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财富招聘和摇财树哪一个更强?

10被浏览5,448分享邀请回答10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您现在的位置: >> >> 选择 ? 成长---《赢在宜信28条》读后感
选择 ? 成长---《赢在宜信28条》读后感
来源: 时间:
第一次看到《赢在宜信的28条》这本书,是来自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团队张志强老师的微信朋友圈,之后又看到了区域同事参加文化管理峰会时发的微信。不禁感叹:一家公司愿意花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这件事,去普及企业文化,去传播宜信精神,去引导大家践行宜信价值观,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还是经过8年沉淀的宜信人中最具代表性的28个行为规范、更是启迪所有宜家人的行动指南。对于我来说,这更是一个福利。现在的我如一颗小树苗,有了这份“精神养料”的滋养,我一定能充分的汲取养分,茁壮成长。本月是我入职宜信的第15个月。加入宜信的第三天,我参加了宜信七周年成长故事会。当时的情景还依旧历历在目。记得当时那些分享者在叙述自己和宜信的故事时,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眼带泪花,有的满脸感动……我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情感。不禁会去想大家对这家企业如此情深又热爱的原因是什么?后来我知道了,那是公司氛围及企业文化。随着接触的人及参与活动的增加,我更能体会到宜信文化的力量。公司对员工的“以人为本”的关怀,“人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的普惠金融的践行,注重双底线价值观的“共享价值”理念,还有我们宜家人秉承的“宜人宜己”的价值观。在宜信,企业文化不是口号,而是随处可见的细节。正如《赢在宜信的28条》所体现的,28个行为法则全面解读了宜信价值观小屋,丰富了“诚信、专业、创新、以人为本、共享价值”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案例都源于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我是风控第一关》中璐晓的故事,在区域四周年暨BEST盛典上进行过分享。璐晓作为分中心的客服主管,既要把控风险,又要顾及客户需求和部门业绩。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客户失落,客户经理对她不解,但是璐晓没有就此了之,本着专业、负责的态度帮助客户解决了这件事,赢得了客户的尊敬及同事的敬佩。在石家庄分中心,这样的事情也有很多,服务部催收岗同事莫凡曾在石家庄BEST大会上分享过一个故事。一次,他和一位五十多岁的客户去核实房产信息,在公交车上,客户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另一头在不断催促她交钱。出于职业的敏锐感,他觉得这个客户有可能上当受骗了。待客户挂掉电话之后,莫凡经过一番询问证实了他的猜测,虽然他苦口婆心的劝说了客户好久,但客户好像着了魔似的刀枪不入。按理说,核实完房产信息就可以放款了,可莫凡考虑到风险,本着对公司和客户负责的原则,他第一时间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服务经理。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后发现,客户借款是用来“投资”,也就是俗称的传销。因此停止了放款,后期还联系了客户的亲戚对她进行了劝说。这不仅仅降低了分中心的风险,还是对客户负责,有效保护了客户的财产安全的表现。作为风控的第一关,每位服务同事就像是战斗在前线的卫士,用专业的业务能力做武器,以严明的职业操守做盾牌,在践行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为更多客户开辟安全通道,为企业的“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作为石家庄分中心的培训老师,我的工作是给新员工进行系列培训并协调分中心的培训,文化活动等工作,除了这些,我最急需的是大量学习。想当初,作为初出校门不久的职场新人,我很不安,怕自己达不到岗位要求,怎样让自己从0到1,再从1到100?我不知道有没有捷径,也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成长,才能得到大家认可。能做的只是“趴在地上,把手弄脏”,走到同事中间去。去了解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内容,去询问涉及业务同事工作的方方面面,去收集《宜信月刊》,去浏览公司官网,内网,去打听我们分中心的“发家史”,总之关于公司的每一个细节,我都不肯放过。”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离专业近了一步。“,对于公司有了初步了解后,我还是倍感压力,作为培训老师的我,一点培训技能都不懂,我知道的只是”说“。在我入职的第三个月,有机会参加了总部组织的”课堂互动66招“培训,我仿佛知道了培训是什么。在第七个月,我参加了领导培训团队的九型人格课程认证,这对于我这样的菜鸟来说,好难。但是不服输的个性加上在场老师的鼓励和批评,我竟然也挺到了最后。这次,我看到了培训师应该是什么样子。在第九个月,我参加了区域的金牌讲师项目,经过四个月的学习和磨练,我懂得了我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面对频繁的学习福利和出差机会,城市经理晨姐曾说过,欢欢,你来宜信就是学习来了吧。听完我笑了,但心里满满的是感恩,感谢公司给予小小的我们这么多学习提升的机会。每次讲企业文化课程的时候,我都会讲到“以人为本“,其实,我在宜信的故事何尝不是这一理念的印证呢?“多承担,快成长“,公司给予的机会加上自己学习,我竟然也慢慢成长了。后来,根据现有素材和调研,我做出了一套衔接培训的课件,并在今年请几位团队经理做了很多次授课分享;集思广益,和同事们一起从0到1完成了石家庄首期储备干部培训班课程;参与组织衡水营业部开业的BEST大会,承担起选稿,改稿,培训,PPT修改等工作;还配合上级领导完成了多次竞聘会流程及抽选题设计;分中心PK赛策划;年会流程、主持词撰写及现场音乐控制等等。承担这些工作对于我来说,不仅是历练,更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沿用书里的一句话,做以下改变:成长是有迹可循,秘诀就是复杂的事情认真做,简单的事情用心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只要专注如一,人人都能成长。
“长德行、好学习、爱团队“是宜信的人才观,也是我在今后工作中要秉承的九字方针。长德行,要坚持职业操守,做事尽职尽责;要加强自我学习,多参加外部培训,提升自己的职业化素养和岗位胜任力。爱团队,多承担,帮助同事,共成长。Copyright 2009 by Creditease Corp.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号-8&&&&版权所有 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跟宜信惠民的“夺嫡战争”,宜人贷到底做了什么?跟宜信惠民的“夺嫡战争”,宜人贷到底做了什么?永钦财经百家号进入2016下半年后,“上市”成为了很多中国互金企业趋势若骛的迁徙地。对于深陷合规泥沼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来说,“上市”这个招牌,除了能够给他们提供一块暖和的、不受尖锐舆论侵扰的栖息地以外,还能为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低价且质优的客源果实。这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无疑是再舒适不过的过冬地了。但表面的波澜不惊下,却仍然汹涌暗藏。作为最早登录纽交所的中国互金第一股——宜人贷虽然在2016年全年财报中用漂亮的成绩展现了上市的威力,但不久前“散落民间的亲哥哥”——宜信惠民在互金协会成员名单中的出现,不仅让宜人贷面对了一场“谁嫡谁庶”的舆论危机,也让宜人贷之前的上市路变得越发扑朔迷离。那么,在两年前的那场入“市”战役中,宜人贷与其背后的宜信集团究竟做了哪些不平凡的举动,宜人贷又是否真的为了上市,而抛弃了他的“嫡亲哥哥”呢?疑点重重的假象实际上,2015年12月的那一次上市,已是宜人贷在2015年短短一年里的第三次上市申请。这家号称中国互金第一股的宜人贷,为何足足在第三次才成功登陆纽交所,除了大环境本身的一些波动外,美国的证券交易机构本身,也并不待见这支所谓的P2P潜力股。上市前一年里的蛛丝马迹,都让美国觉得太“假”了些。(图片来源:郑敦元《P2P中国化历程》)一是中国P2P模式的通病。正如上图所示,以Lending Club为代表的美国P2P企业采用了相对纯粹的运作模式,而中国在这方面则设置了“重重套路”。鉴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骗子多、老赖也多,贷款人基本做不到充分客观评价借款人的资信,也难以承受借款人逾期、坏账的处置成本。中国的P2P平台只好主动出击,搜寻并判定合格的借款人,并对贷款人承担兜底责任,向贷款人和借款人不仅收取信息服务费,还收取担保费等交易费用(下图所示)。所以纵然宜人贷主要的业务模式还是个人对个人、个人对个人债权转让的P2P模式,并未涉及更为激进的P2B、A2P业务模式;并且在招股书、IPO路演中,宜人贷称自己是国内首家完全由银行作为托管方提供客户资金第三方托管的P2P平台,但美国依然不看好这家槽点满满的中国P2P企业。二是宜人贷在利润方面的种种“假象”。据当年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宜人贷2013年亏损834万,2014年亏损450万,而2015年上半年竟然是盈利1700万美元。半年时间内完成“逆转”,这个过程看起来虽然像一记绝杀,但事实是,宜人贷网上借款人的借款增长率受宜信关联交易(宜信线下推广团队找到客源,介绍他们上网申请贷款)的规模影响非常大大。为了减少综合成本,杜绝线上获取借款用户成本高企的情况,宜信倾其所能,以低廉的价格,把自身利润高的借款人推送给宜人贷,给宜人贷送去了大大增加的利润。但这些在美国人眼中,并不是一家待上市企业的真正发展轨迹。那么,宜人贷是否真的是吸附在宜信身上的“吸血鬼”呢?这与之前我们所提到的宜信惠民,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一份资料背后的大换血在一些媒体渠道与之前的资料中,我们都能得到关于宜信以及唐宁的信息。作为国内最早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之一,宜信的版图早已超越了一般的P2P借贷平台,其业务范围包括财富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小额贷款行业投资等,涵盖数十家子公司。不过由于其体量过于庞大,我们无法完全统计出宜信这艘巨轮下,究竟捆绑了多少家“唐式企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宜人贷的出现,是这家早在2015年便拥有4万雇员、年交易规模超过500亿的庞然大物的“上市梦想”,而在这个梦想背后,便是宜信一步步的盘算与谋略。通过网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身为长期布局在线下的金融企业,宜信其实早在2002年已成立了宜信惠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来试水线上金融业务,而宜信惠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就是宜人贷的“亲大哥”——宜信惠民的运营主体。知情人士透露,早期宜信集团大部分的线上线下理财业务均由宜信惠民公司承担,它既是宜信新业务形式的摸索,也是后期宜信其他线上平台的先驱。所以我们今天在互联网金融协会名单里所看到的“宜信惠民”平台,并不是新冒出来的角色,而是宜信集团在试水互联网金融进程中,真正产下的第一个“嫡亲长子”。但就在2015年的3月1日,也就是距离宜人贷首次申请上市后不久,宜信惠民的股权便质押给了同样是宜信集团旗下的普信恒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个普信恒业,就是孕育了宜人贷的摇篮。从种种逻辑线中可以看出,宜信惠民从一开始所承担的便不是冲刺发力的角色,不留情面的说,它更像是一个“试水工具”或是“备胎”。而在运营宜信惠民期间,宜信集团从未间断过对创新产品研发、线上理财业务等集团内部P2P平台运营方面的尝试。而最终,这些更具竞争力的核心业务,通过内部整合、梳理,落到了普信恒业的囊中。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我们看到,普信恒业成立于2010年,迟于宜信惠民整整8年,但在成立的短短几年里,普信恒业就“硕果累累”。包括像2012年推出的定位于农村普惠金融的宜农贷;定位于城市白领人群的宜人贷,和2014年成立的投米网、攒钱吧等平台,都由普信恒业在负责真正运营。内部人士透露,自2010年普信恒业成立以来,宜信集团的业务条线就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对线上、线下业务进行了分离和重组。可以说,通过在宜信惠民多年的内部“洗牌”,宜信将大部分的精英资产和人员“精挑细选”了一番,继而统统划分给了普信恒业的核心业务部门。尤其是宜人贷,更是得到了宜信的大量心血注入。就连宜人贷自己的招股书中也曾提到,当年宜人贷的很大一部分客户都由宜信所推荐,并且这一贷款的比重甚至高达六成以上。而这些标的均来自线上、线下渠道,目标客户也多以信用良好的工薪阶层、大学生和小微企业主为主,相当精准且优质。所以说,宜信是以宜信惠民为洗水池,从中挑出集团内部最优质的线上业务部分,包括从宜车贷、宜房贷等品牌拆分出来的一些线上资产和资源,“过继”给了宜人贷。而到了2014年9月,为了上市,宜信便开始了上市准备的最后一步——剥离出宜人贷的独立运营主体——“恒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而这一招的潜在意义就是,宜信集团很有可能把原有的线下业务,即潜在政策风险和舆论争议较大的部分留在了另一家公司。那么这家公司是否就是它的“亲哥哥”——宜信惠民,就是另一个颇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了。虽然我们无法通过表面,去定性宜人贷是否将劣质资产留给了这位“亲生大哥”,但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宜人贷一家平台的上市,掏空的是整个宜信的集团之力。只要登录宜信惠民就会发现,相比宜人贷的红红火火,宜信惠民简直可用“门可罗雀”形容。宜信惠民所发布的信贷标基本都在36个月,属于没有什么竞争力的长期项目,另外资产业务补给速度也不足,最近发布的标的时间已是十天前的3月17日。而在信息披露方面,宜信惠民更没有对平台基本运营状况和企业状况做一个最基础的呈现。这些都让人感觉宜信惠民就像一个运行停滞了的平台。而对于宜信这支庞大的联合舰队而言,在倾其之力打响冲击纽交所的第一炮后,下一个持续增长点在哪里?我们又是否可以复制这样的上市模式呢?复制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从积极的层面来说,宜人贷的成功上市,给宜信其它业务的规范治理带来了一些经验。一来,在准备旗下其他公司单独上市中,宜信报材料的合规能力和效率势必大大提高;二来,虽然受制于一些因素,业务发展水平良莠不齐,但宜信布局的主要方向没有问题,再加上宜信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快速发展。同时,2016年到2017年间金融监管部门连连下发的文件明确了“规范互联网秩序”的态度,宜信如果能把握行业洗牌的机会,继续带动集团蹿升到下一个台阶不成问题。宜人贷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2016年宜人贷全年净收入达到32.38亿,同比增长146%,四季度净收入10.71亿,同比增长137%;2016全年净利润11.16亿,同比增长305%,第四季度净利润11.16亿,同比增长305%。不过虽然财报显示大涨,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宜人贷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便大跌12.43%。而“上市”的表面看似光鲜,但要说到复制这件事,却并非如此那么容易。一方面,持续高企的运营也依然是平台成本的大头。宜人贷财报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运营成本及费用为6.76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同期仅为3.27亿元人民币,同比翻了一倍多。“坏账率”也依然是迈不过去的一大坎,截至日ABCD几档借款的累计坏账率分别为4.6%、 5.3%、 6.7% 和5.2%。高企的坏账率带来的是对风险准备金的冲击,而如果收益减去坏账率和拨备率,无法达到盈利的目的,那么即便是上市,平台的命运也不可能会像期望中的那般“扶摇直上”。另一方面,当上市这件事回潮后,下一个让企业继续发力的增长点也十分难寻。正如宜信让宜人贷上市,仅仅是第一个阶段性的成功,为的还是给宜信旗下其他企业铺路,以达到整个金控集团的整体扩张。所以,一个平台的上市并不是大功告成,要支持一个个增长点不断爆发的要素,是支持企业生存的真正核心,那就是:能否坚持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大规模稳定盈利,并且为股东创造财富呢?虽然上市正在成为中国P2P平台趋之若鹜的战略大动作,但“倾其之力而上市”这件事是否值得一搏,在我看来,也许仍然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永钦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日早上提供独家内参,掌握第一手财经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信财富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