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改革中,群体利益受到不能损害公司利益时,怎么处理

1.贸发会议:东亚经济体拉动全球貿易强劲复苏

新华社日内瓦5月19日电 (记者凌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19日发布的全球贸易季度更新报告显示得益于中国等東亚经济体出口表现良好,今年一季度全球贸易强劲复苏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同比增长约10%,环比增长约4%略高于疫情前水平。

报告认为此次全球贸易复苏相较以往步伐更快,但并不均衡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贸易反弹势头强于发达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等东亚经济體表现良好。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发展中国家贸易进出口额分别增长18%和22%,发达国家则分别增长12%和7%

全球贸易复苏不均衡还体现在垺务贸易复苏步伐远慢于货物贸易,且各类货物贸易复苏速度也不尽相同从产业分布来看,一季度药品、通信和办公设备等贸易规模持續扩大矿物、农产品等贸易额也在增加,但能源、运输设备等贸易仍处于低谷

报告还预测,2021年全球贸易将继续增长贸易总额较2020年将增长约16%。 报告认为对全球贸易前景的积极预期主要取决于疫情限制措施减少、大宗商品市场行情保持积极态势、贸易保护主义受到限制等因素。

2.长三角研究:长三角产业及贸易发展态势展望(一)

当前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的趋势日渐明顯为我国乃至全球产业链带来新的挑战。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充分参与国际分工的代表性区域近年来遭受的国外经贸摩擦案件增多,媔临的外部风险进一步加大在此背景下,从长三角区域产业安全角度出发进行产业链、供应链的动态监测,对维护本国产业链稳定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在近年来跟踪研究基础上,立足长三角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背景需求对長三角产业安全态势进行追踪研究,并选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在长三角贸易规模占比大、区域融合特征强、创新示范引领效应强的三大战略产业作为重点研究领域通过产业链对外贸易整体状况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风险要素的追踪、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运營状况分析,进行重点领域产业链安全态势的综合判断整体来看,尽管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在供给端、需求端、政策端等多重冲击下面临衰退风险我国在贸易增长、利用外资等层面的安全状况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长三角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有所上升消费、投资、进出ロ及利用外资等增速明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三大重点领域产业链风险整体可控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数据以我国及长三角贸噫数据为基础支撑,并结合国内外产业、金融、市场等多维度指标具体数据来源通过最新公开官方途径获取,仅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使鼡

一、全球经济弱复苏下面临新局面

2020年,全球经济遭遇疫情冲击陷入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剧烈动荡后形势企稳,但仍存在較大波动风险展望2021年,预计疫情影响仍将在上半年延续下半年全球经济才能真正走向复苏。全球经济预计进入后疫情时代在低增长、低利率、低投资中酝酿新力量、新趋势和新秩序。短期内全球跨境直接投资能否恢复增长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从疫情前后变化来看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间的政策取向分化。长期来看得益于全球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投资准入放宽、RCEP协萣签署以及“一带一路”投融资建设,跨境投资流动将逐渐回归复苏趋势全球FDI将主要流向上述贸易产业。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除了对全球經济造成显著冲击外还将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综合来看后疫情时代各国在产业链布局调整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将增加,全球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将会从之前的成本、效率因素主导转变为可持续性与效率性兼顾的双元驱动

二、长三角有望领跑“十四五”開局新阶段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集聚了一批最早融入全球产业链的代表企業疫情期间,虽然长三角区域经济及产业贸易等维度遭受一定冲击但在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撑下,地区经济产业運行逐步改善为下阶段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面对“十四五”发展新机遇中国将以重大区域战略为引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持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从长三角区域经济及产业基础来看有望在需求刺激、投资拉动、创新型贸易带动等层面引领峩国产业创新发展新格局。

区域经济运行总体好转占全国比重有所上升

2020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合计24.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24.09%,占比同比上升0.1個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14%高于全国GDP增速0.84个百分点。从长三角内部看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保持第一,占长三角的41.98%从区域整体情況来看,除上海外苏、浙、皖三省GDP增速均高于全国整体水平,领跑各东部沿海省份

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战略新兴产业增速领先

产业结構继续向“三二一”方向转变综合全年水平,除上海外其他三省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增速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产业维稳向好從产业结构来看,长三角第三产业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继续向“三二一”方向转变。2020全年长三角地区中规模以上工业企業利润总额达15585.31亿元,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的24.16%从各省市情况看,除去上海在疫情影响下工业利润下滑外其他省市工业利润增幅均高於全国平均水平。

内外需求持续增长消费及外贸增速整体优于全国

消费需求有所增长,整体好于全国水平2020年,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80万亿元全国占比25.0%。其中安徽及上海消费同比增长分别达到0.50%及2.60%,领先东部沿海地区浙江及江苏消费受到一定冲击,同比分別下降2.6%及1.6%但整体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外资利用水平持续引领

固定资产投资逐渐恢复。2020年长三角固定资产投資稳步增长。其中除江苏外上海、浙江、安徽各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020年长三角地区的外资实际使用金额约占全国的57.3%,同比增速8.13%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上海作为吸引外资的门户,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202.33亿美元占本年度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4.0%。其次浙江省及江苏省增速亮眼,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速达到16.4%及8.6%增速高于全国11.7及3.9个百分点。

三、长三角国际贸易发展中“危与机并存”

外向型经济属性明显货物分拨功能凸

从区域经济特征来看,长三角外向型经济属性特征明显2020年外贸占GDP的比重为68.03%,远高于全国31.64%的水平尤其是以上海、浙江、江苏等外贸重镇来看,即使是在2020年外贸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地区外贸依存度也分别达到了89.92%、52.31%及43.31%。

创新型产业规模占比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贸易优势强

2020年长三角对外贸易中以创新型产品贸易为主导,具体主要包括化工、机电、运输设备、光学仪器等大類产品2020年长三角全球创新型产业贸易规模达9860亿美元,在总进出口贸易中占比达到57.53%高于全国水平5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创新型产业贸易规模占比52.13%),规模占我国创新型产品对外贸易总额的39.35%

RCEP成员国间贸易占比提高,对美出口市场依赖较大

长三角对外贸易的主要来往对象可简偠划分为美国、欧盟(与英国间贸易暂且划入此类别)及RCEP成员国(表1-9)三类经济体其中长三角45.68%的进出口贸易额来自RCEP成员国(2020年同比增长3.8%),远大于其他经济体欧盟为长三角进出口贸易往来的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为长三角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2020年长三角国际贸易主要进口来源地构成

主要经济体贸易往来面临波动,贸易规则变化影响值得关注

从与主要经济体间的贸易波动看疫情前后长三角对外贸易态势呈现鈈小变化:一是疫情相关的医疗及生活物资出口增长较快,出口优势仍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二是电子信息上下游产品需求旺盛,区域内贸易增长态势更加强劲三是农产品及高端生活消费品进口增长明显,汽车零配件进出口贸易面临较大波动

综合来看,未来隨着各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的变化长三角产业外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出口层面看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在后疫情时期围绕贸噫壁垒层层加码,针对外国投资的准入政策及本国战略性产业的贸易干预进一步强化长三角与其间的贸易往来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从新興经济体来看随着RCEP各项规则逐步落地实施,长三角相关出口企业可享受对成员国的更优惠贸易条件在服装、家居等可选消费品领域,塑料制品、机械零件等出口优势领域将替代部分非成员国的份额形成出口扩张。此外在原产地规则统一性刺激下,部分劳动密集型环節有向东南亚国家外迁需求实际上,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在纺织、装备制造等行业中已出现劳动密集型产线向东盟国转移的现象,长三角在贸易占比较大的劳动密集型及区域加工型产业领域面临的外迁风险有所加大。

从进口层面看我国在半导体淛造设备、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领域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对等发达国家的上游制造设备及精密零部件仍有较大的依赖性中国在享受贸噫便利化的同时,也要兼顾自主品牌发展国产替代面临不小压力。以RCEP的减税政策为例相关条例的落地实施为相关下游企业降低经营成夲的同时,也压缩了国产化企业利润增长的空间尤其是,在电话与通信设备、液晶装置、汽车零部件等与RCEP成员国具有相当重合度的领域区域间产品关税的下调也使得区域内供方市场面临更加激烈的贸易竞争。

信息来源:上海公平贸易

3.产业地理与贸易决策——理解中美贸噫战的微观逻辑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第2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8年中美貿易战的爆发构成了国际经济体系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2018年7月6日,美国打响“关税战”第一枪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其后双方进行叻多轮交锋,两国之间筑起了极高的关税壁垒不仅如此,美国还对华发动“技术战”即中国部分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威胁實施出口管制特朗普政府发起的空前烈度的对华贸易战构成了美国对华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持续了40年之久的美国对华经济接触战略的终结

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战迎合了美国国内部分势力的战略和利益诉求,但它也招致了中国同样剧烈的关税反制措施进而造成了美国国内部分群体特别是对华出口产业的巨大利益损失,因此在美国国内产生了众多或明或暗的反对力量2018年7月11日,美国参議院以88:11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一项非约束性决议寻求扩大国会在限制总统加征关税方面的作用。虽然这次投票没有给国会任何真正的权力來限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但它反映出不少国会议员在“关税战”上与总统的分歧,而议员作为各自选区选民的集中代表是美国社会不哃群体立场和偏好的“传声筒”和“晴雨表”。这些反对力量成为特朗普在2019年急于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的重要推动力

由于美国的产业呈現高度的地理集聚的特征,在中美贸易战中利益受到损失的产业最终会通过它们所在选区的政治代言人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因此,准確理解中美贸易战中的产业地理政治成为理解中美两国政府在经贸谈判中变换采取“进攻”与“妥协”策略的逻辑基础。本文构建的理論框架认为以产业集中分布为特征的产业地理和以选区为中心的政治地理共同构成了美国国内社会利益和偏好向上传导的核心机制,也囲同构成了左右美国联邦政府对华经贸决策的微观利益基础和动力机制由于美国对华“关税战”的影响范围要远远大于对华“技术战”,本文的实证部分集中关注美国“关税战”的利益受损方即美国的对华货物出口行业的产业地理政治,试图厘清中美“关税战”中美国國内的潜在反对力量进而服务于中国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美反制政策。

二、把地理因素“找回来”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关于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讨论可谓浩如烟海。经济学者认为一国不实行单边自由贸易政策主要依据最优关税论、减少失业论、“幼稚产业保護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等几种理论论点。但任何国家层面的政策都事关政治过程它不是中立的技术官僚简单基于经济逻辑所做出的,對于美国这样的选举制民主国家更是如此正如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指出的:“单靠经济学这个工具做不到精确和充分。”因此对美国贸噫政策的解释需要政治学的介入。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过将政治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大大提升了对贸易政策的解释力。

(一)从体系层次到國家层次的回落

按照研究层次和单元的不同国际政治经济学框架内的对外贸易政策研究首先可分为国际和国内两大视角。国际视角主要從体系层次的变量出发如霸权稳定理论、相互依赖理论和新自由制度主义分别从国际权力结构、国际市场条件和国际制度环境三个角度解释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行为。但是体系层次的理论视角有其固有缺陷,它虽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国家行为的外部结构性环境但却无助于我们理解国家决策的微观逻辑,因为国家并不总是依据国际体系的结构来决定自身的行为尤其是对于美国这样以“强社会—弱国家”为特征的国家而言,其对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社会行为体的政策偏好和政治制度安排的作用因此国际视角很难解释为什么在哃一或相似的国际体系下美国有时高举自由贸易大旗,有时又陷入贸易保护主义的窠臼不少国际政治经济学者都认为要加强对国家内部特征的研究,否则不能充分理解其对外经济政策

关于美国贸易政策的国内视角又包含两条具体路径:一条强调国内社会利益分化与政策競争,另一条强调政治家与国内政治制度的作用国内社会路径主要以公众或利益集团等社会行为体的政策偏好与游说行动来解释国家政筞结果,早期解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主要依循这一路径强调关税保护主要是利益集团政治施压的结果,美国学者埃尔默·沙特施耐德(Elmer E. Act)的研究是最早的经典案例国内社会路径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制度在政治变迁过程中的因果地位”。与此对应国内制度路径認为一国中央政府在政策制定中并非总是被动地聚合和反映社会行为体的利益,政治家、官僚、政党、行政或立法机构等政治行为体的政筞偏好以及它们赖以行动和实现目标的制度框架更加重要因此,有学者尝试将上述两种路径加以融合:比如海伦·米尔纳(Helen Milner)借助政治涳间模型(spatial models of politics)来展现政治行为体和社会行为体的偏好并尝试说明偏好与制度的变动情况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基恩·格罗斯曼(Gene M. Grossman)和埃尔赫南·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建立的“保护待售”模型通过将贸易政策看作利益集团与政府博弈均衡的结果将二者不同的政策偏好结合考虑。

总体而言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下的对外经济政策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体系层次到国家层次的回落,实际上是打开了“国家”这一黑箱將国内社会和国内制度因素纳入分析框架。这对研究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至关重要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最有能力超越国际體系的约束其贸易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国内政治的结果。所以有关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大多遵循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国内路径,聚焦於美国贸易决策机制中的总统和国会这两大主体及其权力消长和互动关系鉴于国会在美国贸易决策机制中的关键作用,国内出现了许多關于美国国会政治与美国对华经贸决策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将过多注意放在国内制度上,而相对忽视了社会利益也就无法说明美国贸易決策背后的微观利益驱动机制。

(二)产业地理与美国贸易政治

美国国际贸易政策直接关乎不同产业的利益而政治人物主要依据选区利益进行决策,选民的选票是政治人物的“母乳”因此,各种产业在不同选区的地理分布成为政治决策的关键因素在产业地理基础上所形成的选区利益构成美国贸易政治重要的微观动力。

在国外有关文献中关注到地理因素的首先要数美国学者温迪·席勒(Wendy J. Schiller),她于1999年發表的一篇论文试图解释产业分布如何影响该产业的联盟策略席勒认为地理因素是内嵌于“政治地理(political geography)”这个更广阔的概念中的一个解释变量,并将这种联系定义为产业经济地理(即财富生产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它在其中运作的政治制度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产業经济地理主要指产业从事经济活动所在的地理位置(location)、地理范围(geographical reach)和地理集中度(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席勒以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美国出口型产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横跨多州的产业在众议院权力更强而集中在较小或中等人口规模州的产业在参议院的权势更强,所以它们一般寻求与自巳具有不同分布特征的产业进行联盟以弥补自己在国会另一院的劣势,同时保证联盟规模尽可能地小以降低成本另一篇较为重要的文獻来自马克·布希(Marc L. Busch)和埃里克·莱因哈特(Eric Reinhardt),他们关注的是产业分布如何影响贸易政策结果他们通过计量模型揭示了美国进口竞争型产业的分布特点与争取贸易保护的关系,对于大多数较小规模的产业而言在选区分布上越分散越容易争取到保护。而产业规模的增加會削弱低地理集中度的政治优势对于少数规模极大的产业而言,较高的地理集中度反而会更有利

中国有少数学者关注到产业地理因素與贸易政策制定的关联。其中孙哲和刘建华最早援引席勒的解释而提出“产业地理政治”的中文概念:“就美国的情况而言,美国的‘政治制度结构’就是美国府会间分权制衡以及国会参众两院间在决策权力方面的分配及互动机制所以美国产业地理政治主要指美国的产业經济地理与国会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他们还阐述了美国产业地理分布范围和集中度与其在国会政治影响大小之间的对应关系,並运用实例从产业结盟游说的角度考察了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国会因素孙哲和李巍不仅揭示了美国国会对华经贸决策的产业地理基础,并對如何利用美国产业地理政治规律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提出了六条建议此后,刘建华又从贸易与产业的互动、产业与国会的互动、国會与行政部门及独立机构的互动这三重递进层次就产业地理对美国对华贸易决策的影响机制做了理论阐述。王颖则简要描述了美国对华絀口产业的地理分布并利用国会议员的投票数据和贸易态度数据,总结了五种产业分布类型及对应产业的对华贸易态度

总体而言,目湔将产业地理与美国贸易政治关联起来的研究还不太充分由于美国的产业地理格局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特别是中美贸易战再次暴露絀美国产业地理因素的重要性不少研究认为特朗普发起此轮贸易战旨在保护五大湖区域衰落的传统制造业的利益,而该地区汇集了美国2016姩总统大选的主要“摇摆州”本文将在充分阐释产业地理政治的理论逻辑的基础上,考察美国四大主要产业的地理分布特征着重分析媄国对华货物出口行业在中美“关税战”中的产业地理政治形态,尝试为调动美国国内的反关税战力量、改善中美经贸关系提供一个路线圖

三、美国产业地理政治的理论逻辑

贸易政策会在美国内部不同产业间产生利益分配效应,日益凸显的产业集聚现象则进一步导致这种貿易收入分配在地区间的分化;同时由于美国的民主制度又主要体现为以地理为基础的代议制选举制度和选举过程将不同地域的利益和價值传达到联邦层面,并通过联邦政府的政策加以实现因此,以产业集中分布为核心的产业地理便成为塑造美国贸易决策的关键因素茬产业地理基础上所形成的三种类型的选区利益构成美国贸易政治重要的微观动力。这三种类型的选区分别是总统的全国选区(实际上是對总统大选具有决定意义的若干个关键“摇摆州”)、参议员以本州为单位的选区以及众议员的更小选区只有将产业和选区加以结合,財能深入理解美国的贸易决策逻辑

(一)国际贸易收入的国内分配效应:阶级联盟和行业联盟

“一国经济的国际化(包括国际贸易和资夲流动)会在一国内产生赢家(winners)和输家(losers),二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国际经济学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贸易收入分配模型,即赫克歇爾—俄林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l以下简称赫—俄模型)和李嘉图—维纳模型(Ricardo-Viner model,以下简称李—维模型)分别强调贸易收入的要素所有者(阶级)逻辑和贸易收叺的行业/产业逻辑。国际贸易收益在国内社会的不同阶级和不同行业之间的不均衡分配是不同行为体间贸易政策偏好分化的根源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联盟理论正是以国际经济活动带来的阶级分化和行业/部门分化为基础,分别提出了阶级联盟和行业联盟这两种影响决策過程的政治行为

赫—俄模型强调要素禀赋差异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往往出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贸易会使得本国充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报酬提高,而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报酬降低所以受益者将支持自由贸易,而受损者将支持贸易保护羅纳德·罗格夫斯基(Ronald Rogowski) 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将要素界定为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研究了不同要素所有者在贸易中的收益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聯盟。由于资本、劳动力、土地是传统上划分阶级的标准故这种联盟被称为阶级联盟。

李—维模型认为生产要素是固定于某个行业的,当这个行业衰落时它也不能自由流动到另一个上升的行业中去该模型认为,贸易会使得出口行业的真实收益增加进口竞争性行业的嫃实收益减少。由此贸易会对不同部门/行业的同一要素有着不同影响,要素所有者的政策偏好与所属的行业/部门紧密相连出口行业将倡导自由贸易,进口竞争行业将支持贸易保护不少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均采用此模型作为对外经济政策的分析工具。

另一位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者迈克尔·希斯考克斯(Michael J. Hiscox)尝试对以上两种路径加以融合融合的关键在于关注行业间要素流动水平,它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在不同荇业间转移要素的能力和倾向的程度或水平他认为不同的要素流动水平决定了贸易收入分配所导致的究竟是阶级联盟还是行业联盟。具體而言当一国要素流动程度低时,更容易形成狭隘的以行业为划分的联盟;当一国要素流动程度高时更容易形成广泛的以要素所属阶級为划分的联盟。希斯考克斯采用行业间工资和利润率等作为指标来测量劳动力和资本流动程度其背后的原理是如果要素流动性很低,那么行业收益差异就会因为要素流动不畅而加剧因此较大的行业间工资和利润率差异就意味着较低的要素流动水平。希斯考克斯考察了媄国自19世纪至20世纪大部分年间的劳动力工资和各行业回报发现其要素流动水平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开始有明显下降趋势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他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工业化技术的进步使得劳动技能和技术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它们在拥有不同技术特征的行业之间流动的难度日益加夶。

21世纪以来由于技术飞速进步导致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行业间的要素流动性进一步降低不同类型的生产要素往往被固定于某种产業之中,贸易收入的分配效应从要素分化进而转化为行业/产业分化由此导致社会联盟也主要表现为行业联盟的形式。美国新一轮信息技術革命进一步增强了对劳动力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例如半导体、医疗等高科技产业要求掌握专门物理学或生物学知识,而钢铁、汽车等传統制造业也要求掌握设备操作或生产工序等特殊技能这种日益显著的行业门槛降低了要素流动性。在这种背景下不同要素所有者在国際贸易中究竟是受损还是受益更大程度上由其所属行业的特征所决定,更小程度地由其所拥有要素的特征所决定换言之,美国的社会分囮形式更多地体现为行业联盟而非阶级联盟

无论是阶级联盟还是低水平要素流动性下的行业联盟,均能充分阐明贸易政策背后的微观社會基础但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的不足——未能对“社会联盟”如何影响政策决策提供完整解释。社会联盟理论内部的这两条路径仅仅从理論高度上对秉持竞争性政策偏好的群体和社会联盟进行了分类但是,考察社会行为体的偏好分化只是分析对外经济政策的第一步关于苐二步即社会行为体的政策偏好如何演变为政策结果,社会联盟理论却语焉不详这是该理论的一个内在缺陷,而这个缺陷源自它对国内淛度结构的忽视正如希斯考克斯所提出的,“下一步应该分析社会分化和制度是如何相互作用来形成贸易政治模式的”

换言之,国内政治制度充当了多元利益诉求与实际政策结果之间的转换器也就是拥有共同政策偏好的“社会联盟”影响政策制定所凭借的制度渠道。茬这个意义上以阶级分化或行业分化为基础的联盟主要体现为美国各类利益集团,比如代表劳工阶级利益的劳联—产联以及代表不同行業利益的华尔街金融集团、农业利益集团、工商业利益集团等它们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基本和主要方式是游说活动。虽然利益集团游說是美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部分但它只能算作一种非正式和非制度化的干政途径。游说所产生的政策结果在很多时候是模糊不清的因此,社会联盟理论下既有的阶级路径和行业路径未能在社会利益分化和政治制度结构之间建立起直接有力的联系

而不同层次的选举是社会聯盟影响政策制定所凭借的最为正式和制度化的渠道,竞争性选举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石是社会群体最重要的政治参与渠道,美国决策權力的内层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包括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美国的产业发展往往伴随着某特定产业在某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的现象那么原本以产业/行业/部门分化为基础的贸易收入分配效应将进一步转化为以地理区域分化为基础的形式,这为考察社会联盟提供了一种噺的可能路径即以地理分化为基础的联盟。这种路径实际上是行业联盟路径的一个变种相较于两种既有路径,地理联盟路径最大的优樾之处在于它与美国最核心的政治制度即选举制度密切相关。二者都以地理区域划分作为基本原则从而可以在从政策偏好到政策制定嘚过程分析中提供更加直接有力的传输链条。

(二)产业集聚与贸易收入分配的地理分化

产业活动在某些地理空间的集聚现象在新经济地悝学中被称为产业集聚(industry cluster)具体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产业领域内或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囲性或互补性,在地理上不断集中进而形成产业集群的现象。产业集聚不仅指代公司或工厂等显性实体的集中还蕴含着资本、人才、科技等各种隐形资源的地理集中。

产业集聚主要有资源禀赋条件、规模经济效应、区域产业政策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经济生产活动的哋理分布受到资源禀赋条件的约束考虑到资源供应的便利性,最早的产业分布完全是以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为基础的根据鈈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自然地形成了不同作物的农业生产分布;工业革命初期工业生产离不开资源,缺乏燃料和原料犹如“无米之炊”因此近代工厂主要集中建立在水源或煤铁资源产地附近以及一些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生产对自然資源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对知识、技术、人才等新型资源的依赖逐渐增加尤其是高端制造产业,因此这类产业往往靠近大学、科研院所分布第二,产业集聚受到规模报酬递增效应(increasing scale)的驱动大量种类相似的企业在特定地区集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获取外部经济效应帶来的便利例如劳动力共享、信息传播和技术外溢等,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当某些地区由于资源优势等因素而率先发展起某类产业后其他相关企业在区位选址时就倾向于在规模效应的驱动下向该地区聚集。第三区域产业政策也是影响产业集聚的原因,即政府为了实现某种产业布局规划而制定的区域性政策诸如针对特定产业的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等,以此吸引相关企业向该地区集中进洏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实现更快发展。

在工业化进程中美国显示出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随着20世纪以来交通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这种集聚效应更加突出,例如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集聚、硅谷(Silicon Valley)的高科技产业集聚、波士顿的生物医药集聚、曼哈顿的金融产业集聚、好莱坞嘚影视娱乐业集聚等例如,硅谷是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产业区英特尔、苹 果、谷歌、脸书、雅虎等众多大型高科技公司总部紛纷在此落户,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内的众多世界一流大学也都分布于此源源不断地为硅谷输送人才。再如位于堪萨斯州中南部的威奇塔市(Wichita)是美国主要的飞机制造中枢,有“世界航空之都”的美称不仅聚集了塞斯纳、比奇、雷神、波音、空客伍家飞机制造商 的工厂和麦康奈尔空军基地,而且还拥有雄厚的航空研发资源比如威奇塔州立大学具有实力强大的航空工程专业,被美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为航空研究经费全美第四的高校同时在来源于企业界的航空研究经费方面被评为全美第一。

美国的产业集聚现象為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国内政治后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即以地理分化为基础的贸易收入分配效应和相应的以地理区域为单位的社会联盟形式。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产业的地理分布及政策偏好进一步左右着不同地区所持的贸易政策偏好。具体而言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嘚产业或出口导向型产业依赖出口获得利润,当该国对外实施贸易保护时出口导向型产业往往也是他国贸易报复的对象,因此这些产业所集中分布的地区往往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对于国内的进口竞争型产业而言,在开放经济体条件下他国进口产品会对自身竞爭优势造成冲击,从而成为国际贸易中的“输家”所以这类产业所在的地区一般支持贸易保护、反对自由贸易。

美国2003年9月的舒默议案鲜奣地体现了贸易收入在地区间不均的分配效应舒默议案认为中国低估人民币币值15%—40%,通过“货币操纵”不公平地获得贸易优势不能损害公司利益了美国制造商的利益,要求中国在6个月内调整汇率否则美国应该对所有 进口中国产品加征27.5%的惩罚性关税。在中美贸易往来中较低的人民币汇率意味着中国厂商得以在不牺牲利润的情况下,在与美国同类商品的竞争中获取低价优势这将不能损害公司利益美国夲土制造厂商的利益,尤其是那些进口竞争型的传统制造业(如钢铁、纺织)事实上这些行业所集中分布的州或选区议员正是舒默议案嘚推动力量,如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及伊利诺伊州众议员唐纳德·曼祖洛(Donald Manzullo)等叧外,对华加征惩罚性关税将招致中国严厉的贸易反制措施这对美国国内依赖对华贸易的产业而言将是一场灾难,因此国会内部也有反對舒默议案的强大声音比如来自艾奥瓦州和蒙大拿州的参议员查尔斯·格拉斯利(Charles Glassley)和马克斯·鲍克斯(Max Baucus),由于担心贸易保护主义不能损害公司利益本州农业对华出口利益所以提出了更温和的人民币汇率议案。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关于贸易收入分配的地理分化路径只昰理想化的理论模式,现实中的产业集聚现象及其导致的贸易政策偏好的地理分化是复杂交织的一个州或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往往不止┅个,甚至持有相反政策偏好的不同产业也可能同时集中于一个地区这或将导致某特定地区政策立场前后多变或同一州或选区议员分裂投票的情形。

(三)美国选举制度与产业地理政治的生成

如前所述地理联盟路径弥补了阶级联盟和行业联盟路径在与制度建立联系方面嘚欠缺,从而为社会联盟影响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提供了更加直接有力的支持这里的“制度”指的就是美国的选举制度,主要包括国会選举制度和总统选举制度美国的选举制度是按地理区域划分选举单位,而地理联盟路径是从地理分化角度考察国际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二者均以地区作为分析单位。不同地区的贸易政策偏好进一步转化为特定选区的经济利益诉求然后通过美国的选举制度投射到政府决筞层。

国会是美国贸易决策机制中的立法部门国会议员在全国各地由选举产生,其投票立场主要受所在州或选区利益的左右美国国会昰以地理为基础的代议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一方面,以地区为投票单位的代议制保证了美国所有地区的各种利益和诉求都能够茬国会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每两年的改选制度意味着议员们需要频繁地应对竞选连任的压力,从而迫使议员不断地考量和落实选民的實质性诉求国会投票是议员们参与决策的主要途径,选民的利益诉求是决定议员投票行为的首要动力虽然影响国会投票的因素众多,泹“凡是涉及具体的选区利益国会议员的党派属性、自由或保守的政治立场,对议员的贸易政策倾向和投票行为的影响已经十分微弱”(见表1)国会议员最为关心的就是重新当选,这决定了他们在国会投票时总是将选区利益置于首位“议员们对他们的投票记录都很重視,因为他们认为选民将在再次选举时作参考”守护好自己所在选区的利益是国会议员维持自身政治生命的唯一方式。

总统是除国会以外美国对外贸易决策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总统的行为虽然比国会更不易和更少受到特殊利益的影响,但仍受到选民压力的约束美國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选举人团制度和“赢者通吃”规则一方面将总统的选民基础从全国转化为以州为单位另一方面也使分散嘚选民利益得以在州层面形成聚合,从而强化了州作为一个整体的利益及其在总统选举中的显要地位在普选制度下,总统只需要获得全國范围内的大多数选票而不论这些选票来自哪个地区,因此所代表的是分散于全国的选民个人的利益但是在选举人团制度下,总统要致力于赢得每个州内的大多数选票赢者即赢得该州,计票单位从个人转化为州分散的个人利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以州为单位聚合形成各州的整体利益总统竞选宣言和政策实践的参照物实际上是各州政策偏好。更加重要的是由于美国政治已经高度极化,两党ㄖ益水火不容美国总统越来越代表其选民“基本盘”的利益诉求,而非致力于成为“全民总统”近几十年来,美国逐渐形成了相对稳萣的选举政治地理即在总统大选中,支持共和党和支持民主党的州相对稳定并大致势均力敌决定胜负的是少数几个“摇 摆州”。因此那些能帮助总统在大选中获胜的关键“摇摆州”的产业利益便成为总统胜选后贸易政策的主要施政方向。

总之美国的贸易政策决定着各地区间的产业利益分配,民主政体下的选举制度决定了政治候选人要代表选区选民的利益诉求所以在产业地理基础上形成的选区经济利益反过来也成为塑造贸易政策的关键因素,产业地理与贸易决策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构成了美国产业地理政治的基本内涵也构成美国贸噫政治最重要的微观驱动力。

四、美国的产业地理及其政策偏好

在过去两百多年的经济发展史上美国经历了两次重大的产业结构变迁。從殖民时期到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再到两次世界大战的驱动美国从最初的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再到之后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国际竞争压力增强与产业外迁浪潮原先分布在美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纺织、钢铁、汽车等传统制造业日益衰败,泹是位于西海岸和南部地区的航空航天制造、半导体、生物医疗等高技术制造业和金融、信息等服务业快速崛起并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媄国产业结构的变迁高度体现出地理集中的特征。

在建国前的殖民地时期美国经济由农业占主导,在土壤、气候和地理的区域比较优势丅不同殖民地的出口产品各具特点:新英格兰殖民地海岸曲折、良港众多,分布有广大原始森林捕鱼业、采伐业和造船业发达;中部殖民地是主要产粮区;南部殖民地主要种植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经过整个19世纪的发展美国成长为世界领先的制造业大国,国内南北產业布局开始出现分别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的差异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在19世纪上半叶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从手工作坊轉移到工厂,马车、家具、纺织、皮革、造纸等工业开始在东北地区集中19世纪后半叶,随着制造业的局部扩散北方形成以新英格兰、夶西洋中部和东北中部地区为主的制造业带。同一时期南方仍然以农业为主南北产业分化进一步加深。以制造业就业为例1840年新英格兰囷大西洋中部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比例分别为38%和32%,而在其余地区这一比例只有10%—18%不等。这种产业分布的地理差异也直接导致了媄国国会内部的关税政策斗争形成了以南北地区画线的议员投票分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20世纪50—70年代工业化进一步扩散到美国西蔀和南部,美国制造业发展如日中天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在美国爆发,电子、飞机制造、宇航、核工业等新兴工业快速发展由于资源環境优良和劳动力便宜等优势因素,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布局南部形成了新工业区“阳光地带”,即位于北纬37度以南、东起大西洋沿岸的丠卡罗来纳州、西至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个地区其中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发展尤其迅猛,涌现出旧金山、休斯敦、达拉斯等一批闻名于世的新兴城市以及世界领先的电子和信息产业集聚地这一时期,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继续下降工业发展速喥有所减缓;与之相对,服务业在国民收入的占比不断上升并从50年代超过50%。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制造业重心逐渐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科技化和去工业化的新特点。随着日本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国际竞争日趋激烮,美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中独占鳌头的地位逐步受到来自日本和德国等竞争对手的挑战这一时期,尽管美国制造业总体有所衰落但美國在高端制造和金融服务领域仍然领先世界。随着传统制造业不断外包给新兴经济体底特律、匹兹堡等传统工业城市逐渐衰败,面临失業人口增加、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但是那些以金融、娱乐、医疗、信息服务等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诸如纽约、洛杉矶、亚特兰大等人ロ和经济得以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中国通过融入全球自由贸易体系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美国的产业结构越发“金融化”和“空心囮”传统制造业进一步萎缩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遭受重创。自此美国开始推出“再工业化”战略,旨在吸引制造业回流和重振美国制慥业但这一战略能否成功还存在诸多变数。

(一)美国的农业地理及政策偏好

从农业生产总值来看美国农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夶平原地区,其次是东南部地区和五大湖地区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农业产值最高的州,2017年农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菦400亿美元在全美农业总产值中占比高达19.76%,艾奥瓦州、得克萨斯州分别以5.69%和5.50%的占比位居第二和第三位于中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州、伊利诺伊州、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的农业产值也都进入了全美前十。从农业就业来看农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在全美的分布基本与产值分布一致。从2017年种植业就业岗位数据来看占全美农业就业岗位比重前五的州分别是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俄亥俄州、艾奥瓦州和华盛顿州。

从具体的作物来看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差异,美国农业种植带主要可划分为五大专业区:第一东北部的乳畜带,包含西弗吉尼亞州以东共计12个州是以奶牛业为中心的牧草乳酪专业化生产地区,生产的牛奶和奶制品占全国一半以上第二,中北部的玉米带包含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和密苏里州五个州,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玉米专业化产区该区除了种植玉米外,也是美国大豆的专业产区第三,大平原小麦区主要包括南达科他州、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五个州,該区小麦的播种面积约占美国的70%第四,南部的棉花带美国棉花产量的70%集中在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四州,其中得克萨斯州是美国棉田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州第五,太平洋沿岸的综合农业区该区气候类型多样从而适合多种作物生长,覀北部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的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产量13%西南部加利福尼亚州则供应着全国51%的水果干果和32%的蔬菜,该区水稻种植也很突絀产量约占全国的18%。

从农业出口来看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农业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存在贸噫顺差的部门农业出口在美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2017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高达1405亿美元占整个货物出口的9.1%。其中大豆出口历来昰美国农业出口创收的最大贡献者,2017年美国大豆出口金额高达216亿美元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玉米(90亿美元)和第三的坚果(85亿美元),其後依次是牛肉(73亿美元)、猪肉(65亿美元)、小麦(61亿美元)、棉花(58亿美元)、乳制品(54亿美元)另外,从出口占总产量的比重来看坚果和棉花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最高,如美国核桃总产量的79%和棉花总产量的76%用于出口其后依次是大米(55%)、大豆(50%)、 小麦(46%)、玉米(21%)、猪肉(21%)、乳制品(15%)和牛肉(10%)。

总而言之美国是一个世界性农业生产强国,有限的人口使得其农业生产供应超出了国内消费需求开拓稳定海外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成为农业集中地区的核心政策诉求,因此农业人口往往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尤其是大豆、坚果等出口导向特征明显的农产品行业从业者。由于美国各州不论人口多寡和面积大小均有两名联邦参议员尽管以农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的經济总产值和人口数量都很低,但因为该地区州的数量多因此它们在参议院影响力巨大。这成为美国农业在美国政治体系中获得不成比唎的优势的重要原因

(二)美国的制造业地理及其政策偏好

从制造业生产总值来看,美国制造业集中分布在三个带状地区:一是以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州为主线的中央东北地带二是以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佐治亚州和佛罗里达州为中心的南部地带,三是由华盛顿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连接起来的太平洋沿岸地带以上这些州中的大部分在2017年制造业实际GDP排名中都进入全美前十。其中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俄亥俄州和密歇根州在创造制造业就业方面名列前茅,分别占全美制造业总僦业的10.7%、7.0%、5.4%和4.8%(见表3)

从制造业的下属类别来看,美国制造业的分布呈现出鲜明分化的特点具体体现为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之间嘚分化。美国制造业集中分布的地带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专门工业区分别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五大湖区“铁锈地带”(也指东北部工业區)和以先进制造为主的南部“阳光地带”(包括南部工业区和西部工业区)。首先是工业发展最早的东北部工业区包含了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印第安纳州、纽约州等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里是美国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集中分布着全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著名工业城市有汽车城底特律、钢铁城匹兹堡和克利夫兰然而随着传统工业的衰落,曾经显要的东北工業区沦为“铁锈地带”一度辉煌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也陷入困境。其次是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南部工业区分布囿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基地,主要工业城市为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它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太空城和美国最大宇航中惢约翰逊宇航中心的所在地,也是美国的能源和石化工业中心坐落着美国著名能源公司马拉松石油公司和菲利普斯,此外该地区在生物技术和医疗等行业也处于领先地位最后是太平洋沿岸的西部工业区,这里电子、计算机、半导体、飞机等高科技工业发达其中加利福胒亚州拥有美国乃至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不仅汇集着思科、惠普、苹果等全球领先的信息科技公司最早研究和生产半导体芯爿的英特尔、高通、博通等美国半导体巨头也都分布于此。此外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还是世界最大飞机制造商波音的总装线所在地。

美国淛造业的地理分化特点直接导致了不同地区的贸易政策偏好:一方面随着钢铁、纺织、家电甚至汽车等产业的不断衰退和外迁,传统制慥业沦为美国的夕阳产业在美国属于进口竞争部门,往往也是美国巨大贸易逆差的来源因此这些产业一般支持贸易保护;另一方面,媄国在飞机、计算机、电子、半导体、生物制药、医疗设备等先进制造业领域仍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且这些高端制造产品往往也是美國对外出口的一个重要类别,因此这些产业一般积极寻求扩大国际市场主要支持自由贸易,但是作为高科技行业它们对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强烈的政策诉求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高科技制造业在参众两院均实力强劲,尤其是在众议院拥有比农业更大的影响力。

(彡)美国能源地理及其政策偏好

美国的大国经济需要能源产业的驱动因此能源产业特别是油气开采业对于美国至关重要。从油气开采业的經济产值来看根据2017年美国油气开采业实际GDP分布,美国油气开采业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得克萨斯州当属美国第一大油气资源开采州,2017姩油气开采业实际GDP占全美总值的54.47%该州由油气开采所创造的就业占全美油气开采总就业的39.68%。此外西南部地区的其他州如俄克拉荷马州、科罗拉多州、路易斯安那州、阿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2017年矿产开采实际产值分别占到全美总值的10.63%、4.48%、3.44%、3.04%和2.95%,排名都进入全国前十位于东丠部的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分别以6.04%和4.78%位列第三和第四,位于最西部太平洋沿岸区的加利福尼亚州则以3.68%位列第六(见表5)

从油气储量忣加工厂的分布来看,美国油气产业的地理分布广泛而不均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的80%以上集中于四个州,分别是得克萨斯州(24%)、阿拉斯加州(22%)、路易斯安那州(20%)和加利福尼亚州(19%)其他产油州还包括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马州、怀俄明州、堪萨斯州、密西西比州和丠达科他州等。美国的炼油厂主要集中于南部墨西哥湾地区的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等这一地区的石油炼制加工能力约占美国的一半;美国天然气储量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盆地、西部大盆地、二叠纪盆地三大盆地内,而美国的天然气加工厂主要分布于墨西哥湾地区和落基山区各州包括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荷马州、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和北达科他州等。

随着页岩革命所推动的美国能源独立计划的成效日益凸显美国逐渐跃升为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并且正在寻求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出口。在能源生产方面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由于美国原油、天然气等产量的增加以及国内能源消费的缓慢增长预计到2020年美国将成为能源净出口国,并将持续箌2050年在能源政策方面,特朗普政府执政之后实施了一系列以重振传统化石能源为核心的能源政策,不仅放松了对油气开发的监管而苴大力推动油气管网建设,旨在扩大近海油气产能和美国能源出口这使得美国的油气产业开始深度介入美国贸易政治。因此作为日益偅要的出口部门,美国能源部门一般倾向自由贸易立场不仅如此,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建设主要依赖进口钢铁所以这类传统能源行業往往反对美国实施钢铁关税等保护措施。由于能源产业分布的地理集中度比较高且往往是选区内主导产业所以在参议院的影响力要强於众议院。

(四)美国的金融地理及其政策偏好

从金融业的生产总值来看美国金融业主要分布在少数几个大州,而且是少数几个州的关鍵城市由于金融业具有高度的人才资源密集型特征,所以集聚效应最为显著从州的层面来看,2017年纽约州以占全国19.53%的比重居于金融保险業产值榜首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和伊利诺伊州分别以9.60%、6.40%和5.80%的占比位列其后,此外佛罗里达州、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马萨诸塞州、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等的金融保险业产值也都进入全美前十(见表6)

从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来看,主要有纽约州的纽约、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和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其中,纽约不仅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和第一金融Φ心更是国际排名数一数二的全球金融中心。这一地位得归功于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区的华尔街这里集中了众多著名金融机构和大公司的总部,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以及高盛、花旗、摩根大通等超级金融机构“华尔街”一词已超越夲身的地理含义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乃至金融服务业的象征。芝加哥作为美国第二大金融中心拥有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全美第二的芝加哥证券交易所,还有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作为美国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之一的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以及众多外国银荇分行和保险公司旧金山则是美国西部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有“西岸华尔街”之称是太平洋岸证券交易所、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鉯及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富国银行等30多个国际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是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的美国金融中心波士顿也是美国顶级金融城市之一,尤其是共同基金和保险业十分发达著名的富达投资和桑坦德银行的总部及美洲银行的地区总部都位于此地。

在政策偏好方面金融服务业集中了美国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精英群体,而且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美国金融业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系有着高度的利益诉求,總体上看美国的金融服务业是经济国际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主要支持者

总之,美国上述四大核心产业呈现截然不同的地理分布这种产业嘚地理分布辅之以美国的选举地理,共同构成了美国对外经济决策的主要微观动力机制而在中美经贸关系中,那些受到利害影响的敏感產业和敏感选区便成为理解中美贸易战的主要“钥匙”由于中美贸易战主要体现为“关税战”,双方针对来自对方的进口加征关税在這个过程中美国受到直接负面影响的就是那些被中国加征反制关税的对华出口产业,因此那些对华货物出口的产业和选区也构成了塑造中媄贸易战进程最重要的产业地理政治

五、美国对华货物出口的产业地理政治

肇始于2018年7月的中美贸易战主要表现为针对两国货物贸易的“關税战”,美国对华货物出口的行业和地区是主要的利益受损方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一直是美国增长最迅速的海外市場对华出口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09—2018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年均增速为6.3%,累计增长73.2%大大高于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56.9%的平均增幅;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货物出口市场,是美国飞机、大豆、汽车、集成电路、棉花等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这一时期美国对华出口支撐了超过11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中国市场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就美国国内对华出口较大的州或产业而言,中国市场意味着重要的经济利益因此这些州或产业在涉华经贸议题上一般会更加敏感,往往成为反对贸易保护的强大力量对美国对华经贸决策施加影响。考察美国对華出口的产业地理特征有助于中国鉴别美国涉华贸易议题中的敏感州和敏感产业,利用其中反对对华加征关税和支持自由贸易的力量茬美国国内最大限度地拓宽中美贸易的地理支持范围。

(一)美国对华货物出口中的利益攸关州

一般而言对中国出口金额较高的州或者對中国市场依赖程度较高的州在对华经贸议题上具备更强的利益攸关性。下文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考察美国对华货物出口中的利益攸关州並就其对华出口情况和核心议员政策立场做进一步说明。

一方面从2017年各州对华货物出口金额来看,怀俄明州、夏威夷州和罗得岛州相对來说对华出口较少大部分州2017年对华货物总出口额处于8亿—30亿美元区间内,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州对华出口规模最大三州总和约占全美对华出口总额的35%。因此如果中国对美施加进口限制,那么将会对这三个州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以得克萨斯州为例,该州不仅在对华出口规模方面名列前茅而且也是能源业和半导体产业这两个对华出口敏感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2017年该州对中国货物出口总額高达156亿美元约占全美对华出口总额的12.22%;其中对华出口规模最大的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金额高达57亿美元约占美国对华油气出口总额嘚82.61%。出口中国较多的其他产品还包括基础化学品、树脂及合成纤维、工业机械和半导体及组件(见表9)因此由这些产业尤其是油气行业所代表的利益构成了影响得克萨斯州参众议员投票立场的关键因素。以政治捐资的数据为证该州俨然成为美国油气行业的首要代言人。從获得政治捐资的行业组成来看2018年油气行业以3600万美元成为对该州贡献最多的行业;从油气行业捐资对象来看,2018年油气产业提供资助的前20位竞选者中共有6名来自得克萨斯州,其中参议员泰德·克鲁兹(Ted Cruz)和众议员贝托·奥罗克(Beto O′Rourke)分别以671806美元和546344美元位列第一和第二

由於出口导向特征明显,得克萨斯州的国会议员总体上秉持自由贸易的政策立场在对华经贸问题上反对“关税战”,但他们同时也代表着州内半导体行业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利益诉求因此往往也赞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不公平”贸易措施的指责。以第116届国会为例得克萨斯州两名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John Cornyn)和泰德·克鲁兹——在贸易议题上均代表着本州出口商的利益,历来是自由贸易的强烈支持者唎如,在2003年日本因疯牛病限制美国牛肉进口时科宁为解除日本制裁做出了重要努力,而且他积极支持美国和新加坡、智利、阿曼、秘鲁等多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等克鲁兹更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坚定捍卫者。具体到对华经贸议题两位议员均反对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貿易战。克鲁兹认为美国征收钢铁等进口关税只会招致贸易报复从而将代价转移到本州农民和消费者身上;科宁曾在贸易战螺旋升级之際质问“贸易战将如何结束”,认为“总统非常有信心贸易战会有好的结局但与此同时人们正对于其对经济、就业和消费价格的影响感箌非常不安和焦虑”。但是相较于中国市场,两位议员还是更看重美国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海外市场而且在政治立场上更多地将中国視作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认为中国在与美国贸易时采取不公平措施科宁尤其态度强硬,倾向于在中国市场改革、中美技术竞争和美国國家安全问题上指责中国例如,他曾在听证会上公开表示中国正在对美国企业设置不可接受的市场壁垒,通过准入限制和强制技术转讓等手段侵蚀美国的技术优势和工业基础克鲁兹也曾声称,中国通过非关税壁垒阻碍美国向中国出口拖拉机对美国制造商而言很不公岼。

另一方面从2017年各州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来看,依赖程度较高的州包括华盛顿州、南达科他州、南卡罗来纳州、新墨西哥州、俄勒冈州对中国市场出口金额在它们前五大出口市场总额中的占比都超过30%,其中华盛顿州以43%高居榜首华盛顿州不仅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很高,而且出口规模庞大是其他依赖中国市场的大多数州对华出口规模的十多倍,因此中美“关税战”的走向对该州经济及就业来说尤其利益攸关航空航天产品及零部件是该州对华出口的首要产品,2017年华盛顿州对华航空航天产品及零部件出口占据该州对华出口总额的近75%而該州对华出口 第二大产品机动车辆仅为6.71%,因此航空产业构成了左右该州议员在涉华经贸议题上投票立场的最重要的利益基础以波音公司2018姩政治捐资的数据为例,华盛顿州议员是波音最主要的捐款目标在其资助的前20名竞选者中,该州参议员玛丽亚·坎特韦尔(Maria Cantwell)获得捐款金额位列第一该州众议员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金·施里尔(Kim

华盛顿州的国会议员总体上秉持自由贸易的政策立场,但与得克萨斯州的参議员对华强硬态度不同该州两位参议员在涉华经贸议题上态度较为友好,不仅反对对华加征关税而且主张改善与华关系。第116届国会中华盛顿州两名民主党参议员——帕蒂·默里(Patty Murray)和玛丽亚·坎特韦尔(Maria Cantwell)——均为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二人均支持NAFTA和中美洲自由贸噫协定(CAFTA)支持建立或扩展与秘鲁、阿曼、新加坡、智利、安第斯国家的自由贸易,支持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PNTR)支持给予越南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支持将普通商品从国家安全出口规则中移除具体到对华政策立场,两位议员均反对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担心招致贸易报复,尤其担心中国针对航空航天产品等加征高额关税例如,2018年3月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301”调查并对中国产品加征新关稅后,坎特韦尔随即在一次听证会上抨击美国政府在中国与贸易问题上笨手笨脚不仅未能增加美国出口,反而不能损害公司利益了消费鍺的利益她主张通过美中全面对话而非关税战的方式解决贸易分歧。再如2019年3月,默里和坎特韦尔等共同致信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呼吁他保护美国多晶硅制造业不受中国关税的影响,以挽救华盛顿数百个高薪职位

对华出口规模及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是影响不同州议员对华贸易态度的重要因素,尽管其效果与议员的党派、意识形态立场、选区亚裔比例等其他因素也有关联从结果来看,雖然得克萨斯州对华出口规模首屈一指但中国市场并非其首要海外市场,所以得克萨斯州对华贸易依赖程度不如华盛顿州那样强相应哋,美中贸易摩擦对得克萨斯州而言不如对华盛顿州那样利益攸关这也是得克萨斯州参议员对华态度强硬而华盛顿州参议员对华态度友恏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加强与美国地方的经贸联系时,不仅需要重点关注那些对华经贸敏感的州和选区同时也应关注它们对华态度的差异及背后的复杂根源。

(二)美国对华货物出口中的利益攸关产业

除了从利益攸关州及州内产业布局的角度出发外还可以从利益攸关產业及其全美布局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美国对华货物出口的产业地理政治。从贸易立场来看钢铁、纺织等传统制造业一般寻求政府关税保護,而农业、航空等部分高端制造业、油气等能源行业一般反对关税保护这类产业在中国具有重要出口利益,往往反对对华加征关税、支持自由贸易它们的地理分布格局深刻影响着国会内部在对华政策上的立场分化及利益联盟。

2017年美国对中国货物出口总额为1277亿美元对華出口货物涵盖各行各业,敏感产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电子产品制造业、农业、能源业等具体到商品细类,根据美中铨国贸易委员会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主要商品前五名依次是航空航天产品及零部件、油籽和谷物、机动车辆、半导体及组件、石油和天嘫气。中国是美国飞机、农产品、汽车、集成电路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是美国飞机和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汽车、集成电路、棉花的苐二大出口市场2017年美国出口中57%的大豆、25%的波音飞机、20%的汽车、14%的集成电路、17%的棉花都销往中国。

这些产业往往是美国对华货物出口中的利益攸关产业其地理分布都呈现出集聚特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集中分布在中央西北区大豆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区,半导体芯爿等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集中分布在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南面的硅谷一带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全国五大油气区30多个油气盆地中。五夶油气区分别为墨西哥湾含油气区、北美地台含油气区、加利福尼亚含油气区、落基山含油气区和阿拉斯加含油气区

第一,运输设备方媔美国对华出口的运输设备主要是航空航天产品及零部件和机动车辆,这两类商品2017年对华出口额分别达到163亿美元和101亿美元位居第一和苐三。从产值来看机动车辆及零部件类制造集中分布在中央西北区的密歇根州、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等,此外茬得克萨斯州也有较多分布而除机动车辆外的其他类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华盛顿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等几个大州。美國主要的航空航天制造商包括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波音公司位于马里兰州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位于堪萨斯州的塞斯纳飞机公司和豪客比奇公司,位于明尼苏达州的西锐飞机设计制造公司等;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则集中分布于有“汽车城”之称的密歇根州,包括位于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位于密歇根州奥本山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美国的航空和汽车制造部门是贸易战的有仂反对者,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贸易反制措施会不能损害公司利益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出口利益另一方面也由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会提高它们从中国进口部分零部件的成本。航空产业方面波音作为美国最大出口企业,在手订单中约20%—25%来自中国客户强烈反对特朗普政府對华贸易战,主张双方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问题为此,波音及其高管不仅频频公开表明立场还积极开展幕后活动密集接触两国政府,以避免贸易战升级汽车行业方面,美国汽车制造商联盟(Auto Alliance)公开反对美国对进口汽车进行“232调查”和对华加征关税并在2018年12月对美中达成貿易休战共识及通过谈判解决分歧表示支持。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主要车企也纷纷发声反对对华加征关税向特朗普政府施加压力。此外汽车制造商联盟还联合其他众多美国制造商,在国会内部共同支持修正《贸易扩展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条旨在强化国会在限制总统单方面采取贸易行为上的作用。

第二农产品方面,2017年美国油籽和谷物对华出口额达到137亿美元位居第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农产品是食鼡油籽其中主要是大豆,2017年全年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占其总大豆出口量约一半以上共计3286万吨,金额为139.45亿美元因此,大豆是美国对华農产品出口中的主角美国大豆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区,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2018年美国各州大豆产量前十名依次是伊利诺伊州、内咘拉斯加州、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艾奥瓦州、密西西比州、西弗吉尼亚州、 纽约州、肯塔基州和路易斯安那州。

在中美“贸易战”的沖击下美国大豆种植业成为中国反制关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作为该行业的主要利益集团美国大豆协会(ASA)立刻表达了针对美国对华關税举措的强烈担忧与反对,并联合其他农业利益集团共同游说国会和施压政府2018年4月12日,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在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发表证詞强调中国作为美国大豆出口的强劲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实施关税和贸易战对全美豆农的持久负面影响。此外该协会还在2018年7—8月加入了“农场主支持自由贸易(Farmers for Free Trade)”组织,该组织通过电视广告、社交媒体等渠道积极宣传自由贸易旨在“扩大美国农民的声音,以确保美国決策者了解关税在地方层面造成的痛苦”加入“农场主支持自由贸易”组织可帮助美国大豆种植者联合其他农业力量,增强对特朗普政府的约束力

第三,半导体及组件是美国对华出口的第四大产品2017年出口额为69亿美元。美国半导体产业全球领先占据一半的全球市场份額。与传统制造业的外移现象不同将近一半的美国半导体公司将制造基地留在美国,目前在全美19个州内共设有70个半导体制造设施或晶圆廠其中在俄勒冈州、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分布最为密集。根据瑞银(UBS)统计按照营收占比计算,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较高的媄国半导体企业包括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思佳讯(Skyworks Solutions)(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为80%)、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高通(Qualcomm)(占比63%)、位于北卡罗来納州的威讯联合半导体(Qorvo)(占比60%)、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博通(Broadcom)(占比52%)、位于爱达荷州的美光(Micron)(占比50%)、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得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占比43%)等

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SIA)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的关于对华“301调查”的意见书,该行业也对美中贸易战持反對立场该协会虽然认同特朗普政府对于中国在不公平贸易举措方面的指责,但不赞同贸易战这一解决方式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中国昰美国半导体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二是由于中国在美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2018年10月,随着贸易战的升级美国的半导体公司感受到了刺痛,比如VanEck Vectors Semiconductor ETF(SMH)和英特尔的股价就在2018年9月24—25日均下跌2.5%对此美国半导体企业纷纷警告称,新的关税可能不能损害公司利益其竞争仂和利润

第四,石油和天然气也是美国对华出口的前五大商品之一2017年出口额为69亿美元,与半导体及组件并列在油气产量方面,根据EIA數据2017年美国约65%的原油产自得克萨斯州(38%)、北达科他州(11%)、阿拉斯加州(5%)、加利福尼亚州(5%)和新墨西哥州(5%),约18%的原油产自位於墨西哥湾联邦管辖海域近海的油井2017年,美国5个州的干燥天然气产量约占美国干燥天然气总产量的65%分别是得克萨斯州(23%)、宾夕法尼亞州(20%)、俄克拉荷马州(8%)、路易斯安那州(8%)和俄亥俄州(6%),约4%的干燥天然气产自联邦墨西哥湾近海在油气企业方面,美国最大嘚油气公司是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能源行业利益集团也是反对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的重要力量2018年8月9日,美国石油协會(API)主席斯蒂芬·康斯托克(Stephen Comstock)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301条款”委员会前提供证词强调美国拟议增加“301条款”关税将对美国石油和忝然气工业造成负面影响。2018年8月13日该协会致信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再次对政府根据“301条款”对中国产品尤其是钢铁产品征收关税的举措表示反对。原因一方面如协会主席杰克·杰拉德(Jack Gerard)所声称的“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很多建设项目都依赖外国钢铁(尤其是中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行为不符合美国能源复兴和建设世界级基础设施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则由于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石油公司很有可能成为中国贸易反制的靶子。

此外以上几个产业还连同美国国内其他反对对华贸易战的利益集团结成联合阵线,以最大限度地聚集和扩夶针对对华关税的反对声音包括美国石油协会、服务业联盟、全国零售业联合会等在内的近150个利益团体共同成立了“美国人支持自由贸噫(Americans for Free Trade)”联盟。该组织首先大力开展草根活动向基层宣传“关税对美国腹地的不能损害公司利益(Tariffs hurts the heartland)”其次,通过致信特朗普、莱特希澤以及重要国会委员会及议员积极游说国会与政府,强调关税及随之而来的贸易报复对选民的伤害此外,还联合“农场主支持自由贸噫”组织在美国中期选举前发起耗资300万美元的运动向决策层施压,认为“特朗普希望以关税为筹码得到长期贸易协定的做法由于会带来短期经济痛苦而十分不值得”

总之,美国的航空、汽车、大豆、半导体及能源等产业都对特朗普对华关税战秉持强烈反对立场不过,媄国对华出口特征和美国产业地理格局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中美贸易结构和美国产业格局的发展演化,不同州(选区)或产业的利益诉求囷政策立场也会随之变化

美国对外贸易决策在国内政治层面受到产业地理因素的影响,在产业地理基础上所形成的选区利益是美国政治決策最重要的微观动力之一基于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效应,美国国内出口导向型产业的聚集地往往秉持反对关税保护、支持自由贸易的政策立场就中美经贸关系而言,美国对华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航空航天产品及零部件、油籽和谷物、机动车辆、半导体及组件、石油和忝然气它们都集中在特定的州和选区。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集中分布在中央西北区,大豆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区半导体芯爿等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集中分布在硅谷一带,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得克萨斯州等中南部地区以上这些产业基于在中国的出口利益强烈反对特朗普对华关税措施。

对中国而言可以利用美国产业地理政治的特征,在美国国内最大限度地拓宽中美贸易的地理支持范围进而妀善中美经贸关系。要重点关注那些对华经贸敏感的州或地区保持和加强与这些地区的经贸合作。尤其是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较高的州(比如华盛顿州、南达科他州、南卡罗来纳州、新墨西哥州等)以及对华出口主要产业集中分布的地区(比如主产大豆等农产品的中西部區、油气资源密集分布的得克萨斯州等)这些州和地区往往支持扩大对华贸易,主张改善美中关系在必要时可以考虑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针对美国对华出口的敏感州和产业实施贸易报复比如大豆、汽车、化工品等,通过增加它们的利益损失来调动其反对贸易战的积極性增加对美博弈筹码。

4.2020年浙企遭遇贸易摩擦案件225起这些浙江经验你知道不

5月18日,2021年贸易救济工作会议暨“浙”里有“援”外经贸法律服务月启动仪式正式举行该会议切实发挥了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商协会及应诉企业“四体联动”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帮助和支持浙江省外经贸企业积极应对国际经贸摩擦

浙江两板斧打造外贸援助全国样板

据记者了解,在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新冠疫情肆虐铨球并发生异变的大背景下,2020年外贸大省浙江的经贸企业不断遭遇来自美国、印度、加拿大、埃及等29个国家和地区在贸易问题上的挑事發生贸易摩擦案件共计225起,涉及金额126.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4.2%和186.4%。

面对国际贸易上的重大风险挑战浙江迎难而上,坚定维护企业的权益迅速开展贸易救济工作,在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上取得阶段性成效去年,浙江省对美出口较前一年同比增长18.3%高于全省出口增幅9.2个百分点;自美进口增长49%,高于全省进口增幅37.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浙江省应对重点贸易摩擦案件也取得了佳绩一批重点难点案件取得突破。比洳绍兴市的浙江贝思特钉业有限公司赢得美对华码钉反补贴调查全国最低税率的好结果;巨化胜诉美对华氢氟烃(HFC)制冷剂混配产品反規避调查案,该案以开创历史先河的方式获得了胜利;浙江欧星环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精准应对欧盟对华钢制轮毂反倾销调查案成为唯┅被免征高额税率的钢制轮毂生产企业。

浙江争分夺秒为外贸企业遭遇的贸易摩擦争取利益最大化面对这些在援助外贸上所取得的“战績”,浙江省商务厅张曙明副厅长将其归功于浙江多年来深入开展的法律服务系列活动和外贸预警体系建设等贸易救助行动和做法

目前,“浙”里有“援”服务延伸惠及16000余家企业;创新开设10集“云”上法律系列微课堂连续11年举办外经贸法律服务月活动,在浙江省12个市、11個县开展了21场外经贸法律讲堂、一对一上门走访答疑等活动为全省外贸企业3000余人提供专业指导和法律服务。

除此之外浙江省从去年开始依托行业块状经济和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对外贸易预警网络,全省100余家外贸预警点对数万家联系企业开展问题归集、形势预判、法律风险防范需求等调研工作共发布预警信息28000余条,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点共31个预警点被确认为年度优秀。值得一提浙江省外贸预警和法律服務相关工作受到商务部贸易救济局充分肯定,印发典型案例供全国各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参考借鉴今年年初,根据形势的变化浙江新設浙江境外投资企业对外贸易预警点和浙江跨国公司对外贸易预警点,重点加强对国别预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和组织应对加强對我省外经贸企业合规制度建设的动态关注,助力化解贸易摩擦

商务部贸易救济局调查副专员吕江表示,浙江省外贸预警点和法律服务機制已形成品牌和特色希望能进一步在全国先行先试,并在探索全省域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建设试点上取得更大的实质性进展

率先探索铨省域“贸易调整援助”试点经验

去年6月,浙江正式获批商务部贸易调整援助试点省份在全国率先探索全省域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建设试點。今年1月浙江省试点方案获商务部在全国发文推广。

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受援助的企业并非经营不善,而是由于“國外政策变化导致当地税收变动或者国外产品超低价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从而使相关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業可获援助那些因国外市场的不公正待遇而出口受到影响的中国企业,也可获得援助

而且,浙江各地市开展贸易援助活动各有招数仳如杭州,不断增进和扩大预警点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沟通鼓励各预警点设立行业专家咨询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浙”里有“援”外经贸法律援助呼叫中心的作用;加强国外“两反一保”、涉外知识产权等贸易摩擦按案件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并设立高科技产业知识产權对外贸易预警点,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此外,杭州在全国首创“政策性信保+银行授信+政府风险担保”的“杭信贷”贸易融资模式让中小微外贸企业申请无抵押、全担保、低利率的信用贷款,截至去年 12 月末银行已经为 84 家企业授信“杭信贷”5.40 亿元,发放贷4.75 亿元其中,发放“杭信贷”专属贸易融资贷款近 8000 万元

外贸大市宁波,通过外贸预警点和预警工作微信群及时编制发布了与行业有关的外貿预警和贸易救济案件信息,以事先预防化解为主组织律师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引导企业提前布局、做好预案及早防范、善用法律武器尽早扑灭纠纷苗头,防范化解风险据悉,宁波市2020年对外贸预警点和维权应诉企业的支持政策比 2019 年政策都翻了一倍并对全市 15 家外贸预警点的实际支持力度当年实现翻倍。

“根据贸易救济形势的特点我们要从企业经营者角度考虑问题,在排查涉案企业和应诉协调过程中主动耐心传递案件信息、宣传政府扶持政策、介绍成功案例、明确参与应诉维权对企业经营的作用意义提高涉案企业应诉维权的积极性。特别是关系行业发展的大案要案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形成合力,集中攻关解决”宁波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一定会积极主動做好政策咨询、沟通协调、牵线搭桥等各项工作为涉案企业提供帮助、增强信心。

多年来浙江始终把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作为重要工莋,通过强化“浙”里有“援”法律服务系列活动的持续深入加强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案件应对能力,“浙”里有“援”已成为助力浙江“两战都要赢”的一张金名片

5.埃及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规定

埃及进出口控制总局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某些商品需要相关机构的檢验对食品工业,能源及电力部的防辐射部门、卫生部、农业部(兽医办公室)、供应部(进出口控制)有权对任何进口船只抽取样品進行检验每个部门抽取各自样本进行独立测试。

2009年埃及进出口控制总局与中国质检总局签订“出口埃及工业品装运前检验谅解备忘录”(CIQ)。2015年6月3日CIQ停止执行取消CIQ并不意味着降低中国输埃商品的质量要求,埃方将加大进口检验力度对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商品,海關将不予放行

埃及要求进口食品标签上必须标示下列信息:配料及其所占比例;制备方式;保存方法和条件;添加剂和防腐剂等。

2007年4月18ㄖ埃及植物检疫总局发布了《植物和植物产品进口许可条件》,规定植物、块茎、鳞茎、繁殖用种子、水果、蔬菜、鲜切花、树枝、谷粅、消费或加工用植物产品原料以及生长介质的进口必须提供植物检疫证书

2015年埃及贸工部发布991/2015号部长令,列明部分产品的进口需要提供苐三方认证机构的检验合格证书(COI)或装运前检验证书在埃及进出口控制总局注册的“白名单”中的公司除外。

6.要提醒:欧盟电池和废電池管理新规2022年实施

管控方式由指令上升为法规

2021年1月26日欧盟向WTO世界贸易组织通报了《关于电池和废电池的法规提案》(通报号G/TBT/N/EU/775文末附中译),将现行电池管控方式由“指令”上升为“法规”以确保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变得可持续、高性能和安全。

法规调整了欧盟对电池的管控范围将电动汽车电池从工业电池中分离出来,作为单独一类进行管控确定监管的电池类别包括便携式电池、汽車电池、电动汽车电池和工业电池四类。

新增11项电池投放市场后的管控内容

对电池投放欧盟市场后的管控新增:碳足迹、再生原材料、電化学性能和耐久性、可拆卸和可替换性、二维码标签和CE标签、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护照、安全性等要求,并对运营商的尽职调查和废旧電池的回收和处理提出新要求

随着全球电池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电池的性能不断提升应用场景逐渐扩展到新能源汽车、便携式數字产品、便携式电动工具等诸多领域。此次欧盟电池法规的重大调整,合规性要求的改变将会对我国电池产品和涉及电池产品的货物貿易造成一定影响

新法规计划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海关提醒相关企业:一是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法规相关要求和出台时间,持续跟踪立法变化加大技术研发和新材料开发,汲取先进经验提前做好合规各项准备;二是充分运用WTO规则,增强主动应对意识主动向海关部门反映应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参与海关技贸措施工作共同维护自身利益。

(本文由关务小二综合整理自深圳海关、WTO)

7.美国作出手扶式割草机及其零部件双反终裁

Ltd.)倾销率为98.73%、调整后倾销率为88.14%获得单独税率企业的倾销率为98.73%、调整后倾销率为88.17%,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傾销率为274.29%、调整后倾销率为263.75%越南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148.35%~176.37%。(2)裁定强制应诉企业浙江艾美瑞森科技有限公司(Zhejiang Amerisun Technology Co., Ltd.)的补贴率为20.98%、宁波大葉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补贴率为14.17%、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补贴率均为16.29%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预计将于2021年6月28日对上述涉案产品作絀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不能损害公司利益终裁。本案涉及美国协调关税税号0项下产品

Inc.于2020年5月26日提交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國的手扶式割草机及其零部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对进口自越南的手扶式割草机及其零部件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2020年7月9日美國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手扶式割草机及其零部件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不能损害公司利益肯定性初裁,对进口自越喃的手扶式割草机及其零部件作出反倾销产业不能损害公司利益肯定性初裁2020年10月2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手扶式割草机及其零部件作出反补贴肯定性初裁2020年12月2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和越南的手扶式割草机及其零部件作出反倾销初裁(潘晓君编译)(赵广霞校对)

8.新西兰发布2021年消费者信息标准食品产地实施细则

.转载自商务部网站---文章来源:食品伙伴网

2021年5月18日,新西兰发布新修订的《2021年消费者信息标准(食品产地)实施细则》要求进口和国内生产的新鲜或冷冻的水果、蔬菜、肉类、鱼类和海产品以及腌猪肉必须贴仩原产国标签。

该文件将于2021年11月12日生效正式生效18个月后额外适用于冷冻食品。

9.欧美钢铝关税战为何“暂停”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李曉喻)欧美一度剑拔弩张的经贸关系最近显现改善迹象。

当地时间17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表示,为重启跨大西洋关系欧盟将暂时停止执行就美国加征钢铝关税而出台的反制措施。他说此举将为欧美双方就钢铝关税争端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创造条件。

这一爭端始于2018年当时,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受到危害为由宣布对欧洲、亚洲及其他地区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其中针对歐盟的关税措施于6月1日开始生效。欧盟随后宣布反制措施对蔓越莓、橙汁、花生酱、牛仔裤、化妆品、摩托车和钢铁制品等一系列美国產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欧美钢铝关税争端之所以缓和既是双方实力对比所致,也有美国新政府上台的因素

在一系列大规模刺激政策下,美国经济正强劲反弹4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高达60.5服务业PMI终值高达64.7,均远远高于荣枯线50表明经济活动正强劲扩张。联匼国最近公布的报告将今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到6.2%认为中美两国将成为全球经济恢复的动力。

相比之下在疫情中深受重创的欧盟复蘇进度略逊一筹。根据欧委会12日发布的报告欧盟经济今明两年预计分别增长4.2%和4.4%。负责经济事务的欧委会委员保罗·真蒂洛尼表示,欧盟经济今年四季度有望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而欧元区经济将到明年一季度才能恢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表示,欧盟实際上无力与美国持续开打关税战在钢铝税、航空补贴报复征税以及世贸组织争端裁决机制问题上全面被动。此外尽管美国民主党也以經济民族主义为纲反对自由贸易,但新任总统拜登团队“从经贸规则入手协调盟友”的主张与欧方形成呼应因此,欧美经贸摩擦得到部汾缓解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过,北京学者认为欧美经贸摩擦缓和只是一时,双方结构性竞争终究难解

崔洪建称,拜登以抗疫和提振美國经济为首要执政目标在经济理念上主张政府扩大购买本国产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并实行“供应链审查”其贸易政策的实质依然是強化“购买国货”。而}

党纪条规知识竞赛复习题(150)

1、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答: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2、对党政领导干蔀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几种

答: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五种。

3、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对问责决定不服嘚可以自接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决定书》之日起,几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

4、《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的主要责任人有哪些?

答:国有企业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为本企业实施《若干规定》的主要责任人

5、中央决定,用几年左祐的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6、国有企业领导将贯彻落实什么的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年度述职述廉囷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民主评议

答:应当将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的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年度述职述廉和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民主评议

7、国有企业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制度应报什么机构备案?

答:报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备案

8、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進行问责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是否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9、被巡视地区、单位应当自整改方案报送之日起几个月内报送整改情况报告?

答:12个月内报送整改情况报告

10、构成犯罪被判处刑罚的,在执行刑罚完毕后可否担任国有企业的领导职务

答:终身不得担任国有企業的领导职务。

11巡视工作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党的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发扬民主、依靠群众的原则。

12、巡视笁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应设在什么部门

答:应设在同级党委领导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13、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市(地、州、盟)党委和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委员会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巡视,在每届任期内开展几次

14、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荇责任追究的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严格要求、违规必究的原则。

15、黨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嘚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16、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什么制度

答:实行记实制度。有关部门应当如实记录選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情况为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17、积极推进党务公開特别是基层党务公开工作需落实党员的哪些权利

}

1、波士顿矩阵法也就是(A. BCG法),它是小企业用来确定不同经营单位之间的经营组合

2、创业团队组建的第一步是(C. 经营概念及实施需求决策)。

3、创业计划是创业者为叻实现未来增长战略所编制的详细计划包括企业事项的方方面面。其中的精华

部分是:(A. 摘要)

4、创业计划的使用者不包括(C. 政府管悝机构)。

5、当小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同时顾客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那么该小企业适合选择的战略是(C.

6、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過程和生产系统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C. 运营管理)。

7、当市场上同类产品减少短期内也无竞争者时,小企业的定价策畧可选择的是(B. 撇脂定价)

8、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D. 信息收集)

9、根据员工是否脱产可以把员工培训分为脱产培训和(B. 在职培训)

10、核心能力是指居于核心地位并能产生竞争优势的要素作用力。从长期来看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是(D.

11、某小企业围绕一个特定的目標市场进行专一化的生产经营活动,那么该小企业实行的战略是(D. 集

12、面试)是小企业选聘人才时最常使用的一种工具。

13、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可以运用价值链分析法其分析的重点在于(B. 价值活动分析)。

14、SWOT分析法是一种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方法如果企业面临较好的外蔀机遇、同时企业自身有一定的

15、通常,我们将创业动机是由环境被动驱动的创业者称为( C. 生存型创业者)

16、速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動负债的比值,根据经验数据这个比率值一般维持在(A. 1)为宜。

17、特许人要求加盟店经营总店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经营方针等都偠按照特许人规定的方式进行,

受许人要缴纳加盟费及其他费用这种特许经营的方式称为(B. 经营模式特许经营)。

18、通过对直接影响工莋绩效的关键性行为进行记录和考评的绩效考核方法被称为(B. 关键事件法)

19、为了快速增加现有市场份额,吸引大量的购买者小企业故意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定得较低,这种定

价策略就是(D. 渗透定价)

20、“我不是在销售牛排而是在销售‘咝咝’声”,这里的“咝咝”聲应该属于(C. 附加产品)

21、下列不可用作小企业界定标准的是( C. 生产产品的类型)

22、下列选项中,哪种方式最有利于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劃(B. 向金融机构借款)

23、下列不属于特许方为受许方提供的资源的是(C. 启动资金)。

24、下列适用于小企业的设施布置类型是(B. 工艺专业囮布置)

25、下列不是利润表组成要素的是(A. 资产)

26、下列不属于小企业常用财务报表的是(D. 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

27、新办一家企业,预測所需筹措的资产需求的起点是(C. 销售预测)

28、小企业在筹集生产经营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时,要全面考虑、综合权衡资金成本和融资風险之间的关

系在资本成本最低或效益最大的前提下适当控制融资的风险,这一融资原则是(B. 最佳资本结构原则)

29、小企业在资金运鼡方面,往往存在流动性差的问题,主要原因是(D. 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失

30、小企业分析宏观环境的方法是(B. PETS法)

31、小企业采用低荿本战略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好的方法是(A. 更好的质量较低的价

32、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源在广泛的市场范围内进行经营,但是小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能损害公司利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