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美贸易战受益板块块有哪些 “一带一路”为全球企业

一带一路带动哪些行业_百度知道
该问题可能描述不清,建议你
一带一路带动哪些行业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路一带”是中国资本输出计划的战略载体。在经济层面上,“一带一路”的战略目的有两大层次:近期着眼于“基建产能输出+资源输入”,远期着眼于“商贸文化互通,区域共同繁荣”。基于以上分析框架,我们可以梳理出国内产业发展的五大主题机遇:一、“通路通航”主题:包括交通运输业(港口、公路、铁路、物流),铁路建设与相关设备,航空服务、设备、整机生产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交通运输是优先发展领域,以加快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并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交通运输业(港口、公路、铁路、物流)将率先直接受益于亚欧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将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民航、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吞吐量将明显提升。连云港至鹿特丹港联通的新欧亚大陆桥,将强化其在国际陆路运输中的骨干作用。中国也将全力打造与我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东盟地区的海陆空综合交通方式:海上——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连起来;内河——中国出资澜沧江-湄公河河道建设,打造黄金水道;公路——南(宁)曼(谷)、昆(明)曼(谷)公路已经开通,东南亚正在形成两横两纵的公路通道;铁路——中国计划以昆明和南宁为起点,建设泛东南亚铁路联系东南亚陆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走出去”,也将带动铁路建设与相关设备,航空服务、设备及整机生产等产业增长。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港口运营、设备制造等领域的管理与技术优势,推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服务和交通运输企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走出去”。中国的港口有用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经验,铁路建设“走出去”给其他基础设施类公司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样板。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存在强烈的建设大港口的需求,我们认为这些领域的优质企业存在建设和运营“走出去”的良好前景。尤其是在铁路建设方面,突破国家界限的“欧亚铁路网计划”,也会刺激铁路建设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有意向的铁路工程已达到0.5万公里,和欧亚铁路网的8.1万公里规划目标相比还有巨大的空间。而且中国依靠压倒性技术和成本优势,将成为铁路建设的最大受益方。二、 “基建产业链”主题:包含建筑业(建筑及基础设施工程),装备制造业(设备及配套类装备制造),基建材料(钢铁、建材、有色等)。从需求端来看,“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无论是从国内需求或是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分析,这些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均极其旺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财政紧张的原因,基建投资支出不足,普遍呈现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人均GDP、人均公路里程、人均铁路里程等指标均远低于我国,亚洲和非洲的沿线国家较中国分别有10%和20%的城镇化提升空间,而中国在自身城镇化过程中累积的大量经验和产能可以对外输出。从国内来看,西北部区域各省区铁路、公路及高速公路密度在全国均属后列,新疆、青海、甘肃跻身倒数5位,宁夏、陕西居于中后段水平,为实现“一带一路”各国间的基建对接,中国西北部的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网络等基建领域投资需求很有空间。从供给端来看,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台阶,我国建筑业及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趋严重,“基建输出”能够大幅缓解我国建筑业、制造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大背景下,我国参与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我国加大对外开展基建投资业务的战略构想。根据总体基建投入约占GDP的5%估算,“一带一路”沿线对基建的需求或达到每年1.05万亿美元,而中国对外承包完成额2013年仅为0.14万亿美元,仅占其中的13%。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形成合力,未来我国建筑业和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大幅加快,海外市场广阔的产业扩张前景将逐渐打开。在“一路一带”的战略政策支持下,对外工程承包施工企业“走出去”能形成较大的出口拉动,有效对冲国内需求端的下滑,从而带动整个“基建产业链”。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也面临艰难转型。目前贸易环境下,追求出口增长容易引起的诸多摩擦和矛盾,而对外投资的方式更容易被接受,用对外投资启动外需是比出口更好的选择,利用施工企业输出方式能带动国内设计、咨询、制造、材料、劳务、金融、保险、服务等多行业的输出,对冲国内需求端下滑。不同于外贸出口通常的低成本和低附加值,施工企业“走出去”方式有效带动的是中国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如机电产品,符合国家产业升级的目标。三、“能源建设”主题:包括中国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电站建设、电力设备等。拓展新的油气资源进口途径是“一带一路”紧迫的战略目标。近几年我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在快速增加,但我国的油气资源进口主要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海陆运输,获取途径较为单一,能源安全较易受到威胁,拓展新的油气资源进口途径十分紧迫。“能源建设”主题之下,构建中国陆上的能源大通道战略,将直接利好中国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与西部新疆接壤的中亚国家油气资源极为丰富,是仅次于中东的第二个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目前我国从中亚及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占比仍然偏低,天然气近几年从中亚的进口量在不断攀升,但随着天然气的普及,国内需求量的快速增长,通过新疆从中亚的进口量仍将持续增加。未来,为满足新增进口量的输送需求,新疆将建设多条能源管道,包括: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西气东输三线、四线、五线工程,轮南-吐鲁番、伊宁-霍尔果斯等干线及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等,构建中国陆上的能源大通道。配套的输油管道、天然气的输送管道、电网以及道路运输等,这些领域必然迎来进一步的利好。加强与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开发合作,鼓励重化工产业加大对矿产资源富集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旺的沿线国家投资,实现开采、冶炼、加工一体化发展,推动上下游产业链融合。需求面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电力消费水平极低,发展空间巨大。根据2013年的电力消费统计数据来看,“一带一路”沿线非OECD国家的人均年电力消费量仅仅约为1655.52KWH,而同期OECD国家的人均年电力消费量约为7579.49KWH,前者仅仅为后者的21.84%左右,因此单从电力消费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的非OECD国家的未来电力消费水平将会有极大的增长空间,伴随着电力消费量的增加,必然会带动这些国家的电力投资,从而带来巨大的电气设备需求。由于这些国家国内制造业比较薄弱,“一带一路”所涉及的主要国家电气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上述国家的总体进口比例约为56.73%,按照此比例并且结合“一带一路”涉及地区的未来投资趋势计算可以得出,在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非OECD国家大约有年均1396.06亿美元或更多的电气设备进口需求,今后我国的电力企业有可能会分享这个巨大的海外市场。供给面来看,现阶段我国电气设备的产能严重过剩。2013年,我国发电设备产量约1.2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而我国的年均装机水平只有5000万-6000万千瓦,产能严重过剩,因此我国的电气设备企业有“出海”消化这些过剩产能的迫切性。我国电气设备的技术水平在诸多领域都已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的水电项目及设备在国际上是极具竞争力的,全球的水电工程中大约有80%是中国企业建设的。在光伏市场方面,我国的太阳能电池产品的转换率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并且出口组件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渐展开,我国电气设备走出去的步伐将进一步的加快,我国的电气设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非OECD国家市场上占有40%左右的市场份额应该是可期的。照此比例计算,我国电气设备企业年期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总额将可能达到约984.35亿美元/年左右,这将使我国的电气设备企业大幅受益。例如根据印度电气电子制造商协会的统计,中国的电气设备在2012年已经占有了整个印度电气设备市场的44.92%的份额,而且据印度电力部统计,2012年到2017年,印度已开工建设的装机容量为7.6万兆瓦,其中超过六成的设备可能由中国制造商提供。四、“通商”主题:商贸与文化产业长期来看,道路联通、贸易联通中同样伴随着文化沟通,“丝绸之路”自古是文化交汇的体现,其交流合作的内容涵盖了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活动。培育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可以积极推进特色服务贸易,发展现代服务贸易。人员的流动还会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旅游产品、文化产品、民俗风情、旅游线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旅游企业可以开展旅游管理协作、旅游业务合作、旅游包机航线、旅游投资贸易、旅游服务采购。从政策支持方面来看,文化旅游产业也将伴随着“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的推进而迎来新的增长空间。“丝绸之路”是中国旅游最古老而且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是“美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重要支撑。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中国旅游主题年确定为“美丽中国—2015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要“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完善国内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加强区域性客源互送,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区域旅游合作体”。五、“信息产业”主题:抓住各国经济的数字化趋势,加快我国信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互联互通”是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由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组成,还包括互联网、通讯网、物联网等通信基础设施。“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深度互通会对信息基建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中国通信行业,特别是像华为、中兴和信威等已经成功“走出去”的通信基础设施提供商来说,构成重大利好。中国通信设备产业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在全球五大电信系统设备厂商中已占据两席,华为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爱立信跃居第一。目前华为海外收入占比已超过70%,中兴海外收入占比达到50%,烽火也有10%的收入来自海外,中国电信系统设备厂商的全球竞争力,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回想中国企业的第一轮“走出去”,华为、中兴和信威等公司,受益于国务院扶持优势装备出口的优惠政策,相继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数百亿元规模的买方信贷融资支持,从而在非洲、拉美、东欧等新兴国家市场拓展中占据优势;现在中国企业迎来第二轮“走出去”的战略机遇,一方面,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趋势意味着“一带一路”国家存在持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融资机构必然会积极对海外信息基础设施进行融资,这可以更加直接地关联到对中国设备的需求。中兴、华为等已经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取得良好海外布局的排头兵,以及ICT领域其他已经开始海外拓展的公司都将迎来重大产业机遇。
采纳率:9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热点搜索:
“一带一路”的十大愿景
“最佳管理智囊”是世界经理人推出的全新内容概念,是全球顶尖管理头脑的集合,国内外的管理学者、行业专家、商学院教授、实践家和其他商界意见领袖,将与中国经理人分享最权威、最前瞻、最多样、最实用的管理见解和解决方案。
世界经理人专栏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日,是重阳集团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逐渐成为&中国崛起&后最流行的国际政治话语,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同近40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近30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际,&一带一路&正呈现十大愿景。
  愿景一:提升中国模式软实力。&一带一路&是既有中国文化又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对别的国家也会产生吸引力,具有世界意义。过去,中国对外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减少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援助依赖。现在,中国投资模式又区别于西方模式,正在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短板。非洲第一条中国标准跨国电气化铁路,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都采用中国模式。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和蒙巴萨港口建设也是如此。
  愿景二: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不同于近代以来西方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也不同于战后西方对外援助等各种名目的国际合作模式,&一带一路&依靠中国与沿线国家已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把中国现在的产能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经验和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
  愿景三:提供人类公共产品。&一带一路&通过创设丝路基金、倡导战略对接并倒逼西方改革先行国际秩序,为世界提供了物质、制度和精神的公共产品。传统全球化中的关税减让,最多能推动增长5%,而中的互联互通,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10%至15%。
  愿景四:打造新型全球化。&一带一路&着眼于陆海联通,先是改革单向度全球化,方式是实现陆海联通。从空间角度来讲,&一带一路&很大程度上帮助那些内陆国家寻找出海口,比如欧洲有&三河&(易柏河、多瑙河、奥得河)通&三海&(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黑海)的千年梦想。&一带一路&激活了这一梦想,助推欧洲互联互通,形成中欧陆海快线、三海港区的大项目。另外一个是实现规模效应,现在欧洲越分越小,&一带一路&提出以后,能够把小国联通在一起,建立大市场。
  愿景五: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布局,在六大经济走廊和铁公空水电网等六路,实施产业链的自然延伸,通过补基础设施和能源短板,推进人类新型工业化。&一带一路&不只是推动企业&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跟当地国家的发展项目相结合,要适应当地的民俗、宗教,用当地人所希望的形式落地生根。而且,&一带一路&推行产业链延伸而非传统全球化推行的跨国公司全球整体产业链转移,推行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有助于中小企业而非跨国公司扮演载体角色,有助于消除发达国家的全球化病。
  愿景六:全球治理的新抓手。&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理念:共商、共建、共享。这正是中国倡导的全球治理新理念。首先,&共商&即在整个&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充分尊重沿线国家对各自参与的合作事项的发言权,通过双边或者多边沟通和磋商,各国可找到经济优势互补的方式,实现发展战略的对接。其次是&共建&,一步做好&走出去&的服务工作,同时鼓励沿线国家在引入资金、技术后培养相关人才。只有做到了前面两点,才能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能够被沿线国家所共享。
  愿景七: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敦促各方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等。决议强调,应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前的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愿景八:推动欧亚大陆回归人类文明中心地带。在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前,世界的中心是欧亚大陆,即从西班牙海岸延伸到中国海岸的一整块大陆,当时的主要商道就是丝绸之路。不打通丝绸之路,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就难以消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先后提出了东西文明对话、欧亚大陆桥的概念。第一个欧亚大陆桥是从海参崴到了鹿特丹,第二个是连云港到鹿特丹,第三个从昆明到鹿特丹。这些理想因为&一带一路&而全部实现,而且是超越实现。现在,欧亚大陆开通了35对欧亚快线。
  愿景九:打造文明秩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实现了国际政治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到地缘文明的跨越。地理环境不仅规划了政治版图,也促进了经济合作。跨国公司是地缘经济中最活跃的要素。&一带一路&通过陆海联通,政企统筹,其空间重点走向可以用&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来概括。&六廊&就是六大经济走廊;&六路&就是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路、信息高速路;&多国&就是培育若干支点国家;&多港&就是建设若干支点港口。
  愿景十:中美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并不局限于沿线国家,也包括相关国家。美国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美未来合作,可以参照法德合作推动欧洲一体化模式&&德国人的想法,让法国人说出来。中美合作提倡议,或美国提,中国呼应;中国提,美国呼应。功能性参与、建设性合作,符合特朗普个性。中美联手倡议成立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全球互联互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促进全维度金融合作,并统筹全区域金融稳定,有利于美国和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一带一路&的特点不是资本全球化而是实体经济全球化,路径不是规则导向而是发展导向,方向不是单向度而是包容性全球化,目标不是竞争型而是共享型全球化,正在扬弃传统全球化,开创新型全球化。其前景正在于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合作架构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5月16日《中国石油报》。本文系王义桅授权世界经理人发布,并经世界经理人编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世界经理人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并请附上出处(世界经理人)及本页链接,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ID:CEC_GLOBALSOURCES)
微信公众号
微博订阅号
从知识到智慧,从领悟到洞察
碎片时间,成长不设限
企业广告资讯
世界经理人3/4月刊杂志文章
世界经理人网站App下载
热门排行榜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跨国企业带来哪些问题_百度知道
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跨国企业带来哪些问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彻底改变之前点状、块状的发展格局,横向看,贯穿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纵向看,连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并且不断向中亚、东盟延伸。这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一、“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国际背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分化的背景下。很多国家的经济可能面临困境,亟需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借此机会,将有利于几乎所有国家的中国战略、政策融入到“一带一路”和APEC中,实现共赢。中国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出了很多战略规划,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战略、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东北亚经济整合战略等。这些战略中,每个都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核心的,每个都是以中国的国家战略为基础的,每个都是符合亚太乃至亚欧几乎所有成员国的战略利益。以APEC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国在APEC的话语权被削弱了,因此美国一直在推动要把中国规避在外的TPP。希望通过TPP的建设,在经济上孤立中国,用TPP替代APEC。而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中国力推亚太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就是要强化APEC的作用。因为APEC才更代表亚太利益,代表整个亚太的利益也就是代表中国的利益,中国的发展趋势和亚太深化合作是一致的。中国强化APEC同时能起到对冲美国TPP战略计划的作用。一旦欧亚大陆完成了经济整合,美国在亚太的力量必然被挤出,美国必然失去全球霸权,这也是全球性的战略博弈。因此,上述这些战略,最终都可以统合到更广大的战略——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战略当中。如今,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战略由中国提出了两个符合大方向的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即“一带一路”。中国所有区域经济战略,都可以融入到上述两个战略当中。基于中国的国家战略,基于当前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制定了“一带一路”战略。虽然提出时间只有一年多,但已经获得包括亚太国家、中亚和欧洲国家的认可,中国要努力推动融合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走互惠互利的发展共赢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而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则是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最终可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欧亚大陆经济融合,这就是中国包容性发展战略,实现合作共赢是战略的中心思想,这也是中国最高国家战略的包容性体现。国内背景“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重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其要解决中国过剩产能的市场、资源的获取、战略纵深的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及贸易主导这几个重要的战略问题。1.中国的过剩产能的市场问题过剩产能对经济的运行造成了很大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出口国较为单一和狭窄,美欧日占据出口的核心国位置,但这些传统的出口市场已经开拓得较为充分,增量空间已经不大,国内的过剩产能很难通过他们进行消化,在国内消费加速启动难以推进的情况下,通过“一带一路”来开辟新的出口市场是很好的抓手。中国不仅有过剩产能还有过剩外汇资产;而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欠缺,中国利用积累的外汇储备作为拉动全球增长的资本金,同时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2.中国的资源获取问题中国的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较高,这些资源主要通过沿海海路进入中国,渠道较为单一。中国与其他重要资源国的合作还不深入,经贸合作也未广泛有效的展开,使得资源方面的合作不稳定和牢固。“一带一路”新增了大量有效的陆路资源进入通道,对于资源获取的多样化十分重要。3.中国的战略纵深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问题我国的资源进入主要现还主要是通过沿海海路,而沿海直接暴露于外部威胁,在战时极为脆弱。我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也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的打击,整个中国会瞬时失去核心设施。在战略纵深更高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工业少,还有很大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潜力,在战时受到的威胁也少,通过“一带一路”加大对西部的开发,将有利于战略纵深的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4.区域经济的贸易主导权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而言,不仅能对冲掉美国主导的试图绕开孤立中国而推进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伙伴谈判),还能有机会在一带一路经贸中抢占全球贸易新规则制定权。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以国内外的港口为支点建设,推动各种规格的自贸协定谈判,在国内,特别是一旦上海自贸区试验成功后,就可以以上海(含宁波舟山)和泉州湄洲湾港的超级深水港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真正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掌控国际贸易主导权,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中国主动加速主导区域经济整合,提升自己的区域经济影响能力。5.通路是“一带”的抓手“一带一路”直击了中国的三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而通路、通航和通商则是“一带一路”解决战略问题的发力点。要解决中国的产能过剩,需要通盘考虑,如前所述,“一带一路”是系统性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抓手,从现实来说,考虑到西部基础设施薄弱,为了更好的外联内呼,打通顺畅的交通动脉是第一位的,也符合“一带一路”的题义,即首先着手的必将是通路、通航。“一带”主要是从通路着手,通路所推进的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提升空间更大,其对接的是西部广阔的腹地,将在交通设施建设和油气管道建设上发力。(此部分内容参考微信号“一带一路进行时”:“一带一路”基本认知)二、美国如何看待“一带一路”1.美方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意图的认知美方看来,出于抗衡美国“亚太再平衡”等一系列考虑,中国提出陆海并进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在战略空间上可以实现向西拓展,另一方面也能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资源进口需求及急迫的海上通道安全需求。此外,中国在双边关系、地区及全球事务上拉拢俄罗斯,意在振兴欧亚地缘板块,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打造“去美国化”的地区及全球秩序。另外,作为2014年APEC轮值主席国,中国大力强调APEC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美国近年来不太重视APEC,这让中国看到了一个机会”。2.美方对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前景的认知美方认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不仅面临诸多机遇,也存在不少挑战。在“一带”建设上第一,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威胁“一带”建设。美国认为威胁“一带”建设的关键点在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随着美国及北约撤离阿富汗,阿现任政府瓦解,塔利班势力很可能卷土重来,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将威胁“一带”沿线的稳定。同时,“一带”的西端是从海上连接能源运输通道的瓜达尔港和陆上连接中国的喀喇昆仑公路,两者均位于恐怖势力、极端势力和分裂势力集中的巴基斯坦境内,中国必须确保巴基斯坦政府能够有效打击恐怖组织、分裂及极端势力。第二,中俄合作看似紧密实则“同床异梦”。尽管中俄在政治、军事、经济、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呈现制度化趋势,然而双方在诸多领域仍存在分歧。美方认为,“莫斯科吹嘘其与北京的伙伴关系,主要是为了向世界各国证明自己仍然是重要的,而中国则将这一伙伴关系视为安抚俄罗斯的一条低成本途径”。第三,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比美国的“新丝绸之路”倡议更有资金优势。奥巴马第一任期内美国开始打造连接中亚和南亚的“新丝绸之路”倡议,然而迄今为止这一倡议在战略上牵制中俄、在军事上打击恐怖主义、在经济上控制中亚资源等一系列目标均未实现,同时“美国正在部署撤离阿富汗的方案”。相比于美国,中国拥有大量的资金优势推动丝绸之路建设,“美国人通过追求实施宏大战略所未能获得的(对中亚资源)的控制权,中国却正在通过实行资本市场战略而实现”。第四,多方参与是“一带”建设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在“一带”建设所涉及的跨国项目中,中国不应该仅仅诉诸于双边途径,而是应该通过多方参与实现“多渠道融资、多样化所有权”,加强中、俄、欧及相关国家与国际多边组织的合作,例如世界银行全球基础设施基金。在“一路”建设上第一,团结海外华人,扩大中国与东南亚合作基础。海外华人主要集中在“海上丝绸之路”所覆盖的东南亚地区,在当地的社会经济生产及财富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中国能够在“一路”建设中充分调动海外华人的积极性,并与相关国家能够在围绕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海洋方面达成共识,则有助于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是缓和围绕南海问题所造成的地区紧张局势,二是有利于维护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三是有助于在东盟、地区及中国间增强海上互联互通;四是打造双赢结果,有助于东盟实现其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目标。第二,发展前景不甚明朗。美方认为,当前“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还处在概念阶段,中国并未提出具体的措施。从这一点来看,“一路”很难替代TPP的吸引力。第三,中国在东海、南海日益强硬的维权维稳姿态对“一路”实施具有负面效应。2013年以来,中国宣布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加剧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对抗、与菲律宾在仁爱礁问题上对抗的强硬姿态、在南海加强军事和经济存在等一系列举动均表明,中国正逐步加快海上权益的扩张步伐。中国与争端相关国家的政策都受到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美国也将进一步加强同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国的军事安全联系。南海争端各方在各自政策上都很难让步,冲突呈现加剧趋势,这将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负面影响。(此部分内容参考微信号“智谷趋势”:美国是如何看待“一带一路”的,作者:龚婷)三、国内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解读“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实体经济企稳,成为2015年“稳增长”的关键性国策之一。这一战略还将提升核心技术,引领中国重工业走向亚太乃至全球。1.“一带一路”构建实体经济全球价值链1)中国正与澳大利亚、韩国、斯里兰卡、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进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代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亚太自贸区(FTAPP)谈判也提上议事日程。2)2020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将释放64万亿元购买力,届时有望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进口市场和增长最快的进口市场。庞大的“中国市场”将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3)“一带一路”得到沿线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和参与,有机构估算,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总投资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在中国国内,多省市将“一带一路”纳入地方施政目标。4)外管局日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我国拥有的海外金融资产高达6.29万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4.49万亿美元,对外金融净资产1.8万亿美元。5)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亚太自贸区”、“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的持续推进,我国资本的全球布局步伐将显著加快,我国很快就将拥有年输出3000亿美元资本的能力。6)目前针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主要是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支持“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推出地方版丝路基金,并出资成立其他类型基金。4)外管局日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我国拥有的海外金融资产高达6.29万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4.49万亿美元,对外金融净资产1.8万亿美元。5)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亚太自贸区”、“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的持续推进,我国资本的全球布局步伐将显著加快,我国很快就将拥有年输出3000亿美元资本的能力。6)目前针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主要是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支持“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推出地方版丝路基金,并出资成立其他类型基金。(参考21实际经济报道:“一带一路”战略纵深价值链分析)2.“一带一路”将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在“一带一路”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很多地区积极参与,希望被纳入规划。但受益最大的将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将藉此获得重大发展机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先行的是跨越亚欧大陆的物流,国内很多城市都开行了到欧洲和中亚的货运列车。2013年之前仅有渝新欧班列,现在则有三大通道、多条班列,如蓉新欧班列、郑欧班列、义(乌)新欧班列。多数班列经新疆阿拉山口这个西部通道到哈萨克斯坦,再去往欧洲各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使很多西部省份及中部省份成为国际物流通道的节点,而在目前以海运为主的国际物流通道中,它们基本上是末梢。从末梢到节点的转变,将为中西部地区带来更多的物流、人流、资金以及产业。同时,由于它们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地位,它们在经济政策中将成为支柱力量,而不是支持对象,这将给它们带来更多的政策空间和发展机会。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这种格局与沿海开放是有相当大的相关性的。沿海开放使东部地区成为物流通道和政策重心,因而积聚了资金和劳动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促进内陆开放,形成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并进的局面,这将有助于各区域更平衡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外贸,外贸只是起到激发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国内资金和劳动力的流动。因此,内陆开放的贸易规模不会像沿海开放那样大,但在它的激发下,区域经济再平衡的过程将大大加速。东部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沿,它们也会受益于“一带一路”规划。但由于它们已经从沿海开放中长期受益,“一带一路”规划带给它们的增量会比较小。中西部地区能够较大地受益于“一带一路”规划,是由于对外开放思路的转变。我们之前的对外开放思路偏重于沿海、偏重于与欧美交往,在这种思路下,中西部地区能够获得的机会比较少,例如,四个自贸园区试点都在沿海,因为沿海地区有地理优势和先发优势。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开辟了新的开放思路,必将创造新的局面。
采纳率:84%
非洲那边的贸易的话,应该是好消息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跨国企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贸易战受益板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