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

中国各大区域的常见地理问题

1、说明长白山(大兴安岭)等温线大致弯曲的方向及其原因。

向西南方向弯凸;受长白山(大兴安岭)及其走向影响。地势高,气温比两侧低。

2、气温年较差的分布及原因

分布特征:自北向南,气温年较差增大,

原因;自北向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大3、长白山(大兴安岭)东南部降水多的原因

东南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在长白山(大兴安岭)东南部受到地形的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地形雨)。

4、漠河冬季气温最低的原因

纬度全国最高,冬季太阳高度最低,昼长最短,获得太阳热量少;距蒙古—西伯利亚近,西北部缺少高大地形的阻挡,受冬季寒冷气流的影响大。

4、分析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水文特征:流量较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含沙量比较小,结冰期长。

原因:松花江由于纬度较高,冬季长、气温低,所以结冰期较长;春季由积雪融水补给出现的春汛,夏季由雨水补给出现的夏汛,有两个汛期;流经地区林木比较茂密,所以含沙量比较小;由于补给较充足,汇入支流也较多,所以流量较大。

5、说明松花江的凌汛形成原因

纬度高,结冰期长,在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较高河段的河流封冻早,解冻晚;导致下游河段形成“冰坝”。阻挡河水流动,使水位上涨,形成凌汛。

具有含蓄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7、北部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河流多凌汛。

8、停止开垦沼泽,退耕还沼的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含蓄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的功能。利于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

四、三江平原的农业问题

9、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10、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11、优势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夏季日照时间长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

12、农业生产存在的不足:

①热量不足;②黑土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地沙化、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等

13、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

}

(1)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1)新中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较快。

(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3)农业科学技术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延长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改变农产品的消费格局。

1. 自然因素:主要从气候(光照、热量、日较差、降水等)、水源、地形(平坦的地形对种植业发展有利)、土壤(肥力、酸碱、厚度、质地)。

2.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技术、市场、劳动力、偏好、政策、历史、工农业基础、产值与地价等。

(1)水稻:喜温喜湿。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长江以北是单季稻,以南是双季稻,甚至三季稻(海南)。北方也有零星的分布,如东北的长白山区、华北的天津等地。

双季稻,就是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早稻秧,到七月中下旬时收割早稻,然后紧跟着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插种完毕,到11月时收割晚稻,赶在降霜前完成收割。单季稻在每年六月中下旬到七月初插秧,十月中下旬开始收割。单季稻每亩产量要比双季稻的一季高,但总量比双季稻低好多。

(2)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秦岭—淮河至古长城主要种植冬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春末夏初收;冬小麦生长周期较长,且不同地区生长周期差异较大,中国南方冬麦区为120天,北方冬麦区为270天以上,西南部高海拔地区可达330天以上 ,而古长城以北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春小麦分布冬季很冷的地方,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当年夏、秋收获,春小麦生育期短,通常为80-120天

(3)玉米:喜高温、需水较多,适宜疏松的土壤;分布广,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周围的丘陵地区、河北和东北等地,东北中部的松嫩平原形成我国的“玉米带”。

①北方春播玉米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分,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玉米产区之一,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0%。总产量的35%左右。

②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全部,河北大部,晋中南、关中和徐淮地区,是我国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玉米播种面积约为1.3亿亩,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40%以上。

③西南山地玉米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全部,陕西南部和广西、湖南、湖北的西部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的一小部分,玉米种植面积约为6000万亩,约占全国玉米面积的20%。

④南方丘陵玉米区。北区北界与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相连,西接西南山地套种玉米区,东部和南部濒临东海和南海。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全部,江苏、安徽的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约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5%。

⑤西北灌溉玉米区。本区包括新疆全部和甘肃的河西走廊,占全国玉米面积的2~3%。

⑥青藏高原玉米区。本区主要位于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以及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甘肃的甘南自治州。

(4)大豆(黄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

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1)纤维作物棉花喜湿、好光,生长期长;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南疆,但南疆是长绒棉。形成了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

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河南也比较多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3)糖料作物:南甘北甜

需要充足的热量和水分,需肥多,生长期长

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广东、云南、福建、台湾和四川亦较多

喜凉爽、耐寒、耐旱、耐盐碱等

西北和东北的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地

(4)饮料作物:茶叶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区位条件:气候、地形、土壤)

(1)原因:草原辽阔,牧场宽广。

新疆牧区(天山、阿尔泰山山地牧场)

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伊犁马等

青海牧区、西藏牧区(高寒牧场)

藏山羊、藏绵羊、牦牛等

【补充】温带草原与高山草甸的比较

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的地带性植被

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非地带性植被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高山地区

(1)原因:农耕区饲料资源丰富,城乡居民多,消费市场广阔。

(2)主要的畜产品:鸡、鸭、鹅、猪(四川、湖南、河南)等。

(3)宜发展方向:由农户分散饲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概况: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水产业分布受自然条件(主要是水域面积)、人口、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

(2)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3)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4)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1. (2021 · 广东)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表1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2)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3)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沙漠化强度减弱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1)读题可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地区在棉花生长期均有着充足的光热条件,是三大棉花产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C正确;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A错误;长江流域昼夜温差并不大,B错误;西北内陆的土壤并不肥沃,D错误;故选C。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大产棉区中,西北内陆棉区自1950年以来,面积一直比较大,且单产贡献率低,因此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西北内陆棉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首先得益于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新疆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且近年来,全程机械化在新疆棉田得到大范围推广,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从而导致新疆棉花产生效率提升,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①③符合;沙漠化强度减弱是干旱区进行退耕还草生态治理的结果,退耕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②不符合;气候暖湿化加强不利于棉花产量提高,④不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 (2014 · 安徽)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1)①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之间,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地带;②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地带;③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④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走廊(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和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③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部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中草药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角度包括绝对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范围、所跨热量带纬度带等;相对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相邻地区、经济位置、交通位置等。读甘肃省地图,经纬度位置: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读等温线数值,1月0℃等温线穿过其东南部,西北部位于40°N以北,故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海陆位置:深居亚欧大陆内陆;读降水量范围从800毫米到200毫米以下,故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相邻地形区:北部是内蒙古高原,西南部为青藏高原,东部临黄土高原,故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经济和交通位置: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第二大欧亚大陆桥”的要道;文化位置: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省区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文化多元。

(2)中药材的生长可参照农业的区位因素,如自然地理条件,劳动力,市场,交通等。甘肃省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部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主要考虑的是工业发展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中草药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 (2021 · 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地区(下图),有河流、湖沼、雪山、草甸、藏寨、寺院等,还有多处红军长征纪念地。其中甘南藏区是天津市对口扶贫地区之一,天津援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修建了藏式民舍、度假村,通过旅游扶贫为当地的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在图中所示草甸地区,当地藏族人民因地制宜,发展以放养牦牛、藏绵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3)分析当地形成这种特色畜牧业的自然条件。

【答案】 海拔较高(气候冷湿、空气稀薄);草甸面积大;水源充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当地形成特色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海拔、草甸面积、水源条件等角度分析作答。该地海拔高,气温低,年降水量少,适合牧草的生长,草甸面积大,河湖众多,水草丰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畜牧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牧区东部地表景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