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了一个网站,到中国服务态度投诉检讨书网服务态度投诉检讨书,想讨回加盟费,是不是必需要交会员费?交会员费后一定能申诉成功吗?

确定要将该版块隐藏吗?你可以在“栏目设置”中将其恢复。
添加关注成功!
你可以去查看你关注的人与关注你的人
确定要移除此人吗?移除后,此人将不在你的列表中显示,也不能接收你的动态。
是否要取消关注?
请输入登录信息&&
315招商加盟投诉网-中国第一专业加盟连锁投诉门户网站的博客:
访问人数:22772
博客等级:
搜房网币:
&&请您后再发表留言
我的分类文章
我的最新文章
我的热门文章
关注博客发文动态
麒龙阁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不退15000元加盟费
&自从我2007年9月加盟该公司美丽汇女孩个性用品专营店后,每一批货他们说必须由他们发过来,他们发产品根本不是他们样版店的产品,而且价格高几倍,后来又进了几次货,都是从浙江发来的货,全是没法销售的货,价格太高。我只签了一年合同,合同到期后,他们不但不退我15000元加盟费,还打电话都找不着人了。他们这种欺骗行为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造成我五六万元亏得身无分文,还担误一年多时间。
本文章转自网络,与本博主无关!
投诉错误请联系&
博主证实后会立即删除!
阅读 (718) | 评论 (0) |
前一篇:后一篇:
&&请您后再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博&
搜房网用户可以先再评论
内容:请登录
转载成功!
文章分类:
我的所有文章
创建新的分类:
博文已成功转载!
对不起,您的账号尚未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评论不能同步到微博!
Copyright &
Shang Hai Jing Rong Xin Xi Ke Ji You Xian Gong Si 上海旌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4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 投诉详情
1、奔驰ML350正常行驶2万公里车速在110-120公里、小时时车身抖动,4S店不试车只是说轮毂变形引起,不出具书面检测报告,要求车主自费更换轮毂,多次到奔驰中国客服投诉无处理意见;2、方向盘上奔驰LOGO星标电镀层脱落,4S店检查后说以前未发现这种现象所以是使用不当造成,并告知星标不能用手摸因为手上有汗;投诉到奔驰
1、奔驰ML350正常行驶2万公里车速在110-120公里、小时时车身抖动,到上海利星行奔驰4S店检查后被告知可能是前面两只轮毂有变形引起,因为轮毂属于易耗件所以不保修,要求我自费更换轮毂后再试车,并且不出具书面检测报告。我在奔驰中国的网站上查询后发现轮毂不属于易耗件范围,于是10月10日我打电话给奔驰中国客服投诉,奔驰客服告知我会尽快与厂家和4S店联系给我答复,20几天过去了中间我打过4-5次电话给奔驰中国客服询问进展,客服只会反问我:还没联系你吗?然后就是很职业的对我说:我们会再帮你催催的。
2、10月25日我发现方向盘上奔驰LOGO星标棱角处电镀层脱落,我到利星行奔驰4S店检查后工作人员说以前未发现这种现象所以是使用不当造成,并告知星标不能用手摸因为手上有汗;我问车身上的星标风吹雨淋的为什么不是出这样的问题?然后工作人员就不理我了。我只有投诉到奔驰中国客服;奔驰中国客服人员叫我到其他4S店检查,于是我到上海东驰奔驰4S店检查,东驰4S店工作人员检查后说以前遇到过这种问题可以索赔并叫我提供资料(购车发票等)并拍照留底;第二天我将资料送过去了,到了4S店工作人员又告诉我这个索赔有点难他们不受理叫我去找车子的购买商上海利星行奔驰。我没办法只好再打电话给奔驰中国客服,奔驰客服告知我会尽快与厂家和4S店联系给我答复;中间我也打过电话去询问进程,结果就是至今没有结果。
原来奔驰就是这种质量这种服务
[请牢记此投诉编号]
陈先生[系统已对姓名做处理]
2012款 ML350 动感型
06:11:37.0
上海利星行奔驰
4S店联系人
12:01:00.0
质量问题(&)
销售问题(&)
售后问题(&)
未经投诉人及汽车投诉网共同授权许可,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汽车投诉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投诉处理状态:
此投诉已经处理完成,如投诉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可重新发表投诉,以便我们再次跟进协调!
满意度打分
企业/网站回复
(处理效率分:-2 分)(网站评分:0 分)
奔驰回复:经过与客户的协商,该投诉已解决。
投诉人反馈
(投诉人打分:-2 分) (网友评分:-1 分)
奔驰的无稽之谈
最近上海利星行奔驰4S店根据我的投诉给予了回复:1、关于轮毂问题4S店客服告诉我因为轮毂有变形所以根据他们的规定是肯定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不可以索赔,并且告诉我他们可以检测轮毂但是不出具报告说明轮毂变形的原因,反正是不能索赔的。让我先自费更换轮毂,如果更换轮毂后车子还有抖动问题再检测是否有别的问题。我问他们是不是奔驰中国规定的还是4S店规定的?4S店客服告诉我,我可以理解是他们公司规定的。2、关于星标的问题4S店给予的答复是他们猜测是我洗车的时候有酸性液体洗到星标上了,所以根据4S店的规定也不可以索赔。我问他们谁家用酸性液体洗车的?4S店客服告诉我他们是这么猜的,随便我怎么理解,反正不能索赔。
我问4S店是不是他们就是这种维修水平?先不说轮毂有没有质量问题能不能索赔,只是猜测车子抖动是轮毂引起的先叫车主花2万多换个轮毂试试,不是轮毂的问题再说???难道你们就没有备用的轮毂去查明原因吗?他们竟然回答不知道!!!我说还好不是发动机有问题!!!
之后打电话给奔驰中国客服人员竟然很不专业的告诉我轮毂属于易损件不保修!--- 12:11:08.0
奔驰的投诉回复!!!
您好!陈斌
上次登陆日期:修改资料 | 修改密码会员首页我要投诉我的投诉我的评论我的文章召回列表法规解读深度点评站内短信(0)邀请列表退  出撤帖须知1、奔驰ML350正常行驶2万公里车速在110-120公里、小时时车身抖动,4S店不试车只是说轮毂变形引起,不出具书面检测报告,要求车主自费更换轮毂,多次到奔驰中国客服投诉无处理意见;2、方向盘上奔驰LOGO星标电镀层脱落,4S店检查后说以前未发现这种现象所以是使用不当造成,并告知星标不能用手摸因为手上有汗;投诉到奔驰投诉编号:QT61071  投诉状态:企业处理  投诉时间:
1、奔驰ML350正常行驶2万公里车速在110-120公里、小时时车身抖动,到上海利星行奔驰4S店检查后被告知可能是前面两只轮毂有变形引起,因为轮毂属于易耗件所以不保修,要求我自费更换轮毂后再试车,并且不出具书面检测报告。我在奔驰中国的网站上查询后发现轮毂不属于易耗件范围,于是10月10日我打电话给奔驰中国客服投诉,奔驰客服告知我会尽快与厂家和4S店联系给我答复,20几天过去了中间我打过4-5次电话给奔驰中国客服询问进展,客服只会反问我:还没联系你吗?然后就是很职业的对我说:我们会再帮你催催的。 2、10月25日我发现方向盘上奔驰LOGO星标棱角处电镀层脱落,我到利星行奔驰4S店检查后工作人员说以前未发现这种现象所以是使用不当造成,并告知星标不能用手摸因为手上有汗;我问车身上的星标风吹雨淋的为什么不是出这样的问题?然后工作人员就不理我了。我只有投诉到奔驰中国客服;奔驰中国客服人员叫我到其他4S店检查,于是我到上海东驰奔驰4S店检查,东驰4S店工作人员检查后说以前遇到过这种问题可以索赔并叫我提供资料(购车发票等)并拍照留底;第二天我将资料送过去了,到了4S店工作人员又告诉我这个索赔有点难他们不受理叫我去找车子的购买商上海利星行奔驰。我没办法只好再打电话给奔驰中国客服,奔驰客服告知我会尽快与厂家和4S店联系给我答复;中间我也打过电话去询问进程,结果就是至今没有结果。原来奔驰就是这种质量这种服务   4S店名称:上海利星行奔驰
  投诉问题:车身及电气:密封性不严;服务:车险
投诉诉求:赔偿,赔礼/改错
投诉问题分析
发动机 变速箱 离合器 前后桥及悬架 制动系统 转向系统 车身及电气 轮胎 服务
机油损耗大
分离不彻底
前后桥及悬架:
传动轴问题
避振器问题
制动系统:
转向系统:
方向盘抖动
转向不能回正
方向机漏油
车身及电气:
锈蚀和裂纹
密封性不严
室内噪声大
组合仪表不正常
维修技术差
投诉诉求分析
维修 赔偿 召回 退换车 赔礼/改错 其它
投诉受理专员信息向专员发短信
我要发表新消息关闭
受理专员:邝女士联系邮箱:联系电话:020-传真:QQ群:537187
处理结果向企业会员发短信
我要发表新消息关闭
反馈信息最近上海利星行奔驰4S店根据我的投诉给予了回复:1、关于轮毂问题4S店客服告诉我因为轮毂有变形所以根据他们的规定是肯定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不可以索赔,并且告诉我他们可以检测轮毂但是不出具报告说明轮毂变形的原因,反正是不能索赔的。让我先自费更换轮毂,如果更换轮毂后车子还有抖动问题再检测是否有别的问题。我问他们是不是奔驰中国规定的还是4S店规定的?4S店客服告诉我,我可以理解是他们公司规定的。2、关于星标的问题4S店给予的答复是他们猜测是我洗车的时候有酸性液体洗到星标上了,所以根据4S店的规定也不可以索赔。我问他们谁家用酸性液体洗车的?4S店客服告诉我他们是这么猜的,随便我怎么理解,反正不能索赔。我问4S店是不是他们就是这种维修水平?先不说轮毂有没有质量问题能不能索赔,只是猜测车子抖动是轮毂引起的先叫车主花2万多换个轮毂试试,不是轮毂的问题再说???难道你们就没有备用的轮毂去查明原因吗?他们竟然回答不知道!!!我说还好不是发动机有问题!!!之后打电话给奔驰中国客服人员竟然很不专业的告诉我轮毂属于易损件不保修--- 12:11:04.0
热点投诉图片
奔驰(进口)&相关推荐
上海 相关推荐
最新调解完成四川男子投诉博天优乐康生物要回8800元加盟费
  时间:   
图为:熊世忠接听热线
日,武汉市工商局副局长熊世忠,率该局消保分局、食品处、市场处等多部门负责人,来本报接听“市民有约”维权热线。一个半小时内热线不断,市民最关心“吃得是否放心”,武汉将出台哪些措施监管食品安全?不良商家会受到怎样处罚?
一些维权难题也通过本报热线得以及时解决,四川来汉的胡先生,一个中午就讨回了被骗的加盟费,满心欢喜坐车回去。
食品投诉首居商品类榜首
黄陂王婆婆来电称,她买了一壶香油,但用来炒菜后发现菜上像糊上一层猪油,怀疑买了“地沟油”,这该如何检测?华南海鲜市场一市民来电称,前几天发现有人卖问题猪肉,尽管已被查处,但这类问题何时绝迹?
尽管这只是个案,但来自武汉市工商局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武汉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食品类咨询申投诉5925件,同比增69.77%,食品投诉首居商品类榜首。投诉倍增,说明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重视,吃得安全成为更多消费者的迫切愿望。在众多食品安全问题中,消费者特别关注滥用食品添加剂,投诉反映较多的商品是肉、鱼、奶制品、蔬菜等。争议焦点集中在“食品中有异物”、“存在短斤少两现象”、“散装及裸露食品卫生状况较差”等方面,争议地点主要发生在“集贸市场、副食品商店及零售摊点”。
熊世忠称,查处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一赔了之,不仅手段要硬、措施要硬、态度更要硬。
他表示,食品安全最重要的保障是诚信经营。现在,尤其是偏远的地方、小镇,部分食品安全让人不放心。为此,武汉发放食品安全方面的公告及相关资料40万份,组织有关企业,经营场所从业人员培训6000多人次,培养经营者的诚信意识,让经营者了解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知识,提高经营者素质。
此外,武汉工商部门在民权路、千家街、舵落口、太平洋等食品添加剂经营者集中区域,及集贸市场和超市等消费集中场所,集中张贴食品安全公告。
武汉市食品化妆品监督所组织全市四星级以上酒店、餐饮连锁企业、特大及大型餐馆、火锅店、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40家企业的法人,进行了集体约谈,相关企业签订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和约谈备忘录。
目前,武汉在全市推行食品安全与金融信贷管理挂钩的监管机制,对失信和违法犯罪的食品企业,采取限制甚至禁贷等严格措施。
卖5个问题馒头被罚5000元
“大酒店、大超市有人管,路边店、个体摊点的食品安全有保障吗?”昨日,面对消费者的疑问,武汉市工商局现场透露,一个多月前,在青山区三弓路,有市民花3元钱买了5个问题馒头,之后卖馒头的摊主被工商部门罚款5000元。
熊世忠称,目前全市共有160多套快速检测设备,每周轮流在超市及菜市场等检测食品。
此外,武汉正在推行食品进销货的电子采样,在电脑上全程记录食品进销货安全数据库。要想评上食品安全店,必须让自己食品的“来龙去脉”全透明,目前全市已有183家店启动电子采样。
熊世忠表示,由群众举报或工商巡查中发现有问题的商品,一律马上下架,对于这个批次未上架的商品就地封存;对于经营者自己生产的变质食品,除了罚款,若危害消费者健康,还要吊销其营业资格清除出市场,该追究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
据了解,5月4日,武汉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专项工作、专项行动正式开始。至今,武汉共取缔违法生产经营企业38家,查获问题食品货值金额55.4万元,罚没金额42.2万元,查处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案件140起,移送司法机关5件批捕6人。
熊世忠提醒,消费者买东西要看正规品牌,发现自身权益受侵害,可及时向工商部门和媒体投诉。他透露称,今年下半年,现有32条投诉电话线路将增至36条,增加节假日和中午等投诉高峰期的12315值守人员,开通短信回复功能等。
一个电话当天解决维权难题
“我上了加盟骗局的当,可下午3点多就要赶回四川绵阳,请你们帮忙解决。”昨日上午,四川绵阳来汉“讨说法”的胡先生看到本报后打来电话。没想到,当日下午1时许,他就要回了自己的8800元加盟费,赶上了回四川的火车。
胡先生称,7月18日,他与洪山区珞狮路465号3栋A区南二层武汉博天优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加盟合同,哪知厂家发的机器无合格证、无生产厂家。他要求退款,来汉交涉3天无果,看到本报市民有约热线,当即打了电话。“我们马上安排人前往调查。”熊世忠放下电话立即安排,当天中午,经关山工商所调解,双方已达成解除合同协议,该公司退款8800元。
武汉市工商局注册分局相关负责人称,加盟骗局严格意义上说是经营纠纷,不是消费纠纷,所以有些问题查处起来有难度。涉及诈骗的,属公安管辖,备案后由商务局监管。如果经营者没有跑,工商会对其合同作涉嫌虚假宣传处理,尽快为加盟者挽回损失。多次涉嫌加盟纠纷的公司,一律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再投资行为。
除了四川的胡先生,武汉的何女士投诉在武昌首义路一家超市购买的喷雾剂压嘴坏了,服务台不但不处理且态度恶劣。昨日,黄鹤楼工商所现场调查后,超市负责人已向何女士道歉,并表示随时可去办理退换货手续。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胡勇谋 通讯员 张镝 陈志 王静 实习生 董兢 何虹 江昊 蒋熠威 摄影:记者 胡九思
文章来源: 荆楚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好一个不要脸的12315投诉网站,(http://12315ts.org/)本人为寻找项目浏览一个招商网站,最后在这里选择一个项目,并进行合作。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也没逃脱上当的命运。当我维权无门之时看到了这个网站,和他们网络上QQ客服联系后。果然在第三天我的遭遇在这个网站显示了。我当时真的感到很欣慰了。心里想即使讨不到公道也讨到一个心理平衡。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第三天,我再次浏览这个网站时这个帖子已经看不到了。当时真的感到很郁闷,难道连12315都可以随随便便删除这些内容吗?当我冷静下来再仔细浏览这个网站后发现他们所谓的投诉帖,我在下面的回复根本就不能显示。并查找了相关部门电话咨询后才恍然大悟(本人也以我投诉的企业身份和他们取得联系,结果得到的回复是出800元就可删除这条信息),再看看这个网站的投诉内容和该网站的友情连接吧,一遍搞所谓的投诉,一遍推广宣传那些专门做项目推广的骗人网站(也就是我当初选择项目的网站),我算搞明白了,这些所谓的12315根本就不是什么官方网站,只不过是一个吃了原告吃被告的不要脸网站。我目前还这整理相关资料,究竟是什么人这么胆大,竟然敢冒充12315.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315消费电子投诉网被关闭:电子商会面临尴尬.cn
新京报新京报网 官方微博     本报讯 (记者 林其玲) 昨天,来自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的消息显示,针对“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强制服务、强制收费等违法行为,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等单位进行联合查处,依法关闭了该网站。      该网被投诉1000多次      “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为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受理消费者投诉的维权网站,网站由中国电子商会授权北京赛亿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具体运营。从今年3月15日起,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网址就无法打开。记者曾以此事咨询网站相关人士,得到的回复是“网站正在维护升级”。      “315消费电子投诉网”是受理电子产品方面投诉的消费者维权网站,中国电子商会利用该网收集的消费者投诉信息,向企业发出约谈通知书,同时,利用在网上曝光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向企业施压,迫使企业与网站签订会员协议或不同级别的“战略合作协议”,并收取会员年费。据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统计仅2010年一年网民对该网投诉就达1380多件次。      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个别机构或个人通过互联网进行非法网络公关,发动网络“水军”发布虚假信息,采取捏造事实、恶意贬损等手段进行敲诈勒索,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干扰网络秩序,破坏网络媒体公信力,损害网络舆论环境,北京市相关互联网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推进构建和谐健康网络环境。      曾被连续“曝光”      昨天,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事不再表态。其上级部门中国电子商会一位副秘书长也称“处罚结果都出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照办就是。”      此前,该网被中央电视台连续七次曝光。今年1月,央视报道称,九阳豆浆机曾被该网站勒索收费,报道还称“不光是九阳,很多企业都接到了这家网站要求收费的电话。该网站还对一些企业宣称,如果成为会员,可以把投诉信息隐藏起来。”央视在报道中称,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一名姓曹的负责人表示,网站的合作伙伴分为三类,最低收年费12万,最高收年费18万。网站还专门有一种收费30万的直通车业务,用户的投诉就不在网站上显示。      ■ 事件回顾      该网站曾屡遭质疑      有家电厂商被要求交会员费可隐藏投诉      此前1月,央视报道称,315消费电子投诉网打着“3·15”的名义,利用消费者投诉信息向企业要钱。报道称,前不久小家电生产企业九阳接到该网站打去的电话,要求进行合作。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媒介经理沃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315网站称收到一些消费者对九阳的投诉,希望九阳公司交12万元成为网站会员,并称如果企业不付钱的话,网站不但不会及时将消费者投诉转给企业,还会对企业进行曝光。      2009年8月,电子商会发布例行的《中国数码相机消费需求调研报告》,报告中“点名批评”三星,称其数码相机存在横条纹、曝光过度等品质问题。但是三星随后反驳称,该公司并未接到过消费者类似投诉,之所以被电子商会点名批评,是因为三星没有赞助商会会议费。三星的公关人员更对媒体透露,电子商会曾邀请三星参加报告发布会,提出发布会有广告展位,广告展位价约在2万左右,但三星未回应。      2007年在广州还发生过一起白大夫状告“315投诉网”的案件,生产“白大夫”系列化妆品的广州市澳大生物美容保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将“315投诉网”的主办方—————广州三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告上天河区法院,控告其名誉侵权。最终,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判定“315投诉网”构成名誉侵权,赔偿10万元。      除了九阳,也有其他企业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一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电厂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也与他们联系过,要求缴纳十几万的会员费,可以把投诉信息隐藏。“但是我们没有同意跟他们合作,可能以前也有与类似网站的合作,但是后来我们发现那些网站的投诉信息很多都找不到具体的投诉人,只是王小姐,张先生,我们就觉得有点猫腻。”(张奕)      ■ 相关新闻      民政部处罚中国电子商会      称其违反社会团体不得强制收费的规定      本报讯 (记者林其玲 殷洁) 3月22日民政部网站挂出公告称,中国电子商会通过其主办的“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强制服务、强制收费,民政部已对电子商会作出行政处罚,同时责令其限期整改、撤换315消费电子投诉网负责人。      电子商会违规      民政部在公告中称,经过立案调查,中国电子商会以受政府部门委托之名,利用“315消费电子投诉网”收集的消费者投诉信息向企业发出《约谈通知书》,并以“联合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对企业查处、曝光”等相威胁,约谈被投诉企业。      “电子商会利用在网上曝光投诉信息对企业施压,迫使企业与网站签订会员协议或不同级别的‘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提供‘归档’、‘直通车’等服务,使投诉信息曝光时间长短不同,以此向企业收取数额不等的费用。”民政部表示,上述行为违反了《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纠风办关于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有关社会团体不得强制服务和强制收费的规定。      同时,民政部查明,中国电子商会未对“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这也违反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      遭到行政处罚      由此,民政部对中国电子商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同时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作出严肃处理,撤换该会消费电子售后专业委员会及“315消费电子投诉网”负责人;不得通过“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向企业收取费用,该网站不得继续刊登企业广告;将“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纳入中国电子商会的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五是对该会其他收费项目进行自查自纠,规范收费行为。”      民政部表示,将跟踪该会整改情况。      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一位副部长曾对媒体表示,该网站虽然起名为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但跟消协没有任何关系,“它是电子商会下面的网站,我对此不做评价”。      ■ 对话      律师观点:社团不能盈利      针对这次315投诉网被关事件,记者采访了现任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律师。      记者:为什么是民政部出面?      邱宝昌:民政部是管理社团的,它其实管的是电子商会。根据规定,社团是不能盈利的,民政部有权处罚它,甚至可以裁撤它。      记者:从2006年开始,就有媒体对315消费电子投诉网进行曝光。但直到2011年,有关部门才对此立案侦查。为什么有关部门的反应速度这么慢?      邱宝昌: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点主要集中在谁来查?网站问题相对隐蔽,根据我国法律,很多部门都可以插手,像工信部、工商总局、商务部,甚至连公安局都可以来管管。很多人可以管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没人管。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这里面牵涉利益博弈,有人为因素在里面。当然,不仅仅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很多其他网站也有类似问题。      记者:如何规避这样的事情?      邱宝昌:还是要确立制度,在管理上落实责任。但因为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具体问题还要具体论证。其次,提高技术手段,尤其是针对网站的违规,像一些网店、像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它们都可以通过后台操作来修改数据,如何对这些行为进行量化,都是有关部门该思考的问题。(林其玲)      ■ 企业回应      九阳称不会“忍气吞声”      对315消费电子投诉网被关闭,曾遭遇过该网站“约谈”的九阳方面昨天表示,九阳欢迎正当的监督,可以不断提高为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如果九阳自己的权益受到了损害,九阳也会用各种合理方式维权,不会“忍气吞声”。      此前,还有一些家电企业也曾遇到同样的问题,但这些家电厂商在接到记者采访电话时均表示,希望消费者能够认清官方的投诉网站,不要被一些不具备资质的投诉网站所欺骗。(殷洁)      ■ 业内观察      协会面临尴尬      “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的尴尬,也曾在其上级主管单位———中国电子商会身上上演。官网显示,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主办方为中国电子商会。中国电子商会受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是目前工信部下属的电子信息产业流通领域中最大的行业社团组织。      电子商会每年都会发布各种电子产品的质量调研报告。据记者了解,每次发布这样的报告时,电子商会都会召开“规模颇大”的报告发布会,会场上会布置许多企业的广告。电子商会对此曾解释称,这属于企业对会场场地的“赞助”。不过这一点曾广遭业内诟病:一家发布质量报告的协会,同时却接受所调查企业的赞助,这样如何能保证质量报告的公正性呢?(张奕)    & 相关报道:  
这个还是靠谱的网站,那些个人名义办的所谓的维权网站,我想对你说你在维nmd谁的权!不过是个骗子网站吧了!
我一天找一个这样垃圾网站公布出来给大家展示!!
昨日,有网友报告,网站被黑。成都商报记者登录该网站发现,首页已被篡改。不过,记者通过查询国家工商总局网站获悉,并非12315的官方网站。    记者昨日登录,发现页面上出现了一只卡通蟑螂形象以及黑客留下的一首打油诗。落款是“疯狂小强网络安全技术小组”的字样。截至昨日本报发稿时,网站仍未恢复正常。    据工商总局的介绍,“12315”是为消费者设立的投诉处理平台,投诉主要通过电话的渠道实现。此外,“12315”还设立了互联网受理渠道,但仅限于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安全专家称,通过查询的百度快照,发现上面主要是提供网站导航信息,而“12315”的官方网站后缀应当是“.gov”,而不是“.com”    昨日,记者致电国家工商总局询问“12315网站被黑”事件,对方并未发表评论。    成都商报记者 许凤婷    
  再看看这个网站
官方网站的话连一个电话都没有,仅仅靠邮箱联系吗?  
看看这个骗子网站的注册信息;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号 审核通过时间: 主办单位名称:任克红 主办单位性质:个人
    ICP备案网站信息  网站名称:信息服务网 网站首页网址:   网站负责人姓名:任克红 网站域名: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号-1 网站前置审批项:  这样的网站有什么资格受理投诉!还12365怎么不搞个12345.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 这个傻逼网站!我操你奶奶的老逼!
    该网站相关资料!
    该网站相关资料!不具备处理投诉的能力!
  /archiver/tid-95707.html
看看楼主所谓这个网站的前身吧;(假福彩网站)http://12315ts.org
  今年年初,某加盟连锁知名品牌开始黑龙江工商部门举报:网站域名黑龙江备案的“招商信息网top***.com”组织人手假冒消费者,撰写损害企业信誉的内容予以刊登,然后向“被投诉”的企业收取上万,数十万不等的钱财。尤其是一些刚起步的公司,为了消除这些无中生有的负面信息,只好花数十万消灾了,但是钱花出去了,灾却是越发越严重!花钱。  小编认为一个明智的投资商或者创业人,投资一个项目,应该做的是实地考察,不应该轻信一些网络黑手的杰作!公司是否正规,自己亲自查一查,去公司看看,这才是一个正真明知的投资商!不要去助长网络敲诈的风气!  “招商信息网站”敲诈一般手法:   1. 在正规的招商网站上拷贝招商加盟信息到自己的网站。  2. 假冒国内知名加盟连锁企业进行招商活动。  3. 以低廉的加盟费诱引创业投资人士受骗上当。  4. 创业投资人士受骗后在网站投诉区发布投诉。或直接在由网站内部人员公布为骗子项目。  5. 网站会接着要求你在他们的网站付费刊登澄清公告,或加入企业网站的会员,交纳每年数万的会员费。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很多上当受骗的创业投资人士交订金后再也联系不到加盟商,于是找到加明商的官方网站索赔订金或加盟费,最后才得知公司根本就没有在那个网站投放招商信息。  这些网站大都没有联系地址、电话,唯一的联系方式只留个邮箱或QQ号方便受害企业联系。有些网站还没在信息产业部作备案登记,他们还都随意编一个根本查不到的信息产业部ICP的登记备案号。网站也还注上“所有投诉和评论均有用户提交,不代表本站观点”的词句,想以此逃避责任。  现实中遭遇到敲诈可以找警察,虚拟的网络上碰上“麻烦”找谁呢?为什么正规的企业反而会听之任之,让这些骗子钻了空子?
  网络上已经有这个行业了  .cn/micro-reading/dzh//content_2344138.html  搜集了一些专门的这类网站:     /   .cn/   /   .cn         /            /         http://www.qingbao.net   http://www.go8888.net            .cn   .cn         http://www.qingbao.net   .cn   http://bbs.                                 /   http://www.jmxmdp.org         http://www.12315weiquan.net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856600.shtml
    妈逼消费网你家也能办??
妈逼消费网你家也能办??装什么孙子!
骗子!操你老奶奶!
  真正的315到了,该整整这些骗子网站了!
  .cn/html/wangzhanziliao/.html
  /Show.asp?id=7329
  /tousu_add.asp
  谁给了假“315”网站牟利空间  据报道,仅北京地区,就有数百家非法“3·15”网站。这些网站刊登消费者的投诉信息后,依靠收取涉事企业的公关费和删贴费牟利,日进数万元,而消费者从头到尾都被利用。据从业者称,3·15前后投诉最多,也是他们挣钱最快的时候,业务量能翻番。  这些非法“3·15”网站,打着公益的幌子,吃消费者的投诉信息,吃企业的公关费,吃社会公信力,赚得盆钵满体。而且赚钱,基本上都集中在3·15前的一个月。之所以能够赚钱,其中一家非法网站老板的话很值得思考:不少企业“自己并不干净”,3·15临近他们很紧张,都怕被媒体盯住,“都愿意花点儿小钱来消灾”。  虽然这些非法3·15网站在本质上,是违法甚至犯罪牟利,也伤害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即使得不到一点调查反馈信息,但消费者还是愿意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投诉信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无论这些3·15网站是不是违法,只要这些投诉消息能够发布出去,就是有益无害的。这其中可能暗含这样的信息,一是合法的3·15网站可能宣传力度不够,“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二是合法的3·15网站可能服务并不好,消费者的一些投诉,可能石沉大海。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离不开大众传媒的鼓与呼,离不开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非法3·15网站的投诉信息,为其他大众传媒的揭露与报道提供了新闻线索,这是企业愿意花钱消灾的原因所在。但是,为什么非法3·15网站的盈利主要集中在3·15前一个月呢?这是值得传媒业者反思的。正是因为大众传媒的批评报道,没有做到常态化,往往喜欢在3·15附近推出集中的、应景的报道,所以“那些不干净的企业”才在这个时候特别害怕。同时,如果大众传媒批评报道能够与消费者零距离、常沟通,有独立的新闻线索来源,非法3·15网站讹诈企业成功的几率也会小很多。非法3·15网站不可怕,就怕正规渠道不畅通,就怕新闻媒体报道不深入,就怕公权执法不到位……  郭文婧(作者系时评人)  责任编辑:预言
  --------------------------------------------------------------------------------
  内地多个虚假315维权网站与商家勾结 收钱删除投诉帖  来源:北京晨报
09:35 进入论坛   “3·15”本是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盾牌,如今却成为某些所谓投诉打假网站的“摇钱树”,“3·15”也成了他们免费的招牌广告。经过记者近一个月的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投诉网站拿着消费者的投诉帖,和商家做起了收钱删帖的买卖,消费者望眼欲穿地等待回音时,殊不知早已成为他人的“盘中餐”。假投诉网站这种“一菜三吃”,不仅吃了消费者,吃了商家,还吃了社会公信力。  -域名公司  信息乱码问题可能怪显示屏  昨天,域名注册提供商万网的市场部媒介经理方晓静向记者保证,只要是从万网申请域名的网站,注册信息肯定是真实的。但当记者问为何有网站的注册信息不真实、不全,甚至显示出为乱码时,方晓静说:“我自己从没有遇到过乱码的情况,如果是乱码,有可能是电脑显示屏的问题。”记者联系另一个国内域名提供商厦门易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时,易名的客服电话始终无法打通。  -记者调查  域名信息基本虚假  记者在网上搜索到11家投诉网,网站名称基本都包含“315投诉”、“打假”等字眼,乍一看这些网站的名字很雷同,光看网址或网站的中文名称很难区分彼此。这些网站的内容大体一致,并且都标榜自己是“最权威”、“最知名”的投诉网站。  在逐个查询域名注册信息后,记者发现,这11家网站的域名注册信息绝大多数是虚假的。有网站注册人的信息为一个邮箱地址,有的甚至是一串问号。联系方式留了手机号的,拨过去后却是空号。有的网站的注册地址不准确,其中最离谱的是“315诚信网”,它的域名注册信息显示出的是“ok”,除此之外再没有显示其他的注册信息。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虽然有的网站在页面下方摆着ICP备案号,但在工信部却没有查到备案信息。  可以先删帖后付钱  记者通过QQ逐个联系了这11个网站,这些网站直接表示可以删除网站里的投诉帖子,删一条收费400元至900元不等,若多删还可打折。不止一家网站表示“可以秒删”。所谓的“秒删”就是先删帖,然后通过转账支付。  记者在QQ上和一个名为“人人打假网”的网站联系时,对方明确表示能删帖,价格为一条400元。随后,记者从网站“行业曝光”一栏中随意选取了一条标题为“北京祥易捷工艺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害人”的链接发过去后,对方立刻表示可以删,付款方式是支付宝转账:“秒删,删完付款。”当记者还打算讨价还价时,对方表示帖子已经删了。并发过来支付宝账号为,收款人名为“艳丽”。网站删帖所花的时间仅为1分钟,记者返回页面时发现,原帖的确不见了。再回到QQ对话框中,记者对其迅速删帖表示吃惊时,对方回复道:“效率第一嘛,付完钱截个图发给我就行了。”当得知记者要第二天才能付款时,对方说:“没关系,彼此信任嘛。”  次日上午,对方QQ给记者留言,问何时可以支付,并表示帖子暂时恢复,“能付款的时候联系我吧,到时候我再彻底删除。”这时记者再次打开“人人打假网”的页面时看到,原本被删了的帖子重新出现在“行业曝光”栏目中,位置没有任何变化。而在随后的三天里,对方一直在给记者留言,问何时可以付款删帖。  团伙行动有钱同赚  记者偶然发现,假投诉网站“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而“拉帮结派”式的打家劫舍让假投诉网站坐享其成。在一个名为“维权记者万里行”的QQ群中,有196名成员,成员之间“资源共享”:可以收钱删除的帖子放在群里“疯转”,有钱大家一起赚。3月10日,记者发现在“维权记者万里行”的QQ群里,时常会出现“快转”的帖子链接。直到12日晚7点左右,一条“4张空白借据欠下24万元,信用社被指借据造假”的帖子被发上该群,发布者在帖子链接后注明“对方已删稿,快转”。之后的12小时内,这条帖子被近30家网站转发。  -官方说法  相关法律处于空白状态  对于网站从事删帖收费的乱象,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任曾民发表示,这属于非法公关的范畴,商家利用给投诉网“服务费”的手段,删除消除自己的负面消息,从而让收费删帖的市场应运而生。由于互联网发展速度迅猛,法律滞后,有关这类的法律还处于空白状态,无法明确如何依法处治收钱删帖的这类网站。当商家愿意给钱删帖时,那么双方就是自愿交易,但如果有网站打着维权的口号,利用手中投诉资料向商家要钱删帖,网站便构成了敲诈勒索。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也认为,在网站的前期审查和后期监管上存在一定的漏洞,没有专门的法律和条款来约束网站经营活动的范围。  -业内揭秘  虚假投诉网三大特点  为企业提供舆情监控的诚搜网主编吴晓伟告诉记者,类似于“315维权网”和“315维权专区”这种网站,特点都很一致。  吴晓伟点开一个投诉网站告诉记者,第一,网站的联系方式只有QQ或是电子邮箱。第二,再看网站,如果无法投诉,网页上没有ICP备案号,域名注册信息虚假,页面内容更新速度慢,就可以确定该网站是假投诉网。第三,这类网站的警惕性很高,与商家交易时选择隐蔽性好的支付手段——支付宝。通过支付宝转账时,只需一个邮箱或手机号,便可完成交易。商家交完钱,连对方性别都不清楚,更不用说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具体的办公地址了。他们都是以删帖收费作为收入来源。  吴晓伟认为,这类假投诉网站之所以可以运转,主要是因为有删帖收费的市场,商家用钱能摆平的事,自然会选择简单的方法消除负面信息,而假投诉网和商家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其次,申请域名和服务器门槛低,成本低,假投诉网站的利润大,让这些经营者有利可图。  建站简单运营成本低  吴晓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一个网站需花280元买个域名,向国内知名域名服务提供商租用一个网页空间为500兆附带50兆数据库的服务器,一年的费用为980元,这样一个网站就初步搭建起来了。如果页面想做得精致一点,再找人花1000元左右做个页面,全部费用加一起也不会超过3000元。若网站出了问题被查封,花280元重新买个域名,服务器不必换,一个换汤不换药的网站就又完成了。  正如吴晓伟所说,一两个人就能开个假投诉网站,如果有后台维护,最多三五个人就够了。“在QQ上看看有没有人想删帖,不用费什么力气,这些一天就能赚千八百块钱。”吴晓伟表示,假投诉网站投入的人力成本和网站的后期维护成本很低,“他们随便删几个帖子,成本就回来了。”  -删帖黑幕  商家同行之间互黑  投诉网站收费删帖只能算“维权圈”桌下交易的冰山一角,处理过大量消费者投诉案例的仝思是一家被关网站的高管,但他现已经转行,而撤出的原因竟是“自己被黑了”。  仝思告诉记者,2010年,国内一家生产白电的龙头企业与一著名厨房小家电生产商都生产了同一种厨房电器,但该厨房电器都存在质量问题,而两家企业又是同行冤家。厨房小家电生产商的工作人员找到某电视栏目的一个无证记者,并给了他一笔“好处费”,让该记者手中的枪只打白电企业,而仝思的一个同行网站联合该记者,与厨房小家电企业一起,唱了一出“剿匪记”。仝思表示,除了厨房小家电生产商,还有其他两到三家同行企业也一起合伙黑了这家白电企业。就这样,商家同行之间利用媒体“窝里斗”。  无良网站“三吃”  仝思表示,在业内还有一种被称为是“三吃”的无良网站:一吃消费者的投诉信息,二吃商家的“公关费”,三吃社会公信力。而这种拿钱不办事的网站才是真黑。“3·15”打假网站中,一些“空手套白狼”的网站,不接受消费者的投诉,而是直接把其他网站的帖子拷贝过来,坐等商家自己找上门。假投诉网站收了钱,却不能彻底删帖,当商家再找到网站时,网站却说“这事我们办不了”,商家的钱就打了水漂。个别商家作为假投诉网的“消费者”,也栽过大跟头。商家为了删帖,给了网站大笔“服务费”后,网站便彻底消失了,而商家连网站的办公地点都不知道。  “还有人找我,想买我们的数据库。”仝思告诉记者,这些投诉网站曾找过自己,就是为了拿投诉帖子去讹商家的钱。他认为,投诉网站之所以能运营起来,靠的就是消费者对网站的信任,这样一来,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本版撰文晨报记者姚锦波
  虚假315网站借消费者投诉牟利 收钱就删投诉帖
08:59:36  来源:新京报  0发送给好友   ■ 监管  李逵在睡觉李鬼就当道  数量众多的“315”网站,是如何注册并上线运营的?  低投入低风险高产出  一家“315”网站的负责人介绍,建立一个网站,需购买域名、服务器,“一般的315网站域名不到300元,租用一个服务器,一年费用大约八九百元。”除此之外,网站的装修费用1000元,“一两天就能完成”。  这名负责人称,日常维护网站一两个人就够,租个地方或是在家就能办公,“除了工资等着收钱就行了。”而每删除一个帖子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上万元,“就按照最低成本的算,删个三五条帖子,整个网站就算回本了。”  低投入低风险高产出,是“315”网站遍地开花的因素之一。“成本太低,即使被查封,花数百元重新注册域名,连服务器都不用换,重新来过,照样删帖收费。”上述负责人说。  备案假信息难寻踪迹  “315维权网()”、“315专区()”,两家网站留有相同的联系QQ,声明是“政府部门不良信息处理服务热线”,但客服表示“只要付费,自由删帖”。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 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显示,“315维权网()”的备案号为鄂ICP备号-1,网站主办单位为个人,备案名为“保密网”。“315专区()”的备案信息则为冀ICP备号-1,主办单位也为个人,网站名称为“追求网”。两个网站均无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查询域名注册信息,两个网站注册信息中联系电话都是10位数字。  “10位的电话意味着注册信息是假的,即使这些网站肆意向企业收取删帖费,相关部门想要查处,也很难找到踪迹。”一家正规网站的负责人说。  《中国互联网网络域名管理办法》规定,域名持有者提交的域名注册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应予以注销。  工信部ICP/IP网站备案咨询投诉部门的工作人员称,工信部只提供备案,并不对网站内容进行监管。但每个经营性质网站备案信息中,都须有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无此证却进行经营性业务则违反规定,消费者可向工商部门投诉。  北京嘉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苏怀东认为,网站以要曝光投诉威胁企业,获得不法利益,甚至恶意散布对企业不利的信息,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损害商业信誉罪等。  [责任编辑:战钊]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 ——有没有人去核实下这个网站是不是真的315投诉网?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服务投诉检讨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