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佰上铭保健品天猫专营店品牌授权书是汤臣信健指定天猫专营店品牌授权书吗

300146汤臣信健——优秀的消费型公司
汤臣倍健3季报首次投资者交流电话会议纪要和个人浅见
3季报后,汤臣倍健按惯例马上与机构合作开始了第一次投资者交流电话会议。以下为主要内容纪要,供参考。
1、完成既定的2013年全年计划没问题,对完成2014年经营计划完全有信心。
从各个地方的信息来看,稳定增长的业绩还没多大调整,基本未来几年都可悠哉悠哉地完成,游刃有余。至少2014年不在话下,短期内还没有可见的、足够体量、对行业有足够理解的竞争对手出现。
这是作为个人私心的一个无聊提问中确认的信息,主要是因为6月底被吓了一次。
2、明年的策略是不强调外延增长,重点提升单店增长。2013年公司自己运作的KA部分,增长相当可观,最差的都有50%,好的中小型连锁增加了2、3倍的都有!
做强与做大两不误。做强当前渠道,比提高渠道数量更重要。管理层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后来竞争者门槛继续提高。在每年维持40-50%的稳定增长基础上,选择更长远更重要的角度去做,打下成就伟大企业的良好基础。
3、并购:品牌协同、专业市场、电商、特殊渠道,几种形式并重,会加快。大型并购(锁定了几个项目,推进中,哪个先谈成就先来)和中小型(由分公司主导)并购同时考虑,13亿元资金不够用,到时通过贷款或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合作进行。并购时间?比较敏感,不便细说。
3季报后个人提问还是重点放在了并购上,与中报时我提问后的回答相比显然此项工作被加速了,在议事日程中应该提到了相当的程度。从几个重点项目的锁定,到了全面通吃的程度;从有条不紊慢慢转到了快速推进、从慢慢选择到有一个吃一个的方向。
有一个港台口音的女士提问很到位,赞一个!
这些方向的并购,在2013年行业第一轮整顿后,并购成本已经大大降低,时机很好。可并购的中小标的(销售额在几千万到几亿元)非常丰富,十几亿到几十亿销售额的国内国际标的相信也是有的。
那些在门口或冒然投资的野蛮人,找汤臣倍健这样的产业资本一起投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复星医药等对保健品行业不得其法的投资基金,完全可以合作投资。
猜测:2014年并购这块将有多次惊喜上演。
4、行业整顿非常有利于公司发展。比较确定的是日起,贴牌的和进口的保健品完全禁止,原来的QS还能不能延续到它批文截止日,还没有定论。(贴牌保健品占市场3-4成份额,这块空缺市场相当大)。
据个人调查,会销基本成僵尸,小工厂、小品牌逐渐在消失,给优秀规模企业留出了巨大空间。未来行业规定继续出台,对领先企业构成重大发展机会。类似乳制品企业的惊喜可能出现。
未来小企业将不断消失,效率高的优势企业将成为有担当的巨型优秀行业旗舰。
个人判断:从3季度的表现来看,未来整顿效应将持续发酵。个人深有体会。
6、年初会有大的品种批文下来如左旋肉碱、番茄红素、葡萄籽等。原先因为证号问题下架的产品,明年大部分都能拿到保健品批文,恢复上架。蛋白质粉这样的明星产品将增加。据估计,取消QS、限量服用的产品对公司业绩影响约占1%
批文储备在当前成了很大优势。只是有点奇怪为什么公司没有去直接收购一些证号呢?本来是计划在电话会议问的,遗漏了。打电话给投资者部门的小女生怕说不明白,也没问。有心的投资者有机会问问吧。
潜台词:如果来年业绩有啥波动,随时可以推出新品,做业绩不是问题。重点是要稳定增长,打下百年基业。
7、十二篮当初开始运作时,政策还没有这么严格的限制,现在的情况是批文储备不足,因此这块产品线要重新考虑定位。
这种新规出台,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即使是汤臣倍健也没想到。某些主管机关工作人员都很意外。
这也许是符合更高层的方向的明智政策?
反正,大的方向已经明确了,可能调整的,只有细节。
一个不成熟的行业走向成熟,强者恒强,符合当前的发展方向。乳制品行业已经实践过了,保健品行业类似。
8、明年销售费用,根据5年规划,应该比例小了,绝对数增了。销售人员将大幅增加,终端促销增加力度,终端合作支持费用将继续增加。
个人很少看到能有条不紊执行5年规划的企业。只能说,管理层当前游刃有余。
1、读3季报,与历次不同的时候,用了点笔墨写政策。重视。
2、汤臣倍健2013年3季报股东7487人(1季度8625人,中报1.02万;去年年报1.09万;年报持仓基金63家,前10名持股数与3季报大致相当;2011年底7003人),可能大部分还是跟我一样的死捂派。有的还是像我这样,直接负责多个账户的,所以实际决策的人很少,操作的就更少了。看看交易量就知道,大部分是基金们在活跃气氛或你进我出。最近有融资融券后,由于有空,个人适当融资了点,增加了一点资金短线练手活跃一下气氛,顺便自己体验一下短线是不是真的能赚钱?可能自己水平差,暂时来看,获得跟付出的时间、精力、压力,是很不成正比的。
tebbagger可能很多人看到了,但真正买进并持有的人有多少呢?
投资的理论比任何一门学科都少,只要看看格雷厄姆、巴菲特、林奇等这些大师的文字,加上一些爱好者们的总结,基本可以了。但有几个人能真正与当前的实践结合、合理变通、并投资成功呢?
这可能就是十倍股可遇而不可求的原因吧。能力圈只是一个借口。
这可能就是投资真正的难度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浙江省保健品行业协会欢迎您!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即将于10月1日起正
新食品安全法对保健食品涉及颇多,注册、备
近日,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
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秩序,加大规范整
为进一步保障老年人保健食品消费安全,维护
您现在的位置: >
看不懂的保健品:10公司无一销售过百亿 汤臣减5%
来源:理财周报作者:admin点击数:
&&& &整个保健品行业,不光营养素,连虫草这种补药都在跌价,原因很复杂。&
&&& 还记得逝去的太阳神或三株吗?保健品行业的江湖瞬息万变。
&&& 随着2013年即将结束,日起将实施保健品新政,不少业界人士展望2014年,期待保健品行业发生更为深刻的变革。
&&& 而事实上,在行业大变局之前,相关企业已经出现了调整、分化、转型的态势。
&&& &保健品行业关键是要看公司,第一,产品本身好不好;第二,营销做得好不好。这两个东西能做好,中国人其实还是能够接受的,现在与健康相关的公司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位长期跟踪医药行业的私募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 至于如何进行判断,该私募表示,&关键是看增长,而不是看利润有多高。&
万亿产值完成不足1/3
&&& 2013年已渐入尾声。随着近期出台的保健品新政将于日对贴牌市场、无批文产品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保健品行业可能将迎来变局。
&&& 而在新态呈现之前,保健品行业似乎正在经历着一次阶段性调整。
&&& 中国保健食品自上世纪1980年代开始兴起,已历经30多年的发展。在记者接触到的多位医药行业人士看来,&长期来说保健品行业是有前景的。随着老龄化问题凸显,人们对保健也越来越重视。&
&&& 2012年1月印发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行业。
&&& 该规划指出,到2015年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并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企业。
&&& 如今原规划期间已过去近半。
&&& 《2013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006家,产值仅2800亿元左右,与万亿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 另外,尽管2012年保健食品行业销售规模突破了千亿(1100亿元),但同比增长速度仅有4.8%。
&&& 对此,广州一位长期跟踪医药行业的私募认为,&每个行业或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初创期,资金投入很大,不断去扩点,资金回笼很慢;到了快速成长期的时候,开店速度越来越快,一边回笼资金一边投资,增长很快;最后是成熟期,速度会慢下来。药品或者保健品尤其明显,虽然它是一个长期趋势看涨的行业,但也有周期性,取决于它市场开拓的节奏,投资的节奏,还有市场培育的节奏。现在它慢下来了,就要等下一轮的契机了。&
&&& 记者统计A股的10家保健品相关公司业绩时还发现,迄今仍未有一家企业销售额突破百亿。
&&& 其中以东阿阿胶销售保健品最多,不过仅有28.25亿元收入;哈药股份以15.46亿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二;汤臣倍健排第三位,2012年共创收10.62亿元。
&&& 对此,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分析,&整个保健品行业,不光营养素,连虫草这种补药都在跌价,原因很复杂。&
龙头汤臣倍健增速趋缓
&&& 在多数机构人士看来,国内真正以保健品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其实只有汤臣倍健。&它是行业风向标。&
&&& 研究显示,中国保健品行业可分为膳食营养补充剂、减肥类食品、传统滋补类保健品等类别,其中膳食营养补充剂以625亿的零售额占据全行业的62.2%。
&&& 而这恰恰是汤臣倍健的主场。资料显示,汤臣倍健手中握有44个营养素补充剂及保健食品批文,另外50多个处于研发、注册试验当中,一度被视为本次新政的中长期受益者。
&&& 自2010年12月底上市以来汤臣倍健开始了爆发式增长。
&&& 2011年,汤臣倍健归属母公司逐季的净利润增长分别为25.32%、64.24%、103.19%、102.41%,势头生猛。2012年一季末,增速达到161.1%历史最高点。
&&& 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第二季度。受累于3月份的螺旋藻事件和4月份的毒胶囊事件,汤臣倍健盈利增速开始出现放缓,当季仅增长50%。
&&& 很快,紧随着上市以来的首个净利润负增长在第四季度到来,机构开始质疑其高增长神话将面临终结。
&&& 这一年,汤臣倍健的营收10.67亿元,仅增长62.12%;盈利2.8亿元,仅增长50.38%。
&&& 其他保健品同行也遭遇了类似的增长难题。同样主营营养补充剂的交大昂立,其保健品业务2012年全年营收仅增长了9.7%;主打补钙系列保健品的哈药股份增长8.29%;海王生物7.05%。
&&& 2013年在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到来。
&&& 2013年上半年,交大昂立保健品业务营业收入下滑了13.93%;哈药股份保健品板块业绩下滑38.17%。
&&& 而作为龙头的汤臣倍健,尽管业绩仍然居前,其增速仍在进一步放缓。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仅为40%左右。
&&& 对此,前述深圳私募表示:&以往保健品的高增长主要是靠快速铺开终端网点,慢慢地像汤臣倍健通过向渠道压货来提升业绩的这种模式已经渐渐行不通了。这两年营养补充剂这一块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你到商场或者药店去看一下,不知名的保健产品都数不胜数,更不用说像美国的自然之宝这种全球知名的保健品公司进来,对汤臣倍健和其他企业是怎样强有力的竞争。&
&&& 不过汤臣倍健对未来似乎信心满满。其制定的《年度经营规划纲要》显示,终端销售额短期内的目标是200亿元(以国内为主),折算成销售报表销售额约60亿元。
然而2012年,汤臣倍健的报表销售额仅为10亿元左右。
健康元弃&保&投&医&
&&& 如果把时间调回到年代,可能没有人会想得到,如今保健品的龙头是汤臣倍健。
&&& 当时,朱保国创立了太太药业,即健康元的前身。由其一手打造的保健产品&太太口服液&一时风靡全国。
&&& 2001年朱保国也顺势进入资本市场,并以17亿募集资金成为当时A股上市募资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
&&& 一年后,朱保国便举起收购&大旗&,将另一家销售额是自身两倍的丽珠集团至麾下。虽然&太太口服液&畅销十几年,但在朱保国的构想中,保健品并非长久之计,他的目光盯向了更宽广的生物医药。
&&& 在他的未来规划中,医药才是重心。
&&& &现在在保健品这一块,已经听不到健康元的消息了。&国内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惋惜,&不知道是管理还是产品的原因。&
&&& 翻开财报可见,如今保健品业务在健康元的蓝图中仅仅是占比极小的一块。
&&& 2012年,健康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8.5亿元,其中来自于保健品业务的业绩贡献仅为2.4亿元(下滑31.16%),占比4.1%;保健品贡献毛利占主营业务收入毛利总额的比例仅为5.89%,
&&& 2013年中报,保健品营收贡献比例也仅有5.34%&&总营收29.18亿元,保健品销售1.56亿元。
&&& 不过,即便转战医药领域,健康元的业绩似乎也不甚理想。
&&& 从今年的三季报来看,健康元实现营收43.71亿元,同比下降0.68%;实现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16.47%,这一增速较往年已大幅下滑。
更多&博傻&者涌入
&&& 和健康元转战医药不同,更多嗅觉灵敏的制药企业因《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闻风而至,在近两年医药工业利润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将部分精力转向了营养与保健品。
&&& 因此,在A股滋补品上市公司中,除东阿阿胶、同仁堂、海南椰岛等常见的&身影&外,天士力、江中药业等新进者纷纷&试水&阿胶、虫草、人参等等。
&&& 不过受行业竞争和限制&三公&消费的影响,这些企业近年来的表现并不容乐观。
&&& 在阿胶领域,东阿阿胶原本就几乎等同于行业代名词&&其逾90%的业绩来自于阿胶及系列产品的销售。
&&& 近年来,不少医药企业先后杀入阿胶领域。除原有的竞争对手山东福胶之外,还包括后来者同仁堂、康恩贝、太极集团和佛慈制药,纷纷有阿胶产品成功面世,低端有福牌,高端有同仁堂,大幅侵蚀东阿阿胶的市场成为必然。
&&& 记者注意到,2010年-2012年东阿阿胶营收增速已在逐步放缓,从17.88%降至10.77%。其盈利增速更是从2010年的48.72%下降到2012年的21.5%。公司将之归咎于&原料驴皮的成本大增&。
&&& 2013年三季报进一步显示,东阿阿胶今年1-9月净利润增速仅有16.47%。
&&& &和营养素这种个人消费不同,人参、鹿茸、阿胶、极草会有一部分属于高端消费,限制三公消费打击了送礼,这样企业的增速就下来了。&前述长期跟踪医药行业的私募表示。
为了保障利润,在过去几年,东阿阿胶屡屡提升产品价格来保障利润。自2010年以来,东阿阿胶已先后提价8次。
&&& 2010年全年提价幅度超过50%,而在2011年又一次性提价60%。2013年东阿阿胶又将阿胶浆出厂价提升10%。
&&& 前述私募人士分析:&涨价会让东阿阿胶更趋于高端化,但也会越来越小众,销售难以顺畅。&
&&& 财报数据显示,东阿阿胶继2012年存货激增8972万元之后,今年增加1.18亿元。和东阿阿胶类似,竞争对手同仁堂今年以来的业绩增速也有下降。
&&& 不光是阿胶行业,保健酒业务今年也难以运作。
&&& 对保健酒有所涉猎的天士力,今年业绩增长有所放缓。30%业绩来自保健酒的海南椰岛也缺乏业绩亮点。在连续两年的营收负增长之后,今年这家公司终于有了一些起色。
&&& 力推参灵草的江中药业也遭遇了业绩乏力。
&&& 今年1-9月以来,江中药业实现实现营收18.79亿元,同比下降13.74%;同时盈利2.25亿元,同比下降6.81%。
&&& 前述深圳私募告诉记者,&以前也关注过江中药业,&人参、灵芝和虫草&这个概念还是挺好的。还是跟管理水平有关系,早年反正没有把它做起来。现在遇上了限制三公消费,对它绝对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猫专营店转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