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无人机研发公司有没有做得比较好的?

【环球无人机 记者张衍飞】一个概念可能缔造出一个新的产物,一次次“炒作”可能缔造出一个行业。所谓的“炒作”正是一个新兴产物与使用者之间的“嬉戏玩耍”,也可以理解为新兴产物在不断的尝试和拓展业务,无人机就是这样的新兴产物。

无人机在19世纪初被应用于基础的军事任务,主要是执行鱼雷和炸弹的投送,因为受到技术的限制所以制造热情减退。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壁垒逐渐被打破,无人机开始应用于侦查、靶机等军事行动。从概念到产品到军品又到了民品,无人机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很快,无人机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送个戒指、拍个婚礼已经成为现实,电力架线、遥感测绘已被行业认可,但是想要做好无人机产品,想要将所有无人机的“炒作”落实并不是那么容易。针对无人机企业发展和应用落实,环球网记者在深圳对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斌进行了专访。

图: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斌。

环球网:请简单的介绍一下成都纵横。

任斌:2006年,我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开始进行无人机飞控与导航系统的研制,成功研发了微型固定翼与微型扑翼无人机飞控与导航系统。2010年4月,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多用途、高性能、一体化的工业级自驾仪系统、机载任务设备、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我曾在部队服役十多年,成立公司后我就强调公司的员工和氛围要“有朝气”,希望公司的年轻人要像毛主席讲到的“八九点钟的太阳”,用一种昂扬的状态和拼搏的力量做好产品,经营好企业。

环球网:年初,你们成立了无人机全资子公司,从相关产品的“幕后”走到“台前”,怎么想到要做整机呢?

任斌:我们成立四川纵横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是进行工业级无人机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工业无人机的发展还是“雄关漫道”。我们基于自主研发的工业级、高集成度自驾仪产品基础之上,立志于让无人机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把高精尖的军用无人机技术融入到国计民生之中。

环球网: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大家围观的“CW-20大鹏”无人机?

任斌:“CW-20大鹏”是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采用固定翼结合四旋翼的复合翼布局形式,以简单可靠的方式解决了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的难题,兼具固定翼无人机航时长、速度高、距离远的特点和旋翼无人机垂直起降的功能。

环球网:这款无人机在行业应用中有哪些优势?

任斌:具备了多旋翼飞行器优势的CW-20大鹏,不需要跑道和起降空。这种优势保证它能在山区、丘陵、丛林等复杂地形和建筑物密集的区域顺利作业,极大扩展了无人机应用范围,是工业级无人机的理想选择。

环球网:公司全部为工业级产品,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这么火,不考虑加入吗?

任斌:暂时没有。在我看来,我更看好工业级无人机,无论是技术难度、应用范围、还是市场潜力,工业无人机都比消费级无人机更高、更广、更深厚。 毫无疑问,工业级无人机就是航空工业的一部分,是国家航空工业水平的一个缩影,也是国家基础工业水平的一个缩影。作为从业者,应该在这个高度上来认识工业无人机、推动工业无人机产业的发展。

环球网:飞控系统是无人机的大脑,成都纵横的飞控处于行业什么水平?

任斌:公司一直秉承技术创新、军工品质、服务至上的理念。5年中,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研发的所有自驾仪产品,采用业界最先进的自适应控制技术,拥有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唯一一家真正掌握固定翼、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与导航核心技术,并有成熟的系列产品的公司。

我公司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固定翼无人机在移动平台上的精确全自主起降,成功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目前,该功能已产品化,用户可稳定可靠地进行使用。

环球网:工业级无人机在行业应用中并非必需品,您还看好它的未来吗?

任斌:近年来,个人消费无人机的异军突起,让无人机产业成了公众视野的亮点、资本市场的宠儿。但就现状来看,没有哪个行业的面貌,因为工业无人机的存在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业无人机的发展还是“雄关漫道”,工业无人机行业需要从业者共同携起手来,精诚合作,迎难而上,将“炒作”的无人机概念真正落到实处,推动工业无人机行业健康发展,服务社会、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迎难而上,才能“纵横”跃升!

}

搜狐无人机23日讯 ,国内工业无人机整体方案提供商成都纵横22日宣布将旗下CW-15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升级为纵横大鹏CW-15Matrix(矩阵)系统。据悉,这一矩阵系统包括CW-15F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平台、CW-15Q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8个搭载不同任务设备的吊舱。两个飞行平台都可以根据任务需求选择不同的吊舱,做到一机多用、一舱多用。

低成本高效率,CW-15Matrix矩阵式作业模式

此次纵横推出大鹏CW-15Matrix(矩阵)系统,打破了固定翼与多旋翼之间的使用界限,同一款任务舱,可以轻松拆卸并适用于不同的飞行平台。大面积选15F,小面积选15Q,低成本、高效率,CW-15Matrix为用户提供了一套高性价比的行业解决方案。

一舱多用,固定翼与多旋翼轻松无缝对接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以下简称垂起)是当前比较主流的复合翼无人机产品,成都纵横作为最早的研发企业,在推动垂起在国内外大规模应用、解决行业痛点上面功不可没。2017年,大量企业开始研发生产垂起无人机,这一年也被誉为垂起元年,与此同时,成都纵横已研发出了CW-10C、CW-20和CW-30三款机型,以适应不同规模的作业场景,在测绘、电力、安防领域均有着广泛应用。

CW-15Matrix(矩阵)系统的推出可以认为是行业解决方案的一次全新升级。由于垂起无人机系统更多的适用于大面积、长航时的飞行任务,在实际应用中会出某部分区域有云层遮挡需要补飞的情况,这时候只需要用CW-15Q搭载同款任务舱就可以高效完成补飞,灵敏轻便易操作,大大节省了作业成本。

用户也无需考虑地面站的问题,因为CW-15Matrix(矩阵)系统可以做到一站多机,也就是说固定翼和多旋翼无人机飞行系统可以共用一个地面站,可以解锁任意面积的飞行任务。

无人机作为“空中机器人”在测绘、电力、安防、救援等领域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什么样的无人机是有用、能用、好用的?“怎么干”“如何干”的方案问题在行业中还一直处于争议中,成都纵横公司董事长任斌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就工业级无人机而言,首先要明确他的工具属性,不管是垂起还是多旋翼,无人机不仅要能在天上飞,还要能执行作业任务;其次是用户体验,要想让无人机成为普遍的工具,就必须要做到简单化、“傻瓜式”,用户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操作无人机进行作业,便携轻便、拆装简单、更换任务舱也轻轻松松;最后是保障体系,协助用户解决空域问题、完善保险和售后服务,让用户无后顾之忧,也是提供商的必修课。

此次CW-15系统的全面升级,是成都纵横对工业级无人机“如何好用”的全新尝试。不过,他们也还未公布CW-15Q的具体参数。

据悉,成都纵横目前拥有CW-007、CW-10、CW-15、CW-20、CW-25、CW-30、CW-100七个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最大起飞重量涵盖6.8~105千克,航时覆盖1~8小时,产品广泛应用于测绘与地理信息、巡检、安防监控、应急等领域。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做无人机的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