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累计到期回报率率第一的基金经理,谁是下一个柯南

{转载}从屌丝散户到累计回报率第一的基金经理,谁是下一个柯南?
文中这位投资者的经历再次告诉我们,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到的,需要付出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投资的路不好走。
『雪球&华夏基金经理海选』 活动发布会上,&&发表了一次演讲,讲完后现场增粉无数,许多记者还偷偷找雪球要他的发言稿。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因为他讲了一个『不狗血、够真实、很励志的梦想故事』。
大家好,我的雪球ID是Conan的投资笔记,很高兴来到雪球华夏基金的新产品发布会这样的高大上场合给大家做个演讲。主办方当时邀请我来时,是说讲两个话题,一个是我如何从屌丝散户混成基金经理,一个是对于有兴趣报名这次投资比赛的选手,能不能给一些建议。
我在进入基金行业时,自己就是一个喜欢去上市公司调研,不停想各种办法研究公司和行业的散户。对自己定位接近投资深度爱好者,发烧友,没觉得自己以后一定能从事投资行业,混的最差的时候,也想过如果一辈子只是把投资作为爱好,做个发烧友。
当时很努力在往基金这行业里进,但觉得和自己太远了。就像喜欢足球一样,我只能说平常自己看看比赛,业余踢踢,研究研究战术,但没有想到有机会在职业比赛上登场。
足球这个领域里,球员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像巴萨的哈维,伊内斯塔从青训营里出来的。一类是在巴西,阿根廷这些沙滩上踢野球踢出来的。投资行业,和这个类似,一类是科班出身,一类是非科班出身。而不一样的是,非科班出身的人在投资行业里边机会很少。其实雪球给了这样的人很大的机会。
我是从06年开始接触股票,从风险投资开始,当时有一个风投创业节目叫赢在中国,我很喜欢那个节目,那时候风险投资论坛很多,我那时给很多这样风投论坛做会务。
因为最开始从风险投资接触起,所以对价值投资一开始就很重视。后来07年时因为股市价格太高,忍住没买,08年开始买的股票。之后一直在给和讯,红周刊,这样的杂志写投资文章,翻译,我非常喜欢巴菲特,当时翻译了很多巴菲特的采访,大家在和讯看到的07年的巴菲特致股东信,是我给和讯翻译的,那是很老的版本了。
我在雪球写文章是在12年,从08-11年这3-4年里。这几年是想尽办法提高自己投资和研究水平,虽然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但真算是把能用到的方法都发挥到极致了。散户如果想做价值投资,特别是想做以深度研究为核心的价值投资,学习资料和成长条件和基金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比如,调研条件和基金之间差距就是天壤之别,基本就是共军的装备和美军装备的差距。我后去了基金工作,现在自己成立的基金公司,基金想调研上市公司,最少有十种方法,路演,反向路演,业绩发布会,联合调研等等,每一种都可以拿到大量散户做梦也拿不到的资料。
当时散户想调研上市公司,只有去股东会这一条路。股东会上,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套话,含金量很低,一般也是走完章程就散会了,交流不多。很多时候就是准备好几天,看很多材料,然后去股东会问了两三问题,高管大概回答下情况,就散会了。
有时准备好几天十几天时间,看这个公司各种材料,因为股东会交流时间非常有限,所以自己处理和回答掉80%问题,集中最难和最关键的两三个问题问高管。
当时几乎是去了北京这边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开股东会,因为没钱去不了外地,只能在北京调研,根本不挑行业,只要这公司别太差了,能去就过去看了,这个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经过这个训练后,现在我自己看的行业非常宽。
当时的调研经费和机构的差距太大了,根本去不了外地调研,只能在北京,所以就北京本地的好公司可着劲的挖。虽然条件苦点,但当时过的真的很高兴,觉得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已经足够了。
当时不调研时,经常去北大,清华,人大蹭课。因为我非常欣赏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的跨学科思维。所以什么课都蹭,历史,心理学,经济学,工程,医药,而且都尽可能选自己喜欢的老师蹭,投资的课听到到很少,历史听到最多。
那个时期,对我研究水平提高有巨大帮助。那个时候虽然学习条件很差,但成长的很快。大概在10年底时,就发现去调研时,有很多分析师会问我对一些公司什么看法,后来越来越多。那时对公司判断也越来越准,也慢慢挖到冷门一些好公司。
在11年之前那时候,已经发现很多不错的好公司,自己买入后收益率也不错。当时已经在网上写很多上市公司深度文章,但看的人不多。那时非常想找机会进入基金,但很难,当时是在私募排排网搜了北京所有的私募基金,然后挨个打电话问,能不能投份简历,或者给个面试,很多机构说不用,直接把电话挂了,只有一家机构说是可以几乎是免费的薪酬过来工作。
那个时候真是很喜欢投资,也非常努力,想尽办法提高自己,像巴菲特说学桥牌对投资非常有帮助,当时真就自学了桥牌,还准备打比赛。12年后,开始在雪球上写文章。当时主要是写一些自己的对公司的分析,和投资心得。
当时重点写了两个公司,一个复星国际00656,一个是光线传媒300251,当时写复星除了非常看好外,另一个原因是向复星学习,还有一个原因是想证明下自己水平,因为复星作为投资公司,报表和业务都非常多而且负责,并且牵涉行业非常多,写好不容易。
这两家公司当时我也买了,都是12年买的,复星是第一重仓股,30%多仓位,持有到现在3年翻了接近4倍。在雪球写了文章后,看的人还比较之前多了很多,很多人在雪球和我交流我写的公司的情况,其中有很多是传媒行业从业者,在和这些人交流过程中,实际上我的调研资源变强了很多。
比如一个国内排名前三的传媒集团的研究部的球友,带着我去了一个卫视的电视剧采购市场,有些是当时连基金也没有的调研资源。在调研上,借助雪球,装备质量有点提升,虽然还是赶不上美军,但到了国军的水平。
后来,光线和复星的人看到我在雪球写的文章,就主动和我联系,光线是董秘是在雪球上说要请我吃顿饭。复星是他们的人和雪球要了我的联系方式,然后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复星工作。
复星找过后,我开始好混了,工作不但有,而且还可以挑了。因为我是非常希望能实践查理芒格的跨学科思维,所以进了北京这边一个时间分配上比较灵活一些小的私募基金。
在后来,到今年,因为还是非常希望可以做以深度研究为核心的价值投资,就是现在自己成立基金公司,开始自己做了,大致就是这么个过程。
我对投资工作的喜欢吧,主要是三点:
(1)非常想了解这个世界的很多领域和行业是怎么运作的,好奇心很强,投资提供观察这个事情非常好的平台
(2)我对研究分析工作很有兴趣,很多和研究分析有关的技能,可以在投资中磨练到很强的水平,并且有充足的空间给予施展
(3)我很喜欢和高手斗智竞技的这个过程反而挣钱到时次要原因。我觉得一个人真喜欢的一个事情,不是为了名利,还是很有力量的。
我看陌陌创始人唐岩讲过一句话,还是很认同的,他说他自己大多数社交关系是通过QQ建立了,我一大半在投资行业上的社交关系是通过雪球建立的。
我后来总结了一下,因为是写深度投资文章,长度比较长,写的也专业些,看的人是以买方卖方,从业者,或股票持有者这为主。我有时候是先得到产业内投资者,或者产业从业者认可,因为大众读者认可这些人,进一步才得到大众读者的认可。如果不是雪球把上市公司,买方卖方,个人投资,行业从业者在一个平台上联系起来。我展示自己的机会会被大幅削弱。
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赶上了好的时候。这几年在互联网化的趋势下,和内容创作有关的行业,是越来越让喜欢这个事情的人登上职业舞台,无论是影视,游戏,音乐,体育等等行业都是如此。
中国有很多非常出色的人,但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展示和成长机会被埋没了。好的社会机制和教育机制应该是发现这样的人。我能被发现还是很幸运的。
比如,AKB48是最火的女子音乐天团,很多成员是由爱好者组成,而非音乐院校毕业学生。我只是在全球互联网化这个大浪潮带动的内容产业从业者爱好者化中的一个分子。
给选手一些建议
我说两个我个人体会很实用的东西吧。
一个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事情,但实际上我觉得做的人并不是很多。投资者需要要考虑下,你的性格和特点到底什么投资风格适合你,而不是大家都用巴菲特的方法,或者都用谁谁谁的方法。
很多运动员都会针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性格选择合适的竞技风格,道理同样如此。你需要自己考虑清楚,你到底适合什么,当你的自身条件和投资风格越是匹配,发挥的效果就越好。我觉得投资风格因人而异,特别是性格,而不存在什么最好的投资方法。
我自己对研究工作有巨大兴趣,并不是只针对证券研究,比如我踢球看球时会写看球的报告,研究历史时会看很多历史的学术论文,写过关于李宗盛的写的所有歌曲的分析报告,所以我研究时工作效率奇高,而且专注程度非常好。
如果你对一个事情,有巨大兴趣,那么你做这件事情时会有加成效果。所以,我自己的投资风格是以深度研究为核心的长期投资,会尽可能的发挥自己在研究方面的优势。从效果来说也非常好
另外就是建议大家看一些自己喜欢的行业,这样研究能力会有加成。
第二,我很建议大家关注关注一些冷门公司股票
我很喜欢看一些主流市场不关注的公司或行业,这里边往往因为没人看有很不错的投资机会。在光线传媒上收益大概是3年左右,翻了5倍多,复星国际是3年翻了3倍多,这两个股票收益好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这两家公司买入时都不太被看好,估值非常低,如果这两家公司在12年是明星公司,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收益率。
我最近刚去了China
Joy中国最大的游戏展,最近游戏娱乐非常火爆,今年CJ感觉是投资人来的最多的一年。往年只有一小撮投这个行业的投资人过来,今年很多根本不投这个行业的投资人也过来了,希望体验一下CJ。
本来说,投资人和社会关注到这个程度,这个行业估值也快达到顶峰。很多项目一堆人抢着去投资,能入股的基金觉得能被选中非常幸运。所以有些朋友说,现在是这个行业挣投资人钱最好的机会。
CJ确实有很多非常好的公司,但是在CJ外的其他行业,也有很多一样好的公司,但是是非TMT行业,这些公司可能得到关注可能连CJ的1%都没有。这些公司是最好的一类投资机会。
我在13-15年在基金工作两年,我个人非常喜欢TMT,特别是娱乐业,但是我在我们基金的两年里,我没有给基金买任何一个TMT股票,我拿的都是地产,银行,旅游,消费,金融这些没什么人看,不热门的公司。
从效果来说非常不错,我离开基金,我在基金考核盘里累计投资回报率是整个基金公司最高的。&从投资策略来说,我觉得这个战术是不错的,但是有点非主流,希望大家有兴趣也关注关注。
最后,说点实用的,祝大家恭喜发财~(完)
所有的梦想,在实现之前都显得暗淡,但所有的初心,都金光闪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究员到基金经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