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不收漫游费费,我应该等哪个更现实一些

随着中国联通对外宣布明将自今年10月起开始取消长途漫游费,国内三大移动运营商都将明确表示要取消长途通话漫游费。这项存在了20多年,也是被用户诟病多年的收费标准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关于长途漫游费的前世今生,并不重要,在此略过。对于消费者而言,多年来的长途漫游费是项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产生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为零,长途漫游费可谓暴利惊人,很长时间内都是三大运营商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这次它们却为何愿意忍痛割爱呢?语音业务下降,漫游费渐成鸡肋这和移动通讯的市场现状有一定关系。之前国内移动巨头的业务大头是语音业务,其营收占比甚至一度高达6成以上。但近年来随着等OTT应用的冲击,很多用户与朋友的联系和沟通逐渐转为使用这些社交应用,甚至不少商务联系也放在更快捷又成本低廉的OTT应用。于是导致三大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迹象,逐步让出头把交椅的地位。以中国移动为例,据其最新发布的2016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其无线上网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3%,而语音收入只占37%,流量业务收入首次超过传统的语音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3G时代的用户争夺战中,全国一费制得到大力推广,三大巨头的资费套餐中长市合一的比例越来越高,真正收取长途漫游费的用户比例已经不多。以中国联通为例,目前只有4%联通用户还有长途漫游。中国移动虽然可能影响略大,但其利润率较高,也足以消化。中国电信的数据尚未披露,但从之前董事长杨杰的从容表态来看,也不会对其营收造成太大的影响。也就是说,随着语音业务的重要性下降,和全国一费制的普及,漫游费已经渐渐成为鸡肋。即使是全面取消长途漫游费,对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不过企业都具有逐利的天性,特别是权责不明又没有充分竞争的国企,指望它们主动放弃收取漫游费是非常不现实的,哪怕它只是一块鸡肋。漫游费取消缘于行政干预的压力多年以来,各界人士一直纷纷要求三大运营商依照国际惯例,取消不合理的漫游费,以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但都没有得到三大运营商的正面回复,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9年前,2007年的两会上就有代表提出取消漫游费的建议。虽然后来三家为了争夺用户,纷纷推出长市合一的多种套餐,使得一部分用户在支付较高金额套餐费的前提下获得了漫游费的减免,但这件事情真正出现转机是在2014年夏天。当年7月,北京市消协联合天津、河北消协公开致函发改委、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呼吁逐步降低并最终取消京津冀地区长途漫游费。三省市消协联手,加上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形成了较大的舆论压力。这次呼吁终于有所成效,2015年8月,三大运营商宣布取消了京津冀地区长途漫游费,但仅限于手机用户。这次呼吁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诉求消费者权益,更多的是打出了“漫游旨影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经济牌,而京津冀一体化是中央和三个省市共同的宏伟经济目标,从而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样,这次三大运营商宣布取消长途漫游费,极可能也是受到行政干预施压的结果。今年4月28日,针对社会各界对电信行业垄断和资费居高不下的不满,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曾公开表示,将会重点考虑用户取消漫游费在内的各种诉求,将有关落实工作纳入企业日程,推动资费进一步下降。这边工信部才发声要“将有关落实工作纳入企业日程”,短短三个多月后,三大运营就陆续宣布取消长途漫游费,并列出了各自的日程表,很难不让人把两者的因果关系联系到一起。如果没有来自工信部甚至更高层的行政压力,难以想象一直无视民意的三大运营商能够具有如此的高风亮节。面对新形势,三巨头应对各有不同从目前的观察来说,中国电信提出的解决方案最为彻底。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于7月15日表示,今年中国电信将逐步取消长途漫游费,并将率先推行全流量计费,即电话、短信折合为流量,统一计费。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电信的语音业都不再按时长,而是按通话产生的流量来计费,当然就不存在收取长途漫游费的基础。其实中国电信的计费方案并不是针对取消长途漫游费,而是因应市场和业务结构变化而采取的改革方案。这表明中国电信对自己的定位从原来的通信服务商,转变为基础数据业务服务商。中国电信这个策略倒是一脉相承,当年电信企业群起围剿微信时,它的态度表现得最不积极,据说当时它的数据业务就已经做得不错了。同样面对市场变化,中国移动想走的则是另一条路子。在经过了近两年的沉寂后,近日中国移动又开始对外积极推广融合通信业务,并宣称下半年即将商用。中国移动的所谓融合通信,就是对手机中原来的通话、消息、联系人的功能进行升级。比如通话不仅仅是打电话,而可以实现高清语音、高清视频、多方通话、通话过程中消息并发;消息功能也从原来的短信功能升级到发送文字、图片、位置等内容;而联系人增加了公众账号和其他社交的绑定功能。因此有人总结说融合通信就是微信+手机通信录的深度融合业务。与微信需要APP应用不同,融合通信的这些功能嵌入手机系统底层,打开手机就能使用。但这意味着中国移动需要定制手机,在生产中就在手机系统中嵌入。这意味着推广成本非常庞大,在国家政策限制硬件补贴的情况下要实现推广都是个难题。最另类的莫过于中国联通,面对市场变化竟然毫无反应,至少我们没有看到它的改变。既没有像中国移动那样对产品功能全面升级,也没有像中国电信那样开始整合产品以顺应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变化。三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的表现最差,连续多个财季用户数量下跌,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反应迟钝,电信巨头转型屡受挫面临市场变化,运营商做出了一定的应对,但总体感觉是亦步亦趋,反应迟钝,在转型上患得患失,不够主动果断。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是2014年为应对微信的冲击而推出的产品,当时受微信的冲击,三大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语音和短信两大支柱业务均面临下滑。中国移动的反应还不算太晚,还应景地打出短信“免费”的口号。但两年之后却仍然没有正式推出,而微信已经从当年的4亿增长到如今的8亿,成为全民性的基础社交应用。整合通信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严峻:当年冲击最大的是短信业务,如今忽略到财报都懒得披露,而语音业务也大幅下降,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社交关系都比之前要稳固得多,想撼动微信几乎没有希望。恰恰是中国移动自己耽误了时机,造成被动。事实上中国移动开发过或试图研发过不少好产品,比如、手机支付、移动阅读。中国移动很早就意识到手机支付的前景,也曾经多次投入重金组建团队研发手机支付来切入市场,但都因为受到各方面阻力或其它因素半途而废,产品一直没能面市。看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市场上的风光无限,蚂蚁金服估值更是高达600亿美元,本有机会领先一步甚至成为巨头如今却沦为路人甲,不知道中国移动心中是何滋味。其中最可惜的就是飞信,它甚至一度拥有4亿用户,成为2G时代的即时通讯应用王者。但因为缺少应变和用户思维,在3G时代产品落后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逐渐被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微信等新应用取代。如今,飞信仍然存在,但用户数量和活跃人数均无法与早前相比。中国电信的易信起步太晚,更多是表明自己想要主动转型的姿态。当然飞信令人扼腕的真正原因,中国移动内部视之为服务自己用户的一个辅助沟通工具,忽视它的社交功能和背后的用户价值。这与黑莓BBM的境况非常类似,沦为主营业务的附属工具,在内部难享应有的话语权而无法得到独立发展,最终被其他社交应用击败是必然的。市场垄断不打破,难解转型之困造成三大运营商转型艰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国企相对僵硬的管理机制,但另一个方面则是市场垄断。目前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仍是三大运营商为主,曾经视为打破市场垄断的虚拟运营商并未得到想象中的份额,对三大运营商的冲击很小。由于号码、资费等资源完全受制于三大运营商,虚拟运营商的成本甚至高过三大运营商的套餐资费,虚拟运营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极其有限。残酷的市场前景使得超过百万用户的虚拟运营商屈指可数,很多企业甚至根本没有实际开展业务,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处于寡头垄断的现实情况并没有任何变化。不知道广电取得牌照后有何表现,能否给市场带来一些新变化。由于垄断了基础数据业务,语音业务下滑并没有影响巨头们的业绩。最新财报显示,除了不争气的中国联通外,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营收、利润均持续增长。在一个自然增长的垄断市场里,只要不犯太大的错误,其实都会有不错的收成,那么又何需多少创新和服务的意识呢。这也决定了市场垄断不打破的话,电信运营商就难解转型之困。未来的互联网时代经济,是社交+内容+服务的新形式。中国移动做过多次转型尝试,试图转型为类似腾讯的互联网服务企业,只是一直没成功,至今仍在尝试。中国电信目前的定位比较明确,那就是要从原来的通信企业转变为基础数据业务服务商,只是市场发展空间比较狭小。完全没有策略的是中国联通,那个曾经以长市合一变相取消漫游费的企业近几年毫无亮点,照此形势发展下去,当市场自由竞争时先死掉的最可能就是它。而就在昨天(9月5日),腾讯首次超越中国移动成为亚洲市值最高公司。股价高低不能代表什么,但事件却清楚表明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最后用前段时间的朋友圈来结束本文:有好友发动态抱怨中国电信的信号太差,结果不少朋友纷纷回复揶揄那是因为他还没用过中国联通的服务。当最基本的服务质量都无法保障时,其实谈转型策略都是没有意义的。取消手机漫游费?不现实--《IT时代周刊》2006年13期
取消手机漫游费?不现实
【摘要】:正近日,很多人都在谈手机漫游费的问题,由于国际漫游费的降低,大家都把眼光盯在了国內漫游费上,而欧盟取消手机漫游费的提案,又加大了国內取消手机漫游费的遐想。国内手机漫游费会不会取消?我的回答非常直接,肯定不会!首先,手机漫游是有成本的,而不是没有成本。道理其实很简单,运营商建一个网,本来可以没有漫游,北京一个网,你在北京打电话
【分类号】:F62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Blue-;[J];无线互联科技;2005年05期
刘顶先;;[J];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适用);2009年Z2期
刘顶先;;[J];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2009年06期
;[J];电脑迷;2011年11期
杨志刚;;[J];企业文化;2010年06期
李璐;;[J];通信世界;2011年27期
J;[J];电脑爱好者;2011年04期
周秤子;;[J];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11年08期
;[J];无线互联科技;2005年02期
张晓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瑛;;[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杨通茂;;[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A];2010江苏通信业发展蓝皮书[C];2010年
李继兵;魏群;;[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传涛;[N];通信产业报;2009年
李远方;[N];中国商报;2009年
蔡文;[N];通信产业报;2009年
万红 实习生
张璟;[N];天津日报;2010年
左娅;[N];人民日报;2011年
泽华;[N];国际商报;2004年
马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朱艳燕;[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庞微;[N];人民邮电;2002年
记者  毛涛涛;[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化龙;[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磊;[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茅磊;[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南福星;[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钟国君;[D];湖南大学;2005年
江波;[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李刚;[D];吉林大学;2010年
尚北平;[D];兰州大学;2010年
潘丽威;[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王首媛;[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田洪峰;[D];郑州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手机漫游费收了20年,是不是该取消了?
智能手机、移动应用软件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但是有一项费用却跟随了我们20年之久,这就是始于1994年的漫游费。新华社近日就此发布文章,质问手机国内漫游费何时能取消?
漫游费是指将手机(号码)带出手机(号码)的归属地使用的业务所产生的费用。简单讲就是:
假如你在A城市办的卡,从A打电话到B城市,那么只收长途费;
从B城市打电话到B城市,就收漫游费;如果你在B城市打电话到B以外的城市,那么就要收长途+漫游。
收了20年的“化石费用”
根据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要求移动电话需收取每分钟0.6元的自动漫游费。到了2008年,工信部规定主叫每分钟0.6元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
作为2G时代的产物,由于其年代久远,被网友们戏称为“化石费用”。
随着3G、4G网络成熟覆盖,运营商3G、4G各项套餐内的通话时长,均属于‘长途、市话、漫游’一体价,超出语音通话的费用会按照固定统一价格收取。”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
去年,三大运营商在京津冀之间取消漫游费。中国电信日前推出新的4G套餐大幅降低“长市漫”一体化资费,但全国漫游费的取消仍无明确迹象。上述内部人士透露,国内普遍“取消”漫游费等说法,多为各类新套餐的噱头,京津冀以外几乎没有地区真正取消漫游费。
随着跨地、跨城市工作和生活群体的日益庞大,区间通话需求也在相应增大,但就算在相邻很近的两个城市间打电话,仍然要收取漫游费。
漫游、来电显示……这些名目繁多的费用为什么至今不能取消
其实相对于漫游费的收入,其运营成本可以说微乎其微。电信专家阚凯力表示,
“从原理来看,国内漫游费是运营商旗下分公司未采取全网核算造成的,并不是‘技术成本’,而是一项‘人为收费’。”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从技术层面来讲,实现全面取消国内漫游费、长途费项目并无大的问题。
“除了需要市场部门重新设计、预测新套餐等工作,只需在系统中更改参数即可。”
记者注意到,欧盟去年10月决定,将于2017年6月起取消成员国之间的手机漫游费用。
除了取消漫游费的呼声之外,来电显示等费用也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话题。
现在很多套餐当中的“来电显示”仍是额外收费,曾就职于通讯设备生产商的业内人士周大建说,十几年前,“来电显示”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运营商的收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来电显示”是通讯设备的标配功能,无论运营商用不用这个功能,设备都会自带。运营商提供“来电显示”,也不会额外产生什么成本。
那么,我国的漫游费为什么迟迟没有取消动作?
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关系到运营商的收入。以中国移动为例,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移动营收1775亿元,股东应占利润为239亿元,同比增长0.5%,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在首季度平均每天净赚2.6亿元。
截至日,移动业务客户总数约8.34亿户,其中4G用户3.77亿户、3G用户1.53亿户,2G用户仍然有3亿左右,虽然近几年随着3G、4G用户量的增长,2G用户和移动通话的增长都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2G的体量仍然较大,如果取消全国漫游费、来电显示等费用,那么运营商将损失巨额收入。
其次,各地政策的不同将带来运营成本的上升。根据运营商的说法,收取漫游费一定程度上和中国各地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有关。中国联通一内部人士坦言,如果全国范围取消漫游费,有可能会导致运营商内部恶性竞争。由于地方政策不同,各地电话卡销售价格有所不同。比如甘肃的卡费用便宜,价格优势明显,都卖到北京来,可能会影响市场秩序。
成本低廉的各种费用,到底伤害了谁?
从运营商方面来看。近年来,三大运营商的3G、4G用户规模保持着高速成长。“在4G时代,传统的语音通话很大程度上被微信、电话本等低成本网络通话技术所代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指出,全面取消国内漫游费对运营商来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收入,但一方面可带来更多的通话费用收入,同时有利于挽留因跨区域通信成本过高而造成的消费群体流失。
去年7月,工信部曾表示,取消漫游费等社会期盼何时成为现实,最终决定权在运营企业。
记者认为,这虽然对运营商短期的收入来说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却有利于运营商的持续发展。
从用户方面来说。当下的年轻人对3G、4G等新技术接受程度更高,他们更多使用包括话费、流量等在内的套餐业务,而此类套餐当中基本没有漫游费。相对而言,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等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人群,通讯仍然是他们使用手机的最重要目的,记者觉得,如何降低名目繁多的各种通讯费用,对他们来说则显得更为重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国内漫游费伴随手机用户20多年 仍居高不下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取消漫游费,运营商需革自己的命
&&&&来源:&&&&
原标题:取消漫游费,运营商需革自己的命  由于目前政策的管制,基于移动网络基础上的流量通话、WiFi通话,对运营商的影响还有限,但未来一旦政策放开,恐怕运营商根本无法阻挡免费通话的潮流。  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近日集体宣布提速降费“N大举措”,但流量费降低之外,不少网友纷纷吐槽手机漫游费仍然居高不下。记者粗略统计,我国移动漫游费一年收取上百亿元。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说,已收取20余年的国内漫游费目前成本已“几乎为零”,运营商却仍在收取;另一方面,尽管运营商多次调降收费,但在个别国家,中国旅客的漫游通话收费标准仍动辄每分钟高达三四十元。  对于手机漫游费而言,国外漫游费贵其实情有可原,因为它的价格与结算费用机制有非常大的关系,消费者交给国内运营商的费用,绝大部分都是替国外运营商代收的,所以就此问题总把板子打在国内运营商身上,有欠公允。要降低这一费用,需要国内运营商加大与境外运营商的谈判力度,加强国际间通信合作,共同努力降低国际漫游费价格。  但面对消费者关于国内漫游费贵的指责,国内运营商倒一点都不冤。国内漫游费本是2G时代的产物,但随着技术发展漫游成本已大幅降低,媒体称“几乎为零”并不夸张。正如专家所说,手机漫游的过程,只是由网络传送几个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比普通电子邮件还简单的信息,手机在外地建立漫游后,与所在地的手机没有区别。  可见,手机漫游不应该单独收费。可现实却是,运营商不仅对2G用户收费,部分3G、4G用户同样也收,这样的做法在国外是极为罕见的,在美国,根本没有国内漫游费一说,在欧盟各国,不仅国内漫游费没有,各国之间的国际漫游费也于近年取消。  运营商抱着国内漫游费这棵摇钱树不放,一方面自然是利益的驱使,由于手机通信收费近年来一直呈降低的趋势,运营商增收压力越来越大,尤其对于2G业务而言,由于缺乏数据业务收入,语音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运营商自然不会主动砍掉已有收费项目。  另一方面,这还反映出运营商经营模式的落后。从世界发展的趋势而言,语音通信属于没落的通信业务,许多国外运营商早已开始推动语音通信的免费,将经营重点转向流量经营。也就是重视客户的体验,通过培养、挖掘用户的流量消费习惯,弥补语音通信消费的缺口,同时以移动数据网络为基础,推出创新产品,以获得额外收入。但在国内,运营商流量经营的营销、创新意识都比较缺乏。  运营商过分依赖语音收入,死抱着国内漫游费不放,是短视的行为。要看到,在4G时代,传统语音通信随时可能被新技术替代掉,目前微信早已推出微信电话本,1分钟电话只需要消耗100K流量,按照套餐内流量计算,成本1分钱都不到,运营商怎么与之竞争?当然,由于目前政策的管制,微信电话本还只能打打擦边球,基于移动网络基础上的流量通话、WiFi通话,对运营商的影响还有限,但未来一旦政策放开,恐怕运营商根本无法阻挡免费通话的潮流。  所以,运营商们与其等到未来别人来瓜分自己的蛋糕,不如自己革自己的命。把国内漫游费这样过时玩意早点丢掉,通过运营模式的改革,主动拥抱免费通信时代的到来,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韩涵(媒体人)
(责编:李楠桦、王静)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最新图片|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漫游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