设计更是堪称名垂青史。但在设计舰船时,伦迪利公司的态度一向极为保守,他们几乎从不刻意追求技术上的革新,而是更关注船只的作战效率和可靠性。其中一个例子是“锤头”级巡洋舰(Hammer Class),它们在《星战》的世界里服役了数千年之久。

伦迪利星际动力公司的标志

伦迪利公司设计生产的“锤头”级巡洋舰,按照设定,该型舰服役了数千年

歼星舰的起源:“欢呼者”级强袭登陆舰

银河共和国末期,由于中央政权腐败无能,叛乱开始在各个星系抬头。在西斯尊主达斯·西迪厄斯和杜库伯爵的策划下,数千个星系体意图脱离共和国,这最终引发了全面战争。为镇压叛乱,共和国决定建造一支强大的舰队,这让两大造船巨头都看到了机会。为争抢来自官方的订单,他们也各自展开了一连串的明争暗斗。

议员帕尔帕廷、西斯尊主达斯·西迪厄斯,后来的银河帝国皇帝,因为原力黑暗面的作用,他的面庞很快变得扭曲了

虽然夸特公司实力雄厚,但在战舰建造领域,他们却缺乏必要的声望。为扭转劣势,他们向许多新设计注入了数万亿的资金,并将它们推销给有影响力的参议员。通过后者的游说,夸特船坞开始在竞赛中占据上风。

“欢呼者”级强袭登陆舰——歼星舰的设计前身

在其新推出的军舰当中,便包括了一种巨大的强袭登陆舰,这种登陆舰不仅可以携带16000名士兵,还安装了三座的增压激光炮塔、四具质子鱼雷发射器,以及大量的攻击机、战斗机和重型支援车辆。上述武器装备的存在,使登陆舰自身变成了一个移动的超级基地,让它既能歼灭敌军的星际舰队,也可以有效扫荡叛乱地区。

《星战》电影中,搭载克隆人部队出发的“欢呼者”级强袭登陆舰

这种强袭登陆舰被命名为“欢呼者”级,尽管它不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主力舰,但却在设计上充当了后来上千艘歼星舰的先驱。“欢呼者”级的首舰由夸特动力船坞旗下的罗萨那(Rothana)重工业集团设计完成,并在克隆人战争期间投入现役。

在局势最紧张的时期,“欢呼者”级携带大量克隆战士直奔前线,起到的作用堪称居功至伟。由于其设计是如此成功,许多夸特动力船坞旗下的集团都争相效仿,推出了该舰的仿制品和改进型。

威利克斯·布利塞克斯与“胜利”级

夸特动力船坞的蒸蒸日上,引起了伦迪利公司的嫉妒,在派出商业间谍窃取技术的同时,他们还不惜重金,从夸特船坞挖来了设计师威利克斯·布利塞克斯(Walex Blissex),试图一举挽回不利的态势。

威利克斯·布利塞克斯和他的女儿在设计中

当时,布利塞克斯也是夸特船坞的技术权威:小到战斗机,大到战舰,许多开创性的武器都出自他的手笔。来到新东家后,他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项目上,而“胜利”级歼星舰其中最关键的工程。

总的来说,“胜利”级歼星舰在设计上基本参考了“欢呼者”级,但安装了更强大的武器设备:比如说,在“欢呼者”级上只有三座四管增压激光炮塔,但“胜利”级上这样的炮塔却有整整10座,另外,“胜利”级还安装了40座双管轻型炮塔,以及大量的震荡导弹,火力足以毁灭一支舰队。同时,“胜利”级还可以搭载2000多名士兵和8100吨货物,以执行地面作战任务。

“胜利”级的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它的舰载机。其中最著名莫过于钛战机(TIE Fighter,全名是双离子引擎战斗机)——它们也是星战系列中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虽然这种战斗机的结构不甚坚固,但机动性却非常优秀,平时,它们存放在机库内,一旦接到警报,24架战机便会紧急出动,在战舰周围充当保护屏障。

钛战机,星战系列的又一个符号

“胜利”级歼星舰的数量没有留下精确数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总产量肯定超过了数百艘。另外,随着时间流逝,伦迪利星际动力公司还推出了一些改进型号。比如,在早期版本上,“胜利”级存在着行动迟缓的问题,这使得它们容易被灵活的飞船袭击,在编队和编队之间,也需要额外安排舰艇执行警戒任务。针对种种问题,威利克斯·布利塞克斯推出了“胜利II”和“胜利III”型,它们安装了更强大的发动机和武器——然而,当它们成批服役时,共和国军队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许多舰只甚至还没有参战,战争便结束了。

“胜利I、II、III”级的差异,由星战爱好者制作

另外,“胜利”级也不是克隆人战争期间、共和国唯一使用的歼星舰——在威利克斯·布利塞克斯离职之后,夸特动力船坞明显感觉到了威胁,在关键时刻,他们启用了布利塞克斯的女儿——莉拉(Lira),以主导后续的歼星舰设计工程。

莉拉·布利塞克斯与“猎兵”级

虽然在当时,星际旅行早已如同家常便饭,但作为一名设计师,威利克斯·布利塞克斯却无法熟练使用计算机。在很多情况下,他的工作都需要助手帮忙。正是因此,在小时候,莉拉便接受了专门的助手培训。在克隆人战争期间,军事技术突飞猛进,各方都在拼命建造更强的舰艇——期间,莉拉也耳濡目染,成了一名熟练的星舰设计师。

漫画中的莉拉·布利塞克斯

然而,莉拉的性格却和父亲截然迥异。总的来说,布利塞克斯是一名和平主义者,他之所以为共和国设计星舰,更多是希望用它们结束战争,至于如何将这些武器的威力推向极致,他实际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莉拉则不同,她从小便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对父亲的成就充满了嫉妒和怨恨,内心也没有那么多的道德束缚。

当父亲离开夸特船坞后,莉拉立刻接到任命,设计一种足以与“胜利”级媲美的歼星舰。这种歼星舰后来被命名为“猎兵”级,在接手之初,莉拉的目标就非常明确——让它全面超越父亲的作品。

凭借夸特船坞的技术,莉拉的梦想很快得到了实现:长度超过1000米的“猎兵”堪称共和国舰队的精华。它专为舰队作战而研发,有着匕首般咄咄逼人的外形,其舰上安装了强大能量保护系统,在两座高耸的指挥塔里,由克隆人和其他共和国军官组成的舰员将监控着整艘飞船的行动,并操纵各种威力巨大的武器。

该舰的主武器,是8座重型和两座中型增压激光炮塔,外加52座双管轻型炮塔。另外,它的动力系统也非常强劲,如果反应堆动力全开,许多以灵活见长的舰船也无法逃脱它们的追击,也正是这一点,让“猎兵”级很少需要护航舰艇的保护:只要三到四艘编成一队,它们便可以扫荡一个区域。

当然,“猎兵”级的最引人瞩目的地方远远不限于此,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它的舰载机。其数量堪称空前:其中包括了192架V翼战斗机、192架绝地战机、36架ARC-170战斗机,外加20艘LAAT/I炮艇——这些飞机起飞时的场景如同铺天盖地,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令“胜利”级望尘莫及。

“猎兵”级的出现,对共和国舰队来说可谓如虎添翼,其参加最重要的战役,就是科洛桑(Coruscant)防御战——这场战斗也可以被看做克隆人战争的转折点:当时,叛军舰队利用秘密超空间航道发动突袭(这一切其实是幕后反派——共和国最高议长、西斯尊主达斯·西迪厄斯自导自演的),许多“狩猎者”级在未开启护盾的情况下被当场击毁,但仍然约有1000艘左右在突袭中幸存,他们在援军抵达后立即投入反攻,并击溃了入侵舰队。在这场一波三折的战斗中,叛军领袖杜库伯爵也被斩杀——从此,叛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科洛桑战役中的“猎兵”级

“猎兵”级的问世,也为莉拉赢得了巨大声望,许多人声称,她已成了全银河最优秀的设计师。但莉拉的梦想远远不止于此,在她看来,“猎兵”级虽然十分剽悍,但并没有达到技术上的极限。正是因此,在该设计完成后,莉拉就像是严酷的监工一样,督促着麾下的技术人员,为研发真正强大的战舰而不懈努力。

旧共和国的衰亡与银河帝国的崛起

此时,银河的政治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爆发之初,幕后的反派、达斯·西迪厄斯借机上位,成了共和国的议长,接着,他便以“维护银河安全”之名,将更多的权力掌握到了自己手中。

奉皇帝之命,达斯·维德大肆杀戮绝地武士

随着大权在握,达斯·西迪厄斯开始大批肃清绝地武士,并把克隆人部队变成自己的私人军队。对于这种变化,莉拉的父亲——威利克斯·布利塞克斯感到非常痛苦,完成最后一批项目后,他很快淡出了星舰设计的圈子。但莉拉则不然,她将达斯·西迪厄斯的崛起视为一个机会,她希望通过帝国,来实现自己的长期抱负。

德恩·威塞克斯:莉拉的丈夫,达斯·西迪厄斯的心腹

不仅如此,莉拉也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克隆人战争末期,她和共和国舰队指挥官德恩·韦塞克斯(Denn Wessex)结婚,这位指挥官也是达斯·西迪厄斯的心腹之一。虽然这次婚姻并不是一场纯粹的政治联姻,但通过韦塞克斯,莉拉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力,这也为实现她的梦想铺平了道路。

克隆人战争后期,莉拉的新歼星舰终于设计完毕。这款战舰的母型,是其父亲设计的“胜利II”级,但却有更庞大的体量和更强大的武器,然而,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其中蕴藏的风险也很显著。

事实上,尽管《星战》设定中的科技已极为先进,但歼星舰工程仍然牵扯甚广。每个星舰工程从定型、筹备到启动都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另外,一旦定型,同一级别的歼星舰往往会生产上千艘,每艘都可能服役数百年以上,这将消耗巨量的资源。因此,如果设计存在重大问题,其结果将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想象画:在船坞中建造的歼星舰,按照设定,尽管当时科技已经极为发达,但建造歼星舰的工程依旧牵涉甚广

毫不奇怪,莉拉的设计一问世便引发了轰动,许多上层人物不惜撕破脸皮,许多人认为莉拉的设计简直过于激进,产生的技术风险是无法承受的。然而,军方,甚至是达斯·西迪厄斯却喜欢这个计划。通过一系列的行贿、施压和政治交易,上层慢慢达成了共识。

最后,该型战舰被命名为“统帅”级,其建造工作则交给了夸特动力船坞。当第一艘该型歼星舰慢慢成形时,甚至它的反对者都被它震撼到了。的确,从技术上说,这艘终极宇宙战舰是一个奇迹,同时也充当了达斯·西迪厄斯尊主的权力象征。

“帝国I”级歼星舰,该级最初被命名为“统帅”级

在共和国演变为银河帝国之后,出于避讳的原因,该型舰被改名为“帝国”级。“帝国”级的长度达到了1600米,在尺寸上完全超越了前几个型号。其主武器包括了六座双联装和一座四联装重型涡轮增压激光炮塔、两座重型双联装离子炮塔。另外和其他歼星舰一样,该船上还安装了许多尺寸较小的副炮,其中一些可以对付较小的敌军战舰,而另一些则可以摧毁来袭的导弹和星际战斗机;同时,有些改进型还安装了质子鱼雷和其他特殊武器,从而大幅提升了打击能力。

“帝国”级底部的机库舱口

“帝国”级的机库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可以容纳72架钛战机和8架Lambda级T-4a穿梭机。尽管被军方认为完全够用,但它们在数量上其实远远比不过“猎兵”级,在对付义军飞船时依旧非常吃力。至于为此牺牲的空间,很可能被用于容纳更多的士兵和武器,每艘“帝国”级都可以搭载一个9700人的暴风突击队军团,以及全部的配套武器设备。

在“帝国”级舱室内集合的帝国风暴兵

在设计上,“帝国”级一个称道之处在于控制了成本:其造价并没有想像中贵,这对穷兵黩武、军费吃紧的帝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安慰。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达斯·西迪厄斯很快决定大规模投产“帝国”级,并让它们充当舰队的支柱,以肃清此起彼伏的起义威胁。

在《星战》系列的一些外传中,提到过“帝国”级惊人的建造数字:至少25000艘。在帝国的全盛时期,几乎整个夸特动力船坞都在全负荷运转,将新舰成批送入太空。同时,这些战舰也成了“新秩序”的象征,对许多厌倦了动荡的公民们来说,“帝国”级的存在无疑是安全的保证,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失去了许多同样宝贵的事物——比如独立和尊严等。

“帝国”级歼星舰的停靠地,来自电影《侠盗小队》

在部署上,“帝国”级歼星舰通常比较灵活,一般情况下,它们会编成所谓的“作战中队”,每个中队有24艘歼星舰,他们可以在一个星区内镇压叛乱或者执行封锁任务。同时,一些“帝国”级也成了帝国将领、星区总督的座驾,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该级的二号舰“勒索者”号(Exactor),它曾是达斯·维德的私人座舰,并参与了镇压绝地武士的行动。

“勒索者”号曾暂时充当过达斯·维德的座舰

不过,很多人认为,“帝国”级的强大只是一种假象,因为其设计存在大量问题。其中一个弱点在于指挥塔,它不仅防御薄弱,而且容易遭遇攻击。作为全舰的中枢,如果其所处位置中弹,整个星舰便可能彻底瘫痪。另外,其护盾发生器也很脆弱,火力也存在死角,很容易被熟练的战机驾驶突袭得手。

“帝国”级的指挥塔特写,这里也是该舰的一个重大弱点

事实上,以上问题只是“帝国”级设计的冰山一角,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它们为何在正传中如此容易被击毁。按照设定,该舰上共有174000处瑕疵和弱点,只是因为莉拉夫妇和帝国上层的良好关系,皇帝才没有严厉追责这些问题。

“帝国”级的变种:“铠甲武士”级、“阻绝者”级和“帝国II”级

作为产量最大的歼星舰,“帝国”级同样存在一些变体。其中之一是“铠甲武士”级(Tector Class),它可以被看做一种“帝国”级的特化版本,早在克隆人战争末期便已经少量生产,其中取消了容纳舰载机的腹舱,并用装甲覆盖了原先的机库开口和反应堆区域。

出现在《星球大战》电影中的“铠甲武士”级,其特征是表面没有舰载机进出的舱口

由于没有舰载机,因此“铠甲武士”级生存性上虽然较“帝国”级高出一筹,但仍然有部署灵活性差的特点。在战场上,它们经常需要其他舰艇战斗机的掩护,另外,在克隆人战争期间,该型号还出现过内部计算机遭病毒入侵、导致护盾会在特定状态下自动削弱的重大事故——受到这些因素的牵连,“铠甲武士”级在产量上完全无法和母型相提并论。

“帝国”级的另一个变形是“阻绝者”级,这是一种特殊的型号,其特征是舰体上八个巨大的鼓包——这些鼓包被称为“重力井发生器”,可以将敌军飞船从超空间中拉出,或者阻止对方进行超空间跳跃,从而将其困住,对机动作战的义军飞船带来的威胁尤其显著。

“阻绝者”级,注意其舰体上巨大的鼓包

至于产量最大的变体则是“帝国II”级,它诞生于帝国镇压反抗运动期间:当“帝国”级歼星舰的缺陷暴露时,反抗运动已呈现出燎原之势。这让帝国军队不得不迅速开始歼星舰的改进工作,“帝国II”级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产品,它在建造时采用了更高强度的船体,更强大的能量防护罩,其武器系统的效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设计时,莉拉针对新的战争形势,撤换了笨重的大型涡轮激光炮塔与离子炮,取而代之以较小型的炮塔——虽然其单发威力不如前者,但火力却更密集了,这在对抗叛军战机和小型战舰时也更有效率。另一个重大改动是在机库间的增加了两个牵引捕获设备,它们能允许歼星舰更方便地检查和捕获小型舰只。

第二次银河内战中的歼星舰

但即使如此,“帝国II”级似乎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对抗灵活的叛军时,它们仍然比较吃力。其中的早期型在战局胶着之际参战,并见证了关键的雅文战役。当时,帝国察觉到了义军基地的位置,并派出了王牌武器——死星。期间,两艘“帝国II”级歼星舰也出现在了护航舰队中,然而,它们却被义军的MC80星际巡洋舰摧毁。

在雅文战役中,帝国的王牌武器——死星被摧毁,歼星舰未能完成保护它的任务

在失去护航舰的掩护后,死星实际上成了一个硕大的目标。不仅如此,义军还掌握了它的弱点。在一场一波三折的战斗后,其内部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包括塔金总督在内,上万名军官也随它一道被炸成了齑粉。

雅文战役后出现的一个变化,是大部分“帝国”级的护盾都进行了升级。战前,义军已经针对它们护盾发生器相对脆弱的特点,展开了一系列试探,并成功击毁了“Kotiate”号歼星舰。鉴于此,帝国被迫将歼星舰的护盾升级为较贵的消耗性护盾,这让义军的战术一时无法奏效,这也给他们后来的行动带来了极大挑战。

抵御义军攻击的歼星舰,在雅文战役后,它们的护盾都进行了升级

在死星被摧毁后,帝国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报复行动——这也构成了正传中《帝国反击战》的剧情。对义军藏身的冰雪星球霍斯(Hoth),他们派出了规模庞大的舰队,这些舰队由皇帝的副手——达斯·维德亲自率领。其中除了有数量惊人的“猎兵”级和“帝国”级歼星舰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与达斯·维德的座舰“执行者”号。许多作品中,它也被称为“超级歼星舰”,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不严谨的说法:“执行者”号的长度突破了19000米,是“帝国”级的10倍以上,实际应被列入“无畏舰”的范畴。

游戏《星战:前线》宣传图,其中反映的就是发生在冰雪星球霍斯上的战斗

关于“执行者”级的情况,我们在这里只做简单的叙述,在战斗中,其作用更像是歼星舰集群的旗舰,除了负责投送强大的火力(该舰上搭载了多达5000门各种激光炮)之外,它们还充当了舰队的指挥中枢。同时,这些巨舰还逐渐替代了歼星舰,成了达斯·维德等帝国要员的私人座舰。

“执行者”级的尺寸是歼星舰的数倍,该舰通常被作为帝国要员的座舰,以及舰队的指挥中心

在霍斯战役中,“执行者”号带领舰队捣毁了义军的主要基地,让后者蒙受了成立以来最大的损失。然而,其中一些骨干成员却设法逃脱了。在几个月后,义军便恢复了一部分元气。

此时,出现了一件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义军的成员发现,帝国正在建造第二艘死星,其位置大致在一颗名叫恩多(Endor)的星球附近。同时,皇帝本人也来到了死星的建造现场,试图亲自监督整个工程。

然而,对建造死星的做法,帝国内部始终存在争议:当时,一个歼星舰编队其实足以毁灭一个行星级文明,而且造成的杀伤绝不比死星要小,但皇帝达斯·西迪厄斯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和容易受损的歼星舰相比,死星更为强大和可靠,不仅如此,后者还有着绝对的威慑力,只要它存在,反抗者便不敢轻举妄动。

正是因此,甚至一号死星被毁后,皇帝仍在推动后续的建造项目,许多歼星舰的工程因此被推迟。对义军来说,这成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如果他们发起大规模袭击,便可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即消灭帝国的超级武器,以及发动整个战争的罪魁。

恩多战役中,义军舰队和战斗机突向死星2号,但遭到了早已在当地待命的帝国舰队的埋伏

这一切,最终导致了恩多战役,它是义军和帝国冲突的关键之战。在战斗中,帝国投入了重兵,他们的计划是在叛军突袭死星2号时,将其一举歼灭。

在恩多战役中,帝国调动了庞大的歼星舰舰队,他们在火力和数量上压制了义军的星际巡洋舰,尽管后者进行了绝望的反抗,一艘义军巡洋舰甚至向歼星舰发起了自杀式撞击,但依旧无法扭转不利的局面。然而,情况却突然急转直下,在恩多星上,义军先是摧毁了为死星服务的护盾发生装置,接着,达斯·维德临阵变节,向皇帝反戈一击,残存的义军巡洋舰集中攻击了帝国的旗舰“执行者”号,让该舰失控撞向了死星——这令义军在几乎绝望的状态下赢得了胜利。

星战电影中,义军舰队阿克巴上将发现遭到伏击时喊出的“It's a trap”,后来成了广为流传的一个星战梗

恩多战役也是《星战:前线》中一张地图的背景,这张壁纸便展示了在恩多星表面、义军和帝国风暴兵在密林中追逐的场景

在皇帝死亡、死星2号灰飞烟灭之后,帝国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在此期间,一些高级指挥官变成了军阀,他们掌握的歼星舰则成了其维持统治的工具。与此同时,更多的残党遁入了银河边缘的未知地带,他们手中的兵力虽然只是帝国极盛时期的一个影子,但其麾下仍有数以百计的歼星舰。

奇斯人的歼星舰和帝国残党的“汹涌”级

而这一时期,恰恰处在《星战》电影三部曲和《星战7》之间。虽然在电影中全无提及,不过,相当一部分漫画和小说却将这个时期当成了故事的舞台:它们主要讲述的是天行者卢克后来的冒险经历,以及新共和国同帝国残党及其他文明的较量。由于后来,《星战》系列的版权曾发生过变化,衍生作品的作者也很难取得一致——这也导致一些设定存在矛盾,并且多次被推翻。

奇斯人,他们和人类出自同源,同样也具有高超的星舰制造能力

不过,上述作品中也提到了一些新的歼星舰,或者与歼星舰类似的舰船。奇斯人(Chiss)是在这段时间登场的一个星际文明,该文明与人类出自同源,但由于居住的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他们也演化出不同于人类的生理特征。同样,这个种族也有发达的飞船技术,其中一种同样有着与歼星舰类似的舰体,但没有突出的大型指挥塔,由于其战斗力基本与歼星舰相当,在分类时,这种飞船也常常被归为歼星舰的行列。

爱好者设计的、奇斯人的歼星舰

另一种同类作品中登场的是,是帝国残党使用的“汹涌”级(Turbulent class)——一种专门针对“帝国”级缺陷进行过改良的产品,与此同时,由于帝国失去了主要的资源产区,“汹涌”级的规格也比它的前辈们要小,并得到了“袖珍歼星舰”的绰号。

“汹涌”级至今没有详细的设定图,这里是一些爱好者借助3D建模工具、结合设定还原的该舰大致外观

事实上,每艘“汹涌”级的长度只有大约1000米,不到“帝国”级的70%。但另一方面,它的生存性确实更强了:其中一个重大改进,是其机库的位置从下方移到了船尾附近——这减少了它中弹的危险,同时,在船只上部增加了许多纵横交叉的维修通道,这不仅方便了船员对受损部位进行修复,还容易避免敌人登舰,在内部制造破坏。在“汹涌”级上,这些通道错综复杂,如同迷宫一般,除非掌握特定的逃生路线,闯入者很难抵达舰船核心区域。另外,“汹涌”级还增加了大量的防护隔舱,这也大大降低了该舰被击毁的概率。

新共和国舰队:“共和国”级和“星云”级

另一方面,在扫荡帝国残党的战斗中,共和国也在重建自己的舰队体系。此前,共和国舰队的主力是蒙卡拉马里人的星级巡洋舰,后者是一个非人类种族,虽然他们的军舰很有战斗力,但控制界面只适合蒙卡拉马里人自己使用,对构成义军主体的人类来说,他们感觉相当不适应。另外,蒙卡拉马里人还是一个独特的种族,他们将飞船视为艺术品,并认为每艘飞船都理应存在差异,但这一思路并不利于它们的批量建造。有鉴于此,共和国很快决定,建造自己的星际舰队,以作为未来防御力量的基础。

实际上,布利塞克斯的形象也在《星战》正传电影中出现过。截图来自《星战6》的恩多战役中,他当时正在向义军飞行员布置任务

作为全银河系资历最老的歼星舰设计师,此时的威利克斯·布利塞克斯也回到了工作岗位。事实上,早在义军举兵期间,他便提供了许多帮助,在新共和国成立后,他更是成了飞船设计界的第一把手。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两种型号的歼星舰。其中之一被称为“共和国”级(Republic Class),这种军舰的外观和之前的歼星舰大不相同,该舰的蓝本依旧是老式的“胜利”级歼星舰,但也参考了大量蒙卡拉马里人的飞船设计。

漫画中的“共和国”级,它的外观实在不甚威武,看上去就像一只飞行的鸭嘴兽

总的来说,“共和国”级要比帝国的歼星舰更小,但作战效率却得到了大幅提升:总的来说,其威力虽然不如“帝国”级的一些改进型,但该舰的船员数只有“帝国”级的五分之一,火力则比其高出了20%,因此也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一艘“共和国”级歼星舰的武器包括了大量的重型涡轮增压激光炮,20座离子炮和10部重力光线牵引装置,同时还能搭载72架远程战斗机,但另一方面,这种设计也导致了一些其他性能上的牺牲,比如说,该舰只能搭载约3000名官兵,和之前的歼星舰相比无疑十分有限。

另一种“共和国”级的概念设计图

在设定中,“共和国”级的总产量也不多,这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当时,负责建造该级战舰的是伦迪利星际动力公司,新共和国政府希望通过订单拉拢这家造船企业,并杜绝帝国残党对它们施加影响力。在布利塞克斯的另一个设计——“星云”级服役后,“共和国”级歼星舰的建造便被暂时中止。

单从尺寸上论,“星云”级和“共和国”级的尺寸非常接近,都在1000米左右。尽管与“帝国”级有巨大的结构差异,并且取消了醒目的指挥塔,但由于其船身上分明的棱角,因此,可以说该舰仍然保留了许多旧共和国和帝国时代的舰船设计特点。在武器方面,“星云”级和“共和国”级几乎没有区别,只有载机量和部队运载量稍微偏小,但另一方面,该级的性能要明显要强于后者,这是因为其安装的激光炮都是最新的型号,另外防护系统在全银河系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尽管是一种优秀的战舰,但“星云”级的服役之路却异常坎坷:新的共和国政府和末期的旧共和国一样软弱无力,一系列此起彼伏的政治事件更是让它们的建造一再推迟。和帝国动辄数以千计的歼星舰不同,“星云”级总产量只有大约两位数,由于它们非常珍贵,在新共和国同各势力的冲突中,该级舰通常被部署于核心区域、作为预备力量使用,而很少采取主动出击的态势——一旦登场,它们便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仅一艘“星云”级就能扭转一场战斗的战局。

不过,在几十年后,新共和国的安全也遭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其无法有效控制的银河边缘地带,帝国残党的力量正在不断重组和聚集。其最终的产物,就是“第一秩序”,该政权的领导人是最高领袖斯诺克——一位强大的原力黑暗面使用者,同时,“第一秩序”还得到了许多帝国追随者的支持,他们还为第一秩序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武器。

最高领袖斯诺克,因为名字与台球术语相近,它也常被星战迷们称为“台球”

然而,和银河帝国不同的是,第一秩序无法掌控大量的资源,无法具备像过去一样的军事优势。战后几十年,他们虽然处心积虑想颠覆新共和国,但双方实际上保持着对峙的态势。当然,在这段时间里,第一秩序的备战工作从没有放松过,大量船坞、基地和研究机构在银河边缘建立起来。同时,银河内的一些企业(如夸特船坞)也私下向第一秩序提供过援助,这导致他们许多舰船的威力上超越了共和国的舰只。

“复活”级歼星舰,其尺寸是各歼星舰中最大的

“复活”级上的可伸缩式导弹发射架

第一秩序舰队中的骨干是“复活”级歼星舰,它秉承了帝国一贯好大喜功、追求极致的风格。该型号的长度达到了2915.81米,几乎接近了“帝国”级的两倍,同样可怕的是它的火力,感谢技术进步,“复活”级上安装了1500门涡轮增压激光炮和离子炮,外加大量的导弹,数量至少是“帝国”级的10倍以上。其中,两舷安装是标准的涡轮增压激光炮,而重型涡轮炮塔和离子炮则被布置在了靠近船首的位置。当上述武器火力全开时,威力完全可以把一颗星球融化,但另一方面,这也给“复活”级的能量供应带来了问题。

在平时,“复活”级的火力和动力都来自一台规模巨大的III-ala型物质湮灭反应堆,但即使如此,该舰有时仍然需要限制动力系统的功率,才能为武器提供充分的能量供应。作为一种解决方案,第一秩序从银河系边缘采集了一部分凯伯水晶,这种水晶同样也是光剑的能量来源,只要有一小块,便可以让一艘歼星舰航行数年。但在银河系,由于凯伯水晶是如此稀少,因此,它们一般只会用于战功最卓著、或是最重要的星舰。

图中光剑中央、燃烧的就是凯伯水晶,它可以产生惊人的能量,也被装备于一部分第一秩序的歼星舰上

基于帝国时期的作战经验,“复活”级将舰载机的数量提升到了144架,其起降舱口位于船体的左舷和右舷,而战机则被储存在舰体更深处的容纳库中,以免遭敌方火力破坏并引发连锁反应。

另一个防护上的重要举措,体现在了舰桥的设计上。如前所述,在银河帝国的歼星舰上,其舰桥的位置非常暴露,而且容易受到攻击,但在“复活”级上,舰桥的高度明显降低了,其防御水平也较过去提升了一个台阶。同时,“复活”级还增加了备用的指挥和控制系统,它们位于舰船的中部的船体以内。如果主舰桥陷入瘫痪,在当地待命的人员将继续控制战舰,另外,在指挥体系的软件上,“复活”级也进行了优化,并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处理更多更复杂的数据。

“复活”级曾运载风暴兵参与了对图阿努尔的扫荡,这也是《星战7》的开头一幕

由于第一秩序的资源有限,“复活”级的总产量相对较少,不过,即使如此,在与新共和国的战争中,它们的表现仍然相当活跃。其中之一就是凯洛·伦的座舰“定局者”号,在《星战7》中,该舰曾经在扫荡图阿努尔的战斗中亮相,也正是在这场战斗中,一名前风暴兵突然变节——他后来加入了抵抗组织,并且改名为芬恩。而在《星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中,至少30艘“复活”级组成的第一秩序舰队几乎全歼了抵抗组织的舰群,包括阿克巴上将在内,许多后者的高级将领也在战斗中丧生。

以上这些,基本涵盖了《星战》系列中出现的、歼星舰的主要型号。无可否认,在电影中,它们的本质更像是一个背景,或者一个大号的拍摄道具,但由于《星战》系列的火爆,随后10多年里,它很快从众多设定中脱颖而出,并成了《星战》的一个象征。期间推波助澜的,还有观众与生俱来的、对超级工业制品的敬畏和好奇——其实,只要想一想我们小时候购买的玩具飞船,就不难理解自己被歼星舰吸引的原因——事实上,但凡是男人,内心都曾有过“征服星辰大海”的情怀在。

从科学的角度,类似歼星舰的超级飞船可能永远也不会诞生,毕竟,仅仅建造一艘类似的飞船,便几乎需要耗尽一个星球的资源,其中采用的技术,如物质湮灭引擎、空间跳跃等,对人类来说更是相当遥远。但另一方面,保持梦想似乎并没有错,虽然以《星战》为代表的作品完全称不上是严肃的科学幻想,但它至少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模糊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人类将继续探索的脚步,并向一个更宏大和未知的领域前进。

回顾过去,情况似乎一直是如此:是幻想,让我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建立起现代文明,并最终把火箭送上太空——而这些,仅仅凭借“理智”和“冷静”是无法做到的——狂热的冲动一直在暗中推动着这一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球大战精英舰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