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火田镇大垅村尞坑尾地图

云霄县火田镇尞坑尾地图_百度知道
云霄县火田镇尞坑尾地图
云霄县火田镇尞坑尾地图
屈后山 1.行驶40米.沿G324行驶2.行驶690米,左转 2.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行驶2.1公里驾车路线.7公里,右转进入G324 4,右前方转弯 3,直行进入盘陀岭隧道 5:全程约78.沿G324行驶66,直行进入G324 6.1公.4公里 起点.沿盘陀岭隧道行驶990米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云霄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行政区划
(一)境域
1996年,云霄县政区总面积1166平方公里。经实测和重新划界,至2006年,云霄县政区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平方公里(采用日全国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县国土资源局提供)。海域面积106.7平方公里(县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经年实测计算,下同),由漳江湾、东山湾(部分)、八尺门水道等组成。海岸线长度为75.5公里。自漳江南北水闸处起算,沿东厦、列屿、陈岱,止于八尺门云霄-诏安两县海域界线。陆域境域四至除公路界牌外,东以梁山山脉的梁山、鸡笼石山与漳浦县为界;东南至八尺门海堤中心点与东山县为界;南以竹港村墓山、半径自然村剪刀岭尖和乌山山脉的乌山、西山源与诏安县为界;北以背虎山、白石岽山、笔架山、大帽山与平和县为界。东西最大距离31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8公里。
1998年10月,云霄境属常山华侨农场由省侨办正式移交漳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成立漳州市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行政建制直属于漳州市辖,但其区域尚未获国家区划相关部门批准而升格为县级行政区划,故至2006年底云霄县境域版图未变。
(二)乡镇区划
1996年,云霄县境划分为云陵、莆美、东厦、陈岱、峛屿、火田等6个镇,下河、马铺、和平等3个乡和国营和平农场(与和平乡同一套领导班子)、常山华侨农场(隶属于福建省侨务办公室)、国营圆岭林场(在火田镇境内,隶属于漳州市林业局管理)、顶溪水稻原种场(在莆美镇境内)。
1998年10月,境属常山华侨农场加挂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牌子,划归漳州市直接管理,赋予一定的行政管理权。2006年7月,从莆美镇划出上坑、马山、益宝山、树洞、大埔、下径、三东、狮山等8个行政村,归云陵工业开发区(同乡镇一级)管理。
2006年,全县乡镇区划为云陵镇、陈岱镇、东厦镇、莆美镇(含云陵工业开发区、顶溪水稻原种场)、火田镇(含圆岭林场)、峛屿镇(2006年后改称列屿镇)、下河乡、马铺乡、和平乡(场)、常山华侨农场(由漳州市管理)。
(三)村、社区、作业区与自然村落
1996年,全县划分为162个行政村、10个街道和36个管理区、作业区、工区(含常山、圆岭林场)。之后,全县村、街道、管理区(常山华侨农场)、作业区(和平农场)、工区(圆岭林场)的划分,随着农村人口进入县城、城区的扩大而变动。1999年,由于工人外迁,和平乡撤销田仔苏、龙透2个作业区。田仔苏作业区土地由宜谷径作业区代管。龙透作业区土地由本地工人代耕代管。2000年8月,云陵镇增设北园社区、金霞社区,莆美镇增设宝洋、绥东社区。同年11月,云陵镇增设城元社区,莆美镇增设宝城社区。2002年12月,县政府根据上级精神,撤销云陵、莆美15个居委会建制,全部改设为社区居民委员会。翌年,全部完成社区居委会改选。至2006年,全县共划分为158个村、16个社区、12个作业区(不含常山4个村、11个管理区和圆岭林场10个工区)。(详见表1-1)。
表1-1 &2006年云霄县村、社区、作业区情况表(不含常山)
乡镇(场)开发区
村、社区、作业区、工区名称
乡镇(场)、开发区管理机构驻地
下港社区 大园社区 溪美社区 王府社区
塘坪社区 宝楼社区 大路社区 西园社区
汀洋社区 城元社区 北园社区 金霞社区
塘坪村&下坂村 享堂村 下城村
绥阳社区 宝城社区 宝洋社区 绥东社区 莆东村
莆南村 莆北村 莆下村 前涂村 山美村 阳下村
佳兜村 向北村 中柱村 高塘村 后汤村 前埔村
宝树村 演武亭村&双溪口村
云陵工业开发区管理上坑村 马山村 益宝山村
狮山村 树洞村 大埔村 三东村 下径村
莆政路115号
白礁村&竹港村 峰外村 岱东村 岱南村 岱北村 岱山村 礁美村 石前村 坑内村&下曾村 前江村&中江村 后江村 双岭村 董塘村 大山顶村 呈安村
浯田村 荷东村 荷中村 荷西村 溪塘村
船场村 东厦村 洲渡村 佳洲村 白塔村
埭洋村 竹塔村 东崎村 湖丘村 长洋村
山前村 林坪村 顶城村 城外村 城内村 宅坂村
宅后村 南山村 油车村 人家村 青径村 半山村
下楼村 西林村 郭浦村 菜埔村 瑞堂村 溪口村
大坑村 火田村 莆中村 东车村 乌石村 水头村
岳坑村 后埔村 佳园村 新园村 古楼村 瓦坑村
高田村 圆峰村 白石村
上窖村 新坡村 世坂村 孙坑村 新湖村 下河村 上河村 凤兴村 外龙村 内龙村 下洞村 坡兜村 车圩村 石屏村 后山村 龙透村&梅林村
七高漈村 坡下村 仙石村 金坑村 曲溪村 三星村
马铺村 峰头村 宝洞村 大坪村 青美村 白凤村
泮坑村 杉脚村 宝石村 龙镜村 坑口村 枋林村
上洋村 石芹村 客寮村 乌石坑村 杨美村
粗溪村 湖洋村 桥头村 漈头村 乌螺村 大仑村
下安村 石鼓村 新楼村 枧河村 坪水村
东方村 坎顶村 莆顶村 径仔村 安吉村 吉坂村
大斜村 上坂村 内洞村 棪树村 半岭村 桥头村
新楼作业区
田坎作业区 河塘作业区 后坪作业区
宜谷径作业区 半坑作业区 新楼作业区
河溪作业区 甘埔作业区 征山作业区
金山作业区 牛尾作业区&茶山作业区
新楼作业区
表1-2 &&&&&&&&&2006年云霄县自然村落情况表(不含常山)
社区 行政村
自然村落名称
县城区(村民与居民混居)
县城区(村民与居民混居)
东门 西门 南门 北门 下园 下埔 山顶 水吼
顶厝 下城 赤楼 岭脚
下尾埔 下寮 油车 南寨
石前 前涂
新楼 上地
松树脚 大欧 溪边地 高塘 下美 油车
大乡 小乡
新县城区(村民与居民混居)
新县城区(村民与居民混居)
新县城区(村民与居民混居)
新县城区(村民与居民混居)
竹港 东埔
山外 竹港圩 翁厝 后山 塔仔
陈岱 新圩
大山顶 山坪
董塘 大块园 贝园(移民点)
院前 石壁 南湖(新南湖、旧南湖)
后坑 柳畔
移民新村 双园
塘美 后埔 观音亭 下高溪 西埔 高溪楼
东坑 下料 宣尾
前墩 后墩 黄墩 郭墩
洲头 渡头
白塔 上路头
岩脚 中埭 下陈 蚵潭 南洋
竹塔 横山 东面 楼下
东坑 山后 崎美
长垄 郊洋
顶城 山内
油车 后埭
宅兜 后安
青崎 径头
大坂 白衣 高山楼
菜埔 新埔 竹根潭
下楼 居人山
溪口 邦溪 山顶 顶汤 山坪 石门 金钩 圆山 宫仔坑 邦后
大坑 粮坑 岩仔
莆中 胜洪 白石山
火田 七里铺 竹树潭 真珠坂 小水 古厝窑 新里
水头 湖仔 田头前 内仓
岳坑 坪林 塔前埔 岩仔 福山 楼仔顶
东车 下园 石狮头 鹅江后
后埔 顶江 庐者坑 内埔 新楼 下涂楼 黄堵
口厝 山仔顶 白楼 内楼 徐南坑 新厝 岭脚
瓦窑坑 后门 山尾 田中央 白娘坑 顶楼仔
佳栋 白泉 坑仔内 顶枋 官园 溪坪 大径 大洞 旧铺 
屈后山 水沟头
高地 田畔 半径 凤竹 旺林尾 漈下 坪水 乌营 白营
圆峰 埔仔楼 口槽 内槽 龙井 洋仔 楼仔岭 内岭顶 
茅坑 上安 外岭顶
店仔 庵缸 胶东? 横山 厘仔坪 白石
新园 青山
顶孙坑 下孙坑 瓦窑
新坡 磁窑
世坂 楼洋
下河 长兜
上河 水头 东风桥
下楼 上楼 新楼 后坑洞 石牌
王都坂 茅坪 夫子岽 蕉园 宝斗石
小坡 顶坪 赐福楼 城下 城顶
下洞 水尾 下圩
陂兜 安前 圳头 安后
宅兜 屯坑 新楼 车楼 连丰楼 上坡 欧下 南溪 
下梨畲 顶梨畲
后山 酒山 旧楼 新楼 田头里 高塘内
石屏 土虱田 尖山
梅林者 三坑 朱湖 蛇仔地 大茅坪 玉角湾 玉寮 
益高寮 银空 顶坪 四角坵
七高漈 大沙岗 九漈坑 畓田湖
龙透 旧厝 打石 龙镜 洞底
坡下 柯? 下厝 赤岭鞍 粟欧 孔塘 九枝连 三斗种 
坑仔湖 坡尾 倒桥 割稻??石下坑 斜格田 松柏?
曲溪 汰高漈 曹坑 后寮 圳坪 大丘头 胶塘 新田 岸坑 大坪 下溪墘
上塘 旧楼 新楼 外角 内角 仓下 长田 取切 白石后
下寮 石仔岗 四近塘 黄漈
金坑 九坵 后墩凤 陂仔头 火烧寮 虎岩 凤门亚 石学 
圆墩 横坑尾 江头 伦龙 牛坪
后溪 赤土 棪树坑、三星新村(2006年因地质灾害迁址世坂村附近,称“三星新村”)
峰头 车头 赤土园 大坡 田地
宝洞 东乾坑 下杭溪 胶塘 漈下
大塘 大坪溪 口丘 梅坪 徐山 就地
顶楼 下楼 吊钟 桂竹坑 半岭
白凤斜 重地 山尾 岭脚 柯树坪
泮坑 婆楼 胜坑 冷水坑
智民 长科 仙池湖 鞍仔坪 杉脚 砖仔埕
下墩 三层楼 双过山 流贝 墩头 宝石 下城 福石
军田埔 柯仔脚 坪上 瑞田 畲科 坑仔坪 大坪头
坑口 井头 黄歧山 新村 牛坝 大岭湖 南埔
枋林 牛坑 片仔里 后厝
石鼓后 大片 旧寨 新寨 横寨 坑罗坑
长圳 洋明 坪尾 安后山 龙洲 大塘角 马铺寨 马铺圩 
上高安 下高安 内石芹 外石芹 好空 凤山 七高山
坝湖 厝后 松柏脚
官乡 大路坪 顶客寮 下客寮 葫芦墘
乌石坑 江头 大林口 白花洋
岭头坪 顶楼 中楼 新寨 旧寨
粗溪 西山埔 山坑 内坑 水办头 茫烟漈 赤溪 半山 
圆仔田 水办 下楼
湖洋 深屈溪 割藤坪 内寮
石厝 石壁寮 矾溪 桥头 高车 径仔 下山 下洋
坪水楼 楼仔厝 长湖 牛埔 茅坪里 决老 高坑 大石 
茶仔后 半岭 三丘 岭鞍
上博史古 下博史古 鹅江豆 山城 石埒 小坪水 丼坑 
下尾溪 半岭 新楼 上乌桃 下乌桃 岭头 鞍门 苏宅 苏宅博 蜈蜞笼 下楼 店仔 楼仔边
石口屈 九宝安 岩坑 石古楼 石马 宫前 小里 坑仔博 中平 水头 东坑
水口外 新楼 半山 下楼 漈头楼 对贝 坪埔 岩头 坑仔尾 坑内 顶厝 九埒 门岭
后厝 漈口 墩仔尾 桥仔头 枧脚圩 顶楼 下楼 顶新楼 新楼 圆山墩 大路坪 龙船岭 漈头尾 农贸市场 石壁尾 下田尾
湖莲楼 顶楼 吊坡 内洞 半山 水路仔 新楼 下郭
炉厝 水路仔 溪仔尾 坎下
赤笼 坑头 墩尾 内厝 的山 六竹博 新楼 井仔丘
大厝 仑美 楼仔 后埕 楼边 学仔头 井仔湖 深坑
内坑 外坑 刘仔角 内狮 湖洋 办头 顶行 大片田 大路内 大厝地 景楼寨 平溪 圳尾 禁坑
大西安 小西安 庙后 城仔坪 后畓  桃畲 下坑
乌石坑 鹅豆
莆顶 顶楼 北柘 新围楼
坎顶 东山埔 埔仔尾 溪南
径仔 官田
安吉 马田 割藤埔 后田
吉坂(顶厝) 溪坪 东坝
上坂 银靠山 内湖 梨仔坪 蜂湖 口洞 溪角
大斜 畓坪
内洞 后塘 凹湖 新兴 南五
半岭 九堀 内坑
桥头 屐巷 瓦厝 楼仔 坪坑
坑仔尾 瓯仔湖 屐仔寮 通贝
田坎作业区
田坎 白马埔
河塘作业区
河塘 飞鹰埔 六中 蚂蚁墓 石目陂
后坪作业区
后坪 石宅
宜谷径作业区
新楼作业区
新楼 深水 过枧 乌年山
河溪作业区
甘埔作业区
甘树埔 河溪婆 鸽仔佃
征山作业区
征山 楼坪 马坑
金山作业区
金京头 宝斗厝 深山
半坑作业区
下半坑 顶半坑
牛尾作业区
金山作业区
马山 荷仔埔
益宝山 大兴楼
天鹅(移民点) 建益(移民点) 白毛狮(移民点)
大路(移民点)
树洞 树洞移民点
大埔 溪墘
东阳 东安 东城
下径 大坂乾 下径新村
注:行政村、作业区以县地名办材料为准,自然村名称采用习惯写法。
表1-3 &&&&&&&云霄县地名今称与旧称、俗称对照表
旧称或俗称
旧称或俗称
旧称或俗称
湖坵或胡坵
阳霞或洋下
注:以上含乡、镇、村、社区、作业区及自然村落等地名。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31|回复: 26
签到天数: 1693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w.jpg (70.16 KB, 下载次数: 265)
17:22 上传
县各镇、村名称来源
西埔镇现为县城(原东山县县城设于铜陵镇——旧称城关,于1953年才搬迁到西埔镇),位于东山县中部,东临大海,北和樟塘镇相连,南与陈城、前楼两镇接壤,西与杏陈镇毗邻。全境属丘陵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沿海有沙滩地貌。境内有亲营山、虎山、公望山(俗称200高地)、苏峰山等,其中东面临海的苏峰山是全县的最高峰,海拔274米。
西埔镇所在地西埔也是县政府所在地,但这不是最早的西埔,原来的西埔其实是现在的顶西村,因村建于庙山西面的一块荒埔上,故取名西埔。据《东山县志》记载:“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建西埔圩场。”因圩建于西埔村(现顶西村)附近,故称西埔圩,后来为了区分,原西埔村改为顶西村,西埔圩正式命名为西埔。
梧龙村建于明朝,村庄最早建在庵山下,古人称此处是“牛穴”。在初建村时,村子的周围有五处小树林,当时称“五林”,也叫“五笼”(我们东山方言的“林”和“笼”好象是相通共用的)。清末该村出了一个很著名的秀才林乌鸡(乌鸡秀,就是著名的俗语“秀才没穿裤”故事中的主人公),认为用“五”做村名不雅,他想起全村姓林,木则林,所以就把村名改称“梧龙”。
顶西坑村在顶西村的东北面,距顶西村约$2,于清朝建村。村名来源于建村时,村东面有一条山前坑,北面有一条樟塘坑,前面有一条溪,溪水往西流,故取名为“西坑”。在1958年公社化成立大队时,为了和前楼镇的另一个西坑村区别,就以“顶西坑”和“下西坑”分别命名。因为本村方位较高,所以定名为“顶西坑村”。
坑北村位于公望山(俗称二零零高地)的西南面,在明朝中期由石坛村姓王人氏分居所建,现全村主要姓王。建村之前,在村址的南端由于龙潭山周围群山之水直泻大海,冲成一条大坑。在这条大坑的南面原来有一个叫“坑南村”的村庄遗址。因为本村的村址建在大坑的北面,也在原来的坑南村北面,所以取名为“坑北村”。
另,在坑北村龙潭水库蚵仔底山考古发现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石斧、石镯等文物。
顶西村位于东山县人民会堂南侧,旧名“西埔”。其来源是建村时村址选于庙山西面的一块荒埔上,故取名“西埔”。现名为“顶西村”,其来源为: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建了圩场,时称“西埔圩”;因当时的西埔村(现顶西村)与西埔圩场相距较近,为了易于区别,所以把西埔村改称为顶西村。
西埔村又名内圩。清康熙年间,由山后村朱太府到此设圩,时因圩场靠近西埔村(即现在的顶西村),借村名为圩名,故称西埔圩。随着西埔圩场的繁荣,逐渐在周围建村,取名“西埔村”。解放前后,东山县政府原设铜陵,1953年搬迁到西埔。从此,西埔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开设西埔圩的由来:东山最早的圩场设于铜山(现铜陵)演武亭,因五都(即东山除铜陵外的大部分地区)群众到铜山演武亭赶圩,路途甚远,群众不便。清康熙三十七年才增设西埔圩,并定农历三、六、九为圩日(现在逢农历三、六、九在南市还有集市赶圩活动)。
东埔村:俗称口圩,为西埔村的自然村之一。在清朝末期由梧龙村等地的人搬来开基。因村子坐落于西埔圩的东面,所以取名为东埔。
旧坑内村:旧坑内村又名旧乡,位于红旗水库西北侧,始建于明朝。因村庄四面环山,座落在山坑之内,故名“坑内村”。1958年建设红旗水库时,将坑内村一部分群众移居到东南方向约距$2处,开建新坑内村。
新坑内村:新坑内村是坑内村的一个自然村。1958年,因建设全县最大的红旗水库(可容水量300万立方米)的需要,县决定将原旧坑内村一部分群众迁移到这里建设新村,定村名为“新坑内村”,又名新乡。做为民生工程,坑内村现正在进行二次搬迁,在坑北村旁、公望山下由政府统一修建别墅式建筑,称为“坑内新村”。
双过山村:双过山村是双东村的一个自然村,相传建村早自元朝。因村庄的后面有两座山紧紧相靠,就取村名为“双靠山”,现称双过山(也称双髻山)。
东陂村:东陂村始建于明朝末期,是双东村的自然村之一。这里早时有条长溪,因水利条件好,先民选择在溪边建村,溪水往东流入大海,以溪水的流向,取名“东陂村”(陂是水边之意)。双东村的“双东”就是取双过山的“双”和“东陂村”的“东”字而成。
西笼村:西笼村是双东村的自然村之一,位于虎山脚下,建村于明朝中期。建村时因村子西面有一片树林,故称“西笼村”。
新山后村:新山后村建于明朝,为宅山村的主村。该村系旧山后村姓朱人氏来此开基的,所以取村名为新山后村。
旧山后村:旧山后村建于元末明初。因建村历史较早,故称旧厝。其村名来源是因为村址座落于虎山之后,所以取村名为“山后”。后来随着新山后村的产生,为了区别两个山后,就将本村称为“旧山后”。
宅仔村:宅仔村是宅山村的一个自然村,于明朝期间由旧山后姓朱人氏到此开基的。其得名是因为早时这里有一片水果宅,就以“宅”取名宅仔村。宅山村就是由宅仔、旧山后、新山后共三个自然村所组成,取其“宅”和“山”字,称宅山村。
石坛村:石坛村是石埔村三个自然村当中建村最早的,在明朝初期由漳浦县田中央姓王人氏到此开基。因当时村址东西有两块古石,古人称其为“牛穴”,遂建村于两块古石的中间,故称村名为“石坛村”。
在1953年国共两党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斗——东山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就安葬在石坛村附近的东山战斗烈士陵园。
石坛圩仔村:石坛圩仔村是石埔村三个自然村中最小的一个。在清朝期间,因姓王人氏与西埔圩群众在赶集时发生纠纷,为避免今后再发生事端,石坛村的祖先议定另在此处开设一个圩场。因这个圩场在石坛村附近,圩场的名称就叫“石坛圩”。后来围绕圩场形成的村子就取圩名为村名,称“石坛圩仔村”。
埔上村:埔上村始建于明朝,是石坛村姓王人氏分居出来所建的,现村**体姓王。在刚建村时,这里是一片草埔,所以取村名为“埔上村”。石埔村的村名就是取石坛村的“石”字与埔上村的“埔”字而成的。
亲营村是东山县较古老的村庄之一,相传早在宋朝就开始建村,系龙海县白水营颜武祖来开基的。
颜武祖姓潘,为亲营村第一世,现村**体姓潘。颜武祖到东山来开基后,为纪念祖先居住地白水营,就把所开基的村庄称为“亲营村”。
岩仔村:岩仔村座落于东山第一高峰——苏峰山的东面山腰,居高临海,距冬古约有$2多的路程。
岩仔村在建村前有张姓和尚在苏峰山上建寺庙,时称“苏峰岩”。乾隆八年(1744年)梧龙村九世祖姓林人氏到苏峰岩寺庙边开基建村,因寺庙而得村名为“苏峰岩村”。后来群众为了简便,简称为“岩仔村”。岩仔村原为一个比较偏僻的渔村,主要为林姓居住。现多数人已搬迁到冬古、西埔等地,村内尚有少数留恋故居的老人居住。
新乡村:新乡村座落于“古雷庄村”和“过冬村”中间,是冬古村的一个自然村,现主体姓林。在清朝期间,由过冬姓林和岩仔村姓林的一部分群众迁来这里建村的,为了和原来的旧村区别,所以取名“新乡村”。
古雷庄村:古雷庄村位于新乡村西侧,是冬古村的自然村之一。其得名就如其村名一样,和漳浦古雷有关。在清朝初年的时候,有漳浦县古雷人到这里捕鱼并定居建村,故称古雷庄。后来,因为受宗族字姓欺压,在此定居的古雷人难于居住而迁回原籍。后来,此地由亲营村姓潘人氏继以开基(现村**要姓潘)。虽然谷雷人搬走了,但人们还是继续称这个村子为“古雷庄村”。
过冬村:过冬村在新乡村附近,是冬古村的自然村之一,现主要为林姓人氏居住。该村建于清朝。最早时,是梧龙村第四房祖林姓到此地捕鱼,建一草寮居住(现在这种房子在海边拉山网的地方还有,本地人称为“网寮”)。每逢冬季,风烈浪大,渔业淡产,则暂回梧龙村。如此年年来往,没有定居。后来,在这里建村定居且安然地度过第一个冬天,甚觉幸运,所以就定村名为“过冬村”。过冬村曾用“荟东”为名,其因是村庄面临“荟东沃”。
冬古村就是取过冬村的“冬”和“古雷庄村”的“古”字而成的。
金石村在梧龙村的南面,原为探石村的一个自然村,后独立为一个行政村。以前村名为官路尾村,早曾有“万烟”之称,约有七、八百年的建村历史。
此村称为“金石村”的由来是:相传早时该处有一神马,因偷吃庄稼,被箭射中,变成一块大石,人们称这块大石头为“金石”,也就把这个村子叫做“金石村”。
此村从宋末就开始称为官路尾,其含义有两种传说:其一,宋末年间,宋帝昺带官员南逃至此,大部分官员被俘杀,宋帝昺从这里乘船逃往广东,后投海自尽,因此称此地为“官路尾”;其二,宋时,凡是要上京(即东京,注意:不是现在日本的首都啊,应该是民间传说中“沉东京、浮南澳”的东京)赴考的文人,来到此处,算最后的一条路径,因之称为“官路尾”。
探石村原由杉寮村、岱里村、樟浦村、下柳村、新圩村、顶下尾村、下尾村、下圩村、西头村、西园村、官路尾村等十一个自然村所组成,后官路尾村独立为金石行政村,现有十个自然村。相传,早时这一带发现有一块大金石,朝廷知道后,派钦差大臣带着兵马到此地查探金石,后人因之称这一地区为“探石”。
杉寮村:在西陈公路(西埔至陈城)的西侧,为梧龙村姓林人氏所开基,现多数姓林。因建村时这里就有一间杉寮,故名杉寮村。
岱里村:因建村前这里有一片埭田(应是在海边建了堤坝保护起来的田地。在《民国厦门市志》里的周凯《义仓埭田碑记》里有言“其田濒海,藉堤为护。土人呼堤曰埭,亦曰海岸。呼田曰埭田,言非堤不为功也。”),祖先就在这埭田边建村,所以取村名为“埭里村”。因“岱”与“埭”同音,后来改称“岱里村”。又因为是在埭田边建村的。所以还有“田边”的别名。
樟浦村:在岱里和杉寮之间,为梧龙村姓林人氏所开基,现主要姓林。因其村址原是一片草埔,埔上长着茂盛的樟树,樟树之埔,就称“樟埔”,现写为“樟浦”。
下柳村:在西陈公路西侧,杉寮村的南侧,早在宋末就开始建村。其村为云霄县火田镇黑石村姓柳人氏所开基,故以柳姓氏取村名为“下柳”。
新圩村:在西陈公路西侧,靠近西埔。其来历为:清时陈腰公创设圩场于探石,后因该圩场地势低洼不适用而废弃,另找此处开设新圩场,遂以新圩场取村名为“新圩村“。
顶下尾村:在西头村之南,是铜砵村姓谢人氏所开基,现主要姓谢。因其村址地势低洼而偏僻,故称“下尾”。因在公路西侧有另一村也名“下尾”,为了区别,就把处于顶端的本村称为“顶下尾村”。
下尾村:在西陈公路的西侧,与公路东侧的“顶下尾村”相对。因该村位于顶下尾村的下端,所以称下尾村。
下圩村:座落于西陈公路西侧,是探石村最南的自然村。清时陈腰公设圩场于此,因地势低洼,又是在探石南端,时称下圩。建村时就以圩名称为“下圩村”。
西头村:在西陈公路东侧,位于西园村和顶下尾村之间,相传是元朝期间由云霄方姓人氏所开基(现主要姓方)。旧时,这里有一大石头,称为“狮石”,其先祖就在这块大石头的附近建村,以石名为村名,取名“西头村”(闽南话的“狮”与“西”同音)。
西园村:在西头村北面,为沼安县城关许姓人氏所建(现主要姓许)。当时这里有一花园,村庄建在这花园的西面,就取村名为“西园村”。
马銮村曾用马拦,位于西铜公路(西埔到铜陵)的北侧,隔着西铜公路和马銮湾相对,现村里主要有刘、郑两姓。相传在宋朝末期,在现铜陵的龙潭山顶,居住着一部分姓刘的人,他们常常在夜间看见现在马銮村一带隐约有火光升腾的奇景。他们认为那地方是块好地穴,便迁居于此,但一直没有定村名。在宋帝昺和丞相陆秀夫南逃骑马经过此地时,村里的长者到路边拦住皇帝一行,请求皇帝赐给村名。宋帝昺思考片刻便说:“你在马前拦住我,就定村名为马拦吧!”后来,村人觉得“拦”字陋俗,因村名是皇帝所赐,提起皇帝人们就会想起“金銮殿”、“銮架”等,而“銮”和“拦”又是近音,为雅村名,就把“马拦”改为“马銮”。
城垵村始建于明朝,村内主要有佘、李两姓。姓佘的祖先属于畲族,最早是从莆田移居于此;姓李的是三百多年前从漳浦县杜浔迁居而来的。城垵村原来东、西、北三面傍山,村东面的“石鸡山”上有一块岩石,镌刻着“佘李可安”四字(这块石头及上面的字是根据记载,我是不曾见过,现在也不知还有没有存在。)。整个村庄被一座石城环住,自古传有“城垵城垵,有城则安”之说。“城”是四面环城,“垵”是人居城内安顺的“安”字谐音,同时也指村的外围地势较高之意,所以称为“城垵村”。现村旁建有东山旗滨玻璃厂的厂房,所以环境变化较大,旧村的地理状况已和以前有相当的不同。
前佘村:前佘村是城垵村的一个自然村,建于明朝。据传,明时原云霄县姓陈的一个祖妈,肩上挑着担子并携带着三个孩子,从云霄步行准备到铜山“伏地虎”(现桂花街)逃生。在临行前,其祖先曾告诉她:“途中如果担子掉落,就在担子掉落的地方开基立户……。”后来,在她来到了前佘村址的时候,其所挑的担子前头突然向前面倾斜落地。于是,这位陈氏祖妈就按照祖先的嘱咐,在前佘这里开基建村。因是担子的前头斜下,闽南话中的“佘”与“斜”同音,所以就取村名为“前佘村”。
美山村位于西铜公路的北侧,与康美村及马銮村毗邻,处于两村之间。因村人主要姓杨,故有杨厝之称;因原名康美,村**要为杨姓,为与现在的康美村相区别,故在老辈人当中又时常称为“康美杨”(现在的康美村主要姓林,所以称为“康美林”)。
美山村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由漳州姓杨人氏迁来此地建村,当时叫康美。在清朝康熙年间,邻村坑尾村(现在的康美村)的农民与城关城内姓朱的人发生械斗,杀了姓朱的十八人。从此城关姓朱的人凡是碰到坑尾村的人就报复。康美与坑尾方言同音,易引误会,为了避免再发生村名的误会而被报复,村里长辈写信与该村旅居新加坡的侨胞商量。侨胞关心唐山(国外老侨胞对祖国的称呼)祖家的故土,于民国初年间,才将“康美村”改名“美山村”。
康美村位于西铜公路北侧,新修建的输港公路南侧,隔着输港公路与钱岗村相对,曾用名“坑尾”、“康美林”(全姓林)。
据传,该村的由来是早在一条通内海的水坑下游的凸出部,营建了村庄,故名“坑尾”。明朝坑尾村人林日瑞(明朝进士,曾任甘肃巡抚,与时任湖北巡抚及四川巡抚的城关人陈瑸和陈士琦合称“七里三军门”)为美其故乡之雅称,故将坑尾村改名为“康美村”。
(备注存疑:如前言所说,康美村与美山村的村名来源都摘自于同一本书《东山地名含义》,但两相对照却不难发现两村在村名来源解释上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因此照常摘录而在此存疑。)
钱岗村位于输港公路的北侧,隔着输港公路和康美村相望。该村建于明朝初年,系沼安县姓孙人氏来到这里开基立业的,曾用名蟳岗。旧时候因该村有山有海有田地,山海田自然条件好,与其他村子相比生活比较富足,所以称为“钱岗村”。旧时东山有俗谚流传:“有钱岗富,没钱岗厝;有钱岗厝,没钱岗富。”即是说明当时钱岗村百姓总体生活的富足。
西崎村建村于明朝崇祯年代,即公元1634年,由诏安县桥东凤楼村姓许的七世祖许凤歧来此开基的,现村**要姓许。西崎村最早的村址是在西崎头(即观音山山脚),因为距离海比较近,建村后常遭到海盗抢劫,所以向内迁移约$2左右搬到西崎林;后来为了更加安稳,于清朝道光初期又移至现在的村址定居。为了纪念诏安凤楼村祖先,西崎祠堂横匾镌刻“凤歧保障”四字。其村名来历为:诏安七世祖许凤歧早时分居到诏安四都镇的西陈村,因为地界不是属于姓许的,所建房屋被姓李的放火烧掉,因此被迫迁居到东山;为了追念诏安旧居“西陈村”,故取其“西”字和“凤歧”中的“歧”字为“西歧村”;因方言“歧”字读音不雅,所以在民国初期将村名改为“西崎村”。
铜钵行政村拥有铜钵村、后宅村和城仔内村等三个自然村,位于西铜公路的南侧,与铜陵镇毗邻,现基本已和铜陵镇的铜兴村连接在一起。
铜钵自然村:是明朝初年由诏安姓黄和姓谢的两个表兄弟迁来开基的。黄氏祖先来此开基初择地在东南方位建村,后代扩建房屋逐渐连接后宅。谢氏先祖择地在西南方向的平坦地。这个平坦地有一凸起的小山丘,小山丘形似覆盖着的“钵”,而钵乃“铜”所铸,故名“铜钵村”,亦取“固若金汤”之意。又传说,铜钵黄氏开山祖的父亲生了二十一个男儿,在兵荒马乱之际,儿子们四出奔跑、各谋前程。在儿子们临离之时,父亲把一个铜制的“钵”敲破为二十二小块,分给每个儿子一块,自己则留下钵蒂,并嘱咐儿子今后重聚时就以铜钵碎片重合成完整“钵”为据。黄氏开山祖就得到其中的一片,为纪念祖先,就把自己所开基的村子取名为“铜钵村”。
后宅自然村:在铜钵村的东侧,现基本和铜陵镇的铜兴村相连,村民多姓黄。后宅村的地名含义是因厝宅建于黄氏宗祠的后面,所以称为“后宅村”。
城仔内村:传说是“时因地理的关系,筑涂墙为城,住宅建于城内则安”,故名为“城仔内村”,村民以谢黄两姓居多。
东木逢甘霖枝荣叶茂,
沈亭启祥光源远流长。
此乃东沈祀先堂《沈氏宗谱》开篇词。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诏安仕渡第十世庶母张氏庄顺孺人携其庶子沈东屿、忠诚、福场、东皋、懿德等五兄弟前来五都卜地开居东沈村。其后李、许、吴、唐、叶、萧诸姓相继集居于此。明中下叶,诏安沈姓人于村西北侧置西沈村(有东沈庵和西沈庵为记)。经清顺治至康熙前后二十年三次迁界,除沈、唐两姓复界后返乡,其余诸姓均外徙无返,村废址存。唐氏族人,郡望晋阳,其先祖自晋阳辗转南下,于明隆庆年间定居五都东沈,明末建“唐氏宗祠”,堂号“永锡堂”,至今繁衍17代。
东沈沈氏衍派“仁、义、礼、智、信”五房,与诏安嫡系所生共八兄弟,诏安嫡系排行“大、二、六”,东沈庶系排行“三、四、五、七、八”,其后“义房、礼房、信房”分别徙新加坡、五都前坑洞、广东等衍居。清乾隆年间,诏安东城沈氏第二十二世族人恭毅公来此衍居,至今繁10代;咸丰年间,诏安仕渡梅塘祖嫡系乐善房第二十六世裔孙从东埔园前厝移居于此。东沈沈氏至今共繁衍24代,历六百载。明永乐末年建“沈氏宗祠”,堂号“祀先堂”。东沈村沈氏“祀先堂”与唐氏“永锡堂”两姓后裔和谐共聚,繁衍生息。
东沈村前拥东赤港,背靠赤山城,东与康美村接壤,西邻樟塘镇,南挨西铜公路景观大道,是东山新旧县城(即西埔与铜陵)的中心地段,北至疏港路。
据载:东沈开居之前,赤山城下一派汪洋,波涛汹涌,故有“三个大浪冲至羊角山”之说。
由于地壳变化,地势升高,海水退去,泥沙淤积,原来的海滩经东沈先人六百年来的披
荆斩棘、梯山帆海、开疆拓土、辛勤耕耘,变成良田沃土,港湾(湖秋埭)汇“佛揖山”、“羊角山”、“马鞍山”、“后壁山”、“笔架山”的地表径流,蜿蜓向东,环绕“赤山”、“赤屿”,经“白石尾”奔入东海,这就是东赤港。
据《福建通志》载:“东沈赤山城在五都山西社,明江夏侯周德兴檄筑为巡检司,城周一十五丈,东西南为门三。正德十五年,移巡检司于漳潮为界,城废。”1985年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说文》:“沈,陵上搞水也,从水,见声”。《殷墟书契后编》上说:甲骨文“沈”像投牛羊与水形,故沈字本义益指古祭名,引申之,凡一切投入水中用牲方法,均谓之沈。
这或许就是东沈村名之由来。
樟塘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羊角山山脚,其村名来源是:古时村子有一棵大樟树,在农历十五的晚上月亮正圆之时,这棵树的树影就会倒映在一个距离几百米的池塘里,景致优美,所以人们把这个村子叫做樟塘村。
现在,樟塘村村民的主要姓氏是张,但在开始建村的时候并不是张姓居住的。600多年前,樟塘村原是翁、武、许、叶、蔡等家族居住的,直至五百多年前,张姓才由云霄西林村开始移入。后来,张姓人口发展很快,而其他姓氏却逐渐凋零,以至全部迁出外乡,就使得樟塘村成为主要由张姓居住的村子。另外,据传张姓祖先有“无叶不成樟”的说法,所以原来在樟塘村里一定要有姓叶的人家居住。只是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姓叶人家居住在樟塘村?
港西村在明朝初年已置有村落。据说,古时村前条数里长的海港,港中屹立一座石观音,十八尊石罗汉排列两边,景致雄伟而秀丽,岸上建有码头,开设货栈,船只来往频繁,商贾云集,是的主要港口。如今,沧海桑田,世事变幻,早已没有了往日港口的繁华,但却仍留有了当时兴建的码头石层,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
在港西村还是一个港口的时候,因水运方便,成为通商口岸,各地商贾聚居于此,也就成为了一个杂姓居民点。后来,有莆田姓林人氏移居到此,看到繁荣景象就在此港的西岸定居,建立宗祠,繁衍后代,并起名为港西村。而随着时间的消逝、地理的变迁,原来的港口也渐渐消失了,港西村不再是一个商贾云集、百姓杂居的地方,村民的主要姓氏也就只剩下了林姓。
前马(前马垵)村位于输港公路的北侧,建村于清朝。早年是由姓马人氏开基,后港西村林姓第四房迁来此地居住。因林姓人口发展较快,马姓人氏则逐渐搬离迁出,所以就慢慢变成主要由林姓人口居住的村子。
前马垵村的村名含义是根据山脉和地形似马之形状,前马与后马分别位于整个马状地形的凹地,犹如马的两鞍,故称“马鞍”。因“鞍”与“垵”方言同音,所以定名“马垵村”。本村由于位在南边,所以就称为“前马垵村”。
后马(后马垵)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正院山前面,村名来历与建村时间和前马垵村相同。
后马垵村原本是许姓、陈姓等居住的,但在港西村林姓五房搬来居住后,林姓人口发展较快,而许、陈等姓氏则不断搬出,所以就逐渐形成了主要是林姓人口居住的局面。
古港村建于明朝永乐十二年(公元1415年),系云霄县西林村人氏迁来开基的,现村**要姓张和姓叶。在康熙年间,村中有部分人迁居在本村的西南面另建村落,称为林步村。但后来由于社会不安的因素,与1842年又迁回本村居住。
古港村地名含义是:村子座落于半山腰,前面有一条可通货船的海港,古人曾流传说“古山半崖,居临一港”,故称为“古港村”。
下湖行政村含有下湖、岭下、西港仔三个自然村,其中主村下湖村建村于明朝。早时,该村地势低洼,三面临湖,湖处于村庄的下面,因此取名“下湖”,也美称为“霞湖”。
下湖村:在建村初期是姓周人氏在居住,至明末清初有康美、港西、后林三村姓林人氏迁居而来。由于姓林人口发展较快,姓周人口则逐步迁出,所以逐渐形成现在村**要姓林的局面。
岭下村:岭下村是下湖行政村的自然村之一,座落于下湖村的东北面。其村的后面有一座山名叫岭下山,因村建在岭下山的下面,因而得名岭下村。
岭下村的历史较短,大约在清光绪年间才开始建村。当时,樟塘村人在此地建有一坵坟墓,墓主为了将坟墓管好,在墓的西边建有几间房屋,并买有几亩土地,叫下湖村三户较穷苦的林姓群众搬来这里居住管坟,把这几亩耕地交给这三户人自耕自收。后来这三户林姓人家人口发展很快,因此安居下来并形成了一个村落。
西港仔村:西港仔村座落于下湖村前面,是下湖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村**要姓林。
传说在明朝末年,诏安县有一对姓林的夫妇来到此地,看到这里有一条小海港通往大海,既可行船经商、捞捕鱼虾,又可耕种务农,所以就在此定居建村。因村子西边早时有一条小海港,所以就取村名为“西港仔村”。
南山村由龙海角美人氏约在四百多年前所开基,现村民基本姓孙。村名含义有两种说法:一是因村子的北面有一山坵叫“南山头”,村子因而得名;二是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意而取名为“南山村”。
南埔村位于西铜公路南侧,拥有后岭、翁山、新厝、大石等四个自然村,村**要姓谢。
后岭村:早时称为南埔村。因建村时有一片荒芜的草埔,村庄建在这草埔之南,所以称为“南埔村”。在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东山迁界之时,南埔村毁弃。后来大石村姓谢人氏来此复建村庄,因村后有一垅地名叫小岭,所以取村名为后岭。
翁山村:位于后岭村的东侧,建村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村庄的背后有一座山,山的东南面建有一间“玄天上帝”庙。因山有神像(方言俗称翁公),群众称此山为翁公山,也就把村名称为“翁山村”。
新厝村:位于后岭村的后面,是大石村姓谢人氏第七世祖来此盖新厝建村的,所以就叫“新厝村”。早时的新厝村座落于茂密的树林之中,外观好象母鸡孵小鸡,所以该村原有一个“母鸡孵小鸡”的外号。
大石村:系兴化姓谢人氏于四百多年前来此建村的,现祠堂对联还写着:“兴化支流远,东山世泽长”。该村背靠数块大石,所以得名“大石村”。传说这些大石是宝珠,还传说东沈寨山有一凤凰飞向大石,凤凰与从羊角山转身过来的山龙互相争夺这些宝珠,因此大石村有着“龙、凤戏珠”的典故。
湖尾行政村现含有湖尾村、留田村、下山前村、顶山前村等四个自然村,位于西铜公路的南侧,东、南两面临海,北望羊角山,南面苏峰、亲营等山,风景优美。
湖尾村:最早村名叫许厝,现在村口尚有一个池塘俗称为“许厝潭”,后来曾取名为“和美村”,现称为“湖尾村”。在五百多年前,姓陈人氏开始搬来此居住,现在村**要姓陈(尚有部分姓林)。湖尾村因村东、南两面临海(海边沙滩湖尾段就是1953年东山保卫战国民党部队登陆的地方),村西面原有一条淡水河,此河发源于官路尾山,流经梧龙村至湖尾村前注如村前的一个湖泊,古称为“八水归湖”(这个名称有另一个说法:湖尾地势低洼,周围有八个村庄的水都会排入到这里,所以称之。现每逢春夏季节大雨,湖尾村前往往成为一片汪洋,常有大群白鹭在此觅食嬉戏,极为壮观。)。该村建于湖边的水尾处,湖周围有田,村后有山,山、水、田连成一片,土地肥沃,风景优美,所以取名为“和美村”。后来“和美村”有部分人移居泉州,其中有一个后代陈庆龙当了御史,曾三次要来“和美村”认祖未成。和美村的乡老认为御史三次认祖不成是因“和美村”的地理轻。后来就根据村庄的位置和地形,把村名“和美”改为“湖尾”。
留田村:位于湖尾村的东侧,现与湖尾村基本相连,村**要姓陈。约四百年前,东山城关东坑有一位姓陈的人要搬到外地居住。路经湖尾村时,因和湖尾村属于同姓族亲,因此就被湖尾村的房长留下来,并分一片公田给他耕种。后来这个陈姓人就在此开基建村,村名就叫留田。
下山前村:位于湖尾村的西面,村**要姓陈。因村庄建在“山前山”的前面,顶山前村的南面。为了区别两个“山前”,在下面(南端)的村庄称为“下山前”,在上面(北端)的村庄称为“顶山前”。
顶山前村:位于西铜公路的南侧,村**要姓林,建村约在公元1600年左右。顶山前最早居民姓郑。后来,沼安县五常林姓人氏和本县梧龙林姓人氏迁来定居。而后,姓郑的人丁越来越少,所以全村现在主要姓林。其村名来源和下山前一样。
杏陈镇位于东山岛西北部,东面和南面分别同樟塘镇和西埔镇接壤,西面原本濒临诏安湾与诏安相望,现通过大产大桥与诏安林头相通,北连八尺门海堤和大桥与云霄陈岱镇交界。杏陈镇境内多山地,属丘陵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主要山头有西城山、王爹山、针岭山等。全镇面积约有23.8平方千米。
张家行政村辖有张家、建宅、福场和牛仔林四个自然村。
张家村:村名“张家”,但现在村民却是姓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据传张家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建村,当时,确实是由姓张的人来此开基的,全村都姓张,所以村名就叫“张家”。后来有姓林人氏也搬来此地居住。由于姓林人口发展比较快,很快就大大地超过原住居民张姓人口,所以导致张姓人口不断迁出,形成现在的纯为林姓村民的局面。
建宅村:是东山县一个比较古老的村庄,自古就是东山岛的陆路交通要道,现村民为高姓。据说,这里原是往“东京”(传说中“沉东京、浮南澳”的那个东京)的通路,往东山古城、西埔或“东京”等地的客人,必经此地。但是当时这是大岭山上有一个贼寨,专门在夜间拦路抢劫,使得过往客商朝暮都不敢越过大岭山,只好在这里的客店逗宿过夜,随着客店繁荣,逐渐厝宅,成为村庄,取名“店宅村”。解放后,部队也在此处建营房,村貌一新,才将村名改为“建宅村”。
福场村: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村庄,建村历史约有一百多年。“福场”的地名来源于此地原是后林村的群众把那些没有后代供奉的“无主家神牌”集中在这个荒埔场上。后来,后林村有一个财主的长工姓陈来此地开基,看到此地原是奉拜无主家神的场地,算是福地,故取村名“福场”。
牛仔林:村位于张家村西北侧。此地原来是一片松树林,后林村的群众经常把牛拴在松树上,是耕牛乘凉的场所。后来,后林村有一林姓村民到此建村开基,取村名为“牛仔林”,曾用名“牛仔村”。
前坑洞村:前坑洞村座落于樟塘镇港西村附近,建村历史也比较短,大约距今仅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在建村时,村前有一条大深坑(在大坪湖山脚),村后有一个水龟洞,因“村前有坑,村后有洞”,所以取村名为“前坑洞”。
高陈村位于宋代瓷窑遗址的南部,相传原来村中有高、陈、曾等姓,因高、陈两姓人口占多数,所以取村名为“高陈”,现姓高的人口占据多数。高陈村面海,在清乾隆时筑有码头,称为“高陈渡”,是五都通往四都的渡口。
桥仔头村:桥仔头村为高陈村的自然村,村**要姓佘。相传,早时从陆路往东京赴考的考生需路过村边的一座石桥,后来在这桥头建村,就把村名称为桥仔头村。
礁头村面临径埔沃,背靠西山岩。礁头村名的含义据民间传说是:在建村之前,有一条大龙从外海游至现在的礁头村前,沿礁石抬一下龙头露出水面。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地理,就按龙头的指向建村,取村名为“礁头村”。
埔头村背靠西坑山,前临径埔沃,村名的来历和礁头村很接近:传说在古时候曾有一条龙游入内海的海面,露出头喘了一口气,然后又游到埔头海岸点了一下头。埔头村的祖先认为这是一个吉祥之兆,就择此草埔地建村,取村名为“埔头村”。
径口村是礁头行政村的自然村(按:目前径口村为杏陈镇的一个行政村)。因村庄坐落于两座山谷口之间的一条小路径,所以取名为“径口村”。早时,径口村的渡口可达大产和诏安盐仓,自1976年大产海堤建成后,陆路就代替了船渡,径口渡遂废。
前何村建村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7年),其村名来源为:传说肖瓜林村(前何村的一个自然村)曾有一只母猪往外觅食,来到前何此地后生下了猪仔不归。猪的主人珍惜母猪,只好搬家到这里开基建村。因为所建的村庄坐落在肖瓜林村前,且全是姓何,所以把村名取名为——前何村。
港后村:港后村位于前何自然村的东北面,是前何行政村的自然村之一。港后村建村于明朝,因早时这里有一条海港可通大船,而村庄就建在这条海港的后面,所以取名为“港后村”。
肖瓜林村:肖瓜林村位于张家村前公路西侧,是前何行政村的自然村之一,于明洪武九年建村(笔者按:这个时间点与前何村建村的时间点及传说有矛盾,因不能考证只能按书所载录入并存疑)。村名的来历为:早时漳浦县杜浔有个十四世祖姓何人氏,以经营笔、墨、纸等为生。一次,他因生意路过张家村,暂住在张家村一个富翁的家里。后来,他和这个富翁的女儿结婚。婚后,富翁把这对夫妻派到张家村前面一片草埔上搭草棚居住,并划分田地给他俩耕种。这对夫妻遂成了这个村子的开基祖。因这对夫妻利用村前洼地一条水沟的有利条件,大种肖瓜(俗称菜瓜)。因洼地水源充足,生长茂盛,远远望去肖瓜林犹如一片树林,所以就叫“肖瓜林村”。
(备注:产字应该加上山字旁,应电脑无法打出来,只能将就,下面文章中的所有产字如无特殊说明都为这种情况。)
大产村位于东山县西北角,原是一个岛,现东有海堤公路和东山本岛相连接,西有大产大桥和诏安林头相连接。大产村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7年)$2,由诏安林头村李姓人氏所开基的。大产的含义是因当时有一条大土产首尾高、中间低贯穿整个岛的南北,所以取村名为“大产”。产的南部较低,就叫下产,也叫下州;北部较高就叫顶产,也叫顶州。后来按照地理条件建成中腰村、产后村、顶州和客鸟林等四个自然村。大产原属诏安县管辖。清朝年间属诏安县四都五图林竹保大产村。解放后1952年9月,福建省政府决定将大产从诏安县划给东山县管辖。
顶州村:是大产村的一个自然村,建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该村座落于大产的北部,地势较高,俗称顶产,也叫顶州。
中腰村:是大产最小的自然村,建村也有三百多年。因村庄座落于大产的中部,所以称为“中腰”。
客鸟林村:是大产最大的自然村,建村于清乾隆年间。因村庄的地形和一只喜鹊相似,喜鹊东山方言叫客鸟,又加上村庄有茂密的树林,所以得名。
产后村:是大产的自然村之一,建村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因为整个大产位置坐北朝南,而产后村位于大产的北部,也就是产的后面,所以称为产后村。
后林村紧靠八尺门,原与云霄县是一水之隔。后来修筑了八尺门海堤和云霄相连,使东山到从原来的岛屿变成了实际上的半岛,现又建成了一座新的八尺门大桥。后林村是东山最大的自然村,开基于明朝嘉靖年间。据传,后林村原来是姓刘人氏在此居住(现犹存有“刘家井”)。后有云霄县兰家村一对林姓夫妇来这里给一刘姓人家当长工赶鸭母。不料,这对林姓夫妇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很快,甚至是远远地超过刘姓势力。于是,刘姓人家只好搬出移至他乡。姓林的夫妇定居开发后,子孙兴旺,建起了“林家宗祠”,宗祠的背面正好是一片茂盛树林,所以祖先就把村名取为“后林”。
解放后该村曾有一光荣的历史。在$2的东山战斗中,后林村的村干部、民兵和群众勇敢支前,与人民解放军并肩战斗,歼灭国民党伞兵数百人。尤其是在枪林弹雨的激战中,该村船工不怕牺牲,载着解放军的后续部队,强渡八尺门海峡(当时尚未修筑八尺门海堤),使我军增援部队能迅速进岛,保障了东山保卫战的胜利。战后,后林村获得了“东山战斗支前模范村”的光荣称号。
前楼镇地处东山岛西南端,东与西埔镇毗邻,北和杏陈镇接壤,南临西埔湾,西与诏安县四都镇隔海相望。
前楼镇的命名是以前梧村的“前”字与土楼村的“楼”字合并而称的。全境地形狭长,自东向西延伸,四周环山抱海,地势从西向东倾斜。其境内主要的名胜古迹有:位于长山脚下,诏安湾边的庵仔渡头,这是境内最早的渡口。渡口边有一座“松柏门庵”(又名靖海寺),据传建于明朝。还有座落在北部境内西城山一带的“西城”,至今遗址犹存。
前楼村包含前梧村、土楼村和洋上村等三个自然村,村名就是取前梧村的“前”字和土楼村的“楼”字而成。因前楼村地处全镇的中心点,在公社化的时候,公社在这里办公,所以就命名为“前楼公社”,后来虽然社址搬迁,但仍沿用“前楼”作为社、乡及镇的名字。
前梧村:曾用名“净吴”,系由福建省兴化府(就是现在的莆田市)莆田县八角井边人氏所开基。据传,宋末年间兴化府莆田县姓吴人氏辞去中显大夫官职,携带妻小家人来到东山寻地传嗣。初居本县东沈村,曾立一石碑于东沈林,取名“吴仔林”。后嫌东沈山形还不够美,就向西南寻找新基地。到了现在的住地时,看到前面有一片平川,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山、海、田齐全的好地方,就决定在此开基立祠。其时因全家分有大、二、三房,净姓吴,故取村名为“净吴”。后因同时南下开祖的三个大夫(同朝为官的三个人)共约以“林”字开枝命村名,因方言中“净”与“前”同音、“梧”字边有“木”(有木就有林),所以把“净吴”改做“前梧”。
土楼村:原名涂楼村(按:现名塗楼村),以村中建有圆形的涂楼(三合土垒筑的圆楼,应该是现在著名的土楼一类的建筑)而得名,系云霄县陈岱三房陈姓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5年)所开基。在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50年)曾与诏安县“寨口村”对换居住,所以曾一度改村名为“寨口村”,后因习俗互不习惯,不久就互返原村,仍复村名涂楼,所以有“道光二十九,涂楼换寨口”之说相传至今。后来,因为“土”与“涂”同音,且笔画简单易写,所以才改名“土楼”。
洋上村:原名上厝村,祖籍泉州八角井脚姓孙人氏,于元末迁至现径里村的东埕自然村居住,明末时分居到现地址。当时因村庄厝屋地势较高,故名“上厝村”。相传在清初,有他乡客人欲往上厝村寻亲,因不识路径而到前梧村询问时,村人均指路从“窑上”去的村庄就是(当时有座瓦窑建于两村之间),久而久之,以讹传讹,村名就逐渐变成“窑上”。后来因为“洋”与“窑”方言音相近,又比较易写,才把“窑上”改名为“洋上”。
岱南行政村拥有岱南、洪厝、后边等三个自然村。
岱南自然村:曾用名“埭南”,是前楼镇最大的自然村,相传建村于宋朝。该村北面原有一条港湾向西部延伸,在港湾埭边一带,俗称“埭里”。因村庄建在“埭里”的南面,故名“埭南”。“埭”字与“岱”字方言同音,后来才把“埭南”改写成“岱南”。后来随着人口的不但增多,村庄不断扩大,把西北角的地区称为“顶岱南”,把东南角落称为“下岱南”。
洪厝村:该村人口较少,坐落于岱南自然村的东北侧。该村系姓洪人氏迁来开建的,时因全村姓洪,就以姓氏取村名为“洪厝村”。
后边村:该村位于港湾埭岸的后面,也坐落于洪厝村和岱南村的后面,以方位命名为“后边村”。该村村**要姓谢,系本县铜钵村姓谢人氏搬迁过来开基的。
东英行政村拥有东郑村、下英村、岱寮村及东凌村四个自然村。
东郑村:是东英村的所在地,也是东英村的主村。该村系福建省莆田八角井村姓郑人氏于宋时迁来所开基的。村庄位于东凌村之东,姓郑居住,故名“东郑”。
下英村:该村建于清初,为翁姓居住,曾用名“下鹰”。其村名来源是在村后有一片名叫“鹰头山”的丘陵地,长着茂密的树林,俗有“鹰穴”之称。村庄建在这片丘陵地的下面,其势如下山鹰,所以取名“下鹰村”。因“鹰”与 “英”同音,后来就改为“下英村”。
岱寮村:又名埭寮,系张、沈两姓人氏于清末从诏安小宅等地迁来开建的。据传最初时是一个姓张的在海滩埭边搭草寮饲养成群的鸭母,后来又有张、沈两姓人氏陆续迁来共同置村。因最早是在埭边搭草寮居住,所以取名“埭寮”。后来,姓张人氏迁往他地,现唯剩沈姓留居。因“埭”字与“岱”字同音,后来就把“埭寮村”改为“岱寮村”。
东凌村:在东郑村的西北侧,因村庄建在一个山丘之东,而该村最早是由姓凌人氏所开建,所以取名为“东凌村”。后来,姓凌人氏迁走,由林、翁、郑、孙等姓氏搬来居住,再后来就只剩下姓孙居住,并沿用原村名至今。
径里行政村包含径里、车里、东埕和下溪等四个自然村。
径里自然村:径里村相传建村于明朝。因村庄四周环山,中间盆地,有条小径道经北端大门山口通入山谷故名“径里村”。又因该村的周围山脉属诏安县四都莲峰山的分支山脉,故一度称此村名为“莲峰径”。随着村庄的发展扩大,为便于区别,村庄的西北角落称为“顶径”、“径头”,将西南角落称为“下径”、“径尾”。
车里村:车里村建村于明朝万历年间,是由附近东埕村孙氏子孙迁到该地所开建的,现村**要姓孙。该村址原是榨甘蔗的地方,早年置有石制的榨糖车,人们俗称此地为“车里”。后来的建村者们沿用地名为村名,就成为了“车里村”。
东埕村:东埕村在径里村的东北侧,曾用名“陈埕”,现村**要姓孙。据传该村始建于元朝末年,因是由姓陈人氏所开建,所以就以姓氏取村名为“陈埕”。后因村中陈姓逐渐散去,由诏安县姓孙人氏迁来附近开基立祠,并将“陈埕”改为“东埕”。
下溪村:下溪村最早座落于境内后坪山麓,当时取名“寨仔村”。后来迁到下溪(溪的别名)边定居,才将村名改为“下溪”。
& && && && && && && && & (以上村名主要来源:1982年东山县地名普查办公室编印的《东山地名含义汇编》,待续)图文:林长华
该贴已经同步到
觉得文章不错?
上士, 积分 3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4 积分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soso_e141:}没有铜山
中士, 积分 1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7 积分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soso_e183:} 拜读~~!
少尉, 积分 5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4 积分
签到天数: 296 天[LV.8]以坛为家I
赞!{:soso_e179:}{:soso_e142:}精华!
少校, 积分 3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95 积分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亚当寻找肋骨 于
18:48 编辑
补充一下,铜陵镇,以前叫铜山城,因为有一些小山上面经常发现铜,故得名铜山,是这样的吗?开玩笑的,大家不要介意哦!
列兵, 积分 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备注存疑:如前言所说,康美村与美山村的村名来源都摘自于同一本书《东山地名含义》,但两相对照却不难发现两村在村名来源解释上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因此照常摘录而在此存疑。& && &真搞不懂,这个问题还能成为历史疑问吗?找找全县百岁老人或者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家了解下应该可以解决的。 不过有趣的事前两年还传出两村为村名的事上法庭。 我年纪小,不知道具体如何,但是我想应该是类似城安村或者马銮村有两姓,康美村以前应该也是有林和杨两姓,以后出现了美山村,所以说美山原来村名叫康美也没有错。而不可能说康美原来不叫康美,康美与坑尾方言同音,这个与泉州南安的“康美”来源一说相同,都是由 “坑尾” 演变而来。
列兵, 积分 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看着我们后林还是挺满意的
列兵,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forum.php?mobile=2
前上早用字為“靖和”,開基於“蕭家林”,今俗化為“前何”“消瓜林”。前何村由漳浦 何潯(今&&官潯)遷至東山島,豬跑到消瓜林不回去只是玩笑,因為早期外村罵前何人“何豬”。前何人“豪豬”都叫“山豬、刺豬”,因為這樣不是罵自已。地名雅化、俗化自古就有,因雅化失去本來的讀音是可惜的。
列兵,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forum.php?mobile=2
meipianni 发表于
备注存疑:如前言所说,康美村与美山村的村名来源都摘自于同一本书《东山地名含义》,但两相对照却不难发现 ...
“美山”本是“坑尾楊”,“美/尾”閩南白讀音都是[bue2],改成“美”本來就是雅化,如此改的地名在閩南、潮汕很多。
列兵, 积分 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forum.php?mobile=2
那个叫亚当寻找肋骨的人对东山网的文章喜欢发表高无畏。见。读后的感触是:无知者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Processed in 0.657544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霄县送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