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实行了移动带号转网网,移动用户会流失多少

携号转网全面放开,中国移动估计要哭晕在厕所!
携号转网,就是用户在不变更手机号码的前提下,从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转入另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简单来说,就是无需换号码即可更换运营商。
早在2010年底,我国就开始了携号转网试点,到现在已近7年,覆盖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两期实验,覆盖用户约占全国手机用户数的11%,也就是说我国目前11%的手机用户可以享受带号转网。
为什么要携号转网?
因为换号真的很不方便。现如今,手机号码捆绑各大银行、支付宝、淘宝、美团等各类APP已成常态,而用手机号码作为登录账号,以及用手机动态验证码作为登录密码,是商家的常用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每次更换手机号码,都得一一解除与银行卡、各类APP的捆绑,除了操作麻烦,换号后无法登陆原手机号码绑定的网站,还会留有安全隐患。
此外,对很多用户而言,一个手机号码用久了也是有感情的,舍不得轻易更换;而且一个人的手机号码不仅仅是一个通讯方式,在这上面也承载了这个人大部分社会关系和人脉,随便更换手机号码,很容易失去过去的资源和机会。因此,如果能够实现“携号转网”,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要是可以携号转网,你会选择移动、电信还是联通?
此前有网友对携号转网进行了一个小调查,投票结果显示,选择携转中国电信的人最多。而从工信部曝光的数据来看,更加验证了这个投票的结果。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底,开展携号转网试点的五省(市)共有超过45万用户使用了号码携带服务。其中,中国电信携入16.8万,携出6.6万;中国移动携入16.2万,携出25万;中国联通携入14.7万,携出16.1万。综合来看,转入中国电信网络的用户最多,而中国移动的用户流失率最高。
其实,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对于不少用户来说,携号转网的主要原因是某运营商的套餐价格、服务水平、网络质量不如另外的运营商。虽然4G发牌初始,中国移动全面发力占得了先机,优先抢占了部分4G用户,但也正因如此,为抢占市场份额,如今中国电信和联通都卯足了劲儿,推出了很多有竞争力的手机套餐,比如联通的“王宝强”卡、电信的4G云卡、29元体验卡等等,以此吸引更多用户加入。
而且,在流量至上的当下,考虑到用户流失问题,中国电信和联通还推出各类优惠流量包,解决新老用户流量不够用问题,降低用户流失率。以中国电信日前在安徽等地上线的“嗨包”为例,流量低至5元1G,且订购的流量可以“1主卡+4副卡”共同使用,剩余流量可结转下月使用,难怪那么多用户愿意转网中国电信。
携号转网试点近7年仍未全面放开,谁是最大阻碍?
前面也说了,经过近7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只有五省(市)在试点携号转网,并未全面放开。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报告曾直白地指出,用户携号转网难度大,而究其原因,是运营商为避免用户流失,通过技术手段人为设置各种门槛,阻止用户携出。
那到底谁是最大阻碍呢?笔者以为,对于具有用户优势的中国移动来说,考虑到携号转网对其的负面影响较大,在主观上不是携号转网政策的倡导者,甚至是抵制者。其实从中国移动强推移动4G+手机也能看出端倪来,第二卡槽坚决不让走流量,保护移动的数据业务,就是害怕被联通电信挖了墙角。
在笔者看来,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是最赚钱的,也是最有钱的,中国联通和电信能推出低价套餐,中国移动为什么就不能推呢。把移动4G+补贴的那些钱用来降价,推几个便宜点的4G流量套餐,用户流失率自然也就降下去了。
按照目前的形式看,如果中国移动舍不得让利,一旦携号转网全面放开,用户的选择更多样也更自由,现有的电信垄断格局将被改变,中国移动估计要哭晕在厕所。
欢迎投稿,邮箱:QQ: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3网通用、4G随意切换,最高直降500元!
国内流量不限量,国内3000分钟通话!
今日搜狐热点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天津海南启动手机携号转网业务 广西用户观其变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font color=#ff0707
  现在的手机号码不想换,可又想选择资费更便宜的通信运营商,消费者这一“两全其美”的愿望将能实现。国家工信部于11月22日在天津、海南两地启动携号转网业务,手机用户在不改变手机号码的情况下可以更换运营商(本报11月23日21版报道)。这一政策的实行将会给消费者权益带来怎样的改变?11月23日,记者在南宁对此进行了探访。
  市民: 期待手机号码不再被“套牢”
  不用换号码,就可以更换运营商,南宁市民李先生是生意人,对这一业务的启动拍手叫好。11月23日,李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的手机号码用了10多年,一直没有变过,“因为我不敢换”。由于业务关系,他的手机上存有千多个号码。“要换号码得逐一通知手机上的朋友或客户,太麻烦了!”此外,他还担心,如果换号码,一些客户打原来的电话找不到他,那对他将是一笔损失。如果可以实现携号转网,他就没有这层顾虑了:“我的手机号码就不会长期‘卖身’给一家运营商了。”
  市民兰女士告诉记者,由于业务上的需要,她经常需要出差,现在的手机号码在外地接听电话是有漫游话费的。兰女士了解到某运营商的号码在外地接听可以免费,因此她很想换到那家运营商,可一来觉得麻烦,二来也怕一些朋友联系不上她,所以迟迟未动。“如果广西也实行这一举措,我的手机号码就获得‘自由’了,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资费更合适的运营商”。
  影响:促进电信行业提高服务质量
  在9月份推行手机实名制之后,工信部再有大动作,推出携号转网业务试点,这对移动业务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国移动广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称,携号转网实施后,将进一步促进电信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携号转网由于涉及到不同运营商间的配合,可能需要组织开展一些协调工作。中国移动已经完成了相关的系统改造和人员培训工作。
  未来的移动业务市场会怎样,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保持谨慎态度:“不好预测,要看海南和天津试点的情况。工信部搞试点,目的也是要看实践的结果。”该负责人称,目前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无论是用户市场还是业务收入市场,无论是原有市场份额还是新增市场份额,都出现了一家独大的失衡局面,这不利于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出台手机携号转网措施,当前的格局也许有一些改变。
  一名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携号转网的实施,将打破用号码区别运营商的界限,用户可任意选择最适合自身需要的手机运营商,这样一来,如果运营商不采取改善通话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创造更优产品等举措,将会损失大量客户。
  好处:自由竞争将使资费下降
  携号转网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手机用户将是这一举措实行后最大的受益者。广西电信相关负责人说:“携号转网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通信服务商,同时,这一政策将激励运营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他还表示,如果广西开放携号转网这项服务,该公司会为广大用户准备各种优惠的资费套餐,并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业内人士分析,在目前各大运营商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携号转网实施后,资费高低就成了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最大因素,低端用户更趋于携号转入价格更便宜的运营商。为了争夺市场,三大运营商应该会以不同的方式掀起价格大战,竞争的结果是通信资费普遍下降。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实行携号转网后,运营商的电话资费都进行了下调,中国运营商实施携号转网后,资费下降也将不可避免。
  应对:运营商和管理部门积极应对
  虽然目前只在天津、海南试行携号转网,但是,广西的各大运营商已经在积极“备战”,管理部门也已经有所动作。
  中国移动广西分公司负责人也称,中国移动已经对天津、海南两地号码的携号入网业务,进行了相关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业务办理流程的全面测试,为携号转网提供可靠支撑。天津和海南两地的携号转网工作试验结束后,工信部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广西公司也将根据工信部和集团公司的部署开展相关工作。
  电信方面称,广西何时开展这项服务他们还不得而知,但只要接到上级的部署,该公司就会从网络质量、服务水平、优惠资费等各个方面做好应对准备。联通相关负责人也称,一旦携号转网业务在广西实行,该公司也将会制定相关措施积极应对。
  自治区通信管理局于11月22日收到了工信部下发的有关通知。通知中提出要求,除了天津、海南,其他地区电信用户申诉受理机构,在接到用户关于携号转网相关问题的申诉和咨询时,应本着用户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积极协助用户解决问题。对于能够现场化解的用户咨询,可依据相关文件精神进行解答和说明;对需要进一步调查处理的问题,可建议用户向其手机号码所属地企业或申诉受理机构进行投诉或申诉。(记者 唐湘屏)
  相关链接
  携号转网也称号码可携带、移机不改号,是指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无需改变自己的号码,就能转成另一家运营商的用户,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用户使用139的手机号码,却使用联通或者电信的手机移动业务。如今携号转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策,先后有美国、欧盟、日本等约60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引入了这一政策。
中国日报网-南国早报
  编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中国宁波网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三大运营商承诺取消国内手机长途漫游费已经实现。对于期盼23年的愿望大家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也让更多网友看到希望:试点近7年的携号转网,何时能在全国推广?
在工信部一份“十三五规划纲要”文件中,涉及到携号转网具体规划:到2020年,推动移动电话号码携带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意味着,经过了近7年的试点期,携号转网已经基本具备了全面实施条件,将在未来的三年内正式面向全国推广。
对用户而言,“携号转网”就是,在不变更手机号码的前提下,从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转入另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简单来说,就是无需换号码即可更换运营商。
显然,这可以给用户带来很多方便,比如由于不用更换手机号码,就免去了以前换号码之后要通知所有亲朋好友的那种“痛苦”过程;遇到其他运营商推出的优惠手机套餐,可以不换手机号码就换到其他家运营商网络,也不会丢失过去的社会关系和人脉,等等。
如此一来,可以预见在全国范围实现携号转网后,就会倒逼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自己的手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否则用户就会流失得更快。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底,开展携号转网试点的五省(市)共有超过45万用户使用了号码携带服务。其中,中国电信携入16.8万,携出6.6万;中国移动携入16.2万,携出25万;中国联通携入14.7万,携出16.1万。综合来看,转入中国电信网络的用户最多,而中国移动的用户流失率最高。
从数据可以看出,一旦携号转网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国移动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用户的大量流失将直接导致业绩严重下滑。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说是移动自己一手造成的。
用户选择携号转网,主要原因是某运营商的套餐价格、服务水平、网络质量不如另外的运营商。目前在4G用户总量上,移动是最多的,也许是打着用户不敢随意更换手机号码的主意,移动推出的手机套餐总是最贵的,即使迫于市场压力推出类似套餐,也总是缺斤少两,经常是老用户不得办理。
举例来说,在电信联通推出“全省不限量套餐”后,移动也推出了类似的套餐,全省流量不限量,但只针对新用户,老用户不得办理。对比电信联通的新老用户均可办理,移动的做法引起了老用户的严重不满,直指移动歧视老用户。如果携号转网全面放开,这些用户还愿意继续用移动的手机套餐吗?
大家是否期待自己所在的地方能尽快实现携号转网?如果可以携号转网,你会选择移动、联通还是电信?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您的位置:>>>正文
带号转网并不可怕 全球推广非常迅速惠及千万用户
人民邮电报
  编者按:
  截至2006年10月,全球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带号转网制度。目前,全球每月大约有50万用户使用带号转网服务。从全球总体发展趋势看,近两年,带号转网的推广非常迅速。欧盟以及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实施了这项制度;泰国、印度、保加利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初步付诸行动;接下来,亚太、南美和东欧的国家将成为带号转网的热点地区。今天,我们回顾几个典型国家和地区在实施这项制度前后的市场竞争状况,并关注有关带号转网在全球的最新动态。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于日发布了第一个带号转网政策,包括固网和移动业务,允许消费者在更换运营商的时候仍然保留他们原来的移动电话号码。固定电话运营商在1998年执行了这一政策,而无线通信公司则拖延了几年。日开始,FCC再度要求所有运营商执行带号转网政策,方才消除了无线运营商之间以及固定电话和无线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壁垒,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用户大迁移。
  11月24日,在美国政府的强制下,100个主要的地区开始启动带号转网,旨在促进竞争,让消费者获得更低廉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无论是固定电话还是移动电话,用户均可在保留原电话号码的情况下改用同一地区其他无线运营商的服务,或将原固定电话号码改为移动电话号码。
  但是,由于美国各运营商采取的制式不同,用户转网往往需要购买一部新手机,这是一个最大的障碍。因此这一政策实施的初期,美国各个城市的移动通信商店与平常的日子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用户像洪水一样大迁移&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在实施手机带号转网制度一周年的这一天公布:近850万手机用户通过带号转网制度在保留原来电话号码的情况下更换了通信运营商。其中,将近10%的用户从固话运营商转至无线运营商;另外,同期共有73.2万固话用户改用其他固话运营商的服务;约有9000名移动电话用户改用家庭或办公室的固定电话。
  FCC还不断鞭策运营商加快带号转网手续办理的速度。目前在美国,如果手机用户想改用其他运营商的服务,约两个半小时便可完成手续。但用户要将固定电话服务变更为移动电话服务或变更为别家的固定通话服务则需要几天时间。
  带号转网政策加快了美国固定电话运营商用户流失的速度,市场分析人士和机构统计显示,有一半的美国人考虑&切掉电话线&,而仅使用手机。从2006年开始,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AT&T公司的固定电话用户数每个月都在减少,2007年全年减少了7.4%。
  不过,AT&T却从另一方面大大受益于带号转网政策。从2007年年中开始,AT&T作为苹果公司的独家合作伙伴,获准在美国销售iPhone手机。此举吸引了数百万苹果迷,其中许多人是从其他的运营商转投AT&T的。今天,使用带号转网服务的美国消费者已达数千万之多。
  更多精彩: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通带号转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