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招生要求十一人多吗

  僧稠,钜鹿人,为北魏至北齐时名僧。据《高僧传》、《皇唐嵩岳少林寺碑》、《朝野佥载》载,稠禅师初出家于钜鹿景明寺,后被跋陀门人道房引度为弟子,随跋陀入少林寺。在他刚出家时,常受到一些懂武术的小和尚“殴击”,于是他发奋习武,最后练得筋骨强健,拳捷骁武,使先前侮之者“俯伏流汗”。僧稠的小乘禅法造诣颇深,有“光(慧光)以学显、稠以禅著”之称。跋陀也曾说,自葱岭以东,禅学最著名者是僧稠。跋陀之后,僧稠曾继之主持少林寺。北齐天保三年(552年),文宣帝在邺城(今安阳西)为之造云门寺,让其传法,他在那里著《止观法》两卷。僧稠于北齐乾明元年(560年)圆寂。
  达摩(?─536年)又作达磨,为南天竺(古印度)婆罗门种族高僧。南北朝宋末,达摩航海来到中国广州,初达宋境,后至金陵,大约在北魏明帝时,达摩来到洛阳,魏杨衒之著的《洛阳伽蓝记》记载了达摩及其在洛阳永宁寺的情况:“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后达摩到嵩山收弟子慧可、道玉等,并在嵩山少林寺一带传法。后世传说达摩在少林寺北五乳峰石洞中终日面壁九年。达摩在嵩山传法时,觉得久传的小乘禅法已走向没落,于是他根据大乘的理论,结合北魏当时的社会状况,初创了以“静坐修身”为主要修行方法的学说,称为“壁观”,即大乘禅宗。达摩的禅宗,以《楞伽经》为传法经典。他在传法于慧可之后,离开嵩山,梁大同二年(536年),遇毒而卒,葬于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相传,达摩精于武功,尤善坐禅功。唐代宗赠圆觉大师号。禅宗兴盛后,达摩被尊为禅宗初祖及佛教第二十八代祖师。
  3.志操.惠玚.昙宗
  志操、惠玚、昙宗,唐初少林寺著名武僧。据唐裴漼《少林寺碑》及《赐田牒》载:武德四年(621年)四月,李世民与王世充战于嵩洛一带,驻守柏谷庄的少林寺主僧志操、都维那僧惠玚和昙宗等十三名武僧夜间攻入王世充之侄王仁则大营,生擒王仁则,并将其献于李世民,唐军乘势击败王世充。四月三十日,李世民为表彰志操、惠玚、昙宗等十三武僧的功绩,特颁《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于少林寺,同时要封十三僧官位,但由于志操、昙宗等只愿出家礼佛,不愿为官,于是李世民赐少林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参战僧均得封赏,昙宗还被封为大将军僧。由于志操、惠玚、昙宗等的助唐行动得到了李唐王朝的大力表彰,使少林寺走向昌盛。
  福裕(1203年—1275年),字好问,号雪庭,为元初著名禅师和曹洞宗师。太原文水人,俗姓张。落发为僧后,游学于燕京(北京),拜曹洞宗师万松行秀为师,从学十年,“道益隆,名益著,学者日益广”。他继万松之后执掌曹洞宗。乙巳年(1245年),元世祖未登基即命其主持少林寺,大作资戒会。戊申(1248年),宪宗诏住和林兴国,后又召至殿中,授予元代最高僧官都僧省都总统之职,总领全国佛教,为禅宗领袖。在福裕任少林寺住持期间,他统领嵩山诸刹,并把嵩阳因战乱而遭破坏的古寺修得“金碧一新”。裕公每登坛讲法,四众云集,“施者如丘山,来者如归市”。裕公通群经,留有语录几十万言。中统元年(1260年),世祖即位不久,命他火速进京与道士李志常论辩,结果得胜,焚毁道经四十余种,并将全国的237所庙院归还佛教,为此世祖赠以“光宗正法”之号。不久裕公又受请出任京都万寿寺住持14年,晚年归隐少林寺。传福裕重视少林功夫,并对少林功夫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至元十二年(1275年)秋圆寂,世寿73,僧腊52,葬于塔林。皇庆元年(1312年),元仁宗追赠福裕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晋国公。他是少林历史上惟一被封为国公的僧人。裕公主持少林寺,不仅将曹洞大旗树于少林,而且使少林寺达到了空前的中兴,故被誉为功德可以与达摩相比的“开山祖师”。
  紧那罗,不知其来历。据《嵩书》记载:“至正初(1341年)忽有一僧至少林,蓬头裸背跣足,止著单裩,在厨中作务。……至十一年辛卯(1351年)三月二十六日,颍州红巾贼率众突至少林,欲行劫掠,此僧乃持一火棍而出,变形数十丈,独立高峰,贼众望见,惊怖而遁。僧大叫曰:‘吾紧那罗王也!’言讫遂没。人始知为菩萨化身也。”紧那罗在少林寺地位极重,寺中有紧那罗殿和其塑像,被尊为少林护伽蓝神。
  匾囤(?—1563年)法名悟须,字无空,号匾囤,明代著名禅师和少林武僧。俗姓陈,河南禹州名宦陈氏子。年20,出家少林寺,礼梵僧喇嘛(道源)为师。后游历名山大川,曾结庐于峨眉绝顶修行。他深得禅要,在京城讲法,“名振京师”,王公及士庶皆尊之。宫中御史张暹等在京都(北京)为之创建吉祥庵让其传法。小山主持少林时返回少林寺,出资创办大法会。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再赴四川峨眉山,当行至夔州(四川奉节)江中时说道:“道旷无涯,逢人不尽。”言毕,登岸而逝。徒孙普明等以其出家于少林寺,归葬于塔林。明英宗曾孙新昌王朱厚尊为其撰《匾囤和尚碑》。匾囤不仅精禅学,而且是一位著名武僧。据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载,他承其师父所传拳棍,曾救人于苗族山寨,苗人把他尊为神。
  小山(1500年—1568年)是明代著名禅宗大师。法名宗书,字大章,号小山。原籍顺德南和人(今河北南和),俗姓李,十岁入学,读习儒业,云:“此皆世法,非出世法也。”于是15岁出家开元寺,后闭关太行山修行三载。年20,闻月舟禅师在少林寺传授达摩心宗,遂赴少林寺居其席下习禅。他从月舟八年,“洞上宗风,蒙赐印可”。后游历诸寺,讲经说法,推演禅宗,名重佛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三十四年(1555年),少林耆宿三请小山出任少林住持,不就。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少林复请,小山领朝廷礼部文书,正式出任少林寺住持。在他主持少林寺期间,“大开法席,众盈五百”,使少林曹洞宗风复振。后四处募资,对寺院大加修葺,并重建少林寺初祖殿。小山主持少林寺期间,正值明代抗倭战争,身为住持的他,数度派遣少林僧兵赴沿海抗倭前线,屡建战功,使少林僧兵名扬四方。小山自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至四十五年(1566年)主持少林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使少林达到极盛。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退席居于宗镜庵,隆庆元年(1568年)冬圆寂,年68岁,僧腊36,嗣法弟子镇性等将其灵骨三分,分别建塔于少林寺、宗镜庵和顺德祖茔。
  周参(1517年—1574年),明代著名武僧和僧兵将领,法名周参,号竺方。颍川(今禹州或登封)人。少时出家少林寺,礼悟空为师,“习学演武,名播四海,武亚诸方”。他还精于兵法,官民闻其名而归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河南柘城人师尚诏起义,他奉上司官府之命,率50名少林僧兵前往镇压。在战场上,“运大智于沙场,战雄兵于顷刻”。周参不仅精于武功,而且任少林寺监寺(仅次于住持)和提点达三十多年,长期协助住持执掌少林寺。万历元年(1537年),官府因寺僧参战有功而免除少林寺新加税粮,就是由周参提请免除的。万历二年(1574年)周参圆寂,年58岁,僧腊43,葬于塔林。
  洪转,明代少林寺著名武僧,正德时出家少林寺,后随师叔、著名武僧周友和尚习武,尤精棍法,为一代棍法大师。明万历中,俗家弟子程宗猷到少林寺习武,曾从洪转演习少林棍法。《少林棍法阐宗》云其:“师年逾八十耆老,棍法神异,寺众推尊。”洪转不仅是棍法大师,而且对枪法颇有研究,曾著有《梦绿堂枪法》一卷传世。洪转在嘉靖时还曾任登封县僧会司僧官。洪转对少林棍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月空,明代著名武僧。据《日知录》、《倭变志》等载,明朝嘉靖时,少林武僧月空,接到都督万表檄文,率僧兵三十余人,开赴松江一带抗击倭寇,30名武僧持七尺铁棒击杀大量倭寇,后因救被倭寇劫持的百姓,中倭寇埋伏,30名武僧都战死沙场,在少林僧兵抗倭史上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

}

嵩山当地资讯-游玩指南

十一去少林寺注意事项_少林寺十一人多吗_十一去少林寺合适吗

来自:途牛旅游网 14:59:00 这篇资讯有用吗 ? ?

本文为途牛旅游网原创,未经途牛许可,不得复制、摘抄或转载。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南麓,是中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有“天下第一古刹”之称。河南少林寺是我国著名的4A旅游景点之一,寺内文物十分丰富,如今到少林寺旅游已成了旅游的热点之一。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聊聊参观少林寺的注意事项吧!

十一去少林寺注意事项 1、 少林寺景区在嵩山内,景区比较大,请提前准备好地图,以防迷路。 2、 景区内的三皇寨需要攀登,去之前准备行李时注意收拾一些简单轻便的衣服以 及舒适的鞋子。 3、 出门前准备相应的所需物品(例如:饮用水,防晒霜,帽子,雨伞??????) 4、 如果想在景区内武术馆的较好位置观看演出,可以提前20分钟左右到。 5、 如有大师为您占卜或是其他宣传,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以免上当受骗。 6、 佛教寺院的门槛是有讲究的,参观少林寺常住院时每一道门槛千万不要踩。 7、 注意保护好景区内的物品,爱护树木,不要随意上去练功夫。

少林寺十一人多吗 一年当中的4月中旬以后到5月底, 9月到10月底是少林寺景区游客最多的时候。所以十一的时候也是少林寺旅游的一个高峰期。但是少林寺十一期间门票并不涨价,景区门票价格100元/人。身高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嵩山少林寺招生要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