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站长申论素养版百度云半年班上班族?

省考我一般建议提前三个月准备,每天保证3个小时学习时间即可。当然这个前提是你的学习方法必须系统科学。如果和我第一次备考什么都不懂的那种探索式无章法的学习方法的话,那就需要半年甚至好多年了,碰的头破血流之后才能找到感觉。

我第一次备考公务员也是无章法探索式的学习,平时练习眼高手低,当时我还是应届生,大四下学期,花了3个月学习,结果行测申论都是60分,一塌糊涂,无悬念的进不了面。经过多次失败以后,后来痛定思痛,大量总结教训,最后高效率学习3个月以后成功上岸(行测73.7,申论74)。

这篇文章很长,如果你耐心看完,并按照文章的经验执行到位的话,考一个进面的分数问题是不大的。学习之前,请各位同学先收藏吧,防止后来找不到。

首先推荐一个app,含各地市公务员、事业编招考信息。就是公考雷达app。有了这个,真的是太方便了,再也不会错过各类招考信息了。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一个正确的岗位,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1.首选专业限制严格的。职位表上专业限制范围越小,竞争就越小。最好只有你一个专业的。不过我想大部分同学面对的现实和我一样,专业学的不好,只能挤那种不限专业的、或者专业大类人数超多的那种百人坑、千人坑。如果你专业很不错,自然选那种专业限制的死的岗位,其实这样的职位往往都还是很不错的单位,比如财政局、水利局之类的,工作相对来说并不累,待遇不少一分。(后面我会详细展开不同单位之间的对比。)那种不限专业的岗位,其实工作强度都比较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乡镇公务员、基层派出所,事情比较多,加班也不少,待遇这几年相对来说有所提升,特别是公卝安岗位,待遇要好很多。从总体上来说,不限专业的岗位分数是公考当中最高的。不过高也高不了多少,像有些限制专业的岗位,分数未必就低,比如限制中文、法学类、经济管理类、电子信息工程类、机械类、生物工程类的这些专业上岸分数也挺高。甚至有些情况比不限专业的分数还要高。所以,你如果只能选择不限专业的岗位,不要悲观,因为别人比你好不了哪里去。真正能够享受到专业红利职位的,其实很少。

2.优先选择离家近的职位。公考圈子,流行一句话:“宁在家乡吃低保,不做异乡鸡公掉。”鸡公掉的意思就是基层公务员D丝。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在异地基层做公务员,真的不方便。在小马上班的乡镇(安徽基层),有一个很帅的小伙子, 是内蒙古人,通过省考考到我们这乡镇的。能力很优秀,在以前政府工作任务不重的情况下,领导每年过年给他放一个月的假回家过节。不过现在政府工作任务都比较重,别说一个月假回家过年,就是平时周末能完整休息完都算是不错的了。所以,选择了异乡公务员,那么你回家真的就很少了。如果还是跨省的,我看一年也回不了几次。而且还要面对,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等麻烦问题。当然,如果你想多一些考试机会,像珠三角、苏南、浙江等发达地区的公务员还是非常好的,或者中西部省厅岗位、市直岗位也可以考虑,毕竟待遇很不错,工作也不复杂。

根据自身特点选职位。国家部委、省直、市直、县直、乡镇,职位非常多,如果你觉得自己基础一般,专业又不行,那就啥也别说了,直接选择最偏远基层乡镇吧,这个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上岸概率高一些。如果想奔一个很好的政治前途,不怕苦不怕累,最佳选择两办组织部纪委,这些单位工作强度都比较大,这几年招人也多。如果想工资高一些,可以选择公安司法法院检卝察院等单位,补贴比较高,工作强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司法局除外)。如果想普通上上班周末放假过过小日子,选择那种普通单位就行了,这几年新成立的医保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什么民政局、财政局等各种职能单位,都还可以,基本能做到正常上下班,周末双休,我想很多同学很喜欢这种。

公务员外出培训机会比较多,食宿条件都很好,还有差旅补贴,也算是一种福利吧

哪些人适合做公务员:1.专业差,没别的出路,只能考公务员的人(例如: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类等,还有哪些专业,欢迎评论区补充。不喜勿喷)2.不想着发财,愿意接受安稳生活的人,收入中等水平。3.对当官有兴趣,对政治有兴趣,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的人。4.有政治资源的人。5.恋家型的。不想去远的城市发展的人。

公门深似海,入行需谨慎!

1.不要太功利了。公务员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万一”考不上的话,也许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现在公务员工作很忙很累,不是那么好干的。如果你考上了的话,你回头再看看我这句话,会感同身受。

2.舍弃娱乐。手机上的抖音、荣耀、联盟等app该删的就删。出去的聚会,应酬,能不去就不去。不要对自己的自制力有过分的自信,毫不夸张的说,95%以上的人都没办法很好控制自己娱乐的度,到最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以前喜欢玩dota,考试的将近半年的准备时间里,仅仅过年的那几天玩过几把dota,然后就没有玩过一次。不玩游戏不应酬不娱乐,让我精力充沛,应付行测申论更加游刃有余。

3.养成跑步好习惯。跑步能让你耳聪目明,精力充沛。很多繁琐的计算,大脑过一遍不动笔就计算出来了;很多超长的那种申论材料言语理解句子,看一眼就能找到核心语句。当然,我不是让你每天跑5km,3km。这是体能训练了。每天慢慢的跑2km,你都会感觉不一样。相信我,你也能做得到。

4.戒黄戒色。(*^_^*)很多同学看到这一条估计感觉好笑。实际上这一条非常非常重要!你不要觉得我在开玩笑。我不是什么宗教人士,也非身体有问题。但是我仍然极度提倡这一条。我和很多同学,交流过,有这些问题的人还不少。特别是男生。当然我也是男的,最了解男人。他们的电脑里,播放器列表上有大量日本AV。他们一年又一年迟迟无法上岸。如果你能不碰这些东西,我相信老天爷肯定会眷顾你!老天爷记住了你每一次功过,没有人可以违背自然法则!

5.自习室。不建议在家里或者宿舍里学习。那里是休息的地方。如果你能够到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学习,那就去。那里效果会好很多。

从申论59到74的我来说说自己的经验。

我从第一次裸考参加安徽省考,那时候对申论的认识就是抄材料,写作文就是按照模版表现原因对策去写,结果申论是60分;第二年努力备考申论,记了一大堆模版,市面上内能搜集的资料都看了,都学了,不过学的都不精,申论反而只有59分。

最后一年全面反思总结,从头开始积累,并且开始练字,申论考了74分。最终上岸。

很多同学申论很多次考60分,真的不是不认真,也不是不努力,而是没有找对方法。我之前复习申论也是找不全采分点,写不好大作文,字还难看。而且不知道怎么学,买的不少申论资料,却跟着后面学不到什么。这就让我很迷茫了。后来,通过深度学习钟君的(非广告,觉得是广告的可以划走),方才领悟“活学活用”四个字的重要性。很多人和我讲,申论万能八条这些模板是害人的,但是我还是抱着深入了解的心态彻底学习完了整篇申论万能宝典,结果发现那些盲目套用申论万能八条、申论答题思路的无论学什么申论资料,都是死路一条。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活学活用”。

对于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的人来说,申论是一个全新的学科,我们开始会感到困难,感到陌生,感到迷茫。我们习惯性将申论当做一个普通的写作考试,无形中或多或少和高考的语文联系起来了。甚至不少人,直接照搬照抄当年高考语文的复习方法。这毫无疑问肯定会水土不服的。

实际上,申论对考生能力要求非常高。你在大学期末考试的时候,考60分就过关。可是申论,你考60分,行吗?我想大部分岗位都不行。所以我们学习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申论的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采分点要求全。这个是申论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了。命题人将申论的采分点放在申论的材料里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采分点一点一点的挖出来。看起来很容易,实际上不容易。大部分的采分点,可以通过我们的概括能力找出来,但是也有少数采分点,隐藏的比较深。这个就是区分考生的地方了。要把这些隐藏的采分点找出来,就需要一定的功力。如果你能够找出来,别人找不出来,那么你就和别人拉开差距了。

卷面要求高。卷面其实包含两层含义。一个就是整体的卷面,不要有涂改,总体看起来很整洁,很认真;另一个就是字迹工整比较美观。注意我这里使用的词语是比较美观,因为对有些字不好看的同学,让他短期将字练得多好看也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但是在短期内练得比较美观还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的字就是很不好看的那一种,后来我就在某宝上买了一个带凹槽的,练了2个月,每天练字15分钟,还是很有效果的,我感觉自己写的字好看多了。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养成书写的习惯,练习申论首先要去写,别就眼睛看看脑子想想就完事了,还必须要写。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卷面,养成不涂改,写字工整的好习惯。另外,买个楷书带凹槽的字帖每天练习15分钟就OK。练字和注意卷面可谓是小投入,大回报。

竞争要求高。这体现在申论是选拔性考试。阅卷老师对申论答卷是非常挑剔的。通过前文我们已经对阅卷老师繁忙工作压力有所了解,阅卷老师必然只会给少数能够出彩的答卷高分。所以我们要做的更好。申论小题部分我们不仅要采分点全,而且有层次,用词规范。申论大作文不仅要紧扣主题,而且要写的生动出彩。有的同学说这个很难,实际上,那是你一是有畏难的心理,二是只要你把心思放在这一块,多思考多总结,也不难,无非是你要比别人多花一些功夫而已。

4. 前期学习感觉比较困难。申论前期学习起来,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而且要写很多的文字,这是很多同学很不喜欢的。对比行测勾勾圈圈的小选择题,学习申论感觉很累。这个要硬着头皮去克服,到后面上路了,你会觉得申论很有意思。

在遇到挫折之后,我们开始在市面上寻找各种申论复习资料。可是申论和行测不一样,因为行测的答案都是统一的,你错了就是错了。而申论的答案差距就非常大了,甚至有些资料观点完全相反都毫不为奇。这给我们在申论的备考当中造成了最大的麻烦,我们到底该以哪一套资料为准?现在网络透明,结果看到的评论都是这个机构不靠谱,那个机构不靠谱的评价,我们就更不敢大胆模仿了,于是,我们就很容易陷入越学越迷茫,越学越抓不住重点的困境。

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可以参考学习的申论高分标准,只有朝着这个标准去学习,才能真正算是学习走上了正轨。

整个卷面无涂改,一气呵成

不要求你的字有多么的好看,当然你的字好看也算一个小小的优势。如果你的字和我一样的丑的话,就要写的端端正正的,可以淘宝买一个正楷的字帖,每天练字15分钟。不要求字多么好看,但是一定要工整。

4.识破马甲,准确理出解题套路

(后面会详细展开。这个算是一个抛砖引玉)

5.对策要有可行性、针对性、常识性

三、申论大作文或公文写作题

1.申论大作文要有高度、深度、广度、力度

2.申论大作文要有种、有料、有理

3.申论大作文一定要和而不同

(公文写作题也是参考上面的标准)

我们的申论答案如果满足上面2+5+3标准的话,那肯定是高分。不是高分你找我。你可能说这个会很难,实际上,我们朝着这个方向花时间去准备,就不难了,关键是要有个科学准确的复习思路。

申论小题重要性不言而喻。抛开大作文40分,申论小题占了一大半。而现在有些地方申论都不考大作文,比如广东乡镇申论,江苏申论C卷,联考基层卷,最新地市级国考,都用公文写作代替大作文。这里的公文写作题,本质还是申论小题。从这个趋势来看,特别是备考基层岗位的,申论小题就是申论全部。

对于新手而言,申论小题或者说是整个申论学习都有这样的感受:1.文字表达难。很多同学写的答案都是大白话,不够官方也不够正式,给人的感觉就比较土,有种稚气未脱的感觉。因为新手在接触申论考试之前,都没有这样官方正式讲话过,这就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2.小题采分点找全难。这个采分点分两类,一类是材料显明的采分点,第二类是材料隐藏的采分点。对于第一类采分点,有所遗漏实际上就是不应该。对于第二类采分点,就是能力不足,还要用正确方法训练。3.学习方法探索难。简而言之就是有力气用不上。练了很多真题了,但是也没什么感觉,每次错的地方都差不多,感觉练和不练也没什么区别。如果你有以上感受,充分证明你申论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操作,事半功倍!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觉得申论的题目看起来都差不多,尤其是申论小题,反正都是概括材料嘛,把采分点找出来就可以了。在考场上,不愿意多花1分钟仔细审审题,看看命题人有没有在题目里面设下陷阱。

比如,2015年省考这道题。

给定资料2~3反映了在反腐倡廉的背景下,对于改变过去工作生活中某些错误的习惯性做法,一些单位和个人态度不同、表现不一。请用精炼的语言依次将这些态度或表现归纳为若干类型。要求:(1)准确全面;(2)用“①XXXX型;②XXXX型……”这样的形式归纳;(3)不超过40字。(15分)

如果你不仔细看,XXX型这样的表述方式就看漏了,或者不超过40个字看漏了。那么你的得分就很惨了。

再来看一道2019年国考题,

问题一、根据“给定资料1”,请概括小张家乡出现的新变化。(15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注意,仔细审题,题目要求概括的是小张家乡的新变化。所以你只能概括变化后的内容,而变化前的内容是不需要概括的。如果我们急急忙忙的没有注意到这个关键词的话,傻乎乎的把前后变化都答进去了,那么就一塌糊涂了。这其实体现的就是一个人是否细心,是否用心。试想一个公务员连上级的工作要求都不认真仔细看明白,又如何贯彻落实。

申论小题拿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小题的评分标准是关键词!比如有“法律”两个字就是一分,那么你无论是写“完善法律制度”还是写“相关立法部门要加快研究和制定海洋环境整治法律法规,填补我国海洋立法领域的空白”都是一分!原则是多写,多分条,我一般小题都分上个八条,一网打尽,绝不留白。另一个就是尽量用材料中的词,比如材料中用的是“法律”你就别用“法规”,材料中用的是“打破城乡”,你就别装逼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尽管意思类似。

申论要的是写作的质量不是数量。一套申论真题可以多做几遍,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历年申论真题绝对要好好利用,尤其是我分析过的这几篇真题,一开始可以不限定时间,但是要连贯,集中一个时间做完卷子,不要看答案。做完之后再和我的答案比较,思考不同的地方,找出自己的思维漏洞。实际上有的人申论真题他今天练小题,明天再练大题,一套卷子拆成好几天才完成。这个显然和考试的要求不一样,到实际考试的时候你就知道差距在哪了。

很多同学会说,这样练习申论的话,一道题耗费的时间会很长,效率会不会太低了?如果考试前这些书我都复习不完怎么办?

说真的,你的书没看完真的影响不大。申论的学习,又不是赶工期赶进度,又不是非要你在某个日期前学完所有教材。实际上大部分人申论教材都看不完。申论万能宝典,我只看了二分之一,申论真题我练了不超过5套,也能考得不错。申论学习不能搞题海战术,连考什么,错在哪里你都没搞明白,就算练再多的题,又有什么意义?与其盲目练习百套真题,不如花时间搞透彻一套题。

4.使用演绎推理多种手段挖掘采分点

比如说这样一道题目:“其中提到呼和浩特降雨量400毫米,年蒸发量却可达2000毫米,湿垃圾没等处理就干了。“唉,可惜我们市不是呼和浩特啊!”让你概括出呼和浩特的特点。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这种题目,不一定会推出呼和浩特降雨量小,蒸发量大这个采分点。

这时候就要用错题本了:你可以在你的错题本上记录下来:通过数字可以推导出很多有用信息。

【2020联考卷】根据给定资料1,分析民警小童采用特别的微信头像的原因(20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全面准确;   (2)分析透彻,条理清晰;   (3)不超过300字。

比如说还有这样一道题目:许多创客空间在产品设计和原型创造基础上,还延伸了兼具产品孵化和企业孵化的功能 。让你概括出创客有哪些优点。你很可能只推导出,创客具备产品孵化和企业孵化的功能,这个采分点。但是实际上,这道题你还必须推出创客延伸性强这个采分点!你可能会说,我真的想不到!怎么办?没关系,该拿出你的错题本了。

5.利用好错题本反复加强记忆

上面我也简单说了错题本,这样的好处很多,可以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申论词汇库,自然申论的水平越来越高。另外,再补充以下两点申论小题答题注意细节:

拿到了一本好的申论教材,比如钟君的申论万能宝典、小马申论实战核心奥义,然后我们开始练习。你很快就有这种感觉。教材上的答案是如此完美,无懈可击。我们写的答案是如此漏洞百出,惨不忍睹。写着写着就丢失了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2020江苏C】 “给定资料4”中的“共享稻田”模式获得了成功,请对该模式在农村脱贫攻坚中的示范价值进行分析。(15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透彻,篇幅250字左右。

很多同学写这道题忽略了观点正确这个要求,并没有在自己的答案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直接将共享稻田的积极模式答了进去。这样又会造成严重失分。我们可以做好以下记录。下次碰到类似的题目,不管是让你分析也好,让你谈感想也好,解释含义也好。都不怕。

错题记录的同时,自己还要多写几遍。在我们拿到一道申论题目的时候,自己不看参考答案先练习一遍,不管我们写的这个答案多么辣鸡都没关系(一定要写!写都不想写的,神仙难救。),第一遍写完了之后,我们再翻参考答案,我们会发现自己答案的很多不足,比如采分点缺失、表述不规范等。我们对参考答案有了个印象后,我们再关上书,自己再在错题本上将这道题再练习一遍,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答案好了很多。如果还不够好,就再看答案再写。按照这个程序操作下来,申论的练习才能有效果。当我们将自己的答案写了很多遍,直到满意为止之后。还要做好经验总结。比如为什么这个采分点没有找到,是疏忽了材料的哪句话,还是没有挖掘出材料哪句隐藏意图,都在错题本上写清楚。

申论的小题一定要条理清晰,并且要有层次感。把序号标清楚,让阅卷老师看的清楚。不要求另起一段,但是序号一定要标出来。

层次感,怎么操作?举个例子。来源于2020年国考卷。

问题一:根据“给定资料1”,请你谈谈老马是怎样“当好基层这根‘绣花针”的。(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1.随身带笔和本记录问题和经验。

2.30年的工作时间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

3.接待的群众多,碰到的问题广。

4.真诚待人,熟悉政策,状态投入,本例过硬。

5.每天坚持学习,记录了大量工作笔记。

6.耐心交流,善于分析、情绪疏导和心灵抚慰,注重做好工作。

7.对待每个群众都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解决他们的问题。

10.笑脸相迎,温暖服务,将工作室打造成温馨驿站。

12.将群众服务工作视为终生事业!

A答案其实很不错。采分点很全。条理也清晰。但是如果你可以和下面的B答案比较比较

1.在工作方法上,随身带笔和本记录,善分析问题,耐心交流,注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培养新人,与时俱进;

2.在坚持学习上,每天坚持学习,记大量工作笔记,对政策熟悉,本领过硬,积累大量工作经验,将群众服务视为终生事业;

3.在用心沟通上,状态投入,真诚待人,注重做好和心灵抚慰工作,尽最大努力,用真心感动而非说服群众,尽最大努力调解;

4.在服务态度上,无论是接待群众多,还是碰到的问题复杂,都是笑脸相迎,温暖服务,将工作室打造成温馨驿站。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换成你是阅卷老师,你肯定也会觉得B答案看起来更舒服些。

B答案将A答案的12条内容分成了四大类,并且在每一大类的首句给出了小标题式的总结。这个就是层次感。所以我们以后申论的学习上,一定要做好层次感的训练。

申论技巧的基础-“述材料”

申论的材料就是我们答题的来源,我们答题必须要围绕着材料来。 这个“述”材料,实际上通俗来说就是抄材料。当然我们这里更倾向于称之为“述”材料,防止考生将“抄”材料曲解为照抄原材料。“述”材料是通过分析加工概括和阐述材料,要准确阐述而不作自己的创新和引申。“述”材料绝不是照搬照抄,绝不是教条僵化地死抄,更不是毫无目的地乱抄。一定要学会梳理、归纳、提炼和加工。要从宏观上把握材料的内在逻辑,善于从具体的材料中归纳出抽象的观点。答案要力求高度概括和精练,防止琐碎和零散。 申论小题主要以摘抄材料关键词为主,推理分析为辅,答案最好都要严格根据材料,因为只要你抄的仔细、全面、具有概括性,能让考官发现你是根据材料作答,但同时要注意不要照搬照抄句子,应该抄关键字、关键词。千万不要自己去造词,阅卷老师一旦找不到原词,分数就没有了 我给现在的申论考生区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花时间备考的,但是备考比较盲目,不上路,考的分数最低,甚至不如裸考的。第二层次,裸考的,申论全是抄材料,虽然无法得高分,但因为材料当中隐含的采分点,分数也就中规中矩。第三层次,认真备考,且方法上路的,这类考生分数最高。

不少地方不考申论大作文了,但是国考副省级的、很多地方非基层的岗位,申论大作文还是要考的。有人说申论大作文没有申论小题重要,实际上说这句话的人的意图是强调申论小题的重要性,因为很多人那个时候不太重视申论小题。他并不是说申论大作文不重要。实际上申论大作文重要性一点不逊色于申论小题,甚至在拉分上更重要。通过申论大作文阅卷老师反馈,绝大部分人的申论大作文只能拿50%的分数,然后就是四类文,写离题的、字数少的、卷面很差的,这些人分数很低的,一般只有20%的分数。那写的很好的,深得阅卷老师欢心的文章,能拿70%左右的分数。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少则4-5分,多则10-15分甚至更多。这样的差距足以改变命运。

好的申论大作文像什么样子?把握好申论大作文高分的三大原则就行。 凤头猪肚豹尾原则 我们都是从高考当中过来的,早在高考的时候,高考语文大作文就有这样一个观点“凤头猪肚豹尾”。 就是开头一定要写的漂亮,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中间可以写的差一点,影响不大。结尾一定要写的出色。 这个原则实际上是根据阅卷老师阅卷的工作特点提出来的,我们仔细思考,阅卷老师每天批改大量试卷,工作异常辛苦。而且申论考试,99%的试卷,其实都差不多,抄过来抄过去,没什么特点。所以大部分人申论的分数都在50-60分左右(省考可能要高一点。) 那么如果我们的申论大作文,开头标题很吸引人,结尾也很出色,即使中间部分写的差一些,还是很容易拿到高分的。 举个例子: 2018年国考申论地市级

试谈“有与无” 哲学上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与无这对矛盾作为同一事物的两方面,作用不容忽视,二者缺一不可。可现如今物质文明越来越丰裕,但精神文明却越发脱节;商业发展进度加快,但文化保护却渐行渐远;经济利益越加充实,但情感交流却越来越少。种种现象折射出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的困境—平衡缺失。(凤头。用哲学名言吸引眼球。在结合排比句,开头非常吸引人。给阅卷老师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城市建设是城镇化的核心,城市建设理念更是关键,因而需正确处理好有与无的关系,做到二者的平衡,助推城市发展。(中心论点单独成段。方便阅卷老师查找。) 革理念之弊,要处理好物质享受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胡适的话恰恰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对国家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现在经济发展、物质享受越来越丰裕,许多人却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可有可无。夜间娱乐场所灯火通明但城市图书馆却门可罗雀,殊不知闲暇时间品茶看书却别有一番滋味。悲哀的是,社会上渐渐弥漫着种种不正之风,奢侈、浮躁,因而城市要想持续平稳发展,处理好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很关键。 革理念之弊,要处理好商业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曾说过;“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可见文化对于维系社会的作用有多么大,中华文化历史传承悠久,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文化遗产。但现如今各地都在加快商业开发的进度,却忽视了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丧失了文化的滋养,城市建设就犹如无萍之水、无本之末。南明巷地区原本有着元代胡同院,文化资源丰富,但正是过度开发商业致使文化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居住环境每况愈下,渐渐的发展活力消失,未来不知在何处。因而处理好商业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只有这样市民才会渐渐有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 革理念之弊,要处理好情感交流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俗语有云,一个好汉三个帮。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但事与愿违,在社会大环境下,个个都在求快,快节奏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情感交流几乎空白。聚会上,手机玩的不亦乐乎;邻居就在对面,却形同陌路;朋友越来越多,但知心好友却寥寥无几。因而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需更多的关注情感,用心交流,交流让社会充满关爱,只有这样城市才有内涵,才有可能行稳致远。(猪肚部分。其他这篇猪肚写的还是可以的啦。当然如果你中间部分写的差一点也没关系。毕竟阅卷老师太忙了,哪有那么时间一点一点的看。) 事实雄辩的证明,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发展与保护能够双赢。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了我们这一道理,因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好、打赢城市规划与建设这场战斗,做到有与无的统一,处理好物质与精神、开发与保护、利益与交流的关系,从而更新城市建设理念,解决城市病,推动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豹尾部分:抓住当今政治热点,突出申论政治性特点。让阅卷老师相信眼前的考生是懂政治的,是很用心的,让阅卷老师有十足的理由给你高分。)

抄词不抄句子原则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申论其实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抄材料。那是当然的,我们申论的答题都是围绕材料来的,材料当中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比你凭空想出来的方法要高明的多。 不过,很多同学上了考场,都不带脑子的抄材料,材料当中的句子原封不动的引用,也不做任何变化。这就是申论大忌!这会让阅卷老师觉得你很没水平,自然高分也是没办法得到的。 在这里我提出申论大作文第二个原则:抄词不抄句子 具体怎么操作。很简单,把材料当中的关键词抄进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自己的东西。 举个例子:2018联考申论卷。

材料是这样的: 深藏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268件文物“移驾”,接受公众的检阅,这也是养心殿文物首次“出宫”。大批珍贵文物走出故宫,不仅仅是博物馆系统内部的一次完美合作,而且有着更为深广的意义 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王谢堂前燕,可谓比比皆是。如公众像“追剧”一样密切关注海昏侯墓的考古挖掘。无论是展示时间,还是展览手段,均创下了记录 面对这样的危机,各地都认识到,合作才能共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经过多方协商,这些城市达成共识,共同发布“梁祝传说”联合申遗倡议书,确立起“天下梁祝文化是一家”的理念。终于,“梁祝传说”进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全国美术馆开始实行免费开放,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人担心:面对国内美术馆缺少固定陈列、展览参差不齐的现状,观众愿不愿意走进去?

我就一句话把这些内容囊括进去:在共享中绽放出更多的魅力。前段时间,大量珍贵的文物从故宫“移驾”首都博物馆;公众像“追剧”一样密切关注海昏侯墓的考古挖掘;“梁祝”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深度开发还有全国美术馆的免费开放。

引经据典原则 引经据典原则,实际上就是在你的大作文当中穿插少量的名人名言。让你的作文显得水平很高。 这里的名人名言必须把握住:1.名人名言要贴合大作文的主题 2.名人名言要引用的人很少(像那种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唐诗宋词,引用的人非常多的话,就没特点了。)3.不要引用材料当中的名言(因为这些名言引用的人会非常多,你就不要再跳这个坑了。) 例如 胡适先生说过:“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都讲规矩,而不谈道德高尚,那么这个国家最终会成为一个有人情味的国家;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大谈道德高尚,而不讲规矩,那么这个国家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胡适先生的话,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十分适用。放眼世界,凡是讲规矩、施行法治的国家,都是文明强大的国家,而不重视法治的国家则必然落后弱小。诚然,现在的中国很难称得上一个法治国家,不讲规矩的不文明行为仍然层出不穷。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讲规矩。(开头吸引人,凤头) 这句胡适先生的话,就非常合适。 再举个例子,2016江苏卷,写家风的。 我开头这样写: 金庸先生说过:“今天的中国,有的人很有权力,有的人很有财富,有的人很有知识,有的人很有名气。可他们普遍都没有一样东西——良知。”金庸先生的话,映射出我们当今社会的风气已经大不如前。 大家写申论大作文掌握这三个原则,分数都不会差。

我之前学习行测就买那种很厚的大书啃起来,然后每周去app刷题,模考,题目练得很多,学习强度也很大,我以为这样就行了,实际上,没有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深入的思考总结,行测你怎么也上不了70。(70指的是一般难度下,有些很简单考卷,比如今年广东卷,得上80)

分析一下行测上70最大的几个拦路虎:

1.数量关系题型纷繁复杂,难度高。如果不花大量精力在这一块,到最后就是每次考试感觉好多题似曾相识,却又不会做;

2.常识判断极其繁琐,科技政治经济无所不包,不知道从何着手,干脆就不复习。不复习的一般正确率都很低,低于50%;

3.言语理解很多题型难倒是不难,不过很多题目感觉A也行,D也行,答案模棱两可的,很难有个稳定的正确率。复习也不知道怎么复习,复习了好像也没什么感觉;

4.判断推理里面的图形推理基础的会做,难一点的根本没办法做;类比推理凭感觉,这一块难度虽然不高,正确率却也是忽高忽低的;逻辑判断陷阱太多,也很容易错;

5.只能把所有希望寄托于“难度不太高”的资料分析。可是考试的时候又经常计算失误,或者题目看错,或者没时间做。

从以上来看,行测上70确实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几个点就是行测提分的真正爆发点。只有攻克了这些难点,行测才会有质变。

下面是我的行测学习经验,大家学习完了之后,就能够找到这5条难点的破解之道。

行测实战经验(73.7)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命题人的意图是什么,我们的备考才有的放矢,才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据我多年的基层公务员工作经验,行测考试的设计目的是考察考生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下,如何有效处理事情的能力。

就拿我自己的工作来举例子,我是安徽一乡镇公务员,是最典型的基层公务员。在乡镇政府,分工并不是很明确,这个不像在上面的政府部门。乡镇的年轻公务员,都是身兼多职。比如我,身兼团委书记、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安监办主任、森林防火办主任、武装干事等职务,头衔非常多,做事的人只有这么几个人。

所以,我们基层公务员面对的工作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如何以有限的精力兼顾这么多的工作,需要的就是行政职业能力,需要我们能心理上抗住压力,学会如何理清做事的顺序和思路,这个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察初衷。(在这里插一句,虽然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不过和我之前在企业的工作经历来说,其实也还好。凡事有轻重缓急,我们都是工作任务催的急的,先做完。工作任务不急的,往后面拖。这其实和行测做题的思维一致。)

所以我们备考的时候第一个需要明确的就是国考130道的题量,全部写完可能性不大,要有所舍弃,即使是省考120道甚至110道的题量,每个模块都有些难题,要理清做题思路并学会识别这些难题并做理性放弃。

另外我建了一个资料分享群(Q群,验证信息:知乎),没验证信息的不加。O(∩_∩)O
二、我们要了解行测考什么。
行测就是一个考察心理、智力和知识的测验。为什么说考察心理抗压能力呢?公务员其实就是个职业资格证考试一样,本来很普通,只不过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的希望在里面,考试的时候无形就给自己太多的心理压力,再加上这个考试题量大,很多题目的设计陷阱重重,对于心态差、心理抗压弱的同学来说,会发现平时的准备和考场上完全是两个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学会在实战练习中感受自己心理的变化过程,并学会去适应,去调整自己的状态。

如何考察智力呢?像判断推理中的图形推理、逻辑判断,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大量的计算,这个和智力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都知道大部分人智力都差不多,所以这一块也无需太在意。除非是天赋异禀,大部分人通过行测的训练,行测都能练到70+(一般难度),天才不排除考80+甚至90+,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岗位行测有70+,进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何考察知识测验?常识判断需要记忆的内容,数量关系资料分析需要记忆的公式,都是知识,没有平时的努力,这些地方你很难裸考想出来。

作为曾经的菜鸟,我也列举以下初学者的感受

1.行测虐我千百遍,我待行测如初恋。国考、省考、深圳、上海、山东、江苏各个地方的行测卷各有风格,普遍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难,无论准备的多充分,总会让你“惊喜”。我曾经以为自己准备的很充分,2015年1月我去参加了深圳市考,被那个行测难度给恶心到了。言语理解的题目长的要命,资料分析的计算过于精细,而时间却又异常紧张。在前二个月参加了国考(2014.11),行测得到了69.5分的我,这次深圳市考只有55分,可谓是惨不忍睹。

2.心理压力大。这个是行测设计的初衷,在时间紧张的环境下如何顺利完成这么大的题量,这对人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另外,这个考试虽然是个职业资格类似的考试,但是却被我们赋予了太多考试之外的东西,生活的重压、家人的期盼,会让我们负重前行,其实都是些负面影响的因素。“是非审之于心,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其实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减负,减掉这些外在的压力。因为这些压力不仅对你的考试毫无帮助,甚至还会造成坏的影响。我在我的朋友圈分享过这么一句话:“从早六点到晚上十二点,一个字就是干,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就是看书做题。(上班的朋友请维持每天三个小时学习时间。)晚上八点之后,所有的社交软件该隐身隐身,该退的退,电话关机。就这样安静的学习起来。”其实学习本身并不复杂,我们也不需要把它弄复杂。

3.每个模块总有一些题目,你永远不会。这里其实涉及到行测的命题原理了。命题人其实在每个模块里都会设置一些非常难的题,这些题在考试时你很难在1-2分钟内解决。这在行测各大模块都有所体现,比如你觉得自己这段时间逻辑判断学的很不错,然后做几套逻辑判断的题就会发现,很难达到100%正确率,总有些题错的你没有一点“脾气”。很多同学由于数学很渣,主张放弃数量关系主攻资料分析的战略,他们的想法是保资料分析90%以上正确率,数量关系就放在考试最后蒙了。实际上这个做法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命题人将资料分析的难度调高,降低数量关系的难度,那这个策略就杯具了。这在近几年的行测卷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少同学在考试前一门心思搞资料分析,数量关系不闻不问,结果考试的时候,资料分析很难,数量关系很简单,资料分析耗费大量时间,混了个60%正确率,数量关系最后没时间做,结果行测分数都是50分左右,真的是惨不忍睹。所以,我们要明确的就是可以放弃一个模块当中的一个两个难题,但是却不能放弃整个模块。

4.入门容易,精通很难。行测不是高科技,没有那些高深的理论,都是些简单的东西,有句话是行测无难题。给你充足的时间,都能考个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时间的压力下,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这就是要精通很难。这几年的行测命题趋势已经稳定,并没有玩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平时扎实复习,一个个知识点的过。才能游刃有余应对现在的考试趋势。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调整,需要把握的就是“先易后难”的原则。就是容易复习的放前面看,繁琐复杂的放后面看。这样学起来有成就感,容易出效果,不会产生焦虑心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复习行测都是一个模块学习完了再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而不是行测多个甚至五个模块一起复习。这是因为我们的时间并不多,特别是上班族的同学,一天就2-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还要兼顾申论的复习,如果多个模块一起复习,一天下来还没学一个题型时间就没了,根本没有时间深入思考总结。我不推荐将数量关系、常识判断两个模块放在前期复习,因为这两个模块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内容繁琐、知识量大,复习起来成就感低、性价比差、挫折感强,我当时复习常识判断和数量关系花了两个月都没看完,而资料言语判断加起来一个半月就可以搞定,如果把常识和数量关系放在前期复习,可想而知对后期复习的时间压力有多大。

我个人建议的复习顺序: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常识判断。
这个复习顺序的特点就是“文理交叉、有利申论、先易后难”,何谓“文理交叉”:文理搭配,学起来保持新鲜感。何谓“”,申论有2个很重要的能力和行测有关,一是阅读理解能力:这就是言语理解主旨题所训练的能力,学会了言语主旨题的阅读技巧,看申论的材料是非常轻松的,甚至对行测后面的判断推理乃至整个行测的做题速度都有质变;二是逻辑推理能力,在挖掘申论采分点的时候,我们需要综合运用一些推理方法去挖掘,在申论大作文的写作论证中,需要我们熟练使用加强和削弱,这样能更好的去论证。所以当你复习行测前期的言语和判断两个模块的时候,你这时候也在申论复习的关键阶段了,这些能力对申论都是很有帮助的。何谓“先易后难”:资料、言语、判断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复习的,短期内就能复习完,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都是非常难啃的骨头,放在后期学是最合适的。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千万不要想着放弃哪个模块。我们可以放弃模块当中的某些难题,如果放弃了整个模块,行测很难突破70。

四、行测需要准备的资料
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市面上的行测资料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真正效果好的并不多,一些刚准备公考的萌新随便在淘宝上买了些资料,毫无疑问是要走弯路的,我所推荐的华图的模块宝典和1000题这些书,特别是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模块宝典,真的就是该领域开山鼻祖般的存在,我也看过某果某笔上的资料,上面不少理论都是从李委明那里学的,其深度远不如李委明的。有的同学问,你会不会是华图的托?说了这么多,你可以自己买本模块宝典看看,又不贵,一本书几十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我能托个啥?我能骗你啥?

另外,必须要指出的是,复习只需要一套资料就可以了,不需要搞太多资料,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贪多嚼不烂,特别是上班族,一天就2-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你能学习完模块宝典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看XX出的5000题?

再说,现在的公考根本不会考原题,你题做的再多,但是对这个题型并没有深入总结反思,那么上了考场,你平时错在哪,考试的时候还是哪里错。要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最优的资料上,我们要专注起来,复习才有杀伤力。当然你有了模块宝典和1000题之后,这还是不够的,你还需要这套教材配套的视频、还要巧妙的错题记录方法(绝不是抄题那样的原始方法),(这是我记录错题的方法小马:请改掉你学习行测的坏习惯)至于配套视频就不分享了,以前我是会分享的,只是伸手党太多,拿了复习视频,学习过程有了啥问题就直接来问我,我没来得及回复,还骂我坑人。
需要强调的是错题记录这个环节是行测复习的灵魂。为什么这么说?其实这和行测考试理念设计有关系,做过几套行测题,你应该就有这样的感觉,很多行测的题目你不是不会做,而是要么是看错了题,要么是计算出错,或者犹犹豫豫选错,这些错误如果你不闻不问,过段时间你再做同样的试卷,错的则还是这些题目。这就是我们的思维缺陷,只有通过反复总结错题,才能有效改进。

提醒大家一点:不要眼高手低,所谓眼高手低指的是有些同学拿到题目,看看自己会不会做,若会做,则看下一道题,而不去亲自操作一番。实际上公考很多题目中都有很多小陷阱。不去亲自做一遍,难以发现里面的小陷阱,结果考试时自然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第一轮复习:全部梳理,逐个攻破。这段时间需要对行测所有的知识点全部梳理一遍,逐个突破。行测建议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过,学完一个模块再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当然由于行测这个模块的特点,有些知识点比如数量关系当中的趣味运算这样的非常难,可以适当放弃,但是大部分的知识点都要死磕搞懂的。第一轮复习当中,复习的强度很大。题目做的也很多。跟着我后面的学员都知道,行测五本教材,内容很多,题目很多,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我们这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勤奋踏实。经过第一轮完整的知识学习,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很多耍小聪明的同学,缺乏完善的知识网络,遇到一个题他总是会想办法用去求解,运气好这或许能对个一两题,运气不好,抱歉,只能错的稀里哗啦。只有拥有完善知识结构的同学,遇到题目后才能够迅速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对问题的映射,直接快速找到解题方法,做题迅速又准确。
第二轮复习:厚积薄发,查漏补缺。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把书读厚的话,那么第二轮复习是把书读薄。回想一下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资料分析学了哪些内容,比如结构阅读法、速算技巧,这些方法公式要点,你就可以在本子上整理出来,其实内容不多,资料分析这个模块差不多三页纸就能整理完,数量关系可能多一些。然后你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笔记本(含错题记录)多翻看翻看,看完了才开始做真题。比如资料分析这个模块,我们是不是学会了结构阅读法、估算法、直除法、复变法这些方法啊,这时候我们自己在笔记本上简单的列出这些方法的公式(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这样能够很好的加深记忆。
这个知识结构,有个非常好的用处。我们每次练习真题的时候,先翻翻自己的笔记本,脑海当中默默记忆一遍这些知识点,再扔掉笔记本做题,效果非常好。第二轮复习还有个任务就是再刷一遍错题,对于第一轮复习当中积累的错题和还没有搞懂的题目,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再刷一次,加深印象。
第三轮复习:真题模拟,最后冲刺。我们现在的知识结构已经非常完善了。这时候现场模拟真题考试环境,考试是多少时间,我们就多少时间。不延长时间,也不缩短时间。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成绩的波动,因为每个地方的真题,每年的真题难度都不一样,在我们刚开始进行第三轮复习的时候,可能刚开始做题的时候成绩不太理想。这时候已经接近考试了,心态极其重要,模考当中分数不理想,反过来想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平时的模拟当中将自己的弱点全部暴露了出来。我们将自己的弱点修补修补,上了考场就不慌。我们只有经历无数次考试的考验后,才能真正意义上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在公考征途中披荆斩棘,赢得最终胜利。第一轮复习需要花费二个月,第二轮花费一个星期,第三轮花费三个星期。这个时间仅供参考。

1.注意要做好错题记录。上文已经说过,此处不再赘述。

2.注意要用PC全屏戴耳机学习视频。因为这样做效果非常好,甚至比去线下现场听课效果都要好,既省去了你东奔西跑去培训班听课的辛苦,又可以遇到不懂的地方暂停下来反复看,多好。不建议用手机学习,手机屏幕小,效果不好,而且手机干扰太多,一会来个微信,一会刷个抖音之类的,容易分散注意力,复习效率低。

3.注意要用纸质版资料练习。正规的国考和省考都是纸质化考试,又不是机考,所以我们平时练习的时候也全面纸质化,并且将行测答题卡都准备好,用2B铅笔涂卡,不建议用APP刷题,一是伤眼睛,二是很多题目在APP上也没办法勾勾圈圈,实际上和纸质版做题效果相差甚远。电竞比赛的选手就是座椅位置有点偏差都影响比赛发挥,你确定APP做题就不影响吗?

4.注意专注只学习一套资料。实际上你学好我推荐的资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必为难自己学那么多资料呢?我看不少同学中公华图粉笔的资料一样不落下,只是你都能认真用心看完吗?只怕到考试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书都还是新的。书看多了,甚至还产生负作用,行测方法学了一大堆,只怕上了考场,用哪一套方法解题都不清楚。

补充一句我的学习心得:我们每天的学习,态度都要极其认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资料分析是行测当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可以说不会资料分析,基本上考试就不用考了。
资料分析的审题非常重要!很多时候考生做错了不是因为不会,而是粗心。例如,题干中说的是年平均增长率,问题却变成了月平均;题干说的是今年比去年多多少,问题却变成了去年比前年多多少之类的。
资料分析的学习需要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亲自动手列式子、去计算,哪怕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算式,也要自己算一遍,每一题都要好好算。切忌眼高手低,不要脑子里想想就过去了,懒人学不好理科。不要使用计算器,考试可没有计算器给你用。很多同学理科底子较差,就好好对照我这句话改正。

我先说一下,我刚开始学习资料分析的感觉,不知道您是否有以下的感受:

1.资料分析看起来简单,也知道怎么计算,真到自己做题的时候,不是题目看错,就是计算出错。

2.资料分析材料内容太长,不厌其烦,看材料的时候耗费大量时间。做题的时候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找数据找不到,计算的时候总是出错。

3.计算好像都会,就是资料当中的数据找不到。

4.数据找到了,发现计算太复杂,只能蒙。

如果您有以上的感觉,那么恭喜你,资料分析这一块还要花大气力学习提高额。

按照资料分析最理想的做题节奏是,一篇资料分析,5个题目,耗时6分钟是最佳的节奏。如果你6分钟完成确实很困难,7分钟左右也可以。再超过这个时间,那么就会影响你行测的整体成绩。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需要的是你持之以恒的复习。

很多考生,在复习资料分析的时候,有大量的认识误区。我在这里列举一下,如果你有,就尽快改正。

误区一:对资料分析的认识上麻痹大意,认为资料分析内容简单,随便看看就可以。

(实际上资料分析内容确实比较少,但是难度可不低,平时不认真花功夫,上考场可就要懵逼了。)

误区二:在平时的练习中,没有严格卡时间,不严格要求自己。

(资料分析陷阱很多,而且计算和找数据极其容易耽误时间,不养成严格卡时间的习惯,到考场时间就这样被资料分析偷走了。)

误区三:盲目追捧所谓的计算技巧。

(计算技巧多了,容易花眼,而且很多技巧华而不实,用不上。掌握好资料分析的基本速算技巧完全足够,详细参考资料分析模块宝典)

误区四:买错了资料,学习起来完全是越学越倒退。

(资料分析市面资料很多,但是我只推荐李委明老师写的《资料分析模块宝典》。很多资料分析的答案都是计算器按出来的额,你跟着能学到啥?)

对于资料分析的复习,小马提出以下的建议:

1.平时的练习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练习。一篇资料分析6分钟,多了不行,即使做不完,也要按照这个时间练习。

2.平时的练习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每一题在对答案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动手算一遍。

3.掌握最基本的速算技巧,并且非常熟练使用即可。

4.准备好错题本,按照小马所说的错题记录习惯,记好自己做错的每个地方。资料分析很多错误你自己都会匪夷所思的。

我当年备考的时候看到不少人说什么第一第二篇比较简单,三四难或者是一三简单,二四难或者说图表题简单,文字题比较难之类,我个人觉得并没有这种规律,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按顺序答下去吧。在遇到问题是问选项中哪个正确(错误)或是正确数是几个的题目时,优先试验题干比较长,且计算比较简便的选项。

最后向大家透露一下,小马自己资料分析的正确率。小马资料分析一篇资料简单的5分钟,中等难度6分钟,高难度7分钟,15年联考资料分析有一篇难度较大,小马也只花了7分钟干净利落搞定,正确率100%,无任何失分。资料分析这一块是非常容易得分的额。

言语理解与表达学习策略

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模块是整个行测乃至整个公务员考试的重中之重。首先体现在言语这个模块是行测当中题量很大,分值很高的题型。一般来说,言语多则40道题,少则30道题,有人说得申论者得天下,在这里,我也提出一个口号,那就是得言语者得天下。希望大家对这个模块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记住一点:所有的国考选词填空都是可以前后文推导出来,如果不能,说明你的方法不对。
言语是三大模块之一。以国考为例40道题,最佳答题时间是控制在30到35分钟,超过40分钟,你绝对来不及了。言语备考的话,我建议大家把近些年的一些省考、联考、国考的真题拿出来练。尤其是在练成语或者词语选择的时候,把那些你不会的不明白意思的固定搭配和成语记录下来。多看看,这对你答这类题型很有帮助。真题里面,我不是很建议大家用黑龙江啊、新疆、四川啊之类的题目。最好的是国考的题目,比较规范,其次是江苏省考和联考的。上海市考比较奇怪,可参考性不大,不过也有质量比较高的题目的。
有些人说不少言语的答案有争议,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机构给的答案是错的。实际上机构的答案95%以上正确率是有的,是完全可以相信的。平时做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无法认同答案,一般我会先去试试找原文,如果找得到最好,答案自然就出来,反正原文怎样就怎样,也不要想着自己的逻辑了;找不到就试着去理解机构给出的答案,用他们的思路去思考,如果能接受那就记住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就用这个思路,如果实在是很变态的题目理解不了那就放弃。
言语的题好像都会做,实际上这一块的难度并不低,言语处处都是陷阱,如果言语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经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你会发现你所谓的做题的感觉一般来说,都是无效的语感。还有一点你会发现,做言语的题,我总感觉这一题做的是对的,但是最终答案出来,结果发现做错了。言语的技巧不像数量关系那么明显,言语的技巧更加有一种抽象感,这种抽象不像逻辑那种可以用画箭头表述翻译出来,言语靠的是一种真正的领悟,这种领悟如果你做的很棒的话,就能够达到以无法胜有法。
像这种题目,对很多同学来说,错的都非常的多。这足够证明言语这个模块并不简单。
题目构成三要素:提问、材料、选项。其中的提问则是我们辨析题型的依据,明确了题型之后我们就明白了考点是什么,明白了考点之后我们就在脑海当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接下来我们就用解题技巧操作解题就可以了。所以我们抓到一个言语的题,先去看提问。
材料是我们设置题目,选择正确答案的依据。对于我们考生而言,读懂材料就非常重要。懂材料有的只需要懂大概意思,有的则需要懂细致的意思。读材料要学会懂,当然懂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快。这个快是要求必须能够快速阅读,并且能够根据提问,迅速找到材料的关键词。也就是阅读材料,一要快读,二要读懂。
勇气:即使做的这套题错的稀里哗啦,也不要认为自己很差,要有吃透这道题,吃透这个考点,解析明白这个题的勇气。遇到难度不退缩,将这些难题搞懂搞透,而这些题恰恰是拉开分值的题目。
改变:改变自己的思维误区,转化为有效的做题技巧。
挖潜:即使你的语文并不好,通过复习言语,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你的言语潜能挖掘出来,将考试考好,将言语的能力提升上去。
做言语真题的时候,下意识培养自己驾驭时间的能力,如果做题能够形成强烈的时间感觉,都不用看表,在考试规定时间内能够做完题,如果做不完要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时间。
实际表明,做大量的真题是非常有效的。
统领大意是言语当中最核心的能力。
一个材料很长,不可能每个地方都重要,它肯定有某个地方相对重要,某个地方相对次要之说。我们需要掌握的能力就是突出重点,也就是理解大意。统领大意的能力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当中的重中之重。
整体把握优先于细致分析。细致分析指的是对材料当中的词、标点、小句子的分析。

判断推理就是两判断两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图形推理。广东省考多一个科学推理(这个我会另外写一篇心得。)难度排名: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定义判断。(以上排名仅代表我个人看法,不接受辩驳。)复习性价比最高,题量在行测当中不出意外是最大的,分值是最重的,而且复习难度并不高,内容也不多。

我就从最容易的地方开始复习:

定义判断:现在这个题型的趋势就是言语化。简单来说,外形越来越像言语理解的题目,文字量大,陷阱多,概念名词越来越晦涩,甚至要用更多的运用排除法找到最优解。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多做题,积累错题本,有时候你会发现这种题目命题人玩的就是文字游戏。

类比推理:其实这个模块没啥好说的,简单起来,有个高正确率很轻松,难起来的话,会让你瞬间对这个模块很迷茫。其实这个模块没啥好纠结的,难题你就凭感觉选,也许还是对的,反而那些深思熟虑半天,犹犹豫豫选择一个的话,可能还是错的。

逻辑判断:这里面分加强削弱类的,和形式推理类的。都有基本公式,例如加强削弱类的,记住基本公式,比如“旁人不灵,没我不行”这样的口诀,非常好用。(不得不说老师真的有两把刷子的。)千万不要凭自己的感觉选,这个和类比推理又不一样,你凭感觉选的话,往往就是错的,因为你的感觉就是命题人设置的陷阱选项。一定要根据公式口诀走,只有符合公式的,才能选。然后形势推理的也是一样的套路,什么,P推Q,P才Q之类的一定要记的滚瓜烂熟。也是要跟着公式走,不能跟着感觉走。你的感觉就是陷阱。其实这类题目,练到最后都是大量的文字游戏在里面,做题一定要一百分仔细,一定要看清“是”还是“不是”,不支持,不削弱,最能支持等字眼,看错了,这题基本就挂了。

图形推理:一般来说,初学者会觉得这个模块很变态。分分钟智商跟不上的节奏。这个模块本来就是智力测验改良过来的,但是我们还是有套路可走的。比如是数量类,分为点、线、角、面、素。然后告诉你哪些图形是数点,哪些是,但是真到了考试,一个乱如麻的图形,到底是数点还是数线,就很难说清了,不可能每个都数一遍来找规律。但是,当图形推理题目,做个无数个后,看到一个图形,你就知道这个肯定是数线,甚至是曲线和直线都要数。这就是系统性复习题型和方法的基础上,系统训练的结果。把书上讲的大类型都记住,什么数有几条相交线几个封闭区间等,到时候就往上套,最后实在看不出来就放弃,一定不要在一个题上浪费太多时间,分秒必争,一个题用两分钟就是很奢侈了,还是看不出来就要果断放弃。有同学说,看视频的时候题好像都会做,但是自己做题的时候,就几乎一题不会,尤其是图形推理。如果你这个时候选择放弃不看书不复习,那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没有白费的努力,只要坚持下去,就能产生质变。

我们都知道行测这门考试要求我们每道题必须在50s以内做出来,作为行测考试当中难度最大的数量关系,在时间上对我们提出相当高的要求。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数量关系可以说是行测当中最让人头疼的模块。这一块的复习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这个模块占的比重不高,现在的国考省考最多15道,最少10道题,分数好像并不高,但是这部分拉分非常厉害,复习的好的,数量关系几乎全对,复习的不好的,数量关系几乎全蒙,差距可想而知。

很多人说数量关系特别难,做了也是白做,学了也是白学,实际上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要认识数量关系:有简单题,有难题。

数量关系当中有难题,同时意味着也是有简单题的。我们需要对它们做出两个选择,是坚持还是放弃。我们要把其中简单一些的题一定要认真做完,把那些复杂的题目一定要果断放弃。所以我建议在公考考场上,做一半数量关系,蒙一半数量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做一半蒙一半的方法。在备考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复习数量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题而不是看视频,要做大量的题,起码要做30套以上的题,也就意味着要做300道题目以上,没有做300道题,不要和人说你学过数量关系。

像其他的模块,比如言语理解、常识判断、判断推理的一些题目,无论你有没有复习过,也能够做出不少题目,大家之间分数差距不是太大。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用一种批判的方式,去分析命题人,他们在设置选项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技巧,分析命题人是备考的核心,后面我以具体习题给大家分享如何分析命题人的命题思路。一定要重视真题,我们可以通过今年的真题来预测明年可能怎么考,从而做到对未来做预判。

我们不要忘了行测的特点,都是单选题,选项非常重要,可以说选项才是数量关系最大的技巧。

还有一点很重要,坚持就是胜利,数量关系这个模块近几年逐渐成为了区分考生素质的最佳题型,因为绝大部分考生对待数学都是放弃,我们只要坚持到底,我们就是最后胜利的那一拨人。

下面结合真题体验一下,
比如我随便出一道简单的数学计算题目:
选项中除了正确答案外其它都是我随便打的,很多人看了直接会选B,因为尾数明显就是6嘛,秒了。你确实是选对了。但在现在的公考题目中,如果出题人放这种选项,完全就是SB型的。因为基本上大家都会,实际上等于大家都加1分,而公考是按排名来看的,所以这题等于白出,完全就是在浪费墨水和纸张。
于是人家学精了,改变选项:
尾数都是6,你现在还能直接知道选哪个吗?这样就让很多人开始动笔去算了,也才是考行测的初衷:通过区分度的设立对考生水平进行筛选。这时有的人懂得估算:100*0,因为每个数字都是做低值估算,最后结果应该也是在90万高一些的,显然只有B对;
居然又被秒了。好吧,哥不爽那再继续改变选项,让你的估算:
选项如此接近,尾数又都是6,怎么办捏?
题目很明显的108和4131都是9的倍数(可以去李委明的《》学习数字特性),那他们的和必定也是9的倍数,同样只有B。
备考的时候,我做过很多行测真题,发现最近几年的数量关系题目难度明显降低。记得以前的数量关系题目,15题,有一大半都做不来很正常。现在的数量关系题目10题,有8题是基础题,可以通过平时训练做出来。有2题是怪题难题,这种题目不需要纠结,用感觉蒙一个,也八九不离十。

很多同学把数量关系看成了是学数学。这个思维并不适合数量关系的学习。你也许是个数学高手,但未必是个行测高手。学数学,钻劲很重要。而学数量关系,那种难题怪题,你要第一时间识别出来,然后果断放弃,而不是去钻。所以我做题目的时候,都是挑着做题,做了五道题,先做简单的,感觉比较繁琐的,赶紧换题,这样做题速度有了,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我能做会做的题目,正确率也不错。

另外,我只做数量关系的真题,各个地方的真题我都做过。从来不做什么模拟题。实际上,我发现各个地方的真题差距几乎为零。难度其实也差不多。有人说国考题难度高些,实际上也未必,我做了省考联考的题,难度也未必就低,水平都差不多。我非常推荐大家做做江苏的真题,江苏的数量关系题目很新,其他地方的出题都喜欢借鉴。另外我都是纸质版做题,从来不在网上刷题。什么乱七八糟的粉笔砖题库,也做过,感觉效果很差,就再也不用了。

现在很多同学在学数量关系的时候,走了很多弯路。我总结如下:1.基础都没打好。就开始盲目刷题。确实,数量关系给人感觉就像是小学数学,我当初心里就觉得,自己的数学的还不错,数量关系还不是小菜一碟。就没太重视基础的练习。题目是刷了不少,网络上、qzzn上面的各种数量关系真题刷了一大堆,但是真到考试的时候,死的惨惨的。为什么?基础没打好。

2.平时练习太少。很多同学不知道报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辅导班,里面的老师看起来特别玄乎,好像题目讲起来,非常容易。真到你自己做题的时候就发现题目好难,做不来?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呢?我分析有下面的原因:1.这个辅导班的老师水平不行。他上课的时候专门找那种比较简单的题目讲,当然看起来简单,等到你下课做题的时候,都是实打实的真题,就觉得很难了。2.教材买错。买了乱七八糟的教材。在这里我只推荐李委明老师的《数量关系模块宝典》,这本书里面将数量关系的问题全部都讲清楚了。我真不是李委明的托,不信拉倒。那些中公、行测一大本的书比李委明的书差的不是一点点,你要是天天练这些书,那是真的很迷茫。会觉得数量关系真的很难。那么这个行测恐怕要提高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数量关系需要花费的时间:10题15分钟,15题20分钟(一般都是带着5题数字推理。)

数量关系做题顺序:尽量放在前期做。后期做容易恐慌。也不要放在第一个部分做。

另外这是我总结的数量关系实战十条链接: 小马:数量关系菜鸟成神之路

如果你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学习这个。适合短期突击。

常识判断的特点就是无所不包,博大而并不精深。实际上,我学习这个模块的时候,感觉并不是有多难,反而还觉得蛮有趣的,无聊是法律经济,还是政治生物,都能学到很多知识。它的难点如下:1.内容太多。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无所不包,全部复习完需要耗费极大精力。一个月时间你都只能复习到一点皮毛。性价比太低。2.考点刁钻。如果考到的这个知识点并非基础知识,而是一个比较偏僻的知识点,你在平时并没有复习过,那么这道题你可能就不会了。

很多同学主张常识判断这个模块放弃治疗、无为而治。这个观点前几年还行得通,不过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因为很多命题老师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们知道考生都不重视这个模块,那就务必要引起大家高度重视,要不然考这个模块有啥意思?都不学,还不如不考。所以,我们发现最近几年省考常识开始“基础化”,题目开始不那么刁钻了,不少题目只要我们平时复习过并且稍微懂一点推理技巧就都可以搞定。这个就像股市一样,当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支股票要涨的时候,也许下一刻它就要跌了。当很多人认为常识判断放弃治疗、无为而治的时候,你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好好花时间琢磨琢磨这个模块,也许你会有个非常大的惊喜。正如我开篇所说:你可以放弃某个难题,但绝不能放弃某个模块!

1.对于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三个模块,要不找理由、不讲条件、不惜代价(三不原则)提高。这三个模块基础一定要扎实。

2.资料分析模块正确率要达到90%。也就是说20题,你要对18题。按照现在国考、省考的难度,可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平时基础好,资料分析是没有哪一题你不会的,正确率100%都有可能。当然,你平时自我感觉良好,那并不一定就是好,这个一定要非常扎实。

3.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正确率要达到70%。也就是40题,你要对28题。难吗?可以说是非常容易的。

4.判断推理正确率要达到70%。也就是40题,你要对28题。除了图形推理两三道不会,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错了少许,逻辑判断80%以上正确率很容易的。

5.数量关系正确率要达到60%以上。有人说数量关系太难,不想看。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数量关系的难度已经大幅降低,基本上60%都是基础题(简单复习即可搞定),20%稍微难一点(有心复习的同学都能搞定),20%的题是难题(蒙也能差不多蒙对一个。)因此,资料、判断、言语、数量对于所有人来说应当是要兼顾的。

6.常识判断正确率50%以上。如果时间不多,就复习常识判断突击课程,刁钻的题50%正确率没问题,基础化的题70%正确率没问题。如果时间充足,复习完常识判断基础课程,刁钻的题50%正确率没问题,基础化的题正确率甚至高达90%!也是非常拉分的。

7.考试做题策略:1.开考前5分钟,可以看题,但不能做题,可以先看看常识题,脑海当中先把会做的题目做了,考试正式开始后,立刻将这几道常识题写好;2.行测建议参考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的顺序答题,资料分析建议四篇25分钟,数量关系15题20分钟,如果是10题的话就15分钟,时间到,立刻换题,不要纠结太长时间;3.行测不要放弃哪个模块,而是要放弃模块当中的难题,对于难题一定要理性识别放弃,4.行测一定要预留8分钟左右涂答题卡,时间到了,你再想涂答题卡是不可能的。

}

步知公考申论花木君怎么样? - ...... 花木体比花木君本人还出名,而且确实花木君是以前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过来的老师,搞了几年批改,所以,实力还是看得见的.此外,考公务员的话,不是一天两天就上岸了的,真的要熬,熬到最后把方法体系都吃透了,然后找到合适的岗位.当然,也许这三年都没有你的机会,之后就有了呢.

花木君申论有用吗?听说他的花木体挺出名的,就是不知道具体怎样? - ...... 有用的.他的课比较风趣幽默,首先是讲思维,要从公务员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是讲题型,大作文的花木体比较有用;最后是讲表达,平时要多积累,优化表达.花木君:步知公考申论主讲老师,研究申论10年,累计批改申论文章超2万份,国内申论批改第一人,原创2000多堂“花木体”、“花式思维导图”教学方法体系课程,帮助学员申论平均分突破70分,让任何基础的人都能够快速上手写好申论.

申论花木君是谁?听说申论很厉害,有知道的可以介绍一下吗? ...... 答案:花木君,步知公考申论主讲老师,研究申论10年,累计批改申论文章超2万份,国内申论批改第一人,原创2000多堂“花木体”教学方法体系课程,帮助学员申论平均分突破65分,让任何基础的人都能够快速上手写好申论.

申论看张小龙好还是钟君好 - ...... 钟君的好,人家又是社科院的青年学者 还兼任地方领导呢 很强大 博士毕业讲得不错!纯属个人观点

申论太差,申论花木君的课程能助我上岸吗? - ...... 说实话,在这个资源容易获取的时代,我一直强调的是个人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才是成功的关键.花木君课程秉承步知公考的风格,课程比较系统,一两节就讲一两个知识点,针对性强,每节课程时间掐得刚好,不会太长,节奏快.总共算来也有200多节课.适合新手或者刚入门的朋友从基础到高级学习,也适合考试族上班族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所以,如果你立志于好好学习申论,决心上岸,那花木君课程绝对是个合格的老师,他能带领你走上正轨.加油吧.每天按节奏来,有规划有安排,上岸就不会远.关于公务员考试,欢迎和本挨滴

申论哪个老师讲得好啊 - ...... 花木君,步知公考申论主讲老师,研究申论10年,累计批改申论文章超2万份,国内申论批改第一人,原创2000多堂“花木体”教学方法体系课程,帮助学员申论平均分突破65分,让任何基础的人都能够快速上手写好申论.

如何评价步知公考申论花木君...... 步知公考的“花木君”是他们机构的大咖网红申论老师,独创“花木体”,很受考生们的欢迎.有一次去蹭了他们的直播课,听到他形容自己“秀发撑不起自己的才华”,感觉这位老师很幽默,课也讲得不错.由于国考败北,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系统地学习一下.因此,国考成绩出来的第二天迫不及待地报了花木君的课程,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说实话收货还是比较大的.

步知公考的花木君是谁啊? - ...... 先不说上课如何,自己百度找评价就好,花爷的课不仅仅是课程.作为上岸者告诉你,申论一定是学练结合的,单纯盲目的练习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花木君的课就是学练结合,周末还有模考,还有老师的精细化批改,帮助真的很大.我四次公考,三次报班,全是申论,中公华图步知上了个遍,最后让我上岸的就是花爷花木君,你自己体验一下就知道了.

申论还在纠结郁闷中,报考花木君的课程真的可以吗...... 听过一些他的视频,写的大作文也确实荡气回肠,词藻华丽,但忽略了申论从材料中来的本质,过于追求文笔,他的文章如果应付高考作文的话,一定可以拿个不错的分数,但申论就呵呵了.

申论花木君的课程怎么样? - ...... 我个人感觉课程是很不错的.我们要考虑的方面有:1:时间,看你自己的时间是不是合拍,他这个课程更多针对在职考生.2:价格,价格永远是跳不过的一关,性价比应该来说还可以,价格也算是较高的了.3:课程效果,效果好不好是最关键的,这一点要认真考察.

}

本文来源:申论大本营,站长爱申论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意见》在“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中提到,要切实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力,要求各地部门完善并落实国家关于职工工作时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假期、带薪年休假等规定,规范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审批管理,督促企业依法安排职工休息休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力)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量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企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要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有权拒绝。若由此发生劳动争议,可以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予以处理。

有关机构发布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5报告》显示,全国劳动力一般周工作小时数约为45小时,高于《劳动法》中“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中“每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的相关规定。

北京东四环,高档写字楼鳞次栉比,多个大堪购物中心亦坐落于此。中央商务区内,绿草盈盈,还建有一座占地1万平米的“空中花园”。

大学毕业后,小曾如愿进入在业内负有盛名的某公关公司。然而光鲜背后,却是无奈的付出。尽管他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了8小时工作制,“但是我们很少准时下班。”小曾说,上午向客户汇报业务,客户的意见和指令通常要到下午才能反馈回来,“这样,工作就很难赶在6点下班之前完成了。”“最忙的时候就得熬通宵,从上午10点一直熬到第二天早上7点,这种情况一个月会出现好几次。”小曾说,公司其实很少明确要求员工留下来加班,只会给出完成工作的截止日期,但要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工作就不得不加班。“如果在截止日期前完不成任务,工资和奖金就到不了手里。”

不仅平时需要延长工作时间,节假日也常常不能休息,公关公司承担着为客户推广产品的职责,而节假日、休息日则是最好的宣传时机,小曾的同事曾说,“别人的放假日,就是我们的“受难日”。当别人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我们却在加班工作。“困得不行时,小曾会选择与同事聊天来提神。“等你习惯了熬夜就会发现,一到晚上,同事们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尽管知道公司的做法可能违法,但是小曾却没有想过要维权。“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要是不愿意加班,老板随时可以让你走人。”

在小曾公司楼上的程序员小韩笑称自己和同行是“夜夜做项目,敲码到凌晨左右不是人,都是程序猿。“有时候即使按时完成工作,客户通常也会不断让你修改、优化。因此,有些人第一次交上去的时候就给自己留下了“优化”的空间,然后加班磨洋工。”前不久,受不了长期加班之苦,他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虽然还是编程序,但这家公司很开明。能够注意改进管理方式,合理分配工作。由于上下级之间沟通顺畅,大家干劲十足,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小韩说,“现在,我上班时间差不多能把工作完成。下班之后还能看看书、会会朋友,周末也有时间陪家人。工作不再乏味枯燥,生活也有意思多了。”

我的生活都被加班挤占了,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出差;不是在采访,就是在赶稿。”在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的L说“我还曾参加过一个采访社团,连续出差两周,周末也在工作。组织者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周末需要休息,反而认为周末采访是“敬业”。

“有一个周末,我正陪父母逛街,突然接到同事电话,说有急事要集体到单位加班。我连忙赶到办公室,原来,是主编认为一篇稿子的结构有问题,要集体讨论修改。其实,稿子的出版日期排在了下个月,完全可以等第二天上班再说。”在采访过程中,L也注意到很多公司、机关习惯于在周末开会。每次开会都是单位领导带头,上上下下一片忙碌,“到了下时间,领导还没走,你敢走吗?同事还在工作,你好意思先下班吗?如果比其他人下班早,会不会显得工作态度不积极?父母从小就告诉我“先吃苦后享福”,似乎一定要奋斗出成绩才有权休息。在此观念下,许多人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在勤奋努力,而又不自觉地“勤中偷懒”,结果造成工作时低效、休息时忐忑,实际上是生活、工作“两伤”。就我所在的团队来说,过去总是在周五开选题会,组长还催促大家周末落实。周末联系不到采访对象,大家各自为政,手忙脚乱却没什么成果,更得不到休息。今年开始,选题会改为周一开,大家在办公室当面沟通、定好方案就马上执行,加班少了,杂志的质量也不降反升。

某知名公司高级主管表示,“每周40小时工作制越来越难实现。尽管智能手机和远程工作软件带来了灵活性,但“一直保持联络”的必要性经常叠加在传统的8小时工作日以外,而不是期间。”她表示,“你不能回家就关掉设备。在美国,你可能结束了当天的工作,但在中国即将迎来早晨,你需要作出答复。把下班后所有在线时间包括在内,工作时间总长就会迅速増加”。

“我们做互联网的,根本不加班,因为我们从来就不下班。”一家IT企业负责人程亮说,不少互联网公司当家人极力倡导无限加班模式,为之不惜花巨资开办食堂、澡堂、健身区等生活配套设施,总之就是要让员工足不出公司,以公司为家。加班常常被视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的象征。基至有企业家把加班当做员工“嗷嗷叫”的“狼性”标志,互联网公司的“激情”企业文化确实使员工因为加班失去了很多作息时间,但另一方面,工作上的成就感也让员工热血沸腾。

对上班族来说,熬夜、久坐、三餐不规律已经成为职业的“常态”。小刘被公司指派到某科技园参与一项目的封闭开发,负责软件开发管理工作。公司租住附近酒店作为了目开发期间住宿场所。“从项目组微信函及邮件的记录来看,他经常连续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甚至五、六点,短暂的休息后上午又开始工作。难得的春节假期,年初三就开始加班,公司不断地催促进度,施加压力,他在猝死的当天凌晨一点,还发出最后一封工作邮件。”小刘妻子说。

所谓“封闭开发”,就是为了完成一个项目,将所有成员全部拉到一个地方,吃住全在一起,几乎是完全与外界隔绝,以求集中所有精力工作。”小刘同事介绍说“特别是一些IT公司为了完成项目,经常进行”封闭攻关”,长则几个月,短则几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全身心地放在工作上,通宵加班是常事,基本上“封闭“一次,就要“脱层皮”。虽然项目完成后,也会有补休,但体力透支的太厉害了,根本缓不过来。”

近年来,国内某大型电子代工商F公司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F公司因为长期安排员工超时加班,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另一方面,该公司员工又主动多求加班。为此,政府有关部门成立了工作小组,专门对该公司加班情况进行调查,以下是调查情况记录:

24岁的南阳女孩小芳就是冲着加班费来到F公司:“没有技术到哪都是苦力,但在这里,多出力就能多拿钱、现在想进这里打工的,会事先打听哪个工厂加班多,都抢着进加班多的工厂。加班加多了比工资还高,加班费往往能占到月收入的6o%以上。

“在生产旺季里,公司要求工人“十三天休一天”“三十天休一天”工人连续多月每月加班达140多个小时,有时候加班达152个小时,厂方会与每一个员工签一份自愿加班的协议。刚满22周岁的山西小伙小陈进厂时的工资单显示底薪为1800元,加班工资387.75元,扣除住宿费和伙食费,实发工资1674.82元。“我们出来就是为了赚钱的。如果你不签加班协议,可能到最后,你的线长、组长就连一个钟点的加班都不给你了!”“我也想多赚点儿钱,以后好回家乡县城买房子,现在娶老婆都得有房子”“有80%到90%的员工都喜欢加班,多赚点钱来可以回乡买房子。”

某大学教授表示,F公司军事化的管理体系对底层工人身心造成巨大压力。“由于工人没有集体力量与企业进行博弈,他们只能依靠加班增加收入。

“自愿加班和自愿上班一样,是一种权利。”经济学者S认为,“老板也没有拿枪逼你放弃别处的高薪工作,那你自己去他那上班或加班,二定是你认为这是你能拿到得最高收入,不然你不会去。”自由选择、高度竟争的背景下,为了钱自愿加班,似乎能被充分理解。

某大学劳动关系所研究员C表示,“劳资关系”,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不能仅依靠市场调节。它还包括人的基本权利和生存问题,这需要政府的介入调解和劳动法的保护。”“政府只能保证你的最低收入,没有理由要求每一个企业涨工资。资本追求利润,工人追求工资,这是天性,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只有通过法律程序上的博弈,才有可能形成平衡。”C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强资本、弱劳工的局面并未发生变化,“利润空间过于向资本方倾斜。”

法律专家T认为,“强资本弱劳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客观存在的问题。劳动关系中劳资双方不像民事关系是平等主体的关系,而是一定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单个工人相对于资方在力量对比上明显处于劣势,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如果没有有效的劳资利益平衡机制,必然导致在初次分配中资本与劳工的利益分配比例不合理,最终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劳动法学专家R教授指出,“休息权是我国宪法直接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尊重休息权,不仅是遵守国家法律,也是尊重自身的权益。完整意义上的休息不仅包括体力休息,还包括精神休息。”

社会学家Z认为,在创新成为最大生产的今天,人作为创新的主体,不该再被当做机器看待。机械性加班带来的一些效率,是以牺牲员工的潜力和创造性为代价的。更不用说,过度劳累会把员工的加班效率迅速拉低到平均值以下。经济转型不仅意味着产业形态的转型,也意味着经营模式、管理体制的转型,高端的经济形态必然依赖规范的、法治的管理体制,也意味着劳动者权益的有效保障。现代的、高端的产业不可能建立在“劳工奴隶制”上,创新的、有活力的经济体必然依靠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劳动者队伍。而劳动者的活力与创造力的首要条件就是人格得到尊重、权益得到保障。

21世纪以来,代工行业在中国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将劳动密集的制造加工环节外包给位于中国的代工工厂,包括电子产品、汽车零件、服装纺织、家居产品、光伏、凑成电路等,行业覆盖面广,中国也成为“世界工厂”。代工分为原始设备生产商和原始设计制造商,前者仅负责生产而不进行设计,后者既生产又设计。中国常见的是原始设备生产厂商代工形式,客户拥有设计专利,对原材料和生产流程完全掌控,并负责最终销售。

作为跨国品牌的代工商,F公司必须与对手在价格、质量和交货时间等方面相互竞争。为了获取客服的订单,只能降低成本以维持其竞争力,而低利润里的成本也就被转嫁到生产线的工人身上。

据报道,我国的代工企业正从单一的制造企业向研发和制造兼有的复合型企业转变。一些企业已经完成了这一战略调整。譬如华为、中兴、美的、格兰仕等,曾经都从事过低端的代工业务,但是他们及时从单纯代工向自主研发转型,最终形成了强大的自有品牌。

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解放生产力,把人从繁重的社会劳动中解放出朱,让其能够自由地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在十八、十九世纪,只有一小批不必为生活奔波的阶层,才能享受休闲度假,现在,欧盟要求所有成员国要保证每年最少有4周的带薪休假,包括全职职工和非全职职工。事实上,不少国家的休假天数高于4周。热爱生活的法国人,是带薪休假制度的最初发起者。早在1936年,法国政府就明确提出所有法国人每年都应该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现在法国带薪休假已经多达每年6周了,而且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也降到了40小时以下。法国人把休假看作不可侵犯的权利。他们总能以最休闲的方式度过假期。芬兰的工薪阶层有6周的法定带薪休假。工会确保职工不必担心因为休长假而丢掉工作。芬兰政府还要求雇主向休假人提供额外的津贴,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钱外出旅行或消费,而不是只能在家中消磨时光。某大学肖教授认为,保障休息权是保护职工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理应得到尊重。同时,保障职工的休息权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姑且不谈社会文明的进步,需要有人有时间来创造和分享,即使退一步仅一个人的社会角色而论,一个人除了是一个单位的职工,另外担任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家庭和社会义务,如果体息权得不到保障,职工不能更好地履行家庭和社会义务,与社会进步肯定是不符;其次,职工的休息权得到保证之后,他自愿的消费选择对扩大最终消费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些企业可能希望自己的职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而寄望别的企业的职工来消费自己的产品,但是谁来保证这些消费必需的体闲时间呢?再者,企业要发展,降低单位时间劳动成本是一个方面,提高劳动效率和职工素质应该更加重要。而要提高劳动效率,保证职工获得足够的休息则是必不可少的;要提高职工素质,则更需要让职工又有足够的深造时间。

有研究显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发展的过程中,劳动者感觉“最累”,这也往往是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和企业扩张最激烈的阶段。这个时期,劳动者普遍工作疲乏,呈现出过劳状态。当前,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劳动者的工作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这让很多人心甘情愿加入加班行列,结果就是这一群体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累”是一种现实状态,但同时也是一种心态,不少白领,工薪一族,把物质看成了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过于注重物质而忽略精神,结果就是被物质所累,为房子、车子、位子奋斗一辈子,在不知停歇的奔跑中逐渐失去了自我,忘记应该等等自己的灵魂。

消除“累”的现实状态,当然需要各种劳动法律法规条文紧跟而上,以充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报酬权,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充分释放制度的红利,为民众的生活、福利兜底,而要消除“累”的心态,无疑更需要人们学会放下、放空,以更自由开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个人,学会奔跑是好事,但如果只是紧盯目标,却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和自己的灵魂,还真是件遗憾的事。

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指出当前加班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紧扣给定资料字数不超过300字。

1、就业形势严峻,为避免失业而加班;管理方式落后,不能合理分配工作,为完成任务而加班;

2、管理思想影响,认为加班是“敬业”;手机和远程工作软件,下班后继续工作联络,使处在隐形加班状态;

3、加班被视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象征,“激情”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加班;软件开发等行业“封闭开放”项目的工作模式,让加班成为常态;

4、劳动力市场强资本、弱劳工,利润向资本方倾斜,工人只能依靠加班增加收入;

5、经济大环境使然,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和企业扩张激烈,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很多人自愿加入加班行列;社会心态使然,注重物质忽略精神,不少人为房子、车子等奋斗,不知停歇的加班。

第二题:“给定材料5”中,人们对“自愿加班”。有不同看法,经济学者S认为“自愿加班”和自愿上班一样,是一种权利。”结合给定资料,对S的说法进行评析。(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消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 自愿加班是一种权利 ”的说法并不合理。理由如下:

1、自愿加班并非真正“自愿”。目前劳动力市场强资本、弱劳工,利润向资本方倾斜,工人只能依靠加班增加收入,这种市场调节的“自愿”是无奈之举。【材料5某大学教授和研究员C的观点】

2、 自愿加班会涉嫌违法。《劳动法》规定,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超过这个限度的加班即为违法。【材料1的法条】

3、自愿加班,并不经济。创新、有活力的经济体必然依靠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劳动者队伍。 机械性加班带来效益,却牺牲了员工的潜力和创造性。【社会学家Z的观点】

当下,我们更需保障劳动者不加班的权利,让其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样才能提高劳动效率和素质,助于承担家庭和社会义务。

第三题:假如你是“给定材料5”中对F公司加班情况进行调查的政府工作小组成员,根据给定资料,给出调查结论,并说明法律依据和事实。(20分)

要求:结论明确,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400字。

结论:F公司涉嫌违规延长加班时间、违规要求工人加班。

法律依据:《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量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违法事实:经调查公司要求工人“十三天休一天”“三十天休一天”,工人连续多月每月加班达140多小时,甚至达152小时,超过法定月最长加班时间3倍之多,且未经过工会与工人协商,因此F公司涉嫌 违规延长加班时间、违规要求工人加班。

第四题:“给定材料7”提到“无论社会、企业还是个人,学会奔跑是好事,但如果只是紧盯目标,却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和自己的灵魂,还真是件遗憾的事。”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言语流畅;总字数字。

“累”,关乎状态也关乎心态

《小康》杂志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当中开展“个人的年度心情”调查。在全国参与这项调查的2013个人中,“累”字成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并且,人们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累”的感受: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特别累”,还有人“越来越累”。当然,也有少数人“累并快乐”或者“累并幸福”着。

杜甫很忙,国人很累。这项国人年度感受的调查,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现实生活中,白领职场里,一谈到工作生活,我们最常听到的一个字,就是“累”。累什么呢?累位子、累票子、累房子、累圈子、累孩子、累孙子……“累”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精神状态,难怪有90后在网上发帖称“很累,感觉再也不会爱了”,立马就引发互联网新词“累觉不爱”横空出世。表面看来,这是一种调侃心理,背后更不乏对“累”的感同身受。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几乎不可避免的,国人步入了“累时代”。有研究就显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发展的过程中,劳动者感觉“最累”,这也往往是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和企业扩张最激烈的时刻。中国正在逐步进入这一阶段,因而“累时代”已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国人的工作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老板时常耳提面命的一句话是“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这让很多人心甘情愿加入到加班行列,休息权无法充分落实,结果就是这一群体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上城市工作、生活半径日益增大,许多工作一族每天在家与单位之间疲于奔命,同时又要为房子、车子、孩子、老人等家务事四处奔忙,无法不感到身心疲累。

“累”是一种现实状态,但同时也是一种心态。物质主义迷雾下,不少白领、工薪一族过于注重物质而忽略精神,为房子、车子、位子奋斗一辈子,结果就是被物质所累,在不知停歇的奔跑中逐渐失去了自我。或许,也正是在这种大家争名逐“累”的潮流下,一些白领迫于竞争压力,才不得不“装忙”,导致“被过劳”。一项调查就显示,在12000多名被调查者中,86.1%的人承认自己会在工作中“装忙”,其中15.9%的人“经常装忙”。这种“装忙”的状态,或许正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中国员工勤劳却不敬业”。此前,盖洛普公布对全球雇员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就称,中国员工敬业度不高。这与国人普遍感觉很累,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许,正是因为没有真正把职业当成“志业”,而只是谋取物质需求的饭碗,国人才在追逐物质的累、装忙的累、拖延耗时的累中,逐渐失去自我。

消除“累”的现实状态,当然需要各种劳动法律法规条文紧跟而上,以充分保障劳方的休息权、报酬权,同时充分释放制度红利,为民众的生活、福利兜底。而要消除“累”的心态,无疑更需要人们学会放下、放空,以更自由开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会奔跑是好事,但如果只是紧盯目标,却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和自己的灵魂,还真是件遗憾的事。(选自《重庆日报》作者:李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站长申论素养版百度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