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油价跌了,航运在线船员招聘网就低迷,船订单就少了

中国经济导报__产业?投资_造船业面临的问题只有产能过剩吗?
往期回顾:
&0) searchform.submit();" border="0" align="absmiddle" style="cursor:pointer">
造船业面临的问题只有产能过剩吗?
新船订单锐减70%,多家造船企业破产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字数:2967
&&&&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郭丁源&&&&近期,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其中海船为637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11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2.6%。下降幅度惊人。卓创资讯船舶业分析师田洪涛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新接订单增长减缓在去年8月就已初显端倪,之后的几个月新接订单一直较差,虽然2014年我国造船业新接订单仍居全球首位,然而同比则下降14.2%。2015年上半年,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油价持续下跌的影响,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大幅下降,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明显萎缩;与此同时,日本凭借日元贬值的机遇与我国在干散货船的市场上竞争加剧。”&&&&无独有偶,自去年12月至今,我国已有多家造船企业破产。7月底,以中小型不锈钢化学品船手持订单曾为全球第一的明德重工宣布破产。业内多位专家叹息道,“一个第一批入围白名单的‘好船厂’,因为资金链断裂说倒就倒了。”明德重工董事长季风华曾经预言2014年必将成为明德重工的“转折年”,此话竟然不幸言中。“国内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供需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这是根本原因。”中研普华行业研究员李湖认为,“细节上看,我国造船业国产设备装船率已下降到不足1/3,产品质量始终跟不上,品牌、技术水平低,导致‘船东指定’问题也突出,这是影响中国制造业的更严重的问题!”破产船企增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自救、重整等措施后,明德重工最终没有摆脱破产的命运。7月31日,明德重工走到了尽头,法院裁定终止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重整程序并宣告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破产。&&&&自去年12月至今,我国已有多家造船企业破产。田洪涛表示,“目前造船行业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由于航运不景气,随着订单的减少,破产企业数量也将进一步增加,行业洗牌加剧。”他指出,我国造船业已经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尤其是在干散货船这方面,产能过剩局面尤为突出,而淘汰一批是化解产能过剩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船企出现破产也就不足为奇。另外,由于产能过剩,船企之间竞争加剧,银行贷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船企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就会增加,这样对资金密集型的造船业来说,无法取得银行的授信也就意味着有很大的可能性出现资金链断裂。&&&&今年3月,泰州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东方重工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同月,中国最大的外资造船企业STX(大连)造船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债务规模240亿元。&&&&4月,温州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庄吉船业宣布破产重整。&&&&5月,浙江知名的民营造船企业正和造船也向法院提出了重整申请,造船企业破产数量陡增。&&&&2015年上半年,在新船订单的大幅下降过程中,我国多家民营船企被迫宣布破产重整。&&&&除破产船企增多外,相当一部份船企也陷入盈利下滑和财务困境。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1~5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5.4亿元,同比下降13.3%。其中,船舶制造企业为48.1亿元,同比下降11.3%;船舶修理企业为1.8亿元,同比下降8.2%。&&&&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8家造船业上市公司中,有上海佳豪、亚星锚链、中国船舶、中国重工4家公司盈利,中船防务、*ST舜船、钢构工程、太阳鸟4家公司亏损。其中,*ST舜船于2015年上半年因为亏损而挂星。2015年完成交船计划困难较大&&&&据外媒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接订单量仅为756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0.5%,位居世界第二;而按照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统计为1119万载重吨,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7.6%,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下降。&&&&有业内人士分析,受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影响,船东对前几年订造的节能环保型船舶接船积极性不高,散货船改油船订单的现象频繁发生,修改船舶合同、延迟交船甚至撤单的风险逐渐加大。公开数据显示,全行业上半年交船1853万载重吨,是2014年年底预计今年交船量4300万载重吨的43%,全年按计划完成交船任务困难重重。&&&&田洪涛表示,中国造船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是以国内的内航船舶为主体,造船生产量小,在世界造船行业所占份额也不大。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积极地推进国有造船厂的设备加强和现代化,占世界份额快速提高。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9.5%、37.7%和35.5%。我国造船完工量、手持船舶订单连续6年保持快速增长,三大造船指标已全面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自此之后,年,我国造船业年度三大指标一直居全球首位,可以称得上是全球第一造船大国。&&&&但是,2015年上半年,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油价持续下跌的影响,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大幅下降,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明显萎缩。如何迈过难关?&&&&“目前我国造船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增长过快导致的产能过剩。”浙江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陈达西日前表示,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产能占世界的1/3左右,其成为世界头号造船强国用了大概20年左右的时间。而我国造船业在近几年即快速崛起,其高峰时期,光造船厂就超过几千家。然而,随着全球航运的萧条,导致造船订单明显减少,而高增长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很多订单锐减的企业面临着倒闭破产的风险。&&&&技术含量低也成为船企被淘汰的原因之一。陈达西指出,我国过去几年虽然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但是生产主要以干散货船为主,这是航运使用的最基本货船,技术含量低,很容易受到航运业变化影响。像LNG船这种技术难度高、新型环保的运输船,近年来订单一直增长较快,但是我国占有量却比较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还注意到,破产的船企多为民企,而鲜见国企和央企的身影。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表示,“融资难仍是民企的痛。一是造船企业属于重资产性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民企和外企不及国企和央企资金雄厚,缺乏一定的实力;二是相比民企,国企和央企更易获得政策支持;三是国企、央企有国家做背后担保支撑,获得银行贷款相较民企更容易,融资环境较好。”&&&&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等文件,这些政策对稳定船舶工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有关政策落地尚待时日。今年以来,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依然未能得到较大改善,不少行业骨干船舶企业现金流出现紧张局面,致使不少订单丢失。”田洪涛表示。&&&&贺在华强调,未来船舶企业的出路在于向高端产品进军,提高造船业产品设计、建造能力。特别要注意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制造业2025中提到了智能制造,而智能机器人也可运用在造船行业之中,降低人工成本等;再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船企与钢厂等原料商也需加强合作,其造船原料的采购可以按照不同的节点采取间断式采购的模式,以减少资金的占用。田洪涛也指出,产业结构的优化跟调整也要跟上,完成从“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业企业”的转变,建立和完善全球售后服务网络和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加强售后服务打造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电话:010-
传真:010-
技术支持:造船业产能过剩旧伤复发 今年新船订单下降逾70%
  造船业在迎来了2013年的“小阳春”后,产能过剩问题却在2015年“旧伤复发”。由于此前过多船舶的生产导致2015年前7个月的新船订单同比下降逾70%。  在新船订单的大幅下降过程中,2015年上半年,我国多家民营船企被迫宣布破产重整,与此同时,有着国企背景的舜天船舶也因国外船东违约而亏损挂星,随时面临退市的危机。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只有在彻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后,造船业才能真正复苏。  半数造船业上市公司亏损  作为难兄难弟的航运业和造船业在2015年的上半年皆遭遇寒冬。在航运市场持续低位徘徊的同时,船市复苏未见好转。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8家造船业上市公司中,有()、()、()、()4家公司盈利,()、()、钢构工程、()4家公司亏损。其中,*ST舜船于2015年上半年因为亏损而挂星。  *ST舜船2015年中报显示,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亿元,同比下降51.25%;利润总额-3.80亿元,同比下降826.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6亿元,同比下降973.12%。  公司表示,本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84.26亿元,与年初相比下降10.37%;负债总额85.76亿元,与年初相比下降6.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49亿元,与年初相比下降170.04%。  对于业绩突遭下滑的原因,*ST舜船解释称,由于造船业产能过剩仍未化解,受此影响公司部分出口船舶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延期交船、交船难、以至于船东弃船的情况。  同时,*ST舜船已不再作为明德重工破产事项的意向重整方,且明德重工已进入破产程序。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公司在经营和资金方面均面临严峻的形势。  受造船企业订单大幅下降影响,为造船企业提供钢结构和配件的上市公司钢构工程也连续出现亏损。数据显示,钢构工程201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71.49万元;201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07.49万元。  此外,刚于2015年4月份完成增发收购黄埔文冲100%股权的中船防务也在2015年上半年宣告亏损,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5亿元。  中信建设高晓春分析,日,公司完成增发收购黄埔文冲100%股权,主营业务增加为军船、军辅船、民船和海工。上半年,黄埔文冲实现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5倍;其中,文冲船厂上半年净利润-1.09亿元,也就是说主营军船的黄埔上半年净利润可简单测算为3.56亿元。上半年广船国际亏损1.74亿元,黄埔文冲盈利2.47亿元、而合并亏损5.25亿元,预计龙穴造船亏损幅度较大。  不过,鉴于中船防务向军工业务发展,因此,业内对于公司的发展前景较为看好。  国际市场份额首次下降  从中报可见,造船业上市公司对于业绩亏损和下降的解释普遍为,“2015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仍旧延续2014年度徘徊不前的局面,国际贸易量萎缩,国际航运与船舶市场持续低迷”。  有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国际新船市场虽然受油价低迷刺激,带动了油船成交量的上升,集装箱船订单亦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有所回升,但BDI仍呈低迷态势,散货船成交量大幅下降。受此影响,以承接散货船为主的我国船舶工业2015年上半年新接订单大幅萎缩。  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接订单量仅为756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0.5%,位居世界第二,按照中国船协统计为1119万载重吨,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7.6%,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下降。  有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至7月份,全国造船完工226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8%。承接新船订单14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69.4%。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367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9%,比2014年底下降8.5%。  同时,1月份至7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20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6%;承接出口船订单119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2.2%;7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298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0.4%。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多数船企出现了“价格低、交货难的局面”,且因船东订单原因,订单取消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业内人士分析,受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影响,船东对前几年订造的节能环保型船舶接船积极性不高,散货船改油船订单的现象频繁发生,修改船舶合同、延迟交船甚至撤单的风险逐渐加大。公开数据显示,全行业上半年交船1853万载重吨,是2014年年底预计今年交船量4300万载重吨的43%,全年按计划完成交船任务困难重重。  产能过剩成行业绊脚石  有业内人士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在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供需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造船业依旧很难复苏。  对于这一现象,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造船业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即使行业曾出现复苏态势,但这也只是短暂的,只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解决,行业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复苏。”  业内普遍认为,造船业产能过剩大多指的是中低端技术要求不高的船舶,而真正高端的船舶其实还是需求量很大的。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有关方面应继续加大对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的绿色环保型、高技术船型、海工装备及配套设备研发,加大投入支持;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改造和针对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船用设备专业化的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支持;对企业实现兼并重组在债务重组,人员分流,资产整合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顺利度过危机,促进转型升级换代。  编者按: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可以说,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结构转型中的突出问题。那么,在上市公司半年报中,船舶、电解铝、平板玻璃、钢铁等“老大难”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进展如何呢?
责任编辑:ly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2被浏览118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联合商报】www.cubn.com.cn 欢迎您
 |  |  |  |  |  |  |  |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装备制造 && 订单锐减七成 船企频频破产中国造船业面临大考
订单锐减七成 船企频频破产中国造船业面临大考
http://www.cubn.com.cn/
■中国联合商报 记者 毕淑娟 北京报道
  今年上半年,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油价持续下跌影响,中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大幅下降七成,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三成。而伴随新接订单的骤降,破产的上市船企数量也陡增,已经达到了5家。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这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国际市场份额首次下降;而如此多的主流船企破产,也是中国造船史上第一次。这折射出当下中国造船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而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国造船业将驶向何方?
  订单锐减70%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1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承接新船订单111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2.6%;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3807亿载重吨,同比下降9.2%。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接订单1119万载重吨,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7.6%,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市场份额首次下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单难是当前我国造船业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未来一些船厂可能面临着无船可造的局面。
  不仅如此,交船难也是行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国际航运市场和新船市场仍然处于深度调整阶段,船东对前几年订造的节能环保型船舶接船积极性不高。去年年底中船协曾预计今年将交付4300万载重吨,但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只交付了1853万载重吨,仅占全年计划的43%。照此来看,全年完成交船任务困难重重。
  此外,融资难更是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今年以来,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改善,不少骨干船企现金流出现紧张局面,致使不少订单丢失。而订单的减少加剧了造船业的竞争,船价更是因激烈的竞争而跌入低谷。
  据挪威Platou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邵和平介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船价格持续下探,总体水平较金融危机前已跌去30%,而部分细分船型的价格甚至已下跌了40%至50%。
  “现在利润率太惨了,价格虽比去年高了些,但还处在低谷期,比高峰期降了30%左右。”国内一家大型合资船企市场部人士如是说。
  船企频频破产
  由于新接订单大幅下降,国内主流船企纷纷破产或面临破产边缘。
  7月的最后一天,在经历了一系列自救、重整措施后,第一批入围白名单的“好船厂”明德重工最终没能摆脱破产的命运。
  据悉,明德重工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人,于去年12月申请破产保护,其最大债权人――舜天船舶计划通过“债转股”交易收购明德重工。然而,重整方舜天船舶如今也落入资产困境,表示无法调动更多资金用以支持明德重工的重组项目,故而放弃收购明德重工。而在目前市场困境下,短期内显然没有企业有能力接盘,所以选择破产成为明德重工唯一的选择。
  事实上,明德重工破产只是目前中国造船业低迷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泰州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东方重工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同月,中国最大的外资造船企业STX(大连)造船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债务规模240亿元;
  4月,温州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庄吉船业宣布破产重整;随之有“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之称的熔盛重工更名为中国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转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
  5月,浙江知名的民营造船企业正和造船也向法院提出了重整申请,造船企业破产数量陡增  。
  除破产船企增多外,不少船企也陷入盈利下滑和财务困境。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1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5.4亿元,同比下降13.3%。其中,船舶制造企业为48.1亿元,同比下降11.3%;船舶修理企业为1.8亿元,同比下降8.2%。
  “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以来,国内破产的船企都是民企和外企,而鲜见国企和央企的身影,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针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的提问,卓创船业分析师田洪涛表示,相对于国企和央企,民企和外企所获得的政策扶植力度较小,特别是民营企业,规模不大、资金实力不强,往往成为市场最先淘汰的对象,尤其是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其劣势更加凸显,在经营难以为继之时,只能走向破产。
  亟待转型升级
  新接订单骤减,船企频频破产,这背后其实都是产能过剩惹的祸。
  “目前我国造船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增长过快导致的产能过剩。”浙江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陈达西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产能占世界的1/3左右,其成为世界头号造船强国用了大概20年左右的时间。而我国造船业在近几年快速崛起,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产能占世界的40%左右,其中高峰时期,光造船厂就超过几千家。然而,随着全球航运的萧条,导致造船订单明显减少,而高增长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很多订单锐减的企业面临着倒闭破产的风险。
  除产能过剩导致船企订单减少,进而被逼破产或临近破产边缘外,其技术含量低也成为被淘汰的原因之一。陈达西进而指出,国内造船业目前面临的结构不合理问题也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我国最近几年虽然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但是生产主要以干散货船为主,这是航运使用的最基本货船,技术含量低,很容易受到航运业变化影响。像LNG这种技术难度高、新型环保的运输船,近年来订单一直增长较快,但是我国占有量却比较少。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明德重工劣势凸显,在经营难以为继之时只能走向破产,成为市场最先淘汰的对象,它也成为国内造船行业正在经历破产潮的一个缩影。他认为,短期内造船业市场不会有大的改善,未来造船业仍将进一步淘汰过剩产能,逐步实现供需均衡。
  有业界人士预测,未来5年时间,我国五成船企将会逐渐“死掉”,技术含量低、污染高的船企将会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则是抱团发展的高端船企。
  基于上述判断,我国船企只有加快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发展智能制造,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大研发投入,才能走上新时代的发展道路,才能在全球造船市场大潮中不被“拍死”在沙滩上。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油价低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