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西安明德门小镇建设商学院特色小镇是比较靠谱的吗?

地产业跨界特色小镇不妨选“旅游+互联网”
发布时间:
&&|&&中厚明德&&|&&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日,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特色小镇。两年来,住建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共403个中国特色小镇,在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公布后,特色小镇新形态越来越多样。尤其是依托“互联网+”的旅游特色小镇,正在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房地产后时代,特色小镇需跨界经营&“实际上,中国地产已经进入了一个根本的转折期,这个根本转折期的标志就是:前几十年形成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就此终结,下一轮地产业将以资本为后台驱动。”特色小镇的运营也需要这种模式。日前,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特色小镇的动力在于运营。无论是养老、文旅亦或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特色小镇,如果没有运营能力是不行的。地产企业来做特色小镇,仅依靠房地产开发,失败率很高,只有跨界才能整合资源,实现盈利。&张宝全认为,进入新时代后,地产业需要转型,而转型机会,很多来自互联网落地的过程。互联网经济是一个比较重视流量的经济,具体到特色小镇上,可以藉由旅游+互联网的形式获得了稳定的流量,而特色小镇的旅游副产品就可以通过对流量的开发扩大销售,实现稳定营收。&“互联网+”联结全域旅游和特色小镇&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所谓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当作旅游景区,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中国特色小镇年鉴》编辑部副主任杨雪介绍说,从供给侧来看,特色小镇为全域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从需求侧来看,全域旅游为特色小镇带来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杨雪说,除了经济效益,全域旅游还有助于特色小镇创造品牌效益,传承传统文化,让特色小镇的地方文化、民俗风情、商业价值、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推进特色小镇文化创新。&具体而言,特色小镇如何发展全域旅游?杨雪认为,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抓住全域旅游两大核心理念——“旅游+”和“互联网+”。&杨雪指出,“旅游+”的核心在于有效整合多产业,通过旅游把人有效地聚集到目的地,从而让各类产业转化为消费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以巨大的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为各方搭建巨大的供需平台,它是实现全域旅游的最根本措施。&张宝全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以“旅游+”为背景的泛旅游产业整合涉及很多行业。这里的“+”,可以是工业、农业等大产业,可以是教育、文化、养生、养老、休闲运动等具体产业,也可以是互联网、交通、购物等关联性产业。产业可以单独支撑,但更多是相互叠加。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产业作为“互联网+”的基础,正在成为全域旅游和特色小镇的关键联结点。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此前在全国旅游大会上表示,旅游是一种移动生活方式,互联网正助推旅游成为智慧化的全新移动生活,成为一切产业融合的主渠道与通路结构。互联网、物联网的盛行,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移动APP的出现与发展,都将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体验智慧化、旅游方式转变、旅游消费升级。&“旅游+互联网”特色小镇:一切都可在网上选择&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互联网+”作用于旅游、以及“互联网+旅游”的实现途径主要体现在旅游大数据、旅游产品、旅游营销、LBS、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等方面。&比如:云南的彝人古镇以古建筑为平台、彝族文化为“灵魂”,通过系统管理集成软件开发“互联网+旅游”文化与商业住宅相结合的模式,每栋住宅都有管家,实行电脑信息集成,成为新古镇开发的典范。&张宝全认为,国外依托“旅游+互联网”模式开发成功的特色小镇秘诀在于:一方面,拥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及历史资源,景区的开发与挖掘都建立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避免了景区雷同化。如瑞士卢塞恩小镇体现湖光山色,法国埃吉桑镇保留了完好的中世纪建筑等。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扩大宣传,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大型节庆等增加景区吸引力。&这些作用到特色小镇运营上,逐渐为其带来稳定的客流,稳定的客流带来稳定的营收。但是,“旅游+互联网”模式仍需要进一步转变思路。张宝全指出,“旅游+互联网”的基础就是大数据分析和消费者的直观感,旅游资源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直观选择,除了方便,更给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带来舒适感。全域旅游中的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
田园东方创始人张诚经长期研究探索,于2012年结合北大光华EMBA课题,发表论文《田园综合体模式研究》,并在无锡阳山等地开展了长达四年的落地实践。
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举措,“田园综合体”概念被写入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于“田园综合体”在三农工作中的意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中央农办原主任唐仁健(现任甘肃省代省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旺盛。因此,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张诚/田园东方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鉴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是“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以及“田园综合体”之于乡村旅游的作用和价值,本刊特邀张诚及相关专家,就“全域旅游中的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展开讨论和对话。此整理对话录音如下,以飨读者。
特色小镇最可行的产业模式
是文化创意和旅游
张朝伟: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大力推动建设“特色小镇”。请问“田园综合体”是特色小镇吗?和特色小镇有什么关联?
张诚:先反问一下,为什么会提出搞特色小镇?
张朝伟:建设特色小镇,是城镇化大趋势下,防止大城市病,避免农村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又实现从农村转移的唯一途径,是地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实现“就地城镇化”的举措和模式。
张诚:我关心的是:特色小镇发展产业,容易吗?
不能再发展大城市,要发展特色小镇,而特色小镇必须基于产业,但是中间有个矛盾:在小镇这个领域发展产业不容易,在城市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高度集中的地方容易,在乡村、乡镇发展产业,政府和企业都不会做主动选择。
张朝伟:但是,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是自发的、主动的。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一二三产业都比较成熟。
张诚:浙江的特色小镇,大概分两种,一种叫产业小镇,一种叫旅游小镇。
浙江在三十多年前有一种现象,村镇出现工业集群,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链群组,比如做箱包的乡镇,有的做拉链,有的做布料供应,有的做加工,有的做成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或者产业的生态圈,附着在一个镇域里边,这个小镇就叫某产业的特色小镇,比如叫“箱包小镇”。小镇上人与人之间或是亲戚,或是朋友,形成一种分工协作的关系。
还有一种小镇,比如罗老师他们在松阳倡导和推动的以旅游为特色的小镇。
浙江这两种类型的小镇,是主动地、自发的。是产业聚集发展的必然结果,或是为自己寻找出路,比如松阳,那里的一些村和镇,他们提前几年已经看到了发展旅游的方向,罗老师他们去添了一把火,再加上消费力和时尚文化的驱使,也就做起来了。
就是说,浙江有它自己的特点,但是其它地方呢?就出现了刚才我们没有解开的问题,就是这些地方的土壤没有足够的肥力,就不容易有产业,或者产业的苗长的不壮,难以实现人口和资源的聚集,没有产业可以附着,而是依靠外力,靠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要花大量时间,那就要问那个做这种投入的人,他主动吗?他不主动,因为花在这儿,不如花在那儿。所以,一些地方建特色小镇可能是被动的。由上级摊派任务,一阵风式地建设特色小镇,令人担忧。也正因为这种担忧,就有了“特色小镇一定要基于产业”的说法,但问题是在这些乡村地区,究竟能发展什么产业?我认为绝大多数乡村地区,除了旅游,没有其它好做的产业。就是说,在乡村地区,能够发展而且是有竞争力的产业,或者说带有普遍性的,就是旅游产业。所以,对绝大部分地方,在乡村地区要搞特色小镇,只能做“旅游特色小镇”。
罗德胤:在乡村的空间,只有拿不走的资源,才是打造产业竞争力的根据。我认为产业资源有两种,第一种是农业资源,你可以借助农业科技,发挥这个地方特定的土壤、气候优势,种植当地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名优特产。第二种就是旅游资源,包括生态资源、乡土和非遗文化资源等等。当然,还有第三种,就是矿产资源,但搞矿产就属于工业了,这不属于乡土空间。所以,乡村有竞争力的资源,其实就两种:农业和旅游。
张诚:我补充一下罗老师的看法。乡村的产业资源,原来我也以为有两种,但经过实践之后,发现只有一种。因为搞农业很难。当然我只是讲普遍现象,并不否认个别地方,农业可以做得很好,甚至种出黄金来。即便如此,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即便有以农业为特色的小镇,农业附加值带来的经济增加值很难提高到能使乡村现代化的程度,人们会转行到经济效益更高的产业和更富裕的地方,所以农业小镇很难支撑人口聚集和小镇的持续发展,因为现代经济已经不是传统的农耕经济。
罗德胤:其实,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会自动进入到旅游业。
张朝伟: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就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形态,农产品本身就可以是旅游商品。
张诚:农业是乡村地区能够发生旅游的一种基础。而且,通过发展旅游等其他产业,经济增长了,才能反过来促进和保护农业。
罗德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住建部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田园综合体”可规避特色小镇存在的风险
张朝伟:按照上述关于特色小镇的解释,请问张总:如果给“田园综合体”做个定义,它算不算“特色小镇”?
张诚:去年我曾经改了一次,把我们的“田园综合体”改作“田园文旅小镇”,后来在乌镇的一次演讲中,我说我决定改回去,不叫田园小镇。“特色小镇”的提法我害怕了、“特色小镇”这个名字我不喜欢了,算不算“特色小镇”你们看着办。那天我发言,我说,国家对遍地开花一窝蜂的“特色小镇”一定会清理整顿。
张朝伟:人民日报已经发文,提出了“特色小镇”存在的一些问题。
张诚:文章发了,但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到真正要开始整顿的时候。
罗德胤: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房地产,大家都觉得“特色小镇”不能搞房地产,但是不搞房地产搞什么呢?搞别的都很难啊,这是一种惯性。搞“特色小镇”总得有个出路,搞房地产最现成,而且真有搞成的。
张诚:所以,地方政府一定不要热衷于邀请企业搞特色小镇,不能简单化这个事情。企业也一样,尤其大的企业包括国企也热衷开拓圈地搞投资,要建多少多少特色小镇。将来会出现问题,就是按照罗老师说的惯性,这个社会资金的下一环承载体没有别的,也许只有房地产。而我们过去,在一些城市,在城市郊区,已经出现大量房地产停滞、滞销、空城,这种情况下,在更偏远的、鸟不拉屎的地方,还要投入大量基础设施才能建起来的居住区,更难有消费者去承接它。我们将很可能在过去出现大量鬼城之后,今后出现一批“鬼镇”。所以,我的结论是:“特色小镇”最好的可行的模式,就是“田园综合体”。啊哈!
金依莎:那您的“田园综合体”有房地产项目吗?
张诚:田园东方的“田园综合体”可以有房地产,也可以没有,这个要看情况。如果市场和成本条件能够不搞房地产就能做的话最好。罗老师说的惯性,指过去房地产等领域流动的钱没地方流动,找个叫“特色小镇”的地方流动,但特色小镇的房地产也不好搞,就要寻找一个不依赖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更有成长空间的领域,选择一个可持续的新的行业,不破坏环境,不消耗更多土地资源,这就是我们希望在乡村地区发展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和度假产业。
罗德胤:这里涉及责任内化的问题,如果是短期行为,仅仅搞房地产,不对所开发的项目做长期打算,就不会对乡村空间的资源环境和持续发展负责任,只考虑短平快的经济利益,能拿走的利益尽快拿走,遗留的问题由别人承担。政府和企业都持这种态度,GDP上去了,政绩有了,发财的发财,升官的升官,好处留在当下,坏处留给后人,企业和政府对特色小镇的未来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承担责任,这就是特色小镇遍地开花存在的风险。
张诚:还好,现在做文化创意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旅游业的盈利能力在增强,总量在增大,另一方面那些资源导向的、机会型的行业在不断减少,所以在这个特色小镇领域都在想办法抓资源、也在探索更好的盈利模式,但毕竟还是不如房地产顺手,或者说现在大家对这个行业的特性还不习惯,这个行业需要的是慢慢来。那谁不习惯呢?企业不习惯,政府也不习惯,金融机构也不习惯。所以,中国经济现在处于转型期,需要一个用时间换空间的过程。
金依莎:您的“田园综合体”用什么做支撑?
张诚:首先,是旅游产业,如果不具备做旅游的基础条件,也就不符合我们选址的要求。“田园综合体”可以不做房地产,因为有些地方即使你做房地产也不挣钱,但是如果需要做房地产,当然可以做。但要科学地做,为乡村和特色小镇人口规划来做,并且不要把地产当成目标。我剖析当下的情况是,实业从业者和政府一样,都在一边生存一边转型,才能进一步寻求新的突破和转型发展,彻底转变需要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过程。
张朝伟:无锡的“田园综合体”有哪些旅游业态?
金依莎:吃、住、行、游、购、娱都有吗?
张朝伟:里边有景区吗?卖门票吗?
张诚:旅游加度假,注重文创。经营上可以按景区式度假地来经营,有吃、住、行、游、购、娱等常说的业态,多种经营方式都有。但田园综合体不是指一个旅游度假区,而是一个全域化的村、一个社区,只不过这里旅游度假设施多一些,并且,这个“特色小镇”本身就具备旅游的价值。
罗德胤:旅游不仅是简单的观光,内涵应该不断丰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才能满足游客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需求。
张朝伟:的确,尤其度假、研学、康养、中医、医疗等新兴业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会更高,也符合政府要求的发展方向。
张朝伟/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副院长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旅游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全域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
协调城乡关系的最佳选择是文旅小镇
张朝伟:英国学者霍华德关于“田园城市”的理念还适应当今时代吗?“田园城市”的概念对“田园综合体”有什么启发?
罗德胤:霍华德1899年提出“田园城市”的规划理念,已经100多年了,和田园综合体还是有区别的,虽然出发点一样,都是为了结合城市、乡村各自的优点,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但实际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导致的结果是美国郊区别墅的蔓延,这是目前看到的结果。但“田园综合体”的本来目标不是做郊区别墅,或者说出发点和突破点不在于建别墅。
张诚: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导致美国郊区化居住,这是公认的吗?
罗德胤:霍华德提这个概念的时候,没想到今天这种结果,城市人口大量向郊区流动,反而导致“城市空心化”,住在郊区别墅里的美国人还在市中心上班,除了周末,每天通勤开车花费两三个小时。
张朝伟:中国的问题是“农村空心化”,美国是“城市空心化”?
罗德胤:是啊。
张诚:中国会出现“城市空心化”吗?
罗德胤:我认为中国会同步出现。美国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80年代显现,并且引起很多人反思这个问题,但是要扭转这种趋势很困难,到现在也难以扭转。
张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罗德胤:人们既想得到城市的好工作,又想享受乡村地区良好的居住环境。
张诚:这当然很好啊!
罗德胤:代价也很高啊!来回开四个小时的车,整个城市都为无数汽车做准备了,包括街道全都为汽车服务了。
张诚:乡村有吸引力,城市也有吸引力,为什么不去设法同时满足人们这两个愿望呢?
罗德胤:就是为了满足这两个愿望,结果才出现这个问题。这在最初是没有预料的,出现了才知道,你买车我也买车,车把街道全占了,人们突然发现城里没法走路,没有步行的空间了。
张诚:好愿望导致了社会问题,结果就不好了,不可持续就是问题。
张朝伟:产业也跟着向乡村转移,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罗德胤:转不过去,因为转移成本太高啊。
当然也有几个美国城市,因为市场的原因偶然的避开了这个问题。比如纽约,曼哈顿岛很大,1900年开始修地铁,因为优先发展地铁,就没给小汽车太多空间,于是人们发现这里很适合居住,因为有大量窄窄的街道,很适合走路,相对于住在郊区开车两小时上下班,我还是喜欢生活在曼哈顿岛。还有旧金山,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有很多要保护的区域,不让拆,结果导致道路无法拓宽,车也开不进去,最后发现,这反而更适合居住。其它更多城市都被汽车侵占,所以美国记者雅各布斯写了一本著名的书《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经典,声讨这种专门为汽车服务的城市。
所以,霍华德当时设想 “田园城市”的时候,没想到后来会引出汽车城市,因为在当时那个历史阶段,他很难想到这么多问题,就是针对伦敦的城市污染,乡村环境好但又很衰落,就在中间找个折中,让你住在空气好的郊区,他还设想就在郊区上班,但这个地方住可以,上班这事解决不了。
张诚:他想在郊区也解决上班?
罗德胤:对呀,他想了,但经济上不成立啊。你想建工厂,得有人投啊。
张诚:如果不是建工厂,而是做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农业、旅游度假产业呢?
罗德胤:那可以呀!但旅游度假当时是少部分人的消费,属于小众。
张诚: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必须有产业才能做小镇,而我们质疑乡村除了旅游,没有其它适宜的产业,所以霍华德应该限定:这里只能发展旅游产业,而且在这儿上班的人,也就近住在这儿,就不会有问题了。
罗德胤:这里还与大城市如何发展有关,美国人也在反思,就是一定要维持城市的生活性。不能只解决工作,城市还要适合人们生活,特别要有足够的步行道、绿地、公园,还有各种文化娱乐设施等等,有各种公共活动空间。
张朝伟:关于城乡关系、空间格局,或者人类的聚居方式,会受到信息化的影响吗?或者说,因为有了互联网,人们不一定非要赶到城里上班,工作方式变了,居住方式也产生变化?
罗德胤:网络的发展,事实已经证明,进一步促进人们的聚集。因为网络扩大了线上的交往,结果也促使更多线下的交往,网上聊了一百次总得见个面吧,于是人们更愿意聚集了。
张朝伟:促进聚居而不是散居,倒是出人意料!不过,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互联网促成了分化——既有人口的聚集,又有分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各种相同诉求的人群的聚集,正好对应互联网上的“群”和“部落”,为形成各种“特色小镇”打下人文基础,因为“特色小镇”其实就是具有某种共性的人或产业的聚集区。
金依莎/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旅游委员会副秘书长
“全域旅游”推动城乡一体化
金依莎:开发建设“田园综合体”,在区域、区位和资源条件方面,有哪些要求?
张诚:我们的要求有三条:第一,市场好;第二,环境好;第三,政府好。
市场好,就是在区域和区位方面有足够的客源市场。环境好,就是有比较优质的人文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政府好,是指当地政府有开发运营“田园综合体”的主观意愿,愿意做这种费力费时但是可持续的项目,在规划、基础设施等方面能给予必要的支持。
金依莎:“市场好”是指离大城市近吗?
张诚:我们做的是“文化消费”类型的旅游度假项目,其中的产品都是针对较高层级的城市消费需求。大城市人口基数大,市场潜力大,消费层级高,有更多旅游和文化消费需求。所以,满足环境好、政策好两个条件,又离大城市近的乡村地区,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罗德胤:也不一定离大城市很近,太近的话,项目的土地成本就高,还有被拆迁的风险。
张朝伟:在比较贫困偏远的贵州,可以建“田园综合体”吗?
金依莎:贵州的旅游资源比较好。
张诚:加拿大有个叫惠斯勒的特色小镇,用30年建起来的,在温哥华以北125公里的山里,原来什么都没有,只有山,有人在山上建了滑雪场,山下又有人开商店,做经营的人越越来越多,吸引更多人前来安居乐业,后来就形成上万常住人口的高山滑雪小镇,每年到访游客二百万人次。
张朝伟:就是说,贵州也可以建“田园综合体”?
罗德胤:关键是产业,惠斯勒是靠滑雪,要看那个地方能不能有人把产业做起来。
金依莎:特色小镇对发展全域旅游发挥作用吗?
张诚:作用很大。首先,我们说特色小镇必须基于产业,产业的选择不多,最适合特色小镇的产业是旅游业。第二,全域旅游要全时空、全方位,这恰恰就是一个小镇应有的属性,小镇就是一个综合的人居环境,是人们居住、生产、交换、娱乐和繁衍生息的地方。其中,旅游业可以而且很适合作为这个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特色小镇非常符合全域旅游的目标和要求。
张朝伟:有的楼盘也起名叫“XX小镇”,但它不构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也很难对周边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金依莎:罗老师一直致力于传统民居和传统村落的研究与保护,“田园综合体”能促进传统村落以及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吗?
罗德胤: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难度很大,需要很多财力物力的投入,而且是持续的投入。有的传统村落会得到政府的修缮资金,但如果缺乏后续的维护经费还是无法保护。所以,很多传村落就发展旅游,试图以此来解决资金的持续性问题。建设“田园综合体”,则从更广泛的空间范围和更多的财力方面,解决保护方式和资金来源问题。
张朝伟:无锡阳山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保留有以前的传统民居吗?
张诚:固有的一些传统民居,是“田园综合体”本应具有的特色和亮点。“田园综合体”是发展乡村和建设乡村的一种模式,其他人即便不叫“田园综合体”这种名称,也会有类似“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它以文化旅游为主业,联结城乡,促进了城乡合作与城乡一体化。所以,“田园综合体”也是发展全域旅游的最好载体。
张朝伟:“全域旅游”强调“全域”,是指旅游行为“充满”某个“区域”,问题是这个“区域”的空间范围有多大?我认为,“全域旅游”的空间范围至少应该是一个行政村,或整个乡镇、整个县、整个地级市。可以是某个独立行政区,但更多的可能是“跨行政区”——根据特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地脉、文脉)来划定。
如果空间范围小于一个行政村,那它可能只是一个旅游项目。一个旅游项目本身的“全域”性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没必要强调它的“全域”。游遍整个海淀或整个北京城,可以叫全域旅游,游遍整个颐和园则和“全域旅游”概念无关。
金依莎:海南和宁夏是全省或整个自治区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
张朝伟:全域旅游应该基于“全域城乡规划设计”,兼顾城、乡,把城镇与乡村当作统一的整体,首先对“点”(包括景点、景区、社区)进行创意美化,再用景观通道——也就是旅游“线”路(包括水陆交通),把所有的“点”做有机的、巧妙的联结组合,并以优质服务和规范化管理进行全“面”的统筹。全域旅游,就是要让游客随时随地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无论是区域内的“城镇”还是“乡村”,也无论在“景区”还是“社区”!
——本文刊载于2017年9月《今日国土》杂志
中厚明德商学院结合自身优势特在9月26日-28日北京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开设《特色小镇+PPP创新实战班》,汇集主管部委领导、政策制定参与专家、行业实战专家,分别从特色小镇政策和推进方法、特色小镇规划、特色小镇ip打造、特色小镇融资等多方面深度解析,精准发力,释放产业核心优势,让您在新经济环境下斩获先机。
开课时间:-28日
主办单位:中厚明德商学院
开课地点: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
为什么来参加《特色小镇PPP》实战班。
一,全国唯一一家在发改委开班。
二,发改委,财政部在职领导讲最真实、最权威政策。
三,可协助企业申报三次政府,到副市长层面。
四,企业没有拿到地,可前期协助企业出可行性报告,项目立项方案,参与企业前期政府谈判。
五,土地性质转化。等一系列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助推企业特色小镇发展。名额只有5位,发改委即将开班,时间:9.26-9.28日,地点: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
直拨景瑞电话:(长按复制)申请贵宾席位
短信报名:发送“公司+姓名+职位+联系方式”到153 3、添加微信 备注公司、职务、申请人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厚明德商学院持续助力特色小镇发展
日,来自全国各地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领导110余人齐聚北京,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中厚明德《特色小镇+PPP创新实战班》新一期课程。
  中厚明德商学院院长、特色小镇研究院院长岳凤娟女士在致辞中强调:特色小镇作为未来城镇发展中的重要招商引资新载体,下半年以来受到了从中央各大部委到各省市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进入井喷态势。在特色小镇的“燎原之际”,如何从纸上概念到落地执行成为了关键。目前特色小镇开发主体多为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或资金投资方,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运营过程中对产业把控、资金导入、运营维度、人才支撑等方面容易出现比较大的问题,中厚明德特色小镇研究院对于特色小镇全产业链整合、产业规划实操和相关服务配套领域都具有丰富的经验,成功完成了多家特色小镇标杆项目,接下来也将助力学员特色小镇项目顺利落地。
  课程中,中厚明德商学院也邀请到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与规划设计研究院陈安华院长、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城镇化规划处相伟处长、中国投资协会项目投融资专业委员会袁英华会长、中国科学院阮晓东博士等多名政企学界专家莅临现场为学员们做了深度分享和详细讲解。
  中厚明德商学院作为一家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以特色小镇研究院为载体,围绕“政策要点、融资实务、实操落地”三大核心内容设置特色小镇全系列课程,为企业提供特色小镇规划运营全方位解决方案。同时以中厚乾元投资为依托,专注于资本全产业链服务,创建中厚明德资本研究院,从资本层面为特色小镇搭建一站式的孵化平台,辅助资金方面的全方位对接服务,构建一体化创新资本生态系统。
  中厚明德商学院院长、特色小镇研究院院长岳凤娟女士为学员们讲解特色小镇申报流程
  课程现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明德小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