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文件夹怎么按顺序排列传到优盘里排列顺序乱了。前些日子还是排列整齐,在我没有动任何地方怎么会这样错乱了?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4个案文档.doc 2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2014个案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小班幼儿学习排序的个案分析
排序活动是将两个以上的物体,按一定规则或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有顺序地排列起来。排序活动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及能力,如:基本的数概念、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等。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本学期的排序教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宇宇——一个接受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孩子作为观察对象,对他在排序活动中的操作表现进行了连续记录,希望能够了解从初次接触“排序”这种数学活动→逐步领会“规律”的含义→遵循“规律”独立完成排序活动这期间小班幼儿经历了一段怎样的思维进程。只有了解了幼儿是如何学的,才能够确定我们该如何教。
一、宇宇学习“按一个特征差异以颜色为例交替排序”的过程:
初次接触:按颜色不同交替直行排序,在老师给定的示范单元后面盲目地摆放了一排学具,颜色变化无规律可循,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开始知道按示范单元的颜色、变化规律接着往下排,但是排了三组以后会出现错误,需在老师的提示下动手改正。
按颜色不同交替环形排序,始终摆成一直行,不知怎么把直行变成圈,嚷着“我不会排圆圈”,等待老师帮助,但色彩间隔规律正确。
能够排列成圈,但中间出现颜色间隔错误,如“三个红蘑菇连在一起”,在老师指出后,会自己尝试改正。 
自己创编规律排序:杂乱无序的排列,看到旁边小朋友的操作结果后,明白了要做什么,自己动手操作了起来。在本来已经排好的“红、黄、蓝、红、黄、蓝”序列上,直接移动“蘑菇”的前后位置,很快变成了“黄、红、蓝、黄、红、蓝”序列
二、对宇宇学习排序过程的分析
1、积累性的学习
宇宇对排序活动的掌握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每一次从一个平衡状态到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都是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的,即新旧知识和技能有一个连接的过程。比如,最初在“直行排序”时,他只理解了“是给小蘑菇排队”,于是把“蘑菇”排成一排了事,完全忽略了“颜色”的要求。后来,经过了一段操作、练习之后,终于明白了“排队”是要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的,于是在排序活动中他表现出的便不再是盲目、随意,而是有明确的目标,他出现错误,老师指正后,他能够很快地改正过来,说明他已经开始对“规律”的含义有所领悟。
2、积极的学习
虽然在排序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内容、形式的变化,宇宇始终面临着“超越自我”的难题,常常出现束手无措、等待帮助的情况,比如:排列形式从直行变成圆圈。颜色变化的规律依旧,仅仅是摆放的形式发生了小小的改变,他便陷入茫然之中。但是只要老师引导他找到方法后,他便立刻又投入到积极的操作之中。最另我感到惊讶的是,他在创编规律排序时,并没有象我预料的那样,将原先的序列打乱后重新开始,而是很灵活地在原先序列的基础上调整了其中两种颜色的位置,就形成了一组新序列!这一切都说明他在积极思考,体现出初步的思维灵活性和变通性。
三、宇宇学习排序过程给我的启示
  对于排序活动,幼儿在掌握了其中的窍门之后,对它是非常喜欢的,我们该怎样引导幼儿学习排序,感悟其中的奥妙,发展思维能力呢?对初次接触排序活动的小班幼儿来说,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计数是排序活动基础。
计数的要求包括比较、分类、手口一致的点数。这是我们在进行排序活动前必须做好的知识、能力准备。有了这些准备,幼儿才能在每一种变化的序列中发现规律,并做出正确的回答。我们都知道,排序活动仅靠记忆和熟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不仅要设定起点,标记还要设定区域标记。
在排序活动中,设定起点标记是我们都熟知的,如以“P”为起点,按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而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还需要一个区域标记,也就是单元格,比如:一列火车上一节一节的车厢;一排碟子中一只一只的碟子;一幢楼房里一个一个的房间等等。因为我们在引导幼儿“找规律”时,往往会用到“前”、“后”、“上”、“下”这些方位词,如“公鸡在前,小兔在后”,在划分清楚的独立区域内,这些概念是清晰明白的;而如果简单地在“P”后面划一条横线,没有独立的区域标记,“前”、“后”的意义就模糊了,不利于小班幼儿发现规律。
3、提倡“边说边做”
受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小班幼儿在排序时虽能对差异明显的物体产生较深的印象,但往往缺乏贯彻规律的能力,往往前一组排得还是正确的,后一组就出错了。针对这一现象,我要求幼儿把观察比较得来的规律用语言表述出来,并且在续排时也要求他们能一边说规律一边做相应的操作,如“红蘑菇在前,黄蘑菇在中间,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5页41页15页70页41页41页11页13页69页14页我把歌曲编成1.2.3...的顺序排列在U盘内,但在影碟机上放顺序就是乱的,这是怎么回事啊_百度知道
我把歌曲编成1.2.3...的顺序排列在U盘内,但在影碟机上放顺序就是乱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我拷在U盘上的歌曲的按顺序在影碟机上放,因为是用作上舞蹈课用的,请问怎么操作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仔细观察影碟机的播放规律,有的影碟机按名称排列,最快的方法就是,先放一首,再点下一曲、连点三曲,看看这三首是按名称还是按时间排列的,让后再重命名每个歌曲的名称就可以了,有的按文件大小排列,有的按时间顺序排列
采纳率:40%
不是按照顺序的 是按照文件名的、和大小的、、
编号01、02、03……试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u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教师读书活动内容 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甜梦文库
教师读书活动内容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直击有效课堂(1):有效课堂教学的三个着眼点 徐庆功教育博客
16:11:00有效课堂教学的三个着眼点(一)着眼于基础理好“双基”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辩证关系。实际上,新课程背景下的重视“双 基”比打好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更为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二)着眼于当堂吸收重视“双基”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和优点,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着 眼于“双基”更应有全新的视角和切人点。 有些人对基础的理解过于狭窄, 将基础扎实仅仅理解为知识数量 的堆积。其实,新课程从一开始就没有淡化或忽视“双基”,只不过 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 进行了重新定位。 那么究竟什么是基础?在新课程背景下, 不仅仅是指基础知识与 基本技能,还应当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 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时期为 学生全面打好基础的基本内涵。还应当明确的是,基础是多种要素的 有机整合,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生规划能力、创业意识等也是基础,甚至是 更重要的基础,尽管这些“基础”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 如何打好基础呢?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是只重结论, 忽视过程; 另一种是只重过程,忽视结论。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 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也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我们 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双基”,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程同时学会学习,并且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处 教学的成败、 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上课的成败与质量的高 低。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而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 绩的检查与评定等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促进与保证。在教学工作的 诸多环节中,上课是中心的一环,抓住了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提高教 学质量的关键。 一旦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好,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懂 学会,做到当堂理解吸收,就必然要影响整个教学质量,而且此后其 他环节都难以弥补, 即使课后再去加班加点, “课内损失课外补” 搞 , 也是舍本逐末、收效甚微。 因此,应坚决反对那种忽视课堂四十分钟质量和效益,加重学生 课后负担的做法。教师应集中主要精力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四十分 钟要质量、求效益,力争每一位学生能当堂消化,当堂理解。这样, 不仅减轻了学生负担,不需要课后再通过各种练习题来掌握,能有更 多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使他们学得轻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 负;也使教师减轻负担,不需要课后花大量的个人时间在学生身上, 而可以把一部分时间花在自我发展上。 可以说, 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三)着眼于中后等生 后进生, 一种表现为成绩差, 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 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他们会不同程 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要真正实施公平教育,就不能忽 视这个群体的教育。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着眼于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教学呢? 第一,课堂里给予关注。优生得到关注或得到认可的机会是公认 的,相比而言,中等生和后进生往往容易被忽视,许多老师采取“自 生自灭”的教育方法,导致他们提高不快。如果老师心中能有这部分 学生, 哪怕是一个眼神, 让他们觉得老师眼里有他们, 他们会更自信, 更自觉。 第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动手动脑习惯。要注意培养中等 生和后进生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让他们体验失败与成 功。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于面对困难,勇 于战胜困难,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艰辛过程和喜悦成果。 第三,课堂教学中,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做“老师的 小助手”。这种方式可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迫使他们把注意力都 集中到课堂中来。在课堂中可以设置一些环节让他们参与,比如在数 学课中让他们帮老师板书一些定义,在英语课中协助老师表演节 目??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改变 他们在同学当中的形象,这无疑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步提 高成绩。 直击有效课堂(2):课堂不是教师独挑的担子 徐庆功教育博客
16:53:00课堂不是教师独挑的担子要形成自主课堂,造就一个自主自律的学习者,就必须营造积极 的课堂环境;而教师只有承认并尽力满足学生的情感、动机需求,才 有可能建立一个积极的、自主的学习环境 课堂上谁自主?传统的课堂教学研究者大多从教师的角度来探 讨这一问题。然而,仅有教师的自主,是不是就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 氛围呢?需不需要学生的自主?《自主课堂》的作者认为,要形成自 主课堂,造就一个自主自律的学习者,就必须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 而教师只有承认并尽力满足学生的情感、动机需求,才有可能建立一 个积极的、自主的学习环境――自主课堂。课堂本来就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学生到底愿不愿意投入学习活动?有没有信心去学习?这都取 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和动机需求。作者认为,“教师要 想成功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就必须先竭尽全力去满足学生?情 绪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求。” 课堂上,学生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无知”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 们迫于家长、老师以及考试的压力,会对自己的“无知”越来越难以启 齿。由于缺乏安全感,他们要么逃避学习,要么寻找借口,要么通过 “小动作”引起他人注意,以期获得另外一种满足。因此,教师需要创 造能够保障学生情绪安全感的课堂环境,让他们认识到:在课堂上, 承认自己的知识漏洞或错误不是丢人现眼的事――课堂本来就是“允 许出错的地方”。 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课堂气氛就会和谐、融洽,相互支持和相 互欣赏的课堂氛围就会形成,自主学习才能开展起来。为此,教师要 示范“勇于冒险”的做法,撕下全知全能的面具,轻松自如地承认自己 “并非无所不知”。 此外, 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 要让学生感到, 无论自己回答得怎样,只要经过了认真思考,回答就是“安全的”,自 己就能体面地坐下来。教师尤其要避免这两种情况:对回答正确的学 生,就肯定表扬;对回答错误或提出“荒谬问题”的学生,就加以批评 或嘲笑。 善于关心学生的教师在教学上会更有成效。 教师可以用友好的问 候、微笑、写便条、聊聊天、拍拍肩膀、摸摸小脑瓜、直呼学生名字 等方式,让他们天天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让他们明白老师是他 们永远的支持者!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每个人都能成功,也必 将成功”信念;不忽略、也不放弃任何学生,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们, 直到学生成功。 千万不要用冷酷无情或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失 败!让学生明白学习内容对于他们成长的价值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老师虽然不厌其烦地强调学习内 容的重要性,可是学生依然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是学生厌学吗? 还是教师的教学毫无生趣? 其实,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学校的时间是有情趣、有意义、 有收获的。教师在强调学习内容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必须让学生明白 学习内容对于他们生命成长的价值。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当学生 认为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 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学习中 去。”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及其与学生生活 的相关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什么样的课堂才称得上生动有趣呢?下面这些策略可供一线教 师思考和尝试:尽可能了解学生的“文化”,如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学 生间的时尚话题、玩笑等;设法把课堂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 来;设置“四两拨千斤”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采用 “设置生活场景”、“在做中学”等方式,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根 据学生的兴趣重新编排课文顺序,对课文进行适当取舍……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伙伴要想让学生自主投入学习,教师不仅要努力使教学内容富有趣 味,还必须想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目前,不少学校采取公 布考试分数和等级的方式来鼓励学生, 实际上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一 定的负面影响。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呢? 一些教师只关心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对学生理解程度的检查。即 便是检查,也常常侧重那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无暇顾及那些反应慢 的学生,以致后者更加落后。教师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学生 对课程的“完全理解”作为教学目标,必要时,完全可以缩减课程容量 和减缓教学进度。教师还可以通过手势(学生用手指朝前或朝后表示 是否理解)、不计分的小测试、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等多种方式,积极 地、持续不断地检查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 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学习是过程,而不是比赛”,可是面对各种 竞争和升学压力, 不少教师把应付考试、 提高学生成绩当作教学重点。 研究表明,在注重学习过程、个体努力和理解程度而非一味地比较成 绩高低的课堂里,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一般都很强,他们愿意努力、 愿意付出。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伙伴, 鼓励并尊重学生表达真实的 看法和观点。这样,学生会更加自愿地、以更多精力投入课堂活动, 更愿意遵守自己和老师一起制定的课堂规范;更愿意跟教师、同学进 行对话和交流。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学习任务, 鼓励他们设置符合自身实际且 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一步步地朝这个目标迈进。大量的“小成功”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持久的自信和勇气,最终使他们有信心、有实力迎 接更加艰巨的挑战。课堂管理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 学生到底有没有约束自己课堂行为的能力?回答是肯定的。 审视 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通常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教师身兼警察、法 官和陪审员三重角色,这样的角色会让学生感到沮丧,进而对学习索 然无味。第二,教师虽然多次阻止学生的违规行为,但并没有教会学 生今后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因而是治标不治本。第三,有些教师认 为惩罚违规学生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改正错误,然而结果往往相反: 受到惩罚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情绪,还可能出现抵触、报复的心理,甚 至放弃学习。为此我们反思:课堂管理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吗? 作者通过对“拉克玛中学责任方案”的分析, 给我们提出了一种新 的“学生自我约束”的管理模式。 这套方案对学生的自我约束提出了具 体办法,比如:让学生写出替代行为、发展适当行为的口头计划、反 思改进的书面计划;对拒绝填写行为计划,不改正错误的学生,给他 们设立“决策日”,把家长请到学校和校长、学生共同探讨制定一份计 划;召开班会,共同解决学生出现的行为问题,等等。 不过作者申明:学生自我约束模式的建立是有前提的,即教师要 尽力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反思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给予学生对自 己行为负责的机会;愿意多花时间,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行为。 培养学生的自主和自律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管理人 员、家长和学生自身所应担负的责任,这需要学生、教师、家长和学 校管理者达成共识。如果将其仅仅理解为教师一方的责任,那么实践 起来恐怕就举步维艰了。(天津复兴中学吴奇《中国教育报》2008 年 6 月 19 日第 8 版)直击有效课堂(3):“任务引领、活动建构”课堂教学模式 徐庆功教育博客
10:23:00 金桥中学是我非常欣赏的一所学校,曾被市教研室誉为江北洋思。在这所学校 中,曾创造过德育管理的辉煌,自 2004 年始借助德育成功经验进行课堂改革, 吃了不少苦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金桥学校“任务引领、活动建构”课堂教学模式 简 介我校自 2004 年初,全校整体推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来,以 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创建了“自主学习、合作共建”课堂教学模式, 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年来,随着研 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深感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也 远没达到预期的目的, 因此, 学校认为, 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 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再上一个新台阶。 结合县初中课堂教学改进计 划,经过认真反思与研究,学校决定,对我校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进 行修订,并将其命名为“任务引领、活动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现将该 模式的基本环节、操作过程及操作要求界定如下,望全体教师认真研 究学习,并应用到各自的教学实践中。 “任务引领、活动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习任务引领学生 的学习活动,以完成任务为内驱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 习活动,师生共同建构知识意义,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该 教学摸式, 从课前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到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运作, 都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所以它 是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但,该教学模式丝毫没有弱化教 师的主导作用,只是从传统的单一的课堂主导形式,转化成课前和课 中两种形式而已。 课前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 设计,课中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运作。 一、基本环节 1、学习定向 主要任务:一是明确学习主题。通过导语或教学情境,引发当堂 课学习的核心问题。二是明确学习任务。通过具体的学习要求,引领 学生的学习活动。 2、自主学习 主要任务: 一是感知学习内容。 让学生根据 “学案” 及学习任务, 自主开展阅读、操作或演算等学习活动,经历知识的研究历程,初步 形成自己的学习感悟。二是尝试总结结论。让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初 步形成学习结论。 3、展示交流 主要任务:一是汇报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学 习认识,初步形成学习共识。二是质疑学习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学中 存在的疑惑,师生之间共同研讨解决存在的问题。 4、反思拓展 主要任务:一是反思知识。挖掘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准确认识知 识内涵。二是反思研究。回顾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 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三是拓展特例。呈现知识的变式或特例,提高 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四是拓展联系。拓展知识的前后联系,提高学 生对知识的系统认识。 5、系统总结 主要任务:一是总结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及前后联系,促进学生 系统认识知识。二是总结方法。总结知识研究的历程,促进学生形成 研究的思路或方法。三是总结特例。总结知识的应用类型及特例,提 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6、达标检测 检测内容:一是对应性检测。针对本节每个知识点,分别设计直 观的对应性检测,检查学生的记忆达标程度。二是变式性检测,针对 本节每个知识点, 分别设计变式性检测, 检查对知识理解的灵活程度。 三是拓展性检测。针对本节知识点,设计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辨析性 试题,拓展知识的联结面,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认识。四是应用性 检测。根据本节的核心知识,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具体问题,检查学 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操作过程 1、学习定向:就是明确当堂课的学习主题或学习任务、学习重 点。即通过导语或教学情境,引发当堂课学习的核心问题,激发学生 的兴趣,生成学习的动力。 2、自主学习: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和群 体资源的作用, 组织学生根据 “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自主学习教材, , 解决了解、识记、形成基本技能的问题。如果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 困难,经过自己的努力而不能解决,可以主动寻求同组同学的帮助, 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这样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使 学生形成基本概念,得到基本结论,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 收集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结论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过 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各小组学生中,观其形,听其言,了解学生学 习的进程,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及时进行课中备课,为下一环节中进 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点拨做好准备。在时间上,一般要控制在 15―2 0 分钟左右。 3、展示交流:即交流学习成果或学习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结束 后,教师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 通过展示暴露学生学习中或思维上存在的问题, 结合展示进行有针对 性的讲解。 设计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小组交流,主要针对个性问题,让学 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研讨, 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 “兵教兵” 完成 的过程;二是集体交流,主要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可在教 师组织下进行小组间研讨,对于小组间研讨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 要根据课前的预测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 结合课堂上 的二次备课,做相应的引导或详细的讲解,给学生以明确的结论,以 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内容。 4、反思拓展:即反思研究历程或挖掘拓展知识内涵。反思是促 进学生深层理解的重要方式,通过挖掘、拓展知识内涵和外延,反思 研究历程,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是结论反思,针对知识内涵或形成条件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 二是操作反思,反思操作方案或操作过程,针对操作过程设计应注意 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三是拓展反思,针对易混淆或前后相互联系的知 识,设计问题让学生辨析;四是应用反思,针对知识研究或应用设计 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去应用。 5、系统总结:即总结知识内涵及研究或应用方法。总结的主要 内容: 一是总结知识内涵, 形成知识的确切认识; 二是总结研究历程, 形成研究的思路或方法;三是总结应用或特例,针对应用过程中出现 的特例,进行思路或方法总结。 ①知识总结。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知识,搞清知识点间的联系, 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②研究总结。让学生回顾研究过程,总结研究的思路,形成解决 类似问题的具体方法。 ③价值总结。让学生反思研究历程,总结情感体验或知识价值, 形成心理导向或价值认识。 6、达标检测:即检测学习效果。每节课结束前都要针对本节内 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促进学生全面落实所学内容。评价的内容 包括,当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应用。题目设计要少而精,要 遵循基础性、针对性、层次性(难易要有梯度,考查形式要注意简单 与适当综合相结合)的原则。所有教师要高度重视诊断评价的反馈和 矫正作用,把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不同 的角度进行反思提高。 7、课后反思:即课堂实施后的体会或感悟,包括教师反思和学 生反思两部分。课后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 生及时总结学习经验,查找差距,提升感悟。教师反思的内容可围绕 课标把握、教材处理、问题设计与处理、活动方式及程序设计、反思 与拓展设计、诊断方式及内容设计、教学策略与机智、教学效果等方 面进行组织,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提出对本节“学案”的实施 建议或改进设想等;学生反思的内容可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 习方法的运用、学习过程的体验、诊断评价的反馈等方面进行设计。 三、操作要求 1、合理设计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任务的引领作用 “任何学习活动均以任务的提出而开始, 以任务的完成而告终。 ” 学生自身的价值是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的。 本模式是以学习任务启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具体任务的引领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因此,在 制定学案时要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 通过学习任务引领 学生学习和分析各种资料,开展探究活动。 设计要求:首先要根据学习目标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找清核心 知识点,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递进关系,依据知识点设计学习任务, 零碎的小知识点融入学习任务之中。 然后依据学习任务设计具体的程 序性的活动或逻辑性的问题。 使学习任务成为落实目标和引领活动的 桥梁。 2、注重活动设计,实现活动与思维的统一 课堂活动是学生学习的表现形式,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 探究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课堂时要注重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的 设计, 实现活动课堂。 但是,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极端现象, 一是传统的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活动方式单一;二是进入新课改后 一些教师盲目模仿,教学方式花样繁多,学生活动热热闹闹,但学生 对知识不求深解,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本教学模式是在反思近年 来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既符合新课程理念, 又能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方式。此模式要求在设计学生活动时,要 做到外在表现活动和内在思维活动的统一,实现学生活动的针对性、 可操作性和思维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我们既倡导“心动不如行 动”,又强调“行动还须心动”。 3、学案注重预设,更要注重生成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和教学观决定了课堂教学不仅是预设 的, 也是生成的。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 学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 不确定性和不可限量性,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每位学生带着 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 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生 成性。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学内容在本质上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 主观建构的,师生通过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在多元、开放的活动中 对知识进行质疑、分析和磋商,达到自我意义的建构。所以教学的过 程也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分 享经验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这也决定了课 堂教学的生成性。本教学模式虽然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组织课堂,学 案中学习活动的设计,都是教师在课前预设好的,但是学案更加注重 生成:①在设计学习活动和引领问题时,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 空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形成思维的碰撞;②要善于捕捉课堂中 的随机生成,通过教师智慧地调控和利用,使随机生成变成教学的亮 点,并及时充实到以后的学案中。从而体现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 金桥学校 2008 年 10 月直击高效课堂(4):李炳亭:高效课堂 22 条 徐庆功教育博客
6:28:00特别推荐:李炳亭:高效课堂 22 条http://blog.sina.com.cn/libuqima1、高效课堂的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教育、教师、学生、教室。A、教育即解放 B、教师 即开发 C、学生即创造 D、教室即成长 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A、 由追求知 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B、 由注重知识能 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C、 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 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D、 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 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A、 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 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 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 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 左顾右盼。5、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 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B、通过高效课 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 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D、实现?人?的解放,即 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6、高效课堂的特点: 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三量: 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E、三学: 肯学、想学、学会。 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7、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A、 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 ???,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假定???是 0,那么 1×0=0,这样的课堂 叫?零效益课堂?;假如???是 2,则 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 假如???是C1,则 1×C1=C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因此,学生 ?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B、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C、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 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D、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 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E、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F、教学抓手: 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五步生成?,实现四级目标。G、教 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8、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A、时间划分: 10+30+5B、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C、六大模块:预习交 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 9、高效课堂的评价: A、师生关系: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 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 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 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C、?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一看学生在课堂上 参与的人数,是 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 100%。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 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 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 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D、?四看?教师: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 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E、 评课三看: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 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 10 分钟;二 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 学现象;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 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10、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A、文本挖掘: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 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 媒体、录音、辩论等;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 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 B、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 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 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 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 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 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C、课堂流程: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 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串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 验收。 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 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 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 效果好,达标率高。11、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 A、预习:学习的起点――让 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 50%的问题,然后通过 合作交流,再让 70%的学生掌握 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 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 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 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 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 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 教兵?。 C、反馈: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 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 学生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反馈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 升华。12、小组的要求和评价: A、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 AA、BB、CC 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B、理 念: 小组组长又叫 ?教师助理? 一间教室里的 N 个小班: 。 每个小组视为一个 ?小 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C、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6 教学法?――1 个教师负责解决 6 个组长的问题, 调动掌握 6 个小组的学情; 每个组长负责解决 6 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 员的学情; D、 即时性评价: 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 一评知识; 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E、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 责,班内?大展示?有教师负责。F、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 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13、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A、首先要完成角 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B、实现 教学相长, 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 与学生一起 ?同学? 教师上课也是 。 ?上学? , 教书也是?进修?。 C、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 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 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 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 D、从 职业特点上, 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 做一个发展的人, 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 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14、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 ?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导学案的编制即?备 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 B、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 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校长要?清心?、?正气?、?洗脑?;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 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15、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落 实达标。 16、高效课堂的?命门?: ?开放?是前提,?关键?定成败,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A、 ?开放?是前提:教师要敢于放手,学习能力来自?开放?。开放的程度决 定了教育的高度。 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 能当家?放手就是爱, 放手就是 ?放 生?,开放就是解放; B、?关键?定成败: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是否真正觉醒和发 挥。回到教育的?原点?,探索?人?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用?展示? 解决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C、产品是课堂:要制定课堂标准,淡化教师的?课堂艺术?。再靠教学技艺?包 打天下?绝对是一厢情愿, ?茶壶里面起波澜?不解决问题,唯有重视课堂标准, 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课堂,才能保证让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都合格;D、模式出效益:用四个月的时间,解决模式的?硬着陆?,任何人在临帖阶段 都不准许超越模式。?机动车靠左行驶?,宝马车概不例外,这就是?规?,亦 为课堂?之道?; E、流程生能力:兖州一中教学楼前的金鱼会跳舞。掌握了模式,习惯了流程, 便能产生良性循环,形成?能力?,所谓?熟能生巧?。17、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途径: A、常规途径:总结―反思―实践―总结模式; B、?小课题?研究:拒绝假大空泛绣花枕头般的?大课题?,揪住课堂教学中 的?活问题?,持之以恒地捻针尖,力行数年,必有所成; C、教师个人俱乐部: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专业优势,鼓励教师发展个人特 长。教师个人俱乐部,还应与学生社团组织实现?双边互动?。18、高效课堂的文化追求: A、 学校应该是一部大书, 一草一木都应是教育资源, 都要能够发挥 ?教? ?育? 与 功能。校园文化的策划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每一点时空,比如利用教学楼的楼 道楼梯, 设计一部 ?中国历史走廊? 利用教室的外墙, 。 制作一个 ?课间加油站? , 利用每一棵树木,创意一个?历史名人园林?,利用体育场,设计一个?奥林匹 克文化公园?……唯有把学生?浸泡?在优质文化里才可以实现教育的目的,如 何占领学生的?视线?,是一个方向;B、团队文化最好的解读是?家?,生生之间最佳关系解读是?家人?; C、班级文化应基于?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强化自主、平等、尊 重、 合作、 温暖的班级文化。 好的班规,既能看见,又能摸着,是一部严肃的?班 级宪法?。推荐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李茂编译 19、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 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 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D、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E、……20、揪住?七寸?找?途径? 传统教育患的是?课堂并发症?。课改就是找到的那个?支点?。 其实课堂不仅是教学的牛鼻子,更是撬动一切问题的那个?支点?。毋庸置 言,教育?百病缠身?,正因为此,我们才需要戒除一些急病乱医的鲁莽。时下 课堂教学的某些观点和所谓的?见解?,大都属?盲人摸象?,因而一线教师要 对某些?专家?的指点保持高度的警醒。教育首先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 育才是好教育。要解决问题,就要奉行?实践的力行?,今天的中国教育不是不 需要?理念?,可悲在理念过分泛滥,却又绝少有哪位专家愿意手把手教给我们 如何解决问题的。 千万记住, 我们不能因此自乱阵脚,要咬定?行动?,寻找?途 径和方法?,要知道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21、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 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 洋思等一类课改典型均属于教师牵着学生走,高效 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教学是什么?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 师之体育教师,把篮球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投篮。 师之音乐课:为?跑调?的学生纠正?调子?。 关于几个教学的比喻。?养猪说?:饲养员不应该代替?猪?吃食,而只应 该把猪养肥。?育儿说?: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不能替代孩子吃饭。 ?妈妈解放?的启示:在襁褓中的孩子让当妈的最累,只有当孩子可以独立 ?吃饭和行走?时,妈妈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22、高效课堂模式先?继承?再?生成? 没有?临帖?岂会有?破帖??先用?田字格?写字,严禁貌似有见地的批判地 学,否则会画虎不成。 我们要求所有?共同体?学校用四个月时间进行高效课堂的?临帖?,这个 阶段叫?继承?;第二个阶段叫批判与生成,在这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嫁接生成 不同的课堂特色,这个特色应该讲是?同质异性?的,相同在?高效?,不同的 形态上。没有批评就没有超越,当然也不会有真正的生成,?临帖?是为了?破 帖?。但一开始就忙着批判,结果一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批判的学往往呈现为 ?貌似有见地?。另外,即便是批评,我们也主张?行动批判?,而不是指手画 脚瞎白话,有些批评,显然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可以理解的。中国的传统 文化就是这样,木秀于林,风必折之。但天降大任,总得有人亮出肩膀去?扛? 起这个伟大的民族分配给我们的责任!直击有效课堂(5):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若干因素的研究 徐庆功教育博客
17:03:00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若干因素的研究王洪伟 (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上海200065)摘要:本文提出?有效教学?的界定和标准;罗列了?低效教学?的十种 表现;分析提出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十种因素:用好教材资源、了解学生情况、 设计适切目标、改变学习方式、优化?讲练?策略、引导帮助学生、教与学的 和谐、缩小个体差异、善处动态生成、坚持教学反思;最后给出实现有效教学 的若干因素之间联系的模型。 关键词:有效教学;若干因素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持不同观点的人, 有不同的价值 取向。我们认为,有效教学应是“三高”教学:一是从时空上看应是高效率,即 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效果; 二是从成果看应是高效益,即教学结果能使学生有 较多的得益;三是从关系看应是高效应,即通过教学在师生之间的心理、人格、 思维、情感等方面能产生高效应。换句话说,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 其中的发展,包括: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发展;生成性的 发展;面向未来的发展;有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检查教 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只有一个, 那就是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 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教师教得多么认真 ,多么生动,多么辛苦,只要学生没有 取得 “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就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 , 要实现有效教学, 是一个较复杂的任务,它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低有密切的联系。一、 当前重视课堂有效教学的背景新课程改革以来, 广大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与改 革之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了新“课程”,涌现出一大批新经验和新课例, 真是令人欣喜振奋。 但在我们听课观察中,也发现少数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新课程 理念有差异:一是固守传统理念;二是产生新倾向的“形似神异”,在教学中, 出现“低效”和“无效”现象。下面分别略谈几种倾向。1、固守传统的教学行为。 传统的不一定都不好,但以下几种教学行为确有讨论之处。 一是“仓库式教学”。到目前为止,尚有少数教师,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储 存知 识的仓库, 用大量的知识填进去。 这种教学仅发挥头脑中负责记忆的储存器作用, 而没有发挥接收信息的感受区, 处理信息的判断区, 以及负责创造的想象区作用, 使学生学习上死记硬背,死读书,读死书,结果效率低下。 二是“粗放式教学”。此指教师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拼体力, 拼时间,高消耗、重负担、低效率,投入多,产出少。一句话,落实目标“少、 慢、差、费”。 三是“结论式教学”。到目前为止,仍有少数教师,在教学中,重结论,而 忽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问题的思考过程、结论的探究过程,成果的创新过 程等。其后果是:知识乏化,技能僵化,兴趣淡化,思维劣化。三维目标难以落 实。 四是“模仿式教学”。当然在教学中,必要的模仿仍是需要的。但有少数教 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仅提供模式、样板,让学生进行机械模仿,学生在模仿中,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照葫芦画瓢,缺乏学习 能力。 五是“训斥式教学”。指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动不动就发火,“教训” 学生,语言霸道,甚至嫌弃、挖苦、体罚等。有时导致师生冲突,对教学带来极 大的影响,可想而知,这种教学会有效吗? 2、“形似神异”的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中,出现了新的倾向。 一是“自主”没有落到实处。通过多次的课堂观察,发现“他主”现象明显。 即学生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交流、汇报、表演、操作,很难看到学生 在静静地进行个体的思考,自主学习,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没有达到“内 化”的效果。 二是“合作”存在无效现象。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 习方式,其中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通过我们观 察,确实存在无效现象。首先表现为:合作匆忙,合作过程简短,缺乏深思熟虑; 其次,合作无机制,盲目分组围座,成员分工不明,结果乱轰轰;再次,合作成 “包场”,合作学习中全员参与性不够,发言汇报时往往优等生包揽全场,其他 人只是盲从。 三是“探究”没有抓住重点。首先探究学习形式化,有些可用接受性学习来 解决的问题,也要探究;其次,探究的问题无意义,探究的问题零碎,未抓住重 点,不需要探究的也搞探究,费时过多,常常事倍功半;再次,探究问题多数来 自教师,有时学生不感兴趣,在探究中多数被动,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是“对话”理解不够全面。首先表现为:对话机会不等,在对话中使一部 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 有时在对话中, 教师话语霸权严重; 其次对话淡化倾听, 在交流中你说你的, 我做我的; 再次, 对话忽视了准备, 有少数教师问题一提出, 学生未好好地思考,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 五是“赏识”需要教师真诚。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答的是什 么,都一律评为“好”,“不错”!或者根本不评价,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以上罗列的一些问题, 说明当前在课堂教学中, 仍存在低效或无效教学现象。 应该引起重视,需要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二、 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若干因素的分析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我们认为,实现有效教学是多因素的,有一个因素不到 位,就会影响教学,所以我们可从以“学”为中心的学习设计和体现新课程理念 的教学行为两方面来分析, 确定有效教学的若干因素加以实施,可能对教学会产 生一定的有效性。 近两年,我们在实施“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中,尝试 了实现有效教学的“十个因素”的研究。现将其地位作用和操作简述于下: 1.用好教材资源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灵活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学习资源(包括媒体资源)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首 先,教师要把教材信息、资源信息、“课标”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明确教材 编写意图;其次,要回顾此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进行选择性的借鉴;再 次,要根据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最后,要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 点”,即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 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学生的质疑点,资源的开发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 引申点等。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切忌“教教材”。 2.了解学生情况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 要了解学情,才能以学定教,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了解学情,主要是 了解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起点和判明学生可能达 到的发展水平,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十知道”,知道学 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 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认知规律等。了解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开调查会, 或课前请部分有代表性学生参加备课等。只有了解学生情况教学才有针对性、有 效性。 3.设计适切目标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 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 也是教师教学最后 要落实的结果。目标过高,通过教学目标达不到,目标过低,在教学中学生感到 没味道。所以,目标的设计要适切,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切合实际的目标最后 是无法落实的, 当然, 教学有效性更是谈不上的。 除此之外, 目标的设计要具体、 可察、可测,要分层,以便自己的执教,以便自己和他人的评价。 学习目标,这里指“三维目标”,对“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理解,在教师中间 还有差异。我们认为,在三维目标中,有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在教学中,要以 落实显性目标“知识与技能”为主线,夯实基础;同时挖掘,渗透隐性目标“情 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有效学习方法运 用的“过程与方法”之中。在一节课中制定的目标有时不一定都是“三维”,要 根据具体教材来确定。 4.改变学习方式是有效教学的着力点。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 一。要改变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观念的改变是一件 艰巨的事,需要着力地抓,使之达到“五变”:一是变“在听中学”为“在做中 学”、“在玩中学”、“在发现中学”;二是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自主地学”;三是变“单一个体地学”为“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地学”; 四是变“机械模仿地学”为“探究创新地学”;五是变“单一向书本学”为“多 提供各种经历在体验中学”。在教学中,只有真正地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理念,真正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有效教学才有 可能。 5.优化“讲练”策略是有效教学的效益点 所谓“讲练”策略就是“精讲精练”策略,它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 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 它是一种有效呈现知识和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教 学策略。 所谓“精讲”就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 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清知识的纵横联系,讲清知 识发生和发展过程,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通过“精讲”可留出更多 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等。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课,时间是 有限的,讲多了影响教学效果。 所谓“精练”,是指练习要少而精,虽然练习对技能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是过量 的练习,会产生两个消极作用:一是阻碍技能的掌握;二是导致技能的退化。即 产生练习的“高原现象”。所以向学生提供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 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练习方法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的成功率,使 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6.引导帮助学生是有效教学的支撑点 由于在课改中教师角色转换,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变化,我们认为,在 教学关系上,师生互动中的教学行为应主要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用“引导”与“帮助”的有效互动,来支撑学生的学习,使之实现有效教学。 所谓引导,应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要引导学生与 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自我对话;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与情境对话;引 导学生对问题的观察与讨论,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过 程。在教学中,还要因势利导,即在学生思维受阻、困惑不解时引导,使其畅通; 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时引导,使其深刻;在学生观点错误,出现失误时引 导,使其正确;在学生思路偏离,南辕北辙时引导,使其明晰;在学生思维局限、 难以拓展时引导,使其开阔;。。。。。。引导不是主宰,要把表达的自由还给 学生,把判断的权交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创新的机会让给学生。 所谓帮助,帮助就是服务,要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 生解决学习需要的工具;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策略;帮助学 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帮助不是包 办,在课堂中要清除教师的“霸权”现象,要克服学生的“盲从”现象。 7.教与学的和谐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当前党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更在联合国提出构建 , “和谐世界” 问题。作为小社会的课堂,当然也要构建“和谐课堂”,使课堂中,师生和谐, 生生和谐,环境和谐,学生发展和谐等,其中主要的是师生之间的和谐,这是实 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我们认为,在师生关系上的和谐,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应表现为:尊重与赞 赏。 尊重, 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在课堂对话中要民主、 平等, 即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浓浓的爱意,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地与学生平等地、 民主地对话。 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朋友般的交流, 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 补充与讨论,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在师生互动中,允许学生 答错了重答, 答不完整, 允许补充, 不明白的允许发问, 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 允许学生向教师“发难”。在课堂中应没有训斥、责骂、侮辱和体罚;也没有紧 张、恐惧、担心和不安,应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和谐课堂。 赞赏。就是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 长; 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 表现出来的善意; 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在对学生赞赏 的同时,要与学习评价进行整合。对学生的学习,要实施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 价、差异性评价,要把学习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把评价看成是师生互 动的一部分,使评价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促进师生和谐的杠杆。 8.缩小个体差异是有效教学的平衡点 有效教学主要指对全体学生教学有效,不是指对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有效,否 则就要产生新的不平衡,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使学生之间个体差异更 大。我们需要的是让原来的不平衡,逐步趋于平衡,这也是对有效教学的要求。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 因为每个学生都受到不同的遗传 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这必然使各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 的客观差异。其差异主要是:基础性差异、动力性差异,操作性差异和方向性差 异等,如何在教学中缩小差异,或在有较大差异的班级(如民工子女多的班级) 中如何执教,这是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关注的问题。 在学生之间具有明显差异的班级中, 一定要打破 “齐步走” 的格局, “异 提倡 步行”的做法。其中,分层递进,因材施教,仍然是一个好的教学原则。课堂教 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的指导思想下,要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 将教学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的 易变因素,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分 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调节,以达到各类学生产生接受效应, 共振效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9.善处动态生成是有效教学的关注点 动态生成教学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核心理念之一。 所谓“动态生成”或说“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成”的观念。平时,教师 在教学中较多关注的是“预设”,很少关注“动态生成”,很少考虑促进动态生 成,应对动态生成。而新课改要求,要关注动态生成,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成资 源,使教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生成”,它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 学个性化建设的成分,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 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中的“生成”可分为“可预设的生成”和“不可预设的生 成”。前者是在教师的教学准备范围内的,是教师有意预设的一定的问题引导学 生的相关生成行为;后者是随机的,偶发的,是教师意想不到的,甚至是突发的 事件和行为;此时,课堂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学情,课堂环境的变化,那么课堂教 学将变成机械的程序,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 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在课堂中,要随着师生互动生成的 不断推进,教师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机调整教学的程序,减少教学的环节,学 习目标可在生成中随机升降, 学习重点可在生成中调整,探究的主题可在生成中 替换,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 10.坚持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坚持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专业化水平和教师的元认知技能。 反思产生于问题,开始,教师对许多问题模糊不清,包括对什么是有效教学,什 么是低效教学,教师知道的是笼统的,并不具体;肤浅的,并不深刻,在这种情 况下,坚持教学反思,让教师自己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质疑自己 的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可生长出新观念、新 教法、新措施,使原来的教学走向有效教学。使原来一般教师,走向“有效教师” 教学要反思,现在人人皆知,但是在反思实践中,出现一些倾向:一是“假 反思”,不是“真反思”;二是“浅反思”,不是“深反思”;三是“应付思”, 不是“我要思”;四是“空反思”,即只顾反思,不会“决断”,没有行动,未 解决问题。我们认为,要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提高反思品质中的几个“度”是 训练的方向, 即反思要有广度; 反思要有深度; 反思要有高度; 反思要有创新度; 反思要有灵活度。 研究表明:一个不会反思的教师,不可能在课程改革中,转换教师角色,发 展成为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他的经验也是狭隘的,肤浅的,他的学术水平 的发展也将大受限制。三、 实现有效教学的若干因素之间的联系。以上“十个因素”不是各自独立的,是互相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 有机的 整合。下面我们提供一个包括若干因素在内的模型来说明。 1、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模型
2、对以上模型的简要说明。 此模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分析DD设计DD实施DD评价。此模型是运用 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并对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 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再开发学习资源,选择解决问题的学与教的策 略。又根据“内容”,“学情”,“目标”,“资源”,“策略”设计了“学习 过程”。其中,内容分析是基础,学情分析是关键,目标确定是核心,多种自主 学习策略的设计是内因, 创设学习条件的教学策略是外因。 此设计是一种以 “学” 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促 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方案设计。此设计是一个有若干因素构成的,在 各因素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开放的、 互动的、 动态的、 多元的、 有序的学习系统。 在实施中,要关注互动和对话,加强调控,及时评价,把评价与学习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进行整合、使课堂教学走向有效教学。主要参考文献: ⑴吕文模:课堂教学中引导创新策略研究 ⑵钟海青:走向高效能的教学 ⑶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 月 ⑷陈玉琨等:课程与课堂教学 ⑸刁荣普等:教育从关注细节开始 ⑹屠宠华:三维目标在科学探究中整合 期 ⑺周玉芬:“创造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初步探索 期 The Research on Factors of Fulfilling Effective Teaching in Class Wang Hong-wei (Shanghai New Huangpu Experimental School, Shanghai 200065) 现代教育技术 2001 年第 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3 月 人民教育 小学各科教与学 2005 年 24 期 2005 年第 7 创造教育 2000 年第一期 2004 年 9 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 年 6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finition and standard of Effective Teaching, while enumerating 10 conducts of Ineffective Teaching. It also deeply analyses thecircumstance and puts forward 10 factors of fulfilling Effective Teaching in class, i.e. taking great advantage of textbooks, getting well known of students, designing proper teaching aims, changing the methods of learning, improving strategies of instruction and practice, guiding help students, conceiving harmon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ducing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dealing with dynamic building, and insisting on teaching reflection.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it presents some module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actors of fulfilling Effective Teaching in class. Key words: factors 直击有效教学(6):“教”的有效性与“学”的有效性并不完全一致 徐庆功教育博客
11:59:00王荣生:“教”的有效性与“学”的有效性并不完全一致 有效性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有效性的前提,即教学内容必须 正确:第二个是有效性的落脚点,就是学的东西是学生需要的,是对学 生发展有用的。过去我们追求教学艺术,为什么呢?也是为了体现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但过去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谁的 有效性?过去关注的是“教”的有效性,而忽视了“学”的有效性。 “教”的有效性自然应该是通过“学”的有效性体现出来。 但事实上,“教”的有效性与“学”的有效性并不完全一致。过去, 很多老师上课是自说自话,每一步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学中出现与预 设不符的情况也无心顾及,强行拉着学生跟着自己的设计走,完成自己 预定的教学内容,老师就觉得教学是有效的了。现在,很多课堂上学生 的合作学习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但老师很满意。为什么?因为老 师追求的是“教”的有效性。 他认为只要有小组讨论就是取得了预期的 教学效果。还有的课,老师自己认为教得不错,听课老师评价也很高, 但未必是学生想学的。有的语文课很热闹,表演很精彩,恰恰是这样的 课,学生认为没学到什么东西,或者学到了教师意想不到的东西。 谈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老师帮助指导下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反过来看,一直以来我们那么重视教学方法,追求 教学艺术,诸如导入的方法、板书的设计、小结的升华,等等,很大程 度上,并不是站在教师职业本意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严重一点甚至可以说,跑到了相反的立场上,比如公开课让学生配合老 师。这样的追求,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本意,也使得很多老师的努力走入 了误区。课堂成为教师表演并取得成功的舞台,学生成了帮助教师成功 的工具。 应该如何走出这样的误区?怎么从“教”的有效性变成“学” 的有效性,或者说,把老师自认为的有效性真正变成促使学生进步的有 效性?这个任务相当艰巨,牵涉到老师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理解。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老师想教什么,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设定,与 老师在课堂里面实际上教了什么,再进一步,学生又学了什么,这三者 的关系事实上远比我们想像得要复杂得多。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只用 了两分钟时间就完成了他自己确定的教学重点。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 度上,这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强调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学内容。老师们 更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如何导入,中间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结课, 至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常常是写在教案上供检查而已,所以很 多老师的教案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出入很大。到现在,老师想教什么与实 际教了什么两者不符合的现象相当普遍。学生最需要什么,这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 东西 要把关注自己的教转化为关注学生的学。我们主张,观课评教重点 要关注教学内容,就是老师教了什么,教的内容正确与否,学生有没有 学会,是不是学生发展所需要?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议教,最后必然会 走到关注学生的学。我觉得,教师关注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有效性,比 关注教学方法,追求教学艺术要好得多。很多教师,很努力,很想把课 上好,追求的方向不对,很可惜,自己也很苦恼。 学生最需要什么,这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 东西。关注学生的学,不只是关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方法,而是关注 他们需要什么,最缺少什么,多想想他们理解一篇现代小说需要你老师 提供什么帮助,理解唐诗宋词又会有什么困难。现在,我们提倡以学的 活动为基点的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在备课中首先关注教学内容,想清楚 自己要教的是什么,先教什么,再教什么,一步一步考虑周全,在课堂 上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的状态与反应。 教什么,要基于学情,道理很简单。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国外,人家 一定会很奇怪你们怎么还在讨论这样的问题, 但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就 是这样。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习惯于关注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 反思时,还是反思自己的教,“我本来应该讲三点,时间关系只讲了两 点”,而不习惯去想一想,学生学到了些什么?学得有效吗,?学得有 趣吗?所以,我建议语文老师,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点选择,到教 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都要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教转向关 注学生的学。 个人简介: 王荣生, 1960 年生, 系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第 一位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部主任。主 要著述有: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专著 、 、 《“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总主编 , 《语文教育研究大系 () 、 》 《21 世纪专题教程?语文系列》、 《新课程教例与教案研究丛书》,主 编《新课程高中语文课例评析》、《语言知识新视点》、《口语交际教 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直击有效教学(7):实施“有效教学”的七大策略 徐庆功教育博客
9:23:00实施“有效教学”的七大策略文/王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宁阳县提出了&课前抓预习, 课堂抓达标,课后抓作业&的实施有效教学的有力措施,很值 得深化和推广.(阚兆成)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尽 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教学设施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 效果。具体来说,它包括?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有效 的上课策略?、?有效的评价策略?、?有效的教研策略? ?有效的学习策略?等方面。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实施有效 教学七大策略: 一、课前抓预习,实施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基本 要求。备课的关键是制定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难点,进行 教学设计,传统的备课方式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自己对教 材的理解,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教学预设。我们认 为,这样的备课方式不符合学生学的实际,是造成课堂教学 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鉴于此, 我们提出了抓学生课前预习, ?以学定教?的有效备课策略。 同时,抓课前预习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不仅可以避免教师课堂教学的无效,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施这一策略,要做到四抓: 一是抓预习设计,预习不能仅仅是让学生阅读教材,而是要 设计好预习提纲或预习学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充分感知教 材、理解教材,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得出自己初步的思考。 二是抓预习时间,要将预习提纲或预习学案提前下发给学 生,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预习,课下时间不充足的学科 可以单独设立预习课。三是抓预习评价,教师要及时评价预 习效果,激励学生积极预习,形成预习的习惯,同时学校要 定期检查教师对预习的管理,并将此纳入对教师工作评价。 四是抓预习成果的运用,教师要按照?以学定教?的原则, 课前及时检查和诊断学生的预习效果,收集学生自学时所遇 到的学习难点或学习疑惑,据此进行课前二次备课,确定课 堂讲授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二、课堂抓改进和当堂达标,实施有效的上课策略 一是要加强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设计,明确教学任务。课 堂教学要出示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改变教学目标过于强化知 识传授的现状, 注重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 提高素养转化,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 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的和谐统一。 二是要整合教学内容,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改变课 堂教学陈旧封闭的现状,落实新课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 材?的要求,把回归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以教材 为范例,实施学科拓展性教学,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 科技发展及学生学习体验的结合,注重不同学科间的整合联 系,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同时,要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整合教材,努力做到学生预习时已经掌 握的知识不讲,学生自学能够理解的知识不讲,切实提高教 学的有效性。 三是要优化教学过程,加强主题性教学。改变课堂教学 杂乱无序的现状,按照?明确目标―预习展示―精讲点拨― 当堂达标?的一般程序,从学科特点出发,遵循学科教学规 律,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倡导主题性教学,把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设计为系列学习主题,把学习主题转化为学习 任务,把学习任务转化为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 习活动中生成知识,提高能力和素养。 四是要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主体探究。改变过于 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灌输传授的现状,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 生动实践中,体验知识产生与发展历程,感悟知识研究与应 用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是要改进教学手段,加强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改变 课堂教学手段滞后的现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加强现 代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教学辅 助作用,增强课堂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是要强化教学诊断,加强课堂达标检查。改变课堂教 学达标率偏低的现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加强 课堂训练与检测,确保课堂教学让 80%的学生达标 80%的目 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堂达标题的设计要兼顾基 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拓宽性的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独立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保证每节课学生有 10 分钟以 上的时间完成当堂达题,减轻学生的课下作业负担。 三、课后抓作业设计和评价,实施有效的诊断反馈策略 一是要改进作业的方式,加强限时性训练。要根据遗忘 规律, 及时设置适量的课下作业, 促进学生及时巩固与落实, 切实避免学生知识的缺陷积累。作业要以限时训练为主,及 时收交与批阅,及时分析与讲评,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二是要改进作业设计。加强基础性和拓展性训练。作业 内容要以基础性为主,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同时,又要适 当拓展知识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是要加强作业的批改与讲评。课后作业要做到有布 置、有检查、有批阅,而且要做好作业批阅记录,及时分析 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矫正 或补救措施。同时,要强化作业讲评,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 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适当进行平行性训 练,诊断学习效果,矫正学习认知。 四、日常评课抓反思,实施有效的教研策略 一是要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引导教师提升常态 课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形成既是一个量的积累,更需要质 的优化,需要教师平时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 而不仅仅只是上好为了展示自己和应付检查而精心准备的 公开课、优质课。如果每一位教师把自己的所有常态课都达 到公开课、优质课的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 事情了。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就是要让教师进一步提 高备课、观课、评课的成效,提高常态课的质量,养成对常 态课经常检视的习惯,督促教师时常想一想:我的这节课有 没有成效?能不能促进学生发展?课堂达标率是多少?低 的原因是什么?从而不断积累有效的实作性经验,提升课堂 教学水平。 二是要实施?连环跟进行动?,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所谓?连环改进行动?,是指促进教师个体不断改进教学行 为的教研方式。从过程上说,指对特定问题进行连续的实践 审视,前一次实践积累的经验、反思,成为后一次实践的起 点,这样环环相扣,前后连贯,直至?问题解决?;从实践 主体方面说,这种?连环?可以是个体行为,也可以由群体 合作实现;从实践内容方面看,既可应用于对特定问题的探 究,也可应用于经验在不同层次上的辐射与传播。实施这一 行动,要求学校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说―讲―测―评―思? 活动,大力推广?一课连上?、 ?同题多上?、 ?一课两议?、 ?三课两评一反思?的经验,促进教师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水 平。 五、抓好学法指导,实施有效的学习策略 教师有效地教必须和学生有效地学有机结合,才能最终 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此,在强调教师有效教的同时, 必须抓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样才能把有效教学真正落到 实处。 学法指导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通用学法方法的指导, 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参与课堂讨论、怎样提出问题、 怎样高质量完成作业、怎样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怎样提高 记忆效率等。这类方法的指导可以通过开设学法指导课、进 行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其二是学科学习方法的指 导,如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对文章进行略读、精读、赏读的 指导;作文教学中如何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指导 等,这类方法的指导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大多通过课堂教 学、专题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机渗透。 六、抓好小课题研究,实施有效的科研策略 以往的课题研究,教师往往贪大求全,要么研究的问题 与自己的教学无关,要么研究成果重复无用,不能解决教学 的实际问题。实施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以自身为研究主体, 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研究起点,开展实用性较 强的小课题研究。 一是要树立?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解决即成果? 的科研理念,切实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和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 选择课题,并认真分析思考,不断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和验证 结论,以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扎实通过研究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 二是选题的角度要小,内容要实,研究要深入,切忌沽 名钓誉、浅尝辄止。可以从预习、备课、教学方式和学习方 式改进、作业设置及评价、学法指导等方面选择课题,切忌 大而空。研究过程不仅要有方案,更要有过程性材料的收集 和阶段性反思总结,要切实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反思自 身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从而不断积累成功的案例,提高业 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是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筛选和管理,及时 总结成功的做法,推广优秀研究成果,不断激发教师的科研 意识,浓化科研氛围,努力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逐步 通过对教师校本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和升华,形成学校独 特的教学特色。 七、抓典型带动,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 有效教学要以有效的管理做为保障,才能扎实推进。因 此,学校要围绕有效教学研究的开展,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 和评价标准,并抓好典型带动,切实发挥好管理的监督和引 领作用。 一是要依据有效教学的要求,制订相应的预习制度、当 堂达标制度、作业评价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修订完善学校 《教学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教师教学工 作评价方案》,用制度和评价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研究热 情。学校要建立调研课、公开课、研究课、达标课制度,定 期开展优质课、优秀教学案例、优秀学案、优秀教学反思、 优秀研究报告评选活动,扎实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系列达标活 动,以评促教,以评促改,推进有效教学研究的顺利开展。 三是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学校要注重 发现各学科在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先进典型, 引导他们及时总结的教学技艺、方法和成功经验,并采取课 堂观摩、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充分发挥他们辐射 带动作用,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直击有效课堂(8):卢志文对话高效课堂 徐庆功教育博客
18:42:00卢志文对话高效课堂关于高效课堂,卢志文近日接受中国教师报马朝红记者书面采访。1.马:您所理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 卢:高效的“效”,首先是“效果”,其次是“效率”,根本上 指的是“效益”。 高效课堂要关注两个度:精力流失度和目标达成度。精力流失度 考察效率,目标达成度考察方向和程度,即效度。 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 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高效只是理想课堂的价值取向之一。高效课 堂不一定是理想课堂,但,理想课堂一定是高效课堂。 2. 马:高效课堂某种程度上彻底改变了师生关系,高效课堂应 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卢:高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化: 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 学生就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高效课堂中 的学生,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换, 从“官教兵”到“兵教兵”,再到“兵教官”,真正实现“教学相 长”。 传统课堂中,教师和教材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高效课堂中,知 识源变得非常丰富,除教师和教材外,每一位同学也都成了其他同学 的知识源。 传统课堂中,教师依“教案”组织教学;高效课堂中,没有“教 案”,只有“学案”,师生围绕“学案”共同探究问题。最好的“教 案”就是“学案”。 传统课堂中,教师抱着学生走,或者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中, 教师激发学生自己走,或者相互搀扶着一起走。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背桶人”,学生是“敞口杯”;高效课堂 中,师生都是“挖井人”。 传统课堂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一对多”;高效课堂中,信 息传递方式多元,既有“一对多”,也有“多对一”,更有“一对 一”、“多对多”。 3. 马:高效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和角色定位(这一点对改革中 的教师树立信念非常重要) 这种角色定位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有 , 什么关系? 卢:教师是引导者,策划者,合作者,服务者,开发者。 教师是导游不是领导,要引导学生作自助旅游,不是领着学生沿 固定线路参观;教师是导演不是演员,要在幕后策划、指导学生去展 示,将学生置于聚光灯下,不是自己霸占讲台说长篇评书;教师是朋 友,既是精神的同道,亦是学习的伙伴,教师不是裁判兼警察左手握 真理右手握大棒;教师是服务生,要俯下身子为学生服务,将姿态降 低,将心胸放大,教师不是挂在墙上的圣人像,等着学子门来膜拜。 这种角色转变更有利于课堂形成这样的特点:由官教兵,到兵教 兵、兵练兵;到兵带兵、兵管兵;再到兵促兵、兵强兵;最终走向兵 教官,官教官。这就让我们寻找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模式:实践 ―反思模式;最简捷的方法:开放课堂;最有效途径:校本培训、校 本教研。 4. 马:您认为,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卢:好课应当有如下特征: 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 《学记》有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以为此乃 好课的不二标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好课应该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是内容和方法的统一,是主导和 主体的统一,是开与达的统一,是严与爱的统一,是导与牵的统一。 朱永新先生提出理想课堂六度――参与度、亲合度、自由度、整 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可以作为好课的具体指标。 5. 马:好教师的标准又是什么? 卢:“教师不能光追求给学生满分,还要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 足。 ”好教师就是那些给学生满分、 让学生满意、 使学生满足的教师。 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 课堂上的好教师,就是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讲适当的 问题,出适当的效果。具体而言:在内容上,目标定位精准;在时间 上,机会把握精明;在位置上,结构安排精巧;在方法上,手段选择 精致;在感受上,配合对位精确。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好教师的能耐体现在“抓住麻筋”, “捏 得要害”,“恰到好处”。既有准度,又有速度、力度。 好教师应能够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 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手 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 惟其如此,学生才能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被动 学”,变成“主动学”;由“痛苦学”,变成“快乐学”;由“孤独 学”,变成“合作学”;由“单一学”,变成“全面学”。 惟其如此,教师才能真正由主演变导演,由经验变科研,由现成 变生成,由师长变学长,由教者变学者。 6. 马:教育、教学、课堂等学校教育中的许多概念,在高效课 堂背景下,可能还需要重新澄清和“命名”,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卢:前已述及,传统课堂的“教案”已经历了从“教案”到“学 案”的改变,此外,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词也引起了人们的重新思 考:教室,将从“讲堂”变为“学堂”;教学,将从“教师教,学生 学”,变成“教师教会学生学”;教材,不再是“教的材料”,而是 “学的素材”。 重命名的背后是理念的更新、师生关系的调整。所有这些,都体 现了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尊重人、发展人、解放人。 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 我是化学教师,我一般不说“我是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件夹怎么按顺序排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