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信号:富人卖房,房价下跌,我们现在该不该买房房

2017  两会即将进入尾声,今年对于房价的讨论较少,两会主要集中在改革和外交上。下面小编就从仅有的消息中,为您分析2017房价会跌吗?现在买房者该不该入手。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分类调控,这意味着热点城市楼市调控在2017年不会退出,也不会放松。
  为了保持房价稳定,调控成为必要手段。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近3年来首次出现“调控”这个字眼,这说明对热点城市调控不会在2017年退出。
  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目标,但房价调控仍然是重点。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表示,虽然本次工作报告中没有明确提及相关目标,但从“坚持居住属性”、“长效机制”、“规范秩序”等表述来看,都离不开房价的稳定。并且从民间舆论、地方调控亦或是近期主管部门表态来看,“房价”都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如在上个月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住建部认为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最有力证据即“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由此看来,房价仍然是考察城市调控成效的最有力指标,也是2017年地方政府部门压力最大的指标。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房价上涨压力过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这有可能会成为未来调控楼市的主要手段之一。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指出,这是一个积极信号,意味着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后续依然会有积极供地的可能。在他看来,只有积极做好了供地和控制房价的问题,房价过热的现象才能得到更好的抑制。
  严跃进认为,增加土地供应的城市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济南、郑州、武汉、合肥、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福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一二线重点城市,同时对于类似廊坊、燕郊、大厂、香河、涿州、固安、永清、昆山、太仓、嘉善、佛山、东莞、珠海等三四线城市来说,也会考虑积极供地。这些城市往往外来人口相对多,是后续积极供地和引导住房需求释放的重点区域。
  至于采取何种方式来进行,专家表示极有可能是“一大一小”的供地思路。大城市重点开拓郊区市场用地和市区存量用地开发,而小城市重点围绕新兴城区比如说高铁新城积极供地。
  不过也有专家坦诚,2017年再次出台更为严厉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谢逸枫指出,考虑到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压力及地方债务,在2017年后三个季度里,调控政策力度主要维持当前力度。

两会透露2017房地产未来走向

关于房地产税:在两会召开前,市场一直认为房地产税即将落地。当然分析多次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两会召开后明确表示,房地产税是十分有必要的,但设立太过于复杂,预计5年后才能真正落地。这让原本担心房地产税落地的投资者时大大松了一口气。

房地产税的作用:房地产税最主要的作用是调节。比如,房价过高,征税把房价压下去。房价过低放税,支撑房价。如果房地产税能够完成调节作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也能降房价。

关于限购令:在两会召开期间,河北江西等地纷纷出台楼市调控措施。江西南昌更是出台史上最严限购令,有房的投资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不能再买。虽房地产税没有落地,但限购令并没有降温。甚至还从一二线城市陆续转向三四线城市的趋势。相信未来,限购令将继续压制房价上涨。

限购令的作用:限购令从2016年2017年是越来越严,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房价调控的决心。但是短期用限购令限制房价是有作用的,长期来看作用并不明显,而且会损害楼市发展。两会期间多位委员表示要建立长效机制抑制房价过高。

单纯买房者:在自己能力范围里购买,目前市场对于单纯买房者仍是支撑。由于中国楼市特殊性,想要寻求低点往往是得不偿失。现在对于单纯买房者来说,购入是一个好时机。

投机者:最好现在不要入手,先不说限购令。就从目前购房环境来看,房价不再会被炒高,现在盈利空间不大。炒房风险过高,加上国家对此严打,投资环境并不明朗。所以,现在炒房者来说,最好不要现在入手。

2017年房价将继续保持稳定,不会大跌更不会大涨。虽政府不断调节,但是这只是调节增速过快。因此2017年楼市保持稳健发展,房价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更不会瀑布式上涨。

}

原标题:清华教授讲话,释放了重磅房价信号,刚需该不该买房明确了

房事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近两年来,随着房地产狂飙式发展,无数人凭借房产这个跳板实现了阶级的飞跃,进而把更多的人裹挟进投资买房的浪潮中来,越来越多的人把买房暴富当成是追逐的目标和奋斗的动力。但怎奈房价却步步为营,不断高企,即便我们有与日俱增的斗志和不服输的决心,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绝大多数人想要依靠工资收入买房、炒房打破阶级壁垒却愈加艰难。

这是一个扭曲的时代,人人都憎恨高房价,但是人人却都热爱房地产。在吊诡的房价和扭曲的房地产面前,无数英雄甘愿为房事奔走操劳,耗尽大半积蓄和精力不说,生活也在以房子为中心流转,俨然成为了房子的奴隶。

据统计,中国绝大部分家庭收入超过70%都用于购房了,且超过94%的家庭都背负着巨额房贷,不仅如此,每月近40%的收入依然还要用来还房贷,在房子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活得好不艰辛。

分析背后的原因还是要归咎于不断高涨的房价。那么这种为房子而活的日子还要轮转多久?高房价什么时候能迎来回落呢?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近日在四川金融论坛上指出,在中期意义上看,以房子为中心的时代即将结束,而且可能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房子的数量已经非常庞大,房价将迎来真正意义的下跌。

支撑其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来源于中国的房子已经足够多了。他认为,虽然目前对于住房库存的测算数据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平均来看,考虑已建、在建和用地已获批的情况后,库存总量大约为130亿平米左右。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约为36.6平米,而每个家庭大约拥有1.1套住房。现有的住房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经济将从大规模集中置业时代向后置业时代的转变。

事实上,他在去年就说过,全国许多地方的房价,都已经进入平稳期,比如经济很发达的苏州、中山等城市,房价都是多年徘徊。就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在此前的几年间,房价的涨幅也很是有限。更不用说在房地产调控环境下,去年还迎来了20%的下跌。

无独有偶,金融专业人士朱云龙也曾说过,现在房价已经见顶,已经涨到普通刚需买不起的地步了。他认为最终炒房客和有钱人会意识到,即便有钱买得起,但将来卖不出去,因为真正需要房子的大众根本无钱购买了。所以房价会理性回调,最终将以刚需族“兜里的钱”定价。这才是房地产发展的合理象征。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已经呼之欲出了,这对后市的影响是深远且重大的。房地产稅出台,房价下跌预期已经形成,未来选择卖房的人会更多。

房地产税出台之后对降房价的必然影响以及出台的时间现在都大致确定,这就决定了未来房价肯定是稳中有降的趋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清了这一现实,也彻底扭转了前两年那种“炒房暴富,躺着就能赚钱”的思维。

事实上,从最近一年多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结果来看,楼市趋稳大局已定,各地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渐回归理性,房价也只是在小幅震荡,完全不存在再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的可能,即便是最近出现“万人抢房”的几个二线城市房价也未见有大的波动,而且在住建部“约谈”之后,很多城市都已经进行了回应,现在政策上已经把市场火热势头彻底封堵死了。这是调控的成果,也是国家运筹帷幄得当意料之中的事。

过去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投身于炒房,就是因为他们对房地产的预期依然很大,始终认为房价就会一直上涨下去,所以只要有勇气有魄力把钱投进去,就会稳赚不赔,这比干任何工作赚钱都容易。但是现在这个预期被打破了,加上房地产税的开征使得持有房屋从“0成本”变成了“高负担”,这在心理上就给很多炒房投机者予以了打击。

很多人问现在要不要急着买房,奇哥的回答从来没变过:如果你是刚需购房族你早就想尽一切办法买了。现在不敢买、还在犹豫的就是因为自己也在怀疑买房到底还能不能赚钱,是抱着投机心态在看待。说白了,内心里已经不看好“买房就赚钱”的必胜法则了。当绝大多数的人都持有这种犹豫心理的时候,就说明房地产市场已经回归理性了,房事从不调到自然而愈了。

从世界经验来看,不管是美国还是其它欧美发达国家,靠房地产实现大国梦都是不切实际的,房地产的确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到我们必须认清的现实是,国家崛起靠的是高科技技术和军事实力,房地产只能起到一时的推动作用,更何况卖地建房这种模式终究是能走到尽头的,就跟房价一样。所以别再异想天开地认为,国家不让房价下跌,这种春秋大梦迟早会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

}

[摘要]2016年该不该买房,很多人各种语言,作为购房者关心的是房价是涨还是跌。房价涨跌受到土地成本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供需的影响,目前政府也在调整楼市,楼市政策也会有松动,房价走势该如何呢?究竟该不该买房主要是看购房者所处城市房价的具体情况以及购房者是确实需要买房还是用来赚钱。下面我们通过大数据来看看20

2016年该不该买房,很多人各种语言,作为购房者关心的是房价是涨还是跌。房价涨跌受到土地成本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供需的影响,目前政府也在调整楼市,楼市政策也会有松动,该如何呢?究竟该不该买房主要是看购房者所处城市房价的具体情况以及购房者是确实需要买房还是用来赚钱。下面我们通过大数据来看看2016要不要买房。

一、2013年至2015年开发走势

从下图可以看出,这三年时间开发商投入的增幅是下降的。在经过几年大拆大建之后,开发商投入更趋于理性,投入面积上在逐步缩小的状态。一方面是房市场需求的饱和,另一方面土地价格的上涨,开发商没有资金大肆拿地。尤其是在2014年市场低迷状态下,很多开发商纷纷选择转型另辟蹊径。整个楼市高投入高回报状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二、年全国商品房价量走势

2014年较2013年在和销售价格上都有所下降,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6%,单价t同比下降6.3%。但是2015年较2014年不管是在销售面积上还是单价上又出现上涨的状态。这以方便得益于相关部门对楼市的一系列救市政策,放开了大中城市的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

2015年一线楼市领涨全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6809元/平方米,相比2007年和2010年分别上涨了136.8%和44.8%,相比2014年则上涨了16.7%。由于供不应求,一线城市的存销比持续走低。2015年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为339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6%,同比减少12.9%。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持续走低。二线城市环比较为平稳;大部分三线城市仍然处于库存逐步消化阶段,环比仍在下降。

三、10年来中国房价走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这10年来房价一直在呈现上涨的状态,较10年前房价同比上涨了115%,当然这里有通货膨胀的因素,但是就中国目前的工资水平来看,买一套房子几乎都要不吃不喝几十年。

四、重点城市下库存消化周期

可以看出有的城市库存压力较大,库存消化周期面临危险,这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需求仍然旺盛,所以有些人认为一线城市房价仍然会有所上涨,二三线城市库存压力房价趋势平稳,也有报告称有的四线城市房产无人问津。这里主要是一线城市集聚了太多社会资源尤其是财富资源。

以上是通过一些数据来给购房者2016年买不买房问题上一些参考,但是目前来看一线城市房价一直在上涨,二三线城市趋于平稳,降价是某些楼盘不是整体现象。2016年肯定在政策上有所松动,各地政府也在陆续出台政府补贴政策去库存。目前小型房企被并购可能性较大,资金链也容易出现问题,这里提醒购房者购房期房一定要防范风险,不能因为图便宜而买到蓝尾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该不该买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