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点有利于扩大内需么

个税起征点若提至5000元,谁将受益?_经济新闻·速读_新京报电子报
B12:经济新闻·速读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数字版首页 >
第B12:经济新闻·速读
个税起征点若提至5000元,谁将受益?
日 星期三 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李蕾&李媛)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历来是两会的热门话题,今年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以减轻居民负担,拉动内需。有税收专家亦指出,上调个税起征点可以减少纳税人群,受益的还是普通工薪阶层百姓。  代表:艰难养家者还在缴个税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可以起到增加工资,藏富于民的作用。  董明珠在其议案中指出,20多年前,个税的起征点大约为月工资的13.3倍,个人所得税主要向少数高收入者征收,而如今,处于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成为征收主体,违背了个税征收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则。  她同时表示,物价上涨特别是高额的房价,已经使公众特别是收入较低的群体,明显感到生活开支的压力。3500元在很多城市只能维持起码的生存,相当多的人的工资还没有或不能提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起到增加可支配收入、缓解生活压力的作用,也有利于扩大内需。  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也建议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以上,并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与统计部门公布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钩,建立按年度调整的科学化、动态化机制。  张育彪认为,个税起征点四年不变,根本没有考虑吃、住、行等基本家庭支出的大幅增长。3500元在当前已经远低于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全市在岗职工人均月收入。这意味着在这些城市里,拿着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收入、拖家带口艰难养家的人群还在缴纳个人所得税。  专家称应设置弹性个税起征点  据媒体报道,此前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曾表示,现在交个税的人很少,只有2800万人,占整个人口总数的不到2%。  而在2011年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500元时,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曾表示,工薪收入者个税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有约6000万人不需要缴纳个税。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理论上讲,随着个税起征点的提高,纳税人群会不断减少,不过从2011年以来,中国人的工资水平提高不少,依法照章纳税的人也不断增加,因此,提升至5000元,具体纳税人数减少多少还需反复推算。  刘桓认为,如果提高个税起征点到5000元,那么受益人群就是工资水平在元的这部分人,在大中城市中,这个工资水平不算高,因此,提高起征点受益者还是普通工薪阶层百姓。  刘桓建议,应该综合考虑物价因素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设定系数,进行动态和弹性调整个税起征点。<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个税改革下半年“加速度” 这四大焦点和百姓密切相关
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财经app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中国新三板APP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
似乎在社会中形成了一种观念,中国个税只有“起征点”有问题,中国个税的问题只有通过提高“起征点”才能解决,而人们恰恰忘记了早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便提出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目标——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这不能不说,因为过度关注个税“起征点。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日前表示,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不公平的,并非改革方向。“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长期关注个税改革的全国政协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表示,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渠道,“高收入者多缴、低收入者少缴或不缴”才能体现纳税公平。单纯提高个税“起征点”后,工薪收入高的群体缴税额度降低更多,确实有违公平。 有业内人士测算,当前每月工资5000元的员工每月缴纳个税45元;月收入2万元的缴纳个税3120元。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日前表示,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不公平的,并非改革方向。“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记者多方采访代表委员和业内专家,解读个税改革焦点。
(记者李蕾)3月3日,新京报记者获知,全国政协委员、华工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沙振权建议上调个税起征点。财政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8618亿元,同比增长16.8%;2014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为7377亿元,同比增长12.9%;2013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为6531亿元,同比增长12.2%。
提高个税起征点成了近几年两会高频词,也是民众十分渴盼解决的问题;且每年两会期间总有不少专家学者就提高个税起征点发出强烈呼声。但从2011年我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0元调至3500元后,个税起征点在连续近5年时间里“岿然不动”。
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让工薪阶层有更好的消费能力,也有利于扩大内需。” 曹德旺:个人所得税应至少1万起征 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在2014年“两会”期间称,个税起征点至少调整到1万以上。“现在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我员工的平均收入是6000多元,基本上都要被征收个税,这当然减少了他们的收入。
全国政协委员、华工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沙振权。□本版统筹 周秋敏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郭苏莹 特派北京记者 周秋敏 吴瑕 刘宇雄 刘军  个税起征点调整在全国两会上再度被提起。
点击查看更多
方星海表示,扩大开放是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银行业要加大信贷资源配置力度,支持企业合理需求,避免一刀切和简单化”
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对养老基金入市会产生哪些影响?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机遇。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现在企业拟IPO热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业对于是否要冲层保层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A股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核心组成部分,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上下互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
24小时点击排行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81166
传真:81900
邮箱:finance@chin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牡丹科技楼A座2层 北京国新汇金股份有限公司个税起征点从3500提至5000,但依旧难改“劫贫济富”之嫌个税起征点从3500提至5000,但依旧难改“劫贫济富”之嫌企创网百家号企创网:只有死亡和税收是不可避免的。——富兰克林个税改革、社保改革、公积金改革三样改革,应该说是与普通百姓生活最息息相关的三件事。中国已经有近14亿人口,2017年缴纳个税人数约3000万(避税人员不可谓不多),参与社保人数超9亿(以养老保险为参考),参与公积金人数超1亿人。而为什么个税的缴纳痛感明显又要高于社保和公积金呢?原因也很简单,社保和公积金分别直接对应个人利益(养老、医疗、购房),而个税作为税收的一种,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看来,更像是一种纯粹的义务付出。更为关键的是,个税的缴纳比例还非常之高。6月19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是一次根本性变革。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最大的价值,莫过于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上一次个税起征点的调整要追溯到2011年9月,当时中国个税免征额由2000元调至3500元。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免征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而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我国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区间对应不同的税率,税率最低档为3%,最高档为45%。所以影响个税缴纳数额的两大因素,起征点和纳税比例,起征点更多影响是相对低收入人群(月薪5000以下),而纳税比例更多影响的是相对中收入人群(月薪10000元以上)。2012年全国个税收入仅5820.24亿元,而2017年已达到11966亿元,累计增长6145.76亿元。正是由于这个迅速扩大的个税纳税资金量,推动了此次的个税改革。当然,全国各界有识之士,纷纷在两会等会议上提交关于个税改革的建议建言,也是功不可没,比如——许家印以恒大为例,“我们去年交税420亿,其中缴纳个人所得税22亿。我们有12.7万员工,如果把起征点调到一万元,就有10.2万人免交个税,占恒大员工数量80%。这个占比是比较高的,全国工薪阶层的薪酬水平和比例,应该也是差不多这样。”董明珠认为,目前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起征点为3500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偏低。这一方面,不利于扩大内需,鼓励居民消费等调结构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不利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同时,依据个人所得征税,没有考虑其所供养的家庭无收入人员。刘强东也发表过建议将个税起征门槛提升到一万元的相关建议。让各界都很为之“头痛”的个税,为什么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呢?归根结底,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征收方式落后:个税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矛盾,但就目前的实际操作结果来看,并未起到相应的作用。目前缴纳个税的主体,基本上以大城市上班族白领为主。那么无论其月收入是1万还是2万,这几乎都是他全部的收入来源。而与此同时,社会的真正富裕阶层, 却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巨大收入的同时还可以轻易逃避个税,比如将薪资设定为极低(如一元),然后通过资本市场的股权交易变现资金。生活压力最大的城市上班族缴纳了大量个税,而个税又并未有合理方式补贴给真正的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又可以轻易逃过个税,形成了“三输”的局面。二、未充分考虑家庭收入因素:目前税收制度相对完善的西方国家,税收主体多数是家庭而非个人。举例来说,两个同样月薪10000元的打工者,一个是未婚未育,且父母也尚处于中年的持续收入阶段;另一个却是家中的收入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收入微薄。那么此时针对两个家庭情况截然不同的人,征收同样的税收,显然结果会大不相同。三、未充分考虑地域巨大差异:依照多方媒体与招聘机构的最新工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平均薪资已超8000元,北京上海更是到了10000元的关口。而同期,四线城市的平均薪资还处于3000元+的阶段。看上去一线城市收入是四线城市的2~3倍,但是房价动辄是四线城市的5~10倍,其它生活成本也都存在巨大差异。换而言之,即使是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对于一线城市的工薪阶层而言依旧是非常明显的“劫贫济富”。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水平和平均薪资设定不同个税方案,是个税改革的必经之路。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针对万元以下的收入人群征收个税,其本身的意义并不太大?原因也很简单,如果一个税前月薪10000元的上班族,无论公司还是个人都依法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之后,那么他们的实际到手收入本身就已经不高。当然,现行的社保制度对于企业的负担同样巨大,这里我们暂且不谈这个话题,先只讨论个税问题如下图所示,我们看在主要城市按照当地缴纳标准缴完五险一金之后,标称10000元的工资就已经只剩下了7000多元。而在动辄房价50000元+,房租3000元+的一线城市里,这样的实际到手收入生活其实非常拮据。所以这也难怪,之前刷屏网络的,上海大爷相亲角发表的“月薪一万是讨饭”言论。不考虑实际生活成本、经济压力和家庭情况的一刀切个税方案,只会进一步加剧职场人的痛苦指数。既违背初衷,又背离民意。当然,无论如何,历经7年之后,中国的个税改革能够有此实质性的进展,还是十分令人欣慰,虽然上文当中我们找出了个税目前依旧面临的非常多的问题,而起征点上升至5000元更是远远没有达到工薪家庭的预期。但是从实际的结果看,以月薪10000元的职场人而言,经过此次税改,每月的实际到手收入能够增加150元,已然也是殊为不易的。而此次提高个税起征点,更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原本薪资收入在3500元~5000元之间的低收入人群,他们从原来的需要缴纳个税,变为了不需要再缴纳个税。虽然金额依旧只有几十元,但是有句话说的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领域的改革,初期总是谨小慎微,步步为营的。但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成为推动社会真正向前发展的动力。我们希望有朝一日,个税真正能够实现,它诞生时“有效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的初心。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企创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企创+,关于企业、创业相关的一切!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个税起征点从3500提至5000,但依旧难改“劫贫济富”之嫌
企创网:只有死亡和税收是不可避免的。——富兰克林
个税改革、社保改革、公积金改革三样改革,应该说是与普通百姓生活最息息相关的三件事。中国已经有近14亿人口,2017年缴纳个税人数约3000万(避税人员不可谓不多),参与社保人数超9亿(以养老保险为参考),参与公积金人数超1亿人。
而为什么个税的缴纳痛感明显又要高于社保和公积金呢?原因也很简单,社保和公积金分别直接对应个人利益(养老、医疗、购房),而个税作为税收的一种,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看来,更像是一种纯粹的义务付出。更为关键的是,个税的缴纳比例还非常之高。
6月19日,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是一次根本性变革。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最大的价值,莫过于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上一次个税起征点的调整要追溯到2011年9月,当时中国个税免征额由2000元调至3500元。
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免征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而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我国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区间对应不同的税率,税率最低档为3%,最高档为45%。所以影响个税缴纳数额的两大因素,起征点和纳税比例,起征点更多影响是相对低收入人群(月薪5000以下),而纳税比例更多影响的是相对中收入人群(月薪10000元以上)。
2012年全国个税收入仅5820.24亿元,而2017年已达到11966亿元,累计增长6145.76亿元。正是由于这个迅速扩大的个税纳税资金量,推动了此次的个税改革。当然,全国各界有识之士,纷纷在两会等会议上提交关于个税改革的建议建言,也是功不可没,比如——
许家印以恒大为例,“我们去年交税420亿,其中缴纳个人所得税22亿。我们有12.7万员工,如果把起征点调到一万元,就有10.2万人免交个税,占恒大员工数量80%。这个占比是比较高的,全国工薪阶层的薪酬水平和比例,应该也是差不多这样。”
董明珠认为,目前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起征点为3500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偏低。这一方面,不利于扩大内需,鼓励居民消费等调结构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不利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同时,依据个人所得征税,没有考虑其所供养的家庭无收入人员。
刘强东也发表过建议将个税起征门槛提升到一万元的相关建议。
让各界都很为之“头痛”的个税,为什么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呢?归根结底,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征收方式落后:个税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矛盾,但就目前的实际操作结果来看,并未起到相应的作用。目前缴纳个税的主体,基本上以大城市上班族白领为主。那么无论其月收入是1万还是2万,这几乎都是他全部的收入来源。而与此同时,社会的真正富裕阶层, 却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巨大收入的同时还可以轻易逃避个税,比如将薪资设定为极低(如一元),然后通过资本市场的股权交易变现资金。生活压力最大的城市上班族缴纳了大量个税,而个税又并未有合理方式补贴给真正的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又可以轻易逃过个税,形成了“三输”的局面。
二、未充分考虑家庭收入因素:目前税收制度相对完善的西方国家,税收主体多数是家庭而非个人。举例来说,两个同样月薪10000元的打工者,一个是未婚未育,且父母也尚处于中年的持续收入阶段;另一个却是家中的收入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收入微薄。那么此时针对两个家庭情况截然不同的人,征收同样的税收,显然结果会大不相同。
三、未充分考虑地域巨大差异:依照多方媒体与招聘机构的最新工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平均薪资已超8000元,北京上海更是到了10000元的关口。而同期,四线城市的平均薪资还处于3000元+的阶段。看上去一线城市收入是四线城市的2~3倍,但是房价动辄是四线城市的5~10倍,其它生活成本也都存在巨大差异。换而言之,即使是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对于一线城市的工薪阶层而言依旧是非常明显的“劫贫济富”。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水平和平均薪资设定不同个税方案,是个税改革的必经之路。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针对万元以下的收入人群征收个税,其本身的意义并不太大?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一个税前月薪10000元的上班族,无论公司还是个人都依法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之后,那么他们的实际到手收入本身就已经不高。当然,现行的社保制度对于企业的负担同样巨大,这里我们暂且不谈这个话题,先只讨论个税问题
如下图所示,我们看在主要城市按照当地缴纳标准缴完五险一金之后,标称10000元的工资就已经只剩下了7000多元。而在动辄房价50000元+,房租3000元+的一线城市里,这样的实际到手收入生活其实非常拮据。
所以这也难怪,之前刷屏网络的,上海大爷相亲角发表的“月薪一万是讨饭”言论。不考虑实际生活成本、经济压力和家庭情况的一刀切个税方案,只会进一步加剧职场人的痛苦指数。既违背初衷,又背离民意。
当然,无论如何,历经7年之后,中国的个税改革能够有此实质性的进展,还是十分令人欣慰,虽然上文当中我们找出了个税目前依旧面临的非常多的问题,而起征点上升至5000元更是远远没有达到工薪家庭的预期。
但是从实际的结果看,以月薪10000元的职场人而言,经过此次税改,每月的实际到手收入能够增加150元,已然也是殊为不易的。
而此次提高个税起征点,更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原本薪资收入在3500元~5000元之间的低收入人群,他们从原来的需要缴纳个税,变为了不需要再缴纳个税。虽然金额依旧只有几十元,但是有句话说的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任何领域的改革,初期总是谨小慎微,步步为营的。但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成为推动社会真正向前发展的动力。我们希望有朝一日,个税真正能够实现,它诞生时“有效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的初心。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关于财经和创业的一切,微信公号:ckshikong
这里有关于城市的一切,微信公号:CHlvxing
今日搜狐热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若提至5000元 谁将受益?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历来是两会的热门话题,今年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以减轻居民负担,拉动内需。有税收专家亦指出,上调个税起征点可以减少纳税人群,受益的还是普通工薪阶层百姓。个税起征点若提至5000元 谁将受益?
代表:艰难养家者还在缴个税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可以起到增加工资,藏富于民的作用。
董明珠在其议案中指出,20多年前,个税的起征点大约为月工资的13.3倍,个人所得税主要向少数高收入者征收,而如今,处于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成为征收主体,违背了个税征收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则。
她同时表示,物价上涨特别是高额的房价,已经使公众特别是收入较低的群体,明显感到生活开支的压力。3500元在很多城市只能维持起码的生存,相当多的人的工资还没有或不能提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起到增加可支配收入、缓解生活压力的作用,也有利于扩大内需。
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也建议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以上,并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与统计部门公布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钩,建立按年度调整的科学化、动态化机制。
张育彪认为,个税起征点四年不变,根本没有考虑吃、住、行等基本家庭支出的大幅增长。3500元在当前已经远低于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全市在岗职工人均月收入。这意味着在这些城市里,拿着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收入、拖家带口艰难养家的人群还在缴纳个人所得税。
~ 专家称应设置弹性个税起征点
据媒体报道,此前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曾表示,现在交个税的人很少,只有2800万人,占整个人口总数的不到2%。
而在2011年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500元时,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曾表示,工薪收入者个税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有约6000万人不需要缴纳个税。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理论上讲,随着个税起征点的提高,纳税人群会不断减少,不过从2011年以来,中国人的工资水平提高不少,依法照章纳税的人也不断增加,因此,提升至5000元,具体纳税人数减少多少还需反复推算。
刘桓认为,如果提高个税起征点到5000元,那么受益人群就是工资水平在元的这部分人,在大中城市中,这个工资水平不算高,因此,提高起征点受益者还是普通工薪阶层百姓。
刘桓建议,应该综合考虑物价因素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设定系数,进行动态和弹性调整个税起征点。
全文链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