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对所有敢对中国发动中美贸易战宣战的所有国家宣战吧?

原标题:热点|中美贸易战爆发!中国大使馆霸气宣战:奉陪到底!

根据环球网报道,美东时间周四中午12:44分,美国总统川普正式签署了制裁所谓针对中国“经济侵略行为”的总统备忘录。

这也意味着:中美两国的贸易战已经由美国正式打响第一枪!

川普签署的这份制裁中国的“备忘录”,则将对总价值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以惩罚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盗窃。

川普在白宫表示,他把中国视为朋友,还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了尊重,但是他说,中国对美国有着史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并批评中国盗窃美国知识产权。

他的原话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大概有5000亿美元,而美国与全世界的贸易逆差则是8000亿美元,也就是说仅仅中国就占了一大半。”

川普因此宣称,他必须改变这一切,捍卫美国的利益。

他说:"我想用的词是互惠(reciprocal)。如果他们收我们的费,我们就收他们同样的费。"

根据《纽约时报》的最新报道,这些将被征收关税的中国产品涵盖了从鞋子、衣服到电子产品等各个方面,大约有1300种。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将在15天之内启动对中国某些商品的关税。

白宫表示,他们将力争对美国消费者产生"最小的影响"。

美国财政部将在60天后公布哪些中国资金将被限制投资美国。

不仅如此,川普还在今天凌晨的记者会上对中国提出了另一个过分的要求:必须减少1000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

川普触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美国股票道指今天暴跌700多点。

高科技板块纳斯达克指数同样暴跌-2.43%,收市于7166点。

受到川普宣战影响的还有加拿大经济。

从昨天开始,加元从低位¥4.83人民币不断攀升,今天最高飙升至¥4.9289人民币。

会有这样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北美贸易协议(NAFTA)谈判获得重大突破,汽车方面基本达成一致。

另外一个因素是国际油价上扬,加元随之飙升。

国际油价由于恐惧美国触发贸易战,近日油价已经不断上扬。

纽约原油每桶64.30美元,国际油价已经突破近7个星期高峰。

加拿大居民更是惨上加惨,温哥华地区今天的87号油的平均油价更是涨到了接近150/升。多伦多也涨到了130.9/升。

按照这个趋势,一时半会儿跌不下来了。

川普今天签署的总统备忘录,声称依据“301调查”结果。

301调查是美国《1974贸易法》的一个条款,2017年的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证实对我国启动301调查,主要针对与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有关的法律政策或做法。

此后,美国将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美国贸易代表莱蒂泽(Robert Lighthizer)表示,关税将针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又指中国若向美国出口农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定必“出招反制”。

莱蒂泽表示,中国可能对美国出口农产品,尤其是大豆施加报复性措施。他指情况若真的发生,美国将立刻采取反制措施。不过,他也强调“没有人能够从贸易战中获胜”。

中国:一不会怕,二不会躲

为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

此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日在人大闭幕记者会上表示,中美要打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没有赢家。

对于中国的崛起,美国这次是真的怕了……

}

  辛苦谈判多时,美方一纸清单,重启了对华贸易战。

  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

  短短6个小时内,中方马上强有力还击,宣布将立即出台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征税措施,而且,此前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同时失效。

  回顾此次中美经贸摩擦,从5月3日至6月3日,中美双方三次磋商在坦诚沟通中向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迈进。如今,特朗普政府再度“没谱”,全然不顾中美双方达成的共识。即将到来的惩罚性关税不仅将给这两个最大的经济体、而且也将给其他很多国家造成负担。

  不少外媒注意到,特朗普终于“扣动了扳机”。但与其说是“对准中国”,不如说是“扫射全世界”。

  《大西洋月刊》6月15日发表文章表示,特朗普一直想打一场贸易战,现在他有几场可以打了……

  文章表示,特朗普开启了全球贸易战的另一战场(front),而挑事儿的人……没错,就是美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15日宣布,将对价值数百亿(实为500亿)特定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他开启了全球贸易战的另一战场。而这场贸易战争的主要挑衅者,就是美国。

  另一战场(another front)?难道美国的贸易战的战场有很多吗?

  是的,不止中国,美国现在连盟友都不放过……

  在贸易上怼遍全世界的美国

  美国最近在贸易上树敌不少:

  先是加拿大,然后是欧盟、墨西哥,现在轮到中国了。

  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就整理了美国最近在贸易上的“新仇旧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与世界“剪不断,理还乱”的贸易关系。

  据德国之声报道,特朗普上任以来,就一直对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耿耿于怀,尤其是德国:

  为了缩小贸易逆差,他曾威胁要向欧盟的汽车加征关税,这将会对德国汽车制造商产生严重的影响。

  而到目前,特朗普已经开始对欧盟的钢铝加征关税:

  美国今年3月宣布豁免对欧盟25%的钢税和10%的铝税。即便欧洲强力反对,6月1日,曾经豁免的关税还是加回来了。

  这样,或许你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默克尔推特发布的G7上那张火药味十足的图片,以及为什么不少德国民众表示“要是选举时发这张照片,默克尔支持率绝对升了”……

  因为贸易问题,特朗普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是吵得不可开交。

  马克龙试图劝阻美国盟友征收关税的决定,但特朗普似乎并不听劝……马克龙也毫不客气,直接在推特上表示“我们不介意G7变G6”……

  两人在G7见面握手时,马克龙毫不客气地把特朗普的手握出了白印子……

  ? 加拿大、墨西哥

  和欧盟相比,美国和加拿大的争端可能是最明显的,“嘴炮”也是打得最热闹的。

  虽说是多年的邻居+好友,但是特朗普2016年竞选时就已经对这两个国家和美国与其的贸易感到不爽了……

  特朗普曾在2016年大选中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最糟糕的贸易协定”,他承诺要和加拿大、墨西哥对此进行重新协商。2017年中期,协商结束,协定重新上路时,他曾威胁要将美国撤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有一个小插曲,特朗普曾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通过一个暴躁的电话……

  上个月,两人曾就即将来临的钢铝关税通了一个暴躁的电话。据称,特鲁多问特朗普,如何证明关税和美国的国家安全有关。

  但特朗普脱口而出就是一句:

  白宫不是你们烧的吗?

  当然,《纽约时报》很快地给他纠了错,表示:这个真不是……

  G7峰会后,他还连发两条推特怼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其“非常不诚实、很怂”(very dishonest and weak)。

  在G7峰会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现得如此温顺和温和,却在我离开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说,“美国的关税有些侮辱人”,他“不会任人摆布”。他实在是非常不诚实还很怂。我们的关税实际上是对他在乳制品上的征收270%关税的回应。

  被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征税,大家表示很无辜,纷纷要以牙还牙……

  三方全部表示要采取报复性措施,不和的阴云笼罩着峰会,美国总统被孤立了。

  如《金融时报》所言,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

  与世界为敌,伤人伤己

  半岛电视台就指出了现在美国的处境:“与全世界为敌”。文章指出,美国虽然与朝鲜关系出现缓和,但是他的贸易政策却让美国与世界割裂开来。

  英国《独立报》表示,一直以来,美国是自由贸易最大的受益者(the greatest beneficiary from ever freer trade),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其他发达国家的都要快。

  但如今特朗普政府却离自由贸易越走越远……首先,这对美国是非常不利的:

  这将会撕裂美国建立的世界经济秩序,而这一秩序曾很大程度上使美国及其盟友受益。现在从德国到日本,世界领导人们都陷入猜测,“如果美国连加拿大都不肯放过,那他还能放过谁?”(《多伦多星报》)

  其次,美国一意孤行,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4日警告说,美国政府采取加征关税和其他限制进口措施的贸易政策将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构成风险。

}

  陈树志/丝路国家战略(厦门)研究中心咨询部部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 来源:澎湃新闻

  从目前态势来看,中美贸易战未必会以全面、激进的形式爆发。图片来自环球网

  特朗普上任后,“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加重,美国挑起的贸易保护争端逐渐升级。随着近日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材及铝制品征收重税,以及国务卿蒂勒森和白宫经济顾问科恩(Gary Cohn)等温和派人士离职,美国转向更多保护主义政策的风险正在增加。全球贸易战预期急剧升温。

  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一直是美国贸易战的焦点。特朗普自胜选以来,在对华贸易政策方面频繁打出“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等常规性贸易救济牌,同时,利用本国贸易法对华发起“337调查”、“301”调查和“201”调查等非常规性贸易救济调查,中美贸易战的阴云一直未散。

  从目前态势来看,中美贸易战未必会以全面、激进的形式爆发。但由于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博弈等因素,因贸易摩擦而产生矛盾和争端是不可避免的。回顾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历史,日本和德国在制造业崛起过程中同样面临如何处理与美国经贸摩擦的问题。中国应吸取日本、德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妥善处理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并推动建立多边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以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转型。

  中国正面临与当年日本和德国类似的情境

  第一,全球经济处于后经济危机时期的恢复期,以邻为壑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经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80年代的全球经济处于恢复阶段,全球贸易增长不足,贸易失衡进一步加剧激化了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2008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爆发“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目前的情形与80年代类似。

  第二,美国国内政策空间不足,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80年代的美国政府,在国内遭遇的情形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空间不足,尤其是货币空间遇到瓶颈。面对经济压力,里根行政分支企图动用贸易救济保护措施来保护美国国内的弱势产业,把贸易战矛头指向美国贸易主要逆差方日本和德国,从而导致美日和美德之间贸易摩擦加剧。现阶段的美国政府债务高企,通胀预期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空间面临瓶颈,特朗普政府试图重新发动贸易战,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中国正成为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重点针对对象。

  第三,中国和当时的日本、德国同样面临着汇率升值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随着80年代日德两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和美国、德国(当时的联邦德国)、日本、英国、法国之间“广场协议”的签署,日元与马克对美元大幅升值。汇率升值对促进两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对外投资等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两国的确实带来冲击。面临同样的考验,日本和德国不同的应对措施造就了两国经济不同的命运,二者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解决汇率问题,化解中美贸易争端,并顺利完成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扩张性刺激与日本式泡沫

  二战后,日本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本国出口发展。随着1956年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日本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对外贸易顺差额度不断扩大。日本贸易顺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占占据了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部分,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逆差占美国逆差比重一度接近60%,这导致了日本与美国之间产生了大量的贸易摩擦。

  由于政治和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较高,日本在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在美国压力策略下,日本通过以下策略试图化解与美国的贸易冲突。

  第一,依据对美“自愿”出口限制协议控制相关行业产品出口数量,以此缓解美国压力。从50年代末开始,日本就开始通过与美国签订出口限制协议来限制当时纺织品的出口量;到80年代后期,日本与美国分别在钢铁、汽车、机床、半导体等众多行业签订了资源出口限制协议。“自愿”出口限制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受限制商品的出口增速在限制条约签订之后出现了明显放缓;另一个间接作用是推动相关行业企业为绕开贸易摩擦,而逐渐增加对外国的直接投资。

  第二,签订“广场协议”实施日元升值,并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在1985年广场协议的安排下,日本对国内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日元开始快速大幅升值,直接影响是损害了日本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冲击了日本经济。当时日本的出口增速由1985年的2.4%下降到1986年的-4.8%,实际GDP增长率由1985年的5.1%下降到1986年的3.0%。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以期减少对外部需求的依赖,使内需发挥主导作用,以维系经济增长。为此,日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投资、扩大企业投资以及转变居民消费结构等措施推动日本内需型经济增长。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动经济转型,这样的做法本身没有问题,但决策者高估了日元升值对经济的冲击,因此财政和货币政策力度过大。这就带来两方面不良后果,也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萧条埋下伏笔。其一,过度宽松的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金融政策,推动国内大量资金涌入楼市与股市,叠加境外热钱流入后形成巨大的资产泡沫。其二,过度宽松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减少了日后经济刺激的政策空间。

  第三,支持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为应对出口限制和实现国内产业升级,日本政府支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随着1985年日元快速升值,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这一时期,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由70年代的400亿美元增加到2800亿美元。日本对外投资主要分为两类:一方面,为应付出口限制,日本企业加大了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能投资,试图通过在销售目的国自产自销的方式绕开出口限定协议;另一方面,为应对国内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提高,日本企业加大了对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的产能投资,试图降低了生产成本。

  日本企业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推动了日本制造业企业的产能转移,虽然整体上推进了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但产业转移的过快增长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为日后经济衰退埋下隐忧。从外部影响来看,日本的对外投资增长客观上推动了亚洲和中南美洲等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

  从日本应对美日贸易摩擦的结果来看,由于政治和经济方面对美国过度依赖,日本应对美日贸易冲突时缺乏反制措施,在商品出口和汇率等问题上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加上自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失误,导致产业空心化和巨大的资产泡沫。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出现长期衰退。但从积极方面看,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制裁反而促进了日本的产业结构升级。美日双边贸易结构在贸易争端中不断重塑,推动日本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转型到重工业,并逐渐转变为以技术为核心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主导出口产品也经历了由纺织品、钢铁、汽车向半导体、电子通讯产品的转变。

  审慎调控与德国式增长

  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对外贸易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在出口领域日益受到日本的挑战;到80年代初期,德国经济面临着财政危机和产业结构落后两大问题。广场协议签署后,马克大幅升值,德国面临着比日本更复杂的现实问题。

  与日本陷入危机不同,德国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抵消了马克升值的不利影响,并且妥善处理了贸易摩擦、政府债务和产业结构落后等问题,使德国在外贸领域优势显著提升。德国的进口与出口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德国逐渐成为全球贸易顺差最大的国家之一。

  第一,德国实施双向自由贸易开放政策,出口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较为均衡,有效避免了贸易摩擦。与日本不同,德国并未抑制海外进口,而是实施对外贸易双向自由化。同时,德国对外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地区较为分散,有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发生。以1987年为例,德国的出口总额中没有一种商品的出口额能占25%以上份额,这与同时期日本出口商品构成中汽车和机床合计达到70%形成鲜明对照。从出口地区结构看,德国出口市场比较分散,美国作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的顺差额仅占美国对外逆差整体规模不到10%,而日美贸易顺差最高接近美国贸易逆差额的60%。

  第二,通过稳健、独立的货币政策和适度的财政政策解决政府债务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以及马克升值对出口的消极影响。广场协议签署后,由于马克大幅升值,德国经济增长率连续出现下滑,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央行依然维持了3%以上的存款利率,这几乎是日本同期的两倍。在汇率政策方面,通过温和、谨慎推动汇率升值给国内企业以时间来适应,同时也适度增加了国内结构调整压力。在财政开支方面,通过减少补贴等手段削减财政支出和政府债务增速,为之后的减税措施留出空间。在税收方面,对企业大幅减税。当时科尔(Helmut Kohl,1930—2017)领导下的联邦政府非常重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利用财政补贴资助新兴产业发展,并积极支持企业的研发活动,持续重视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

  第三,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自由贸易区范围。回顾德国的经济和贸易发展史可以发现,德国一直是自由贸易的推行者。早在1888年,德国便建立了汉堡自由贸易区。二战后,德国贸易发展直接受益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通过关税同盟扩大了贸易量,同时也避免了贸易冲突。欧洲自由贸易区的持续推进,使得德国在汇率、关税和开放度等各个方面具备优越的外贸条件,为德国成为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提供了持续动力。

  德国当时面临着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货币升值带来的外部需求冲击,却并未采取大规模的需求刺激,而是从供给侧角度通过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通过利润的提高来促进企业投资。德国虽然承受了短期的经济下滑压力,但是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保持了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中国可以从日德经验中学到什么?

  第一,保持战略定力,辩证看待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经济的负面效应,努力争取化危为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美国对我国部分出口商品增加关税确实会对我国钢铁、化工等行业出口有负面影响,但客观上也将倒逼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进一步去产能、去库存。因此,要以十分的定力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低无风险利率,减轻政府负担,为后续改革腾出资源和空间;同时,通过提振内需并有针对性地发展新兴产业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第二,坚持审慎原则,实行稳定、谨慎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稳步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应理性面对前期刺激政策带来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隐性不良等问题,继续实行渐进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避免形成像日本80年代所形成的巨大资产泡沫。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应该坚持独立的货币政策,持续、温和、谨慎地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留下余地;同时,避免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过程中,避免在国际压力下过快实施金融市场化改革,应该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稳步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

  第三,深化对外开放,营造稳定有利的贸易环境。其一,提高对美贸易双向开放对称程度,主动化解摩擦风险。进一步放宽外商准入,逐步加快金融领域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结合国内对外消费需求,降低相关美国进口产品关税,缩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减少两国矛盾。其二,继续推进与不同经济体和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建设。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为抓手,强化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自贸区建设。发展与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多边贸易关系。加快推进国内自由贸易区与自由港的建设。

  第四,未雨绸缪,做好应对贸易战的准备工作。由于政治和经济上对美国的过度依赖,日本在贸易争端发生时往往寻求和解而缺乏必要的反制措施,导致处处被动。中国应该吸取日本的教训,积极应对潜在贸易战。其一,准备好反制举措,加强应对性和报复性措施的研判,提前制定报复清单。其二,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规则,联合维护全球化大局的国家,商讨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三,针对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中违反国际规则行为,联合有关国家向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提起诉讼。其四,如果美国依然一意孤行坚持贸易摩擦扩大化,中国应当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提出报复性措施。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及其上级单位观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贸易战宣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