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中国 企业服务这个企业做得大不大?

2017年马云花了近900亿,在全球买了这75家公司,合作最多的竟是腾讯_网易新闻
2017年马云花了近900亿,在全球买了这75家公司,合作最多的竟是腾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2017年马云花了近900亿,在全球买了这75家公司,合作最多的竟是腾讯)
2017年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阿里度过了18周岁的成人礼,其股价相比2017年年初增长了100% 左右,市值甚至一度超过亚马逊,直逼 5000 亿美金。与此同时,在资本市场上大受欢迎的阿里也成为了一个十足的「金主」,手持大批资金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根据IT桔子(ID:itjuzi521)的估算,阿里巴巴在 2017 年的投资并购金额约为 898.54 亿人民币,可见马云爸爸和阿里究竟有多「土豪」。注:虽然有部分投资事件是阿里巴巴参投的,但大部分事件阿里巴巴都是作为领投方或者是主导者。此外,阿里巴巴和百度、腾讯、苏宁、京东、中国人寿等合投中国联通 780 亿人民币,由于数额巨大,因此被排除在外。阿里巴巴在 2017 年的投资事件列表如下:投资概况:近三年整体处于投资活跃期 2015年投资数量最多?首先,从阿里巴巴近 5 年的投资事件数量分布来看,2015 年是阿里巴巴投资热度最高的时期,这与当时资本市场整体处于高潮期有关。虽然阿里在 2016 和 2017 年的投资事件数量与 2015 年相比有小幅下降,但整体来说仍然处于一个投资活跃期,尤其是在去年的资本寒冬中,阿里仍然出手了 79 次。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 25 日,阿里巴巴在今年的投资事件数量为 77 笔,投资活跃度甚至已经超过很多一线VC。最佳投资搭档:与红杉关系最紧密 合投最多的搭档竟然有腾讯从阿里巴巴的最佳投资搭档来看,红杉资本中国和腾讯与阿里的合投数量并列首位,没想到阿里和腾讯的关系竟然有这么「亲密」。其次是经纬中国、淡马锡以及蚂蚁金服。与阿里在下轮合作最多的机构分别是经纬中国、红杉资本、晨兴资本、IDG资本、以及策源创投;与阿里在上轮合作最多的机构分别是红杉资本中国、鼎晖投资、老虎基金、北汽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创新工场。综合来看,阿里巴巴和红杉资本中国在投资上的关系还是最紧密的。轮次分布解读:早期投资占比27% 并购和战略投资占比33%从阿里巴巴在 2017 年的投资轮次来看,有 27% 的投资事件发生在早期阶段(种子/天使轮、A轮),23% 的投资事件发生在发展期阶段(B、C 轮),D 轮及以后的事件占比达 13%。此外,战略投资事件的占比在所有轮次中是最高的,和并购事件加在一起占比超过 30%。投资赛道解读:企业服务、电子商务、金融TOP3 行业占比超过 50%从 2017 年阿里巴巴的投资赛道分布来看,企业服务成为阿里最热衷的投资领域,占比接近 30%。其次是电子商务和金融领域,TOP3 行业占比超过 50%。在企业服务行业,阿里巴巴投资了很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相关的公司。例如:阿里巴巴投资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两家头部公司「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这两家公司也在今年成为了新晋独角兽公司。另外,阿里还投资了专注深度学习处理器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深鉴科技」。对于大数据、云计算以及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领域,阿里巴巴以 10 亿人民币领投了国内领先的企业级云服务商「七牛云」、以 5 亿美金战略投资了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服务商「石基信息」。此外,阿里巴巴还投资了云计算和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数梦工场」、数据化营销软件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杭州数云」、新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企加云」、开源数据库技术研发公司「MariaDB」、以及企业级实时图数据库平台「TigerGraph」等。此外,阿里巴巴还和百度、腾讯、苏宁、京东、中国人寿等合投中国联通 780 亿人民币,也成为 2017 年的一笔经典投资案例。在电子商务和本地生活领域,阿里巴巴主要围绕「新零售」在做战略布局。例如:阿里巴巴投入约 224 亿港币(约 28.8 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 36.16% 的股份。高鑫零售是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大卖场运营商,旗下欧尚、大润发两大品牌在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运营 446 家大卖场。此外,阿里还以 3 亿美金投资了生鲜平台「易果生鲜」,并且入股了福建省大卖场、综合超市以及百货连锁经营行业的龙头企业「新华都」,新三板挂牌的区域零售企业「东方股份」,以及向易果生鲜收购联华超市 18% 的内资股股权,成为联华超市第二大股东。还有饿了么也在今年拿到了阿里巴巴的 10 亿美元战略投资,这笔钱也成为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的直接导火索。同时,饿了么也在今年正式启动了无人值守货架项目,标志着其背后的阿里也正式参战。为了新零售战略能够更快落地,阿里巴巴在物流领域的投入力度也非常大。阿里在今年 9 月增持菜鸟网络 53 亿元,持股比例达 51%,并将在已投入数百亿元的基础上,未来五年继续投入 1000 亿元。另外,由中国邮政牵头,菜鸟携手复星参股了国内最大快递柜公司之一的「速递易」,并且还投资了自动化智能仓储分拣系统机器人「快仓」。从这些大手笔的投资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在 2017 年的新零售布局有多猛。在共享单车领域,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为了推广移动支付,分别在 ofo 小黄车 D+轮阶段领投上亿美元,在 E 轮阶段又联合弘毅和中信产业基金领投 7 亿美元。此外,蚂蚁金服 (阿里巴巴) 还投资了 Hellobike 哈罗单车的 3.5 亿美元 D1 轮融资,以及投资永安行数亿人民币和香港的共享单车Gobee Bike数百万美元。为了和腾讯支持的摩拜单车以及背后的微信支付比拼,阿里在共享单车领域也是下足了血本。在 2017 年火热的互联网造车运动中,阿里巴巴也有所布局。阿里巴巴在年底以数亿人民币拿下小鹏汽车 10% 的股权,同时,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也已经进入小鹏汽车董事会。实际上,早在 2014 年 7 月,阿里巴巴集团就与上汽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第二年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投资设立 10 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组建了斑马网络,正式开始互联网造车的落地计划。2016 年 4 月,上汽推出搭载 AliOS 的荣威 RX5,销售业绩颇佳,一度促使上汽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优先排产该车型;2017 年 10 月,在杭州云栖大会上,AliOS 将搭载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在 2018 年推出的东风雪铁龙车型上。此外,阿里巴巴还领投了汽车交易服务平台「大搜车」的 E 轮 3.35 亿美金融资,并且大搜车还联合阿里试图打造汽车销售新模式,推动行业变革。在大文娱领域,阿里巴巴在 2017 年也动作频频。阿里巴巴(阿里影业)以 13.3 亿增持淘票票 9.12% 股份,持股达 96.71%。并且还收购了综合类现场娱乐票务营销平台「大麦网」,整合至大文娱板块;以及收购了新兴游戏公司「EJOY 简悦」,同时宣布正式成立游戏事业群,下设开放平台事业部和互动娱乐事业部。此外,阿里还投资了动漫创作公司「两点十分动漫」,出海移动视频直播平台「Nonolive」以及综合性娱乐传媒公司「麦特文化」等。地点分布解读:一线城市占比 57% 海外大手笔投资叫板亚马逊从阿里巴巴在 2017 年的投资区域分布来看,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占比超过 50%,非一线城市占比仅为 13%。另外,阿里巴巴在港台以及海外的投资布局也异常活跃,合计占比达 30%。阿里巴巴在海外的投资布局是 2017 年的一个战略重点,因此我们来具体看一下。2017 年阿里在海外的投资事件数量为 13 起,其中美国 4 起,印度 3 起,其他主要分布在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例如:蚂蚁金服以 8.8 亿美金并购美国快速汇款服务公司「MoneyGram」,以及以 2 亿美元注资韩国版「微信支付」Kakao Pay,并且还投资了菲律宾的小微支付公司「Mynt」,用以加快海外支付市场布局。阿里以 11 亿美金入股印尼最大电商「Tokopedia」,并且斥资约 10 亿美元增持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持股比例由 51% 提升至 83%。此外,为了在印度对抗亚马逊,阿里和印度本土电商巨头「Paytm Mall」领投杂货电商平台「BigBasket」2.8 亿美元 E 轮融资,而 Paytm Mall 的最大股东正是阿里巴巴。并且阿里云也在加快海外布局,马云和贝索斯在云服务上也会直面竞争。2017 年的阿里通过「买买买」充分彰显了其全球化扩张的野心,当然在扩张的同时将少不了与其他巨头的正面交锋。除了在国内与腾讯「插架」外,阿里在全球化中也终将要与亚马逊有一场大战,且看马爸爸如何去运筹帷幄……
本文来源:36氪
责任编辑:孙菁_NY581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的位置:
被大佬轮流折磨14年,却带员工各种浪,最后硬把公司开到上市,鬼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来源:岭南会(ID:lingnanchuangye)
有这么一家企业,福利好到爆,老板不仅请员工乘坐赫赫有名的歌诗达邮轮“大西洋号”,进行为期6天5夜的海上巡航。
这艘来自意大利的豪华邮轮,拥有12个旅客甲板、999间客房、12个酒吧、3个游泳池,一直以雍容华贵著称。
还为员工包场梦幻迪士尼,并专车接送!
全公司上下2000多号人,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要同时抵达上海,保障安全、没人掉队,还得入驻迪斯尼附近的7家酒店!但给2000人一起定机票酒店算个啥,人家还包下了两辆高铁!而且还有专车接送!(壕,实在是壕!)
小编只想替大家问问,还缺人么?
这家公司就是市值3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猎豹移动。
不过在此之前,它仅是一家原本已趋于落魄的公司(前身金山网络),之后在土豪老板傅盛的带领下全面转型移动互联,在重重困难之下,傅盛凭借自己的魄力仅用三年半时间、从无到有地创造了这家市值3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那么,究竟傅盛是如何做到的呢?
带400元北漂半工半读,天天加班却被周鸿祎骂叛徒
傅盛,1978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曾被他老婆调侃他24k纯金“ 屌丝”CEO:二本学校,小胖子一枚,家里也没背景,毕业后揣着400块钱就来跑北漂,因为找不到工作,打算通过考研镀金。
谁知道研究生没考上,却迫于生计进了职场,从此开始了住地下室,挤公交车,被房东赶来赶去,一年搬5、6次家,为一份工作辗转、奔波、受委屈的苦逼生活。
总之经历了一个北漂穷光蛋所必须经历的一切。
2003年,傅盛加入奇虎。彼时周鸿祎的精力并没有放在安全业务上,而是带着上百个工程师一心扑在搜索上,欲干掉百度,而360在奇虎就是个边缘业务,所以傅盛经常是连例会都用不着参加,因为部门太小,没人让他参加。
之后,憋了口气的傅盛带着3个人从头做起,360这个名字是傅盛的生日数字(就是这么随意),几个人天天埋头做插件,天天加班,HR不给招人,他就天天泡论坛或者亲自出差飞过去挖人,在完全被遗忘的小部门里把产品给做了出来。
2006年底,360安全卫士每天的安装量达到了20万人,2007年已经每天增40万用户,总安装量有几千万,2008年已经突破了1亿用户。
但周鸿祎亲自负责的搜索却迟迟不见任何起色,而且很烧钱,终于周鸿祎下决心砍掉搜索,只做360,这一下把傅盛架到了险要位置。
可愣头青一个的他越是尽责就越会在具体问题上和老板较真,最后因为周鸿祎的强势插手,觉得受尽委屈的傅盛选择负气离开。
加盟经纬中国,不断学习、蓄势待发
在离开360的18个月里,由于竞业禁止协议,不能碰安全。傅盛接受经纬中国的张颖的邀请,加盟经纬中国,学东西。磨刀没误砍柴工。
经纬创投张颖
傅盛在经纬,每天陪着看几个创业团队,接触各式各样的甚至天马行空的创意,从这些创业者身上学东西,去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想,那么说。经纬对傅盛也信任,不因为你是一年后就要远走高飞的人而避着你,还是把你当自己人看。傅盛第一次见李学凌,就是代表经纬去广州看YY。当时傅盛在邮件里对YY的判断是,既是客户端,又是社群,这两个的黏性都很强。
一张桌子上坐了两种人。一方是创业者,一方是投资人。他们各有各的逻辑。傅盛是第三种人,既是创业者也是投资人。他向创业者学创意、产品,同时向投资人学收入、利润、商业模式上的框架和判断。再学这两种人是怎么相互交流,怎么掐架,怎么相互搞定。傅盛是这张桌子上最放松的人,反正我是过度,心态就不同,往往可以看到双方交流当中的那个机锋。这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傅盛得到的是心智的训练。这也是他之前在360的争斗里吃亏的地方。
傅盛总结,在经纬得到三样东西:
第一样,如何融资以及条款。怎么谈,如何保护自己,这是一方面。最重要是另一方面,不会把投资人想成坏蛋,总觉得他老想占我股份,在什么地方要阴我,而是理解他,比如他要的是优先权而不是想要限制我。能换位,理解投资人的思考方式和立场。这是实打实的技能和心态。傅盛说,现在的互联网,尤其当巨头们提起12分精神看着各领域的新机会,尤其当创业公司崛起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短,融资能力就越来越重要。傅盛是为数不多的在创业前深度了解过投资的创业者。
第二样,打开人脉的机会。傅盛第一次认识马化腾,就在经纬请马化腾过来给内部讲课的会上。中午一起吃饭,张颖就介绍说,傅盛是我们的EIR,驻场创业者,如何牛掰。后来傅盛给马化腾发短信,马化腾就回信息说,我对你有印象,你有什么想法。
第三样,一年的共事形成的信任。2009年9月傅盛和徐鸣一起做可牛。傅盛认为,在图形图像领域里,早有Photoshop等国外软件,但这些软件过于复杂、使用门槛高、汉化程度不够,随着数码相机的流行,人们对图片的处理需求也越来越多,于是,可牛的团队开发出了可牛影像。
当时是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张颖还是投了100多万美金。傅盛说,若没一年建立的信任关系,这根本不可能。后来傅盛要带着可牛去跟金山合并,有人内心不大愿意,因为一来,对只管过几十人的傅盛要去接管、合并几百人的团队相当担心,怕搞不定,二来,经纬会变成小股东,从30%降到10%。但张颖最终还是信任傅盛,没拦着,顺利的做了交易。
内忧外患,几近陷入迷茫,三年多创造30亿美元上市公司
在雷军看来,傅盛是真正具有创业精神的人,也正是他的决心、毅力和能力让雷军决心对他“下注”。
2010年底,雷军促成了羸弱已久的金山与傅盛创立的可牛的合并,成立新的公司——金山网络(后更名猎豹移动),对于双方都是一次自救良机。
不过,最多管过几十人的傅盛,刚刚一接盘就内忧外患。
一方面,重要产品遭遇360的大规模强势进攻,用户流失超过90%,损失惨重;而对内又遭遇了两家公司融合的阵痛,大量老员工表示不服,内部员工集体罢工抗议。
内忧外患下,傅盛几近陷入迷茫,但他知道公司需要他定战略。
傅盛硬着头皮为公司确立了三个原则:一是要做回简单,利用单点突破,不能再做加法;二是PC端竞争门槛高,要加大移动端的投入;三是去海外市场。
没想到真的走对了,在没有任何可参考和借鉴模式的前提下,他们真的在对手残酷围堵和激烈竞争中实现了突围,用了三年多时间创造了3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也成为了互联网“中生代”的代表人物。
敲钟那天,他在朋友圈的感言:
“我不管你们曾经因为现实的困难有多少次认为梦想离自己很远,但我真的想用猎豹移动的真实故事告诉大家,只要你坚持梦想,只要你不忘初心,终有一天,dreams come ture(美梦成真)!”
上市后猎豹依然荆棘丛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傅盛和猎豹早已裂变,无论是全球视野,管理之道,还是战略布局,经过近14年的磨砺,成长有目共睹,就算遇到再大风浪,互联网人对他都是满满信心。
“真正内心的强大之人,不用试图向别人证明自己是对的,敢于承认错误,用外在世界去不断重塑内在的人更伟大。除了人生的理想,没什么好坚持的,越能自我否定,内心才是真正强大。”——傅盛
与其说是幸运,不如说是善于反思和学习
傅盛能不断进步发展的原因其实不只是外界说的“幸运”,在这里可总结为以下四个原因:
1、放低姿态,善于反思学习
傅盛说:“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习惯仰视别人,一直怀着一种诚惶诚恐的心态。”这样低调的姿态也许何自己的“出身”有关,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身在江湖,必然会有排名、功名和评说。和其他师出名校的“互联网新生代领袖”王兴、王小川相比,傅盛的诸多成就受到最多的是质疑。
在他刚开始创办公司的时候,每天都会和公司CTO徐鸣关上门自我检讨,反思是否做错了什么,每天早上开早会也会对员工从头批到尾,认为“帮你找到缺点,你才能成长”。
甚至在过去的多年里,傅盛一直扮演的是个好学生的角色,他总是一副向人学习、受人缺乏的样子,后来遇到雷军,傅盛要么是拿着本子记录学习,要么拿着手机录音之后回去学习。而且善于换位思考,偏左一点是冒险,偏右一点是保守,傅盛的反思和学习使他在做产品的时候总能找到最好的黄金分割点,既兼听,又有自己的特点。
学习二字行之不易,只有放低姿态,才能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并不是觉得被人对才接受,觉得不对就不接受,这样的心态,自己所认为的别人不对的地方正是被人能胜过自己的地方。“只有先接受,才谈得上判别”,傅盛常给员工讲的例子:华为学IBM,是先引进,再吸收;不是先判别,再引进。
2、做产品要关心用户体验
2012年,傅盛带着猎豹面临的是生存问题,首先是砸锅卖铁专做毒霸,其次是恶补PC端,然而两年的补课耽误了猎豹在移动上的机会,PC方面的对手除了股价一路攀升的360之外,还有盟友腾讯,猎豹在赔偿方面居于360之下,而在手机上居于360和腾讯之后,所以傅盛决心出国寻找答案。
2012年7月,Google I/O大会,傅盛把五个副总裁都带到硅谷,白天出去拜访,晚上回来喝酒聊天,喝高的时候提出了“国际化”,面对5位副总的沉默,傅盛讲他的观点,在硅谷常见的工具性产品基本上是外国品牌的天下,比如车、冰箱、电视被日韩占领,鞋子、衣服被中国占领。这些产品的核心是工具,跟文化关联不强,只要用户用起来性价比合适,没有文化差异就可以,安全软件就是这一类产品。
那个时期最多的是打击的声音“放着国内这么赚钱的市场不做,瞎折腾”、“猎豹比Gree更牛?比日本人更了解美国?”、“你们在国内打不过360,就落荒而逃到美国来,更不靠谱”……
这样的打击声此起彼伏,然而一年半后猎豹在美国上市,仿佛就是众多打击声后的有力回声。
3、改变需要决心和毅力
2013年,傅盛提出要做美国市场,想要做成国际移动版的360,倾尽全力做CM。
2014年,猎豹把中国的三级火箭模式复制到了美国,工具软件免费,广告赚钱;依靠清理对用户的影响推荐安全软件和浏览器;再借收购进入移动广告网络,由点到面到方阵再到平台,实现了Copy to Global。
这场战役一举摘下了江湖里盛传已久的“腾讯的铁裤衩”、“雷军的马前卒”、“360的弃子”的称号。
4、创业做事要顺势而为
创业是个相当复杂的事情,其中隐含了非常多的规律,每个创业团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的人是骑着自行车去创业,有人卖了车才能创业成功,而有人开着豪车创业成功,我们创业却像盲人摸象一样。”
傅盛在360的时候,凭借4个人的团队把毫无名气的360安全卫士在两年的时间内做到一亿多的用户。
在可牛和金山安全合并之后,整个互联网安全局势发生很大的变化,竞争对手在超高速发展甚至上市;金山网络的400人是两种企业文化相遇的大群体,傅盛面对的难度超过了自己的预期。但是他秉着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迎难而上,成功地从产品经理转变到创业者。
在创业过程中,把握行业变革趋势很重要。“实际上所有事情的成功都是行业变革带来的。”傅盛如此相信“时势造英雄”。
安全是人和人之间的斗争,制造安全问题的人永远存在,也正是这个群体的存在,网络安全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比如密码泄露这样的事件,其实暗含了安全行业的“势”,于是顺应时势做成了金山毒霸。就好像乔布斯在第二款PC没能挽回股价下跌状况时凭借iPod翻身一样,看中的正是当时音乐市场的行业变革。
创业者的努力、辛苦和锲而不舍都是基本条件,也是所有创业者都应该具备的,但最后能赢的创业者还是极少数。雷军当时给傅盛举了一个例子:千钧之石已经在万仞之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很高的势能,成功的创业者要做的就是看到这个势能并轻轻把石头往下推那么一下,就会形成崩天的效应。这样的顺势思维才是创业的本质。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经纬投资人张颖:创业公司只有做重才能抗拒巨头杀入,才能做大!_【今日爆点】
经纬投资人张颖:创业公司只有做重才能抗拒巨头杀入,才能做大!
乐客独角兽创业小秘书此前参与了在一次访谈,在访谈中,经纬中国的张颖告诉创业者,如今市场给你的扩张时间越来越短了,我们做了个统计,以前一家公司扩展业务可能需要沉淀两年时间,现在已经缩短到了6个月。大家都知道今天流量已经越来越贵了,已经获得流量和用户的公司都非常清楚自己如果要做大,就一定要打造闭环,参与到更多的交易中去。我认为所有的轻公司,以后都会做重,而且也必须做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得抗拒巨头的杀入,才能真正去做大。过去很多医疗公司都是偏轻运营的,现在都很积极在尝试下线实体的衔接。投资人们现在都持有一个观点,因为流量成本的提升,从原来的增量市场逐步走向了存量市场,也就是说,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你需要去延伸用户的生命周期,更加充分地去挖掘单个用户的价值。所以,创业者也需要明白这点,你一旦启动了,意味着和此前做的是完全不同的公司。以前可以利用高端的技术人才去单点突破杀出一席之地。而现在整个细分领域都在做渗透,巨头们也虎视眈眈,对于创业者的各方面能力要求,只会越来越苛刻。不管哪个行业,今天要杀出重围变成独角兽的挑战性越来越大,从融资方面来讲,你只有努力朝打造交易闭环的方向去靠近,获取更多的利润,才能赢得风投的青睐。你想获得创业指导吗?你想结识更多投资人吗?加入乐客独角兽吧!我们每周都会为你真实引荐3位投资人,在这里你还可以和3000多位优秀创业者一起探讨交流创业心得!点击↓↓了解更多经纬中国左凌烨:SaaS就是得大客户者得天下_网易科技
经纬中国左凌烨:SaaS就是得大客户者得天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没有武林秘籍存在,也没有传承衣钵一说。但,他们总是不约而同在世界尚未觉察处,一掷千金,放手一搏。这就是风投。丙申年春,网易创业Club重磅推出“2016十问风投”系列,分别就十大热点方向,邀请国内顶级机构十位资深合伙人共同探索未来一年创投趋势:凯鹏华盈、IDG、GGV、经纬中国、金沙江、顺为资本、北极光……周炜、童士豪、朱啸虎、许达来、邓峰……或许你会发现,原来消费升级时代已经彻底到来,共享经济越发成为普遍存在,企业服务到处填补低效漏洞,VR使用场景尚待验证何处可行,AlphaGo之后的人工智能探索商业结合,文化娱乐产业遍地结果。原来你对事物更精彩的渴望,正有一群人在不分昼夜地打造它的模型。风投,步步惊心,但让点石成金不再只是传奇神话;创业,九死一生,但让摧枯拉朽改变世界成为可能。Color the world,color your life.网易创业Club“2016十问风投”第四期,推出经纬中国合伙人左凌烨深度专访,探讨企业服务市场的投资逻辑。
文/网易创业Club 王先左凌烨喜欢看电影和制作遥控模型。一次经纬内部聚会,他说如果自己不做投资,可能会去研究天体物理或者做建筑师。大概至今还没顾得上华丽转身,所以这次左凌烨仍以主导投资过猎聘网、土巴兔、找钢网、猎豹、北森、销售易等项目的经纬中国合伙人身份接受了网易创业Club的专访。娃娃脸,爱笑,工科男,构成前五分钟里三个印象关键词。“我们经纬从2008年至今,已经累计投资了300多家初创企业,主要集中在交易平台、企业服务、O2O、互联网金融、移动医疗、新文化、社交社区等领域。如果要了解经纬更多的信息,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经纬创投。这一段一定要剪进去,请保留这句,谢谢。”(此处忘了马赛克)左凌烨说本来想让同事帮忙打一个经纬公众号logo放在镜头前的,或者印一个贴在身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几天前经纬公众号发了一篇名为《企业微信公众号是老板的事儿吗?》文章。言归正传。作为国内较早关注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人,目前左凌烨主要负责经纬在交易平台和企业服务等领域的投资,该方向投过的代表性案例包括北森、销售易、OneApm、永洪BI、环信、Growing IO等。他认为国内风投99%都集中在to C的局面肯定将被打破,而对于SaaS领域创业者来说,就是得大客户者得天下。“2015年我们在行业里一直大谈企业服务元年来了,其实有我们自己的‘私心’。”国内风投99%都集中在to C的局面肯定将被打破2010年4月末,阿里巴巴宣布关闭SaaS平台(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根据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订购),并终止提供相关服务;彼时,SaaS对于这片大陆来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汇,步履维艰。2015年,中国市场却解冻般对SaaS突然变得青睐有加,SaaS主题专场充斥大大小小创投论坛list,媒体也纷纷以“SaaS的春天来了”大加渲染。“2015年我们在行业里一直大谈企业服务元年来了,其实有我们自己的‘私心’。”2016年3月末,墙上挂着一幅超人漫画的经纬会议室,面对拍摄镜头的经纬中国合伙人左凌烨说这句话时,眼睛里带着一闪调皮的兴奋。“还是希望拿到我们钱的企业,后续融资能更容易些。”经纬几年前开始布局SaaS领域,由于当时还处于行业发展早期,国内市场并没有太多关注,所以当这些被投企业继续敲后面轮次的风投大门时,经常会遇到这么一句比较尴尬的答复:“我们不看企业服务。”今非夕比。不久前易观智库发布《2015中国SaaS客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认为中国SaaS市场在2016年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规模将在2017年达到680亿元人民币,或将诞生SaaS客服领域首个“独角兽”公司。幸福来得太突然。Why?3年前经纬开始系统化地研究美国的企业服务市场,发现在美国有很多企业服务的上市公司巨头,to B(面向企业服务)上市公司,和to C(面向消费者服务)上市公司的量级类似,而在中国过去风险投资,99%都集中在了to C。“这个比例很不平衡,不久肯定要被打破,而且也有可能慢慢趋向美国目前的这种比例。”左凌烨说,研究过程里,发现其实正有这样一些外部核心要素推动着国内企业服务市场的成熟:1.从2008年到2015年,一方面,国内人力成本以每年百分之几的速度叠加上升,整个人力用工成本几乎翻了一倍;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下行的压力其实十分巨大,包括高科技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都遇到了发展瓶颈。所以如何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发展,减员增效,或在保持人员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工具化来提高运营效率,获取更多利润,变成了更多企业的关注点。2.移动互联网在过去几年迅猛发展,企业人员对移动办公(如销售、管理、运营等)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而中国过去传统软件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如人意,这使得新一代基于移动技术的企业服务公司有了新机会。3.国家对软件国产化这几年的大力推动,无论是主张去IOE化(IBM:服务器提供商,Oracle:数据库软件提供商,EMC:存储设备提供商,三者构成了一个从软件到硬件的企业数据库系统),还是其他,这使得很多初创阶段的企业服务公司更易于接触到之前很难接触到的巨无霸客户,比如银行、大型国企、金融机构等等。而2015年企业服务创企也确实验证了这一分析,无论在规模发展还是客户数量方面,势如破竹。SaaS就是得大客户者得天下对于to C产品,任何一个产品经理本身既是创作者,也是这个产品最典型的用户。但是很难想象一个过去做to C的产品经理,能做出很好的企业服务产品。为什么?因为你必须真正理解一个企业作为用户的需求。而企业也分很多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具体需求天差地别。所以做to B产品最核心的是要对企业本身需求有充分的把握。这需要很长时间的行业积淀。So,同理,投企业服务的产品门槛,对于VC来说也要比以往看to B产品高得多。“我们投资过的创始人,很多具有这样的背景:要么他是从传统的软件行业出来的,比如做人力资源相关的软件,有很多年的经验;或者过去本身就在销售岗,有很多丰富的行业经验,这样可以更多地从用户的角度来更好地设计出一个销售团队真正愿意使用的好的销售管理产品。”而技术,永远服从于产品理念。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以后,在很多管理方式、组织架构方面其实是相通的,所以经纬一直留心美国to B企业里那些已经被证明的需求,比如销售管理、人力资源、商业智能等等,这些在美国都有很成熟的、大规模的上市公司。聊天过程中,左凌烨反复谈到一句话:得大客户者得天下。“现在中国做企业服务的创业者有一些常见误区,很多人是以2C的思路在做企业服务。比如过于注重客户数,或仍然认为‘羊毛出在猪身上’,其实作为to B模式的创业公司专注于跑量、圈中小企业,这个商业模式本身在短期内不一定可行。”SaaS领域里,1个大客户对于to B企业的价值,要远远高于10个中小客户。上一句话基于这样的分析:首先,面对一个有几十人或一两百人规模的中小企业客户,每年或许只能收到几千元的服务费;但是面对几千或几万人规模的大企业客户,那么每年从中收费上百万也不是什么难事。评判一个企业服务产品运作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点是看续约率。虽然大客户攻下来的成本很高,但也因为是大客户,一旦使用习惯,理论上会一直用下去。to B产品和传统的to C产品不同:消费者可以用30秒下载一个App,然后再用5秒钟删掉它。但是作为企业服务产品,一旦被使用之后,将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个人行为,而是企业内部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行为,都需要适应这个产品的使用习惯。美国大多数to B上市公司都是面向大客户,所以当你看见直到IPO时服务的客户可能也就只有1000家的SaaS企业千万不要感到惊讶。“最近几年,美国才有几家面对中小企业的企业服务公司上市,但这是在美国企业服务市场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的基础上,有了成熟的土壤的情况下才成长起来的。而对中国现在中小企业的软件付费习惯培养,可能还需要比较长的周期。”原因有几种,其中之一是:中国中小企业本身生命周期也显著比美国短。所以SaaS最好专注一个客户长期的客户获取成本、生命周期价值与客户的续约率。左凌烨说:客户长期生命周期价值,至少是客户获取成本的三倍以上,这才是一个合理的SaaS商业模式。而这个数字在现阶段中国的中小企业很难做到。早期种子用户大多来自“杀熟”和“应急”和to C产品一样,作为to B方向的企业服务早期培养种子用户也很关键,但是想打磨好产品雏形吸引用户,也比to C产品门槛高得多,“一般需要9个月甚至18个月时间”,在这之后把产品价值摆在客户面前,让他们有付钱的动力。当然,最后还要做好客户后续服务。左凌烨透露,SaaS创企种子用户获取常见于两种渠道:1,杀熟,即创始人关系网络里十分熟悉的朋友公司,能够愿意忍受早期产品的各种bug和不稳定,以及功能不完善,来跟创始人一起把这个产品打磨出来。2,有紧迫需求急于解决痛点的业内用户,愿意忍受这一时期产品的种种不完美,客观上帮助把暂时还不完美的产品打磨出来,去解决自己的痛点。作为创业团队,一上来要直接攻超大型客户是比较难,所以更多是从中型的客户入手,“他们可能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周期比较短,耐受力强一点。但你的内心要在中型客户打磨产品雏形之后,迅速往大客户拔高。”相比美国很多企业服务的创业者,中国有一个很大的天然优势:在美国,很多超大型客户已经被这些超大型的企业服务公司服务得很好;但在中国,其实很多大客户的IT化建设仍旧很弱,这就给创企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因为之前还没有人真正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产品和服务。单价低与本土化成国内SaaS产品天然优势投资北森,是经纬打开SaaS领域的第一道门。北森是一家人才管理软件云服务供应商,国内SaaS模式最早尝试者之一。此前,美国已有多家独立上市或被高额并购的人力资源相关SaaS企业,而中国市场仍是一片空白。“北森跟我们要的钱也不太多,估值也不太贵,从今天这个时间来看,是很不错的一笔投资。”经纬投资北森的时间点,北森正从传统模式向SaaS模式转型,当时传统的拳头产品是招聘测评。比如,企业大规模招聘时出一套测评问卷,通过一系列机制初频筛选看候选人是否适合他未来的岗位。全新Saas业务招聘管理主要为招聘专员使用。管理繁杂、多种类的招聘渠道,无论是从网页申请的简历入库,还是内部协调各个部门面试的时间,搜集各次面试不同的反馈,最终一步一步筛选到最终的候选人的入职,更高效便捷。左凌烨觉得这个事挺靠谱,投。本土创业公司成长到一定规模,都不可以避免地面对与国际厂商的竞争。左凌烨认为国内本土企业,相比国际软件厂商在中国存在天然的竞争优势:1.国际厂商难以真正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因为中国市场即使发展再快,在全球SaaS的收入比例里还是一个百分之个位数,所以如果客户有新需求希望产品改动时,在提供SaaS服务的公司排期里往往还是很靠后,不能适时解决中国客户的需求。2.本土化的服务。很多国际厂商在本土化服务方面更多的是借助本地外包的合作伙伴,不会选择自己来做客户服务,很难快速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反馈。3.国际SaaS厂商基于全球定价,对于许多中国企业来说还难以承受。美国公司节省一个劳动力,一年可节省几万美元;节省十个劳动力,一年至少节省几十万美元,所以愿意以几十万美元的价格来购买SaaS产品。但中国公司即便节省十个劳动力,也很难节省成几十万美元,入不敷出。同样因为大企业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是比较类似的,所以如果本土创业者基于中国的人力成本和定价体系开发企业服务软件,再配合不错的服务(甚至本地化),那么从中国走向东南亚市场,甚至走进北美市场也是完全是有可能的。SaaS类产品如何解决信任问题信任是SaaS类企业核心问题之一,因为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比较敏感的数据存放在SaaS平台上。“这个问题可能在之前,无论是对企业服务的创业者、使用者还是投资者来说,都是经常会被问到的。但是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关于这个问题的关注其实已经越来越低了。”Why?首先,大多数客户都已经认可了云服务作为一种高性价比的服务,是可行的软件采购方向。如果不使用云端,将难以享受以周为速度的软件迭代,如传统软件一年升级一次不再可行,企业本身面对的竞争,以及业务迅速迭代,已经让更新速度不能再以年为单位。其次,企业服务厂商一定要把客户数据安全作为自己的生命线。有很多创业者进入过这个误区:做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打算,一方面找企业收了软件的钱,另一方面还想通过把里面部分数据通过包装进行转售。这是为自己挖坑。最后,从具体的路径来说,SaaS创企早期需要攻下几个标杆的客户,这些客户对创企信息安全认可之后,其他相应的客户说服成本会大大下降。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快问快答Q:想到SaaS,第一时间会想到哪三个关键词?A:大客户、大客户、大客户。Q:财务、招聘、物流等等领域,在中国率先能跑出来的可能有哪些?A:在中国应该是人力资源和CRM。Q:最不喜欢什么样的创业者?A:创业者都很可爱,但是该不该拿投资或者投资人该不该投他,那是另外两说的。我个人更多是看他对行业的理解深度吧,如果他对行业理解都没有我们(投资人)深刻,那肯定是不会考虑的。Q:目前最希望自己具有什么样的才华?A:演讲。Q:过去所投过的失败案例,当复盘时觉得出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比较多?A:我觉得失败的案例分两类,一类是赛道的确不够宽、不够长,另一类是创业团队没有随着市场变化快速调整战略。
Q:互联网巨头和创企都在介入SaaS,对于创企来说是否压力较大?A:美国目前还没有看到to C的巨头在to B领域有所斩获的。但巨头的介入对整个行业的成熟有很大的帮助,这让更多用户知道了SaaS的存在,共同起到教育用户的作用。Q:中国的SaaS目前在什么阶段?A:如果说美国的市场已经从青年向中壮年转型,那么中国企业服务市场还是一个婴儿阶段,而且这个婴儿还不会爬。Q:印象比较深的一本书是什么?A:应该还是我在初中时看的《比尔·盖茨传》,使我对IT充满向往。【独家视频合作:即刻视频】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彭丽慧_NT572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纬中国 企业服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