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各个功能空间尺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国家自十八大以来所倡导的“文化自信”“两山理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不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是通过规划引领进入实践行动。此次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说明国家的政策重心已由原来的建设逐渐转向保护,并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2018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响应国家政策方向的转变,提出打造“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的战略构想。为承担这一战略任务,彰显“历史之城”的独特魅力,助力武汉城市文化符号的构建,巩固和提升城市软实力,武昌古城必须紧抓重大历史机遇,挖掘并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建设成为“历史之城”的重要展示窗口和城市名片。

一、加强武昌古城保护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随着“长江文明之心”“长江主轴”“历史之城”等市级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武昌古城的发展形势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期,在国家战略中明确产业转型方向,在城市职能中找准功能方位,在近期建设重点中找准项目实施的起点,对于推进武昌古城的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对接国家战略,文化的保护利用迈向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改的党章都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四个自信”,表明党中央对文化的重视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此次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的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的整合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讲话精神说明国家的政策重心已由原来的建设逐渐转向保护。其中,文化业既有社会公益属性又有经济产业属性,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资源开发和融合发展,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使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

(二)对接市级发展战略,武昌古城功能等级大跨越

为贯彻落实国家指示精神,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长江为时间轴和空间轴,打造“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重塑武汉城市空间发展大格局的战略路径;2018年武汉“两会”提出,以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为原点,以长江武汉段为蓝轴、龟蛇绵延山系为绿轴,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指出,2019年军运会的举办是中央重托、国家使命,要以筹办军运会为契机形成倒逼机制,展现武汉美丽形象。

建设“长江主轴”和“历史之城”,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长江文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创造和文化进步;军运会的举办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大机遇。武昌古城既是“长江文明之心”和“历史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主轴右岸大道的核心区域,还有城市阳台的建设等多重市级战略叠加,为武昌古城发展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三)转型升级产业职能,武昌“首位之区”实力得彰显

在“三城战略”和“全域旅游空间优化计划”的指引下,武昌古城的地位愈显突出、作用更需发挥。武昌古城是武汉三镇中建城历史最久的,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是武汉城市的根脉所在。

武昌古城既是“历史之城”的主体区域,也是武汉全域旅游的关键组成,更是江南片“历史之城”与“当代之城”串联的重要节点和展示窗口,应当高度重视、高标定位、高位统筹、高效推进,植入文化产业,催生加快旅游设施体系的建设,提升旅游功能的品质,打造为“历史之城”的启动区和展示区,与滨江文化商务区结合,融入区域产业格局,承接更高层次的产业职能。

(四)落实近期项目,武昌古城更新效率高增长

“长江主轴”作为武汉城市空间的脊梁,引导武汉的城市空间格局从“三镇格局”走向“中轴格局”,同时也涵盖了武昌古城整体的西侧沿江空间,在地理和交通区位方面,武昌古城属“长江主轴”的东南门户区位,景观和交通价值十分优越。

根据规划,武昌古城段被定位为“重点功能区”,将依托昙华林、户部巷、黄鹤楼等特色文化要素,对现有设施及空间进行创意化改造与再利用,打造滨水艺术文创体验空间,并计划1-2年推动昙华林核心区、斗级营片全面改造提升,2-4年结合轨道5号线建设,完成得胜桥千年古街改造,4-5年全面推进古城功能区建设,促进古城历史文化与主轴空间体系的交融。随着右岸大道、武昌中华路阳台、武昌江滩等建设项目的迅速推进,武昌古城沿江西侧的建设改造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将引领整个古城更新的全面推进。

二、深度挖掘武昌古城资源禀赋,明晰价值体系,找准古城整体定位

“一轴串三城”战略的提出,使得武昌古城联动汉口租界区、汉阳龟北片区以“历史之城”的名义登上“世界级”平台。“历史之城”界定的“两江三镇”的核心区域中,“长江主轴”战略的推进使得长江从空间和自然的分隔带转化为武汉人文演绎的舞台,而“三镇之争”如何在这座舞台上演绎出全新的时代意义成为“历史之城”的核心命题。作为唯一一个位于长江以南的历史片区,武昌古城占据着“历史之城”的半壁江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内生禀赋及独特性

1.片区历史最悠久。汉口租界区距今约500年历史,汉阳龟北片区距今约350年历史,武昌古城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在“历史之城”三大片区中历史最为悠久,是武汉城市的根脉所在。

2.非物质文化最丰富。武昌古城在1800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过不同的历史时期,相比于以租借、商贸文化为主的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以宗教、工业文化为主的汉阳龟北片区,武昌在三大片区中拥有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类型,以红色革命文化、近现代教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

3.物质文化最名胜。古城内的黄鹤楼被视为武汉最广为人知的文化精神高地,是毫无争议的“武汉地标”;除此之外,古城内的户部巷、武昌起义纪念馆、瑞典教区也分别被公认为是武汉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宗教文化的城市文化名片。

4.空间形态最完整。在空间形态方面,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主要以“街”这一线形要素为主,为“轴——廊”式空间结构;汉阳龟北片区主要以南岸嘴这一“点”展开,为“中心——圈层”空间结构;武昌古城城墙虽然已被拆除,但现状城市结构依然承袭了古城的独特肌理和优良的自然生态格局,空间形态最为完整。

1.经典城市意象的核心承载区

武汉素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龟蛇锁大江”的城市意象,武昌古城坐拥蛇山、黄鹤楼,并正对两江交汇处,在城市意象格局中拥有核心承载区的地位。

2.未来商务核心区的文化软核

“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位于一桥和二桥之间,以中山路为界,北部为新经济、新生态、新成就的滨江商务区,南部代表城市历史文化的武昌古城区,将以“文化+商务”的模式打造以高端商务为龙头,国际金融为主导,文化创意、信息咨询产业集群、国际社区、商业配套为支撑,人文生态发展为基底的武汉市商务核心区。

3.山城交融的山水园林城市体现地

古城北有螃蟹岬、凤凰山、花园山三山鼎立,中有城市轴线地位的蛇山,南有紫阳湖。这种格局一直得意保留和延续,是区域重要的空间组成要素。

4.继承中枢的传统风貌城市核心地

古城北有得胜桥街、南有首义中轴线,继承了千百年来武昌古城中轴线的空间格局,部分历史街区肌理保存较好。古城北区域内共有历史建筑63处,保留了许多武昌区传统里分建筑,包括西洋建筑、名人别墅等,还有老的街巷格局,具有难以名状的美。古城南区域已经建成,轴线南端紫阳湖拟启动景观提升工程。

5.昌盛市井的传统城市生活发生地

昙华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武汉开埠以来的文化历程。这里逐步形成了10种不同文化类型,是武汉市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凝聚了浓厚的城市生活氛围。

6.中西交融的多元文化荟萃盛地

自武昌地区近代发展以来,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抗日战争,这里都有过不可忘记的辉煌。同时涌现出大批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此办学教学,为武昌的近代教育奠定基础。

根据武昌古城自身资源禀赋,结合城市整体发展,考虑服务人群特点,建议武昌古城整体目标定位为:武汉“历史之城”核心承载区,武汉城市文化地标,实现“一揽江城之胜景,重现武汉之繁盛,彰显古城之特色,激扬武汉之精神”的建设目标。

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留得下记忆、看得见山水、看得到乡愁”的要求,高品位、高质量建设一批文化项目,不只是停留在记忆的再现或者是过去的简单复活,而是用文化注入生命,依靠文化让这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焕发生机,演绎出新的生命。通过对武昌古城街区整体空间塑造,引入文化产业,吸引人流,建古色古香的城,住老街老巷的人,招有产有质的业,聚有名有品的客,打造文化丰富、产业互动、空间多样、受众多元的武汉地标式文化体验区,最终成就武昌古城为城市文化地标的地位。

三、武昌古城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从武昌古城现状历史文脉、用地功能、人口、产业、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空间景观及存量用地等方面入手,明确现状优势资源、基础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昌古城东、北至中山路,南至津水路、巡司河路,西至临江大道,总面积约7.7平方公里。

1)人口分布及土地利用

武昌古城现状户籍人口约24.8万人,实际居住人口约22.9万人。武昌古城虽地处市中心,是《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旧城风貌区,但其发展一直受到旧城保护、黄鹤楼视线控制要求等限制,更新改造步伐缓慢。沿已形成的城市道路如武珞路、彭刘杨路、首义路两侧的建设情况良好,但仍有环境质量较差、房屋危旧的用地亟待改造。古城内总用地面积为768公顷,现状用地构成以居住、公共设施为主,占总用地的67.79%;在用地存量方面,武昌古城内有中南财大、音乐学院和美院等大专院校,以及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船等大型单位,同时需对红楼、农讲所和毛泽东故居等优秀历史建筑予以保护,因此片区内更新改造空间紧张,可进行更新改造的存量用地为156.74公顷,主要集中在蛇山以北和临江地带,仅占总用地的20.41%

武昌古城内大部分建筑为5层以下的老建筑,68层的近期改造新建建筑分散于整个古城内,高层、小高层分布零散,整体的高度分区没有进行合理控制,古城整体风貌有一定破坏;蛇山以北、临江地区的建筑分布不规则,武珞路以南建筑肌理较规则排列,古城建筑形态疏密不均。

武昌古城内路网密度偏低,部分道路交通压力大,老城区内街巷密布,包含街巷的现状道路总长度为62.3公里,但可供车辆通行的道路总长度仅有37.4公里,路网密度仅为3.47公里/平方公里,远低5.4公里/平方公里的城市路网密度要求。因蛇山山体的阻隔,路网结构不尽合理,严重缺乏南北向贯穿性道路。同时古城内也存在着道路狭窄、人车混行、停车位缺乏、道路设施陈旧等问题。

(二)武昌古城特征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昌古城内现状资源类型丰富,特色资源底蕴丰厚;同时资源地域分布聚集程度高,利于整体开发;旅游支撑体系薄弱,部分景点的可进入性较差。目前的现状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景观资源类型丰富,但整体空间格局破碎,古城意象信息模糊

1)景观资源类型丰富

武昌古城的景观资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以蛇山北昙华林地区等为主的特色风貌型,以黄鹤楼、长江大桥等为主的风景名胜型,以红楼、五大会址等为主的近现代风貌型。

2)山体——城垣——城壕鲜明格局不存

时代变迁中大量宝贵的历史信息逐渐丢失,自民国拆除武昌城垣以来,片区的历史格局就在逐渐消失,历史特征信息不断丢失;武胜门、东西濠、积玉桥均已毁只剩下地名,古城墙民国时被拆除,仅在螃蟹岬上留有遗址片段,需进一步加强提示;城门已不存,位置尚在,缺乏提示感知困难;螃蟹岬、凤凰山、花园山等重要山体被新建建筑压占包围,难以到达或被感知;城内外的众多历史湖泊水系被填平,井壑沟桥难寻踪迹。

3)山体本身被城市建设淹没,人文历史内涵挖掘不够

山体被城市建设部分侵占,山体山形、轮廓大多已不完整,在城市中可感知度普遍较低,大多可达性较差;重要的视线廊道受到部分建筑阻隔,影响山水格局的整体感知。得胜桥古城中轴骨架尚存、实无中轴统领地位,虽然以独特的风貌肌理保持了原有中轴走向及特点,但形态上并不连续,无原本贯穿南北之势;长街商业轴线解放路,轴线景观风貌较好,格局清晰,但缺乏传统城市轴线氛围感知。

2.历史文化资源底蕴丰厚,但历史建筑保护不力,古城传统风貌消失

1)历史文化资源底蕴丰厚

武昌古城内现状主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可分为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两大类,其中物质遗存包括文物保护单位(25处)、优秀历史建筑(23处)和其他历史建筑,国家级历史建筑2处,省级历史建筑11处,市级历史建筑12处,主要集中在昙华林地区;非物质遗存则表现为流传至今的民俗文化,户部巷保持了武汉过早的风俗,大中华酒楼、显真照相馆等老字号已消失,有待保护和恢复。

2)传统风貌典型代表分布零散,缺乏整体风貌体现

各级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亟需加强保护,文物建筑周边环境亟待改善。古城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石瑛旧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花园山牧师公寓、万婴墓),未定级文物14处;文物本体保存尚可,但文物周边环境杂乱,私搭乱建普遍,各级文物的修缮及开放利用程度也不佳;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未得到充分保护。

3)古城内的历史建筑缺乏保护与再利用

街区内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质量较差。部分老建筑存在加建改建现象,一些私下改建的行为已对建筑价值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老建筑的展示利用不足,作为杂院或闲置的情况较多;老建筑分布分散,被新建建筑包围;多层小区、现代建筑以小地块形式不断侵蚀。

3.旅游资源名胜,但产业植入不足,古城缺乏活力与吸引力

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进行梳理,武昌古城内的旅游资源类型涵盖5主类、12亚类和22个基本类型,其中的遗址遗迹、建筑设施、人文活动等人文资源丰富,以历史文化类旅游为依托,较具开发价值,而水域风光和地文景观次之。“江、湖、山、楼、街”构成了武昌古城旅游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景观层级,尤以5A景区黄鹤楼公园与4A景区红楼为代表的资源更是武昌区唯我独有的“城市名片”,在全市旅游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垄断地位。

2)对外城市联系不足,古城自成封闭的空间和产业体系

现状西侧为武昌江滩,北侧为滨江商务区,周边景观和受众资源丰富,且随着长江主轴右岸大道、中华路阳台和滨江商务区绿地中心的建设,古城周边的城市环境正迅速升级。现状古城在空间上与武昌江滩缺乏空间联系,临江界面缺乏景观开敞度,呈现出“滨江不见江”的空间体验,导致古城自成封闭的景观体系,虽有地标性的景观优势,但人群的导入路径不足,内外景观缺乏呼应;在业态上,古城与滨江商务区缺少联动,尚未针对商务人士设置产业业态,导致古城只可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而不是可停驻可体验的“目的地”,对于商务人士缺乏吸引力,难以实现作为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的“文化软核”的目标定位。

3)内部场所设施和产业业态低端,缺乏空间活力和景观吸引力

古城内除两处文物作为展示功能外,其余均为沿街低端商业及自住功能,现有展示资源不能充分体现街区文化价值与内涵;现存大量民居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处于闲置及自住状态,展示及经营潜力较大;昙华林文化街区、美院等文化片区随着建筑风貌、空间环境的整治,初步形成文化旅游、创意休闲等新兴产业,但规模较小,业态较为单一;街区内服务于旅游的商业、问询处、银行、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不足;太平试馆北区与花园山景观和昙华林商业街功能联系不足,老字号铺面多搬迁至老街外;建筑立面缺乏整治,街巷环境较差,现代城市建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空间格局;凤凰山——武胜门——螃蟹岬是古城的山水龙脉,武胜门——得胜桥——横街是老武汉文脉,但都没有好好打造。

4.绿化资源紧缺,且道路结构矛盾凸显,交通功能部分缺失

武昌古城范围内的绿化资源总量不足,现状公共绿地面积为75.07公顷,约占古城总面积的9.81%,人均公共绿地仅为3平方米/人,低于城市中心城区5平方米/人的标准;同时绿化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蛇山和紫阳湖等地段,这两处集中绿地总面积为42.34公顷,占现状绿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而其他绿地分布松散,人们的获得感不高。

2)道路结构矛盾凸显,交通功能部分缺失

武昌古城面临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道路交通不畅、压力大,南北车行交通缺失,得胜桥狭窄拥挤,停车设施不足;重点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吸引大量人口,造成片区人口、交通压力;由于高差原因,过江通道的立交出口均位于中山路上,形成了绕开古城的环线,但同时也增加了中山路的交通压力,地段的可达性变差;车行路网密度较低,大型片区可以到达,内部街巷可达性差;缺乏系统性的步行交通组织,人车混行交通堵塞;交通设施不足,公共交通支撑不够,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四、国内外优秀案例经验借鉴

(一)福建三坊七巷——格局完整、文化挖掘深入

三坊七巷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整个区域维持鱼骨状的传统格局,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坊巷纵横、石板铺地,古老的坊巷格局包含独特的闽文化,至今基本保留完整。建筑白墙瓦屋、风格统一、布局严谨,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福州市成立了市委书记为组长的“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并成立专业部门——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管委会和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全面统筹各项工作。三坊七巷保护修复过程中,采取政府主导、实体化操作、市场化运作等方式进行建设和管理模式。如今的三坊七巷以老福州的文化底蕴贯穿整个片区,结合历史名人故居,汇聚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展览、演示、收藏、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功能,配套酒吧、餐饮等业态,已成为福州市城市标志。

(二)伦敦SOHO——区域联动、受众活力激发

伦敦SOHO区兴建于17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奠定了SOHO作为伦敦居民国籍和民族最多样化区域的地位,多国移民混居形成了富有活力和包容性的、快乐主义的氛围。伦敦白领报纸《星期中》曾如此描述伦敦SOHO区的功能作用:“大都市的、波西米亚式的、疯狂追赶时髦的——SOHO区是伦敦自身和外界分离的一道裂缝。”这种以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氛围到今天仍是SOHO的主要特征,不断吸引着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来到这里。

近代的SOHO区受紧邻的金融区Mayfair和伦敦大学区域的影响,大量金融人士和学生加入到时尚名流的聚会中,使得这片区域成为了金融白领下班后和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消遣场所。Mayfair作为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主体每年承载着大量金融商务往来,而伦敦大学作为英国首个公立大学一直是国际学生对外交流的窗口,SOHO区逐渐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集酒店、餐饮、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商务服务+文化配套”的全产业链,如今已经成为了伦敦总部经济中的文化软核,更是伦敦作为国际大都会的文化地标。

(三)西安古城保护——规划坚守、抓纲筑魂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科教文组织1981年确定的“”,美国媒体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西安在古城保护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西安古城保护面临的问题是突出而尖锐的:一方面是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一方面是大规模的文物保护,怎样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城市的总体布局和用地规划是关键之所在。上世纪50年代西安的总体规划重视城市的历史沿革,在进行总体布局、功能分化时,把文物古迹当做重要的因素考虑,规划以名城为中心向四郊均衡发展,为后期古城的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西安古城保护方面,十分注重法定化,出台了《西安古城墙保护条例》等一系列的法规文件。

一是凸显传统格局。西安以旧城为核,有序地向四周拓展,形成“九宫格局”。同时,尊重历代古都的“中轴线”,运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规划手法,表现并强化轴线。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西安的路网结构发生了两次较大的调整:第一次在1958,恢复了明城全部路网为“井”字型格局,取消了50年代初期由苏联专家规划的两条通向市中心的放射路;第二次是在1980,规划拓宽唐长安城中轴线朱雀大街,同时沿唐长安城遗址规划了唐城东路、西路和南路。两次调整都保持了古城的传统格局,第一次调整保持了明城的严整格局,第二次调整了唐城的宏大规模,并在明城范围内完整地保存了传统布局的艺术特色,以高大建筑作为干道对景是我国传统的城市布局手法,使全城笼罩在特定的轮廓线中,使人们在有效的视距之内,往返都可以望见美丽的古建筑侧影。

二是突出古城要素。西安做了大量保护和展现古都要素的工作,包含“城、宫、寺、苑”等,今天当我们漫步西安,无不感到古城情趣盎然,这正是为体现古城要素运用多种规划手段、妥为保存的结果。西安城墙、钟楼、鼓楼是古城的精华,在规划中列为标志性古建筑,它们仿佛是古城的眉眼,眉眼不明则面目不清;西安钟楼是明城的中心制高点,规划将它组织在市中心广场作为构图中心,力求创造一个由中心古建筑和周边新建筑组成统一和谐的艺术群体,钟楼广场面积200米见方,保证了广场内欣赏钟楼的最佳视角;西安城墙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直到现在基本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积,是我国仅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墙;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城墙保护、市政交通、绿化休息等各项要求,将城墙、环城林带、护城河、内外环城路组成“四位一体”的“绿色项链”,此规划方案有利于保护和利用,内外环城满足了城市发展交通的需要,构成了稳定的保护地带,同时为观赏提供了开敞、连续的视域条件。

三是赋予新的生命力。保护和利用的模式是由经济规律所决定的,近年旅游业的发展更加推动了保护与利用的进程,人们所创造的一些保护与利用的实际、实例,正被规划工作者所采用,并不断赋予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以新的生命力。1958年修建的兴庆公园,1980年完成的大慈恩寺旅游区规划和1981年完成的乐游塬青龙寺风景区的规划,以及西安鼓楼文物商店、西城楼历史博物馆、北院门传统商业街改造都是创新的典型实践。2004年西安城墙作为古城复兴计划的载体,正逐步成为西安历史文化的一个核心板块,体现“人文西安、古都西安”特色的一个重要品牌和西安通往世界的一张特色名片。

一是在空间营造方面,应强调整体空间格局的完整性,深入挖掘和保留各类结构性文化要素,打造特色城市意象。二是在旅游发展方面,应加强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针对多种受众配置功能业态,激发空间和产业活力。三是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应坚守规划底线,凸显传统格局,突出城市要素,创新活化利用历史文物,赋予古城生命活力。

五、加强武昌古城保护建设,凸显“历史之城”综合魅力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五要素,做活“人”文章

著名的“城市心理学家”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中曾对“城市感知”意向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一个可读的城市,其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大要素’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作为千年古城,城墙这一“边界”要素的意义超出了历史遗迹本身的展示作用,更是武昌古城意象打造的重要环节。

目前古城的拆建因不同类型的项目需求,以“点”式和“面”式拆建为主,缺乏“线”式改造,导致古城的城市意象“五大要素”中“边界”要素最为缺乏,模糊的边界导致了古城的识别性较差,同时也容易导致古城被周边建设蚕食侵入的问题。建议在当前的项目建设计划中强化“武昌古城”的“边界”意象,结合古城的城墙、城门、城壕等标志性的意象元素在古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结合现状进行局部关键元素的复建,勾勒出武昌古城的边界感,增强古城的识别性。

得胜桥作为武昌古城千年轴线,与以青龙巷、粮道大巷、花园山巷为主的传统街巷共同构成了古城的骨架,形成了古城的传统肌理,延续了相对完整的街巷格局,为人的行为活动提供了空间,繁盛的传统市井生活延续至今。

建议结合轨道5号线建设,加快得胜桥沿线的改造建设,同时推动首义中轴线两侧功能的完善,延续南轴线的提升,强化古城的轴线,夯实古城骨架;通过将得胜桥的古城轴线向两侧进行延伸,与周边网状交织的街道一起作为完整的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古城的街巷网络架;保留得胜桥现有“短街、山径、窄巷”的肌理特点和主要街巷尺度,通过“微改造”的方式织补街巷的景观环境,传承现有以明清传统风貌为主、多元混杂的建筑风貌,整合建筑高度和色彩,允许不同年代的建筑共存,形成大大小小、进退有序而又不同主题的街道空间,塑造武汉传统民居特色集中展示轴,凸显繁荣的市井文化和“民街”的概念,使其成为贯通南北的重要线性开放空间和传统古城生活的体验地。同时通过政府主导轴线建设、社区自动更新改造、社会资金的主动注入等多种方式共同推进古城建设,增强古城的辨识度。

史料记载,武昌古城设九门,城墙长十六又三分之一里,东、南、北三面有濠堑,西面是天堑长江,整个城池“固若金汤”。而如今古城的标志不断被损毁,只留下大东门、起义门、汉阳门、武胜门、积玉桥、东西濠等地名,凝聚着古城营建思想和技艺的自然山体、城垣轮廓、传统轴线早已被逐渐淹没。

在建的轨道交通5号线的昙华林站在得胜桥路与中山路交叉口的南侧,即武胜门原址处,建议结合轨道站点的建设,进行武胜门城基的探测,对该段城基进行保护性利用,打造为历史遗迹景观。将轨道站点地下空间的整体建设与城基的景观化利用相结合,辅以文字简介和笔画、浮雕展示,形成古城门的历史文化主题站点,保留场所记忆,打造武昌古城的“地下”入口;在胭脂路等节点处结合城墙轮廓,建造带状公园,既合理利用了历史遗存信息,又强化了历史空间格局,还提供了城市休闲服务;对于类似城濠这类复建困难的节点,采用意向恢复的方式,运用现存的“积玉桥”等地名,融合其“城濠上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的历史信息,通过借用3D全息投影或者水幕投影等方式示意性的展示,强化节点意识。

中华路城市阳台是市级战略“长江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能感受城市意象的绝佳观景平台。武昌区应抓住该机遇,加快推进中华路城市阳台建设,并推动周边区域的整治。

建议利用江滩与堤防之间的高差,融入观景视线、游玩体验、生态修复等设计理念,通过引入江边步道、景观平台、生态公园、景观小品、互动艺术装置、多功能观景坐阶等休闲娱乐公共活动空间,形成立体复合的交通与景观;整合原有的汉阳门、中华路等码头,提升乘坐、游玩、观景旅游体验,结合渡江文化节等活动策划,打造长江主轴重要的旅游景点,形成亲近长江、观赏城市的观景点;对黄鹤楼片区进行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增加蛇山绿植覆盖率,对黄鹤楼视线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进行立面与屋顶的整治、高度控制、管线入地,对沿江城市天际线进行整合,对长江大桥、黄鹤楼、滨江沿线等带状、点状的标志进行亮化,在蛇山与龟山之间修建跨江索道,从白天、夜晚、山顶、水面、桥上、空中等多时段多维度展现“龟蛇锁大江”的城市意象。

历史上武昌古城砖砌城垣、辟城门9座,拥有“一纵两横”结构的方格网加自由式路网的街巷肌理,古城内部散布衙署、书院、府邸、商号、文庙、民宅等,构成了完整“城”的形态。如今的武昌古城用地以居住和公共设施为主,大量的街巷空间、建构筑物及自然山体被拆毁、空置、倒塌与侵占。一方面,新注入的功能与古城原有的历史文化被割裂,造成了“千街一面”的形态,缺乏特色与活力;另一方面,古城也缺乏承载现代需求的新空间,众多历史资源被闲置浪费,没有被合理活化利用。

现代的武昌古城承载了传统市井生活留存、红色文化发扬、艺术人文展现、历史文化再现、自然山水体现等复合功能。建议对已经消失的衙署文庙进行适当原址复建,或修建微缩版的武昌古城,将这些已消失的功能建筑重新展示,并赋予其新的旅游功能,从意向上强化历史上的古城功能。如斗级营片区作为传统市井生活区,延续其老社区的氛围,复建改造现有建筑,将曾经的照相馆、茶馆、剧场、澡堂、药房、木器厂一一呈现,形成休闲特色体验区;如五大会址这类红色历史文物,严格遵循文物保护的“真实性、可读性、可识别、可逆性”四大原则进行修缮,延续其原有历史,不含主观臆测成分,通过栽植当年的槐树、梧桐、银杏等绿植再现当年环境氛围;如经心书院等艺术人文展现展示空间,可进行适当的“微型化”更新改造,形成以国学讲堂为主的教育文化体验地,通过举办一些读书、国学等文化活动而获得社会效益;如石瑛故居、刘公公馆、卢春荣故宅、钱基博旧居、徐源泉公馆等历史名人故居,进行“修旧如旧”的改造,以名人故事串联起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同时可对这些故居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改造,形成精巧的广场或小花园,结合这些建筑精美细致外观和内部陈设,举办书画、摄影、雕刻等艺术小型展览展示活动。

武昌古城区域内有大量的常住人口和旅游人口,激活人口是培育古城活力的基础保障。建议在得胜桥、斗级营等市井生活氛围浓厚的居住集中区,保证原住民生活的延续性、保护古城内原有的市井生活氛围和社会网络、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打造“老街+老房+老人+老事”的模式;在三义村设立“记忆博物馆”,将传统生活方式、传统民俗、传统故事一一展现;在老社区成立“古城保护居民联合会”等组织,鼓励原住民从事传承古城文化的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古城的开发、保护和宣传,为古城活力的复苏贡献力量。在旅游人口较多的昙华林、红巷等片区,根据人群特点及偏好,设置不同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业。如依托湖北美院打造突出绘画、涂鸦等艺术一条街,汇聚年轻人喜爱的酒吧、民宿、时尚餐饮等业态;依托经心书院打造国学、宗教、文学活动综合区,并附以茶道、冥想等静态空间等。

(二)打造年轻人喜爱的古城

武汉作为全球高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主要的学生人口集聚在江南地区的大学城区域,年轻人群的文娱需求巨大,而大学城区域现状的文化娱乐场所以大型商业设施为主,针对年轻人的公共文化活动设施较少,远不能满足年轻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近年来,由于主城区明显的文化和景观优势,武汉年轻人的文化消费目的地已开始由大学城区域向武汉主城区转移,武大的“樱花节和汉口江滩的斗鱼节每年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游客,已成为了武汉旅游的新名片,而作为曾经武汉文艺青年聚集地的武昌古城,其影响力和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小。古城应充分整合武汉的高校学生和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的年轻白领受众,更新经营业态,复合利用空间,加强网络宣传,打造“年轻人喜爱的古城

借鉴伦敦SOHO区的“城市磁场策划模式,整合“学生+白领的游客受众。利用古城内的教育优势,以翟雅阁的设计展览、秀场和武汉美院的学生艺术活动为引爆点,针对武汉的高校学生群体定期举办大型文娱活动,如草莓音乐节、游戏节、动漫节等,同时以校友效应吸引全国年轻游客,打造全国知名的武汉年轻人旅游品牌;针对滨江文化商务区的金融人士,保留昙华林的文化形态和内核,升级昙华林的商业服务环境,丰富服务内容,以满足更加高端的白领服务需求。

借鉴东南亚旅游城市普遍采用的商居民宿模式,加强经营业态的混合性和丰富性。摒弃大拆大建的房地产建设模式,利用“微改造”模式更新片区内临街建筑,设置为下商上旅的形式,在底层设置咖啡厅、特色餐饮和文化产品商店等,二层设置特色民宿,构建在一站式商务、旅游的小型集合体,不仅提升了空间使用效率,降低了空间使用成本,也保留原居民和原生态的街道氛围。

借鉴意大利西西里的古建筑“灰空间活化利用模式,在严格加强古建筑保护的同时,激活以古建筑和历史景观为背景的临近广场、门廊等空间的复合利用。摒弃古城内对空间的固化利用模式和对历史遗址的封闭式保护模式,对古城内的历史遗址在保护前提下进行以时尚性为导向的活化利用,如在名人雕像前设置广场,可举办街舞比赛和极限运动比赛等,对存量空间进行多样化的功能植入,不仅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也将历史文化自然地融入到各类活动之中,增强了文化感染力。

借鉴重庆、西安等网红城市所采取网络城市营销手段,迎合年轻人的潮流趋势,契合年轻人群体的兴趣点。传统的城市营销已经无法迅速链接到年轻人群体,应加强在抖音、小红书、Instagramapp中的宣传;利用照片、短视频等互联网移动端的主流媒体工具,采取多样化、趣味化、流行化的内容优化手段,集成展示古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景观点,营销文化产品中的爆款,打造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古城

(三)营造古城慢行系统

1.构建内外多重环形路径

建议构建“1+2”的双重环形慢行路径,即依托复建的城墙和带状公园建设1个外环古城慢行道路,以及“紫阳公园——首义广场——蛇山”“昙华林——司门口——蛇山”的2个内环古城慢行道路。

建议紧靠城墙外围设置5-8米的外环古城慢行道路,供骑行、慢跑和平衡车使用,同时也为城墙的保护留出足够距离,避免建设和其他活动对墙体造成挤压损坏。在慢行道路外围采用种植行道树等手法将慢行道路和机动车道隔开,为慢行活动提供良好的视线景观;在不同路段采用不同颜色突出各自特征,如在首义路段使用红色代表该路段的红色文化、在得胜桥路段使用黄色代表市井文化等;将复建的城门作为与古城内部慢行道路的节点,在此配套设置自行车停车场等设施;沿江局部城墙采用斜坡和台地,将慢行道路引导至城墙顶部,形成更加立体的环古城慢行道路;通过举办环城自行车赛、环城夜跑等活动,将环城慢行道路作为“汉马”路段的一部分等方式,提高环古城慢行道路的知名度和公众参与度。在蛇山以南,通过首义广场将紫阳湖公园、首义公园和蛇山相连,形成古城南部以突出山水景观为主的环形慢行道路;在蛇山以北,打造环“昙华林——司门口——蛇山”的文化商业慢行道路,通过将昙华林路和粮道街形成林荫大道将慢行道路引至司门口,加强周边解放路时尚精品一条街、彭刘杨路风味美食一条街、大成路小吃民俗文化一条街的建设,进行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街巷空间氛围的营造、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街道景观的塑造和街道家具的设置,为慢行活动的市民提供连续、舒适的环境。

2.打造特色空中巴士或廊道串联古城内外

目前科技发展迅猛,特别是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科技发展对交通的组织形式会带来跨时代的影响。建议超前思维,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开拓创新研讨古城交通组织方式,解决山体的阻隔以及人车混行问题。建议结合古城的现状,结合轨道5号线,建立武昌古城空中巴士或者APM无人驾驶列车旅游线路,最大化串联景观资源。起点设置在起义门紫阳湖公园,穿越蛇山,跨京广铁路,与轨道5号线司门口站相对接,将大量进出古城人流进行疏散且不影响地面交通;在蛇山与螃蟹岬、花园山之间设置低空热气球飞行路线,开创空中观光线路,推动古城旅游立体发展。

3.打造3大特色游览路线

根据武昌古城现有的旅游资源点和街巷分布,建议打造蛇山片区“山水慢行”、昙华林片区“立体慢行”和农讲所片区“休闲慢行”3大特色游览路线。

在蛇山片区,保留恢复粤汉铁武昌南站至大东门段线路,与蛇山和中华路阳台相连,通过老式蒸汽火车体验武昌铁路文化;以中华路阳台码头为节点,结合两岸江滩公园和建筑景观,在长江大桥和二桥之间打造长江水上巴士特色体验;在黄鹤楼公园内,通过登山小火车将各个景区相连,在蛇山顶部与龟山之间架设过江索道,加强一江两岸之间的联系;在首义公园开辟健身步道,结合山体起伏,利用登山台阶将辛亥革命纪念碑、武昌起义军炮台、李书城旧居和龙华寺等建筑串联,并利用这些建筑的场地和浓密的植物为市民提供休息、远眺、太极和户外瑜伽的场所。在昙华林片区内,以螃蟹岬、凤凰山和花园山为制高点,在不同高程的建筑之间架设空中步行连廊,山底与山顶之间利用台阶、滑梯和单轨列车等方式相连,通过与地形结合形成多样化的立体交通体验。在农讲所片区,根据其相对平整开阔的地势开通有轨电车,增大步行空间,增设历史人物雕塑和文化商店,将红巷串联成一条革命历史的走廊。

建议将地铁5号线穿古城的昙华林站和司门口站出入口融入到建筑当中,将部分建筑底层架空,为步行活动释放更多空间;在石瑛故居处增加一处下沉广场作为昙华林的人行出入口,和昙华林地铁站通过地下廊道相联系,将部分人流通过地下步行空间引入到昙华林北部片区;中山路泛悦汇入口处增加一处共享单车停放处,游客通过地铁螃蟹岬站出口直接到达停车场,将昙华林路打造成林荫大道,将自行车和步行人员引入昙华林东部片区;跨铁路增加司门口天桥的慢行风雨连廊,通过连廊将人流导入到蛇山西部,通过蛇山的慢行道路与蛇山南部相连,并在首义广场设置共享单车中转站。

六、武昌古城保护建设的具体实施措施建议

(一)依规实施,继承古城格局,凸显古城要素。根据相关规划,逐步推进体现古城格局的工程建设,凸显城门、城墙、轴线、街巷要素。一是古城北垣可借鉴西安南城门的建设模式,结合武胜门城墙、城壕、城门遗址,依凭凤凰山、螃蟹岬,恢复古城山水营城的形态意象。二是古城南侧结合紫阳湖公园及老城厢地块建设,将现有起义门、炮台遗址公园有效衔接,形成南门古城意象。三是结合长江主轴右岸建设,将现有的防洪堤进行局部改造(200米左右),采用老城墙砖、浮雕或堤防改成城墙形制等多种方式,凸显城墙意象。四是建设古城轴线。推进得胜桥轴线改造,跨蛇山与首义轴线相对接,凸显古城轴线的延续与继承。五是推进特色片区、特色街巷的微改造。

(二)建设步行景观廊道,强化“龟蛇锁大江”城市意象,融合“历史之城”中央公园。在“历史之城”整体规划设计中,提出围绕南岸嘴建设联系武昌、汉口、汉阳的武汉中央大公园。建议结合城市东西山系,在武昌建设一条城市景观步行廊道,从长春观东侧公园起,串联长春观,跨武九铁路及小东门至蛇山,途径黄鹤楼、中华路城市阳台、长江大桥,成就“龟蛇锁大江”步行体验路线,形成城市经典景观名片。

(三)整合景观资源,打造大黄鹤楼景区。大黄鹤楼景区的整体打造,有利于整合现有零碎景观资源形成合力,有利于扩大武昌古城的影响力,有利于形成更大的品牌效应,有利于吸引人流更有效参与到古城经济活动中,激活古城活力。政府应尽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快推进申报景观相关工作及配套工程的实施。

(四)政府有效引导,引入社会力量,逐步推进武昌古城微改造实施建设。目前武昌古城已经有社会资源主动参与,对现有的老建筑进行改造,植入特色产业,推动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政府应主动做好引导工作,一是主动适当投入,依据规划拆除部分建筑,为居民提供交流的公共空间及公共厕所问题。二是制定片区“微改造”导则,引导社会力量有序改造提升。三是对古城的街巷进行整体梳理与引导,对于重点街巷政府统筹实施改造,对于一般街巷制定导则,引导街道、社区以及居民自发逐步实施改造,形成多条老街老巷。

(五)成立历史建筑活化基金会,推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实行由政府牵头、证券公司发起、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设置以武昌古城内历史建筑研究、维护、活化等目的为主的专项基金。借鉴香港政府计划设立历史建筑活化基金方式,面向国内外企业、基金会、个人等公开或定向募集。同时制定鼓励政策,促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活化历史资源。

(六)鼓励社区积极参与,形成“住老街老巷的人,聚有名有品的客”的地域人文气息。人文气息赋予一个区域独特魅力,古城保护应考虑如何营造具有地域特征的人文氛围。建议发挥社区力量,让古城居民人人都能讲好武昌古城故事;结合历史建筑推广故事讲堂;策划特色民间活动,营造独特的古城特色;提供政策支持,吸引适合古城的人群,沉淀独特的历史人文内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功能分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