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养老保险交到哪里不够十五年,但我到了六十岁了怎么办

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怎么办?能领多少养老金可用公式自己算 | 北晚新视觉
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怎么办?能领多少养老金可用公式自己算
养老保险要缴费满15年,退休时才能领取养老金。这是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硬杠杠,可很多人由于年龄大、参保晚、中途失业、中断缴费等等原因,缴费时间非常短,还有的是断断续续的,等到自己临近退休时才发现,自己的缴费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5年,无法享受养老待遇!这可怎么办?
按月领取养老金需同时满足:累计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新华社发 程硕 制图
3种途径解决缴费年限不足
记者采访了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社保专家。 专家介绍,这个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第十六条中有明确写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结合北京市社会保险的具体情况,可以有以下几种解决途径:
一、对于非京人员,可以参照《北京市关于参保人员延长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养发[号)申请在京延长缴费至满15年或将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转回户籍所在地,并按照当地政策申领养老金。
二、对于京籍非农业户口人员,可将自己的社会保险关系转入户口所在街道办理延长缴费,继续缴纳至满15年;
三、对于京籍农业户口人员,可将自己的社会保险关系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继续缴纳至满15年。
提前退休怎么领养老金
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并不想干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而是想提前退休,可能在四五十岁就想辞职不干了,这种情况下,养老保险已经缴够15年,可是又没有达到领养老金的年龄。他们也很疑惑——我们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未来的养老保险待遇怎么享受?
专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明确规定若按月领取养老金需同时满足:1、累计缴费满15年;2、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以员工必须得等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才能申领养老金待遇。
那么,养老金待遇多少是此类员工非常关心的。在此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下“辞职不干”不等于“不缴纳社会保险”,一般意义上来讲,辞职不干是指不再有用人单位,从而也就不再有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第十条来缴纳社保,即“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接下来,员工也许会问这段时间是否要继续缴纳社会保险呢?根据《北京市养老保险规定》(183号令)中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员工可以大致算出不同缴纳基数和缴纳年限对最终养老金的影响程度。可以以此来判断辞职不干之后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的这段时间个人是否要继续缴纳社会保险。
按月领取养老金需同时满足:累计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新华社发 程硕 制图
3种途径解决缴费年限不足
记者采访了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社保专家。 专家介绍,这个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第十六条中有明确写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结合北京市社会保险的具体情况,可以有以下几种解决途径:
一、对于非京人员,可以参照《北京市关于参保人员延长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养发[号)申请在京延长缴费至满15年或将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转回户籍所在地,并按照当地政策申领养老金。
二、对于京籍非农业户口人员,可将自己的社会保险关系转入户口所在街道办理延长缴费,继续缴纳至满15年;
三、对于京籍农业户口人员,可将自己的社会保险关系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继续缴纳至满15年。
提前退休怎么领养老金
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并不想干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而是想提前退休,可能在四五十岁就想辞职不干了,这种情况下,养老保险已经缴够15年,可是又没有达到领养老金的年龄。他们也很疑惑——我们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未来的养老保险待遇怎么享受?
专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明确规定若按月领取养老金需同时满足:1、累计缴费满15年;2、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以员工必须得等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才能申领养老金待遇。
那么,养老金待遇多少是此类员工非常关心的。在此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下“辞职不干”不等于“不缴纳社会保险”,一般意义上来讲,辞职不干是指不再有用人单位,从而也就不再有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第十条来缴纳社保,即“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接下来,员工也许会问这段时间是否要继续缴纳社会保险呢?根据《北京市养老保险规定》(183号令)中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员工可以大致算出不同缴纳基数和缴纳年限对最终养老金的影响程度。可以以此来判断辞职不干之后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的这段时间个人是否要继续缴纳社会保险。
将来能领多少养老金?
现在,很多人都质疑,国家正在研究延迟退休政策,对于个人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养老保险要多缴若干年,少领若干年,显然人们是很不乐意的。于是就有不少人想算算自己退休时究竟能领多少养老金,比较一下到底是上社保划算呢,还是干脆把交养老保险的钱拿去投资干点别的划算?于是,网上出现了很多养老保险金计算器,但这种计算方法并不准确。记者发现,大量的计算器计算出的都是每月需要缴费的数额,而不是退休时可以领到的金额,而且这个金额跟未来几年的利率、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紧密相关,在这些关键因素都还未知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值。下面就来教您如何计算自己未来可以领取的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被保险人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北京市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而对于日以前参加工作,日以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被保险人,还要额外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被保险人退休上年度本市社平工资(保留两位小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1%
个人账户养老金=被保险人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1992年10月份之前的视同缴费的过渡性养老金+1992年10月至1998年6月期间被保险人实际缴费的过渡性养老金=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1)×实行个人缴费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即视同缴费年限)×1%+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实际缴费工资指数(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被保险人日至日期间的实际缴费年限×1%。
这三个部分当中,比较麻烦的就是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其实,被保险人退休上年度本市社平工资、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都是确定的,而且也不难理解,只是那个“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会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根据规定,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指数。“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 是由参保人每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地上年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得来的。每个单位是不相同的,一般在0.6至3之间,收入高缴费指数就高,但不超过3。这个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a1/A1+a2/A2+a3/A3+……+an/An)/n,其中,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月平均缴费工资;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按照规定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因为每一年自己的缴费工资都不同,社会平均工资也不同,所以这个数字就得一年一年地算,都算出来可是个超大工程。
对于第二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被保险人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存储额就是你的个人账户里有多少钱。真要算起来,那可是相当复杂的,包含当年缴费本金、当年本金生成的利息、历年累计储存额生成的利息。它也有一个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储存额=12×8%×W【(1+i)n -(1+g)n】÷139(i-g),i≠g。其中,W为参保人工作前一年当地社会月平均工资,i为利率,g为职工社平工资年增长率。139这个数字是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表中得来的。每一个退休年龄都有一个对应的计发月数,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不过总归就是一个积累的钱有多少,自己算也没有多大意义,钱数就躺在社保系统的数据库里呢,直接去查一下就知道了,没有必要自己计算。
至于第三部分的过渡性养老金,那些数值也都是确定的,根据公式算就好了。
社保部门常常会宣传养老保险是“多缴多得”,鼓励大家多缴费。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从计算公式当中可以发现,缴费年限长,计发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比例就大;缴费水平高,实际缴费指数就相应高,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结果就高,由此可见,“多缴多得”并非虚言。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代丽丽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我六十岁了但是养老保险还没交到规定的十五年怎么办
我保险没交到公司规定的十五年 六十岁了是不是可以一次性补交上 然后就开始领取保险费
律师回答地区:河北-保定咨询电话:帮助网友:61726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7 人你好
可以 10:29地区:河北-保定咨询电话:帮助网友:52049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3 人你好 可以 14:07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 到退休年龄可一次性缴清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西部商报
  西部商报讯 9月8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该厅与省财政厅、省地税局8月26日联合制定并印发了《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制度改革实施细则》,对参保范围、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计算、待遇标准、领取待遇条件等进行了明确。可以说是对我省去年出台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所进行的详尽解释和补充(以下所称“改革前”为日以前,“改革后”为日及以后)。
  《细则》中规定,参保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及以上,符合规定的退休年龄和其他条件的,可办理退休(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其中,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正常退休时,男年满60周岁退休;地厅级及以上级别女干部退休时间以任免机关批准时间为准;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及相应职务层次的女干部,事业单位中聘任在管理岗位的相当于正、副县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60周岁退休。《细则》除明确批准、核定等程序外,还明确参保人员改革后到达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不足15年的,可由单位和个人按其到达退休年龄当月的缴费基数一次性缴费(含职业年金)至满15年,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参保范围
  分类改革后的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
  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分类改革后的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对目前尚未确定分类类型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其分类类型确定并改革到位后,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目前划分为生产经营类,但尚未转企改制到位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单位,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按有关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缴费基数
  今年起以上年度本人月均缴费工资计算
  参保人员日至日期间个人月缴费工资基数,以2014年10月本人缴费工资计算。日及以后的个人月缴费工资基数,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如遇国家或我省工资政策统一调整,涉及上年缴费工资变动的,缴费工资基数作相应调整。新录(聘)用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从到用人单位报到并起薪之月起缴纳养老保险费;调入或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参保人员,从本人在机关事业单位起薪之月起缴纳养老保险费。当年各月缴费工资基数按起薪当月本人月缴费工资核定。
  缴费年限
  改革前连续工龄视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原企业职工在企业工作期间未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不计算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劳动合同制职工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后,改革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期间的连续工龄,视同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工作人员,在改革过渡期内按老办法计发养老待遇,改革前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按规定折算工龄,最长不得超过5年;按新办法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特殊工种工作年限不折算工龄或缴费年限。
  待遇标准
  过渡期内职务升降后退休实行新老办法对比计发
  过渡期内(日至日),职务(技术职称)升降后退休的工作人员,其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参照升降后同等条件(如职务、技术职称等)的退休人员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确定,实行新老办法对比计发养老待遇。过渡期后职务(技术职称)升降的工作人员退休时,严格按照《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规定计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特殊人群调节金待遇的人员,享受国家和我省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高海拔地区折算工龄补贴、警衔津贴、教龄津贴、中小学教师和护士基本工资标准提高10%、野外地质勘探队和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测绘队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高出部分等项目的参保人员。
(责任编辑:曹萌)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保险交到什么时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