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口述小学一年级进位加法上册数学进位加法的算理?


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推荐度:
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知识经验基础,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提炼出问题,再进行合作交流得出计算方法,从而让学生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笔算加法。  整堂课“运用低段教学环节”将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渗透于“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引导学,提炼问题;解决问题,构图小结;反馈练启,体验成功;拓展创新,再构提升”中。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教学理念。  课初,先由学生自主观察主题图,找出已知条件,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再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提炼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他们一共有多少张邮票?”,然后列式解答。在本环节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提问,由于学生们都想提问题,而时间有限,所以我巧妙地让同桌之间互相提一个问题,这样既给了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也合理利用了时间。  课中,进行了两次小组合作。第一次是各组学生合作交流“如何计算”,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得出了多种方法,如:摆小棒、口算、拨计数器、竖式等,并且学生都能主动上台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交流。第二次是在学生计算完“例题”和“试一试”后,合作讨论“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笔算进位加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构图小结,且把注意事项编成儿歌的形式,不仅利于学生记忆,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最后,通过拓展创新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笔算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课总结时,先让学生根据构图复述本节课重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笔算的方法,而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提升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整堂课上完后我觉得还有些不足:  1、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我虽然及时点拨,但没有强调“计算时应先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计算中有从十位相加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忘记加的。  2、在出示儿歌后,直接让学生读,所以造成有些学生因不认识字而不会读。应先一句一句的领读,然后再一句一句的帮助学生分析,进而有利于学生记忆儿歌及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设计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做到课前精心准备,不仅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这样才能做到课中善于调控,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2  这节课先由复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开始,巩固了竖式计算中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的方法。这样的复习即巩固了旧知又为新知作铺垫。  由情境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课堂中我创设了田园小卫士检查白菜地的情境,根据已经检查的数目和没有检查的数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列出进位加的竖式时,我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在学生算出结果后由教师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同样是让学生尝试验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接下来的试一试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中连续进位的'难度稍有提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规则,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再交流。在这里还要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竖式计算注意的要点。  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遗憾之处:  第一,虽然重视了小组合作,但小组合作还要注意在学生已经独立思考后再展开,否则学困生会受到思维活跃的学生的限制或中懒于思考,要留出大块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第二,课堂上有的孩子认为计算很简单,没有重视,草草的看题,审题就更谈不上了。在写竖式时就会把数字写错,如136+478,结果写成了186+478 。再有一些孩子写作业时不能集中思想,总是会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这样出来的计算题谁能保证它的正确性?还有数位不对齐,加看成减,……看到这些情况,孩子们都会说是粗心。粗心是什么?为什么孩子要这么粗心呢?粗心也与孩子的学习习惯密不可分,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或者是边讲话边做作业,……这些都值得我们老师格外关注,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受用一生的,从起点开始就要好好抓,不能放松。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3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过程,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喜欢数学。  为了顺利地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中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点:  1、抓住知识“生长点”,巧设复习过关题,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本节课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所以上课伊始我首先以“游戏”和“抢答”的形式设计了三类练习题,对刚学过的“9加几”进行了回顾复习,通过复习为下面学习新知做好了知识铺垫,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保证了学生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2、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新授过程中,我设计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入手,利用教材中学生领取饮料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设计安排,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找出了两个主要问题(两组一共要多少瓶果汁;两组一共要多少瓶水);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先寻找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学生很轻松地列出了算式。但在探索用多种方法计算得数时,学生只探索出了一种计算方法“凑十法”,给人的感觉学生的思维想象太狭窄,可能这与第一节课“9加几”的教学时,强化了“凑十法”有关系。在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我把第二个问题完全放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教学由“扶”到“放”,师生平等参与,共同探讨、交流,学生拥有了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分层练习体现不够,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课堂语言还不够生动简练等。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算法,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自我感悟,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发自内心的选择出对于他们来说最简便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习、怎么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在体验中获取到知识,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学习的乐趣!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4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是在“万以内的加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以往计算教学总是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为避免这一点,又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课就从学生熟悉的关于中国特有动物的统计表中获得数学信息,产生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使学生感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二、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方法来学习新知。  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学生已学过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本课通过对旧知的回顾,激起了学生对加法计算法则的记忆,再引导学生采用尝试、讨论的方法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了知识的迁移效力,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针对计算的枯燥,在巩固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形式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激发学生做计算的兴趣。  一节下来,我发现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学生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容易发生忘记加进位1的情况,造成错误率较高。所以除了提高练习的强度外,还要有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来强化提示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5  对于一年级数学来讲,计算是基础又是重点。我认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又要以10的组成与分成为基础。如果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应该是没有阻碍的。所以,在教学9加几的时候,我先巩固学生学过的10的组成,让学生能很快的知道看到9的想到1,1的凑数是9,看到8的想到2。先让他们知道如何凑十,然后就加快口算、计算速度。直到他们非常熟练的找到5、6、7、8、9的'凑数。接下来我就重点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思考过程与方法。  先引导他们想怎么样计算,要怎么样去想?没有料到的是,两个班都有一个学生都能按我预想的要求说出了计算的过程和方法。接下来我就对学生说出来的进行讨论,让全班学生参与,然后我再重点的讲解计算的过程和方法与道理。结果学生做起很得心应手,非常的感兴趣,原来要用数手指来计算的学生,现在能心算了。他们那高兴的样子啊,我看了有说不出来成功感。然后接下我并没有上新课,在9加几的上面多用了一点时间,让他们做得有味了,我才教学8、7、6、加几,在这儿我没有让学生按书上的要求进行思考的,我就直接让学生只想大数的凑数,但还是让学生明白也可以想小数的凑数,那样做要难一点。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6  在上周上完这节《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课之后,数学组进行了教研活动,让我也有机会听到各位老师对我这节课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结合老师们的评价,我又一次对这节课在设计上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思考,针对学生在学习进位加法上存在的困难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点收获:  一、完整讲解算法。  本节课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释算理上,解释“个位满十要怎么办?”怎么出现进位的‘1’的?”对于这些问题,我通过摆小棒来解决突破。但是,我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班级里的部分学困生,搞明白了个位上怎么算,但是进了位之后,怎么算就很模糊了。于是就有学生在作业里反应出一个现象,个位满十只管进位,小“1”也大大方方地写在横线上,但进位之后的十位加法,依旧如不进位加法一样算。并不把这个“1”当一回事儿。再问她,这个“1”怎么不算啊?他(她)也是一脸的茫然。  分析原因:学生明白了个位满十要进位,但怎么进位并没有很好的掌握,主要因为我在教学中也是一句话带过。没有在新授的最后,概括地、完整地讲述计算的过程,也没有引导学生来说一说。可能对算理讲得比较多而忽视了算法。张老师提到的建议颇有几分道理。算理固然要讲,但讲了也不一定学生们都懂,因为学生之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算法一定要讲透,先学会怎么算,等学生的知识水平成长到一定程度,他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算理。注重算理的同时,不能忽视了算法的重要性。  二、练习中的连续进位的问题设置合适吗?  在专项练习中,有一道4555的连续进位题,当初在备课时,也考虑了一番,是否将此题列入本节课的练习中。因为连续进位超出了本节课的知识范围,但在书本的课后练习里又有涉及。在评课过程中,老师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在教研活动之后,我认真回想了当初课堂上的情况,学生在连续进位的时候,不知道十位和百位上的数要怎么填,甚至出现了550或10100等情况。而我给出的只有口头上的解释,学生似懂非懂的情况下,我开始讲解下一题。显然,这道题对学生而言是有困难的。学生掌握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但是学生在遇到十位也满十的时候,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事后我考虑再三,认为这题不放在练习里,放在第二节课上,而且可以借助小棒、正方体或是计数器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连续进位。这样,学生的理解可以更透彻,掌握可以更扎实。  三、比较的方法不仅仅在利用“<”和“>”  在解决“带50元钱够吗?”的问题时,我直接想到的是拿算出来的`56与50比较,因为56>50,所以不够。老师评课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比较两数的大小,不仅仅只能用直接比较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减法,再比如以后学习分数的性质之后利用的除法等等。而我的教学就将我思维的局限性固着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知识的拓展和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7  今天教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例5,这是“用数学”的内容,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开放的问题情境――运动场中啦啦队表演图,看着这一幅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能够列出不同的算式,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不受局限,我在本课为孩子们创设了比较大的空间:  空间一: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始。出示主题图后,我先给了孩子们观察图的时间,但没有让他们说看到了什么,而是直接将要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一共有多少人?”那么啦啦队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帮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答案,有的算式列成了“8+7=15”,有的列成了“9+6=15”,列出算式后,我还重点让列式的孩子给同学们讲了为什么这样列,孩子们讲的非常完整“第一排有7个小朋友,第二排有8个小朋友,两排一共有15个小朋友”,“我看到男生有9个人,女生有6个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15个人”。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到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空间二:找不同,进一步体会加法含义  在学生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孩子们感受到了这两种解答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得到的,列式不同,但解答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用加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进一步体会了加法的含义。  这一例题的解决让学生切实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8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计算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一直是教材编写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本课的难点如何去突破?新课程的理念如何去体现?经过一翻思考,我有了自己的主张:笔算的难点如果靠大量的练习题去巩固,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计算的正确率也不见得会很高。在笔算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忘记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或者忘记把进位的1加进来。针对这个问题,如果能想个好办法让学生不忘记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教材的主题图,三年级学生不能很好理解“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等概念,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的辨析,以至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符合逻辑,没有实际意义,如“已知的哺乳类种数比中国特有的鸟类种数多多少种?”针对这种情况,我如何来改进呢?  首先,我将主题图进行适当的处理.在课前我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然后再根据教学的进度将表格的三列数据分别呈现,在这节课里我只呈现"中国特有的种数"一列,引导学生提问题,列算式,引入本课的重点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产丰富的国家.在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珍稀的动物,你能说出几种吗?  生:我知道有熊猫是我国珍稀动物.  生:我知道东北虎是我国珍稀动物.......  师: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们的祖国,还存在着这样几种珍稀动物:(师点屏出示)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这几种动物分别属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你想不想知道这四类动物在我们国家存在的具体情况?好,请同学们看屏幕(师点屏出示下表)。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表,你获得了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哺乳类一共有110种。  生2:我知道了两栖类一共有30种,爬行类一共有25种,还知道鸟类有98种。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  生2:爬行类比两栖类少多少种?  生3: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师点屏出示:在中国特有的动物种数中,鸟类有98种,爬行类有25种。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师:你能根据这这个问题列出正确的算式吗?  (生说算式,师板书:98+25=)  在这个环节上我感觉自己的情境创设比较到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给我们提供的统计图表提供了多个信息,根据教学需要,我在进行教学时,将和本课重点无关的两栏大胆舍弃,这样,避免了因为信息多而导致学生无从下手的现象,不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在进位的过程中,学生特别容易忘记加上进位1,不管老师如何提醒,如何强调,总是有学生忘记.如果我把这个进位的1编成一个小故事,学生是不是印象会更深刻呢?  在讲完例题后,我话锋一转:同学们,关于这个进位1还有个小故事,同学们想听听吗?学生立刻来了精神,一齐大声的说:想!我马上娓娓道来:今天是猪八戒的生日,他的很多好朋友都来向他祝贺生日,这不,猴哥也来了.孙悟空高兴地对猪八戒说:“八戒,今天你的生日,我准备送给你一个生日礼物.”猪八戒听到有礼物送给他,高兴地拍起手来,忙问:“是什么礼物呀?是不是好吃的呀?”孙悟空说:“我把我的金箍棒送给你。”八戒听了很奇怪:“金箍棒不是你的独家看门的武器吗?你为什么要送给我呀?”“我听说你最近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可是你总是忘记加上进位的1,今天我把我的金箍棒拿来,进位的`时候,用上我的金箍棒,提醒你别忘记了。”边讲着故事,我边用黄色粉笔在进位的地方写一个1。学生个个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就对进位的1有了深刻的印象。然后在练习的巩固中,我提醒的语言变成了“同学们别忘记了满十加上孙悟空的金箍棒哦”。从作业的反馈中发现学生的正确率比较高,这也为后面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垫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综观整节课学生的探究的时间和时机都没有把握好。是我这节课一大硬伤。  笛卡尔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我更愿意理解成:在数学教学上我要做一个思想者,更要做一个践行者。多去积累以提高自我素养,多去学习以提高自我能力。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9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中,加深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意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充满了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  1、用故事导入新课激起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力的重要源泉。在故事的讲述中设置许多问题,诱发出探索性思维活动。有趣的故事,结合课文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2、探究与合作相结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像58+6=?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学生用学具分别表示58和6,然后动手摆一摆。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想的?对不同的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然后我简单的说了进位现象及进位点之后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先练习,试着自己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学生计算的劲头很高,问他们有问题吗?都一致摇头说没有  计算结果很快交上来了,我发现学生的错误比较多。总结错误类型有:题目数字抄错导致计算错误;该进位的没有进位横式得数漏写。  我想学生是会计算的,只是很容易出错误。我没有过多的批评,让孩子一一订正之后,总结了几种主要的错误情况,让他们分别对号入座,并且一起总结出了检查的三步骤:  一、读两遍题目,横式一遍,以防抄错题;  二、检查横式的得数有没有漏写;  也许是刚刚经历了错误,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吧,练习时学生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了。  3、玩中求知,体验生活数学。  练习时,为了避免学生单调计算的枯燥性,我设计了“找朋友比赛性的练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练习题使得课堂气氛较好。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如对学生的巡视不够彻底,学生说算理的过程不够完整。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0  今天上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感觉学生学得很累我也上得很累。现在重新给这节课整理一下思路,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首先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把新知识转化成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学。而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达到很熟练的计算程度。这部分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但是,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时,对于计算的过程方法也就是表述:先算(),再算(),有一部分学生还没能熟练地表述出来,所以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个内容时,学生也一样没能很快地说出计算的过程。特别是到再算()时更是一个难点,或许是在上前面的内容时,我没有特别强调“拿先算出的得数来加上还没有加的另一个数”这句话的原因吧。  其次在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时候,我因为担心时间的问题和课堂纪律的问题,所以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进行摆一摆、算一算,而是我把小棒图画在黑板上,然后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丰富的数学活动,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练一练中学习,虽然教学目的达到了,但是感觉学生的感悟没有那么深刻,所以也是造成对计算的过程方法表述不够清楚的原因吧。  因为一直都在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虽然这为后面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做练习时感觉学生对利用“凑十法“凑成整十数这个方法不够熟练,不喜欢用这个方法来计算,虽然我们提倡算法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用,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对于后面教学简便计算应该是不利的,因为凑十法是简便方法计算中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  教学完这节课,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确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可说是环环紧扣,一环脱落,将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而上面存在的问题说明我还要更深层次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备课要更加充分,仍然要努力填补自己教学能力的不足。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1  这是一节练习课,重在巩固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所学的知识,前面所学对于基础好,思维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是很好地掌握了。但是,对于那些稍微落后一些的'学生来说,掌握得还不够,所以我精心准备了这节练习课,查漏补缺,巩固所学。  我设置了一个有趣的导入,让学生很快记住了不能忘记进位1,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也强调了几次,发现忘记进位1的情况是少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写了进位1,但是在计算式还是忘记把1加进去,所以后来我就让两个小朋友上来做一道题,一对一错,让学生自己来讲,主要是让那些基础不大好的同学来讲。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如果我在练习之前把主要的知识点和易错点讲出来,或者让学生自己讲出来的话会更好,这也是我以后要注意的地方。练习部分我尽量做到有层次,由易到难,但是还是有些地方设置的不够好,在讲解时生怕学生听不懂,努力讲很多,后来发现,老师努力在讲很多话的时候很多学生并没有在听,所以老师在该讲的时候讲,不该讲的时候就不要讲,尽量多让学生自己来说,这样学生会更愿意听一些,而且更能体现生本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本单元分三小节完成,第一节,学习9加几,这一小节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并接受凑十法,第二节,学习8、7、6加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凑十法,同时要求学生在“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几种方法中,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第三小节,学习5、4、3、2加几,这一小节是完全脱离实物,让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进一步巩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种算法,也为今后学习加法的交换律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学生对凑十法掌握较好,能根据具体的题选择合适的凑十法,在口算小数加大数的试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用凑十法,只有少数学生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另外一个算式来口算的方法。本单元的解决问题与以往的解决问题相比,有两个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在得数后面写出单位名称,二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灵活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首先,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我出示三张数字卡片让学生用组数的方法写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再让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积极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并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这样的设计,较好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新课改的理念。进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其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大胆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总结出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这个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在自主中去做,归纳结论,概括规律,体验了发现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实践,思维表达能力。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对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不够。在让学生估计两个数的总和时,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大胆放手让他们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4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全体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思维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学生关注的情境。  情境创设要体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或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入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节课的情境设计紧扣教学主题,富有数学味。这个情境看似简单,但不会给学生一览无余的感觉,因为每棵树上都有两种颜色的苹果,简洁中蕴涵着层次性。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两棵树为基准,大多数学生能很快列出8+5=13的算式,直奔本节课的主题,显示出该情境的直观性,满足大多数学生成功的愿望。以苹果的.颜色为基准,部分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出7+6=13的算式,这样给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个机会,显示出该情境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现。同时该情境把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例题和协地统一起来,极少其他非数学因素的干扰,使教学环节的衔接非常自然,在教学中发挥了高效性。  进一步用“凑十法”口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我以此为支点,在教学中进行生成点的选择。当让学生说说两棵树一共有13个苹果用算式怎样表示时,居然有学生列出了10+3=13的算式。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5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由于学习例1时学生已知道计算的法则,在本课着重解决百位上的数怎么算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先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和运用迁移的方法,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在教学中,运用迁移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从而,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另外,根据低、中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注意力不稳定的特点,巩固练习时设计了"夺红旗"比赛、“争当小医生”等游戏,从而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根据例题教学后,有的学生能融会贯通,有的学生基本学会的情况,还设计了必做题与选做题两种题型,因人而异,速度快的学生两项都做,速度慢的学生可以只做必做题。  在教学时,我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反复强调。但课堂练习交上来一看,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计算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顿时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的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教材上的练习少,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在课堂上得由老师扶着做,在家里得由家长扶着做,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就太有限了,因此,每天光课本和配套练习的作业都让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第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特别是在读题的问题上。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马马虎虎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另外,在家里孩子题目做错了,都是家长检查的错误,孩子们也养成了“做完就放到边上等待家长检查”、“错了可以随时改正”的坏习惯,从来不自己检查,使得大部分学生在独立计算后不检查,错误百出。  第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们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的,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勉强还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们做题时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来的1”等要点。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要点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即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但在集体交流反馈的过程中为突破教学难点、学生估算错误等问题的解决用时过长,造成整堂课前松后紧,节奏慢的局面。而且部分学生认为问题简单,自己都会,就没有用心的听讲,导致计算过程中以前怎么错的现在还是这么错的,特别是在对向前进“1”的处理,不是多加一次,就是忘记加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钻研教材,扎实备课,认真反思上过的每一堂课,寻找每堂课的得与失,争取一节课比一节课上的好。【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2-26数学进位加法教学反思04-22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0-07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0-27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5篇04-01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01-19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1-24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11-01加法教学反思03-04}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进位加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 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3)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 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进位加法教学设计2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和自已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对于美也有感觉,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很了不起,老师要多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去发现。可见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犹为重要。  二、趣味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自学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集中也易分散。我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及年龄特点。  让学生具有很好的评价能力,同时能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人,但由于在课堂有宽松的氛围,学生谁想说就说,在学生个人展示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很想表现自己,树立学习自信心。  小组合作读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让学生体验到把数学学习应用到生活的乐趣。  小组同学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当好小老师及监督员的角色,公正地为小组成员判断其做题是否准确。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及年龄特点。订正,形成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富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堂上交流,让学生体会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并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在问大海问题时,说得精彩纷呈,兴趣盎然。这制造了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了课堂的壁垒,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的知识面不宽,对任何事物都有有很强的求知欲,同样他们对大海充满好奇,想揭开大海神秘的面纱,在向大海提问中,学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四、 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法习惯。问一问,你是怎样学会的。既巩固基础,又初步放手让学生自学。  不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到学生自己各自喜欢的学习方式都很有特色,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于知识早就会了,可在做的过程中,却没有做对,个别同学好的习惯还未正确形成。进位加法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一、创设情境上星期老师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各年级的借书情况,制成了一张表,看:出示“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各年级借书情况统计表年级一本数: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边问边板书:加法) 学生提问题 年级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一年级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说明你们都很爱动脑筋。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探索计算方法:  师:要求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求出结果。  (生练习,小组讨论交流)  2.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会说口算的方法,以及用拨算珠的方法,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通过拨算珠的`方法,强调要在对应的数位上拨算珠,也就是数位要对齐。)  3.鼓励学生用笔算的形式计算。一起回忆竖式计算。  师:在列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如何计算?  师:应从哪一位算起?  教师列竖式计算:  百 十 个  1 4 3  + 1 2 6  2 6 9  3)指名说笔算过程,以及在结果中每一位上数表示什么?  4)小结:三位数相加时应怎样列竖式,从哪里算起?  2、要想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验算。  2)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样列式?  (板书竖式: 1 2 6 )  + 1 4 3  3)学生笔算,看计算的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  4)说明:在笔算是要检查加法做的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得数是否一样,这样的检查叫做验算。  5.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三位数笔算加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生独立计算)  2)你想怎样验算?  3)汇报。你是怎样算的?怎样验算的?  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进位加法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约5分钟)  1、创设情境  师出示两组算式让学生进行比赛。(1、2组的学生口算a组内容;3、4组的学生口算b组内容)  a组:25+13=
16+17=
20+31=  b组:24+15=
75+48=
85+69=  第3、4组的学生在口算b组习题时,一定会遇到问题。老师由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出学习目标:  (1)、想一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2)、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a、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约23分钟)  1、小组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1和“做一做”第1题。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如果不懂,优生对其辅导),寻找学生错例。  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  (1)算法展示  生1:65+78我是这样算的,先算5加8等于13,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9加2生再加1就等于12,十位上就写2,百位上写 1。  生2:……  ……  (2)错例展示  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中,学生经常会忘了加上进位的数。  (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你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对大家说说?  (4)小结计算方法。  师: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约9分钟)  1、“做一做”第2题。(列竖式计算)  (说明:掌握笔算方法有困难的同学到老师这儿进行小组教学,帮助纠错。)  2、开放题:下面的□里可以填几?  5 4
5 4  +□7
+□7  ――
――  □ 1
1□1  (说明:教师对慢生辅导第1题时,其他学生完成第2题。第2、3题反馈时让快生反馈,慢生倾听)  3、想一想?  你能计算出356+678等于多少吗?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约3分钟)  师:这节课学得开心吗?说说你懂得了什么?进位加法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2、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的能力以及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用“倒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是创新性的思维。本课着重安排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策略的运用。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周末,小明、小亮和小红到郊外游玩,休息时,他们打算互相欣赏各自所带的画片。你能找到三个小朋友所说的数学信息么?(出示课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试着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4、他们三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能试着写出算式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9+6,24+6,24+9,24+6+9  师:上面几道算式,哪一道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学生回答,教师擦去第一个问题和算式)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2和第3个问题。  2.教学24+6。  师:24+6=30,你是怎样算的?请四人小组拿出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  小组交流方法:(投影)说说你们的方法。其他同学可以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有问题要问他们么?那我来问:你们先算的几加几?你们是怎么想到先算4+6的?让投影前的同学带领大家够10根捆起来。  让我们跟着课件再来回顾一下这个计算过程。(课件)够了10我们就捆起来,这又是1个十,2个十加1个十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教师板书:4+6=1020+10=30  教师提醒:这是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写完得数后别忘记写出单位名称。  师:这个方法你学会了么?请同桌俩快速的互相说说这个方法。  3.教学24+9。  师: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能赛选出有关的信息列出算式么?请试着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师一边用课件演示一边板书:24+6=3030+3=33请生再说说这个方法。  4+9=1320+13=33找另一生说说这个方法。  师: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尽管计算过程中拆分的加数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把一个数拆开后变成整十数再相加,这就把新的加法算式转化成了前面学过的加法算式。计算24+9的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算法优化)  教师小结:今天的加法题,我们可以用摆小棒的办法解决问题,将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分开摆,并将单根的小棒凑成10根捆成一捆,再计算。  4.对比总结。  师:观察比较24+6=30,24+9=33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我们都是先算什么?刚才这两道题都是先把哪两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呢?再怎么办?  学生:都是个位和个位相加,加得的得数再和整十数相加。  师:再来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也就是说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板书),前面我们学过的二十几加一位数都得到的是二十几,今天学习的二十几加一位数怎么变成了三十几呢?十位上多的这1个十是哪里来的?生回答后教师规范语言“个位满10向十位进1”板书(进位)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了1个十。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师:今天学习的口算方法同学们掌握了么?下面我们就通过练习来检验一下你的  1.想想做做2  师:先口算第一组题中的三题。  从这组相似的题目中,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都是先算3+7=10。也就是说这三道题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加得的得数与整十数相加。用这种方法,快速算算第二组、第三组。(左边同学第2组,右边同学第3组比赛)  2、游戏:摘苹果。  师:的确,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学习非常扎实。这节课,到底是男生学得好还是女生学得好,孙老师也分不清了,所以我想通过《摘苹果》的游戏来赛一赛你们的水平,敢于挑战么?我先来说一下游戏规则:课件上会出现6道算式,算式的得数就藏在黑板上的大苹果中,请同学们推选出男女同学代表各一名,到黑板前摘苹果,男生摘得多,就是男生获胜,相反则是女生获胜。其他的同学不准喊出答案,要在心里给自己的队伍加油。准备好了么?  四、畅谈收获  师公布结果,现在我作为我们学校的爱学习广播电台的小记者采访一下这位同学,请问你获胜的秘诀是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五、拓展延伸  1、有奖竞答。  为了奖励同学们这节课的优秀表现,孙老师特意邀请了小红和小明这两位特邀嘉宾和同学们一起玩一个大转盘的游戏,他们都转了两次,你能猜猜他们转中的各是什么玩具么?说说你有什么高招一下子就猜中了?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分享一下你的思路么?  2、智慧城堡。  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后,同学们就顺利地闯入智慧城堡。接下来,还有更难的问题要考验我们,有信心挑战么?  想一想:35+□=3□,□里都可能是哪些一位数?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35+□=4□,□里都可能是哪些一位数?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其实,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多动脑筋,用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做学习的小主人,生活中的有心人!进位加法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黑板出示:6+7=40+40=80+13=46+7=53+40=46+47=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一些加法计算,请看黑板,上面的这些加法题哪些你会算?哪些你不会算?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相关加法知识回答出:前面的5道题都会算,最后一道题不会算。  教师指名学生口答出会算的题,并抽其中的46+7和80+13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竖式计算:  4  +7  53  教师: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前面5道题同学们都会算了,那最后一道题呢?它又该怎么算呢?会不会和我们前面的几道题的算法一样呢?  让学生做出猜测:可能是一样的。  教师: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验证吧!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列式解答吗?要求学生列出算式46+4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6+7的右边相应写上46+47。  教师: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46+7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46+47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满10了,46+47比46+7多加了40。  教师:还记得前面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借助了什么学具吗?  让学生回忆起借助了小棒。  教师:今天我们也可以首先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理解46+47的计算过程。  指导学生活动:小棒分别摆出46和47,要求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后,再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汇报出:把单根的7根小棒和6根小棒中的其中3根合起来,刚好凑成10根小棒,即成1捆,放到整捆的下面,这时还剩下3根单独的小棒,整捆和单根的合起来一共就是9捆零3根小棒,所以46+47=9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大屏幕上显示:  教师:利小棒同学们已经能算出46+47的结果了,如果没有小棒竖式我们又该怎样计算46+47呢?首先你会写46+47的竖式吗?  请一生上台写竖式后教师一块纸板遮住47的4。  教师:如果我把47的4遮住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不难发现遮住十位上的4以后的竖式和左边的竖式一模一样了。  教师取走纸板,十位上多一个4以后该怎么算呢?你会算吗?  如果学生有会算的,可请他来讲一讲他是怎么算的。  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计算的全过程,教师则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依然从个位加起,6+7满10了,向十位进1,剩下的3对齐个位写,然后把十位上的两个4相加得8,现加上进位的1合起来就是9,把9对齐十位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6  +417  93  教师:比较一下两道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两道竖式后回答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都要把数位对齐,并且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教师: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教师:除了这样算,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引导学生多种算法来解答,如:①40+40=806+7=1380+13=93②46+40=8686+7=93③40+47=8787+6=93……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教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你会算了吗?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做第90页试一试。分别抽三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教师:我们在计算类似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记再加上个位上相加满十进位的1。  2教学例4  出示例4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了,让我们来看看从这幅情景图中你又能提出哪些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呢?  让学生相互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后集体抽一两个学生说出他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教师抽其中的一两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如:26+35=35+17=  教师:这两个算式你会算吗?你准备怎么算?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小棒来算,也可以竖式算,还可以口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竖式来计算第一题。让学生说出他口算的过程:如6+5=1120+30=5050+11=61。  教师:口算的过程和我们竖式计算的过程有联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有两种算法联系,其实口算的过程就是竖式计算的过程。  在学生基本都理解竖式和口算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第91页第(2)小题并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都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进位加法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口算进位加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愿望,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澄溪小学大队部昨天派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到黄沙调查关于《殡葬改革》问题,四年级去了19人,五年级去了26人,大队辅导员从公交公司包来了一辆48座的大客车,你觉得这些小朋友能坐下吗?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电脑显示大客车,座位数,上车各组人数)  2、只要算出19+26=?就可以了(教师板书:19+26=)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19+26=?可以怎样计算?有几种不同的算法?请四人小组一起讨论?  2、全班交流:学生汇报各小组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生1:10+20=30 9+6=15 30+15=45  生2:19+20=39 39+6=45  生3:9+6=1510+20=30
15+30=45  生4:19+1=20
20+26=46
46-1=45  生5:26+10=36 36+9=45  生6:26+4=30
30+19=45
49-4=45..  3、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悄悄的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认为这种方法好?  4、学生反馈  5、第二种方法是怎样的呢?谁能说说。  生1:19+26=45想:19+20=39 39+6=45  6、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下面这几道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7+2756+3864+28  (1)学生自己算一算  (2)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想的  (3)学生反馈  (4)抽做得快的学生说说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帮学生导向计算时选择步骤少的计算较快一些。  7、小结、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怎样口算。  8、针对练习  54+38
37+46
68+32
76+18  28+43
19+75
27+73
44+39  刚才同学们真聪明,通过自己学习就学会了好方法解题,这道题会吗?1900+2600=  (1)自己算一算,再与同桌小朋友交流算法  (2)反馈  生1:1900+2600=4500想:19+36=45然后在得数后面加两个0就可以了。  生2:1900+2600=4500想:19个百加26个百等于45个百,也就是4500。  生3:1900+2600=4500想:只要算19+26=45后面加两个0就好了。  (3)为什么加两个0就可以了呢?老师不明白能帮忙解释一下吗?  生:后面加两个0也就是把这个数看成了整百数,所以是对的。  10、巩固练习:  29+5756+3818+36  290+570 560+380 180+360  2900+57005600+38001800+3600  (1)学生先独立计算  (2)反馈校对  (3)通过计算你知道了什么?  生1:第一组题都有数字29、57  生2:只要算出29+27=86,整百数相加在后面加一个0,整千相加在后面加两个0  生3:29+57=86想:9+7=16;20+50=70;16+70=86。后面两道题只在86后面加0就行了。  生4:有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也有整百整十数加整百整十数的加法。  生5: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想: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整百整十数加整百整十数的加法想:先把前面的数相加,然后整十数在后面加一个0,整百数在后面加两个0。  11、归纳、小结。  三、巩固提高、知识内化  1、综合练习  37+28 45+17
3400+3900 56+21  230+480
67+27
480+20035+75【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1.小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练习题2.《3.1.2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3.大班数学《7的加法》教学设计(精选5篇)4.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说课稿5.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教学设计6.向量的加法说课稿7.校徽设计教学设计8.an教学设计9.an教学设计}

该【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格式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格式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格式【3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把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展计算。2、培育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学问的迁移力量和计算力量。3、培育学生良好的书写****惯和仔细负责的态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教具、学具预备:软件教学设计复****导入1、歌谣2、口算(计算机显示)95=93=85=83=94=92=84=75=65=86=3、计算机显示: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索过程,电脑演示各种计算方法。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展计算。这节课,我们连续用这些方法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合作学****探究新知1、出示57=,同桌合作学****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生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生3:想75=12,所以57=12。(板书)。:同学们在计算时喜爱哪种方法并能计算精确,就选择哪种方法。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把得数写在书上。,师板书。3、争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生依据提示汇报:(师板书)::::92学生抢答汇报得数。4、看书质疑。5、做一做。。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注: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95=84=57=59=48=94=83=92=49=38=29=学生自己做题,观看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看,发觉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6、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许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精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练****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二十一第1题)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根据外面的数变化的挨次先说得数,再说算式。学生汇报。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二十一第2题)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比投影自批自改。3、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4、数学嬉戏。学生依据得数举算式卡片。说出自己找到了哪些卡片。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把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精确地进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把握算法,将5、4、3、2加几的问题转化成9、8、7、6加几的进位计算。(二)过程与方法在解决5、4、3、2加几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将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建立学问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比拟娴熟计算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观看,从计算的角度发觉加法交换律的现象。(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展探究,体验胜利的乐趣。【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把握了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的根底上,能通过规律的发觉,类比迁移,自主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算理。三、教学预备课件等。四、教学过程(一)复****稳固,做预备1、师生互动复****算法。以6+9为例复****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即“凑十法”。2、学生抢答快速计算。9+2=8+5=8+3=7+5=6+4=9+5=【设计意图】稳固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娴熟9、8、7、6加几的精确度与速度,为学生新知学****奠定坚实的根底。(二)比拟发觉,找规律1、在题组计算中初步感受规律存在。2+8=10+5=8+6=9+7=8+2=5+10=6+8=7+9=(1)学生独立计算出以上每组题的结果。(2)教师指名答复,订正计算结果。2、在观看比拟中发觉规律。(1)引导学生发觉规律。看一看:观看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与计算结果。想一想: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不同?说一说: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是一样的,只是位置不同,结果也是一样的。(2)指导学生总结规律。学生自主总结规律。教师帮忙学生整理语言: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3、提醒课题。带着你的发觉,连续讨论5、4、3、2加几。【设计意图】充分利用题组计算,让学生在计算中观看,在观看中比拟,在比拟中发觉。教师引导学生将发觉的规律进展总结提升,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三)类比迁移,重方法1、观看特点。(1)出例如题。(教材第95页例4)5+7=5+8=4+8=3+9=(2)引导学生观看两个加数的特点。(3)学生沟通自己的发觉:每道题中的两个加数均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2、探究方法。(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例题4的学****教师指名答复,订正计算结果。(2)小组争论沟通方法。①小组内沟通,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预设一:连续用“凑十法”解决5、4、3、2加几的计算问题。预设二:借助刚刚的发觉,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从而计算出结果。如计算5+7时想7+5;计算4+8时想8+4;计算5+8时想8+5;计算3+9时想9+3。②全班内沟通,总结归纳不同的计算方法。(3)体验比拟方法。比拟不同的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学生发觉: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就可以很快说出得数。3、总结提升。在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把小数加大数变成大数加小数,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8、7、6加几的方法解决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看5、4、3、2加几中两个加数的特点,借助学生已有的阅历,组织学生在尝试、沟通、比拟、体验中自主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在类比迁移中培育学生的探究力量,让学生体验胜利的乐趣。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篇三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95页例4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娴熟把握5、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娴熟地进展口算。2、培育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5、4、6、2加几的迁移力量。3、渗透统计思想,培育学生良好的计算****惯和仔细负责的品质。教学重点:使学生娴熟把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悟出5、4、3、2加几的的计算方法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引入1、谈话:今日,教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客人,快瞧!他是谁?(课件出示圣诞老人图片)圣诞节快要到了,圣诞老人不仅为我们预备了精致的礼物,还要邀请大家去参与圣诞晚会。!大家想不想去啊?那就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慧才智闯过下面的四关,你就会收到礼物,得到邀请,预备好了吗?第一关:我是小小神算家课件出示题目9+5=8+4=7+5=8+7=7+8=8+5=6+5=7+5=9+3=8+9=指名说说8+9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并课件演示各种方法。师小结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合作学****探究新知其次关:装扮圣诞树1、课件出示:一棵圣诞树教师:圣诞老人想让大家帮助装扮圣诞树,只有算对了下面的题才能帮助。出示5+7=+7等于多少?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能很快说出得数呢?。。,教师板书。。:同学们在计算时喜爱用哪种方法能精确的计算,就选择哪种方法。2、学生试做5+8=4+8=3+9=,独立做后,汇报沟通。3、家族大团聚引导观看三个算式,象这样的小数加大数5、4、3、2加几的算式,你还能想到哪些?(生说师板书)第三关:数客人1、圣诞老人请了爱心小精灵来做客,课件演示,说图意,列算式。2、圣诞老人还请小企鹅来做客,大家能算一算来了多少个小企鹅吗?第四关:算式对对碰。7+5=9+5=8+4=5+7=5+9=4+8=9+4=8+3=9+2=4+9=3+8=2+9=学生自己做题后,引导观看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三、实践与应用1、小马过河生口算,课件演示小马过河
小学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教案格式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一年级进位加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