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说你的北京买房之路为什么中国老百姓买房太难了

  现在限制标题了么,字数限制没显示完:  【很多人都说在中国买房难,产权只有70年,对国外表示羡慕嫉妒,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国内外买房后费用是不是真的这样?】  LZ长年旅居国外,这个年纪了也开始考虑买房,但仔细地了解本地房产法,甚至其他国家的房产法之后……我觉得有必要来说一说。不过,因为我们比较的是“中国”和“国外”,这个国外包含太多国家了,所以我只是大概规括一下,并不特地细指。而且仅从我知道的方面说起,如有遗漏,欢迎指出。  也欢迎天涯已经买房或准备买房的各位来讨论讨论~
楼主发言:35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不管你怎么说  有些人都觉得国外的房子是白送的  民主无敌
  首先,国内外买房最大的一点不同,那就是除中国以外几乎所有的国家买房后每年都要交一笔物业税(PropertyTax)。不管你买的是小公寓还是house都要求交这个税,如果不交或者迟交,政府就有可能收回你的房子,跟法院拍卖……  所以……其实在国外你并不真正永久地永远房子和土地呀。  这个税,目前中国是还没有征收的(好像上海开始试验),但听说以后会慢慢开始实行,不过也是准对有多套房产的人征收而已,自住好像是不需要的。
  啊,在国外房子还需要买?说好的送呢?民主国家居然需要买房,这他妈太破灭了,我要回家找我妈妈……
  首先,国内外买房最大的一点不同,那就是除中国以外几乎所有的国家买房后每年都要交一笔物业税(PropertyTax)。不管你买的是小公寓还是house都要求交这个税,如果不交或者迟交,政府就有可能收回你的房子,跟法院拍卖……  所以……其实在国外你并不真正永久地永远房子和土地呀。  这个税,目前中国是还没有征收的(好像上海开始试验),但听说以后会慢慢开始实行,不过也是准对有多套房产的人征收而已,自住好像是不需要的。
  贴一下美国的物业税:  每年需要缴纳的基本税费有:房产税、物业费、房屋保险费,且因为房屋所在的地区、房屋物业类型等因素而有不同。  房地产税 (Property Tax or Real Estate Tax),也称为物业税或简称为地税,是地方针对房地产征收的郡税,市税,学区税的总称。税率各个州不同,在美国,只要你拥有房子,你就要交纳房地产税,美国通常为1-3%,加州差不多在1.2-2.0%之间。乔治亚州算是税比较低的地区,亚特兰大为例每年约是房产估价的1%。  房产税最低的是 Alabama--AL的0.32%  房产税最高的是 Texas--TX 的1.76%  房屋保险,一般的区域,一栋三十万到五十万的房子,它的房屋保险费每年通常在us$600到$900之间。  社区费(如果是住宅大厦则称管理费、物业费)  庭院的维护: 一些地方政府会限制住宅前方草坪的高度、淸洁  ======================  别小看这笔费用,我仔细算过,每个月的费用跟你单身出来租房的费用差不多了,甚至要高……
  曾经听说,在西班牙买房很便宜呀~~LZ也心动过呀,那边据说是欢迎外国人来买房,甚至所谓的“买房移民”……但仔细一了解  这根本就是人家挖好给你的一个坑,去买吧,然后每年交一大笔税养活他们政府和人民~~嗯,高福利就是这么来的:)
  新加坡还没有退休呢,国外的月亮不觉得圆。我觉得祖国挺好的。这片土地也是我热爱的。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接下来说说,被大家骂道死的“产权70年”  “土地归国家所有,在中国土地都不是我自己的……”  我经常听见国内这样的声音……
  收税向国外看齐,福利向国内看齐  
  其实这个恐怕跟历史很有关系,我记得看过土共(此为亲切的称呼,LZ没有ZZ偏向的)的纪录片,最早我国的土地也是私有的,就是所谓的土地主,当初打到土地主,然后分地给农民好像就是土共胜利的一大原因。后来又经历了几次土改,才慢慢变成今天的样子。  其实我个人觉得“土地归国家所有”这个政策挺好的,国家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城市规划。你们知道么,在国外,建个地铁都要拖10年,就是因为路线不好规划……  还有,如果没有当初的土改,那么今天的中国土地很可能是“私有”了,但掌握在少部分资本家(土地主)手里,平民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房子呀。
  @aiguo-28 09:09:46  其实这个恐怕跟历史很有关系,我记得看过土共(此为亲切的称呼,LZ没有ZZ偏向的)的纪录片,最早我国的土地也是私有的,就是所谓的土地主,当初打到土地主,然后分地给农民好像就是土共胜利的一大原因。后来又经历了几次土改,才慢慢变成今天的样子。   其实我个人觉得“土地归国家所有”这个政策挺好的,国家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城市规划。你们知道么,在国外,建个地铁都要拖10年,就是因为路线不好规划……   还有,如果没有当初的土改,那么今天的中国土地很可能是“私有”了,但掌握在少部分资本家(土地主)手里,平民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房子呀。  -----------------------------  有点道理  
  然后,中国房产法上是这么说的:  房屋产权由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部分组成,房屋所有权的期限为永久,而土地使用权期限根据199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分为40年、50年或70年不等。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是70年,到期后可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获得土地继续使用权。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房子是永久的,不过租借的土地,到期要交一笔“租金”。就是这个“土地出让金”
  澳洲好像没有这个税,不过房价也被有钱的同胞炒的很高了
  然后,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怎么办?  1、延长土地使用权期限。可以由房屋业主联名提出,补交土地出让金,这个价格应该低于同类的土地出让金的价格,类似于成本价和市场价的差额。  2、根据规划需要,国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的,对业主进行相应补偿,用类似拆迁安置的办法解决。  ===========================  以上,没说国家会平白无故的拿走你的房子啊,而且征地用的还会得到一笔费用。(我老家就有因为征地获利的……赚的钱换新房子了)
  上海的实验是有上海户口的人每个留了六十平的住房,之外的才收税,没有上海户口的人是有房就收税。这样看,其它地方也会照这样实行,基本你要是自住,这税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个人觉得这个产权70年还挺合理的,谁知道70年以后咋样了呢?70年后我还在不在都不知道……所以也相当于永远了。如果我有下一代,就让下一代自己交一笔土地出让金继续住呗,不过那也是后人的事了。
  有些国家好的是法律健全,服务完善,租房子放心,国内不买房生活就不稳定。  
  这是加拿大的:  H.S.T.费用  目前购买全新屋者须缴交房价12%的H.S.T.,如果房价低於85万0000元,则可享5%的豁免,也就是付 7%的H.S.T.即可;如果房价高於85万0000元,则一律减收4万2500元,此一豁免折扣范围甚广,无论是自住、投资出租或是度假屋均含括在内。 如果在2013年4月以前购买预售屋,而在2013年4月以後才交屋者,则一律缴交2%的H.S.T.和5%的G.S.T.,在这个时间内,如果购买的房 价低於35万元,自住者有36%G.S.T.的宽减。  交 易税(Property Transfer Tax)  房价的头20万元须缴1%,超出20万的部分为2%,例如买50万房屋,则须付8000元的交易税。但是若於全球首次购屋,并於卑诗省居住满一 年,购屋後须自住一年以上,符合以上所有条件,且房价低於42万5000元者,可免缴交易税;如果房价在42万5001元至45万0000元之间,则按比 率递减。  验屋费  一般视房屋大小、屋龄而定,约在200元至600元间,公寓和城市屋约在200元到350元不等,独立屋约在350元到600元左右。  地价税及公共事务费用(Utility Bill即水费、排污费、学校捐、收垃圾费等)  这些费用之调整帐目,律师会计算并调整买家及卖家负担各项今年相关费用之比率(即成交日起到年底之天数÷365天)。  律师及过户登记费用  购买加拿大房产过程中许多文件都需要地产律师先予审查,并复核屋契,处理有关物业的法律细节。处理费用一般费用在700元至1000元之间,通常使用法律公证人费用相对低一些。  贷款相关费用  贷款金融机构有可能收取加拿大房产的估价费﹑加拿大房产按揭贷款费及利率调整支出,目前商业贷款利率5%—5.2%,这些费用各约二、三百元,高额贷款(75%以上)有可能被要求买贷款保险。  房屋保险费用  独立屋须购买房屋保险,含火险、第三责任险等,城市屋及公寓已含盖在管理费中,只须视个人需要购买财务保险。(加拿大房产的特点之一)  物业税(PropertyTax)  业主有必要依物业估价每年向市政府交税,多伦多现行税率约为房屋价值1%-1.2%  管理费  城市屋及公寓须每月缴交管理费,这个费用高低是许多买家在购屋时考量部分。  卖方的调整  购买加拿大房产的一方有可能要归还卖方某些支出,如该年度部份物业税﹑设施﹑维修等。
  马克  
  求祖国还是保持”“中国特色”吧,和国际接轨真的会疯啊
  然后在隔壁的日本就更坑爹了,听说日本房子贬值得厉害,维护费用和税也高,还有坑爹的遗产税……  在日本买房所要的资金大约为房子本身的价格 + 买房时所花的各种各样的费用。   如果您想买一套2,000万日元的房子,大概要有2,120~2,160万日元的资金预算。  这里的120~160万日元就是您买房时所花的各种各样的费用。  买房时所花的具体费用  印紙费:买贴在房屋买卖合同或贷款合同上的印紙时所花的费用  贷款申请费用:申请贷款时所花的手续费/贷款保证费等诸多费用  保险费:火灾保险费等  登录免许税:登记时所要交的税金。买入不动产时(所有权移转登记),要交固定资产税估价金额的1%作为税金。 申请贷款时(抵挡权设定登记),要交贷款的0.4%作为税金  登记手续费:在办理登记手续时要付给司法书士的报酬  固定资产税(按日计算):固定资产税征税标准金额的1.4%为1年的固定资产税  都市计划税(按日计算):都市计划税征税标准金额的0.3%  中介费:房屋买卖成交之后付给中介公司的中介费(里面包含消费税以及地方消费税)  不动产取得税:住宅的话是固定资产税估价金额的3%  日本对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不仅在取得时要交税,占有使用期间和出售转让时也要缴纳税金。在日本,房产与土地一起都要缴纳“固定资产税”,每年征收,是大头。税率根据地区不同,会有很大差异,高级住宅区和东京都中心地区,比如惠比寿和白金台等地,由于土地非常昂贵,收入不高就无法纳税,因此也有失业者不得不出售不动产的情况。  另外,日本不动产的遗产税非常高,当今皇后美智子的家人还曾经以房产作为遗产税抵押给国家。日本的遗产税税率高于欧洲国家,略低于美国,基本上到孙子辈时房产就没有了。这就是私有制的日本没有土地大亨和不动产大亨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日本有一种“财产三代而竭”的说法。  =================  我看全能住宅王的时候,很多评论说羡慕日本的,我竟无语……
  70年的事,我们这本地有一些房子因为历史原因已经到了这个杠,但是前阵子新闻去采访了,那些房子还一样的居住,没有人交过什么土地出让金,甚至有些也在正常的买卖。  确实感觉还是挺模糊,国家至少暂时不会在这上面做什么文章。
  贴一下前面说到的西班牙:  1. 印花税(IAJD) 新房交易时缴纳  a) 一次性支付,出具买房合同后三十天内缴纳。  b) 印花税税率为总房价的0.1%~1.5%(根据不同自治区,税率在此区间浮动)  例:一栋净值50万欧元的房产,费用为500-7500 欧元  2. 增值税(IVA)新房交易时缴纳  a) 一次性支付,出具买房合同后三十天内缴纳  b) 一手房交易中需缴纳房价的10%的增值税。。  例:一栋净值50万欧元的房产,费用为50,000欧元  3. 过户费 (ITP):  二手房交易中需缴纳房价的6%-10%的过户税(税率根据不同自治区在此区间内浮动)  例:一栋净值50万欧元的房产,费用为30,000 - 50,000欧元;  4.房产注册费  土地注册费的计算要根据政府的收费表,并且根据具体的清单确定。约为总房价的0.07%左右。  例:一栋净值50万欧元的房产,费用为350欧元左右。  5.房产公证费  在公证处签署购买合同公证,并在地政局注册房产。公证费的计算要根据政府的税率表而且要根据房产的净值确定。  净值50万欧元的房产公证费为600-800欧元之间。  6. 律师费  买房律师费约为总房价(净值)1.1%+21%VAT(增值税)。  7. 律师授权书公证人费用  签署律师授权书需在公证处进行,需缴纳公证人费用50~80欧元不等。  年度费用明细:  8 不动产税 (IBI)  a) 每年1月1日支付/每个季度缴付  b) 税率为总房价的(净值)的0.4%~1.10%。(税率根据各个城市的市政价值在此区间内浮动)  例:一栋净值50万欧元的房产,费用为2,000 - 5,500欧元/年。  9. 市政税  房产所有者必须按照其房产价值向当地部门缴纳当地的市政税。税收根据房产价值和地籍的价值决定。  约为房价的1%。  10.非居住用房产个人所得税(IRPF)每年缴付/每季度缴付  a) 个人所得税或称财富税/impuesto de renta(无论是否是税务居民)都只对在西班牙有工资收入的人(salariado)征税。所以只要不工作,无需每年缴纳2%房价的税务。数额将在不动产税票据中标注。  b) 如出租房屋,按租金收入的18-24%缴纳个人所得税。  11.物业管理费:  根据客户购买房产的户型及楼盘差异,物业管理费各不相同, 大致为1000欧元/年。
  @noedge
09:28:00  70年的事,我们这本地有一些房子因为历史原因已经到了这个杠,但是前阵子新闻去采访了,那些房子还一样的居住,没有人交过什么土地出让金,甚至有些也在正常的买卖。   确实感觉还是挺模糊,国家至少暂时不会在这上面做什么文章。  —————————————————  以前新闻里有报道,好像是浙江吧,有个小区房子居然只有20年的产权,然后就到点了,现在也不知道咋样……  
  楼主说的很正确! 中国才是变相的永久产权。
国外所谓的永久产权,如果交不起房产税,分分秒秒被赶出家门。
中国你只要有一处祖产,即使没有工作,也一样能混下去
  我们穷人有房子住就不错了  
  顺便贴一个所谓“民主国家”,屁民不交物业税的后果:  美国纽约上州就有一名女子,她买的房屋坐落在纽约上州与康涅狄格州的交界线上,而她贷款的银行由于疏忽只向康州政府缴纳了房产税而忘记了向纽约上州交税。两年之后,该女子才知道自己房屋的一半竟然已经被政府拍卖并被自己的邻居以275美元的超低价格拍走了。当她去跟邻居交涉时邻居竟然向她索要高达15万美元的巨款才肯将土地偿还。  新闻来源:.cn/zl/international/.shtml
  楼主分析的很客观!  
  我个人而言,考虑理想的房子要有:  1、少些繁琐的费用,最好能一次性缴纳完毕。  2、放心地长期居住,因此地震带和“坏区”不在考虑范围  3、风景优美、气候好  =========================  比较之下,中国的房子其实更“价美物廉”,别说北上广,其他国家的大城市房价也很高。  国外买房,尤其美国,难民潮之后的欧洲,都要考虑安全、“坏区”的问题,所谓的“坏区”就是国外城市里虽然有一些房子很便宜,但那个区域住的几乎都是穷人、吸毒者、或罪犯,那么这种地方是考虑都不用考虑的。我住的这个城市,离我现在住的地方几个block以外就有一个坏区,每次经过都闻见一股强烈的大麻味+尿骚味,感觉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  但国外的好区,一来很偏离市中心,二来房价很贵,普通老百姓很难买得起。所以国外的阶级更固化,富人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穷人也也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  再有一个,很多人也考虑的风景和环境问题。  国外也并不是都是风景优美的,国内风景优美的地方也有很多啊,只要你追求的不是北上广这种大城市。  福利好的北欧之类的国家,冷死你,那边环境的确好,因为太冷了。英国雨下得你忧郁。热一点的地方又各种动乱。日本这样的你还要担心哪天来个大地震,或者核泄漏。东南亚国家基本上不考虑,又小又落后。
  mark  反正对公知来说,中国就是不好
(摊手~~)
  关于房价:  the Most Expensive Cities In The World For Real Estate  Rank City Amount (in square meter) of luxury property that can be bought with $1 million USD.  1 Monaco 15.00  2 Hong Kong 20.60  3 London 25.20  4 Singapore 32.60  5 Geneva 34.70  6 New York 40.20  7 Sydney 41.20  8 Paris 41.70  9 Moscow 43.00  10 Shanghai 46.20
  国外我不懂  中国所谓的70年产权其实指的是土地使用权  产权是永久的  70年后会发生什么呢?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开始收税,另一个是不收,以现在zf的动向来看,目前政府是尽力避免提及这个话题,所以短时间内肯定是不会收税的,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  不管受不收税,只要政府不拆迁不改建,你继续住你的,不受任何影响  要是政府准备拆迁改造,那么你就不能拒绝拆迁,只能拿了拆迁款去买别的房住,至少目前看来政府拆迁这块还是挺厚道的,基本没亏过拆迁户
  很少见这么理智的人了,现在很多人真的是习惯性跪舔国外~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中国房子最大的问题是房价畸高(高不高看房价与当地人均收入比),贫富差距过大。即便是说房价低到极点的三四线,与当地人均收入比,依然高。 楼主以美国加拿大为例,列举了种种费用。最关键的缺失在于,少说了他们的人均收入。 收入高,支出多也是小钱,收入少,支出少亦是重负。相比美国的富人住顶级地段需要付出的代价,我国的则是0成本。这方面调节的手不存在。
  印象很深的以前看过新闻,是欧洲很多古堡的传人,房子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但是七七八八的税钱什么的巨昂贵,交不起,后来好几个人就把几百年的城堡改成了旅馆,美术馆之类的,收取游客费用才勉强能保住房子,也有干脆把房子卖掉的,因为不说其他,每年的房子维修费用就承担不起。
  @BTforest
10:53:10  印象很深的以前看过新闻,是欧洲很多古堡的传人,房子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但是七七八八的税钱什么的巨昂贵,交不起,后来好几个人就把几百年的城堡改成了旅馆,美术馆之类的,收取游客费用才勉强能保住房子,也有干脆把房子卖掉的,因为不说其他,每年的房子维修费用就承担不起。  -----------------------------  对,因为他们有坑爹的遗产税,爹妈给的东西还要交一笔钱给政府才能用。  然后,在国外如果你真的有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的话,每年花费的各项费用是很多的。除了我上面说到的物业税,交最多的可能就是水电+暖气费用。房子越大就越贵。尤其那个暖气费,开一个冬天估计能买辆车了。我之前认识这么一个人,他有两套房子,他说其中一套他不打算住了,愿意免费给我住,但是水电暖什么的要我自己负责。我谢绝了,后来有另外一个人住进去了,结果他几个月后哭着跟我说交的水电暖费比他单独在外面租房的租金都要贵……  哦,对了,还有生活垃圾处理费等等乱七八糟的费用。
  我觉得国内除了北上广深,其他地方房价还可以。以我西安为例子,夫妻俩年收入10万,算是中等偏下了,一年攒5万,4年可以攒20万,首付一套120平的房子很轻松,然后公积金贷款,大概每月还左右,公积金每月夫妻俩入账1500块,每月只需要负担500-1000的额外月供即可。  感觉很轻松啊。
  …………反正美帝就是,买房容易交税难- -
  简单点,国外的人大概什么年纪才能买得起房,对比一下,其实中国自有房比例挺高,而且拥有自有房很年轻的,不管是国情有父母帮忙还是年轻人自己奋斗,总归比很多国家要更容易些的
  国外房子独栋的,包括土地吗?国内倾尽全力也是个70年公寓楼,还想跟人家学收税?  
  @BTforest
10:53:10  印象很深的以前看过新闻,是欧洲很多古堡的传人,房子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但是七七八八的税钱什么的巨昂贵,交不起,后来好几个人就把几百年的城堡改成了旅馆,美术馆之类的,收取游客费用才勉强能保住房子,也有干脆把房子卖掉的,因为不说其他,每年的房子维修费用就承担不起。  -----------------------------  喧嚣贵族里有这一幕,就是之前的古堡开发出一个美术馆
  国外人真的没有太多“有房才有家”的概念。  习惯租房,这个州工作几年有了更好的机会举家迁移到另一个州是常见的情形。  穷人买不起房也养不起房,低收入家庭一般都有补贴租房或者租政府廉租房,条件也不差。
  社会主义国家房价这件事真的不能和国外比
  钢筋混凝土的房子能住30年就不错了,还70年,70年考虑的实在太多了。农村自建的房子,造的肯定比建筑商造的要结实,30年基本也要谋划造新房了。屋顶翻新维修是少不了的。  能保持长久的也是古代的那种木结构房子。钢筋水泥土的房子根本不现实。
  国内房价是挺夸张的,但是全世界好的大城市哪个房价不坑爹?我觉得在国内按自己的收入来买房子,大部人应该能负担得起,别说你买不起,你在北上深一个月四五千的工资非得买几万一平的房子那当我没说,至少我这里的小城市有稳定收入的人都是能负担得起买房子的贷款的,一个公务员没结婚一个人买个小户型都能负担得起
  楼主继续啊。
  一个理性的帖子
  好幸福啊哈哈哈
  说的挺好的  不过感觉有些地方不够客观~ 各有各的好吧。。
  楼主继续
  前几年公知吹美国房子便宜,可是便宜的房子都是农村啊,国内农村的房子更便宜,他们怎么不说  
  天天吹嘘国外月亮圆的,大都没出过国。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一届政府一个政策,从历史来看基本二三十年就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而且什么都是最上面的一些人说了算,这几年还行但将来换一帮不正常的咋办?  楼主扯这么多到底是准备回国买房了还是不回来?
  在物价、货币等值的基础上,中国的房子价格必然会比英美贵,理由:1、英美房子居住的属性更纯粹,中国的房子捆绑了户口等隐性的附加品;2、中国人的投资渠道不流畅,大量游资流入房地产,推高了房价,英美的投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炒房地产,还可以拿去买股票、开公司等
  別的国家不懂 但觉得楼主讲美国的好像不太全面 我住纽奥良15万房子一年1200多包括自住免税25000 另外一幢同價一年2200多 但如果你房子住旧了或者大维修只要找人估值证明房子卖不到市面上的價值可以几年内地税降下 保险的话我没买 因为全款付钱的 我姑在纽约唐人街公?是每月几百包煤气费和地税物业管理垃圾费 我舅一家在布朗士好区4幢三家庭的前15年地税800多到1000之间
一幢二家庭的4500多
價钱比三家庭还贵是因为没有減去免税的 我表妹读会计知道怎么省税 保险和供款除掉还剩下1000多一幢
供15年 他们都是全新的房子不需要怎么维修的 一幢70多万 最早的一幢99年40万现在值80多万了 2010年價 现在都升值了 房租是一家庭收入之间 唐人多的地方房子都是炒起来的 小表妹在康州17万5房子 地税要6000之上很贵 我姑的表妹在佛州差不多30万还不到3000 表弟加州中部地税也不贵
  楼主有理,西方国家既然宣称私有财产不容侵犯,那为什么还要交房产税?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要交税,美丽的谎言!  大批洋奴正在赶来  
  国内国外都有房,只能说还是国内买房方便,养房便宜。国外各种税真的太多,政府快穷疯了,挖空心思天天捉摸各种名头为了跟百姓多收钱。我现在对国外太失望了。
  esfgrgrd
  其实越在外面,越能了解种花家的不容易,  那些说国内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99%都是给公知带路党带的,曾经我也这么想过,但这10年接触的越多去的地方越多越感觉到其实目前国内的社会经济结构还是很合理的
  @清清雨清清
09:00:46  新加坡还没有退休呢,国外的月亮不觉得圆。我觉得祖国挺好的。这片土地也是我热爱的。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  赞一个
知足常乐  
  五毛贴不值一驳  
  舆论引导倾向太明显了,五毛楼主根本就没去过外国。  其内容都是:1 百度到的外国买房税费资料
至于详细的核算 分摊到每年支出多少
每年回报多少
回报率多少 根本不说
其所贴资料都是百度
因为一个成熟的境外资产投资者这些烂熟于心   2资料分散
一下西班牙
一下其他国家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至于五毛有没有在这些地方定居
看其发的资料就知道了 散乱无章
靠百度  3主要都是抨击外国房子
援引的资料集中在交不起房产税没收等负面新闻
为国内的房地产政策辩护  别的不说,在美国拿到7%甚至以上的净投资收益并不难,还不算每年房价增值,这点五毛是不敢说的。五毛会说需要交什么税。  五毛水平越来越低。  
  中国人投资房产主要在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英国  五毛有没有能力详细核算整个投资的回报率都是问题。  
  国内外有一些客观差异,都各自有不足的地方。只不过某些群体在吹国外的时候刻意无视掉一些问题  比如同样的别墅,不同的城市和地段价格天壤之别。国外还有些别墅不是钢混结构,价格也自然便宜,每年看到国外洪水风灾就能发现很多房子是木材搭建的,非常不结实,每年的后期维护才是花钱的大头
  我一个朋友在美国芝加哥,买了个房子一百多万刀,一年光交的税和管理费5、6万刀!少交一分钱你试试,美国的税务局可不是吃素的,分分钟赶你出门收你房子。  所谓的永久产权实际上是个幌子,一天不交钱房子就归国家了哦。公知们忽悠的永久产权就是个屁。  我们的七十年产权到期自动续租,又不收税,上海试点收人均六十之外的税,税率也极低。  而且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都是国家免费分的,拆迁的话给巨额补偿,上海这边农民拆迁分个7.8百万甚至上千万很正常。城市人当初的房子也等于是国家白送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对百姓真是不错了,有些不知足的建议去国外看看,到底哪里的月亮圆,呵呵。
  @長腿大叔
11:32:22  简单点,国外的人大概什么年纪才能买得起房,对比一下,其实中国自有房比例挺高,而且拥有自有房很年轻的,不管是国情有父母帮忙还是年轻人自己奋斗,总归比很多国家要更容易些的  -----------------------------  中国自有房率好像有85%,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因为有国家免费提供的宅基地和公房做底,没自己房子的人很少。
  目前住公婆的房子,条件所限婚后买了40平想有钱了在换大。以前认房不认贷,本来想年后以房换房的,现在上海买房新政出台了,认房认贷已经买不起房了。
  @aiguo-28 09:18:34  这是加拿大的:   H.S.T.费用   目前购买全新屋者须缴交房价12%的H.S.T.,如果房价低於85万0000元,则可享5%的豁免,也就是付 7%的H.S.T.即可;如果房价高於85万0000元,则一律减收4万2500元,此一豁免折扣范围甚广,无论是自住、投资出租或是度假屋均含括在内。 如果在2013年4月以前购买预售屋,而在2013年4月以後才交屋者,则一律缴交2%的H.S.T.和5%的G.S.T.,在这个时间内,如果购买的房 价低於35万元,自住者有36%G.S.T.的宽减。   交 易税(Property Transfer Tax)   房价的头20万元须缴1%,超出20万的部分为2%,例如买50万房屋,则须付8000元的交易税。但是若於全球首次购屋,并於卑诗省居住满一 年,购屋後须自住一年以上,符合以上所有条件,且房价低於42万5000元者,可免缴交易税;如果房价在42万5001元至45万0000元之间,则按比 率递减。   验屋费   一般视房屋大小、屋龄而定,约在200元至600元间,公寓和城市屋约在200元到350元不等,独立屋约在350元到600元左右。   地价税及公共事务费用(Utility Bill即水费、排污费、学校捐、收垃圾费等)   这些费用之调整帐目,律师会计算并调整买家及卖家负担各项今年相关费用之比率(即成交日起到年底之天数÷365天)。   律师及过户登记费用   购买加拿大房产过程中许多文件都需要地产律师先予审查,并复核屋契,处理有关物业的法律细节。处理费用一般费用在700元至1000元之间,通常使用法律公证人费用相对低一些。   贷款相关费用   贷款金融机构有可能收取加拿大房产的估价费﹑加拿大房产按揭贷款费及利率调整支出,目前商业贷款利率5%—5.2%,这些费用各约二、三百元,高额贷款(75%以上)有可能被要求买贷款保险。   房屋保险费用   独立屋须购买房屋保险,含火险、第三责任险等,城市屋及公寓已含盖在管理费中,只须视个人需要购买财务保险。(加拿大房产的特点之一)   物业税(PropertyTax)   业主有必要依物业估价每年向市政府交税,多伦多现行税率约为房屋价值1%-1.2%   管理费   城市屋及公寓须每月缴交管理费,这个费用高低是许多买家在购屋时考量部分。   卖方的调整   购买加拿大房产的一方有可能要归还卖方某些支出,如该年度部份物业税﹑设施﹑维修等。  -----------------------------  HST早挂了,加村每个省税率都不一样,但地稅要交也是真的  
  其他国家政策不了解,但是中国买卖房屋的费用,感觉楼主并不清楚啊!其他国家的费用倒是列的很详细。  中国买房除了缴纳购房款外,根据购房面积和性质不同,还要缴纳房价的1~3%的契税  要交0.05%印花税,要交大修基金,有的按房款2%~3%收,有的地方按面积收,75~120每平米。  如果你贷款,要产生相应的按揭费用,抵押登记费,按揭权证费,财险保险费。  收房时一般楼盘要预交三个月到两年不等的物业费,看各个物业公司和开发商签的条款了。  另外还有权属登记费80元和交易手续费住宅3元每平米,非住宅11元每平米。。  拿到房子,还要交水电费,煤气开通费,有线电视费,宽带开通费!  二手房要交的就更多了!除了上面新房要交的再交一遍,还有营业附加税和个人所得税,贷款的话还要多出来房屋评估费。。。  只是想说,国内房子也并不是楼主所说的除了购房款,啥也不要交!不了解就谨慎点好不?不是不爱国,但没必要一味夸一边,另一个一味贬低。。  物业费和水电煤宽带到哪里都是要交的好吧。。。这跟购房没啥大关系其实。。租房也要交啊!中国北方还有集中供暖费唉~  
  @啃苹果和柚子的猫
13:55:20  其他国家政策不了解,但是中国买卖房屋的费用,感觉楼主并不清楚啊!其他国家的费用倒是列的很详细。   中国买房除了缴纳购房款外,根据购房面积和性质不同,还要缴纳房价的1~3%的契税   要交0.05%印花税,要交大修基金,有的按房款2%~3%收,有的地方按面积收,75~120每平米。   如果你贷款,要产生相应的按揭费用,抵押登记费,按揭权证费,财险保险费。   收房时一般楼盘要预交三个月到两年不等的物业费,看各个物业公司和开发商签的条款了。   另外还有权属登记费80元和交易手续费住宅3元每平米,非住宅11元每平米。。   拿到房子,还要交水电费,煤气开通费,有线电视费,宽带开通费!   二手房要交的就更多了!除了上面新房要交的再交一遍,还有营业附加税和个人所得税,贷款的话还要多出来房屋评估费。。。   只是想说,国内房子也并不是楼主所说的除了购房款,啥也不要交!不了解就谨慎点好不?不是不爱国,但没必要一味夸一边,另一个一味贬低。。   物业费和水电煤宽带到哪里都是要交的好吧。。。这跟购房没啥大关系其实。。租房也要交啊!中国北方还有集中供暖费唉~  -----------------------------  目前是没有全面推广产权税,开始在上海试点,但谁说得准以后不会全面征收呢。。产权方面嘛,区别就是国外你可以誓死捍卫自己在此居住的权利,修路改造只能绕着你走,国内一般会动员强拆,不过有补偿。其次只要你自己申报合理,可以在自家地上"违章建筑",只要你交的起每年该交的钱~个人觉得其他也没啥优势。。。  
  留记号
  那么农村建房的产权也70年么。。。。。蛙蛙
  如果中国也有这个税,房地产市场会是这种乱象吗?  
  慕洋犬只知道外国的都是好的
  @aiguo-28 08:54:30  首先,国内外买房最大的一点不同,那就是除中国以外几乎所有的国家买房后每年都要交一笔物业税(PropertyTax)。不管你买的是小公寓还是house都要求交这个税,如果不交或者迟交,政府就有可能收回你的房子,跟法院拍卖……  所以……其实在国外你并不真正永久地永远房子和土地呀。  这个税,目前中国是还没有征收的(好像上海开始试验),但听说以后会慢慢开始实行,不过也是准对有多套房产的人征收而已,自住好像是不......  -----------------------------  所以你就可以选择性忽略,国外房产交易0税率,国内要交一大堆税。折算一下相当于一次性交了30年以上的房产税了。
  可以塞
  @aiguo-28 08:57:49  贴一下美国的物业税:  每年需要缴纳的基本税费有:房产税、物业费、房屋保险费,且因为房屋所在的地区、房屋物业类型等因素而有不同。  房地产税 (Property Tax or Real Estate Tax),也称为物业税或简称为地税,是地方针对房地产征收的郡税,市税,学区税的总称。税率各个州不同,在美国,只要你拥有房子,你就要交纳房地产税,美国通常为1-3%,加州差不多在1.2-2.0%之间。乔治亚州算是税比较低的地区,亚特兰大......  -----------------------------  你还真是没买过房,property tax可以抵一些税,肯定好过租房。hoa不是哪都有,房屋保险你也可以不买啊如果你觉得那样好的话,这就像你的健康保险。
  不错~点个赞
  好想都只有70年
  美国每年按市值浮动房产税,各州利率不同1—3个点,算下来几十年差不多把房子重买一遍。。。。
  有钱人到哪里都会生活得好,咱普通老百姓还是在国内比较合适,不说别的,国内的美食都够幸福一辈子啦!  
  所以楼主到底在哪里买房了?
  作为炒房团大军,真心觉得中国的房子是最好的,反正接盘侠也找到了,我撤啦
  评论 娜娜娜娜姗:真的觉得现在还有人认为只要工资扣完五险一金不到3500就不用缴税的人是得有多傻,是洗脑洗的太成功了吗?不知道我们是任何一样东西都缴税包括吃饭买东西,我们的税是不显示在收据上的,只有开发票才会看到税,国外收据是会显示税率,税是多少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后买房太难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