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想问下你听过邦潮空间商贸吗?也不招人做手工油画,还要签合同,交399?可信吗

我想利用蔬菜温室大棚养鱼不知能不能行,是下挖的温室

想了想还是得帮你回答想了想的造句请采纳

《我想,我想》 ——献给鲍勃·迪伦的歌 词曲:洪启 马条:我想吻的人不在我身旁 我想唱的歌不在我心房 我想种棵树但没有土壤 我想把骨头包起来献给海洋 艾尔肯:我想走的路不怎么顺畅 我想读的书都囿钢铁的重量 我想打开的门都已经关上 我想冷不丁的划破肃穆的思想 合:我想 我想 在夏天穿上冬装 我想 我想 听清鸟儿的展望 我想 我想 分辨肌体的份量 突然间 裸露在一个神圣的广场 洪启:我想吻的人不在我身旁 我想唱的歌不在我心房 我想种棵树但没有土壤 我想把骨头包起来献給海洋 张楚:我想走的路不怎么顺畅 我想读的书都有钢铁的重量 我想打开的门都已经关上 我想冷不丁的划破肃穆的思想 合:我想 我想 在夏忝穿上冬装 我想 我想 听清鸟儿的展望 我想 我想 分辨肌体的份量 突然间 裸露在一个神圣的广场 杨嘉松:我想吻的人不在我身旁 我想唱的歌不茬我心房 我想种棵树但没有土壤 我想把骨头包起献给海洋 钟立风:我想走的路不怎么顺畅 我想读的书都有钢铁的重量 我想打开的门都已经關上 我想冷不丁的划破肃穆的思想 合:我想 我想 在夏天穿上冬装 我想 我想 听清鸟儿的展望 我想 我想 分辨肌体的份量 突然间 裸露在一个神圣嘚广场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一看这么多分我就戳进来了。 等我的精彩回答吧! 我先看下题目哈!哈哈 完爆。想多了是必须的 LZ摩羯吧? 我也是(不是的话别告诉我)。表白老失败吗 那你是打算和她做朋友呢还是做女朋友呢? 你先要确立下你到底想和她建立什麼关系

《我想,我想》 ——献给鲍勃·迪伦的歌 词曲:洪启 马条:我想吻的人不在我身旁 我想唱的歌不在我心房 我想种棵树但没有土壤 峩想把骨头包起来献给海洋 艾尔肯:我想走的路不怎么顺畅 我想读的书都有钢铁的重量 我想打开的门都已经关上 我想冷不丁的划破肃穆的思想 合:我想 我想 在夏天穿上冬装 我想 我想 听清鸟儿的展望 我想 我想 分辨肌体的份量 突然间 裸露在一个神圣的广场 洪启:我想吻的人不在峩身旁 我想唱的歌不在我心房 我想种棵树但没有土壤 我想把骨头包起来献给海洋 张楚:我想走的路不怎么顺畅 我想读的书都有钢铁的重量 峩想打开的门都已经关上 我想冷不丁的划破肃穆的思想 合:我想 我想 在夏天穿上冬装 我想 我想 听清鸟儿的展望 我想 我想 分辨肌体的份量 突嘫间 裸露在一个神圣的广场 杨嘉松:我想吻的人不在我身旁 我想唱的歌不在我心房 我想种棵树但没有土壤 我想把骨头包起献给海洋 钟立风:我想走的路不怎么顺畅 我想读的书都有钢铁的重量 我想打开的门都已经关上 我想冷不丁的划破肃穆的思想 合:我想 我想 在夏天穿上冬装 峩想 我想 听清鸟儿的展望 我想 我想 分辨肌体的份量 突然间 裸露在一个神圣的广场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就是有点好奇,你追上了吗

想到什么事的时候 多往坏处想!~ 这是我的方法!~~ 多思考 如果这样简单的话 早就有人去做了! 还等你!~

《我想,我想》 ——献给鲍勃·迪伦的歌 词曲:洪启 马条:我想吻的人不在我身旁 我想唱的歌不在我心房 我想种棵树但没有土壤 我想把骨头包起来献给海洋 艾尔肯:我想走的路不怎麼顺畅 我想读的书都有钢铁的重量 我想打开的门都已经关上 我想冷不丁的划破肃穆的思想 合:我想 我想 在夏天穿上冬装 我想 我想 听清鸟儿嘚展望 我想 我想 分辨肌体的份量 突然间 裸露在一个神圣的广场 洪启:我想吻的人不在我身旁 我想唱的歌不在我心房 我想种棵树但没有土壤 峩想把骨头包起来献给海洋 张楚:我想走的路不怎么顺畅 我想读的书都有钢铁的重量 我想打开的门都已经关上 我想冷不丁的划破肃穆的思想 合:我想 我想 在夏天穿上冬装 我想 我想 听清鸟儿的展望 我想 我想 分辨肌体的份量 突然间 裸露在一个神圣的广场 杨嘉松:我想吻的人不在峩身旁 我想唱的歌不在我心房 我想种棵树但没有土壤 我想把骨头包起献给海洋 钟立风:我想走的路不怎么顺畅 我想读的书都有钢铁的重量 峩想打开的门都已经关上 我想冷不丁的划破肃穆的思想 合:我想 我想 在夏天穿上冬装 我想 我想 听清鸟儿的展望 我想 我想 分辨肌体的份量 突嘫间 裸露在一个神圣的广场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防水涂料推荐你选青龙品牌的,价格实惠不错的选择

一看这么多分我就戳进来叻。 等我的精彩回答吧! 我先看下题目哈!哈哈 完爆。想多了是必须的 LZ摩羯吧? 我也是(不是的话别告诉我)。表白老失败吗 那伱是打算和她做朋友呢还是做女朋友呢? 你先要确立下你到底想和她建立什么关系

您好!您是在哪个城市的房子需要装修呢?

}

安久拉山垭口到排龙两天260多公里嘚路程海拔高度将从4325米降到1930米。告别美丽的然乌湖我们踏上了继续西行的征程。

“奥斯卡”前一天先走了剩下“浪子”、“理想”、“添加剂”和“我”四个人。

然乌湖孕育出的帕隆藏布江很是壮观“浪子”又在傻笑。

  经过一个长下坡路边有瀑布的地方是一個90度的弯道。有个骑友由于下坡速度过快到了拐弯处来不及减速,直接冲向了路边的岩石幸运地是人没有受伤,但他的车前轮被撞得嚴重变形

美丽的地方,总是潜伏着危险看来这位车友要搭车走了。

流水漫过路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冲过去,有好多人掉在水里湿身叻。
这里水深的地方下面是水泥路面车子绝对可以骑过去,水浅的地方下面是鹅卵石骑车反而会掉进水里。
掉进水里湿身的一般是選择浅水的地方通过,结果都站在水里了...

沿途不断有溪流汇入帕隆藏布江,有的流淌过路面有的从几百米高的悬崖飞流直下,看不到咜源头疑似从天而降。

  虽然天一直阴着但路况很好,沿帕隆藏布江顺流而下海拔在降低,骑车不费劲一路上时不时遇到下雨,车队在烟雨中穿行温度适宜,气候湿润“西藏的江南”处处好风景。

看到这里估计大伙都很熟悉“理想”了。

  “浪子”发感歎的常用语是:“哇!”比如看见雪山:“哇!雪山!”抬头看:“哇!白云!”抬头发感慨之际感觉车子碾到了什么猛一低头:“哇!玻璃渣子!”

  距离波密县城还有20公里的时候,我的自行车后胎破了浪子火速帮我补好胎,清理出外胎里的碎石

  骑了不久,峩又发现后胎没气了当时马上就要到波密,心想打足气坚持到县城再检查用小充气筒打100次刚好充满后胎,每充一次气能跑两公里我對理想说:“到波密剩下的路程我不是按距离计算,而是按‘几个气’计算的”直到“五个气”的时候,我实在没力气再给车子打气了拆开后轮换上了备用内胎。

  波密县位于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东岸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波密古称“博窝”藏语意為“祖先”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这里冬暖夏凉、雨水充沛风景别样迷人。

在波密县城我们找到了久违的青拌面。
6月23日骑行第17天。從波密到通麦一路多见雪山、蝴蝶、壁虎。行85公里

早上起来看见天空中有许多“悬浮”的山峰。波密县城坐落在帕隆藏布江流经的雪屾峡谷之中太阳升起,峡谷中的雾气开始散去云雾中露出的山颠就如同悬浮在天空一般,云随风动恍若梦境。

地区被誉为“西藏的江南”,“住的地方”的波密是一个被雪山和环抱的“世外桃源”,直入云端的雄伟雪山滔滔不绝的清澈河流,沿途原始森林和田园风光交楿辉映景色出奇的美丽。在高原上天然氧吧中自由穿行疲劳也会随云雾消散。

又遇到磕长头到拉萨的信徒

中午的时候我们到达古乡

恰恏赶上古乡召开七届五次人民代表大会镇上唯一的一家小饭馆被指定为会议用餐的地方。

忙着准备会议接待餐的店老板顾不上给我们几個做饭在“理想”的死磨硬泡下,店老板才勉强同意卖给我们几碗白米饭四个人端着白米饭在后厨转悠,老板刚炒出锅的菜自然会被峩们顺手牵羊地夹上几筷子

“浪子”在后厨竟然当着老板娘的面从锅里捞出一大块肉,老板急了让我们马上离开。出来后我们批斗“浪子”不应该太“嚣张”午饭就是这样在刁吃抢喝的状态下解决的。

饥饿的状态下餐桌上的菜是很诱人的。

“浪子”和会议工作人员匼影“理想”趁机夹两筷子菜。

代表们来了古乡的人民代表也就十来二十个。

“浪子”非常羡慕人民代表戴上代表证让我给他拍照留念,有戴头盔的“浪子”戴海盗帽的“浪子”,还有光着头的“浪子”我们都认为“浪子”光着头拍照显得憨厚。

古乡附近有一个古乡湖湖面海拔2600米,长5公里最宽处2公里,最深处20多米面积20000平方米,是一个淡水堰塞湖古乡湖是由1653年古乡雄隆给尼冰川活动引起卡貢弄巴沟(古乡沟)爆发巨大泥石流堵塞帕龙藏布江而形成的。

骑乏了吃饱了,还是想睡觉

骑乏了,吃饱了“浪子”更想舅舅了,泹最终还是睡觉重要

凉亭里仅有的三张椅子全被他们占了,我还是看古乡湖吧

路边有一处正在修建的水利工程,导致河流改道大水漫过公路。

我准备先骑过去架设摄像机拍摄大家的过河镜头骑到一半的时候遇到水下沙石,自行车受阻而不能前行我跌到了急速的水鋶中,只好推车过去

由于前一天的降雨,帕隆藏布江猛涨

这里不久前发生了山体滑坡,两公里的路基被河水冲地不知去向路面被拦腰截断,留下的断层像是跳水的跳台一样兀立在江边呆呆地望着脚下的激流。

一段公路就这样突然消失了

离开危险的地方沿便道继续姠前。

等到40岁的时候还能来川藏线吗?

一段土路经过叫“江米”的地方这里就是著名的102塌方区。

102塌方区因地处川藏线第102个道班而得名

烸到雨季这里的滑坡、泥石流、流沙平均每隔3分钟就发生一次,当地人称这段公路为“死亡线”

从2006年起,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102塌方区進行修缮极大地改善了102塌方区的路况。

穿过塌方区进入茂密的原始森林。

在这里遇到的牲畜多半是被虔诚的信徒放生了的。

路边的婲不知道名字。

通麦向大姐家的驴友驿站人气非常旺生意火爆,许多过路的骑友都是慕名而来只因向大姐家有远近闻名的石锅鸡。

石锅鸡吃到最后甚至成了鸡汤顿豆腐鸡肉没有吃多少,米饭倒是吃了不少除了石锅我并没有觉得鸡有多么特别,可能是之前对美味的期望值估计过高一份石锅鸡二百元,还是比较贵的

石锅鸡(豆腐就米饭)“理想”没有吃多少,他等到晚上饿了又跑到厨房让项大姐给做了一碗炒米饭。我就住在厨房的隔壁隐约听见“理想”在厨房对项大姐说:“人人都说项大姐人缘好......”过了一会,“理想”回来叻手里拿着黄瓜和西红柿,说那是问项大姐要的两句好话顶饭吃啊。

6月24日骑行第18天。通麦到鲁朗雨中骑行70公里。

醒来后发现下雨叻遇到下雨天人实在不想走,躺在床上赖到8点雨丝毫没有停的迹象,起身开始收拾行装

驴友驿站的厕所有两扇门,一扇是用于人们進出厕所的另一扇是专门用来看风景的,过路骑友把这个厕所称为“景观厕所”

上厕所的时候我推开景观门,看到烟雨笼罩着的帕龙藏布江
通麦街道上滞留了许多过路车辆,打听后得知前方的正在通过军车

是一个以世界罕见的巨型崩滑地质灾害遗迹和国内最大的海洋性冰川群为主体,集多种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博物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古老的民族宗教氛围使易贡国家地质公园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通麦大桥横跨帕隆藏布江全长258米,高31.5米据说原来这里江面上有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大桥,2000年9日西藏易贡发生特夶山体滑坡易贡湖水溃坝暴泄,通麦大桥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冲毁川藏南线交通完全中断,、波密、林芝三县90多个乡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

桥头设有武警岗哨,军车队通过大桥时其他车辆必须等待。

用的是“SONY 190” 话筒罩应该是丢了

现在的通麦大桥是一座双塔双跨悬索橋。经过协商部队允许我们过桥,并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求“会车”的时候自行车必须靠边停下来。部队每次只限一部车过桥梁車辆过桥时,可以明显感觉到桥面在上下颤动“会车”留出的缝隙比一个车把宽不了多少,我们从一辆辆军车留下的缝隙惊险地通过

虔诚的信徒,风雨无阻

河岸等待过桥的军车排起了长龙,留下的路面只能通过一辆自行车

回头看走过的路,路边是万丈悬崖浪子说,“路上全是泥万一不小心滑一下,连人带车子就掉进江里了找都找不着,想起就后怕”

军车队通过大桥最快需要两个小时,后面嘚车辆只能耐心地等待

雨一直在下,没有停的迹象

接下来是25公里的泥路,沿着河岸上下起伏

中午到达排龙乡,在达城饭店修整看見有的骑友开始搭车了。

离开帕隆藏布江经过雅鲁藏布江大转弯的入口处,在排龙小饭馆里烤了好长时间的衣服沿着拉月河继续向前。

到了这个里程碑烂泥路就终结了。

色季拉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地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5.1%共有植物1046种,珍贵药材数十种被誉为"世界植物的博物馆"。

鲁朗镇拉月村附近的东久河上有个藤网吊桥是模仿墨脱县的跨江藤网吊桥而建的。藤网桥采用白藤编制而成是珞巴和門巴族独有的桥,分布于西藏珞渝和墨脱地区据介绍,拉月藤网吊桥跨度112米距河面27米,人们为建造这座桥用去了6000公斤树藤

藤条显然鈈能承受如此规模吊桥的重量,实际上支撑这座藤网吊桥的是钢索。

转过一道弯遇到一队军车。

军车队从我们身边行驶而过

年复一年一代代的汽车兵往返于这条运输线上。

雨一直在下鲁朗的美景都是藏在雨中的。

让人想起俄罗斯巡回画派的作品

泥泞的小路潮湿的森林。

如列维坦油画一样的风景唤起我心头最珍贵最亲切的一些回忆。

契可夫在《阿加菲雅》中描写过类似的场景:“在河对岸的远处暗蒙蒙的小丘岗上,村舍仿佛受惊的小鹧鸪相互紧紧地挤在一起......”

孤独骑行寂静来临,让人感觉到好像天空在注视大地在叹息。

人與自然本来就应该是融为一体的我始终相信,人和自然能以某种超能力交流独处的时候,更是迫切地希望出现某种信息的传递

中国科学院藏东南观测站院子里的藏獒愤怒的咆哮声打破了长时间的寂静,面对西藏最凶猛的动物院子的围墙和藏獒脖子上的铁链多少能让囚觉得有点安全感。

傍晚的时候我们赶到了鲁朗。

骑了一天大伙都很累到镇上唯一的川菜馆点了菜,菜还没上来之前我们看着邻桌的彡个人吃菜喝酒那叫一个馋啊!最后那三人先后离开了,桌子上竟然留下一整盘炒豆腐我念叨着浪费浪费,就给人家端过来和大家吃叻连剩下的酒也提了过来,这时候店老板出来了

众骑友:老板你看那一桌的人浪费吗,留下那么多我们帮你打遮(方言,收拾的意思)了
店老板:那一桌啊,那几位都是镇政府的估计看我太忙先出去了,一会儿还回来呢

多亏老板人好,说吃了没关系他会再炒┅盘豆腐补上的,酒也便宜再拿一瓶就是,也再没问我们收炒豆腐的钱和酒钱

6月25日,骑行第19天从鲁朗出发翻越色季拉山到达八一镇,骑行70公里

鲁朗镇坐落在色季拉山东侧山脚下,一离开鲁郎镇就踏上了24公里的爬坡路段。天是阴着的气温并不高,前一天下过雨蕗面还没有干,空气潮湿而新鲜非常适宜骑车爬坡。

藏区大多数牲畜都是放养的

藏区开大卡车的司机一般比较冒失下坡不踩刹车,速喥很快喇叭声很吵,车走在路面上显得很霸道的样子上山的时候,我就遇到这样的一辆车迎面开来,碾过被雨水泡过的牛粪溅了峩一身牛粪点。

上山不下车穿冲锋衣捂着出一身汗,衣服里湿透脱掉外套继续骑,快到色季拉山垭口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衣服被淋透,等到垭口彻底变成“湿人”了

垭口竟然下起了雨夹雪,色季拉山垭口没有文字标示只有随风摆动的经幡。

浑身湿透鞋里头全是沝。

色季拉山属于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龙藏布江的分水岭。据说登临海拔4728米处的垭口,可以看到日出、云海、林海和峻媄的雄姿色季拉山的达则村旁的本日拉山,是西藏本教的圣地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来此转山朝拜的人一年四季络绎不绝,信徒来洎四面八方每逢藏历十日,还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转山活动称为“娘布拉酥”(为请神求宝之意)。

据相关资料介绍色季拉最出名的昰漫山遍野的。全世界的杜鹃花约有850种我国约有460种,其中西藏170种占世界杜鹃花品种的五分之一。色季拉山区里海拔2900米至5300米范围内密咘杜鹃花,以直线距离测算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品种达25个之多色季拉山的杜鹃花4月中旬到6月底,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开放尤其是进入6朤份,整座山上的杜鹃花会全部绽放

遗憾的是,当时山上云雾缭绕能见度极低没能看到山花烂漫的壮景,更别提远眺南迦巴瓦峰了

這张有水雾的照片好似时空穿越般效果

天气恶劣,山上不宜久留我懒得换湿衣服,腿上只穿一层被雨雪浸透的速干裤冲就急急忙忙往山丅跑当时心想反正衣服湿透了,还不如快快地下山找个遮风避雨地方再换衣服。谁知色季拉的下山路漫长无边雨也越下越大,我从來没有感觉到如此难受的下坡浑身又冷又湿,整整30公里只有忍受冻得人直发抖,发抖之后是麻木还有点瞌睡,大脑开始妄想思维斷弦......突然的一声汽笛把我从幻境中拉回,一辆上山的车呼啸而过卷起一团水雾。

色季拉山西侧山脚下是林芝镇我骑到林芝镇的时候已經冲出了云层,不再被雨淋虽然衣服还没有干透,但是身上不觉得冷了

经过从林芝到八一的20公里路程,我才慢慢回过神这时候衣服巳经被吹干了,但感觉肚常饿

尼洋河畔的八一镇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海拔2900米距拉萨市420公里。八一镇所在地原名“拉日嘎”最初这里只有几座寺庙,几十户人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人民解放军开始在这里建设,八一镇由此得名八一镇现有人口3.5万,城市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兴起了毛纺、电力、木材加工、造纸、建材、印刷等行业,目前已經是一个设施齐全多功能的新兴城镇

在南迦巴瓦驾校的院子里,我找到了“添加剂”、“浪子”和“三剑客”住的地方是个家庭旅馆,是“三剑客”介绍的“三剑客”那天在然乌骑坏了车子,搭车到八一镇修理他修好车后反骑到通麦,这天再骑回八一镇“三剑客”说,这么折腾是为了不错过骑行最美的路段

等“理想”赶到,休息片刻我们一起到一家临夏回族餐馆吃拌面。由于十几天没有剃胡須几个人胡子拉茬地被餐馆的小服务生误认为是地地道道的回族。

镇上有一家“951车行”店主尤瑞是银川人,谈话中得知我们是从宁夏來的尤瑞显得非常热情。尤瑞说骑行拉萨经过他这里的宁夏人并不多,也就能数得上的那么几次今天又遇到老乡来,他很高兴尤瑞免费给“浪子”的车修理变速、刹车等毛病,“浪子”则对墙上挂着的一款定制版山地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临别时,尤瑞又塞给我们烸人一罐藏文版的健力宝

“浪子”在研究尤瑞的车

“添加剂”、尤瑞、“三剑客”、“浪子”和我

晚上十点我又觉得饿了,和“理想”、“浪子”跑出去吃了碗炒面片那炒面片是个陕西人做的,非常地道回复

感谢支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6月26日,骑行第20天从仈一到工布江达,骑行130公里

早上8点起床,10点才出发天阴下着小雨,前一天洗的衣服还没晾干心情无比沮丧。

像是一时半会晴不了的樣子

八一镇修建的尼洋河防洪堤整洁壮观登上河堤,只见尼洋河水从城边平缓流过远处的山上笼罩着雾气浮云。原来尼洋河水面是高絀城市的城市的安全依靠着这十几公里的防洪堤。

真希望能一直这样走下去

走了几公里后天晴了以后一直保持着好天气,路也很好走海拔在上升,却感觉平路和下坡居多

中午天气最热的时候,在一棵大树下遇到了一位传奇人物当时他正在自己的手推车小木屋里休息,我和理想看木屋上宣传文章的时候他钻了出来。

谢建光浙江宁波人,二十出头开始徒步旅行三十年来走遍的中国的大江南北,號称“天下第一疯”谢建光开始徒步时,中国尚无“驴友”概念他徒步从不住旅馆,累了就在在野外宿营饿了就挖野菜、捡剩饭充饑。一路走来尝尽了旅途的艰险。

徒步苦没少吃却灵机一动,用手推车改装出一辆“房车”小车体积不大,却正好容身一位德国萠友为他的车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叫Lintelinte(奔驰小客车)。从此谢建光拖着小车“疯狂”游走,成了不少人关注的焦点长年的徒步独行让谢建光飽经沧桑,同时也让他的人生丰富厚重旅途中,谢建光一直不曾放弃的仍然是读书和写作现在,他已经积累了上百万字的文章

这里嘚民居建得非常气派

彩钢屋顶要是换作泥瓦就更谐调了

秀巴古堡相传是松赞干布为防御敌人以及方便军队之间的联络而修筑的古堡群。

秀巴古堡(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堡也叫戎堡在西藏各地均有分布,其建筑风格因各地的风情和建筑材料而异有石片砌成的、泥垒的、木淛的三种。秀巴古堡属片石、木结构建于唐朝后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尼洋河上有一座不起眼的小桥,叫做“赛卧村吊桥”据说修建这座吊桥的是位行医之人,他用毕生精力在河谷山地之间修建了几十座吊桥

“赛卧村吊桥”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以前是个藤条吊橋我们现在看到的桥是由铁索和木板建造的。吊桥年代久远风吹日晒,历尽沧桑来的过往行人,一般都会在这里驻足走上吊桥,感受桥的险峻与古朴

阿沛新村原为旧西藏十二大庄园之一的阿沛庄园所在地。17世纪阿沛家族以世袭贵族身份开始在江达定居。历代阿沛多为噶伦(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总办西藏行政事务,受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管辖)阿沛·阿旺晋美就出生在这里,60年前,阿沛·阿旺晋美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工布江达的时候已是傍晚。

工布江达位于尼洋河中上游地处川藏公路交通要道,是林芝地区的西大门
6月27日,骑行第21天从工布江达出发翻越米拉山到达日多,骑行150公里

清早告别工布江达,沿尼洋河逆流而上从工布江达到松多是95公里的慢上坡,其实骑行的时候感觉上坡并不明显

尼洋河上有许多吊桥,造型独特风格各异。

尼洋河中游有块被称作“”的大岩石这里山高沟深,河流湍急为尼洋河第一大峡谷,这块天然巨石背靠神 佛山兀然立于尼洋河中,任凭湍急的河水冲刷都纹絲不动

相传古时候,工布江达地区森林茂密虎狼出没,瘟疫流行河流湍急,水妖兴风作浪灾害频繁。有个叫工尊德姆的少女聪奣善良,美丽纯洁一心向佛,立志修炼求得正果,以保护善良的工布江达的人民经过多年找寻,她发现尼洋河峡谷是最有灵气的地方于是施展法术招来巨石置于河中,镇住水妖作为她修炼时的宝座。这个宝座就是现在的“中流砥柱”

实际上,工尊德姆的庙修建茬林芝县米瑞乡境内而这块“中流砥柱”大石则被当地人供为“守护神”,每逢佳节或农闲时周边群众就来此烧香朝拜,以求世间万粅生灵平安、吉祥

尼洋河一处弯道有座,看似两层楼结构的桥头堡实际只有一层用整齐的石块砌成。带有檐顶的木桥横贯于这两个桥頭堡之间

驻足桥前,凭栏廊间叹建造工艺,思绪万千

走出廊桥,碰到悠闲的母子俩

这小子长得太可爱了,想近距离接触一下但囚家警惕性很高,远远躲着不让陌生人靠近

人们说,看到尼洋河就会想起一个词——“飞花碎玉”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由西向东流经在林芝县的昔嗄村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尼洋河两岸森林植被茂盛,河水清澈当地囚说,“尼洋河是神女流出的悲伤眼泪”

这是“浪子”一路上最爱拍的东西,我也被感染了学着拍一下。

西藏的生灵永远都是这样悠嘫自得

在西藏田里干活的大部分都是妇女,带着孩子面朝大地背朝天地从早忙到晚。

“浪子”又跑远了没有舅舅陪伴浪子一路还是跑得很快。我和“理想”始终在后头晃悠每天只能从照片上得知他的情况。

有时候我也会跑得快一点,等“理想”

大热的天,牦牛躲进了河里

转过牛头:“咋地?不服气你也下来呀”

不服气不行,你们好好玩我要走拉萨了。

房门前就是河还有大片油菜花。

在河边遇到格桑多杰和格桑多吉兄妹他们俩正在帮妈妈晾衣服。

“理想”拿出几块“萨其马”哄两个孩子开心

孩子们的母亲问“理想”叫什么名字“理想”教她发音:“陈-玉-宁”,她又问我的名字我说叫“扎西”,她笑了“扎西”这个名字其实挺吉祥的。

格桑多吉惹人的小丫头。

憨厚的孩子和周围的景色一样美丽。

纯洁的孩子和尼洋河水一样有灵气。

“萨其马”吃得满嘴都是渣子

川藏线上标着“4444”的里程碑

里程碑周围堆满了写着祝福话语的石头

据照片显示“浪子”在这里曾经从公路对面搬来一块大石头。

最后和里程碑合影留念。

下午5点到达松多吃饭的时候大家顺便讨论当天翻不翻米拉山。一个小时后我和“理想”决定开始翻山,“浪子”和“添加剂”選择住在松多休息
我和理想两个人离开松多,一段艰难的路程在等着我们

寂寞无聊的时候,寻找里程碑上有规律的数字会给单调的骑荇带来乐趣据说这样做的人一般患有强迫症。在这一天的骑行中从早上遇到的“4400”,中午遇到的“4444”傍晚遇到的“4466”,直到深夜遇箌的“4499”每一块里程碑都成了暂时的目标。

进山的路上遇到一群牦牛

放牛人纺着线不紧不慢地跟在牛群后头。过路车辆遇到牦牛群嘚耐心等待,小心通过

尼洋河源头,水草丰美

米拉山亦称“甲格江宗”,意为“神人山”垭口海拔5013米。因其高大雄奇而成为当地人惢目中的神山米拉山既是水系与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界米拉山以东地区温暖潮湿,而西部地区寒冷干燥米拉山的盘山公路看似只有两道弯,但转一道弯足有4、5公里远为了在山上拍照片,我加快了骑行速度騎过第一道弯,远远望见“理想”走进山谷正要开始爬坡等我骑到第二道弯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太阳落山后天黑得非常快,在通往垭ロ的最后一段直路上我眼看着光线暗了下来,直到天完全变黑前也没能骑到垭口。

晚上9点多爬上垭口我借着手电筒的光找到了刻着海拔高度的标志性大石头。

垭口修建了一个小广场广场上立有藏牦牛的雕塑。

没有过路卡车的时候垭口出奇地静,风吹经幡阵阵作响推车抬头仰望,满天繁星离天近的地方,星星也要比往常明亮犹如穹顶上镶嵌的宝石,给人无尽的遐想沉浸在如时空穿越般视觉沖击的情景中,我突然感觉四周有喘息的声音像是有什么动物围上来。用手电筒向四周一打我顿时感觉全身毛孔张开,头发根都要立起来......原来围上来的是一群狗有五六只多。在藏区到了晚上通常主人会解开拴狗的绳索,让狗儿们自由活动、看家护舍直到第二天清晨才会再次拴起来。一路走来曾经被狗追着咬过几次,早已见识过藏区狗的凶悍而我这次是夜晚只身一人在荒凉的山顶上被这么多狗圍着,心想定是凶多吉少我站着不动,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随时准备拿出车座管里藏着的甩棍。算我命大几只狗并没有敌意,一只只箌我跟前只是嗅了嗅、望了望没事似的逐渐离开了。

“理想”还在爬坡我冲着山下呼喊,想确认他的位置但没有回应。在垭口等了夶约半个小时之后看到有微弱的灯光缓缓向这边移来,打声招呼应答的正是疲惫而又激动的“理想”。

我们用两个手电筒照亮刻有海拔高度的大石头拍照的时候延长照相机曝光时间,人尽量保持不动勉强能拍出几张照片。照片有点模糊但有种登陆外星球的感觉。茬山顶看浩瀚的星空着实是一种极大的享受黑夜中还未走完的路程却提醒我们在山上不能呆得太久。

下山很顺利借着手电筒的光行进茬漆黑的夜晚,临近村子的时候总有划过寂静的犬吠。记得晚上狗都是放开的我使劲蹬车,加速前行“理想”赶上来喊着:“码表嘟显示每小时45公里了啊,晚上从来没骑过这么快!”

晚上11点多赶到日多日多的住宿条件并不好,我们找到一家家庭旅馆住下已是午夜。钻到睡袋里发个微博算一算路程,到拉萨只剩下120公里总算可以安心睡觉了。 6月28日骑行第22天。从日多出发直奔拉萨骑行120公里。

前┅天是天黑的时候赶到日多进店的时候没怎么注意,第二天起来才看清店的名字

客栈的后院,第二层是客人住的地方我和“理想”半夜到,懒得上楼梯直接住到了一楼,那里是主人住的地方当时人家还有点不情愿呢。许多到西藏的游客都担心安全问题其实西藏嘚老百姓和咱一样,陌生人来了人家还不放心呢。

日多的街道部分路灯是太阳能电池供电的。
日多到拉萨的120公里路程以平路为主早仩8点多和“理想”出发,一路慢骑

形象不错的藏族妇女,拍的时候已经走远了打声招呼,人家害羞地一笑反而加快了脚步。这张角喥不好人和牦牛头重叠了。

马上就要到拉萨了“理想”看上去一身轻松。

接近拉萨的地方村庄慢慢多了起来,路上的车也越来越多

油菜花地总是经典的背景

一路走来,我要感谢同行的哥们儿相互鼓励,不言放弃!

感谢一路上遇到的许多好心人善良,友好

县地處西藏中部、拉萨河中上游、米拉山西侧。 墨竹工卡藏语意为“墨竹色青龙王居住的中间地”

到了墨竹工卡,“理想”推荐吃一种云南吙锅——腊排骨火锅

腊排骨火锅佐料不少,味道鲜美没想到人在西藏却吃到了。

在“4567”里程碑前又遇到磕长头到拉萨的一家子,小夥子说他们这样一天能走8公里

一座非常壮观的斜拉桥,路边的一面悬崖被当作天然桥墩

山顶上,是钢索的受力点

今天是川藏线的最後一天骑行,经过22天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全程骑行。下午4点多到达拉萨看到的时候,心里很平静

和“奥斯卡”、“浪子”、“添加剂”会合了。一周不见“奥斯卡”看上去精神不错。

“添加剂”一个不错的陕北汉子,六盘山户外俱乐部的好朋友

看到你的时候,内惢平静顿生敬仰。
其实你只是一个方向。
骑行的意义永远在路上......

我的体能很一般,请了23天假再凑两头的也是为了赶时间路上就只休整了一天,前5天骑行感觉有点累到后来就没感觉了。相信你只要在路上22天应该不是问题。回复

嗯是家带院子的上下楼,收拾得不錯床位费30。
把文字整理到一起发个附件保存下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于氢气球内容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邦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