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投在集美金服集steam钱包美金的钱提出来,怎么操作啊

原标题:爬取20万数据, 我们深扒了风口上的「享物说」

野草导读8月底用户量突破两千万,DAU达到200万以上。但在一片叫好的背后,?享物说的实际运营状况究竟如何?这种看似理想的积分模式是否能够做起来?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我们只需要找到享物说对标的产品,并研究它的发展历史,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商业模式。

最近,我观察并研究了一些案例,发现有三个风口正受到资本的热捧:小程序、二手/闲置物品交易、用户下沉市场。而有一家公司,正同时站在这三个风口之上,上线5个月用户超过600万,靠一个小程序产品光速融资这个网站 - 它于2009年在美国诞生,是世界上首个用积分代替法币的闲置物品交易平台。它不仅与享物说的模式高度相似,发展轨迹也有很高的重合度:先是吸引了Y combinator、A16Z等硅谷顶级风投,吸纳了千万美元融资,随后借助facebook等社交渠道产生裂变效应,短短几年时间就做到了800万用户,年均增长率超过5倍!

要知道,当时“增长黑客”的概念还没有被提出来,病毒营销并不流行,邀请好友送积分的玩法可是效率很高的。

不过,看似蒸蒸日上的Listia很快就遇到了瓶颈:

首先,根据国外著名媒体《连线》的报道,从前几年开始,listia为了实现盈利从而大幅削减了营销开支和用户补贴,导致用户增长停滞不前。也就是说,Listia的商业闭环并未形成,用户量主要靠补贴支撑。

其次,Listia团队花了5年时间才认识到,如果积分不与法币挂钩,那么市场认知度就永远无法提升,用户增长接近停滞。因此,Listia在2015年正式开放了积分与美元的兑换。

最后,通货膨胀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2009年10月,一张5美元亚马逊礼品卡的价格是300-600积分;

到2011年10月,这张礼品卡已经飙升到了2900积分,年通胀率达到200%;

因为开启了美元兑换,通货膨胀加剧。2016年3月价格为$1 = 7850 credits;

让我们比较吃惊的是,这20万条商品信息大多数是重复的,其实只有7000多件独立商品。也就是说,许多旧商品会在页面上循环出现,直到被出售。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实每天发布在享物说上的商品,平均只有1400种左右 - 每天来提供商品的”赠送者”也不会超过这个数量。

假设200万DAU这个数据是真实的,那么供给方的比例仅占总用户的万分之7。对于一个双边市场模型来说,这个比例并不理想 - 大多数人很可能只是看客或者羊毛党。

根据媒体报道,相对于传统二手交易渠道,享物说的一大优势就是流通速度快,80%的闲置物品能够在一周内送出。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我们截取了9月1日前后6天的周期,发现81%的商品确实下架了(最大的可能就是被送出了) - 对于“高效流通”这一点,享物说的确有能力做到。

不过,有媒体也宣称,享物说每天的交易量能够达到数千单到上万单。事实上,根据数据来看,每天能够交易出的商品在300-500种左右(每天总共有1400种商品发布出来,一周内消化),交易量怎么能超过这么多倍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每“种”商品可能有多“个”。我们观察发现,一些商家的活动(后面会提到)往往会送出上千件同款商品,这也会被归类到交易量里。比如联合利华这次活动,短期内就送出了超过10000件洗衣液。

从商品数据中,我们分析了赠送者的地理位置分布,并得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赠送者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递减。

(广东省是赠送商品最多的地区,其次是山东 - 这样看来,官方声称“山东日活第一”也可以理解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下面两幅地图:GDP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分布。

(左:中国省级行政区人均GDP分布图 右:中国互联网普及率)

显然,这三张地图的分布规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赠送者(供给方)主要来自所谓的一二线市场。但是,享物说主打的送红包、拼团等增长策略,却更偏向于三四线市场的打法 - 这可能意味着,领取商品的主力用户(需求方)还是来自于“下沉市场”。

那么,我们猜测:享物说运转的驱动力,是来自一二线/三四线用户之间对“价值认知”的天然落差。一件二手连衣裙,对于上海的某个用户或许已经没有了价值,但对于其它乡镇的某个用户来说,却非常有价值。

一二线城市的用户被某猫、某东培养起了买买买的习惯,多年下来闲置物品一定不会少,再加上“极简生活”概念正在成为新流行,他们有了处理闲置的需求。

但三四线及以后的小城市就不一样了,根据腾讯酷鹅研究院发布的《小城生活:深度解读三四线用户互联网生活》: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占全国的七成以上,GDP占全国的59%,同时三线及以下城市也贡献着中国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这批消费者正在面临消费升级的过程,且购物追求高性价比。

物品的赠送者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及山东、江苏、浙江等这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物质更丰富、空间越来越贵,闲置的物品扔了舍不得,存在手上又是负担,自然就有“赠送的需求”。这就像水坝一样形成了“落差”,让闲置的物品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使物品从一二线城市流向其它地区。

“落差”存在的基础是国家各个地区存在财富和收入的差距。按照国际标准,是用基尼系数(GINI)来量化一个国家内居民收入差距 - 这个值处于0-1之间,越大证明收入差距越高。

根据数据中心CEIC的统计,从Listia创立的2009年起,美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左右徘徊,稍稍超过“警戒线”。而在享物说创立的201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

我们推测,正是由于这种“落差”的存在,享物说相对于Listia来说拥有更强、更持久的增长动力,也是它在中国市场的优势。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是谁在送东西。那么,这些用户都在送什么样的东西?为什么明明有闲鱼、转转等可以卖钱的平台,他们却要白送?

于是,我们把7000多种商品进行了分词,并制作了词云,最后的结果简直是出人意料:一个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物品名称,关键词比例最高的竟然是“全新”!

本以为闲置物品应该是二手居多,但没想到“全新”这个形容词竟然能够战胜商品词,成为全平台最火爆的词。

如果只有享物说一家闲置平台是这个结果的话,那应该是个特例,但是Listia词云分析的结果,竟然跟享物说相同!brand new(全新)仅次于free shipping(免运费),是排名第二的关键词。

从这两个平台的关键词再次印证了我们的猜想,闲置物品的“赠送”需求非常旺盛。其实这就像电商行业的“清库存”,只要你手上有积压货,那横竖都是亏,简直是手里的负资产,仓储成本入不敷出;而享物说和Listia解决的需求,则是个人的“清库存”。

那哪些物品最容易被赠送,在平台上最流行呢?

  • 女装饰品:连衣裙、短袖、项链、上衣、手链

Top10的物品占了所有物品的13.51%,集中在手机数码、美妆、母婴、女装等四大品类。

按照多年淘宝购物经验来看,这些产品都有2个特点:单价低、复购率高。用户在普通电商平台上用低价轻易地购买这些物品,反正价钱也不贵,买回来不喜欢,送掉就好,把积分累积起来,还可以买平台上其它的物品。

在Listia似乎有不同的情况,排名最高的5个物品分别是:

  • 数码:礼品卡、交易卡、Steam key(数字版游戏)
  • 服装:T恤、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

这Top5的物品占了所有物品的4%,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2个:

  • Listia上线10年,商品品类较刚起步的享物说具有多样性
  • 虚拟产品交易较多,可能受运费贵的限制

从两个平台热门商品中可以看出,享物说闲置物品大多是价值量较低的非标品,而Listia以数字化标品为主。

因为标品的二手价值更容易确定,买卖双方可以根据关键性能的折损定价,达成交易。在二手车垂直领域有优信、瓜子、毛豆;二手房垂直领域安居客、链家;3C产品的回收宝、爱回收;二手书多抓鱼、邻阅,这些针对标品类的垂直产品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产品也很多。而在非标品领域,目前还是只有阿里的闲鱼、58的转转两个巨头(占据90%市场份额),再次印证了非标品市场的交易难度。

而享物说就是切中非标品闲置,让不好被定价的闲置物品跳过价值界定阶段,用积分交易起来。

那在闲置交换的平台上,物品的价格怎么算,它按什么定价?如果邀请人能得到赠送的小红花,那要邀请到多少人才能开始第一笔交换?要上传多少件物品才能成为这个平台的“中产阶级”?

我们计算了享物说物品的平均“价格”。

看来,一笔交易平均需要847朵小红花,有了这么多小红花,就可以在享物说上迈出第一步。

而这只是平均值,那么拿一类具体的物品来看,就知道包里的小红花能干什么了。为此,我们选了平台上的爆款级产品“手机壳”作为参照,计算了所有手机壳的平均“价格”。

虽然只要200朵,但毕竟没有任何法币作为参照,200是个什么数量级,还是没个底。但好在享物说是个封闭的系统,为了保证平台的公平性,所有人只能通过完成指定的任务,才能获得小红花。努力就有收获,那么要多大努力才够换个手机壳的花呢?

图中有两个节点,分别是靠近Y轴的“小月光灯”和X轴的“平板电脑”;大多数点落在这两个点连线的区间内。说明多数人还是对10000小红花以下的平价物品感兴趣。

10000朵小红花以上的物品,少有人关注和喜欢;而商品的普遍热度在5000个点赞数以下,热度更大的商品可能是商家和平台联合推广的结果。

但是,但我们统计点赞数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用户的“点赞数”集中在0-5000这个区间,但是点赞最多的产品竟然有4万多个赞,这是为什么?

仔细看了下商品标题,最受欢迎Top10产品中,很多都带“品牌”关键字。心想有可能“品牌”关键字是商品类别的标记,打开享物说小程序一看,果然该类商品比普通赠送者商品多了一个“商家赠送”的脚标。原来这是商家在享物说上面推广产品的活动。

享物说、Listia这样平台性质的产品如何盈利呢?总感觉在帮别人解决闲置物品问题,匹配一些“送与收”的需求,但它本身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呢?暗中观察得出了几个猜想:

1.成为展示平台,作为商家推广的流量入口

麦当劳曾多次跟享物说合作,高考期间发起“为高考打Call赢大奖活动”。只要点进享物说小程序,上传照片为考生打call,就能得到一个“麦满分”。联合利华为了推出一款新的洗衣液,也在享物说上发起了99朵小红花0元包邮,免费送洗衣液的活动。享物说作为流量平台,一方面可以收取渠道费用,另一方面也激发用户活跃度,提高留存。

当然,平台给商家提供了一个商品曝光渠道,配套的服务还有:为企业提供用户精准锁定、数据跟踪和分析等后续服务。

多年前,Listia就采用过相同的模式,甚至与百思买、沃尔玛等巨头合作推广商品,在Listia中有个奖品商城,百思买和沃尔玛把希望被推广的商品上线到专区,以获得充分的曝光量。这种策略已经得到了验证。

但根据现有数据来看, 享物说接近7000件商品中,只有0.7%是商家推广。看来,享物说对于这种商业模式还在早期的探索阶段。

2. 作为二手电商平台,卖前排坑位

在电商里有个概念叫“坑位”,即平台关键词搜索,商品出现的位置。店家可以通过竞拍的方式把自己的商品优化到前排,享物说作为一个用户已过千万的交易平台,已经具备坑位销售条件。

在享物说上进行推广的商家,如果想让自己的商品在搜索中排名靠前排,就需要向平台购买坑位;当然,当平台上竞品多起来之后,商家还需要通过竞拍机制得到前排展示的机会。有了足够流量,“卖坑”的商业模式也能跑通了。

3. 构建付费会员系统,收会员费

类似于淘宝88VIP卡和亚马逊Prime会员卡,Listia也发售自己的会员卡,主要享受3种福利:

  • 每月为账户增加一定比例的积分
  • 购买积分时,额外赠送一定比例的购买额度(Listia可用美元购买积分)
  • 会员物品成功送出,多获得一定比例的积分回报

Listia的会员体系是建立在每天超过1万单的交易体量上(2014年数据),闲置物品的种类从一根针线到珠宝首饰已经非常丰富,足量的物品有利于提高用户粘性,是会员制度的基础。但目前享物说还处于平台初期,物品的品类大概只有Listia巅峰时期的10%,估计上线“会员卡制度”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从数据里我们看到了两个平台唯一一个极端不同的行为——是否包邮。享物说上不包邮占99.8%,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买家付邮费;而Listia不包邮只占6%,绝大多数商品是卖家付。享物说目前是和顺丰合作寄件,我们推测享物说如果从邮费中提成,每天能有4w邮费分成收入,每年就是超过千万的收入(假设平均邮费为12元/单,顺丰全国包邮成本8块/单)。

而Listia则是赠送者掏钱付邮费,为什么有人愿意送东西还倒贴邮费?这可能跟公共政策有关系——在美国扔垃圾也要付钱。据说在美国硅谷的某个社区,政府会在专门的时间到社区收垃圾,收垃圾明码标价,比如27寸以下的电视收费41刀,车轮胎收费21刀等等,这可能就是有人在Listia上免费送、倒贴钱的原因了,当“垃圾处理费用”大于邮费时,交易便可达成。

Listia从2015年开始允许美元和积分互相兑换,用户将积分提现成美元时,平台从总金额中抽取20%作为手续费,比银行取钱还高;2018年发行ICO,Listia开始从交易中抽成,每笔交易成功触发智能合约,平台从交易中抽取10%的XNK作为手续费。按照我们之前计算的14美元的平均客单价,每天达成1w单的话,Listia可以通过抽成日赚1.4w美元。

而目前来看,享物说并没有任何“抽成”机制。

总结来看,享物说的长远发展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

只有大量廉价的非标品,其实竞争力很弱 - 我们已经有拼多多了。虽说积分降低了交易摩擦,但邮费会成为买方和卖方双向的障碍,也不利于价值的流转。我们认为,鼓励用户赠送价值更高的商品,会成为一种解决方案。大家可以看到,左图这个手机壳,看起来不咋地,却要花费12元邮费。而右边是Alan@增长黑盒送出的一个全新Kindle,邮费只要18元。你更倾向于攒积分买右边这个呢,还是随手买下左边这个?当然是这个Kindle。

所以,要想形成正向循环,需要商品价值超过邮费,这样才能实现小红花的长久流通。如果大家把多余的Kindle、凌美钢笔、畅销书、京东礼品卡纷纷放到平台上来,其他用户自然能感受到商品的价值,并愿意花高价拍下。为了赚更多小红花,大家又会拿更多高价值商品来拍卖 ,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所以,享物说应该强调“有价值的闲置物品”这个概念。比如,我宁愿用小红花换购一台二手的小米电视,也不愿意去拼多多上买一台新的“小米新品”。

版权说明:本文源于:增长黑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只为信息知识传播共享,对文中观点本公众号保持中立态度,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懒人管家创业分享:偶尔放纵式购买小东西】据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低迷时期,口红、外卖咖啡、昂贵的香水、袜子、护肤霜和气泡酒等相对廉价的产品,其销量都能经历一定幅度的上涨。艰难的时期,消费者更会善待自己,偶尔会采用放纵性购买小东西。对于“放纵性”的购买来说,这类小东西相对便宜,因为你可以不用花太多钱就能犒劳自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team钱包美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