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理财产品?

被财新“穿透”防线,卖保险的安邦还“保险”吗?
&&作者:许俊
&&出处:艾媒网
&&阅读:23982次
摘要安邦在5月3日正式发文起诉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财新传媒和加拿大财新特约作者郭婷冰。
&  近日,安邦保险集团麻烦不断,先后传出其董事长吴小晖因涉民生银行千亿贷款案被抓,海外并购已全部叫停。随后被财新传媒一文《穿透安邦魔术》引爆金融圈,指安邦集团涉嫌虚假注资、&幼蛇吞巨象&式的控股等,截至目前,安邦正式起诉财新传媒,事件进一步升级。
  死磕!安邦起诉财新传媒及胡舒立
  日,《财新周刊》封面文章,刊登了一篇关于安邦的深度报道《穿透安邦魔术》。报道称,2014年安邦为满足监管要求一举增资499亿元,通过101家公司可上溯到86名个人股东,均为安邦保险集团实际控制人吴小晖&在浙江老家的亲属团&。凭借循环出资放大资本,涉嫌利用自己控制的保险资金&虚假注资&。
  4月30日,安邦官网发布声明称将起诉财新,称其&多次对公司董事长吴小晖进行人身攻击&,并称关于吴小晖&有过三次婚姻&、&夫妻关系已确认中止&等报道不实。
  5月1日,财新回应安邦的声明,指出安邦以&决定起诉&为由,污指财新出于自身经济诉求对其攻击抹黑。财新称其为罔顾事实的构陷之举,完全缺乏法律依据。
  随后,安邦在5月3日正式发文起诉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财新传媒和加拿大财新特约作者郭婷冰。
安邦5月3日发公开信正式起诉财新传媒及胡舒立&
  安邦概念股集体杀跌
  受安邦保险集团及董事长吴小晖不利传闻影响,自4月28至5月2日&安邦系&个股全线低迷,截至5月2日收盘,金融街下跌3.74%,东阿阿胶跌2.93%,金地集团跌3.29%,万科A下跌1.54%,中国建筑跌0.43%,而5月3日早盘各股亦出现继续下跌情况。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安邦及其旗下公司共持有以下上市公司股票:
  作为&举牌式投资&的代表企业之一,安邦保险近些年在市场具有较大号召力,以至于市场一度出现&安邦概念股&现象,但近日在投资者担忧情绪影响下,安邦概念股持续整体受挫,这里面跟安邦丑闻不断是否有什么关联呢?后续对股价又有什么影响?
  对此同花顺评论名家刀锋对艾媒网表示:&安邦为何不直接回应关于虚假注资的争议,而突出&夫妻关系已确认中止&的谣言呢?这里面或者有什么故事,但目前安邦概念整体崩盘的概率几乎为零。&
  他补充道:吴小晖的筹码是&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因为金融的本质是信用,一旦跟腐败上沾边产生信用危机,必然会引发链式反应。若资产规模超万亿的安邦系全线崩溃,一场局部金融危机或不可避免。&相信高层领导对此早已未雨绸缪。持有安邦股票和安邦保险产品的朋友,不要过于担心。&
  安邦保险发展史揭秘
  据了解,安邦保险的前身安邦财险成立于2004年,由上汽集团联合中石化等数家央企设立,最初的注册资本仅5亿元。不过,随后在股东雄厚资本实力的支持下,成立之后的安邦财险接连增资,2009年时已至51亿元。2011年9月再度增资至120亿元。
  据其2016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安邦保险总资产规模已达2.24万亿元。安邦保险目前的版图架构中,包括了产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险、国内资产管理公司、香港资产管理公司、保险销售、保险经纪,此外业务触角还包括了成都农商银行、邦银金租等。
  从2014年至今,安邦保险海外并购一直不断,其先后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及Lloyd银行、韩国东洋人寿、荷兰VIVAT保险公司、韩国安联保险、韩国友利银行等。
  而在其收购历程中还发生一件金融圈闹剧,2015年11月,安邦保险&半路截胡&万豪国际集团,愿以1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喜达屋。此后,双方就报价来回过招,最后将收购总价飙升至约141亿美元。当外界质疑安邦保险以如此高的收购价参与此次投标是否值当之时,安邦保险突然宣布退出,这个中原因至今还众说纷纭。
  此外继放弃收购美国喜达屋酒店与度假村国际集团后,安邦在美收购再次遭遇挫折。今年3月,因受到美国国会批评,安邦保险进军美国房地产受挫,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的公司暂停与安邦保险协商在纽约的房地产项目。
艾媒报告中心公众号海外并购:安邦落子七处 为何在不断买买买?
来源:投资时报
作者:邓妍
  鲍勃?迪伦?
  当瑞典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13日下午1时,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美国音乐人鲍勃?迪伦,这个答案,多少有些超乎大众想象。尽管,鲍勃?迪伦“黄袍加身”的标签,实则还有诗人和作家。
  在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萨拉?丹纽尔看来,50多年来,迪伦一直在重塑自己,不断创新。
  “重塑自己,不断创新”,成就了鲍勃?迪伦,也成就了一干近年间不断在海外市场屡有作为的中国企业。从耳熟能详的复星、万达、海航,到低调潜行的联想控股以及一大波接踵而出的中国保险企业,似乎都在如是践行,其中,安邦保险集团无疑是代表性样本。
  被外界一直视为“神秘”的安邦,至今的海外布局究竟几何?
  它的发展对标是谁?
  未来,它还将有哪些举动?
  带着上述疑问,《投资时报》首次将安邦海外投资逐一复盘,并结合标点财经研究院大数据研究结果,深度解密背后玄机。
  海外版图落子七处
  “美利坚者,盖资本必争之地也”,安邦西洋之途首站,便定于此。《投资时报》对安邦海外版图迄今为止落子七处的复盘,也始于斯。
  日,安邦保险集团宣布以19.5亿收购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大楼,拉开了西游序幕。
  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岛(000402,)(000402,)核心地段的华尔道夫酒店,自始建即为纽约之地标建筑之一,亦是纽约主流社交活动的中心地带。一家中国企业竟对如此地标展开收购,其轰动效应,无疑可观。
  这一交易创美国酒店相关交易的最高金额纪录。但相关测算显示,若按建筑面积计,包括酒店、住宅公寓及底商购物中心,整笔交易面积在16.5万平方米左右,每平方米价格约1.2万美元,约合7.3万元。这一数字,甚至低于北京核心区价格。
  美洲一役后,安邦连续鏖战欧罗巴。
  日,安邦保险集团宣布收购比利时FIDEA(斐迪亚),这是中国保险企业首次100%股权收购欧洲保险公司。FIDEA是比利时保险市场的知名品牌,拥有一百多年经营历史,主要通过多元化分销渠道向个人客户和公司客户提供综合性保险服务,长期以来均保持充足的偿付能力。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FIDEA一战的目标,安邦意在紧随客户“走出去”的步伐,未来给中国客户在欧洲提供覆盖人寿保险、养老险、健康保险、财产保险及资产管理在内的多项服务。
  让众多中国同行及投资圈颇为惊讶的是,FIDEA之后,安邦竟然二进比利时。短短两月,12月16日,安邦保险集团宣布收购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这是该公司又一次以100%股权收购久负盛名的比利时金融机构。
  开业至今已260多年的劳埃德银行,主要面向高端私人银行和企业客户,提供存和资产管理等和服务。《投资时报》获得的资料显示,安邦集团此举,将致力于将其与FIDEA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与此同时,安邦亦将凭借对个人和中小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专业经验,以比利时为起点,逐步覆盖整个欧洲,在欧洲范围内为当地客户及中国客户提供完美的服务体验。
  欧罗巴第三站,安邦放在了风车之国。
  日,安邦保险集团宣布正式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进军荷兰保险市场。
  此战,并不轻松。
  《投资时报》了解到,同时参与投标的还有瑞士再保险、ASR保险公司与国际著名基金CVC、GIC组成的联合体等。安邦最终以其共赢的商业模型、优秀的长远方案与成熟的全球化战略,在公开公平透明的竞争中胜出。
  公开信息显示,VIVAT是荷兰领先的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拥有100多年经营历史,是SNS REAAL N.V.―荷兰100%国有银行及保险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凭借强大分销网络的多品牌分销策略,VIVAT保险公司业务遍及保险市场各大板块,且在定期寿险市场长期处于领导地位。
  在安邦看来,收购后,该公司将可借助其各个品牌进入当地多个保险板块,整合多种资源,通过客户资源共享,同步为欧洲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美洲至欧洲,安邦下一步的落子是,返回亚洲。
  仅在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的第二天,日,安邦保险集团宣布收购韩国东洋人寿并保持东洋人寿地位。这是中国公司首次进入韩国保险市场。
  韩国东洋人寿成立于1989年,总部位于首尔,是韩国保险领域快速成长的中型保险公司,尤其在理财、人寿保险、年金产品方面颇具竞争力。2009年10月,东洋人寿成为韩国首先公开上市的险企。记者获悉,此次收购,低于1。
  日深夜,根据外媒报道,安邦海外投资再下一城。其以每股26.8美元,收购美国信保人寿保险公司。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收购美国人寿保险公司。成立于1959年的信保人寿,2013年12月在上市,拥有50个州的保险销售牌照,主要为客户提供年金和寿险服务,其2014年的固定年场占有率位居全美第六,经营状况良好。
  随着时间轴向前推移,迈入2016年,安邦再有新措。
  2016年4月,安邦保险海外子公司与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 SE)在韩国联合宣布,安联集团向安邦保险海外子公司出售韩国安联人寿和韩国安联资产管理。《投资时报》获悉,韩国安联保险成立于1954年,系韩国第二历史悠久的人寿保险公司,于1999年被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收购后易名。至2015年底,其总资产约150亿美元,RBC为174.9%,在韩国拥有110万客户,是一家信誉卓越的保险公司。
  资本共赢是为主因
  尽管上述交易尚存未完结者,但安邦分布于美欧亚三洲的海外七粒棋子图谱,已轮廓清晰。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2015年中,安邦保险集团曾制作一款H5“安邦下西洋”,磅礴气势中,“古有郑和以物产交游列国,今有安邦以资本共赢各邦”的语句让人印象分外深刻。
  “资本共赢”,无疑是安邦海外投资的主要目标。
  从第一宗海外投资华尔道夫酒店大楼起,翻看历次安邦集团对外投资报道的总资产口径,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规模从彼时的7000亿元人民币增至8000亿元,再至今时今日的19710亿元人民币。
  如此上涨曲线,刻画出中国险企步入“十年”的一个典型快速成长性案例。
  公开信息显示,安邦保险目前在全球已聘用3万多名员工,拥有超过3500万客户和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是中国最具盈利能力的保险公司之一。业务领域涵盖寿险、财产险、健康险、养老险、银行和资产管理。而通过海外收购合作,搭建全球保险服务网络,安邦亦在逐步实现全球客户服务的战略协同效应乃至“资本共赢”。
  可供参考的案例有二。
  其一为荷兰VIVAT保险公司。在被安邦保险集团收购1年后,原本亏损的VIVAT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业绩表。日,VIVAT公布上半年业绩通报―实现净利润超过5.78亿(约合43.12亿元人民币),偿付能力II达到182%,在市场中处于领先位置。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扭亏为盈的背后,是安邦保险对VIVAT进行全方位战略评估之后,有针对性地将先进的管理经验输入给VIVAT,包括全面引入共赢的商业模型、打造更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聘请更专业的国际管理团队、更贴近市场的激励机制、简化的运营流程和标准化的评估机制,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案例之二系韩国东洋人寿。在并购完成后不到一年,东洋人寿就交出自1989年成立以来的最佳业绩,创下历史纪录。该公司披露的上半年业绩显示,今年1至6月,实收保费收入达3.7万亿韩元,同比增幅高达90.7%;实现净利润1518亿韩元,同比增长19%,整体实收保费收入和净利润已经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79.6%和96%。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在安邦集团对外传播中,几乎每次海外收购案的内容发布最后,通常都会有这段表述―“未来还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按照既定的国际化战略,整合全球资源,逐步搭建全球网络,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如此留白,无疑给接下来的海外战略,留下无限遐想空间。
  为何在不断买买买
  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有不少提问―保险资金为什么要海外收购?为何要摩肩接踵地举牌?
  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尽管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保险业依然呈高速发展态势,其中尤以寿险公司表现抢眼。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保险业总资产达14.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42%,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11.7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75%;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29%,其中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42万亿元,同比增长50.32%。
  除原保险保费外,寿险公司上半年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主要为万能险)8103.2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47.30%;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545.22亿元,同比增长94.65%。
  标点财经研究院携手《投资时报》此前对各寿险公司上半年保费收入进行的排名和分析显示,半年度规模保费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分别为国寿股份、安邦人寿、平安寿险、华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和谐健康、太保寿险、人保寿险、泰康以及新华。
  其中,规模保费超过千亿元寿险公司的有6家。规模保费收入前十中有两家排名大幅蹿升,分别是安邦人寿以及和谐健康,均出自“安邦系”。
  和谐健康上半年规模保费为1065.65亿元,同比大增570.91%,排名第6,与2015年同期相比跃升了11位,与2015年年底相比前进7位;安邦人寿排名则由2015年底的第9位升至今年上半年的第2位,超越平安寿险坐上第二把交椅。截至6月底,安邦人寿年内规模保费达2283.80亿元,在76家寿险公司中所占份额达到10%,同比增幅高达433.42%。
  《投资时报》研究员对保费结构作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该公司上半年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达1745.98亿元,为行业内最高,且远远抛离其他公司,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6倍。
  “钱太多,资产增长得太快,必须得买买买”,这是投资界对保险公司近两年对外投资行为日益稠密的经典描述,否则,依然停留在过往盈利模式中,险企恐难以覆盖日益增加的资金成本。
  除此之外,的波动,亦是包括险企在内的中国企业加速海外投资的另一主因。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横扫海外市场的安邦果然先知先觉,从2013年底开始喊话要加息,到2014年10月安邦开始砸钱全球买买买,安邦收购最强势的阶段,恰是人民币这些年最值钱的时候,完全是此时不花更待何时的节奏。”这是一家第三方机构在分析走势时,写就的一段文字,言简意赅,却从另一个角度折射了近两年中国企业为何频频走向海外的要旨。
  从2013年底汇率1比6.05,到日汇改前的1比6.11,整整20个月,人民币几乎未有波动的时间窗口,给了一众全球买买买的中国企业最佳时机。若至近期,1:6.7左右所创下的6年以来人民币最低区间,无疑意味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成本大幅飙升。
  接下来,安邦还会怎样?中国险企又会有何新举动?
  “这是创新的时代,而不是保守的时代,这是行动的时代,不是空谈的时代。”日,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最新一次公开活动的演讲内容,更像是对未来的宣言。他强调,在“中国梦的大时代”的背景下,保险企业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期待。而未来,安邦还将在产品端、运营端和资产端三方面创新,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没有创新,就没有华为,就没有巴巴。今天的保险业,只有创新,才能产生中国保险业的华为,中国保险业的阿里巴巴。”
  显然,吴小晖的演讲,还暗扣未来安邦所向。
  如果说安邦刚出海时,关乎其锁定标的的商业逻辑猜测颇多,就像鲍勃?迪伦的代表作品《答案在风中飘》般缥缈,那么,至今,类似出海行为己属常见,从多路险资到万达、海航,理由渐次被论证,它们已仿若行走在鲍勃?迪伦另一 代表作品《时代在变》中,只待一步一步,加以实施。
  “道路在重启,瞬间万变,后来者居上,畅游其间;规则如幻梦,昙花一现,荣光在此刻,昔日重演,那最初的人将坚持到最后一刻,因为时代,时代在变。”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李丽梦&RF13188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已有&0&条评论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当前位置: >
> 安邦保险老板是谁?幕后老板大揭秘
安邦保险老板是谁?幕后老板大揭秘
时间: 09:52:14来自: 喜投网资讯编辑: 喜投网小编阅读:9947
摘要:安邦保险是中国保险行业大型集团公司之一,安邦保险涵盖财产险、人寿险、健康险、资产管理、保险销售、保险经纪等多项业务,发展至今是中国分支机构最全的保险集团之一。那么安邦保险老板是谁呢?一起来看看。
安邦保险老板是谁吴小晖--董事长兼CEO吴小晖,男,1966年10月出生于浙江温州平阳人,安邦保险集团原董事长兼CEO,早年在温州平阳县工商局工作,其后经商。1996年成立联通租赁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旅行者汽车集团,这两家公司后来成为安邦的发起股东。日,胡茂元卸任安邦董事长,吴小晖开始走上前台,出任安邦董事长和总经理至今。不过在日,安邦保险集团声明: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先生,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已授权集团相关高管代为履行职务。日,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从日起至日中国保监会对安邦保险集团实施全面接管,为期1年。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指控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犯集资诈骗罪、职务侵占罪一案。安邦保险幕后老板卓--执行总裁一位卓姓女子,多年来与“安邦系”关系密切。从2001年开始,卓开始担任旅行者公司的执行总裁。旅行者公司还是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卓也曾在2006年4月至2010年8月,出任该行董事。卓还担任过北京集德创新广告有限公司(下称集德广告)董事长 。卓还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是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2亿元的“标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标投集团”)。标投集团起初的股东为两个自然人:卓1.2亿元,占股60%;陈小鲁0.8亿元,占股40%。标投集团一直是安邦保险发起股东“上海标准基础设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标基)的唯一股东,直到2014年才发生改变。日,标投集团股权变更,卓退出。陈小鲁--董事陈小鲁是安邦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陈小鲁是陈毅元帅之子,粟裕大将之婿。1946年,他生于山东。他曾任海南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标准国际(天津开发区)投资管理公司(下称标准国际)总经理、北京标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下称标国顾问)董事,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等等。安邦自2004年成立以来,陈小鲁一直担任公司的董事,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安邦“真正的老板”。在股权关系上,陈小鲁表面上已经不掌握安邦集团的股权了。只不过,在日,安邦保险集团最新的董事会成员变更后,他依然担任着董事职务。日,因病救治无效,在海南三亚301医院辞世。相关阅读:
上一篇:没有了
喜投网转载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喜投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喜投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喜投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喜投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客服热线(工作时间 9:00-20:30)
400-788-9566
版权所有:深圳市喜投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安邦出事了,买了30万理财产品会不会完蛋?【安邦保险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196贴子:
安邦出事了,买了30万理财产品会不会完蛋?收藏
安邦出事了,买了30万理财产品会不会完蛋?
陆金所投资理财产品丰富多样,产品包括固定类,基金,保险,股票等更多品类.注册用户超3600万,累计为客户赚取600亿,稳稳的陆金所,稳稳的理财
放心吧,保监会接手,客户的利益至少比在吴手里要稳得多。
啥时候到期
我也买了三十万、18年十月到期
接管了到期就应该还吧
我也买的到2019年12月
我也到19年12月份
我30 w19年8月到期,不知道到时候会怎样
麻烦大了,安邦
没啥事 放10000个心
安邦保险,重症轻症双重保护,疾病确诊即赔付!轻症即豁免后期保费,保118种重疾+高赔付达100万,28天-55周岁均可投保.
大哥,这个有保险法保护的。国家要接盘的!
我也买了,今年11到期
好担心,不晓得我这个姓吴的干了什么?
我也买的共赢3号,不过今年10月份到期,这两天的消息太让人担心,怕到时候本金利息不能兑付,银行说的很[url]http://发 表[/url]好。
核心问题是保险资金运作异常混乱,不少资金疯狂离境,保监会监管也不到位。问题不可能不大。保险公司借新账还旧账,现在的问题老百姓不愿意再添窟窿,那么问题完全爆发了
去年底刚第一次买,就碰到这样的等满一年看情况,而且满一年退保赔付2%,和一年的收益(剔除那个初使费用1%)差不多,退的话本金应该没问题,如果一直5%的收益的话,还有点小利息
如果证监会一年内搞的还好,就看情况退不退保
刚发现是退现金价值
刚发现是退现金价值
国家兜底 放1000个心
摘要: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展改革部主任何肖锋撰文称,从严监管是维护监管权威、履行监管职责的重要条件,只有从严监管,才能形成正确的市场预期和导向。公司治理内部制衡只能解决股东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对个别保险机构激进经营、赌博式资金运作,甚至利用保费注资等违法问题,受暴利驱动,仅靠行政监管已很难奏效。因此,对于经营严重资不抵债的,要敢于破产清算,让股东血本无归,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投资的正常新陈代谢机制,让股东敬畏市场;对于搞虚假注资甚至用保费注资等严重违法行为,要敢于移送司法处理,唯有如此,才能让股东和职业经理人敬畏监管。
会完蛋 血本无归的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涉嫌严重违纪 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07:03:10证券日报本报讯4月9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纪委获悉,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他是迄今为止金融系统被调查的最高级别的官员。
放心吧!我的2月25日到期,26日本息足额到账!
我有一份长寿稳赢今年2月到期,还想继续放里面,可行吗?
保监会接管是为了引入社会优质资本,如果一年内没有达到预期,会申请继续接管1年,现在是保监会是股东,后期有机构接管会转移股权的
在保监会寥寥数语的通告上,接管原因是“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可见安邦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登录百度帐号安邦保险被接管,你的保单是否安全?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安邦保险被接管,你的保单是否安全?
安邦保险被接管,你的保单是否安全?
【金融曝光台315特别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买理财遇飞单的案例屡见不鲜,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安邦保险被接管,你的保单是否安全?
  文/紫月 图/网络供图
  最近,保险业悬了大半年的靴子终于落地了。安邦保险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涉嫌经济犯罪被公诉,安邦集团被保监会接管。
  自2005年保险保障基金成立以来,正式被保监会接管的保险公司只有新华人寿和中华联合保险。前者因为原董事长关国亮挪用巨额公司资金,后者因为公司发生巨额亏损和偿付能力不足。此次接管安邦保险,也是“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显然并不关心资产近两万亿的安邦该如何收拾残局,最关心的莫过于“安邦出事,我的保单怎么办?”
  首先,拥有超过3500万名客户和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的安邦保险出事,确实牵动人心,不过大家完全不必要慌张。因为前车之鉴让我们看到,两家被接管的保险公司全都安全着陆,没有走到破产的那一步。安邦被接管之后,结果应该也差不多,保险保障基金会出人出钱帮忙打理,“在安邦保险接管期满,如果公司经营基本稳定、相关资产处置基本完成、主要战略股东完成注资,接管工作组向保监会报送评估报告,经批准后可以结束接管。”
  其次,保险合同是否有效?保监会之所以出手接管,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让管理层的问题影响到公司的兑付能力。所以不论保险公司如何变更,是变更大股东还是重组,只要保险合同在有效期内,保险保障权益都不会改变。出了险,该怎么补偿一分钱都不会少。
  再次,万一安邦破产了,怎么办?保险公司破产的几率非常非常小,在中国还从来没有发生过。保险牌照的稀缺性,决定了一定会有资本愿意接盘,所以这方面大可放心。
  当然了,凡事都有万一。退一万步讲,安邦真的破产了,怎么办呢?虽然保险公司不保险了,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质疑保险的必要性。为了让消费者的利益不因保险公司的倒闭而受到损害,国家已经从法律层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最后,、、等多家安邦保险集团及其下属各主体持有股份的纷纷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收到股东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来的书面通知,安邦保险集团及其下属各主体总体经营稳定,有充裕的现金储备,近期没有减持公司股票的计划。所以大家尽可以放心。
  所以,保险产品该买还是要买的。只要你的合同在有效期内,就会受到法律保护,即使保险公司没了,也不怕,总会有“接盘侠”出现让你安枕无忧。
责任编辑:谢海平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邦财险能不能倒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