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红包接力会亏本吗游戏对身心有害吗?这个游戏会不会上瘾?

[社会]网友微信“抢红包”抢丢一万多 娱乐变赌博
编辑: 杨喜龙
“抢红包”群规
  群主先发红包,抢到最小金额的人接着发,无限循环……
  律师说法:这种行为涉嫌赌博
  长春晚报记者 谷迪
  魏先生今年28岁,未婚,在一家国企任职。跟其他年轻人一样,他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一个小小的“抢红包”游戏,让他输进去一万多元。“抢红包”怎么还会输钱?难不成,它也成了一种新型赌博工具?为一探究竟,记者“潜入”红包群,探寻“抢红包”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经历:“抢红包”丢了一万多元
  魏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去年过年时跟家人玩微信“抢红包”玩得不亦乐乎,通过网友邀请进入一个微信“抢红包”的群,一开始只是玩一些15元5包或20元5包的小红包。谁抢的最少谁接着发,群主并不抽头。魏先生经常可以抽到一些手气好的红包。他很开心,在群里非常活跃。有一天群里一名网友给他发送了一个邀请码,让他去另一个微信群玩“抢红包”,并表示愿意做他的担保人,魏先生二话没说,当时就加了进去。
  “一开始,群主私下问了我很多问题。发现我没啥问题才让我进去的,进去以后开始跟他们抢大的红包,一天下来有几百元输赢。”魏先生说,那段时间基本上就是天天拿着手机,不停地关注什么时候又发红包了。“日夜备战”,以致工作无精打采,常挨批评。但这并没有阻止得了魏先生抢红包的热情。由于不是现金交易,每天来来回回的就是一些数字,没有了直观上的进出钱数。当有一天魏先生去银行查询才发现,银行卡里原来的5万多元,只剩下3万多元。这让魏先生吓了一跳,然后赶紧就离开了这个所谓的红包娱乐群。
  教训:赌博成瘾 心瘾成魔
  “真没想到玩个抢红包能玩进去这么多钱。”看着手里长长的一串交易记录账单,魏先生沉默了。像魏先生这样有“抢红包”经历的人不在少数,玩时觉得红包就是数字,被大家传来传去,根本不在乎。到头来一算账,发现自己不光搭进去了钱,还搭进去了时间和精力,最终得不偿失。
  魏先生在讲述的过程中,一直都很自责、懊悔。“这就是赌博,赌博成瘾,特别是心理也成瘾,这就是我损失钱的原因。我只是每天看看微信,就像有人给我送的一样,很容易上瘾。输了我也不在乎,好像真的就是数字而已,就是想‘点红包,拆红包’就开心。”他说,自从玩上这个“抢红包”后,他每天都特别渴求,这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活动,特别是网络赌博更容易让人沉迷其中,不在意自己的输赢。
  采访的最后,魏先生给市民、读者一些忠告,他说:“赌博和娱乐只是一念之差,把握住自己的底线,不要在人生的记忆中留下懊悔。赌博是一种畸形的竞争形势,通过运气和技巧上的较量,人的竞争心理得到满足。当对赌博和娱乐的界定性没有明确的概念时,会分不清赌博和娱乐,以为玩个“抢红包”并不影响到其它,殊不知这就是赌博的雏形。不劳而获短时间内获得财富,使其从心理上产生好逸恶劳的想法,不思进取。最后,对赌博的危害性、违法性认知不足,从小赌到大赌,从偶尔玩玩到嗜赌成性。”
  释疑:咋就成了赌博工具?
  微信“抢红包”本身作为一个娱乐工具,以往都是过年的时候大家互相发一些零钱,为得是开心一笑,结果却被不法分子用作赌博工具。那么为什么“抢红包”会变成赌博的工具呢?
  魏先生告诉记者,因为“抢红包”本身是一种游戏,大多数群主钻了法律空子,那么“抢红包”刷钱有几点优势呢?魏先生介绍说,第一,不受限于时间,不管白天晚上,只要有一部智能电话和网络,有银行卡,随时都可以赌;第二,不受限于地域,无论在哪都可以赌;第三,成本低,没有硬件要求。只要有一个手机能上微信发红包就可以进群发红包赌博;第四,扩散面广,传播速度快。二维码发出后。有担保人和押金就可以进群开始玩。有退群的,马上就有人进群;第五,网络犯罪源头难以有效控制,很难追缉到群主以及群成员。
  群规:
  24小时不停抢
  有担保人还得交押金
  为了解“抢红包”的实际规则,记者通过魏先生的介绍,加入了一个“抢红包”群。进群之前,魏先生特意嘱咐记者在群里不要乱说话,不要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更不要抢红包。但进群后,群内的情况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
  这个“抢红包”群里有200余人,这20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彼此之间都不认识。群里有人一直在不停地发红包,还有人24小时通宵达旦地“抢红包”,进行所谓的“抢红包”游戏。
  每天群主会先发出第一个包,抽到最小红包的人接着往下发,无限循环。群主制订了详细明确的群内规定,比如:群主发一个红包之后,抢到最小金额的人继续发红包,每个红包500元起,分成5个包,以此类推;另外,进群也有着严格的要求,由担保人邀请进入后,先交500元押金,防止有人抢了红包就退群;如果不想玩了,群主会把押金返还;群主还会根据发包的金额抽取一定比例的抽头,不允许私自发包。比如发一个300元,分成5包,那么抽到最少的那个人,把下次发包的钱私发给代包手330元,其中有30元作为代包手的提成,300元是下次发包的面额。
  揭秘:
  大部分红包流入群主腰包
  什么是代包手呢?由于每人每天发红包的限额只有5000元,群主常会招聘代发红包的“发包人”,“发包人”会同时开数十个微信账号,专在群里发红包。每个红包大概500元,“发包人”每次会抽15元到30元作为抽成。这部分抽成由“发包人”和群主共有。以此类推,微信红包群里大部分红包都会进入群主的账户。
  一个红包发出去的时间基本上不到两秒钟,就被群内其他人抢光了,而下一个红包紧接着又发出来了,一晚上几千元甚至十几万元都被会被一抢而空,群主因为有抽成,可保稳赚不赔。有的微友输红了眼,便开始不停扔红包,结果越赔越多。
  方式:
  猜尾数 输了押注不退还
  记者在群里观察后发现,群里发出的聊天记录和图片,大多都在讲述自己这几天输了多少钱,有的人说手气好抽了多少钱,有的人甚至一晚上输掉一万多元。小小一个微信红包竟然能被人利用作为涉嫌赌博的工具,着实让人咂舌。
  这种微信“抢红包”群的玩法可谓是五花八门,记者进入的群属于单纯的“抢红包”群,相对比较简单快速。通过群内大家的聊天,记者了解到,除了这种比大小的方式外,还有一种微信红包猜数字的方式。
  群主在发红包过程中,以每次微信红包中某个红包的尾数为开奖号,群成员在之前可以通过竞猜,私信找群主进行押注,只要猜中大小、单双数或者数字,就可以获得倍数不等的收益,倘若没有猜中,押注不退还。
  ● 多方说法
  原来这里是有说道的啊!
  那么,到底有多少人了解“抢红包”背后的故事呢?记者询问了几位年轻人。
  同样在国企工作的杨先生,对“抢红包”涉嫌赌博一事大为吃惊,“我从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红包背后能有这么多说道,现在人啊,真是不学无术,想挣钱怎么不往正道上走呢?”杨先生说,自己平时就是在过年过节给好朋友发点红包玩玩,图个喜庆。朋友和单位同事也有群,但仅仅是单纯的发红包、抢红包,每次金额也不大,最多就10元,从来没有天天没事儿就发红包玩的时候。
  而做个体生意的尹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老公也有这样的群,“我老公当时也是朋友介绍入群的,进去得先交50元,刚开始他玩我就看着,玩了两次就不玩了,我们自己做小本生意,他们每天发的红包数额还特别大,根本就玩不起。后来我老公主动退群了,我还纳闷呢,为什么每次都是我们抢得少,原来这里是有说道的啊!”
  涉嫌网络赌博
  随后,记者拨打了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欧律师的电话。针对此事,欧律师表示,这是一种新鲜事物。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红包赌博”进行约束。“这是一种涉嫌网络赌博的行为,建议广大市民远离此类群体。”欧律师说。
  随后,记者就此事致电腾讯相关负责人,但截至记者发稿,腾讯方面并未作出回应。
  网赌是一种精神鸦片
  王者东
  赌博,是人性的一根软肋,像磁石吸铁一样盘踞在人性深处。稍有外因,即能被“勾搭”出来,这一次“勾搭”赌瘾的是一种叫微信的东西。
  其实只要有赌瘾,任何东西都能让其赌一把,就算没有赌具,用“石头剪子布”也能徒手赌博。因此网上、微信赌博,罪责并不在网络,就像有人拿人民币享受幸福生活,有人却拿人民币作奸犯科一样,罪责不在人民币。只是有人成功利用了网络容易让人上瘾的特性,成功俘获了一批心怀贪念的“低头族”。微信赌博还成全了一些有赌瘾没赌胆儿的人,这些人是天生的赌徒,却又没有去澳门赌场的经济条件,于是举手投足就能赌一把的微信,送给了正在“瞌睡”的人一个“枕头”。现在很多人学会“惜金”了,生活中绊到脚的几毛钱他们懒得去捡,而网上一毛钱的红包也让他们眼冒绿光。他们在无聊中打发着时间,说是小赌怡情,鬼才相信呢,其实已经成瘾。网上设赌局的人,以为没有法律约束就可以为所欲为,他们以为自己走在“三不管”的法律真空地带。岂不知,他们的行为已经严重违法乱纪,如果真要较真,即使没有法条,也会有行政的处罚在等待他们。
  卡里的钱越来越少,陪家人的时间越来越短,背部越来越佝偻,眼睛的血丝越来越多,却没有见过哪一个人真正是因为抢红包发财致富的。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每个人也就能对付那么三万来天。而有些人爬五更起半夜,为的就是抢鸡毛一样轻的几毛钱,真是生命轻于鸿毛了。要是拿出这样的精神过日子、干工作,那又将是什么成色?应该警惕,精神鸦片一样的微信红包,赌博吸去的是金子一样宝贵的时间。
  抬起头来,想一想——值得吗?
点击排行榜
汽车·交通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就是一位网瘾,天天在网吧,及时没有钱也在网吧看别人玩,但是我发现现在初中,高中的学生星期天都在网吧玩游戏,我慢慢发现游戏对青少年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看到他们的身影回想起曾经的自己才马几个字让你们看看你们的孩子是不是也在网吧,玩游戏,未来有可能成为游戏的蛀虫,成为你们未来的”麻烦“。你们能不能想像你们孩子初中生,高中生在网吧抽烟和玩游戏就镜头吗?  西南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严某整日沉溺于网络游戏,视网络为天堂。经常通宵上网,一次连续两天玩网络游戏真的把他送上了“天堂”。他的病历记载中有重症胰腺炎、暴发性菌痢、血糖增高、急性肺水肿、多脏器功能衰竭。医生认为,他的死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但通宵玩网络游戏是主要诱因之一。(摘自《扬子晚报》)由此可见长时间玩游戏对学生的身心影响是非常可怕的。  网络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多数青少年游戏和消遣的场所! 网络游戏影响越来越大,.由于玩网游的一般都是青少年,所以网游里面玩家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青少年的素质.网游的主流和青少年的主流是一致的.,同时网络游戏爱好者队伍不断扩大,网络游戏沉迷者越来越多。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做到趋利避害,对我们小学生有那多现实意义。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1、此次调查调查中所指的"网络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包括了上网玩和联机玩的游戏.在我们的调查样本中男生占75%,女生25%。
有78%的学生在调查前玩过网络游戏;其中玩游戏一年以上有36.4%,一至两年的有30%,三年以上的有22.7%,比例分布比较平均;
2、平时上网每天花的时间有50%的人不到一个小时,一到三个小时的有35%,还有15%的人上网时间超过了3个小时;
3、在宽松的小学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家长的约束,有的孩子选择了通宵上网玩游戏,在所调查的人群中有4%曾经有过或偶尔通宵玩过。
4、在调查喜欢玩某个有西的原因中,20%是为了交更多的朋友,40%认为是纯粹为了娱乐,9%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智力
玩游戏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38%的人感觉上网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影响很大,48%认为对自己生活影响不大,剩下的14%感觉没有影响。
5、在对学习的影响调查中,82%的人都认为玩游戏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影响,其中60%认为有影响但不大,22%认为玩游戏对学习的影响很大,并且导致了学习退步。
6、大约10%的人玩游戏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困难,得到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一些东西,有40%的人因为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非常后悔玩游戏并开始讨厌它,而有46%的人仍保持乐观了态度,认为玩游戏可以在紧张的现实生活中得到放松,从而可以更好得投入到其中。
7、在玩网络游戏之后,在现实生活中参加集体活动比如朋友聚会,郊游等和以前相比60%人没有受到影响,频率与以前一样,15%比以前交了更多的朋友,更经常参加活动了,也有15%的人比以前参加的少了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希望未来的青少年别学我们这样的瘾君子!切记!切记!!
  希望家长能看到的时候,别光顾着赚钱,管好自己的孩子,起码你的关注孩子心里,生理的变化。一定要管到孩子十八岁,家长切记,有次我在网吧十一点,几个初中生还不回去睡觉,我就问他们你爸妈不找你们吗?这么晚不回家。孩子的回答我很惊讶:爸妈从不管的,玩到几点都可以!我想一定是个别的家长吧,但是我回头看看还有几个青涩的面孔,真是想起那年的自己啊,被游戏坑大了!
  上了大学以后我就和城市那些孩子玩在一起,不知道挣钱是多么的不容易。知道今天我父亲出车祸的那天,我才明白如果父亲不在了我连做孝道的机会都没有的话,是我这辈子最痛的记忆。所以我励志不在玩游戏,不在游戏我自己!  父母们你们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在你们不注意是不是偷了你们的钱去玩游戏,现在游戏真的太害人了!十八岁之后玩的话就不容易上瘾但是越小未来隐越大越难戒,就想你吸毒吸的少就瘾就小。  看好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父母自己做起,别一走到家就玩游戏,孩子如果在这种环境下长大,长大不玩游戏都不行啊!玩游戏之前三思,夫妻之间吵架有孩子在三思!!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微信红包接龙游戏 让单纯的红包祝福变了味道
--山西黄河新闻网
&&您所在的位置:
微信红包接龙游戏 让单纯的红包祝福变了味道
编辑:闫丹丹&&&&&&责任编辑:乔坤 &&&
&&&&&&来源:
原标题:变了味儿的“微信红包”
【核心提示】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新颖的电子支付形式,一经推出,便备受青睐,尤其是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与微信红包的互动,为除夕之夜增添了不少趣味。有数据显示,2015年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自此微信抢红包催生了节日的另类狂欢,逢年过节,微信发个红包传递祝福,亲戚朋友之间,小到0.01元,多达上百元,大家都玩的不亦乐乎。然而,一种叫微信红包接龙的游戏,也随之应运而生,让原本“单纯”的红包祝福变了味道。这是一种什么游戏?是否涉嫌违法?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新颖的电子支付形式,一经推出,便备受青睐,尤其是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与微信红包的互动,为除夕之夜增添了不少趣味。有数据显示,2015年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自此微信抢红包催生了节日的另类狂欢,逢年过节,微信发个红包传递祝福,亲戚朋友之间,小到0.01元,多达上百元,大家都玩的不亦乐乎。然而,一种叫微信红包接龙的游戏,也随之应运而生,让原本“单纯”的红包祝福变了味道。这是一种什么游戏?是否涉嫌违法?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不知不觉“抢”上瘾
据调查,自从微信有了发红包的功能,之前微信中的很多家庭群、工作群、同学群等,似乎都变成了“红包群”,不少市民的微信中都会有一两个群在玩红包接龙。市民王先生的微信里有好多个专门玩红包接龙的群,记者看到,在这些红包群当中分别有3元群、5元群、10元群……甚至还有几十元、上百元的群。王先生说,他第一次玩红包接龙是一个朋友把他拉进了一个红包群,这个群里除了他朋友,其他人都不认识。起初他也不知道是干什么,顺手抢了几个红包,不一会儿就“赚”了十几元。
后来群里的人加他好友,在这些人当中也有人把他拉进不同的红包群里去,渐渐地他似乎对抢红包上了瘾,每天一有闲工夫就想抢一会儿红包,而且有时会同时在好几个群里来回的抢、发红包。“常常是努力抢了几个小时,却在几分钟之内连发几个红包,又全输出去了。偶尔赢点,但还是输的时候多,输了之后总说再也不玩了,但第二天又忍不住去‘抢’。”王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微信红包接龙的玩法有很多,通常是组织者根据群内人数情况,在群内发出第一个拼手气的“启动包”(几个至几十个不等),然后大家开始抢,其中抢的红包金额最大或最小的那个人继续发新一轮的红包,以此类推,不断循环。有时抢到“炸弹”“顺子”……组织者会给予事先所立“群规”中约定好的金额作为奖励,有些群还有所谓的“福利包”,即由“群主”在特定的几个时间给大家“白送”一定金额的“福利”。这种玩法在红包群中比较普遍。然而,记者发现还有一些玩法,比如,组织者或参与者率先在群内发出第一个拼手气红包(几个至几十个不等),手气最佳者按照特定倍数、特定金额、固定金额接龙,少则几十元多则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24小时数百人在线抢红包、群主“代包”抽头……这些玩法则让微信红包接龙染上了赌博的嫌疑。
为了“快”各有奇招
“手快有,手慢无”。有人说,抢红包比的不仅是手快,还要网速够快,甚至还有人认为抢红包的速度也和手机的好坏有关。为了能在几十人的红包群中抢到红包,有些网友的做法也是让人“醉了”。采访中,市民小郭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他迷上了玩微信红包接龙,家里的网是4兆的,公司的网是10兆的,为此他每天中午都不回家,下班也走得很迟,“加班”抢红包,他说:“抢红包的人手都快,要想取胜,硬件也得跟得上,我觉得网速很关键,然后手机也要好使。”为了抢的更快,上个月小郭干脆换了一部新的“苹果”手机,花了近两个月的工资。然而,下了这么大“血本”,小郭每天能抢多少钱红包呢?小郭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每个红包少则几分钱,多则一两元,一天下来输得多,赢得少,本来只是为了娱乐,现在有点上瘾了,也开始在意输赢了。”
为了能更快抢到红包,有人升级网速,有人换手机,有人手不离手机,目不转睛……甚至有的人还用上了“高科技”――抢红包作弊器。据了解,不少资深的抢红包“选手”,手机上都安装着此类作弊器,只要微信的各种群聊中有人发红包,作弊器就会自动去抢。
输的“惨”到处欠账
微信红包原本就是一个娱乐游戏,可有人误入歧途,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影响了工作也影响了家庭。采访中,市民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惨痛”经历。几个月前,张先生曾被朋友拉进了一个所谓的“大红包”群,在这个红包群,张先生不仅损失了几千元钱,还耽误了工作,甚至差点导致离婚。张先生说:“以前时不时在朋友们的小聊天群中娱乐一下,玩一玩小金额的红包接龙,可自从被朋友拉进那个大红包群,我就陷进去了。”在抢红包的过程中,他常常为了“回本”抢到大半夜都不睡觉。有一次因为抢红包到半夜2点,第二天出差,他居然睡过了头,耽误了高铁时间。自从开始沉迷抢红包,他常常是机不离手,正因为如此,妻子总是抱怨。有时微信红包里没钱了就借微信朋友的或干脆从微信绑定的银行卡里转账,“每天输一点,时间一长就输了不少,不知不觉几千块钱输掉了,还欠好多朋友的,几元、几十元我自己都记不清了。”张先生说,老婆发现银行卡里少了钱,终于忍无可忍和他大吵了一架,并表示“再玩抢红包就离婚”。事后,张先生也觉得沉迷抢红包确实不应该,删掉了微信里所有的红包群。
律师抢红包群以营利为目的涉嫌赌博
微信红包接龙到底算不算赌博呢?就此记者向律师进行了咨询,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以及开设赌场的,都将构成犯罪,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而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是认定构成犯罪或非罪的关键所在。根据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发布的《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或“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符合其中任何一种情况的,都属于“聚众赌博”,涉嫌构成“赌博罪”。根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等传输赌博数据,组织赌博活动,“建立赌博网站并接受投注的”、“建立赌博网站并提供给他人组织赌博的”或“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的”,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就属于“开设赌场”。对于红包接力群的发起者或组织者来说,如果红包接力群的玩法具有赌博色彩,那么,该红包接力群的组织者或发起者,很可能涉嫌构成“开设赌场罪”。
采访中,有些红包群主事实上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可能已涉嫌违法,有人甚至存在侥幸心理,想与有关执法部门“躲猫猫”。有关人士表示,虽然玩家是在微信群中私下与管理员交易,但事实上警方取证并不困难,联合微信运营商,调取交易记录,就可以发现赌资数额。如果管理员在开奖过程中,运用技术手段控制开奖结果的话,还将涉嫌构成诈骗罪。因此,对于喜欢微信红包接力的网友们来说,红包接力群,要谨慎加入,以免不知不觉陷入赌博。(记者 白洁)
黄河新闻网传媒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相关链接
&& 临 汾 新 闻
&& 黄 河 DTV
&& 时 政 新 闻
&&友情链接
| 电话、传真: 手机: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晋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广告经营许可注册:7&&&山西.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编号:&&&晋公网安备30号单位名称: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单位地址:临汾市解放东路17号网站域名:备案编号:31备案机关:临汾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长期沉迷网络游戏好不好?_百度知道
长期沉迷网络游戏好不好?
游戏机游戏以及电脑网络游戏、上厕所以及疲劳时小睡片刻外,甚至忘记白天,而随着这三类游戏越来越逼真,由于很多人通过网络在同一游戏平台上玩。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克·瓦勒尔认为、黑夜以及所有现实生活中的事,当他后来对游戏产生厌倦时。青少年本身心理抵御能力就弱。这种电子游戏“毒瘾”能导致疾病;六,已成年的青年人甚至可能因此失业,尤其是容易上瘾的网络游戏每天不要超过2小时;三,他们会因为玩电子游戏废寝忘食,对手也都是在电脑屏幕前实实在在的人,他们对游戏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玩电子游戏,加上那些魔幻般的游戏画面的吸引。法国电视台不久前也报道了美国一位母亲痛失儿子的不幸经历、严重的社会交流障碍,以致长期对周围事情不管不顾,便因厌世而自杀,而恰到好处的游戏娱乐能够起到调节身心,久而久之,就应及时去看心理医生,对亲情和社会的冷漠等,许多青年人是想借游戏逃避不顺利的社会生活?过去人们也许会说可引发癫痫。除了吃饭、加强体育锻炼。然而现在,致使青少年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是在一个“真实世界”游历、耽误学习;四,他们对游戏中自己角色的关注超过了真实生活中的自己,在游戏中干一些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适量的鸦片具有药用价值,其危害性已大大超过人们过去的认识;七,要他们放弃已有的游戏“成就”非常困难;二,讲述子女沉迷游戏导致个人及家庭生活受影响的亲身经历:一,他们唯一的活动便是继续玩游戏、尽量在受到有关部门监督的正规网吧玩游戏。一些家长还在与电子游戏有关的网上论坛发表文章,但过度沉迷游戏则危害巨大。 过度沉迷于电脑游戏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严重危害,目前国际上的电子游戏分为单机电脑游戏,一名韩国25岁的青年连续在网吧玩游戏86小时后突然暴毙、如果难以割舍自己构筑的网络游戏角色、增强信心的作用,引起了韩国以及西方媒体的注意、传播暴力,电子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与鸦片有相似之处。这些事件使法国不少家长对子女玩游戏产生了警觉。 瓦勒尔认为,如果青少年对电子游戏欲罢不能,或者与恋人或配偶分手。而年龄更小一些的孩子可能认为变成游戏里的“世界大王”比成为班里的优秀生要容易得多,可以尝试将“角色”有偿转让给其他网上玩家,许多青少年难以自拔,以便互相提醒适可而止。因此他建议、找到其他可以打发业余时间的活动。 以网络游戏为例,许多学者把沉迷于电子游戏等同于染上毒瘾、即使对游戏非常喜爱。瓦勒尔说,也最好由一个以上的同伴陪同一起玩沉迷于电子游戏会造成什么后果:她的儿子曾经玩游戏到了痴狂的境地,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游戏的趣味性外;五。2002年10月。 近期的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认为。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多交朋友。青少年花费大量心血构筑自己的角色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你已经告别网络游戏了,当你玩到看见它就吐的程度,那就恭喜你好
不好,会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打游戏有什么不好_百度知道
打游戏有什么不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打游戏多了多身体危害,对眼睛不好会近视,打游戏可以放松心情,不过要掌握时间不能玩太久这样不好
我觉得其实打游戏没有什么不好的,可以让我放松心情!娱乐身心。关键是要掌握好时间,玩多了也就坏处多多了,不管是多眼睛还是对你的脊椎都是有很大坏处的。有很多人的脊椎病都是坐在电脑前坐出来的。眼睛也是心灵的窗户,要好好保护啊!
坏处多多。。。。
前段时间,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报道,题目是《游戏机玩疯了英才少年》。原开平一中学生李关,小学毕业时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市重点中学开平一中。初中时他曾获江门市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三等奖,开平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他自己曾誓言非清华大学不读。然而,这个曾被全村视为“神童”的少年,6年前,因沉迷于玩电子游戏机把自己的一生毁掉了。如今,他只能每天被关在家里胡言乱语。读完了这则报道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为这位少年感到十分可惜。由此,我想起了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新开了几家游戏机室,每天放学后,总有学生往那里跑,用父母给的零用钱玩游戏,有的学生上瘾后甚至偷钱去玩。虽然学校老师经常教育学生不要去,但效果不明显。为此,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同学们为什么沉...
对眼睛有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打游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麻会不会上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