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017财报解读高管如何解读财报?

阿里巴巴高管解读财报:AI技术正给公司带来红利
作者:来源:凤凰科技 11:01
  阿里巴巴
  北京时间8月18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昨日发布了截至日的2018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第一财季营收为人民币501.84亿元(约合74.03亿美元),同比增长56%。阿里巴巴集团第一财季净利润为人民币140.31亿元(约合20.70亿美元),同比增长9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阿里巴巴集团第一财季净利润为200.19亿元(约合29.53亿美元),同比增长67%。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首席执行官张勇、首席财务官武卫出席了电话会议,对财报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阿里巴巴“全域营销”开始发力
  高盛分析师Piyush Mubayi在提问中想要了解一下阿里巴巴“全域营销”(Uni Marketing)对第一财季客户管理业务营收的贡献。对此,武卫表示,全域营销解决方案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公司客户管理业务营收贡献不大,这项业务的收入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新用户、不断增长的流量以及个性化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季度的表现。
  至于第一财季的营收增速为何突然加速的问题,武卫表示,阿里巴巴之前几个季度的营收增长其实就十分强劲,而具体到2018财年第一财季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商家数量增长,他们付费更多,而付费更高的原因则是新用户数量的增长,另外也是去年9月份公司增强个性化展示之后带来的技术红利。
  蔡崇信在补充发言中表示,阿里巴巴月活跃用户数环比增长了2200万,达到5.29亿,这意味着访问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寻找商品和内容的用户越来越多了,因为阿里巴巴正越来越成为一个富含内容的应用,用户参与度越来越高。更多的用户数量和更高的参与度意味着更多的点击量。点击量增加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阿里巴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改善提供给用户的内容质量。
  新零售战略让用户和商家同受益
  美银美林分析师梁伟亮(Eddie Leung)在提问中说:“管理层在上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了如何帮助中小卖家,尤其是那些很早就在淘宝开设店铺的店家,让他们适应新零售时代的变化。管理层能否介绍一下公司在这个方面的工作进展?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另外,说到新零售战略,是不是一开始主要受益者还是规模大的商家,毕竟他们同时有线上和线下资源。公司如何保证这一战略的长期益处,令其不仅让大商家受益,还会惠及中小卖家?”
  张勇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指出,首先,淘宝是一个社区,不仅服务于大客户,同时还聚焦于中小企业。阿里巴巴的使命是帮助小商家更轻松地开展业务。阿里巴巴通过产品创新来帮助小商家,比如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让他们做生意更轻松。今天,阿里巴巴开发了基于内容和数据的用户界面,如果小商家拥有独特的商品,那么他们就可以通过更多渠道来获取新用户。
  “淘宝造物节”在今年进入第二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吸引了大量小商家和年轻的创业公司,他们在淘宝上开展各种业务,推出了非常独特的产品。由于技术创新以及产品创新,他们现在有了相关工具,可以向目标受众展示其独特的产品,而不再需要购买流量,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公司会继续努力,确保在淘宝上不仅让用户受益,还会帮助小企业取得成功。
  张勇在谈到“新零售”时表示,这种战略不仅仅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还是有关如何以新的方式经营业务,比如如何根据消费者的想法设计产品,如何构建灵活的供应链和产品制造流程。在阿里平台上,很多商家会根据市场和用户的及时反馈来设计产品,这些定制产品可能并不会投入量产,但却非常有效,它们追随潮流、甚至引领潮流。新零售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们秉持着这种理念去寻找更独特的小企业,帮助他们在阿里平台上成长。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阿里巴巴高管解读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阿里巴巴|财报|解读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阿里巴巴高管解读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7日晚间消息,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今日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财季,营收为人民币174.25亿元(约合28.11亿美元),同比增长45%。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77.41亿元(约合1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6%。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新任CEO张勇,CFO武卫出席了电话会议,对财报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以下是分析是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瑞银分析师Erica Poon Werkun:第一个问题和业务变现有关,公司的广告客户对于如长尾关键词和关键词竞价排名方式等广告工具的调整有何反应?公司非移动端营收转化率在去年第二财季和第三财季都有同比下降,而第四财季的数字趋于稳定。第四财季是否是营收转化率变化的转折点?公司如何预测非移动端营收转化率未来变化的趋势?第二个问题关于公司 不断变大的生态系统,2016财年公司将重点拓展哪些领域的业务?
  张勇:阿里巴巴的业务管理没有移动端和非移动端之分,消费者在各个平台购物,但公司视之为一体化的平台。营收转化率方面,更多的电商开始习惯在移动端做生意,因为他们观察到了消费者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移。因此电商更愿意在移动端投入来推广自己的产品。
  PC端的推广营收,按点击收费(CPC)和按广告点阅收费两项指标在第四财季都有下降,但是被佣金营收的增长所抵消,因为春节期间和三月份,天猫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促销。移动端由于推广工具的发展,更多的电商增加了投入以推广其店铺。
  武卫:公司上一财年投资的领域有云计算,数字娱乐,本地生活服务和移动互联网。今年还将继续加大这些领域的投入。
  八六证券研究分析师赵春明(C. Ming Zhao):公司的管理层变化涉及到天猫,阿里妈妈和阿里巴巴集团,是否可以理解为公司的管理人员调整已经到位?公司业务会否在二季度有积极的变化?另外,公司的彩票业务在三季度暂停,对公司三月的平台商品交易总额(GMV)有何影响?
  蔡崇信:公司一直善于持续地改善管理层。随着集团新CEO的任命,公司也任命了一批年轻管理者,来运营集团一些主要业务,比如天猫。张建锋之前为淘宝网总裁,现在出任由淘宝、天猫、聚划算整合而来“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负责人。公司其他业务,比如B2B和云计算,也都任命非常出色的管理者。公司还任命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兼任阿里集团旗下网络营销平台阿里妈妈的总裁职务,因为他为公司带来了很多价值和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公司还将继续优化管理层。
  武卫:公司的彩票业务在二月底之前增长非常迅速,但业务占比还很小,在公司GMV和总营收中的只占低个位数的百分比。
  美银美林分析师梁伟亮(Eddie Leung):最近商务部提议所有在线电商领取营业执照,这是否会影响到淘宝网的个体商家?另外,公司云计算业务目前最主要服务哪些行业?
  张勇:公司和政府的沟通非常顺畅。商务部的提议不会对公司在线电商产生影响。中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和企业家开拓新业务,创造就业机会。淘宝网正是帮助人们实现创业的平台。
  武卫:公司云计算业务的客户有创业公司,企业和政府机构,构成比较多样。
  分析师Robert Lin:公司的竞争对手进行了大量的垂直行业整合,阿里主要业务部门在这方面的目标是什么?我了解聚划算和天猫有很多大品牌的加入,有没有为这方面的业务设定目标?另外还有一个关于移动端GMV的问题,公司之前与电商沟通时,提到说移动端GMV的占比今年年底之前可能达到70%,想请公司确认一下这个数字。
  张勇:公司的业务以及人员调整都是基于如何更好使客户受惠。举例来讲,天猫满足了很多实力非常强的电商在日常运营方面的需求,但是他们还需要一个平台来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而聚划算就是提供此类服务的一个平台。将天猫和聚划算整合会令公司的客户受惠,提供其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在公司业务以及人员调整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第二个因素是如何利用公司的资源,以提高运营效率。淘宝,天猫和聚划算的整合既突出了其各自的优势,又可以增加业务部门之间的配合,进而提高运营效率。
  武卫:公司很难预测移动端GMV占比在本财年是否可以达到70%。去年第四财季的移动端GMV占比已经超过50%,这超乎所有人的预料,而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Alan Hellawell:公司第四财季广告营收的同比增长非常不错,达到29%,而第三财季的同比增长是18%。刚才提到这可能跟移动端商业化有关,可否介绍一下最主要的增长驱动因素,并将它们做以排名?未来几个季度广告营收增长的趋势如何?另外,公司有无提高服务佣金的临时措施?如何展望未来的佣金变化趋势?
  武卫:公司在线营销服务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移动端,移动端GMV增长非常强劲。未来,移动端GMV和公司的商业化水平都将影响在线营销服务营收增长。
  Alan Hellawell:移动端具体哪些业务促进了增长?能否介绍一些数据?
  武卫:公司移动端流量,CPC和转化率等方面都有不错的增长。
  巴克莱资本分析师艾丽西亚·雅普(Alicia Yap):公司可否介绍一下广告关键词竞价排名调整方面的新进展?在线营销服务营收的加速增长未来还会持续吗?另外,淘宝GMV未来增长的趋势如何?
  武卫:公司上一个财季提到的广告工具方面的调整都是持续性的,目的就是改善用户体验,增加用户使用,进而提高商业变现水平。
  张勇:公司第四财季淘宝GMV的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春节的原因,三月的GMV已经反弹。
  艾丽西亚·雅普(Alicia Yap):春节的原因是否也对天猫有同样大的影响?
  张勇:对天猫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因为淘宝网都是业务规模比较小的商家,其资金流动也相对比较紧。每当大的节假日来临,他们就会降低库存量。而对于天猫上的大电商而言,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春节前到春节后两个星期,淘宝GMV都会受到影响。对于今年而言,因为春节来得比较晚,所以这种对淘宝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三月上中旬。
  伯恩斯坦研究分析师Carlos Kirjner:天猫和淘宝的移动端应用的使用情况如何?为什么会有两个移动端应用?另外,公司提到说使用移动端应用可以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可以提高客户的推广效果,这是因为移动端的转化率更高?三年以后,公司更愿意看到用户通过PC还是移动端应用使用公司的服务?
  张勇:去年,公司最为重视淘宝移动端应用的开发和推广,结果证明效果很好。目前,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淘宝应用来搜索和购买淘宝和天猫上的任何商品,也可以在淘宝应用上直接进入天猫的浏览器界面购物。我们认为天猫确实需要一个独立的应用来提供给用户不同的购物体验,所以公司正在努力开发这一应用,未来将发布。
  蔡崇信:移动端消费者的购买频率更高,因为手机购物,尤其是对于冲动购物类商品而言,非常方便。由于用户使用了手机,公司也可以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比如位置服务。电商方面,公司最近在移动端添加了管理店面的工具,所以电商不需要使用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电脑就可以管理自己的店铺。
  分析师阿莱克斯·姚(Alex Yao):刚才提到PC端CPC和按广告点阅收费两项指标在第四财季都有同比下降,可否介绍一下自从公司调整了广告工具之后,这两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如何?它们多久才能恢复增长?另外,天猫和淘宝的增长率不同,一个原因是天猫做了很多促销活动来提振GMV的增长,那么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的管理层变化之后,比起淘宝,公司是不是更为重视天猫的发展?
  张勇:由于客户意识到流量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移,所以他们加大了移动端的支出以参加关键词竞价,因此导致了PC端CPC的下降,业务PC端竞价的减少;想纠正一点的是,PC端的按广告点阅收费并没有下降,由于流量向移动端转移,PC端的商品搜索量持平,这也是导致PC端营销服务营收下降的原因。
  公司没有更优先发展淘宝或者天猫,两者对于公司同样重要。天猫本季度有两次推广(其中一次为春节期间)的原因是,天猫的合作伙伴中有大型的物流商,所以即使是在春节期间,他们依然可以开展递送大件家电和用品;我们也鼓励平台上的大家电卖家在春节期间推广其产品;三月的推广,即三八节促销中,我们鼓励消费者扫描二维码购物,这次促销活动中的商品主要是天猫的日用杂货。
  武卫:公司的移动端和PC端业务是一体的,因为很多用户经常是在PC端浏览商品,然后在移动端下单。公司看重的整体GMV和营收的增长。
  Stifel分析师斯科特·德维特(Scott Devitt):公司的客户一直以来都愿意在PC端多付一些费用来推广其产品,而这部分费用要比移动端要高,未来移动端会否出现这种情况,进而超过PC端?
  武卫:公司看好移动端的业务变现能力,未来移动端的营收转化率应该接近甚至超过PC端。有三个原因,一是移动端用户更多,二是移动端用户参与度更高,使用频率更高,三是移动端价值更大,因为阿里巴巴的移动端数据更完整,包括用户位置数据,消费者行为数据等等。
  瑞信分析师韦迪(Dick Wei):公司如何预测天猫GMV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最近公司修改了一些天猫招商和用户使用体验方面的规则,未来天猫GMV的增长会加速吗?另外,公司O2O和本地生活有何发展计划?与蚂蚁金服的合作还会有哪些?
  张勇:三月初,公司调整了天猫招商规则,提高了入驻门槛,目的是为了提高商家质量;天猫的扩张策略不是增加商家数量,而是帮助商家实现同店销售增长,这些措施也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很难为O2O业务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因为每个业务都有O2O机会,某些业务的线上和线下是一体的。公司的策略是专注于某些关键领域,利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其业务模式,比如食品,餐饮业,租车。就旅游行业而言,公司或者自营,或者投资入股相关企业。
  花旗分析师托马斯·张(Thomas Cheung):公司跨境电商GMV增长未来一两年的趋势如何?如何看待GMV变化与公司服务20亿人目标的关系?另外,公司对海外电商企业并购的策略是什么?
  张勇:跨境电商是公司下一财年的业务重点之一,中国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很大,也是公司全球化的第一步,从进口做起。
  武卫:公司两年前的GMV为2500亿美元,当时制定的目标是两至三年内翻番,目前来看阿里巴巴这朝着这个目标挺进。未来预计公司的GMV可以达到1万亿美元。
  蔡崇信:公司会在两种情况下进行海外并购,一是在拥有革命性技术或者业务概念的公司中占有小部分股份,目的是支持企业家,建立关系和学习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二是提高公司核心业务的用户体验,比如此前公司投资了新加坡邮政,是为了跨境电商业务的消费者享受到更好的物流服务。
  杰富瑞香港公司分析师辛西娅·孟(Cynthia Meng):公司股权激励(SBC)与销售额的比例是多少?未来这个比例会下降吗?平台的交易额中有多少是来自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
  武卫:SBC有两部分,一是依照工作表现授予的保留股权,二是依照GAAP,公司需要向市场授予一部分SBC。未来预计这个比例的还将维持在1%。
  公司78%左右的交易通过支付宝支付,未来的20-F文件公司将披露最新数字。这个数字没有大的变化。(晨鸣)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techsina或新浪科技)。
文章关键词:
更多财报请查看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阿里高管解读季度财报:以后将加大变现的努力_网易科技
阿里高管解读季度财报:以后将加大变现的努力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易科技讯11月02日消息,阿里巴巴(NYSE:BABA)今天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6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该季度营收为人民币342.92亿元(约合51.42亿美元),同比增长55%;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GAAP),净利润为人民币70.75亿元(约合10.6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人民币227.03亿元,同比下滑69%;合摊薄后每股利润为人民币2.97元(约合0.45美元),去年同期为每股利润人民币8.87元,同比下滑67%。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CEO张勇、CFO武卫等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分析师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以下是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汇丰银行分析师:可否介绍一下中国零售在线市场业务营收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对于媒体上关于此前阿里巴巴受到美国证监会(SEC)调查的消息,管理层作何评论?武卫:在营收增长动力方面,我们刚才提到了增加用户互动及活跃度,但这只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面,我们还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如果大家关注淘宝手机应用,会发现里面增加了很多新产品和功能,包括直播、新闻、咨询等,对用户而言这些都是新的吸引点。这些不光体现在了我们的日活跃用户数的提升方面,实际上日活跃用户数相比月活跃用户数的比例也有所增长,上个季度这个比例是40%,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此外,在用户平均逗留时间外,达到了20分钟,甚至超过了很多社交网络平台。张勇:在中国零售在线市场方面,第一个增长动力是流量增加,现在我们主要的流量来自于移动端,我们很高兴看到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数快速增加,本季度月活跃用户数净增了大约2300万,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据。谈到第二个增长动力,就像刚才提到的,现在淘宝手机应用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购物应用,而是社交商务应用,它增加各种产品和功能,比如社交、推荐、直播等,我们还在手机应用上增加了很多迷你网站,从而让主播们使用产品,向用户进行推荐等。这些努力增加了可以用于追求变现的广告展位。目前,已经使用的广告展位的比例并不高,以后我们将加大变现的努力,加强利用这些广告展位。最后,是技术的改善,包括搜索技术、广告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提升所影响的不仅是中国零售在线市场,还包括阿里巴巴所有的平台。这些技术能够帮助提高广告主的投资回报率(ROI),还能提升很多关键的数据,如CPC(广告平均每次点击成本)等,所以,这些因素都是促使我们的收入不断取得增长的原因。蔡崇信:关于最后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一直配合美国证监会的调查,对于这个调查的过程我们一直保持透明,一直公布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自愿配合SEC。我们认为《纽约邮报》的报道并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如果有最新的消息,我们会尽快向大家公布。我想要说的是,在双十一即将到来之际出现这种误导性的报道我并不感到奇怪,但这并不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将会专注于最为重要的事情上,为用户带来最佳的双十一购物体验。SunTrust银行分析师Robert Peck:请介绍一下推动营收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哪些?请问应该如何理解平均每位活跃买家营收(revenue per active buyer)以及平均每位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营收(revenue per mobile MAU)这两项数据?武卫:推动营收增长的因素有多方面,例如用户逐年增加,他们在网站上的点击也不断增加等,其中点进率提高是在线营收服务营收增长的主要因素。平均每位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营收是一项很不错的数据,可以展示我们移动平台的货币化能力,展现了我们为用户和商家带来的价值。商家数量以及平均每位商家支出是衡量我们平台营收增长的重要指标,目前这两项指标均健康增长,表明我们平台盈利增长的趋势是非常强劲的。张勇:之所以我们提供平均每位活跃买家营收以及平均每位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营收这两项数据的原因在于,大家都知道,在线营销服务的货币化模式并不要求对方购买什么东西,只要点击就能为我们带来营收。请看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这个数据,我们现在在中国零售市场的78%营收来自于移动端,因此移动端的收入将会非常强劲。本季度,我们交易量的78%来自于移动端,这应该能很好地解释有多少月活跃用户是活跃买家这个问题。麦格理证券分析师黄志芸:请问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目前与那些服务提供商合作?与服务提供商之间的营收分成是怎么样的?请问Ucweb目前采用什么业务模式?张勇: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有两个营收动力,第一个是付费用户数量,对于电子商务而言,云计算是一项非常基础性和普及的基础设施,尽管我们的云计算业务的用户基础和使用时间均迅速增长,在这个季度我们的付费用户达到651000,但我们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可以覆盖范围广泛的大量用户,包括从政府机构到开发者、第三方企业。第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尝试向客户提供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服务和工具。例如,我们成功地转换了我们的中间件服务,此前我们在电子商务领域掌握了非常优秀的中间件技术,现在我们将这些技术推广到第三方。展位未来,我们将开发更多技术,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有多种模式来接触客户,如通过服务提供商、销售中介、转销商,当然也有一些客户是直接找到我们平台的。武卫:Ucweb的业务保持强劲增长,营收和盈利能力均迅速提高。在我们收购的时候,Ucweb只是一项浏览器业务,但现在已经增加了很多新元素,如移动搜索、信息流,此外还有小规模的游戏业务。在移动搜索方面,我们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的移动搜索服务商,这项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这项业务的货币化模式也和其他移动搜索业务一样。信息流是另一项我们发展的较为不错的业务,按照日活跃用户计算,我们已经成为中国前三的信息流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多个方式追求货币化,例如显示广告等。但目前只是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已经看到了这项业务的潜力。国际化是Ucweb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Ucweb已经进入马来西亚、印度等多国市场,也成为了这两个排名前列的浏览器。瑞银证券分析师:双十一购物节即将来到,请问今年的竞争情况如何?请问阿里巴巴在物流业务方面目前有什么新的进展?张勇:竞争是一直都存在的,作为市场领导者,我们一直在做的是加强创新、重视客户的需求,从而加强市场领导地位。8年前,我们首次提出双十一购物活动,现在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一天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购物节日。在物流方面,我们延续此前的合作模式;我们很高兴看到,最近有合作伙伴成功上市,这也再次证明了这个生态系统的魔幻之处。我们不仅依靠自己服务消费者,还利用了合作伙伴的专业技术,我们将来也会继续这样做。美国银行-美林分析师梁伟亮:这个季度的佣金收入增长略微放缓,请问影响的因素是什么,是否一次性的?在扩张进入新国家方面,阿里巴巴对于时机、节奏等是如何考虑的?管理层请谈谈国际化对企业投资和利润的影响?武卫:淘宝网和天猫商城是相互协调的两个在线市场,我们的价值主张已经超越了交易总量。因此佣金收入只反映一个方面,在线营销收入增长也展示了我们提供的其他价值。大家可以看到,本季度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长47%,中国零售在线市场同比增长40%,对此我们感到满意。张勇:在国际扩张策略方面,一旦我们观察到某个市场存在机遇,我们会考虑几个因素:首先是人口,当地有没有足够多的人口;第二,是年轻人口所占的比例;第三,是当地零售行业竞争情况;第四,是移动普及率,我认为移动在新市场开拓新业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化是一个非常长的旅途,但我们拥有优良的视野,我们现在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继续对国际业务进行投资。目前,我们对于阿里巴巴的国际化进程感到满意。
摩根大通分析师姚橙:请介绍一下中国零售在线市场业务交易额增长的主要动力?天猫商城在大品牌推广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管理层介绍一下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张勇:我们从这个季度开始披露中国零售在线市场的交易额数据,其中包含了与上一年同期比较的数据,目前看来各项数据都很不错,发展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现在, 所有大品牌都处于向数字化转变的过程中,他们现在都是将营销资金从传统媒体向数字化媒体转移,这使得我们可以帮助这些大品牌明智地利用他们的资金。通过借助零售在线市场与数字媒体平台间的协同效应,我们能够帮助品牌伙伴以数字化的方式有效地管理他们的客户。我们认为这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将加强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楚慎)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作者:楚慎
责任编辑:李德雄_NT202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变设龙 企业高质量图片智造平台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2
A5创业网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阿里高管解读财报:AI技术正为公司带来红利
作者: 腾讯科技来源: 腾讯科技 09:51:00
昨晚发布了截至日的2018财年第一财季财报。第一财季,阿里巴巴营收为人民币501.84亿元(约合74.03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为人民币140.31亿元(约合20.70亿美元),同比增长9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Non-GAAP)计算,净利润200.19亿元(约合29.53亿美元),同比增长67%。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CEO张勇、CFO武卫等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分析师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以下是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高盛分析师:本季度的消费者管理收入(Customer Management Revenue,原为在线营销收入Online Marketing Revenue)非常巨大,那么我想知道其中有多少是由公司的新的“全域营销”(Uni Marketing)产品带来的?有多少是因为商家觉得你们可以提供的价值发生了完全的变化?有多少仍然是依赖过去我们看到的付费点击量的增长?武卫:消费者管理收入方面,现在“全域营销”仍然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所以现在的收入贡献并不显著。我觉得消费者管理收入的增长引擎目前仍然主要是新用户和流量的增长,以及我们将产品和服务个性化的效果,所以,这并不只是一个季度的努力带来的,而是长期的工作取得的进展。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去年9月份,我们决定从技术层面强化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到今年晚些时候,这个变化将基本完成,到时候我们的收入会趋向正常,整体的收入情况将会与我们给出的指引性收入预期的数据一致。高盛分析师:那么与此前的季度相比,本季度的消费者管理收入突然的加速增长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武卫:其实以前的季度里我们此项收入的增长也非常强劲,但是具体到本季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有更多的商户支付更多的(营销)费用,他们为什么付费更多?是因为我们增长的新用户,以及我们去年9月起推出的从技术层面强化个性化的变化带来的红利。蔡崇信:你可以看到我们的月活跃用户数环比净增长了2200万,达到了5.29亿,也就意味着,来到我们的寻找商品的用户更多了,随着我们愈发变为一个内容丰富的应用,他们来这里也越来越多地消费内容,用户与我们的平台的互动更加频繁,所以,结果就是我们现在有更多的用户,这些用户每天在我们的应用里也更加活跃,更明显这会带来增加付费点击量的效果。付费点击量增长的另一个因素就是Maggie(武卫)刚刚提到的个性化,我们使用了AI()技术,将用户看到的内容与该用户的兴趣更加地匹配,这也增加了付费点击量,所以,这是消费者管理收入增长的原因。美国银行-美林分析师:我的问题是关于管理层在上个季度的电话会议里谈到的一个话题,我记得管理层提到了将如何帮助那些中小型商家取得发展,尤其是那些在淘宝早年就开始开店的商家,帮助他们应对“时代”带来的变化,那么,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你们在实施的一些措施的进展?另外,关于你们提到的“新零售”战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该战略的早期,主要将是那些大型商家会受益,尤其是那些线上线上都有布局的品牌商家,而不是这些中小型商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长期来看,这个战略是否能让大型商家和中小型商家都受益,他们将如何收益?张勇:关于你第一个问题,淘宝并不是只针对大型商家的,实际上淘宝更加注重中小型商家,这也是我们的愿景,让淘宝帮助小企业更容易地做生意。我们帮助这些中小商家的措施主要是通过产品创新,我们做的事情是将产品工具和服务工具进行创新,帮助这些小商家更有能力、更容易地做生意。目前,我们做的是开发了非常成功的、拥有靠数据驱动的内容的用户交互界面,现在,对于中小商户,如果他们使用“全域营销”产品,就可以创造“全域”的内容,就会有足够的曝光来获得新的用户。我来举一个“淘宝造物节”的例子,今年是我们举办这个活动的第二年,这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活动,我们有很多小的商家,很多年轻的、诞生在淘宝的初创企业,他们提供非常独特的商品。由于我们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现在他们有可以向自己的目标用户进行营销的工具,这是我们进行的尝试,我们会继续在这方面进行努力,来确保淘宝可以帮助小的初创商家取得成功。新零售战略方面,这也和第一个问题是相关的,我觉得我们一直都相信新零售不仅仅只是关于新的,不仅仅与线上线下整合有关,新零售的含义是如何通过新的方式创造新的生意,比如如何通过获取的对消费者的洞见来创造新的产品,如果建立创新的供应链和生产制造流程。目前,在我们的平台,他们发现了很多新的商家,他们通过从我们的平台和市场上获得的反馈来设计自己的产品,他们的产品生产的规模可能不是很大,但是他们是通过效率非常高的供应链来生产小规模的、定制化的产品,他们追随潮流,实际上他们在创造潮流、引领潮流趋势。我觉得新零售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下,我们也在尝试去发现越来越多独特的商家,帮助他们在我们的平台上成长。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我的问题是关于你们的云计算业务的,我记得管理层以前说过一个目标是获取100万付费客户,而这个目标这个季度已经实现,那么我想知道你们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获得100万付费商户对于公司的利润率有什么影响?此外,在之前的投资者日活动上,你们提到了进入SaaS(软件即服务)市场,那么可否介绍一下目前中国的这个市场的竞争局势是怎样的?阿里云在这个市场处于什么定位?张勇:是的,这个季度我们达到了100万付费客户的里程碑,对此我们非常高兴,但是我们相信这只是一个起点,云计算市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全世界都具备巨大的潜力,所有的企业都在转向云端,所以,我们目前的重心仍然是市场扩张,仍然在利用我们市场先入者的优势,以在云计算业务方面取得大的规模。所以,我们会继续在云计算业务领域进行大力投资,由此在未来获取更多的付费用户。另外,关于你第二个问题,是的,我们的云计算业务不光是提供基础设施的服务,实际上我们也和不同细分领域的商进行合作,帮助他们在阿里云上去为其客户开发定制化的应用,这里面包含了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甚至包括了客户服务的软件,覆盖了非常宽泛的行业。我相信现在我们还处在云计算业务的发展初期,我们期待云计算业务的光明未来。摩根大通分析师: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关于Joe(蔡崇信)提到了,新零售的发展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颠覆性的力量,当然首先是颠覆行业,那么,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你们觉得新零售模式将会与目前的电商用户习惯产生什么交集?在颠覆发生的时间里和发生过后的时间里,你们认为阿里巴巴对此的变现能力是怎样的?第二,你们提到本季度的核心零售业务的佣金收入增长不及GMV(平台销售总额)的增长的原因是你们拿出一些佣金为采用新产品的商家提供了返点,那么能否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未来公司的佣金收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张勇: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首先,就像Joe(蔡崇信),我们必须跳出固定思维模式,来思考新零售模式对于现有的线下零售行业甚至是现有的的颠覆。但是,实际上,我们现有的零售平台产生着大量的数据,这对于我们获得对消费者的洞见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我们知道我们的5亿买家都是谁,我们知道他们都住在哪里,知道他们在消费习惯方面的喜好,知道他们最喜欢的品牌是什么,所以,我们拥有足够的消费者信息。但是,今天这5亿买家不仅仅在线上,他们在所有的地方,但是,他们不管在哪里,他们也总是同时在线上,所以,现在我们在线上的优势让我们很容易得了解消费者,这给了我们在零售的形式这个领域进行创新的机会,我们相信创新的零售模式和形式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必需,这并不只是说将流量由线下引导到线上,或者由线上引导到线下,而是为商户和用户都提供新的价值。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我们的“盒马鲜生”的创新模式,实际上这个模式我们已经筹集了两年多,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来确保该模式的独特性。这不是一个超市,不是一个食品店,而是一个全新的模式,这个新的模式为人们提供了他们无法从传统零售模式中获得的价值,比如他们可以在线上下单,然后在30分钟内收到产品,他们可以在现场享受食物,也可以同时买回家。未来的话,我想说的是,“盒马鲜生”只是一个例子,向人们展示我们将如何对线下零售模式进行创新,以及我们如何发展占80%的线下零售市场,我们会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努力,利用我们最宝贵的资产——数据,来打造新的业务。蔡崇信:我来补充一下刚才提到的30分钟送货的情况,这个例子充分证明了新零售能够对现有的电商模式产生怎样的颠覆,(在盒马鲜生的模式下),消费者的需求是在进了店里之后才产生的,然后这个消费者可能想,我接下来要去看电影,不想拿着个袋子带着这个商品,所以,快速地给我送家里吧。这也是传统的电商和物流可能会被颠覆的地方,我们需要从这个零售店里进行发货,而不是从不在市中心的某个仓库里发货,消费者的期待变成了30分钟,而不是隔夜或者24小时,这对于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投资来说都是非常颠覆的。武卫:关于佣金收入的问题,本季度佣金收入增长率相对慢一些,大约是28%,这是因为佣金收入中出去了我们提供的补贴费用,除去的费用被我们计入了投资项,也就是说,我们的佣金减少是用在了获取消费者、留存消费者以及提升消费者体验方面,结果就是为天猫带来了强劲的交易额增长,天猫实体商品本季度的交易额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了49%。所以,未来我们会继续进行投资,这些投资并不一定是为了获取营收的增长,也会在成本和费用、营销投入等其他可以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方面的投资。顺便提一下,本季度的佣金收入占公司的总收入的18%。德意志银行分析师:我算了下你们与蚂蚁金服的利润分成本季度环比增长了140%,能否介绍一下原因是什么?本财年接下来的时间里你们有什么样的预期?第二,视频业务的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了100%,但是收入增长只有30%,我想知道这些付费用户中有多少是真正的付费用户,有多少是你们从别的服务里捆绑过来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武卫:是的,我们本季度从蚂蚁金服那里分到了更多的利润,蚂蚁金服的业务增长地非常好,他们不光在消费者业务方面打造了非常好的基础,支付业务增长地非常好,而且他们的其他增值服务的增长也非常强劲,比如金融服务、技术服务、财富管理服务、消费者贷款等领域,我们预计蚂蚁金融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但是未来的投资也会非常大。张勇:视频业务方面,实际上现在大多数的付费用户都是真正的付费用户,我们很少做绑定了,随着我们对内容方面的发展,这项业务在未来拥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独家内容方面,我们对于获得更多的付费用户有非常大的信心,而且,我们也看到公司的电商用户对于视频内容也有非常好的化学反应,这也是我们增加用户的消费的内容的一部分。汇丰银行分析师:我有两个问题,天猫的总交易额增长非常强劲,很明显,你们有很多的促销活动,但是此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第二,国际业务的增长也非常强劲,最近公司还投资了印尼最大的电商平台Tokopedia,能否介绍一下国际业务随着时间的发展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你们将如何与在国际市场进行竞争?张勇:本季度天猫的实体商品的交易总额同比增长率达到了49%,正如Maggie(武卫)刚才提到的,我们对于天猫进行了非常好的投资,用于获取新的消费者和改善现有的消费者的体验,此外,我们还在增加商品选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在对天猫的商品的选择的增加方面,包括在我们的平台上推出独家的商品的增加,我们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继续提升用户体验,继续获取新的用户,以及在不同的品类方面继续进行扩张,尤其是在渗透率还比较低的商品类别里,比如生鲜商品和进口商品等。关于你第二个问题,是的,国际化是我们的长期发展战略,我们致力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扩张,大家知道我们投资了Lazada,在新加坡,我们还投资了RedMart,这是一家主打生鲜和商超产品配送服务的公司,这是用户消费频率非常高的商品类别,这也是Lazada在新加坡的业务扩展的一部分。此外,开场时候我也提到了我们在印尼投资了Tokopedia,因为印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Lazada在印尼的业绩非常好,我觉得在印尼,不光是市场,市场也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这也是我们在Lazada之外,又在C2C领域进行了重要的投资Tokopedia的原因,我们预计在印尼市场我们将可以在B2C和C2C市场获得非常多的协同效应和化学反应。武卫:说到投资,我们对于投资的效率也非常注重,如果你从总交易额和收入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投资收益,我们对于营销和其他领域的投资,相比竞争对手,带来的增长要更高。巴克莱分析师:我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营销费用的,在阿里巴巴发财报之前,我们听到了一些对于公司在8.16期间面临的竞争的担忧,担心这项竞争会对公司的利润率带来影响,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公司的市场和销售费用的增长反而出现了减速,可否介绍一下背后的原因?第二个问题也是关于利润率的,本季度公司核心电商业务的利润率也比较强劲,那么,这个趋势是不是会在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持续下去?武卫:我们在市场方面的投资有些没有体现在市场和销售费用的数据上,有些实际上是抵消了一部分的佣金收入,但是,话说回来,接下来几个季度我们将会进行的投资会有所增加。我觉得整体上,当我们谈论核心电商业务的利润率的时候,64%是一个非常高的利润率水平,我们确实有资本在扩张B2C市场份额,捍卫公司的领先地位等方面进行投资,正如我们在投资者日那天对大家所传递的一样,我们将会继续进行投资,这是对公司的未来进行投资。花旗集团分析师:我的问题也是关于天猫的佣金收入的,这个季度是我们在会计上第一次在佣金收入里去除促销费用吗?鉴于公司在零售平台方面拥有巨大的运营杠杆,是不是可以认为公司拥有继续投入促销费用帮助商户进行扩张的能力?也就是说,公司可以间接对商户进行回馈?这对于公司在运营成本方面有怎样的影响?最后,关于“盒马鲜生”,目前你们从消费者那里获得的反馈是怎样的?另外公司将在资产负债表里对该业务的收入和成本如何记账?武卫:我们的佣金收入被一部分促销投入抵消,这其实是我们对于不同的投资方法的一种尝试,我们之后在这方面的投资会比之前的季度要高。蔡崇信:正如你提到的,我们不光在获取用户,也在对商户进行投资、帮助他们在我们的平台扩大业务、增加其忠诚度方面拥有运营杠杆。武卫:“盒马鲜生”的收入之前被我们记在了“创新项目和其他”里,现在我们将其重新分类到了核心电商业务中,以为我们觉得经过两年的发展时间,该业务已经应该从孵化业务中剥离出来,成为一项真正的业务。目前该业务相对而言规模还比较小,所以我们现在记入的是该业务的毛收入。
【问答】如何正确理解内容经济、把握内容风口?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电商服务推荐
入驻电子商务园区
微信小程序
下载亿邦App使用独家功能
一线实战高手-解答问题
热门电商峰会-随时报名
电商创投资讯-实时直播
社交账号登录
手机号/邮箱
手机号(邮箱)已注册
验证码错误
昵称已存在
密码(不少于6位的字母和数字组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巴巴2017财报解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