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的住房面积应是多少?

《人民的名义》主角们的房事知多少!心疼达康书记五秒钟_趣头条爱好大全
& 内容 & 视频
《人民的名义》主角们的房事知多少!心疼达康书记五秒钟
来源:网络
《人民的名义》越播越火,先有“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的名号吸引眼球,后有新老戏骨豪华套餐加持 圈粉。加上一心守护GDP的背锅侠达康书记横空出世,俨然成为一部现象级的全民热剧。说到反腐,大家的注意力更多聚焦在剧情里设计到的行贿受贿、权钱交 易、股权质押这些腐败,但是涉及国计民生的房产话题却鲜少提及。判断官员是否清白、角色是好是坏能从他们的住所看出一二呢?答案是肯定得!首先说下说这部电视剧非常贴近现实,剧情涉及和背景都比较考究,从剧中角色所住的房子和家居呈现的状态是完全可以反映任务的性格特点的。无论清官、贪官还是一般百姓,小编带你扒一扒!京官的居住情况:我 们知道在国家取消分房福利后,2001年发布《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级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住房面积核定及未达标、超标 处理办法》,确定了各职级领导干部的购房补贴标准(按建筑面积计算):科级以下60平方米;正副科级70平方米;副处级80平方米;正处级90平方米;副 司局级105平方米;正司局级120平方米;正部级220平方米,副部级190平方米。各地参照中央标准灵活制定相关政策。各地区也制定了当地的领导干部 购房补贴标准。例如山西规定“正省级220平方米、副省级190平方米、市(厅)级140平方米、县(处)级100平方米、乡(科)级以下80平方米之 内”。先以这个标准来看看《人民的名义》各级官员们的住宅分辨下忠奸吧!赵德汉的家:严重违纪的巨贪!北京某小区,目测楼龄20-30年,没电梯的老公房。这个小官巨贪的赵处长明面上住着一套老小区的旧房子,房子里灯光暗淡,吃着一碗炸酱面装清廉。赵德汉的老房子是单位分房后来房改留下的,这种老公房地理位置好,周边配套优质,暖气足、物业好,但是因为年久小区环境说不上好。另外赵德汉暗地里还有一套帝京苑别墅,连他老婆孩子都不知道啊。赵德汉骑电动车就能来这里,说明距离他住的地方不太远,推测是四环边上的豪宅小区,总价应该在2000万以上。既然是贪污受贿的房子,装修风格和他本人就没有多大关系了,人家这套别墅就是用来藏钱的。即便如此还是极尽奢华的。罗马柱足可以说明房子很大很大。侯亮平家:伟光正的清流之家推测是2000年之后的经适房,六层板楼南北通透,户型和平米数都不错,当时买的时候,单价不会太高。但是目前市场价不容小觑,侯局长也是身价千万的人了。住在这样的宅子里就是只聊正义与理想也是很幸福的呢!从其家庭成员:夫妻二人、孩子和寄居的外甥女和客厅来看,应该是小三居,面积在100平米左右,符合国家副司局级105平方米、正司局级120平方米的住房要求。接下来看看三位省委常委的家:他们的家是根据级别提供的相应待遇,所以都是独栋别墅或者复式。没有个人产权,随着职位变迁而变动。高育良的家:鱼粮书记住的是独栋别墅,不是个人出资购买的,绝对是他能享受到的待遇。客厅目测40平米以上,中间仿古屏风隔开客厅和水吧台以及餐厅区域。家里的装饰风格非常稳重、复古、书卷气,符合他的年龄所应有的品味。育良书记没事就喜欢在后花园收拾花草,老年人都喜欢花草鱼虫,符合人设。省委书记沙瑞金家:省一把手的家,小金子书记的房子是调任中央的赵立春书记原来的住所,沙书记为了节约资源就接替着住进来了,丝毫没有考虑到个人需求和喜好,真是不拘小节的好官。我们的表情包: 达康书记位于市委家属院,李书记的家也是待遇分配,复式非独栋。达康书记的家非常简单,家具并不奢华,也没有映射任何个人情感的家居装饰,一看达康书记就是只顾工作,对自己和家人关心不够的人,没有特别的爱好和情趣。楼下起居室,面积也不小。大大的落地窗,平时晒晒太阳喝喝茶也挺幸福。但是达康书记完全没有这些心思,全身心扑在GDP上了。下面在唠唠汉东男子天团的家。从苏东坡的弟弟郑西坡家开始。郑西坡的家:应该是京州市大风厂分配住房,目测是面积不小的三居。郑西坡是大风厂的工会主席,自称诗人的他骨子也有一股文人的气息。他家的木质家具、简单的布局也体现出一股文人墨客雅致的感觉。陈海的家:年轻有为的反贪局局长,二线城市、大省首府副厅级干部,他的房子应该是个人购买的商品房。侯亮平、陈海这一辈公务员应该没有赶上分房年代,可能有内部集资房或者经适房。在家具选择上,陈海比侯亮平略显成熟稳重,颜色多以黑桃木为主,好在采光不错。目测80平米以上两居室。猴子和陈海的家都非常接地气,可以说是普通百姓家的缩影。下面这些“大boss”们的家就是可望不可及。先看逃跑的丁义珍副市长家。丁义珍的家:按说副市长住别墅在地方省市不算稀奇事。丁市长住的房子装修比较讲究,偏美式花园风格,铁艺镂花楼梯扶手、米黄色墙面、白色美式布艺沙发,还是比较符合汤姆丁英语口语好的人设。只是走上贪官外逃路,天天扫厕所,空了一个家。但是注意,国家规定的厅局级干部住房面积是140㎡,丁义珍这个家明显超标。祁同伟的家:祁厅长这个渣蓝,害陈海,巴结达康书记;当年在汉东大学宿舍下跪求婚才抱得美人归,随着自己的权利扩大,居然嫌弃糟糠之妻泡上了美女老板高小琴…还是说他的家吧,看楼栋外观,这应该是大平层产品,150~250平米之间都有可能,绿色偏光玻璃。因为人设上属于比较谨慎阴险的性格,所以房子虽然装修考究,但并没有超出厅局级140㎡规定很多。高小琴的会所:祁厅长在高大美女的这处私人会所山水庄园行动自如,俨然是他第二个家。逆袭的祁厅长早就不是那个哭坟的孩子了。但是!这个家明显超标了……【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小金子书记对他的评价很到位:堂堂的省公安局厅长,不治理一方平安,却给陈老修院子,到处钻营啊。光明区区长孙连城家:从外表看就知道是个档次不低的商品房小区,塔楼。孙区长品味不俗,而且爱好天文,家里架设望远镜。阳台是不封闭的,典型南方的楼盘。从楼梯可以看出,孙区长家是个复式跃层房。窗户超大,一圈都是阳台,目测面积要在150平米以上,不算超标太多。【区长也属于厅局级干部】欧阳菁行长的帝豪园别墅:这是个当地非常有名的高档别墅区,欧阳向往豪华、奢侈品、爱情,这些达康书记都给不了她。心疼达康书记一秒...房子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剧中从普通百姓到省级干部的住房都有描述。其实房子最终还是用来住的,只要住在里面的人有生活气,奢华与否都不重要。ps:国家干部住房面积相关规定根据地域不同,具体实施不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copyright© 唯美系网 www.weimei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南京5年内建9万套公租房3类困难人群住房将有保障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南京5年内建9万套公租房3类困难人群住房将有保障
  昨天,快报报道了《南京公租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关于公租房的文件即将公布。当天下午,全市召开的公租房和人才住房建设大会之后,南京市政府就正式颁布了《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和定向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公租房的建设目标是9万套。用于解决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的住房难题;此外,南京的公租房保障体系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为了吸引人才,将针对各类人才的专家公寓、青年公寓等也纳入其中。
  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郭宏定介绍,在《意见》发布之后,还将相继公布《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等3个配套文件,虽然他没有透露具体时间,但表示“很快就将公布”。
  □快报记者 孙兰兰
  主要解决三类住房困难人群
  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一种形式,公租房有其独特性。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介绍,南京的公共租赁住房主要解决新市民和一部分老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重点是三类人群。
  一类是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即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家庭,实行应保尽保。
  第二类是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政策支持,主要由用人单位予以住房保障。
  第三类是各类人才,重点是“321”计划人才、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引进的高端人才和高端研发机构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主要解决人才的阶段性、过渡性、周转性住房需求。
  “十二五”期间建9万套公租房
  未来5年建9万套公租房
  《意见》明确了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公租房建设总建筑面积500多万平方米,共计9万套。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新就业人员及各类创业人才住房有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有支持。
  据了解,未来五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在已开工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还将开工建设1000万平方米,可以概括为“1、3、5、8”,即1万套高层次人才公寓,3万套安居公寓,5万套青年(创业)公寓,8万套经济适用房(含拆迁安置房)。
  郭宏定介绍,其中的“1、3、5”主要就是指公租房。安居公寓主要针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及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等;而青年(创业)公寓,则包括了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一部分人才。在“公租房管理办法”中会有明确定义。
  1.7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全面解决
  根据目标,到2015年,南京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这部分人群有多少?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鲍意华解释,中低收入的界定,按南京目前的标准是月收入在1700元以下;住房困难指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还有一个条件是常住南京5年以上的。今年上半年,民政部门与统计、住建等部门联合做了调查,符合以上3个条件的家庭,在南京江南八区共有1.7万户。不过她表示,这个数字也是动态的。因为收入线的界定,会变化;而这些困难家庭自身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有些收入提高了,就不能再作为保障对象。至于新就业人员,根据人事部门提供的准确数据看,每年南京新就业人员大概在6万多人,其中大约一半是外地人,对公租房有需求。
  提倡一些单位自建公租房
  出让土地,政府可要约收购商品房
  《意见》允许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科技企业等单位,经市政府批准,利用自有土地、自筹资金建设公租房,或改造现有闲置住房作为公租房。 也鼓励利用自有住房作为公租房。市统筹建设的公租房项目,可与经营性项目混建。政府在住房土地出让时,可以要约收购普通商品房作为公租房。
  为鼓励各方参与建设公租房,南京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公租房建设期间用地及建成后占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经营公租房所取得的租金免征营业税、房产税。公租房建设项目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宿舍类公租房的水、电、气等配套建设运营费用,按照住宅类标准缴纳。
  只租不售,不允许借机搞集资建房
  提倡一些单位自建公租房,有人担心:会不会出现集资建房?对此,郭宏定强调公共租赁房只能租,不能售。它供给的对象必须要符合政府规定的居住人群,并且公租房本身不能分割,不能出售,不能进行房改,不能卖给个人。郭宏定表示,一定要防止有些单位借机搞变相房改,将公租房的建设歪曲了,这是住建部门要严格管理规范的。
  不让保障房小区
  成为“孤岛”
  保障房建设好了,配套设施及后期管理跟不上,这一直是不少城市保障房建设中暴露的难题。根据《意见》要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规划要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建设条件,与城市功能板块建设结合,与园区建设结合,与地铁建设结合,使公租房成为生活便捷、交通便利的人文区域。
  “配套服务是公共租赁住房的‘硬条件’,不让保障房小区成为远离城市的‘孤岛’。”杨卫泽说。今后,南京的保障房小区需要高标准建设一批配套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要加强道路交通设施配套建设,规模较大的小区要合理规划配置公交系统,提高老百姓出行的便捷性。居民生活必需的商业、医院、学校、文化以及安防监控等公共服务设施要一体规划,同步建设,让老百姓在小区里就能享受到人性化贴心服务。
  不同类型公租房
  有不同的标准
  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类型的公租房,面积标准及装修标准也都不一样。
  郭宏定介绍,针对家庭的安居公寓,一般是60平方米左右;针对个人的青年公寓,一般是40平方米左右。而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公寓,住房面积要稍微大一些,可能在100平方米左右。装修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不久将出台详细的《导则》,做具体要求。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公租房都是有装修的,至少有简单装修,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人才房
  “人才住房”吸引科技精英
  人才公寓为何纳入公租房体系?
  “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不少青年买不起房。”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说,未来五年是南京创新创业的关键期,也是决胜期。人才是创新创业的关键资源,住房是人才创新创业基本环境条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
  杨卫泽特别举例说,中科院上海分院和上海市社科院统计显示,近两年因为住房压力,至少有30%的青年科研精英离开了上海。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上海、深圳、杭州等大城市正在大力发展保障性人才住房,力求最大程度地吸引和留住优秀青年人才。当前,南京软件从业人员有17万人,为实现软件业总收入2015年达4000亿元的目标,接下来平均每年要吸引十多万软件从业人员,同时还需要引入3000名高层次人才。
  科技创业特区生活人员数将严控
  在《意见》发布后,南京市还将研究制定《定向人才公共租赁住房实施意见》,在服务民生的同时,为南京超越发展和最大程度地创造适合科技创业的良好空间提供支持。
  《意见》中特别提出,南京各市、区(县)、产业园区、功能板块,特别是科技创业特区需按一定比例配建人才公寓。不过杨卫泽强调,科技创业特区里面的专门社区,是有生活休闲功能的科技社区。同时,要严格控制进入特区生活的人员数量,严格限制特区生活功能配置,防止本末倒置建成一个生活社区。
  让年轻人也买得起房
  杨卫泽建议建些20平方米小公寓
  快报讯(记者 孙兰兰)除了为几类人群提供公租房以外,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还建议,南京应该规划建设一些单套面积15~20平方米的小型公寓,给青年人,让他们也可以买得起房。
  “这类房子,可能单价并不低,但一套算下来,总价不高。面积不大,但设计好了很实用。”昨天的会议上,杨卫泽建议,在发展公租房的同时,也应该提倡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由政府来建设一部分小户型公寓。由于总价低,比较容易承受得起。可能只有一间房,一个小小的卫生间,一个很简单的做菜的地方,但这样对于年轻人来说,日常的生活就能解决了。
  在谈到保障房中的安置房时,市长季建业则表示,明年力争“老账还清,新账不欠”。之前由于建设的保障房不充足,不少被拆迁居民不得不在外租房苦候几年,才能住进安置房。昨天的会上,季建业满怀感情地讲述了一个实例,有的老人都七八十岁了,跑来问,还要等几年才能拿到房子?他介绍,未来五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在目前已开工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还将开工建设1000万平方米,其中有8万套经济适用房(含拆迁安置房等)。
电话:010-南京“十二五”要建9万套公租房_网易新闻
南京“十二五”要建9万套公租房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昨天,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召开公租房和人才住房建设大会。会后,市政府正式颁布了《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和定向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公租房的建设目标是9万套,用于解决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的住房难题;此外,南京的公租房保障体系还有一大特色,就是为了吸引人才,将针对各类人才的专家公寓、青年公寓等也纳入其中。
南京的公租房房租多贵?据透露,会根据公租房所在区位周边市场的租金来顶,原则上是周边市场租金的70%。
【奋斗目标】
南京5年要建9万套公租房
南京要建设幸福城市,必须要解决中低收入和新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从国外经验来看,公租房占到10%以上。德国32%,香港更是有三分之二的人居住在公屋中。
昨天出台的《意见》,明确了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南京市公租房建设总建筑面积为500多万平方米,共计9万套。
“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中等偏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新就业人员租住有保障,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租住有支持,高层次人才住房拎包入住。’”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郭宏定介绍说。
据了解,未来五年,全市保障性住房在目前已开工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还将开工建设1000万平方米,可以概括为“1、3、5、8”,即1万套高层次人才公寓,3万套安居公寓,5万套青年(创业)公寓,8万套经济适用房(含拆迁安置房)。
郭宏定介绍,其中的“1、3、5”主要就是指公租房。安居公寓主要针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及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等;而青年创业公寓,则包括了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一部分人才。
“这几类人群本来就有交叉的部分。在正在进行最后修改的‘南京市公租房管理办法’里面,我们会对每种人群有很明确的定义。”郭宏定介绍,在《意见》发布之后,南京市还将相继公布《南京市公共租赁租房管理办法》等3个配套文件,虽然他没有透露具体时间,但表示“很快就将公布”。
1.7万户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难
根据目标,到2015年,南京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这部分人群有多少?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鲍意华解释,中低收入的界定,按南京目前的标准是月收入低于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即在1700元以下;住房困难指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还有一个条件是常住南京5年以上的。
今年上半年,民政部门与统计、住建等部门联合做了调查,符合以上3个条件的家庭,在南京江南八区共有1.7万户。
不过她表示,这个数字是动态的。因为收入线的界定,会变化;而这些困难家庭自身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有些收入提高了,就不能再做为保障对象。
至于新就业人员,根据人事部门提供的准确数据看,每年南京新就业人员大概在6万多人,其中大约一半是外地人,对公租房有需求。
不过,有业内人士提出,南京市较稳定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高达150万,对公租房也有需求。南京市住房保障要加大力度,把更多的温暖给予外来务工人员。
【服务对象】
重点是困难家庭等3类人群
作为保障性住房的一种形式,公租房有着其独特性。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强调,南京的公共租赁住房主要解决新市民和一部分老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重点是三类人群:一类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指的是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米以下的家庭,实行应保尽保;第二类是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政策支持主要由用人单位予以住房保障;第三类是各类人才,重点是“321”计划人才、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引进的高端人才和高端研发机构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主要解决人才的阶段性、过渡性、周转性住房需求。
【房屋来源】
多方筹建 政府可要约收购商品房
9万套公租房从何而来?《意见》提出,要多方筹建。允许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科技企业等单位,经市政府批准,利用自有土地、自筹资金建设公租房,或改造现有闲置住房作为公租房。
也鼓励利用自有住房作为公租房,出租给符合公租房条件的保障对象,纳入管理体系。所得租金免征营业税、房产税。市、区(县)政府可以市场租金租赁的社会闲置住房,并以较低的租金转租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 市统筹建设的公租房项目,可与经营性项目混建。政府在住房土地出让时,可以要约收购普通商品房作为公租房。
为了激励公租房建设和利用自有住房作为公租房,南京市特别明确,对公租房建设期间用地及建成后占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经营公租房所取得的租金免征营业税、房产税。公租房建设项目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宿舍类公租房的水、电、气等配套建设运营费用,按照住宅类标准缴纳。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大会上还特别提到,鼓励规划建设小户型公寓,15—20平方米,让人才买得起,也能在南京拥有固定资产。
【问题释疑】
人才房缘何纳入公租房体系?
记者注意到,南京的公租房体系具有全国独特的“南京特色”,突出了“人才住房”。人才住房分为高层次人才公寓和青年(创业)公寓两类,前者满足顶尖人才,后者主要是为了吸引新毕业大学生在南京创新创业。
“我们在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许多青年买不起房。”杨卫泽说,未来五年是南京创新创业的关键期,也是决胜期。人才是创新创业的关键资源,住房是人才创新创业基本环境条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
目前,地区之间争夺人才日益激烈。房价对青年人才“挤出效应”越发显现,杨卫泽特别举例说,中科院上海分院和上海市社科院统计显示,近两年因为住房压力,至少有30%的青年科研精英离开上海。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正在大力发展保障性人才住房,力求最大程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南京要将教育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创新发展的优势,必须要加快人才房建设。
杨卫泽说,“当前,南京软件从业人员17万人,为了实现软件业总收入2015年达4000亿元的目标,接下来软件从业人员要扩充到100万人,每年需要吸引十多万软件从业人员,同时需引入3000名高层次人才。”
根据“新就业人员租住有保障,人才住房拎包入住”的原则及服务人群,南京高层次人才公寓面积在100平米以上,青年(创业)公寓主要针对单身族,约为40平米左右,两者均可“拎包入住”。
本文来源:江南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