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退出三块业务,是疲于应付的意思还是地产诱惑力太强

7月16日,中国恒大(03333.HK)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几张商务考察照片,让该公司旗下另一上市平台恒大健康(00708.HK)的股价再度暴动。当日,恒大健康股票以8.02港元开盘后快速飙涨,盘中最高至9.43港元,尾盘收于9.19港元,涨幅14.59%。自恒大健康于6月25日宣布凭借大股东借款投资法拉第未来(FF)后,股价从当日收盘的4.61港元一路飙涨至7月16日盘中最高9.43港元,短短14个交易日涨幅105%。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更高达200%,整体市值跃升至800亿港元的量级。然而,与恒大健康股价走势相对应的是,其控股公司中国恒大正陷入一波大级别的调整行情之中。数据显示,中国恒大股价自去年10月32.5港元高位调整后一路下行,至6月28日跌至18.18港元的阶段低位。为阻止股价进一步下跌,恒大自7月3日至7月17日期间先后9个交易日回购股份,合计斥资近30亿港元,但并未也仅使得公司股价小幅反弹后作平台整理,并未展开大级别反弹行情。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恒大系两大上市平台之间不同的走势,显示出资本市场的偏好自年初开始已然发生改变。当地产的风口过去,再大的玩家也难以翻出巨浪。恒大健康市值超800亿恒大健康是许家印控制下用于开展医疗健康等相关业务的上市平台。在涉足新能源汽车之前,恒大健康大部分业务围绕着医疗、医美、养老、健康等产业开展。该公司发布2017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恒大健康总资产76.56亿元,营业额13.28亿元,同比增长522.15%,收益总额3.04亿元。梳理恒大健康多年业绩,该公司的业绩提升节点正是2017年,此前多年以来,该公司营收水平始终围绕在5亿港元上下波动,直到2017年才出现大幅度增长,而这一增长得益于恒大在全国范围内开启的养生谷业务。恒大养生谷以“租、购、旅”方式为会员提供健康养生、健康管理、健康保险及健康养老等服务。数据显示,2017年,恒大养生谷的收入从2016年的1.58亿元大幅增长至13.13亿元,增幅高达731.7%。与此相对应的是,恒大医疗美容手术及门诊服务收入却从2016年的5550万元下降至1510万元,同比骤减72.8%。有迹象显示,植根于养老地产的恒大养生谷已被确立为恒大健康最重要的主营业务之一。今年以来,公司仍积极拓展养生谷业务。3月23日,通过附属公司竞得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3宗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总代价人民币29.6亿元。而此后的5月底,该公司再度以约7亿元代价获得湖南湘潭5宗地块使用权。直到6月底对于FF的投资一经披露,恒大健康这家原本从事养老地产开发的平台,在一定层面上已然发生改变。6月25日,恒大健康公告宣布以67.47亿港元收购目标公司Season Smart Limited全部股权及目标公司股东贷款,从而成功入主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Faraday Future(贾跃亭的FF)。该笔收购款项将由中国恒大以股东借款的形式提供。在此之前,恒大展开的许多多元化投资均由中国恒大直接运作,但此番许家印启用恒大健康这一平台切入新能源汽车业务,其操作方式与过往不尽相同。对此,一位投资界人士分析表示:恒大健康经营不理想, 2017年的营业额只有13亿港元,利润虽然有3亿港元,但是净资产不到8亿,就是一个壳概念。本次收购FF,实际上是恒大出资,借用恒大健康的渠道去操做,如FF发展较好,则恒大健康能够实现一个较大转型。7月16日,消息宣称许家印一行人已前往FF总部考察,并对贾跃亭开发的FF91车系较为满意。但截至目前,仍未有关于该车量产的具体信息。即便如此,资本市场已然暴动。恒大健康市值在15个交易日中已然翻倍,达800亿港元。一位从事二级市场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负责人评论:市场的乐观情绪源于新能源汽车仍处于风口。虽然目前对于FF的估值无法判定,但市场预期没有被证伪的情况下,市场对这样的标的公司怎么估都是合理的。地产走下神坛可以说,恒大健康今日之走势,完美地复制了廊坊发展(*ST坊展600149)在2016年被恒大连续举牌后的翻倍行情。彼时,恒大先后几个月时间在二级市场大量买入廊坊发展股票一路增持至20%。而廊坊发展股价则从日的12.50元左右到8月中旬就翻了两倍到达36元上方。许家印资本运作手法可见一斑。因此,中国恒大今年以来疲软或多或少让人感到扫兴。2017年,中国恒大曾领涨姿势带领地产股走出一波10年一见的牛市行情。但今年2月以来,这一走势已悄然改变。7月17日,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月内第9次股票回购公告,显示公司当日以7980万港元回购380万股股份。该集团自7月3日以来接连9个交易日进行了回购操作,合计耗费资金高达28.98亿港元。去年,恒大曾经上演过一个月斥资63亿回购股票的戏码,但7月份这一轮操作是该公司自2018年以来的首度回购。恒大此番回购的背景,是该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的不断走低。受各方因素影响,恒大股价自日攀升至32.5港元高位后,开启调整行情,股价逐级下降,至6月28日跌至18.18港元的阶段低位。恒大开启回购操作后,公司股价摆脱下跌走势,但仅在小幅反弹后围绕20港元附近做平台整理,并未开启大级别反弹走势。一般而言,公司回购股份有助于股价的提振。恒大在公司股价较高点折让约40%的背景下祭出大手笔回购行动,其呵护股价的意图十分明显。事实上,除了公司回购托底,恒大在去年10月上旬推出的一轮期权激励也在市场上被解读为替公司股价上涨预期背书。该期权激励计划显示,公司将向7994名中层管理干部授予共计7.3457亿股期权,相当于恒大已发行股份的5.7%,该等股份期权的行权价格为30.20港元。此外,中国恒大旗下之恒大地产于去年合计引入1300亿战略投资时曾公开作出未来三年的业绩承诺,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三年净利润将分别不少于500亿元、550亿元及600亿,据此,未来三年恒大地产的净利润将至少要实现1650亿,并承诺每年向股东派息68%。“虽然业绩上的承诺使得恒大业绩增长得到较大程度地锁定,但这种业绩前景并不能代表短期股价走势。”上述私募人士表示,地产股上涨的边际效应已经在降低。一是国家去杠杆背景下地产将首当其冲,二是大部分公司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两个因素的存在改变了市场的预期。“公司的股价是由市场趋势决定的,并非公司单纯的回购行为能够左右。”日,作为中国恒大旗下最主要的资产,恒大地产与多家投资者签订第三轮增资协议之时的估值已达4252.3亿元。然而截至17日收盘,中国恒大收20.55港元,市值仅剩2708亿港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500强排名“三连跳”,恒大诠释中国速度!世界500强排名“三连跳”,恒大诠释中国速度!房天下资讯百家号这是恒大与世界500强的第三次相遇。7月19日,2018《财富》世界500强正式发布。恒大以460.19亿美元营业收入三度上榜,位列230位。这一位次,相较2017年上升108位,与2016年首度上榜时的496名相比,排名大幅上升266位,实现“三连跳”。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上榜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恒大以36.06亿美元的净利润位列利润榜的153位。净利润排名高于收入排名,体现了企业强大的盈利能力。恒大三度蝉联世界500强,排名实现“三连跳”,成为世界500强中排名提升最快的企业之一,堪称中国民营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缩影。1大而强:高收入与高效益并存世界500强榜单的权威性毋庸置疑。不过,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向来是以规模论高下,比拼的是营业收入,所以销售市场遍及世界的沃尔玛得以连续多年蝉联榜首,部分利润为负的企业凭借规模也得以跻身其中。因此,有人争议说,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不少企业“大而不强”——虽有一流的营业收入和企业规模,却缺乏与之相称的高效益。然而,这点在恒大身上并不成立。恒大不只是“大”,而且“强”。不只有高规模,也有高效益。销售规模、营业收入高增长,利润同样也在高增长,品牌实力同样在不断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一流,贡献税收的能力一流,扶危济困的投入也是一流。让数字说话!从销售规模看,从2015年到2017年,恒大销售收入从2013亿大幅上升到5010亿元,增幅为148.9%。而2018年仅上半年即销售3042亿,同比增长24.6%,全年销售可望突破6000亿。从营业收入看,2015年到2017年,恒大的营业收入从1331亿元提升到3110亿元。短短三年时间,营业收入翻了一倍有余。从企业效益看,2015年到2017年,恒大核心业务利润从110亿元提升到405.1亿元,增幅为268.3%。核心利润与销售规模、营业收入同步实现“三连涨”,体现规模与效益的双丰收。从财务指标看,2017年,恒大总资产达到17618亿,同比增30.4%;由于盈利能力提升,净资产大增204%至2422亿。同时,负债率快速下降,其中净负债率下降近六成。从纳税总额来看,在乐居财经发布的“2017中国上市房企纳税排行TOP50”上,恒大以404.24亿元的纳税总额,占据榜首。这个数字,相当于每个工作日纳税1.6亿元,这已超出很多中小企业全年的收入。从品牌价值看,根据英国权威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8年全球品牌500强”榜单,恒大集团位列榜单93位。2016年,恒大首次进入此榜单时,排名还在400多位,2017年就跨越到200位左右,2018年直接进入百强。所以,这三年时间,恒大创造的不只是营业收入“三连跳”的奇迹,也是企业净利润、纳税总额和品牌总价值的“三连跳”。恒大以一流的扩张速度、一流的盈利能力和一流的税收贡献力,诠释着“大而强”的企业逻辑。2恒大三度蝉联世界500强的意义与榜单上其他的国际级巨头相比,恒大还只是一个年轻的企业。从1996年成立到现在,恒大不过走过22年的发展历程。然而,22年时间,恒大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无论在中国企业还是世界企业矩阵里,都有着典型意义。其一,作为民营企业,恒大20多年的发展历程,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一往无前的见证,也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缩影,更是对中国发展速度的诠释。1996年,恒大创立之初,世界500强榜单里还没有中国民营企业;2008年,联想集团首度跻身世界500强,成为第一家入围的民营企业;到2017年,已有包括恒大在内的24家民营企业跻身其中,显示出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二是恒大在世界500强的“三连跳”,足以证明多元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成功。在世界500强企业矩阵里,恒大常常被归类于房地产板块。但实际上,恒大早已不是一家简单的房企,其产业版图已经成功覆盖健康、文旅和高科技等诸多板块。以“养生谷”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成为行业发展的样板,以“童世界”为主的文旅产业遍及国内主要城市。在高科技领域,恒大早已与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世界顶级科研机构完成对接,新能源造车更是迈出实质性步伐。再用一家房企来评价恒大,显然失之偏颇。三是恒大20多年的跨越发展,也是与时代共同进步的见证。从1996年到2018年,恒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背后正是中国经济一飞冲天、产业辐射世界、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跨越历程。与时代共进步,这是所有中国企业都应有的觉悟。3恒大的宏图壮志:不仅仅是100强今年3月份,在恒大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表示,到2020年,恒大要实现总资产3万亿,年销售规模8000亿,实现利税超过150亿,要进入世界百强企业。从目前的发展速度看,恒大在2020年跻身世界100强企业,并非难事。其实,恒大的宏图壮志,并不仅仅如此。这从最近的一系列动作中就能看出端倪:今年4月9日,恒大与中科院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十年,将投资1000亿元,致力于生命科学、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6月25日,恒大宣布67亿港元入股法拉第未来,持股45%成为第一大股东。7月11日,许家印在美国会晤哈佛大学新校长,双方就医疗、高科技等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了交流。短短三个月时间,不仅牵手中科院和哈佛大学,而且还开启了新能源造车的第一步,由此不难看出恒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决心与魄力。对于一家从房地产起家的企业来说,能做出如此重大的转型,的确令外界震撼。如果说健康和文化旅游还能与地产形成无缝对接,彼此促进,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共赢,那么在高科技领域的投入,则犹如再次创业。20多年前,恒大初创时,还是筚路蓝缕的状态;20年后的今天,恒大开启新的征程,则已羽翼丰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相信恒大还能继续创造新的奇迹!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房天下资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买房、卖房、租房大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ifeng_share_thumbnail
8.4亿元竞拍子公司股权 中旅“瘦身”断臂自救,还是回溯本源? ——凤凰网房产武汉
作为老牌央企,曾经的“港中旅”,如今的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旅集团”)虽在旅游领域长袖善舞,但近年来在旅游地产领域可谓“屡败屡战”。先是项目巨额亏损遭中央巡视组通报,后是频繁出售房地产项目股权以求自救
-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
https://wuhan.ihouse.ifeng.com/detail//.shtml
8.4亿元竞拍子公司股权 中旅“瘦身”断臂自救,还是回溯本源?
作为老牌央企,曾经的“港中旅”,如今的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旅集团”)虽在旅游领域长袖善舞,但近年来在旅游地产领域可谓“屡败屡战”。先是项目巨额亏损遭中央巡视组通报,后是频繁出售房地产项目股权以求自救。地产业务的不甚理想,让中旅集团在房地产开发上渐显疲态。7月17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披露,中旅集团100%控股子公司港中旅(沈阳)置业有限公司以8.4亿底价挂牌出让公司51%股权。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中旅集团第一次出售房地产业务,随着多起股权转让事件的甚嚣尘上,中旅集团资产腾挪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忍痛割爱? 高额“变卖家产”中旅国际小镇是沈阳棋盘山一带较早的地产项目之一。如若按照规划,这方规划占地面积高达188万平方米、计划投资70亿元的文旅地产将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购物娱乐、居住生活、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大型高品质、生态欧陆风情旅游小镇。然而,曾经被视为东北地区首屈一指的旅游地产项目,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却是,荒草丛生,开发停滞不前。事实上,中旅国际小镇是中旅集团与沈阳市政府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是中旅集团十分看重的项目,而开发企业正是港中旅(沈阳)置业有限公司。据资料显示,港中旅(沈阳)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日,注册资本为11.2亿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普通房地产开发、销售;旅游建设项目开发;场地租赁。据了解,中旅集团在该项目上已运作超10年,但但因土地闲置、盈利模式并不清晰等原因,开发进程如今不足4成。有数据显示,根据审计署办公厅2016年第21号公告,截至2014年底,中旅国际小镇项目因经营管理不善等,已累计亏损1.3亿元。在项目营收略显凄凉之后,2016年1月,项目更是因亏损严重遭中共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党委巡视通报。往前追溯,可以发现中旅国际小镇项目“难产”之痛。2007年至2008年,该项目中4389.72万元工程被违规转包,被国家审计署点名;2011年,港中旅(沈阳)置业有限公司未经资产评估,将2005年以3361.22万元摘牌取得的95.32亩土地置换给了地方政府,又为其蒙上了一层阴影。除了在主营项目上不甚理想之外,经营上的乏善可陈在公司财务数据上也有所体现。数据显示,港中旅(沈阳)置业有限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为18649.53万元,营业利润为-1698.6万元,净利润-1657.37万元,资产总计万元,负债总计10753.2万元,所有者权益为98434.41万元。延续去年的情况,公司在今年的营运状况也不甚乐观。截至日,营业收入为2477.67万元,营业利润为-413.06万元,净利润为-414.61万元,资产总计万元,负债总计11116.98万元,所有者权益为98019.8万元。因此,有业内人士称,此次转让子公司股权或为减轻负债及缓解公司运营状况。港中旅(沈阳)置业有限公司业务状况此外,据凤凰网房产记者查阅发现,港中旅(沈阳)置业有限公司在住宅开发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2015年时就有购房者反映房子墙面不平、墙体开裂、地基下沉等情况。据天眼查显示,2014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关于公司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相关法律诉讼就有18条,自2016年9月至2017年底,关于员工劳动纠纷的有两起。凤凰网房产通过企业工商注册信息发现,中旅集团有意通过此次沈阳公司控股权的出让进行内部地产业务的重整。目前中旅集团旗下主要的项目公司在港中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旗下,后者的控股股东港中旅(深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港中旅沈阳项目公司平级。可以看出彼时港中旅对于沈阳项目寄予厚望,同时也有猜测认为此次出让沈阳项目股权意在将所有地产资产在内部进一步梳理。“对于中旅集团来说,旅游是其主营业务,做文旅概念自然有困难,沈阳市场这几年才出现了住宅业务崛起的概念,所以文旅项目本身经营是有压力的,相关的盈利更是无法涉及。项目概念强调了精品概念而没有强调高周转概念,加上本身企业在营销方面的资源不多,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因为专业性背后的压力则在于决策周期比较长,也会使其错过了很多开发机会。”易 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分析称。“先天不足” &多旅游地产项目被要求整改除了并非专业出身之外,国际地产资管公司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则从旅游地产本身的运营模式上进行了详细分析:“旅游和地产本身是跨界,由旅游带动地产,这两者之间本身有比较远的距离。依靠旅游拉动房地产的这种模式,本身就是周期较长的地产开发行为,做得不好的话,确实容易出现亏损的。”据凤凰网房产了解,2003年港中旅携30亿港元资金正式进军内地房地产。不过15年以来,港中旅的地产之旅始终乏善可陈。实际上,沈阳项目之外,日,中央第十巡视组对港中旅的反馈意见中,也提到珠海海泉湾、咸阳海泉湾和青岛海泉湾、聚豪会地产项目、鸡公山等项目投资决策不科学造成巨额亏损,并要求“对现已严重亏损的重大项目,要逐一研究解决”。事实上,面对惨淡的经营状况,港中旅也曾尝试“断腕”之举解决问题。早在2015年,港中旅曾将咸阳海泉湾项目于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以市场评估价出售咸阳海泉湾公83.72%股权及债权。无独有偶,2016年初,《中共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党委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指出,沈阳商业街项目于2015年12月以5.6亿元出售予北京王府井集团旗下的春天百货公司,以盘活闲置低效资产。由于旅游行业利润稀薄,中旅地产想要借地产业务平衡盈利是其涉足地产的原因,然而由于“先天不足”、加上当下旅游地产炙手可热强手环伺“抢食蛋糕”,近年来频繁遇阻则让其年报并不十分好看。数据显示,2017年中旅集团净利润为43.62亿元,同比略增7%左右,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55亿元,其利润水平的数据同比下滑24.05%。“瘦身健体”为“轻装上阵”?对于中旅集团频繁出售或转让地产业务股权,有业内人士则表示了积极的态度,其一,央企剥离房地产是大趋势,也是各类央企当前在做的内容。总体上看,对于此类央企来说,必须主动剥离地产业务。而且从市场角度看,很多地产业务做不大,本身也会拖累主营业务,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自然也要主动去剥离对于业务整合也十分有利。事实上,日,国资委一纸文书,勒令78家主营业务非房地产业务的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只保留16家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央企业务整合大潮就此开始。自2016年以来,就有保利和中航、五矿和中冶、中交、鲁能均启动了地产业务整合。有业内人士称,随着国资委力促央企“瘦身健体”,以及趋严的房地产市场环境,虽然部分央企已经放弃了房地产业务,但也有企业采取了“先退后增”的做法,他们成为央企房地产业的第三梯队成员。顺应趋势,中旅集团日,割舍了早年的钢铁业务,开启业务整合大幕。港中旅与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国旅整体并入港中旅,成为港中旅的全资子公司,两家重组合并完成了后来的中旅集团。据中旅集团官网资料显示,中旅集团主营业务有旅行社业务、酒店业务、景区业务、免税品业务、旅游地产业务、旅游金融业务、旅游新业态、证件业务八大部分组成。其中,酒店业务、景区业务、旅游地产业务三项业务与房地产密不可分。不过从业绩表现看,重组完成的中旅并没有在房地产上有过多起色,“就今年逐渐收紧的政策来说,国家意识到“全民做房地产”这是一个不值得提倡的行为,国家也执行了新一轮的措施,让这些不太擅长房地产央企还溯本源,自然被剥离。”黄立冲说。无独有偶,与中旅集团本是同源的央企旅游地产开发商,华侨城近来房地产业绩也不尽人意,2017年,华侨城地产销售额大幅下挫到215亿,行业排名也滑落了22名。当“重资产”逐渐被剥离,在改革大潮与同行竞逐之下,以“轻资产”为主的中旅集团会实现真正“轻”装上阵,逆势突围吗?对于拥有纯正国企“血统”及稳健示人的它来说,或许是一次机遇,亦是一次挑战。相关链接:万亿资金即将到达“战场” 赚够了海外的钱中投又将目光转向了自家的“钱袋子”?债务违约、评级下调,“四面楚歌”的五洲国际命悬一线?
[责任编辑:王秋莲(PO229)]
凤凰网房产 IHOUSE.IFENG.COM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作者:凤凰新闻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原标题: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7月17日,有消息称,监管层通过窗口指导,已进一步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禁止公司债与票据互还;今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场先扬后抑,累计成交7.58万套,成交均价56993元/平方米,分别同比下降12%和9%;中国恒大集团7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于当日再以7894.7万港元价格回购公司380万股。想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往下看:
1 北京楼市博弈进入关键时刻 上半年量价齐跌
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累计成交面积157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35%;成交均价为39060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4%,同比增速由升转跌;600万元/套成为北京中低端市场新的分水岭,而高价位分界线则从去年上半年的1500万元/套下降至今年同期的1200万元/套。
在二手房市场方面,今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场先扬后抑,累计成交7.58万套,成交均价56993元/平方米,分别同比下降12%和9%。
2 商务部:2018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业对外投资无新增项目
7月17日,商务部对外发布数据称,2018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5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8.1%;新签合同额1067.4亿美元,同比下降13.8%。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1.8万人,6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9.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7.8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业、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指出,上半年,对外投资合作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投资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3 恒大7月17日耗资7895万港元回购380万股
中国恒大集团7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于当日再以7894.7万港元的价格回购公司380万股。
据了解,恒大自日至7月13日期间已经对公司股份实施购回1.35亿股股份,近期8个交易日回购合计耗资达28.57亿港元。
4 泰禾集团原副总裁沈力男加入龙光地产
泰禾集团原副总裁沈力男日前已加盟龙光地产(03380.HK),担任总裁室副总裁。
此前,财联社曾独家报道,沈力男因个人原因从泰禾集团离职。沈力男于2009年加入泰禾集团,2016年开始担任集团副总裁。
5 央行:上海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552亿元 个贷增速回落
7月17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2018年上半年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报告称,上半年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平稳,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长,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落。
报告显示,上海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长。其中上半年全市本外币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552.81亿元,同比多增104.84亿元。
此外,上海上半年个人贷款增速下滑,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回落。截至6月末,上海全市本外币个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增速为近两年最低。上半年全市新增本外币个人贷款925.05亿元,同比少增922.53亿元。
6 中弘股份延迟回复深交所询问 最晚7月23日回复
7月17日,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对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管理部,要求公司就已披露的《关于出售资产暨募投项目转让的公告》中涉及的相关事项及交易方等做出回复,中弘股份决定,延迟最晚于日进行回复。
7 江门商品房现售新规征求意见 将自10月1日起执行
7月17日,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商品房现售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提出现售商品房要求,对未办理过商品房预售许可的商品房项目,在未取得《受理商品房现售备案通知书》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销售,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对取得《受理商品房现售备案通知书》的商品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销售。已办理过商品房预售许可的未售出商品房,在申办商品房现售备案期间,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拒绝销售。
8 杭州新规:企业自持商品房对外出租单次租期不得超过10年
7月17日,杭州**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自持商品房屋租赁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申领预售证时,一次性申领预售证的项目和分批申领预售证且累计申领预售房屋面积超出总可预售房屋面积50%的项目,要求自持商品房屋建设进度均须达到50%,单独成栋的按层计算,其他按套计算。自持商品房屋的企业,应于项目首次申请预售许可或销售备案前,凭相关资料向杭州市住保房管部门申请办理住房租赁企业备案及完成租赁平台开户。
另外,本次通知规定自持商品房屋对外出租单次租期不得超过10年,单次收取租金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开发企业不得以租代售、变相销售自持商品房屋使用权,明确租赁价格一经确定,原则上1年内不得上调。
9 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7月17日,有消息称,监管层通过窗口指导,已进一步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禁止公司债与票据互还。
消息显示,此前公司债与票据之间可以互还,但为防止房企融资“浑水摸鱼”,交易所和银行间协会分别检测通过自身相关部门发行的债务:公司债只能还公司债,票据只能还票据。
此外,根据政策放款的上限,只有旧债到期,或者长租公寓领域,房企才有发行新债的可能。
10 中城建曝出第15次债券违约 公司表示正在资产重组
7月16日,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城建”)发行的15中城建MTN001未能按期足额支付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实际上,中城建是债券违约的老面孔,这已经是该公司的第15次违约。
对于违约的原因,中城建表示,因控股股权纠纷,公司融资渠道受到限制,导致资金链十分紧张。另外公司目前正面临多起债务诉讼,部分银行账户及资产已被查封或保全。
中城建对外表示,中城建正在资产重组,目前进展顺利。 《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相关文章推荐一: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原标题: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7月17日,有消息称,监管层通过窗口指导,已进一步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禁止公司债与票据互还;今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场先扬后抑,累计成交7.58万套,成交均价56993元/平方米,分别同比下降12%和9%;中国恒大集团7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于当日再以7894.7万港元价格回购公司380万股。想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往下看:
1 北京楼市博弈进入关键时刻 上半年量价齐跌
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累计成交面积157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35%;成交均价为39060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4%,同比增速由升转跌;600万元/套成为北京中低端市场新的分水岭,而高价位分界线则从去年上半年的1500万元/套下降至今年同期的1200万元/套。
在二手房市场方面,今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场先扬后抑,累计成交7.58万套,成交均价56993元/平方米,分别同比下降12%和9%。
2 商务部:2018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业对外投资无新增项目
7月17日,商务部对外发布数据称,2018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5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8.1%;新签合同额1067.4亿美元,同比下降13.8%。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1.8万人,6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9.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7.8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业、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指出,上半年,对外投资合作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投资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3 恒大7月17日耗资7895万港元回购380万股
中国恒大集团7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于当日再以7894.7万港元的价格回购公司380万股。
据了解,恒大自日至7月13日期间已经对公司股份实施购回1.35亿股股份,近期8个交易日回购合计耗资达28.57亿港元。
4 泰禾集团原副总裁沈力男加入龙光地产
泰禾集团原副总裁沈力男日前已加盟龙光地产(03380.HK),担任总裁室副总裁。
此前,财联社曾独家报道,沈力男因个人原因从泰禾集团离职。沈力男于2009年加入泰禾集团,2016年开始担任集团副总裁。
5 央行:上海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552亿元 个贷增速回落
7月17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2018年上半年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报告称,上半年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平稳,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长,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落。
报告显示,上海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长。其中上半年全市本外币房地产开发贷款增加552.81亿元,同比多增104.84亿元。
此外,上海上半年个人贷款增速下滑,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回落。截至6月末,上海全市本外币个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增速为近两年最低。上半年全市新增本外币个人贷款925.05亿元,同比少增922.53亿元。
6 中弘股份延迟回复深交所询问 最晚7月23日回复
7月17日,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对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管理部,要求公司就已披露的《关于出售资产暨募投项目转让的公告》中涉及的相关事项及交易方等做出回复,中弘股份决定,延迟最晚于日进行回复。
7 江门商品房现售新规征求意见 将自10月1日起执行
7月17日,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商品房现售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提出现售商品房要求,对未办理过商品房预售许可的商品房项目,在未取得《受理商品房现售备案通知书》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销售,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对取得《受理商品房现售备案通知书》的商品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销售。已办理过商品房预售许可的未售出商品房,在申办商品房现售备案期间,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拒绝销售。
8 杭州新规:企业自持商品房对外出租单次租期不得超过10年
7月17日,杭州**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自持商品房屋租赁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申领预售证时,一次性申领预售证的项目和分批申领预售证且累计申领预售房屋面积超出总可预售房屋面积50%的项目,要求自持商品房屋建设进度均须达到50%,单独成栋的按层计算,其他按套计算。自持商品房屋的企业,应于项目首次申请预售许可或销售备案前,凭相关资料向杭州市住保房管部门申请办理住房租赁企业备案及完成租赁平台开户。
另外,本次通知规定自持商品房屋对外出租单次租期不得超过10年,单次收取租金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开发企业不得以租代售、变相销售自持商品房屋使用权,明确租赁价格一经确定,原则上1年内不得上调。
9 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7月17日,有消息称,监管层通过窗口指导,已进一步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禁止公司债与票据互还。
消息显示,此前公司债与票据之间可以互还,但为防止房企融资“浑水摸鱼”,交易所和银行间协会分别检测通过自身相关部门发行的债务:公司债只能还公司债,票据只能还票据。
此外,根据政策放款的上限,只有旧债到期,或者长租公寓领域,房企才有发行新债的可能。
10 中城建曝出第15次债券违约 公司表示正在资产重组
7月16日,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城建”)发行的15中城建MTN001未能按期足额支付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实际上,中城建是债券违约的老面孔,这已经是该公司的第15次违约。
对于违约的原因,中城建表示,因控股股权纠纷,公司融资渠道受到限制,导致资金链十分紧张。另外公司目前正面临多起债务诉讼,部分银行账户及资产已被查封或保全。
中城建对外表示,中城建正在资产重组,目前进展顺利。 《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相关文章推荐二:监管层进一步收紧房企融资 禁止公司债与票据互还财联社记者从可靠信源处独家获悉,监管层通过窗口指导,已进一步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此前公司债与票据之间可以互还,但为防止房企融资“浑水摸鱼”,交易所和银行间协会已分别检测通过自身相关部门发行的债务:公司债只能还公司债,票据只能还票据(注:公司债由交易所监管,票据由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监管)。此外,政策放款的上限是,只有旧债到期,或者长租公寓领域,房企才有发行新债的可能。《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相关文章推荐三:光明地产发35亿永续债“输血” 房企偿债高峰渐近压力骤增
原标题:光明地产发35亿永续债“输血” 房企偿债高峰渐近压力骤增
本报记者 杨玲玲 上海报道
今年以来,随着房企偿付高峰逼近,市场债务违约信号隐现,行业处于神经紧绷状态。近日,光明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708.SH,以下简称“光明地产”)发布永续债获准注册的公告,称此前向申请注册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5亿元的永续债获准通过。由此带来外界“光明地产短期偿债压力大,需要永续债‘输血’”的质疑。
对此,光明地产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在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发行永续中票是继注册发行35亿元之后,又一次成功注册直接融资工具,是企业金融创新工作的又一次重大的主动突破,而非受所谓的偿债压力而导致的被动行为。”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指出,对开发企业而言,下半年资金仍向大型房企倾斜,将高位运行,中小房企融资短板显著,将感受到更为强烈的资金周转压力,或将竭力压缩项目开发周期,使出各种营销手段以抢业绩、抢回款,恐将局部引发价格战。
发债“输血” 光明地产等被指偿债压力凸显
7月3日,光明地产发布了永续债获准注册的公告,称此前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5亿元的永续债获准通过。
据了解,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光明地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3亿元,同比减少774.82%,负债466.9亿元,比年初增加34亿元,其中短期借款102.4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8.79亿元,二者合计占总负债比例为23.83%。外界分析认为,这意味着,短期内光明地产将面临着较大的偿债压力,只好借永续债来弥补。
对此,光明地产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回复记者称:“目前公司各项业务经营正常,投融资工作合理有序推进,整体现金流风险可控,2018年面对的短期偿债压力在可接受的正常范围内。”
另外根据光明地产近日公告,光明地产在昆明投资设立了控股子公司云南光明紫博置业有限公司。据了解,这是光明地产首次进入昆明市场,外界认为光明地产此次进入昆明,或意在与骐辉投资开发后者手里的烂尾项目。
房地产行业具有资金密集、的特征,2018年以来,随着房企“丛林法则”凸显,中小房企生存境遇越发艰难,不少企业剑指千亿目标,提出规模扩张的诉求,在规模增长方面,光明地产方面表示:“公司坚持和追求的是规模与质量的同步发展。没有速率、没有规模、不能适应行业竞争态势的企业必然会被行业和时代所淘汰。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有质量、有利润的发展同样也是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
同时记者注意到,近日中南建设发布公告称,公司房地产业务1~6月份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65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累计销售面积约475.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公司建筑业务1~6月新增合同额约28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公司规模扩张的野心可窥见一斑,不过中南建设2017年显示,为6.06亿元,同比上升78%;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仅1.1亿元,同比下降69.96%。另外近3年来,中南建设房地产销售毛呈逐年下滑的态势,而2013年~2017年,该却保持在80%以上,2017年创下历史新高,达到90.52%。
对于偏高的,中南建设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上市之后负债率一直如此,是正常的经营模式,并不会影响债务风险,目前也暂时未收到降负债方面的具体指示。
另外,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日旭辉控股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发行本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4.95亿元的境内。同日,旭辉控股集团作为借款方获得东亚银行有限公司授出的一项为期两年、不超过5亿港元的定期贷款融资。另据统计,今年4月,旭辉连续发行了两笔共计8亿美元的债券,利息分别为6.375%和6.875%。
外界认为,旭辉控股集团短期内密集融资的背后折射出企业正面临资金兑付压力。而从近几年新增土地的权益来看,旭辉通过合作方式获取项目的力度越来越大,致使新增土地权益占比不断降低。此前,记者多次就相关问题向旭辉控股集团方面进行求证未获回应。
融资收紧房企到期偿付风险加剧
近日,央行发布由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撰写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8)》,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专题分析时提到,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总体平稳,租赁住房市场发展加快,韧性较强。但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房企负债率较高,偿债压力较大。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自2004年发布运行报告以来,首次警示房企高负债率风险。
据了解,在2015年下半年及2016年借着低利率公司债大规模“积草囤粮”的房企,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两年内,将面临高达数千亿元的债务偿还压力。但已由昔日的宽松转为紧缩。
记者查询深交所网站了解到,7月18日,美好置业拟发行20亿元的“美好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被深交所终止发行。今年4月,美好置业曾发布公告称,拟发行20亿元规模非,拟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补充流动资金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对于“终止”原因,记者致电致函美好置业董秘办,截至发稿未收到具体回应。
同时记者注意到,进入2018年以来,已有宝龙实业、龙湖地产、富力地产、合生创展、花样年、东方园林等十几家房企的债务被中止。
根据同策研究院监测,2018年6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共计506.85亿元,环比2018年5月的451.17亿元增加12.34%。从走势来看,40家监测房企的融资金额在2018年5月骤降,本月融资总额虽有小幅回温,但依然处于低位运行。同策研究院研究员陈朦朦认为,房企融资渠道越来越窄,境外发债难,永续票据重启,监管趋严,融资情况不容乐观。
市场分析人士提出,中小房企在后续的融资中面临的压力更大,部分前期拿地激进、的中小房企信用风险较大,或被兼并重组,房地产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
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房企境外达到2000亿元,占融资总量的34.3%,较2017年再度上升近11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2018年上半年境内融资政策持续收紧,审核也有日趋严格的倾向,房企们只能继续积极寻求境外融资。
数据显示,房企境外主要包含境外优先票据、和境外贷款及其他,其中境外债券在2018年上半年的增长最为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典型房企总共合人民币850亿元,已经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783亿元。
“对于行业和房企而言,应对债务到期偿付,一方面应更好地从企业自身的管控、规模扩张的节奏、资金回笼的速率等角度下苦功,明确战略发展方向,提升自身内部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拓宽、优化融资渠道着手,发债只是融资中的一种方式,还可从传统、、供应链融资、、金融创新等多种模式和渠道进行融资血液的补充。从这两个方面化解未来可能出现的到期偿付风险。”光明地产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相关文章推荐四:房企融资成本陡增:中小房企面临“生死关”
“现在房企融资环境非常严峻。我们公司一个星期借了10个亿,但都是小额度高成本的短期过桥。有的是两三千万一笔,有的是一两个亿一笔。但成本都很高,有些成本已经高达15%,并且设置了严苛的还款条件。如果,借款方可以变卖抵押物。”一家中小房企融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随着监管层严控和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房企融资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小房企,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
据统计,今年5月房企共完成融资金额451.17 亿元,这一规模比去年4月769.12 亿元的融资规模减少了41.34%,融资总额创下近一年以来的最低额。一些房企正在或拟发行的债券、,开始主动收缩融资规模或终止了发行。据申万宏源统计,今年房企约有总计近2000亿到期的房企债务。而三四季度将迎来高峰,在债务到期大潮到来之际,房企融资规模却出现收缩,考验着开发商的资金安全。
同策研究院研究员陈朦朦认为,房企融资渠道紧缩,监管趋严,融资情况不容乐观。具体来看,6月房企融资金额虽较上月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多为已过审公司发行的第二期、第三期公司债券,发债仍面临严峻考验;另外,6月境内金额继续上涨,金额略有下降,融资金额分别位于本月第二、第三,这意味着在发债难度增加的情况下,房企只能通过寻求融资。
今年1-6月,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涨幅逐渐放缓,而随着资金压力的加大,融资需求上涨。在规模化竞争格局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
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7月13日,今年内地房企发行的达86只,计划发行总额合计为720.07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207.54亿元相比增幅达246.95%;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7月13日,今年房地产企业在内地达566只,发行金额为4559.95亿元,较2017年同期上涨146.23%。2017年同期,188只,发行金额为1851.88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房企融资成本日益增长。7月12日,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告,宣布该公司本金总额为2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发行。2018年票据发行的本金总额为2亿美元,扣除包销费用、佣金及其他估计开支后,此次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1.98亿美元,发售价将为2018年票据本金额的100%,且票据将按年利率8.5%计息,每半年派息一次,自日起每年于1月18日及7月18日支付前期利息;7月11日,融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公告披露,公司拟发行于2021年到期的额外2.2的8.25%优先票据,且将与于2021年到期的4.25亿美元的8.25%优先票据合并及构成单一系列。
就整体融资形势而言,据同策研究院监测,6月融资额为499.75亿元,占房企融资总量的98.60%,环比上月债权融资所占总融资额百分比(99.75%)下降1.15个百分点;额为7.10亿元,占总融资金额比重为1.40%,环比上月股权融资所占总融资额百分比(0.25%)上升1.15个百分点,除华夏幸福间接全资子公司的一笔境内,其余均为执行。
融资成本方面,在已披露的数据中,6月融资成本最低的一笔是万科于日发行的2018年度第二期超券,发行金额为20亿元,利率为4.25%。此外,万科发行的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的利率为4.6%。其次,招商蛇口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了第二期公司债券,品种一实际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8.4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为5.25%,品种二实际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1.6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为4.97%。 融资成本最高的是阳光城于日发行的10亿元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永续中票),利率为8%。由此可见,市场化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较高,普遍为5.5%-7.5%。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虽然海外融资成本明显上涨,还要叠加汇率的波动,但房企在资金压力下,对融资的需求量依然非常大。随着信贷市场的调控持续,房地产企业在其他渠道融资的需求持续大涨。现在看,2018年,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将是。
新城控股副总裁欧阳捷认为,当前,防范债务风险仍是必须打赢的一场战役,维持房地产适度偏紧将是政策新常态。在上述背景下,房企融资不会轻松。
欧阳捷观察到,中小房企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更多传统金融渠道的支持,也没有发债的可能性,除了销售回款、部分信和,几乎丧失了融资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从银行人士那里验证了欧阳捷的说法。该人士表示,目前开发商在银行这里获得贷款非常难。“要求地产前100强准入,不过就算批了也不见得有规模。”
张大伟认为,从资金情况看,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相比年有非常大幅度的收紧。从各地楼市调控看,预计房企的资金还会受到继续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发债等渠道还有可能继续收紧,对房企来说,2018年将是房企最近4年资金压力最大的一年。
不过,欧阳捷认为,大房企的发债依然没有关门,尽管主要是防范房企债务违约,但实际上为房企注入了流动性,显示出并非所有房企融资都难,资源仍然会向大房企和优势房企集中,包括有限的会优先倾斜大房企,寻求与大房企的并购合作,参与房企股权融资,大小房企融资“难”不能一概而论。
张大伟的判断是,中小房企将面临“生死关”。在2017年的国内房地产调控周期内,全国已经有110多个城市**了超过270多次调控政策,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已经逐渐开始影响房企销售。龙头房企压力不大,但市场的中小房企在2018年将面临全面困境,预计2018年将还会出现多宗股权融资,中小企业被兼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外债的重大改革限制了境外发债投资境内房地产,房企寻求境外融资难度系数继续攀升。同策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6月房企融资仍以人民币为主,美元次之、港元第三。外币融资总额在4月份大幅上升、5月大幅下降的情况下,6月呈持续下降趋势,环比5月外币融资总额93.24亿元下降51.62%,仅占比融资总额8.9%。其中,美元融资总额43.01(6.5亿美元),环比上月美元融资金额92.11亿元人民币下降53.31%;港元融资总额为2.10亿元人民币(2.49亿港元),占比0.41%;6月没有以新加坡元为货币单位的融资行为。由此可见,外币融资与上月相比绝对值、占比均呈大幅度下降。
在融资愈发艰难之下,创新在6月呈多样化,除了典型的与金融机构合作寻求贷款支持,房企还通过发行、债权或以及设立进行融资。值得一提的是,6月金科股份发行的2018年度第一期所募集的资金已全部到账,募集金额为16亿元;另外,在租购并举的政策环境下,/类产品亦有所发展。此前保利、碧桂园、越秀等企业都已申请发行住房租赁类REITs产品,7月5日,由恒大发行的-ABS产品“中联前海开源-恒大租赁住房一号第N期专项计划”通过了发审会,未来将在上交所发行。 《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相关文章推荐五:监管层限制内房企发行熊猫债财联社记者从不同信源处独家获悉,近期监管层已经限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在境内发行熊猫债,近期港股内房企申请发熊猫债均未获批,部分房企已放弃在境内发行熊猫债。此外,今日财联社还独家报道了监管层通过窗口指导进一步收紧房企融资,禁止公司债与票据互还。(财联社记者 李洁)《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相关文章推荐六:房企融资成本陡增:中小房企面临“生死关”
  “现在房企融资环境非常严峻。我们公司一个星期借了10个亿,但都是小额度高成本的短期过桥借贷。有的是两三千万一笔,有的是一两个亿一笔。但成本都很高,有些成本已经高达15%,并且设置了严苛的还款条件。如果逾期,借款方可以变卖抵押物。”一家中小房企融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随着监管层严控信贷和信托资金违规进入市场,房企融资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小房企,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
  据统计,今年5月房企共完成融资金额451.17 亿元,这一规模比去年4月769.12 亿元的融资规模减少了41.34%,融资总额创下近一年以来的最低额。一些房企正在或拟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计划,开始主动收缩融资规模或终止了发行。据统计,今年房企约有总计近2000亿到期的房企债务。而三四季度将迎来高峰,在债务到期大潮到来之际,房企融资规模却出现收缩,考验着开发商的资金安全。
  同策研究院研究员陈朦朦认为,房企融资渠道紧缩,监管趋严,融资情况不容乐观。具体来看,6月房企融资金额虽较上月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多为已过审公司发行的第二期、第三期公司债券,发债仍面临严峻考验;另外,6月境内银行贷款融资金额继续上涨,信托贷款金额略有下降,融资金额分别位于本月第二、第三,这意味着在发债难度增加的情况下,房企只能通过贷款方式寻求融资。
  融资成本日益上涨
  今年1-6月,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涨幅逐渐放缓,而随着资金压力的加大,融资需求上涨。在规模化竞争格局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
  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7月13日,今年内地房企发行的海外债券达86只,计划发行总额合计为720.07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207.54亿元相比增幅达246.95%;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7月13日,今年房地产企业在内地发行债券达566只,发行金额为4559.95亿元,较2017年同期上涨146.23%。2017年同期,房地产188只,发行金额为1851.88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房企融资成本日益增长。7月12日,控股有限,宣布该公司本金总额为2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发行。2018年票据发行的本金总额为2亿美元,扣除包销费用、佣金及其他估计开支后,此次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1.98亿美元,发售价将为2018年票据本金额的100%,且票据将按年8.5%计息,每半年派息一次,自日起每年于1月18日及7月18日支付前期利息;7月11日,控股有限公司公告披露,公司拟发行于2021年到期的额外2.25亿美元的8.25%优先票据,且将与于2021年到期的4.25亿美元的8.25%优先票据合并及构成单一系列。
  就整体融资形势而言,据同策研究院监测,6月债权融资额为499.75亿元,占房企融资总量的98.60%,环比上月债权融资所占总融资额百分比(99.75%)下降1.15个百分点;股权融资额为7.10亿元,占总融资金额比重为1.40%,环比上月股权融资所占总融资额百分比(0.25%)上升1.15个百分点,除间接全资子公司的一笔境内再融资,其余均为公司执行股票计划。
  融资成本方面,在已披露的数据中,6月融资成本最低的一笔是万科于日发行的2018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20亿元,为4.25%。此外,万科发行的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的利率为4.6%。其次,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了第二期公司债券,品种一实际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8.4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为5.25%,品种二实际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1.6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为4.97%。 融资成本最高的是于日发行的10亿元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永续中票),利率为8%。由此可见,市场化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较高,普遍为5.5%-7.5%。
  中原地产首席张大伟分析认为,虽然海外融资成本明显上涨,还要叠加汇率的波动,但房企在资金压力下,对融资的需求量依然非常大。随着信贷市场的调控持续,房地产企业在其他渠道融资的需求持续大涨。现在看,2018年,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将是降低。
  中小房企“生死关”
  副总裁欧阳捷认为,当前,防范债务风险仍是必须打赢的一场战役,维持房地产流动性适度偏紧将是政策新常态。在上述背景下,房企融资不会轻松。
  欧阳捷观察到,中小房企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更多传统金融渠道的支持,也没有发债的可能性,除了销售回款、部分信托和高利贷,几乎丧失了融资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从银行人士那里验证了欧阳捷的说法。该人士表示,目前开发商在银行这里获得贷款非常难。“要求地产前100强准入,不过就算批了也不见得有规模。”
  张大伟认为,从资金情况看,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相比年有非常大幅度的收紧。从各地楼市调控看,预计房企的资金还会受到继续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发债等渠道还有可能继续收紧,对房企来说,2018年将是房企最近4年资金压力最大的一年。
  不过,欧阳捷认为,大房企的发债依然没有关门,尽管主要是防范房企债务违约,但实际上为房企注入了流动性,显示出并非所有房企融资都难,资源仍然会向大房企和优势房企集中,包括有限的银行会优先倾斜大房企,基金寻求与大房企的并购合作,战略投资者参与房企股权融资,大小房企融资“难”不能一概而论。
  张大伟的判断是,中小房企将面临“生死关”。在2017年的国内房地产调控周期内,全国已经有110多个城市**了超过270多次调控政策,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已经逐渐开始影响房企销售。龙头房企压力不大,但市场的中小房企在2018年将面临全面困境,预计2018年将还会出现多宗股权融资,中小企业被兼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外债的重大改革限制了境外发债投资境内房地产,房企寻求境外融资难度系数继续攀升。同策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6月房企融资仍以人民币为主,美元次之、港元第三。外币融资总额在4月份大幅上升、5月大幅下降的情况下,6月呈持续下降趋势,环比5月外币融资总额93.24亿元下降51.62%,仅占比融资总额8.9%。其中,美元融资总额43.01亿元人民币(6.5亿美元),环比上月美元融资金额92.11亿元人民币下降53.31%;港元融资总额为2.10亿元人民币(2.49亿港元),占比0.41%;6月没有以新加坡元为货币单位的融资行为。由此可见,外币融资与上月相比绝对值、占比均呈大幅度下降。
  在融资愈发艰难之下,创新融资方式在6月呈多样化,除了典型的与金融机构合作寻求贷款支持,房企还通过发行短期债券、债权或收益权转让以及设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进行融资。值得一提的是,6月发行的2018年度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所募集的资金已全部到账,募集金额为16亿元;另外,在租购并举的政策环境下,ABS/REITs类产品亦有所发展。此前保利、、越秀等企业都已申请发行住房租赁类REITs产品,7月5日,由恒大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ABS产品“中联前海开源-恒大租赁住房一号第N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通过了发审会,未来将在上交所发行。
(责任编辑:DF309)
《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相关文章推荐七:缓解股价低迷 房企集体增持打“强心剂”
  在融资持续缩紧的背景下,“”、“发债中止”成为近期房地产市场的热门话题,受此影响,上市房企的股价集体波动。而为了缓解资本的紧张情绪,不少房企纷纷祭出增持“大招”。   据不完全统计,四月以来,在和港股上市的房企中有11家发布了大股东的增持计划,其中A股有4家,分别为中粮地产、泛海控股、以及曲江文旅,港股有7家,包括禹洲地产、合景泰富、龙湖地产、旭辉控股、融信中国、新城发展以及朗诗在内。   多位业内指出,正常情况下自家公司的股份是因为他们觉得股价被低估了,希望通过增持行为来显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并借此积极影响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评估,从而提升股价,使得公司更容易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   事实上,一直以来,内房股都存在着估值偏低的困扰。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表示,内地房地产开发商在中国香港地区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估值非常低,除被大股东和、炒上去的几家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小型房地产上市公司估值都在4-8倍的之间,这种情况在香港已经持续20年了。   大股东集体增持   今年以来,大部分房企股价表现疲软,不少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曲江文旅从年初到6月19日的股票跌幅达到了42.8%,泛海控股从1月6日至6月21日的跌幅为21%,禹州地产从5月初至6月21日的跌幅为13%。   2月以来地产板块调整明显,截至6月11日,申万房地产板块市盈率下跌至12.09,地产板块/沪深300的相对估值为0.96,已经低于2014年的最低水平。面对股价被低估,包括禹州地产、中粮地产、泛海控股、龙湖地产、曲江文旅等在内的多家房企的大股东都披露了增持计划。   此轮大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4月以来吴亚军五次增持龙湖集团股份,总共耗资约3.5亿港币,增持股数目约为1554万股,持股比例升至43.83%。5月,旭辉大股东林中及其一致人以每股平均价6.0793港元增持70万股,涉资约425.55万港元。相比之下,泛海控股大股东增持的规模最大。   据泛海控股公告显示,中国泛海从5月21日至6月15日累计以约2亿元增持了公司0.55%的股份,同时计划从6月20日至日斥资1亿元至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经过多次增持,截至6月21日,中国泛海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泛海控股的股份达到了70.2%。   据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收盘,泛海控股的股价为6.18元/股。中国泛海认为,泛海控股目前的不能完全反映公司转型战略实施以来的价值,此番增持股份是基于对泛海控股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价值的合理判断。   房地产板块表现低迷除了与当前大盘走低的大环境有关外,还与房地产市场日渐收紧的融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伴随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房企融资难已成为公认的事实。中信建投分析认为,当前房企较多融资渠道都收到了管制,如房企股权融资重新冻结,公司债等债权融资开始受到监管,银行贷款被要求更加关注资金“”与抑制,信托类、和等非标债权渠道部分被关闭。   包括碧桂园、花样年、富力、合生创展、新城控股等多家房企发债计划已经中止。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上市房企公司债发行 799亿元,同比下降90.4%,同时发债成本逐步上升,平均发行利率由2016 年10月的4.96%提升至2018年5月的6.82%。   中信建投指出,目前房企发行公司债没有停止,但是对于用途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仅能用于偿还到期公司债或用于租赁住房项目建设,且对企业的资质审批和发行额度也有了严格的管控。此外,成为房企最严重收缩的融资渠道之一,数据显示,2017年上市房企通过定增实际募资金额346.7 亿元,同比减少68.9%。  股价与融资   上市公司高管和大股东增持自家公司股票无外乎三大因素,一是出于对公司控制权的考虑,二是为了维持,三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中信建投地产首席分析师陈慎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房企大增持公司股份主要还是因为股价下跌希望借此稳住市值。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般而言,在上市公司有股权融资需要、或收购以及定向增发出现倒挂的情况下,大通过增持来提升股票市值。   黄立冲指出,是房地产企业常见的融资手段,它可以缓解短期流动资金压力。不过往往要求股价下跌幅度不能超过金融机机构设定的预警线和平仓线。   当股价连续下跌接近预警线时,金融机构会要求大股东;而当达到平仓线,大股东又无法补仓和还钱时,金融机构有权将所质押的股票在抛售。黄立冲指出,“如果某段时间股价比较低迷,大股东都会通过增持股份给市场一些积极的信息,以支撑股价。”  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超过50%的房企有17家,如银亿股份的达到了79%,万通地产有65.9%,泛海控股有61.33%,泰禾集团有57.93%,中洲控股有57.31%。   一方面股价直接影响了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从金融机构所获取的融资金额,另一方面对于公司的融资能力也有一定影响,黄立冲认为,股价低迷肯定会影响公司的融资能力,一般来说,在市场内,股价越高融资能力越强。   不过,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大股东增持对于股价的支撑并非万能,资本市场对一家房企股价的评估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在黄立冲看来,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一是对房企商业模式的认可程度,二是商业模式的潜在风险,三是负债比率。   与此同时,信用风险也是资本市场对企业进行评估时的关键因素。今年以来,在行业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已经有多起债务违约现象,其中,中弘股份截至6月19日累计本息合计35.1亿元,全部为各类借款。受到债务违约的影响,大公国际已经将中弘股份主体调整为B,展望维持为负面。   中信建投研报数据显示,房企在2018年所面临的偿债压力将达到5683亿,2019年高达7844亿,2020年将依然维持在 6210 亿的高位,2021年进一步上升至7327亿,直到 2022 年后房企偿债压力才开始有所缓和。   黄立冲表示:“任何投资都要考虑所存在的风险,未来两三年是中国上市房企债务违约的高潮点。”在此背景下,房地产板块已经处于非常低的估值水平。 (责任编辑:DF385) 《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相关文章推荐八:一头负债率上升一头融资额下降房企如何用高周转“挑”好这副担子
每经记者 董青枝
每经编辑 曾健辉
图片来源:摄图网2018年上半年,传统融资渠道继续受限,非标压缩及等情况都进一步推高了房企的融资成本。与此同时,偿债高峰期将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如何填补资金缺口将成为房企的首要任务。资金作为房地产业的血液,在银根收紧背景下,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融资能力也出现明显分化,部分房企加速甩货、减缓投资、展开多元合作……多渠道缓解资金压力。对此,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坦言,要做大规模,就必须快拿地、快销售,但回笼资金依然不能够满足企业规模增长的速度要求,房企仍在千方百计地寻找突破融资瓶颈的渠道和办法。名列排行榜前茅的房企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青睐,中小房企的资金渠道变得更窄、更高,债务压力更大。房企融资通道收窄银行收紧房企融资,多项新规围堵,加上发债遇冷,房企想要“拿钱”的通道日渐收窄。58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表示,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总体融资环境趋严,除了对银行加强住房信贷管理,提高对外,监管层对于基金、信托和债权发行统统加强了管理。除了龙头房企在融资上有一定优势外,中小房企的融资难度将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监管部门陆续**诸多限制房企融资的新规。其中包括,暂停地产企业公司债发行、公司债发行要过准入关和分类关;严禁房地产企业发行企业债用于商业性房地产项目;限制投资过热城市房地产项目。今年5月下旬以来,多家主流房企发债项目显示“中止”。来自同策咨询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发公司债融资总额呈现较大幅度的滑落,环比减少87.59%,在融资总额中仅占比为12.93%。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5月108家房企新增融资额为579.69亿元,同比下跌45.3%。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环比下降29.67%;受债市波动影响,房企的票据、缩量明显,环比下降49.9%;同期海外发债额为零。在日趋严厉的监管下,企业的融资难度有所分化。大型国有房企融资优势较大,中小房企融资成本普遍提高,其中较去年提高2~3个百分点。同时房企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末,中国房企至79.42%,房企负债率创下13年新高;资产负债率超过80%的A股上市房企近40家。同策研究院总监张宏伟对此分析称,从资金面角度来看,三季度为民营房企资金兑付压力最大的时间段;从销售上来看,核心一二线城市因限制性调控措施导致房企回款节奏放慢、资金紧张。下半年资金链将会依然紧张,土地市场将会更加理性。房企加速开发重视现金流多重压力之下,房企也正在展开自救,保证现金流成为多数房企的共识。在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中,销售——买地——融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2018年上半年,主流房企的这三项业务都有加速的趋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在融资不畅的背景下,唯有高周转是房企加速奔跑的火箭助推器。”欧阳捷认为,快投资、快开发、快销售和快回笼是房企高周转的四把快刀。大房企通过强化品牌导流、提高开盘规模、营造旺销氛围、形成良性循环,可以实现规模增长快、资金回笼多和利润有保证。整体来看,2018年上半年,品牌房企加大了项目推盘力度,销售重心前移,实现了销售业绩的增长。上半年行业龙头企业碧桂园销售额突破4000亿元、恒大和万科超3000亿元。与此同时,规模房企也开始了多元化发展。例如,碧桂园于日宣布进军现代农业,同时其业务还包括长租公寓、金融、教育和文旅等;融创也不断加码地产主业以外的其他产业,通过入股万达进军商业地产领域;通过入股自如进军长租公寓领域等等。此外,房企上半年拿地金额有所下降,拿地逐步趋于理性。中指院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企业拿地继续向三四线城市下沉。20家品牌房企累计拿地135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8%;累计拿地金额6101亿元,同比下降12.4%。就拿地销售比来看,上半年土地投资力度整体弱于去年。克而瑞数据显示,1~6月销售百强房企平均拿地销售比为0.45,相比2017年的0.53仍有一定差距。多位业内人士预测,下半年房企资金链仍紧张,土地市场会更加理性。克而瑞预测,对开发企业而言,资金仍向大型房企倾斜,融资成本将高位运行,中小房企融资短板显著,将感受到更为强烈的资金周转压力,或将竭力压缩项目开发周期,使出各种营销手段抢业绩、抢回款。其实,不少中小型房企已开始抱团取暖,比如旭辉+中骏、宝龙+中梁、融侨集团+金光置业等。他们通过合纵战术积极拿地,期望在规模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 相关文章推荐九:5月份暴涨近7倍 信托贷款成为房企“救命稻草”
  上市房企境内外融资正在同时遇冷。同策研究院数据显示,受监测的40家房企5月份融资总额跌至一年内最低值。   5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共计451.17亿元,环比2018年4月的769.12亿元减少41.34%,融资总额成为2017年5月以来最低。   与此同时,境外发债同样也遭遇滑铁卢,5月监测房企发行公司债融资总额为58.35亿元,其中境内发行40亿元,环比减少65.52%,境外发行18.35亿元,环比减少94.82%。   另外,5月房企发债频频被中止,使得缺钱的房企更加紧张。其中,一直享有绿色通道的住房租赁审核也趋向严格,5月末碧桂园、富力地产、花样年三家房企租赁住房专项债券被中止审查,这也是实力房企第一次被叫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担心融资成本高吃掉企业利润,房企对信托贷款一直处于谨慎的态度。目前公司债收紧, 使得信托贷款再度获得重视。5月份40家房企共发生了15笔信托贷款融资,融资总额达113.54亿元,环比增加687.94%。   在融资渠道受限的同时,房企的融资成本也在普遍升高。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房企融资收紧 公司债与票据要求专款专用禁止互还"的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中欧国际集团及其法人从未投资过“人人爱家金融”平台,也从未参与过与过所谓的“人人爱家金融”发布的B轮融资,网上报道声称中欧国际集团对“人人爱家金融”完成1亿元的B轮融资的内容不实。
怎样联系你
我欠高利贷3万谁帮帮我!怎么办?
有谁可以帮忙上岸嘛?诚心的,太累了想好好过日子
我也一样,你有办法了吗?
怎么联系你
网贷太坑人啦我坚持不住啦
怎么联系你
都好可怕 我是一个学生妹出来就被培训机构骗了说贷款交学费 分期还 说的特别好听 洗脑一样 什么学出来以后工作可以还得上的 现在是一个月一千五 十五期的 就这个月遇上的 想回家继续读书 但是这边培训机构的被坑了那么多钱 高利贷不能不还 已经跟家里说了的 但不让家里操心家里 现在就是一边打工一边去培训机构 家里说让回去 不要还那个钱 我该怎么办
欠网贷一万多了利息很高无法还了求上岸
中欧国际集团及其法人从未投资过“人人爱家金融”平台,也从未参与过与过所谓的“人人爱家金融”发布的B轮融资,网上报道声称中欧国际集团对“人人爱家金融”完成1亿元的B轮融资的内容不实。
中欧国际集团及其法人从未投资过人人爱家平台,也从未参加过所谓的人人爱家平台B轮融资发布会,贵媒体对中欧国际集团报道的系称人人爱家金融完成的1亿元的B轮融资的内容不实。
本公司专业承接对付催收狗,如果你遇到极度的骚扰,请和我们对接,我公司有办法让催收狗精神崩溃,让他承担对你十倍的骚扰后果,我们有各种途径让他不敢再对你进行骚扰 公司业务流程: 1.告知你借款平台名称(如*安贷,*人贷等 2.告知你从平台借款的数额。 3.告知你已逾期的时间。 4.告知你所在的城市。 5.告知受到催收你的来电(如400.固话.手机号等。 6告知你真实的想法 A:暂时无能力还款。 B:需要有一个过渡期才能还款。 C:暴利,暴息没有还款的意向。 D:已彻底无能力还款。 我们会根据你的意向做出应对方案,让你免受其对你和你亲朋好友的骚扰,拦截对方轰炸你的通讯录和手机定位。 本公司配有线下律师团队,以及以前从事过专业催收的人员,有N种方案应对催收,配有网络工程师,有最新开发的拦截系统。全国各城市有安保团队。 直至平台自灭!让你自由解脱!v:jinyulanjie0204
本公司专业承接对付催收狗,如果你遇到极度的骚扰,请和我们对接,我公司有办法让催收狗精神崩溃,让他承担对你十倍的骚扰后果,我们有各种途径让他不敢再对你进行骚扰 公司业务流程: 1.告知你借款平台名称(如*安贷,*人贷等 2.告知你从平台借款的数额。 3.告知你已逾期的时间。 4.告知你所在的城市。 5.告知受到催收你的来电(如400.固话.手机号等。 6告知你真实的想法 A:暂时无能力还款。 B:需要有一个过渡期才能还款。 C:暴利,暴息没有还款的意向。 D:已彻底无能力还款。 我们会根据你的意向做出应对方案,让你免受其对你和你亲朋好友的骚扰,拦截对方轰炸你的通讯录和手机定位。 本公司配有线下律师团队,以及以前从事过专业催收的人员,有N种方案应对催收,配有网络工程师,有最新开发的拦截系统。全国各城市有安保团队。 直至平台自灭!让你自由解脱!v:jinyulanjie0204
欠信用卡网贷三十万,请问有没有好死一点的,我想死了。能不能死的舒服一点的,求死
我也欠信用卡网贷三十多万,请问怎么还!谁能帮助我,后半生做牛做马报答
披着羊皮的狼!
中脉就一个骗子公司
现在已经倒闭了
我们接入的理财平台都会有专门的风控同事审核的,包括平台运营情况、法人情况、股东情况、工商信息等,我们的页面都有风险提示的。您可以参考我们的风控信息,结合您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若您有其他的问题的话请联系我们的官方客服。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疲于应付检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