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小额贷款款工作到了以后年长如何为自己转型?成为永久的工作?

我想问下,我们公司不给开工作证明,我用假的工作证明可以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么?会不会有什么后果么?_百度知道
我想问下,我们公司不给开工作证明,我用假的工作证明可以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么?会不会有什么后果么?
提问者采纳
后果是,当你偿还不了本息时,你会死得很惨
比方说我们有能力可以还本息了,后果是一样的么?
没有哪桩生意是稳赚不陪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借高利贷
其实我也是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想这样做的
打住你的念头,不然等你成熟以后必定会后悔不已
我也是想打在这个恋头呢
和你家人商量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个家人肯定不会同意的,其实我也在想我这样做很无知的感觉
你还是有救的。
作为一个在外面工作的人可以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人,出现这样的恋头
你想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可很多时候是奥迪变奥拓。小伙子,别执迷不悟了
是啊,我是想搏一搏,可有时候事与愿违
你比我还成熟还知道道理,我是因为和我父亲不和,我想打拼给他看一下,所以我才想贷款自己搏一搏
因为赌气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是不可取的。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机遇的,你要做的是苦练本领,积累力量,等待机会的到来,如果你被那些无用的信息,所谓的机会迷住了双眼,当机遇到来时,你却没有资金和精力去抓住了
嗯嗯,谢谢你,我会放弃这个小额贷款的,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不行,假的就是假的
可是我们公司不给开工作证明怎么办?
你可以找专业代办的,我就是这么办的,又快又方便、人家还能帮忙做资料
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后果么?
让人家搞就跟你没关系了,我就是让人家做的财力证明,要不要介绍给你
是不是真的可以啊?
是的呀,我都贷好了
我贷款的额度是2万,怕小额贷款公司看出来了
找他办,我就是找他办的,又方便
这个也有办贷款么?
有的呀,你收到没
我等下问一下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P2P解读央行指导意见:90%的P2P面临关门或转型?|P2P|互联网金融_凤凰科技
P2P解读央行指导意见:90%的P2P面临关门或转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对此,各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管理层从各个角度对这一《意见》进行解读,iMoney选择其中部分观点予以发布,以飨读者。
凤凰财经iMoney讯 7月1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号,以下简称《意见》)。对此,各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管理层从各个角度对这一《意见》进行解读,iMoney选择其中部分观点予以发布,以飨读者。 积木盒子创始人、CEO董骏:期待分业具体监管办法也能尽快出台 积木盒子创始人、CEO董骏表示:周末迎来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第一次从中央政策的角度肯定了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并系统勾勒了行政服务、税收、法律等基础构架层面的支持与鼓励举措。从实务方面,对于当前逐渐成型的几类创新模式,如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基金销售等,都提出了务实的指导,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行业调研做足了功课。并且,在资金托管、信息披露及安全等方面,都明确了操作底线和业务边界。我们也期待监管部门对于分业的具体监管办法也能尽快出台,从宏观到微观都能制定明确的标准,从而更好地规范行业的运作。 银客网副总裁李飞:需要很多细节工作的推进 对于《指导意见》银客网副总裁李飞表示,互联网金融是中国信息化浪潮对传统金融的改革推进,满足历史发展需要,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相匹配,从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国家从法规上正式确认了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地位,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及细分领域的发展给出了关键性指导方向,这将有助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更加快速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关键性业务也有了明确定义与要求。李飞指出,互联网金融具备金融与互联网双重属性,《指导意见》的出台与预期相差不大,即保留了对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包容空间,又在红线上做了明确要求,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指导意见》出台只是长征第一步,是一个好的开始,如何深入贯彻指导意见,还需要很多细节工作的推进。 开鑫贷周治翰:意见严格明确资金存管方是银行机构 这里面有两个值得重点关注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对于出借人的界定。因为原来一般认为自然人作为出借人,但是,这里面用的是&个体&的概念,所以说没有禁止企业作为出借人,这条至少目前是放了口子。  第二个,在答记者问部分的第二条中,对于资金的存管方,明确除非另有规定以外,一定需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存管。这个可能是比较严格的要求。 人人聚财创始人许建文:会有90%的平台面临关门或者转型 1、此次为监管框架性指导意见,将有效推动所有行业从业者的自律和规范性。而存在虚假交易、诈骗、自融等平台将面临比较大的压力,行业将会面临大的洗牌,很多小平台,不规范运作的平台将会关停、倒闭。等到银监会的具体监管细则落地时,行业将有很多公司倒闭,我判断会有90%的平台面临关门或者转型; 2、意见在信息安全、公开披露、投资者教育等都提出了框架性的指导办法。相关部委的配套支持也意味着政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积极构建基础设施。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会有效规范行业发展,让规范运作、经营突出的公司能发展起来,为小微金融和普惠金融贡献更多力量; 3、此次意见将P2P明确定性为信息中介,不能为信用中介,不能提供增信服务,意味着P2P平台不能为借款人提供担保的职责,以后可能会禁用保本保息的宣传词。但没有明确是否可以由第三方提供担保。 4、意见明确了银行作为第三方存管的主体地位,也就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在P2P托管中丧失资格。但指导意见用的是存管而非托管,存在一种可能即为银行在P2P发展中万一出现问题撇清一定的责任。 5、意见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和消费金融等依托互联网,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产品和新服务。这不会对P2P形成压力。因为本身目标客户定位不同,不存在直接竞争。银行定位在大企业和项目,P2P平台定位小微,没有交叉。 邦帮堂董事长寇权:促使P2P网贷快速走上正轨 在指导意见出台后,邦帮堂董事长寇权表示,此次指导意见对互联网金融全行业监管做出了框架式规定,与此前国家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思路高度一致,是一个鼓励创新、适度监管、强调自律的较为&宽松&的政策。该政策将极大地推进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快速走上正轨,政策靴子落地,互联网金融再也不是监管空白。 对于此次政策的出台,业界有过诸多猜测,而在此次指导意见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国家对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完善社会融资体系,鼓励金融创新发展的坚定思路。P2P网贷在中国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但金融风险也逐步升级,相信政策出台后能够促进行业规范,广大企业和从业者也将有法可依,同时也为P2P网贷行业&正名&。 此前各界对监管的观点不一,但呼吁&适度监管&的声音占据主流,此前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对于这一主张的认可并采纳。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贷,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必然存在经验不足、问题频出的情况,此时若对其进行强力约束,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指导意见的出台可以说是让整个行业悬着的心来了次&软着陆&。 道口贷合伙人安克伟:对p2p平台透明度要求提升 7月18日上午,
由十部委联手制定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指导意见》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监管部门对于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态度,尤其是监管责任、监管原则的明确,算是行业的一大利好。 总结来看,&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基调,明确了监管层对于行业发展的鼓励态度,而同时也明确了其作为金融行业监管的必要性,对于传统金融领域的一些监控要求,同样适用于该行业。当然,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 在基调上,意见明确了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也是想通过全方位的支持,发展出多层次多格局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核心就在于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更好的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在意见中,提出鼓励从业机构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鼓励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方面,相信主要是指银行与p2p平台的资金存管合作,未来,由银行为p2p平台提供第三方资金托管将是大势所趋,除了民生银行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进来,并且步伐会加快。 而鼓励小微金融服务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业务合作,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等与p2p平台的进一步合作,一直以来,整个民间借贷的线上化已经成为大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获取借款项目的p2p模式仍然会属于主流,而其它如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道口贷)、融资租赁等获取资产模式是为补充。 同时,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互联网证券、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互联网期货等线上销售渠道的有望进一步拓宽。 另外,意见中明确支持拓宽从业机构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机构,在主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上市成为可能。这里面将不仅仅是蚂蚁金服、融360等此前证监会发出明确邀请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更多我们会看到p2p平台在新三板的亮相,p2p平台登陆新三板,或者从区域股权市场往新三板市场转移,都会成为现实。 但对于p2p平台而言,还暂时与主板市场无缘,借壳等形式登陆创业板的可能性估计还比较低,这都有待监管细则的进一步落地。 意见中提出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支持。由于小微金融服务的特点,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尤其是p2p行业,虽然平台众多竞争激烈,但互联网行业的&二八定律&,并不见的适用于这里,金融行业不会是&赢家通吃,大者通吃&的领域,区域的、垂直的、足够有行业纵深的平台,都可以活下去。 而征信平台的建设则意义重大,这是整个互联网金融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加速和开放,但整个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浩大,还需时日。 在监管责任上,意见明确了网络借贷由银监会监管,这早已是业内共识,同时意见也明确了p2p平台的信息中介性质,要求不得特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同时降低客户融资成本。个人判断,这将意味着资金池模式,以及一些理财端的增信方式受限。 预计未来,行业将从理财端的创新转向借款端的创新。长期以来,整个p2p行业的创新主要集中在理财端的创新,大部分平台比拼的是产品包装能力、获客能力以及渠道的搭建能力,而未来在资产端,也就是借款项目的创新上将变得更为重要,优质资产的获取能力、风控能力将成为关键。当然,这也是经济处于下行,坏账率上升趋势下的必然之路。 对于p2p平台而言,意见也对备案制、第三方资金存管、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合格投资者制度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平台透明度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这里尤其重要的是资金流向的透明度,比如不能光看投资人收益,而看不到企业借款成本。 个人总结来看,对于p2p平台的的要求可为&备案制、透明化、资金托管、投资者教育&四大核心点,至于具体的要求,还有待监管细则的进一步出台落地。
[责任编辑:王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235584
播放数:42956
播放数:2083692
播放数:508977
48小时点击排行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第一步,曝收入。
是为了观察总结以前的历史,从而思考现在的状况,更好的把握未来之趋势。
虽然略显恣意鲁莽,但必须从庸俗开始。我们虽不世俗但身在世俗。链接如下:
http://bbs./new/TianyaCity/Content.asp?idWriter=0&Key=0&idItem=41&idArticle=981547
第二步,找到好工作的必杀技。
系统分析自己要寻找的工作,并阐述如何取得这样的工作,从而为职业人生的规划做铺垫。
帖子如下:
/publicforum/content/no20/1/284394.shtml
最后,工作只需20年。
在轻松与压力并存的年代,规划职业人生,工作只需20年。从而开创创新人生到创富人生再到创造人生的美丽升华。
即是本贴。
  为了不重复累述,分贴而叙,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当当、京东,亚马逊 皆有售,也可以百度直接搜索书名
楼主发言:1次 发图:3张
  不错,支持下,晚上研究
  楼猪,发帖成瘾了吧,这贴没完那帖又开,看楼主混的这么好,想想还是在大城市混好,在家乡电网工作一年,我也准备去,希望能开拓一片属于我的天地,加油。,
  本帖针对所有还在职场中摸爬滚打的兄弟姐妹们。    言归正传,先探讨下我们职场人生的一般主要历程,一般是20来岁进入职场开始第一份工作,后来不断换工作或者多次思想斗争终于在30岁前后稍微稳定下来,这中间的25岁是最迷茫的时候。25岁的时候,富裕家庭的孩子会在父母的强力支撑下选择门当户对的另一半结婚并很快生子,从而完成小孩子到大孩子的过渡,这期间的包括房子车子以及日常生活方式在内的生活都已经被父母规划好;而来自非富裕家庭特别彼此两人都是外地大学生的一对恋人,只有靠自身的奋斗才能度过此难关并最终在一系列的命运交响乐的强烈伴奏中让婚姻尘埃落定,他们俩在25岁显然更缺也最缺钱。无论富裕还是贫穷,在40岁前后也就是小孩十来岁的时候,体力和财力的加权平均值达到人生的最高峰,而事业的顶峰也会在那个时候相继到来。40岁到50岁的十年,身体开始出现疲态进入明显下降通道,尽管此时的财富和事业峰值才真正到来。此时无论是从社会宏观的还是企业微观的角度看,中年危机到来了,面对充满激情的20多岁职场年轻人以及咄咄逼人的30多岁的下属年轻干部,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无论自发还是他发的因素,在50岁前后开始被迫交权,女性回家男性则退居二线为60岁的到来做好不长却也不算短的等待。此为之前的普通社会通例,但现实情况略有变化。
  怪不得楼主少回贴了!原来发新贴来了。
  终于等到LZ回复,首先非常感谢!有一点,我说的我做事情 喜欢先大局在细化,没有表达清楚不是楼主说的那种先战略在细节那种,我想表达的不拘小节这个意思吧就是。比如说如果旅游的话,有的人会之前把行程的所有小细节都想到安排妥当,而我就属于那种几个重要的搞定安排了,其他小的就不必费心费神了这种意思。我知道任何行业成功其实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所以我希望这次换工作能够在分岔路口走好,然后坚持下去。所以这两个方向我特别踌躇,选择猎头因为我考虑,这是去稍大型企业做HR最快的捷径,也正是我的性格急所至。但是我知道我在猎头公司的话不会做长,只是一个跳板。其实我对HR了解也不深,只是因为2个原因特别想做:1,因为当初我缺少社会经验时候,不知道也没有个可以咨询的人士指导我该往那个方向发展适合,所以有个工作就去了。2,到了工作岗位,其实比起柜台,我更喜欢那种不是死板规章制度,不用每天死板坐在柜台内的感觉和环境,但是公司大的国有企业,HR是不会考虑你想去哪个适合自己的岗位的,基本上没有路子的就是被安排着。所以,我很希望今后做一个好的HR ,但是后来我了解到这其实更符合职业咨询师的岗位,但是这个行业是新兴的而且基本上属于盈利很低的,因为学生或刚工作者根本没钱去咨询。 踌躇去香港银行,一方面是担心做柜台的话,我还是会发憷死板的业务和制度,但是由于其他岗位没有经验根本没法去,比如人事专员。而且老本行比我换行业要容易,而且待遇也高。但是这与我将来也想为更多曾经跟我一样迷茫,能够为这些刚走出校园,能够为这些但是或者曾经迷茫的朋友,指引明路,不用自己“被”工作的,而且走弯路的人服务的想法就离得太远了。期待回复
  期待楼主继续更新
  看过楼主的职业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让人印象深刻,很想了解你第二,三份工作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及你在这两分工作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虽说职业发展是能力加机遇,但机会总垂青有准备的人。所以我更关心怎样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    个人觉得毕业四到五年能拿到月薪一万以上的本科生大概也只有20%吧。希望自己能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一批人。
  紧跟楼主脚步,你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紧跟楼主脚步,你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LZ又出新帖了,关注中。。。
  最近公司上了个中等项目,我还没来得及构思这个新帖的框架,就早已经献身其中。所以上这个帖子就慢了下来。    不想这么多兄弟姐妹捧场,尤其是lshchina兄的EXCEL表格,项目日程表做得细致,让我想起了看到过的无数若干我管理过的项目。但一般我们的项目周期从立项开始到量产大致是3年,而且现在随着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的特点,公司开始朝着2年开发周期甚至1年的周期在发展。而你给我总结的这个周期的跨度有10年,哈哈,更何况我的职业生涯按照我的话说还有10年呢!    多谢手机流浪兄,2011马甲兄,以及vivian1936,橘色阳光001,看前方11,lahm0,橘色阳光001等等兄弟姐妹的支持,我这里就不分性别一一称呼了,哈哈,同仁不分性别!  握手啊!    我会尽快写上我关于此贴的主贴正文,而且是职业生涯的精髓,保证是大开眼界,呵呵,说到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美国电影《大开眼界》,英文名是《EYES WIDE SHUT》。
  来LZ新贴顶顶,又是一个好贴
  本帖正文将分10节来叙述整个职场人生的规划,并用真人真事来叙说,从而为每个上进人士的职场人生做部分帮助,最好每个人真的,只需工作20年。    每节单独成段,十节浑然一体。        
规划你的职业人生--工作只需20年。(原创)    1.分析你的现实。  2.税收和物价。  3.生存之道。  4.外企之路。  5.中国的外企。  6.企业的部门。  7.工作哲学—成功必有方法,失败定有原因。  7.1)跳蚤。  7.2)铁杆汉奸。  7.3)如何谈工资。  7.4)三进宫。  7.5)销售人生。  7.6)技术转销售。  7.7)曲线救国。  7.8)工程师如何苦尽甘来。  7.9)到欧美企业的转型。  7.10)处处是创业机会。  8.研究生。  9.大专生。  10.财务自由—工作只需20年。        
  LZ快些更新呀!
  楼主料不少啊,有点佩服你了,
  做个记号,学习中。
  楼主好人!
  @-----------------------------  看来楼主解答 觉得楼主人真好 一定挺到底
  支持一下幽幽大哥!    Ishchian的那个表格好专业!
  7.6)技术转销售  7.8)工程师如何苦尽甘来  -------------------------------------------  期待这两个啊,幽幽哥宛如一盏明灯,哈哈
  追看幽雅大哥的帖子!
  弃楼啦?
  难道没下文了,迷茫ving
  马而克之
  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一定要顶。
  期待幽幽兄的新帖!!!
  回复第22楼(作者:@独狼奋起 于
20:59:20)   7.6)技术转销售   7.8)工程师如何苦尽甘来   --------------------…… ==========
你是做技术研发的吧,有时间要和你交流一下。哈哈
    支持一下!!!  祝幽幽大哥工作顺利,天天好心情!    
  %我最近从当当网买了一本《职场找位》很管用,大家不妨学习,更快捷。  /search_pub.php?key=%D6%B0%B3%A1%D5%D2%CE%BB
  肯定得MARK一个!
  期待啊
  再来顶一记
  期待更新  
  这个必须顶的哈,LZ写得很好
    好久没来了,支持一下!    
  留个猫爪
  正好赶上, 不过得苦等楼主大哥更新噢 , ,
  不更新了吗
  ????????
    支持一下!!!    
  感谢各位的支持。    最近工作还是比较忙的,所以更新慢了。当然,我想将每段写得尽量详细点,这就避免了对于每个节点的解释;但是又不能太长,否则言之无味。    向许许多多的天涯兄弟姐妹们打个招呼,两天内必定呈上前面几段。
  回复第49楼,@幽幽雅雅淡淡      感谢各位的支持。        最近工作还是比较忙的,所以更新慢了。当然,我想将每段写得尽量详细点,...  --------------------------  留个  
      1.分析你的现实。  规划职业人生的第一步,就是认清现实。  本文是针对所有需要工作的职场人士或者准职场人士,尽量用言简意赅且通俗易懂的文字来叙述和探讨我们该如何工作。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地域和历史范畴,在此当然是指的中国大陆境内当下的就业。就业无需多讲,包括给他人或者股东工作,俗称打工;以及全职在自己的企业或者团体里面工作,如果企业是你创立的那么就是创业,否则叫做守业。无论哪种,如果想工作的好,最终实现财务自由,也就是无需继续靠出卖劳动力来赚取生活所需报酬,那都应该分析下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形势,这样才好对症下药,使得作为主观的自己在现有社会环境下更好的发展,毕竟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在这个特定社会中,都是社会大环境下的客观个体,逃无可逃。这里自然就有了分析你所处客观环境的必要性。  远古的历史我们就不说了,纵观100年来的现代和当代史,每个年代都有他鲜明的特征,从师夷长计以自强的清末洋务爱国运动,到抵御外敌的少年中国,到接下来推翻封建王朝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军阀割据的民国先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的解放运动,再到新中国建立后的私有化改造,再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再到全民大炼钢铁促生产赶英超美,再到整风运动和文化革命,接下来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改革开放。每个时代都有她的注脚,也有她的潮流,有人顺势而动,有人逆势而为。成功失败者,比比皆是。那么,我们现在身处的21世纪第二个十年是个什么样的年头呢?有什么历史大势与我们个人休戚相关呢?  我们庸俗一点,先讲下工资。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私有化改造完成直到1978年,我国一直实行几乎是100%的公有制。50年代公有制完成时全民所有制占60%左右集体所有制大约占40%,到改革开放前夕全民所有制占90%强集体所有制占近10%,我们一直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度,也就是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大部分上缴国家而只得到极少数留给自己以维持基本生存。普通劳动者分为三个并列的阶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农民的基本收入就是日常的免费三餐加上分时领取的粮票;工人和知识分子都属于领取现金工资以及部分实物福利包括房子,还有一些菜票。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先从农村开始的,如果说当初一个农村成年劳动力一天劳动所得为5元人民币,改革之前集体每天分配到每个农民的粮食等价1元人民币,集体留下了4元,那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后,分田到户,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他的劳动成果就是翻倍的10元人民币,上缴公粮折合2元人民币后自己可以留下8元的粮食,收入实现了八倍的翻番。从此粮食年年丰收,主要建立在不变耕地基础上农民积极性以及精耕细作水平的提高之上,而且大部分所得归农民所有,在这里可以看到农村的改革农民得到的收益巨大,而乡村政府代为收集的公粮以及农业税只占农村产出的20%左右,农村改革比较彻底。  再来看城市工业的改革,同样如果1978年一个城市产业工人一天的劳动所得也为10元人民币,工资领取到的为2元,有8元留在企业里面变成公有财产,那改革之后企业运营方式变换为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或者部分私有化经营,生产效率得到部分提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产出20元的价值,但是工人还是只能领取20%的所得,也就是每天收入4元,还有16元仍然被企业留下,不比农民多。可以看出在从1978年改革初期到八十年代末外资开始进入中国的10年间,工人和知识分子在多次企业改革转型甚至是股东变更后仍然领取的低工资,只能得到自己劳动所得的20%。然后在八十年代末,部分私营和民营企业开始出现,工资架构还是没有改变,所以那个时候开办企业或者接手国有企业的个人致富是相当快的,因为在所有制变更后他们仍然享受着工人领取低工资后本该上交给国家的大部分所得,换句话说就是工人的大部分劳动所得被其个人私有化了,不发财才怪。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万元户”就层出不穷,神州大地遍地开花。紧接着外资企业来了,他们先是惊讶于中国的工人工资之低,比方说同一个车工,他们国家的生产效率比较高,是中国当时效率的5倍,一个工人每天可以产出折合100元人民币的财富,外资在其本国需要发给他的这名车工50元作为工资,而当时中国的这名车工在中国每天的工资只有4元人民币,10倍以上的差距。我们这里就可以理解经常看到欧美某个国家的薪水是我们国内的几倍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新闻报道了。外资到了中国后假如利用他的先进设备和管理方式,一个工人同样产出了100元人民币,他并不是按照中国国内普遍4元/天来定工资而是初步定为8元/天,他同样在工人工资这块就可以比他国内多省下也就是多挣42元,这就是外资到国内开厂的原因,劳动力便宜也就是工人工资低。而他开出的8元/天等于市场价2倍的工资则使得国内的工人趋之若鹜,直到今天仍然让人感觉外资企业薪水高,而实际上他只付出了工人劳动所得的8%出来了。发展到了九十年代初,国内进一步拓展改革开放思维放宽私营民营以及外资开立的门槛,加上这个时候出现的第一波劳动力短缺,各单位开始竞争产业工人互相抬高工人工资,比方说1994年,私营民营企业的车工劳动力价值拿原来增长了一半为30元/人/天,他们将车工工资从原来的4元提高到8元/天,而同样生产效率更高150元/人/天的外资也嗅觉灵敏将薪水提高到15元/人/天,工人工资都有了部分提高,但是工资收入在劳动所创造的财富中所占的比例仍然不高,国内私营民营产出30元,工资8元,工资回报率近27%,外资产出150工资15元工资回报率10%。时至今日,这个比例还是没多大变化,而工人工资增长主要靠的是生产效率提高也就是单位时间产出增加。假如说世界平均工资回报率为50%,那中国国内私营民营企业则多赚了23%的工资,外资则多赚了40%,他们的相同点是都占了中国当初为公有制制定的低工资制度的光,不同点是本该默认为上缴国家的那23%给了国内老板,而40%给了外国股东。现在我们可以预言,哪天民营企业的生产效率等于外资的时候,其工人工资就会高于外资(27%&10%),而哪天外资在中国给的工资回报比例达到或接近50%,那外资也早就不在中国搬到其他更低成本的国家去了。我们顺便再提下农民自农村土地承包改革后的收入,为什么在最初几年也就是到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收入还是走下坡路呢?他不是得到了大部分自己的劳动所得吗?原因很简单,因为农村人均一亩三分地,再怎么精耕细作也达不到亩产上万斤,即使上万斤也还是赶不上土地工业开发或者房产开发后的亩产值,缺少规模化效应,这导致中国的农民一直以来也将一直贫困下去。而土地也只是国家通过契约的方式暂时承包给农户的,随时有收回的可能,从本质来讲土地不可以卖给更赚钱的房产和工业开发等项目,于是农民还将继续贫困下去,其核心原因就是土地不可买卖。当然,我们这里主要谈的还是工人工资,因为历史的公有制原因我们现在在不公有的情况下为私有的公司工作并无偿被夺取了本该为计划经济的国家做贡献的大部分劳动所得,所以导致了至今中国还在进行着低工资习惯。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职业经理人市场高度发展之后,工资才会逐渐与世界水平拉近,这至少还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也就是在本世纪中叶之前,我们还是可以到国外打工或者在外资企业里面工作来赚取那点剪刀差从而得到相对更多的工资收入的。待到那天到来之时,中国的白领则更多的来自本土企业,也就是说各位在没有能力进入公务员队伍以及垄断高福利国企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在今后四十年内还可以作为你的首选项。换个角度来讲,因为工人工资太低,所以接下来的三四十年内仍然是开创自己企业的好时期,虽赶不上八九十年代的黄金时间,但称为白银时代,却也不为过。  工资这块就不再讲了,一句话,中国至今还是低工资制的国家。从对立的角度来讲,如果开创一个企业,来赚取产品的利润,虽然需要交各种税费,但还是有利润可期的,因为中国现时的低工资是适合开办企业来赚钱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付出两三千元就可以聘用一个大学毕业生全天候为你工作一个月,工人的薪水太低了而仅仅靠剥削他们本应该交给社会主义国家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你就可以发财。所以在中国的薪水被拉平到世界水平之前,创业则是个比打工更好的选择,这也就造就了社会主义中国有着比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更强的“老板文化”。整个社会都提倡并崇拜老板,其本质实际上是做了老板后更容易赚钱,赚取低工资下的超额利润,这点很少有人看到,误以为产品好卖生意好做。再反过来说,在这么好的赚钱行情下,虽然国内税收重但如果创业后你没有实现迅速致富,则就要想到你是否适合做生意。而从国内的职业经理人薪水行情来说,还远远未达到世界水平,通常说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已经实现了同岗同酬,那基本是骗人的,只有国内企业聘用外国人的时候才可以这么讲。我们国人可能因为人太多或者历史的原因,瞧不起自己同胞,对外国人倒是给出了高薪。当然,按照趋势来说,再过二三十年也就是2040年左右,国内的人才市场发展成熟之后,低工资也行将结束,一个企业里面的中层干部靠着自己五天八小的薪水还有十几天的带薪年假,就不会再羡慕一个有着几十人小企业的老板,老板文化届时也将在中国寿终正寝。当然,这一天不会很快到来,所以本帖对于创业者来说没有再往下看的必要。  工资之后我们讲下财富。  很简单的一句话可以总结出当今中国财富观的现实,也就是社会更侧重存量资产而绝不是增量资产。在房价高企和物价高涨的年代,你去相亲或者进行某某社会活动的时候,会发现本来就有钱的人将更受人尊敬,而即使你增量较大是个月入上万甚至几万的海归留学生,如果你之前没有财富的积累,那么在任何需要经济实力来比较的场合比方说相亲中,你都将处于弱势地位,不被看好,因为当今社会存量资产的意义是远远大于增量资产的。这个财富现实是极其残酷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更能够理解在未来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如下种种怪现象还将屡见不鲜且大行其道:男女青年相亲时主要以男方的家庭资产作为女性择偶的主要标准;月入几万的大学毕业生买不起房子;家里有几套甚至十几套房产的青年人开着宝马车去上班领取着三四千的月薪。。。。。。这都归结于我们社会当今过分看重存量资产而非增量资产的残酷现实,换句话说,社会大多数情况下只看你有多少而不看你挣多少。就这点来说,对于家底不丰厚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更是残酷的。  以上残酷现实分析的结果告诉我们,如果你有家庭背景却不利用,去凭着初入社会的意气想闯荡社会靠高薪来证明自己,实则愚蠢之至;如果你无家庭丰厚资产可以依靠就不要为比别人高那么一点点的月薪而沾沾自喜,那点收入微不足道。  认清这点,则为我们之后更侧重于积累原则的职业人生规划铺平了道路,才知道如何来锻炼当下的力量。  
  恕在下愚昧,我看了楼主的文章还是没有发现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啊?
    2.税收和物价。    税收和物价,将是我们一直以来最贴身感受到并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两大主题,因此我们单独列一段来讲解,从而为职业人生的规划指明道路,知道重点,避免无谓之争和若干最终撞到南墙的失败。  税收为中央所规定,而物价大多为地方操控。前者为中央立法严格规定,地方没有参与和干预权,不怕你反对;而后者大多为地方所控制,对于大宗商品则中央会有所监控,维稳为重。  我们先从两者都有密切结合的房价开讲。在这场还在延续的中国当代惊天动地的高房价浪潮中,我们知道,地方政府也就是地方的主要官员已经是而且并将继续是主要策划者和推动者。那地方政府却是为何孜孜追求高房价收益而不顾治下水生火热中的民众呢?如果地方政府是为了靠贪污来吞噬民众的钱财却是为何从2000年前后才想起来炒高房价来从中收益的呢,为什么不早几十年?很显然,在2000年之前的几年必定出了“大事”,导致了地方政府疯狂缺钱。这里我们来研究一下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以及他是如何缺钱的。古来国家维持运转主要靠税收,当今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也不会例外,这个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国历朝历代,苛捐杂税层出不穷,上下五千年,不断有“持不同政见者”高呼“苛政猛于虎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方告一段落。从1949年开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产业工人为国家建设兢兢业业而基本是无私奉献的工作所积累的财富,当时税负实际上少之又少。工人得到的是每个月极少的工资,绝大多数劳动所得为国有性质的企业所有。通过劳动所积累的财富主要经由80%的全民所有性质单位和20%集体所有性质的企业向中央输送,在城市以国有企业在农村以农业合作社为单位。我们这里说的“财富”当然包括刚才所说的低工资制下工人农民无偿上缴的劳动所得。国家将收到的钱大部分用来作为中央行政开销以及国有单位基本运营的费用,小部分则有选择性的下发给各个地方使用,并维持极少的国家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计划经济时代,确实需要中央来管理和分配国家财政资源,当时非常流行的地方驻北京办事处除了为在第一时间接受中央的各种指示并接待各自长短期投奔与路过的本地官员外,其更主要的任务是向中央要钱,想得到中央更多的财政支持。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两腿并行,一面维持原有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对自己的供血能力,一面增加税收收入。而在允许占少部分的私营经济相对发展不久之后,公有制的弊端导致在市场相对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纷纷亏损严重。一方面占用大量资金却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又“拖家带口”负责员工以及员工一家的生老病死,其结果直接使得国有企业丧失造血功能,入不敷出,不但不能为财政做贡献反而成为财政的包袱,而庞大的行政开支又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国家财政,于是,国家没钱了。要解决这个燃眉之急,第一步便是国库券的诞生,发生在80年代中后期。但国库券毕竟基数太小,而且“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那么最直接的重任自然落到了税收的头上,而中央税收成了重中之重。除税收之外,第三个方法就是国退民进,也就是将巨亏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卖给强大的私营资本来换得现金。增加税收从90年代初到现在2011年为止,一直在增强,从未间断,也没有缓和的迹象,每个人都会发现身边的税种越来越多也愈收愈重。而国有企业私有化大致在上世纪末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大部分完成,并在最近国家财政丰厚和民营企业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猛烈打击后的今天,反过来开始国进民退,用大量的现金和行政手段收购民企,山东钢铁强制整合日照钢铁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最近两年的煤炭行业亦是如此。我们这里抛开国库券和国退民进的话题,来谈谈主要矛盾也就是税收的问题。从1994年开始我国税收主要以分税制为主体,来加强税收分配制度,说白了就是三级税收制度:中央政府主要承担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的职能;地方政府(省级和县级)更主要地在资源配置上发挥作用。我们来细细谈一下这三个税收。一,中央政府税收,以社会保障税、个人所得税为主,还包括关税、证券交易税、燃油税、公司所得税、海洋石油资源税等涉及国家主权,公平市场环境,影响全局利益,关系国民经济稳定,维护统一秩序,调节收入分配以及流动性较强和分布不均的税种,其收入总量十几年来都一直接近全国收入比重的60%。二为省级政府税收,省级财政作为地方财政的主导环节,担负着中观层次上进行经济调控的职能,并负责省域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和投资规模大、受益范围广的基础设施建设,比方说高速公路以及现在正盲目建设的高铁则主要是由省政府来投资建设的,所以我国的高速公路必定是出省就要交钱而且到几公里之外进入省份的缴费口“拿卡”。省政府收入以营业税为主,还包括资源税(一部分)、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的地方分享比例等,其收入总量大致占全国税收收入比重的15%左右。三,市县级政府税收,县、市政府以房地产税为主,还拥有资源税(一部分)、契税、土地增值税、遗产税、排污税、车船牌照税等流动性较低、信息要求较细、适宜由基层掌握的税种,以及其他国税、省税以外的较小税种,其收入总量占全国收入比重的约25%。一句话总结下现在的税收分配比例:中央60%,省政府15%,县一级地方政府25%。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下1993年分税制改革前的税收分配情况,全国税收总额分配比例大致为:中央20%,省15%,县65%。显而易见,始于1994年的中国分税制改革,将中央和地方县级政府的税收收入比例做了个对调,也就是中央得到全国税收大头,省政府维持不变,原来得到大部分税收的县级政府现在只得到个小头。因此县级地方政府开始缺钱了,特别是从1998年中央开展了严格的税收法制建设,强制结束了1994年之前的包税制而落实了之后的分税制,这才使得税收大头真正的落入了中央国库。此时没钱的县级地方政府开始拼命抢钱,首先利用一切可能将手头的地方国有企业纷纷卖给私人或者外资,并同时将乡镇等集体企业卖给个人来换得现金,用以填补地方财政不足后而刚刚出现的窟窿。但是在2000年前后这点家底卖的差不多了,唯一的能填饱地方财政胃口的就只剩下土地了。此后从2001年开始靠卖地来获得土地出让金则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这期间最早于1999年就开始尝试高价卖地的始作俑者有江苏的地级市淮阴和省会南京,以及湖北的武汉,此后才全国纷纷仿效之很快蔓延开来。  从1998年严格执行三级分税制度以来,不难看出:房价高企的直接原因是三级税收比例的不合理。也就是中央税收过高,本来收取税收总额20%左右却多收了近40%,导致国库异常充足,国富。而本来获得65%税收大头的县级地方政府却实际只分配到了25%的税收收入,导致县级地方政府无限的想方设法增加收入(炒高卖地费用)增高现有税种特别是房地产税的纳税基数(房价),其直接结果就是民穷,三代人几十年的收入全部用来买房子。于是国富民穷俨然成了现实的写照,导致民怨沸腾,甚至民生不稳。这就是当今房价的现状,它是国家税收分配和地方物价的产物,税收权在中央,物价权在地方政府,而高房价的根子在税收,其表子则体现在地方楼市价格。因此,税收分配不改革,房价高企的现状就不会改变,此为高房价的本质,与我们奋斗中的职场人士息息相关,绝大多数的人是不知道这个本质的。我们再进一步探讨下,现行的税制会不会大改?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1993年之前的包税制中央只收取20%的总税收到现在2011年分税制全面执行为止,接近二十年已经培养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集团而且是中央利益集团,对于分税制的改革势必会横加阻挠,设置重重障碍而最终使税制改革搁置,这基本就是可以肯定的将来的事实。道理很简单,原来你已经拿惯了某项巨额收入而且多少年后的收入预算都已经做好,现在让你放弃,你愿意吗?再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哪天改革派占了先机真的来了场彻底的税制大变革,那房价会降下来不?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因为土地是永远卖不完的,碰巧卖土地的问题关键就出在一个“70年”上面,开发商以及将来的业主所买得的仅仅是70年的土地使用权而已,这点就决定了可以将老的住宅拆迁来重建高档小区,也就是土地可以重复买卖,而你所在的居民区何时拆了卖给开发商,就看本地的市政规划了,这更取决于届时地方政府是否缺钱。  明白了以上房价的本质,我们就可以对房价趋势有个大致的判断,而不会死等房价暴跌了。到了这里,我们可以从中延展开来,得出税收和物价的规律。刚刚在房价本质中我们提到了两大利益集团,一为拿惯了税收大头的中央利益集团,二为从大肆卖土地中赚得大量真金白银的地方利益集团,他们因为欲彀难填所以会无限利用自己的先天优势去不断扩大收入。在税收收入大比例属于自己的时候只有不断增加税基税种,才能扩大前者的收入;而在十几年的小比例税收收入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后者从土地买卖中得到启示,只有炒高地方境内的各种可操作之资源才能大幅增加收入,比方说十年来的土地资源。因此,接下来的两句将是我们今后人生最习惯碰到的两大现象:中央面对全体公民的税收将越收越多税负越来越重,地方针对其辖区内的各种可操作资源将越炒越高。通过这两个手段,不断将财富从民众手中转移,这就是结果。这才谈到了本节的主题--税收与物价。  税收。先说我国第一大税也就是17%的增值税,增值税是我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其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一半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也全部为中央财政所有。要增加税收收入第一步当然从这个最大的税种开刀。在2008年1月开始执行的所谓增值税转型,就是将中国2007年前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这是极其狠辣的一招,看似允许企业将所购买的设备以及模具等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在税前扣除,对于企业来说是利好,而实际上是对非生产型的贸易公司代理等中间商家开始了增值税的全面开征。一句话,贸易也要缴增值税,于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年国家税收却依然突飞猛进增收接近20%,跟这一条法规的执行有直接的关系。1999年前后新增或者严格征收的几个大税有个人所得税,个人存款的储蓄利息税以及个人车辆购置税;2008年底金融危机到现在的两年间开征的数得上名号的就有燃油税,车船税,房产保有税;我们近期可以看到很快就会征收的还有资源税,社会保证税,遗产税,捐赠税,房屋租赁税,物业税,二氧化碳排放税;不远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新税种:水污染税,空气污染税,垃圾税,噪音税,结婚税,离婚税,超生税,火葬税。。。。。绝不是耸人听闻,这些税收你看起来那么远,其实已经这么近。  重点说下跟我们职场人士休戚相关的几个税。首先,个人所得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均月收入20元时候的800元起征点,到现在人均月收入差不多有一半超过2000元的起征点,再到2011年5月末二审三审迟迟未出的个税改革方案,不出意外号称减税的新个税法将会使得个税的收入比以前更多了,关键的一点不是起征点从2000调整到3000,而是25%的税级范围从20000降到了5000上下,大幅降低了,再过几年更多的人都荣幸的进入了25%的征收范围,名义上会告诉你这个是减少了超额累进个税计征法的税级,嘴上说少征实际会多征。然后是社会保证税,现在你的个人所得税是按照工资减去保险后的应税所得额来计征的,最早2012年你每月缴纳的五险三金也将交税,逃无可逃,而且不是仅仅针对你个人所交的部分,还包括单位给你缴纳的更多的那部分,这个社会保证税将对你的个人工资收入起到直接釜底抽薪的威力作用。接着,遗产税,当你拿着微薄的收入却因为父母留给你几套房产而沾沾自喜之时,不要高兴太早,国家很快会立法对于遗产课以重税,也就是父母留给你的100万的房产你要先缴纳接近50万的遗产税才能继承。最后说下物业税,2011年1月底国家在重庆和上海试点了房产保有税,这个税属于物业税的范畴,只不过中国房产只有70年的使用权而无永久居住权,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加在一起只相当于一个租赁契约却不是真正的房产买卖,所以在当下物业税不能名正言顺诞生且房价高企的情况下,国家趁此机会推出房产保有税这个权宜之计,并带有轰轰烈烈的帮助人民打压房价的噱头。这个税一旦出来之后,将会万代继承下去,最早明年房产税就会全国推广最终全国实行并逐渐提高现在不到1%的税率,这块税收必定会是将来税收的重头戏,它甚至被寄予了取代现在每年几万亿的土地出让金来补贴税收收入占比不足的地方政府的厚望。所以在贷款买房后除了计算每月的还贷你还要合计下每年要交的房产保有税,在月供后留出钱来缴纳。物业税就是指的不动产税,只要你有房子就需要缴税,不可避免。  物价。物价其实属于地方范畴,也就是所有在当地销售的物品的价格都可以被地方政府所控制,除了百姓日常消费品(食品,水电煤气等)重大民生产品的价格在中央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监测和控制之下不可随意乱为之外,其他所有物价地方政府都可以用来炒作赚钱。在轰轰烈烈的十年间,地方已经通过炒作地皮同时推涨房价,来从百姓口袋里赚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但是在中央维稳的考虑下房产价格也已经进入了中央重点监测和控制的物价清单,甚至在2011年初向各地方政府提出了拟定房价控制目标的要求。我们先不去判断这场十年之久的房产盛宴是否结束,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中央集权不改变,地方就拿不到大头子的税收,必定会在房产炒作之外物色更多的炒作对象。所以今后千奇百怪的高价商品会不断出现,“蒜”你狠“豆”你玩只是才刚刚开始,表面看似民间投机资本的炒作,实则充满了地方政府的纵容与推波助澜。因为高房价已经因为地皮的有限性以及中央严格的监控而产出不了多少财富了,接下来的就很有可能是如下财富目标:郊区的小产权房,农村的宅基地,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上学名额,本地户口,本地车牌,停车位,墓地费,火化费用,等等。这些炒作的载体可以同时也可以是分阶段被利用,无论哪一个都将会上演跟房产类似的故事,但必须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被地方直接控制。说得再直接一点,现在已建的小产权房将来必须缴纳高额的费用来“转正”,否则就被定义为非法;农民一家三代的收入如果不倾囊而出来缴纳“入门费用”其宅基地上所建的房子将不可买卖;学生上学的名额将被市场化出价格来被炒作越炒越高来买卖;户口将以外地人为本地投资现金的多少以及纳税的多寡来发放甚至直接量化到现金数额来买卖;车牌将不仅仅是个别城市用来增收的手段,而是全国每个城市都在推行拍卖竞标车牌来发放,重点城市的车牌价格将直接被炒作到十万以上远远比一辆中级车来得贵,购买五万块的车再花十万来装牌照的奇谈将成为中国的通例;而停车位的炒作则早就在大行其道,将来购车前先需要有一块车位的产权将成为购车的准入门槛;至于墓地的炒作之前已经在很多大城市出现,很快将全国泛滥死了也无处可逃;各地的火葬费用将越来越高,而火葬费几万元的炒作将导致城乡很多孝子无力支付但为了尽孝在农村家中或者找荒郊野外偷偷火化自己去世的老人。。。。。。  如上所述的总结,今后若干年,中央针对必需品增加的税收和地方针对非必需品的价格炒作,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前者的目标群体是全体人民,而后者面对的是他所治下的平民,被标榜为中产阶级的职场人士,均在其列。    
  的确是不错
    辛苦幽幽大哥了,大半夜的写下这么长这么深刻的文字!  哎~ 在佩服楼主思想高度的同时,也觉得很难过!作为个人我们真的好渺小!  看完这些文字,眼里满含泪水,不为自己,只为广大的社会底层的百姓!  
    突然也明白幽幽大哥在扫盲贴里多次提到的一些建议,比如:如果家里有关系就一定要好好利用。  很抱歉,原以为是很世俗的想法,哪知背后是这么有深度的指导思想!     想不到您对政治和经济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太佩服了,五体投地!  
  真的是为楼主全面的知识所佩服,我做会计两三年,有些税收的本质还没有弄清楚,你的指点真的是醍醐灌顶;还有就是楼主的逻辑思维;文字表达能力,可谓是滴水不漏!  我从19楼追你到天涯,在天涯苦苦等候你两个多月,终于有收获,一直会追随下去,在职业交流贴中,楼主的批评和指点也给了我一些帮助,谢谢!  我想问下,楼主这么全面的知识是怎么做到的,因为你的税法方面的分析,以及以后的趋势,依然是以为具有十年以上的会计师才具有的能力,苦等楼主指教!
另外能否给个QQ
很想结实楼主这样的朋友
  好帖,留名继续关注,楼主要给力噢,不能弃楼呢!
  果断MARK
  留个记号,养肥了再看
  米秘密秘密秘密秘密秘密秘密秘密密麻麻
  马克 学习之
  谁人不世俗,只怕我们本身就很世俗。
  谁人不世俗,只怕我们本身就很世俗。
  谁人不世俗,只怕我们本身就很世俗。
  谁人不世俗,只怕我们本身就很世俗。
  没有内容啊
    3生存之道。    分析了你自身的现实,明白了你所处的税收和物价环境,我们才知道了自身的危机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当然有她的道理,这也增加了日夜奋斗中的职场人士探寻生存之道从而更好规划自己职业人生的紧迫感。  “道可道非常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跟我们这里讲的“生存之道”,是同一个道。有了战略才会有具体的战术,没有好的职业规划何来事业的发展?而一份良好的职业规划将是我们每个职场人士耐以生存之根本,她是我们职场谋划职业晋级加薪跳槽避免劣势发挥强项的指导原则。  我们先讲下职业规划的基础。中国讲求人际关系先做人再做事,西方讲究沟通技巧和管理艺术,实际上都是说的同一个东西--人脉关系。因此,关系是古今中外共通的为人处世哲学,只不过中国在利用关系的基础上更加过分的剥夺了公平性,充斥了更多的权力关系到金钱利益的寻租。反过来讲,即使你在纯外方独资企业里面工作,也会发现公司里以及工作中充满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很多私人关系以及个人偏好,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主观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人脉关系是我们讲的职业规划中的第一步需要理清的资源。有关系就须在必要的时候利用,假如你家境殷实却毫不利用在一毕业就脱离家庭单身一人想靠自己的双手来打拼一个天下出来,那就显著增加了成功的难度。举个简单的例子,香港富翁李嘉诚的小儿子李泽楷,据说一直是靠一己之力来打拼出了事业上的一片独立天地,细致分析下他创业的历史,我们虽然不能就说实际上他还是靠着父亲的关系基础在做生意,但可以说假如没有其父亲则今天我们听到的李泽楷的故事必将改写或者根本成就不了媒体报道的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无论他当初多么想自己一人独自闯荡,但最终如果没有香港首富父亲的支撑则绝没有事业上的李泽楷,他最终还是利用了他的家庭关系。再看看每年大量的应届毕业生赶到家乡之外的城市准备开创自己的事业,其艰难程度必定大于本地毕业生,因为后者优势突出,在本地有房产更主要的是有家庭关系。而如果我们自己来自贫困家庭,毕业后刚进入社会,也要总结下自己的家庭关系以及之前的人脉资源,绝不会一点可利用的关系都没有,只不过会相对少很多,当然如果少到一点也没有可用的必要当然可以直接放弃而凭自己去开创和经营关系了。即使这样也不必气馁,我们再看下每年福布斯500富翁中真正靠遗产继承的也不超10人,更何况创业容易守业更难,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主要关系是靠自己后天培养和积累,而非先天继承。在强调关系的重要性之后,第二点就是讲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个我们每个人都有。千万不要将成功的职业方向理解成满足你个人爱好的那份工作,那工作根本就没有。同样,当你一份工作做的得心应手,在单位做事游刃有余之时,也要记得千万不要爱上你的工作。工作最终会上升到管理艺术,是驾驭别人来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大前提是为单位服务,而非自己投身具体的事务工作中去做一个科学家,那是不现实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容易走进这个误区,凡是工作都想往自己大学的专业上去靠,而被问到大学里面的专业学到什么却吱吱呜呜什么也答不上来。第三点说下具体工作之后的方式,如果你有好几项才能可以在面试中尽情展示却不要在刚报到的时候全部暴露无遗,就好比去参加一场武林大会你带了好几把宝剑,要一把一把慢慢的分节奏拿出来,选择恰当的时间点,此为“亮剑”,而不是让你一下子将自己的老底全部亮出来,否则适得其反,在某次需要用到你的宝剑的时候被人发现它远远没有那么锋利,则你在周围同事以及领导面前将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我们进入主题,看看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之道,如何选择职业方向从而让我们更好的走好自己的职场生涯。  前面所讲明白之后,我们来以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为例,阐述下职业规划的大致方向。首先,职业规划是以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开发自身潜力并最终实现事业发展为目的的,说白了工作最终还是为自己后面更好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来服务,去提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质并实现个人价值,最终回赠社会。在本科毕业前会首次出现两次传统的职业突破机会,一为考公务员,二为考研究生。从报考比例来看,大家都在趋之若鹜,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公务员在中国当下是个职业稳定,提升平稳且社会尊重程度高的行业,无论国家还是地方公务员都应该不要放弃这次难得的报考机会,全力一博。当然我们要明白国家公务员收入必定稳定,而地方特别是接近乡镇一级的公务员由于上文所述地方财政分配的先天不足而很有可能在某些欠发达地区甚至都发不出工资,在这里就要尽量选择国家的或者大城市的公务员。而另外一个机会就是考研也切莫放弃,无论从今后打工还是创业的角度来看,读了研究生之后都比之前更能掌握学习和实际应用的方法,也有利于自己事业的晋级和发展。但对于考研究生我们常常有很多误解,比方说自认为家庭经济基础不好而不考研,其实从3年的学费和将来一生的收益来比较,因为这个放弃读研是很可惜的;另外,读研却不是回避就业的方法,你即使读了博士最终也逃不脱进入职场进入社会的归宿。当然,毕业之前的这两个机会都不容错过,如果两者都成功你届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来选择其一。  在这两次考试都未果后,接下来等待你的就是更大众化的道路,毕业后进入就业市场。由于国家始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大学扩招,十年以来大学招生规模不断膨胀,从每年几十万的大学招生人数猛增到最近接近千万的入学名额,相应的大学录取比例也从十取一提高到全国平均60%的水平。可见读取大学来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已经拓宽成万马齐进的阳光大道,相应的也说明激烈的竞争将不在高考这三天发生而是推迟到进入社会就业的那一刻。当初高考后的“金榜题名”和“名落孙山”是对于学生成败的判断,而现在则演变为大学毕业进入就业市场后职场人生发展的比较。不重高考而重工作,将高考时候的残酷竞争推向了更加残酷的就业市场,这有利有弊。好处是不再以学生那几天几张试题的偶然发挥来决定他们的一生,也减少了应试教育下侧重记性而非创造性考核对于学生的误判,更大的好处是减轻了社会强加给高中生的强大到接近窒息的压力使得黑色恐怖的高考的也变得相对轻松而多了一点绚丽的色彩。然而,坏处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以高考为绝对公平的社会平等基石被打碎了,高考是以学生独自参加高考完成试题的正确率来筛选学生,而现在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则俨然成了学生父母以及家庭背景的竞争,导致当今大学生刚离开校园的第一个竞争是以家庭背景的比拼而不是他个人能力以及辛勤程度的比较,这更加侧重了学生的先天因素导致了极大的不公平。第二,学好数理化也不如一个好爸爸,使得这十年来大学生学习的热情远远没有八九十年代高,甚至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根本不用功而“混”则成了实际的学习状态,因为你再好的成绩也有可能落得“毕业就是失业”的结果。更进一步,这种更侧重于家庭背景比拼的竞争也打消了原来靠好好学习来改变命运的穷孩子的上进心,更粉碎了他们家长记挂在孩子身上乌鸡变凤凰的梦想。最为严重的是这种更侧重于以父母提供竞争力的就业比赛与先前我们讲的社会更加看重存量资产而非增量资产的社会财富观相结合,在21世纪的当代中国反而比历史上更加突出了父母对儿女人生影响的分量,单从婚姻一事来看,使得封建时期父母包办婚姻的现象在中国复辟,这是中国历史的倒退。  因此,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对于成功事业的追求要远远胜于当初对于高考高分崇拜的重要性。从此,事业为重将成为所有中国人包括大学生的人生信条,无论男女。男怕入错行,女人同样如此。而我们这里对于职场人生规划的探讨,则恰逢其时,这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回到我们所讲的生存之道。在考研和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两次机会全部错失之后,你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趋势的把握来改写人生。那么有哪些生存之道呢?我们按照资本的顺序来大致细述下各种职场的职位。在一切资源相对公平的理想状态下,如果你有充足的资本那么以资本来产生资本则是最好的选择,比方说开创自己的公司等经济实体来赚取利润,这就是所谓的创业。当然如果你没有现金资本,那么有着很好的知本也同样是资本,可以创业来赚取更大的收益,比方说靠你的金点子靠你敏锐的市场前瞻性嗅觉甚至是某个能够市场化的技能照样可以创业。很多人就是后天取得了知识资本后写了上千次的创业计划书最终吸引风险投资资本,从而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人生。再比如说十年之前非常火爆的学生公司也就是大学生创业竞赛,凭着优良的商业计划书以及政府和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或者资金支持,照样可以来创业,等等。创业是首先需要研究的就业方向,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假如在现金资本和知识资本都缺少的情况下,我们能够看到的第一个以公认的能力和辛勤劳动为基础的行业就是销售,有同仁讲解的“销售没有冬天”就是讲解的销售的技巧,当然,我们这里不侧重销售策略以及技巧细节,而是侧重销售成功率以及公平性的分析,从而为想进入销售行业打拼的人提供参照。所有工作中,最接近创业的打工就是销售,和老板一起赚钱。销售这个行业最依赖于销售的能力,主要以市场业绩说话也就更加公平,她有两个特点。一就是绝大多数销售是没有提成的,我们可以从最上游的原材料到最下游的终端制成品来看,越往后其附加值越高销售难度也自然越大。所以越接近原材料的销售比方说钢铁公司的销售就基本没有提成,再如水电煤气公司的销售。而终端销售比方说卖牛奶的卖啤酒的卖大型设备的卖车的卖房的等等这些销售肯定是有提成的,再到竞争更加激烈的甚至需要去推销的比方说推销保险的推销广告的推销牙刷的推销信用卡的等等,有提成则是必须的,否则没有提成等现金奖励谁还去做这么辛苦甚至要上门推销的销售呢?以上两种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实际上包括各种工业半成品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大量销售是以底薪加提成的薪酬方式来对销售人员予以奖励的,底薪与提成的多寡关键看所销售产品的市场竞争充分度。竞争越充分竞争对手越多则越有提成,因为靠能力吃饭,比方说销售机床的销售开关的销售打的服务销售理发服务的,等等,必定是有提成的;而强势产品和品牌的销售,比方说销售苹果I-phone的销售汽车发动机的销售芯片的销售土地的等等,则大多拿固定薪水。第二个特点就是做销售的门槛比较低,这也成为许多人找工作未果最后的选择,而销售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也是所有职业中最大的,想进入销售行业的高学历人员最好有足够的抗压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当然销售的道路是越走越宽,特别一个公司里面能够与老板称兄道弟甚至平起平坐的非销售经理莫属,而且销售的职业未来相当广泛,最上直到执行总裁的职位甚至独资创业自立门户都是销售的未来晋升的选项。  沿着资本传输的路径,我们看到了在销售价格中最后被加上的就是包装和物流的费用,包装是个将来还会继续壮大发展的行业,而物流特别是点到点的运输将会在网络经济中发挥中枢的桥梁作用。因此在大批量的应届毕业生投身职场之时可以考虑进入这两个有预期发展的行业。当然我们这里是更侧重于横向行业的概念,比方说在你所在的公司你们的产品离不开包装和运输,则包装和物流部门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可以做到公司的仓储主管也将为将来的事业从一般事务性的岗位向管理岗位做了很好的铺垫。这里就要说到一个小窍门,一个公司的包装和运输物流部门因为更偏重于体力劳作的关系而且本身属于耗钱部门,往往得不到重视,而这就给我们学历不高的人一个职场生涯向上的突破口,记住,如果学历不高物流或者包装方面的主管将是你可以全力争取的职位。  一个一般性的制造公司,其最大的成本来自于原材料的采购,因此作为替公司花钱的部门采购部就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将采购部按照采购种类分成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前者采买公司所需的原材料,后者去洽购公司所需的日用品以及设备和耗材还有各种服务。直接采购因为金额大且大多需要定制所以成本压力大,聪明的老板都知道直接采购的成本每节省1块钱就相当于前端业务部门增加100元的销售额,因此越是大型的公司其采购部门得到的重视程度越高,而选择供应商的决策权就越是分散。所以这种采买原材料的采购并不好做,而且面对内部多部门的监控和权力斗争以及外部供应商的挑战而战战兢兢,需要很强的逻辑分析和沟通协调能力才能胜任。而间接采购的预算相对宽松,且选择供应商的流程简单,因此这种采购的成本压力以及工作压力相对较小。我们想进入采购行业的应届以及往届毕业生可以参照自己的性格以及对于专业的要求来选择自己在采购行业的发展方向。假如你想做一个有专业技能并以采购总监作为自己职场目标的采购人员那直接采购将是你的选择;如果你学的并不是技术专业而且对此也不是太感兴趣并且想拿点外快,那大公司的间接采购则是你的选项。当然灰色收入并不是我们提倡的,但事实证明采购是除销售之外最有机会取得佣金的行业,我们想进入或者已经身在这个行业的人们,可以适当对照做好自己的选择。采购事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一个公司的采购总监,鲜有做到副总或者更高职位的,这个是采购行业的局限性。  采购价值中的最大部分也就是大致超过70%的成本是由研发部门的设计决定的,因此一个公司的产品研发部门是相当有权威的。研发部门的人员主要分为机械设计工程师ME,电子设计工程师EE,软件设计工程师SE以及系统工程师AE,对于技术的要求以系统工程师为最高,通常也是技术总监的候选队伍。我们在选择做设计工程师的时候需要注意“研发”二字。能做研发部门的工程师就不要做其他部门的工程师比方说尽量避免做产品工程师制造工程师流程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等。研发工程师的薪水市场价位更高在求职时也最抢手特别是在内部提升的时候也来得更快。  销售接到订单采购根据设计的要求买来原材料,下面一个增值的环节就主要发生在制造部门。制造主要分生产、测试、质检、计划、仓库以及物流等等部门,特别我们要记住的是生产工艺部模具部辅料部维修部厂务部等与制造相关的部门都属于制造部,其人员包括工资在内的预算全部算在制造费用中。在如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以及企业更注重降低成本的环境下,这些部门的预算将非常紧张,先不谈加薪的机会少幅度小,单是从同样工作年限的工程师薪资水平来说,制造部门也比研发部门低很多。在我们择业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你的职位决定了你的工资,这里我们对于在同一家公司服务时间类似的两个工程师薪水悬殊甚至相差好几倍的情况就可以理解了,不足为奇。制造属于辛苦的运营部门,厂长通常在外企被叫做运营总监,但是也许几百个制造人员几年才能出一个运营总监出来,最后被提拔的机会也相当渺茫,所以尽管中国现在是世界的制造工厂,但我们在做职业规划的职业定向时,最好还是避免将制造部门的职位当做自己的首选。  在制造部跟销售部之间通常会有个衔接和协调的部门,这就是项目部,以专业的项目管理为中心,以新产品的打样试产为计划的项目管理人员。当然,很多小公司的项目经理都是由其他部门经理来兼职,甚至不设项目组。因此项目经理的市场需求量不大,虽然他很能锻炼人,特别是沟通技巧以及管理和协调能力的培养。  其他更多的部门,比方说我们常说的人事部行政部财务部法务部关务部客服部等等包括公关部在内,都属于公司的非制造部门,其预算大多算进公司产品中的管理成本。其薪水范围位于研发部和制造部之间。  我们大致探讨了各个行业的自身特点,总结下,与制造相关的工作岗位(生产、测试、质检、计划、仓管、物料、生管、工艺、模具、辅料、维修以及厂务部等等)由于先天的原因其薪水水平相对较低晋升的概率也较小;而属于核心的研发岗位(软件机械电子系统等工程师项目管理等等)属于高薪领域,因为得到足够的重视并相对有富余的预算;包括销售采购人事行政财务法务关务客服以及公关人员,则被包括在一般管理费用里面,他们的薪水等消耗直接决定着企业销售价格的高低区别,都属于公司的管理成本范围,薪水属于中等范畴,也是当今所谓白领所在的主要部门,但一旦有公司转产关停或者出现经济危机这样的大事,则首先成为裁员的重点区域,光鲜的白领称谓只是其表。这样分类讲解后,各位就可以对照自身现在所处的职位以及将来的职业方向做一下思考和规划,从而理解每个职位的发展之道,更重要的是加强自己在这样的职位上的生存之道了。  
  又见高人出现,留名
  原来我处在虚有光鲜外表的高危部门!  如果业绩不好,我就得准备找下家了。  感谢楼主!  祝您端午快乐!
  好贴,先记号,有时间仔细阅读
    明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将踏上新的人生旅途!  感谢幽幽大哥!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遇上您,三生有幸!    也为自己的明天加油!  
  坐等楼主更新!
  等待更新。。。
  楼主可不可以多更新一些阿?一直在跟你的帖呢~
  上课看见了 ,过来特意顶一下,介个铁子好,嗷嗷有教育警醒意义,比学校干吧啦讲理论来的实在,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楼主大哥,快来更新啊!  
  LZ,怎么还没有更新呀~?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额贷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