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公共租赁房政府达建房子租赁平台

租房子?上网找!山东加快推进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要租房子,上网可查房源、验真伪、办备案、交租金,还能申请贷款。这变成现实已为期不远。11月29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签订住房租赁工作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山东省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6市住建房管部门一同签约。据介绍,双方将着重在战略规划研究、住房租赁平台建设、重点项目授信、金融创新研发等方面加强合作。这次合作,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具体措施,是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的具体行动。其中,双方合作建设的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将提供便捷的租赁信息发布服务,确保信息真实准确,规范住房租赁交易流程,实现住房租赁合同网上备案,保障租赁双方特别是承租人的权益。同时,通过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互联网+房管+金融”模式,为住房租赁市场各方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据了解,10市住建房管部门已先期签约,青岛市国土房管局近日将与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签约。山东17市将基本上同步推进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下一篇: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口袋超市][口袋超市][口袋超市][口袋超市]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市情网 
2010年政务会议市十四届人民政府全体会议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 7月22日举行。贯彻落实山东省委九届十次全体会议和青岛市委十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部署安排下半年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讲话。市十四届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第十二次会议 3月5日举行。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议案、代表建议和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情况及办理意见的汇报》和《关于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建议和意见情况的汇报》;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城市排水条例(草案)》,确定按程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第十三次会议 5月31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草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议案办理工作方案(汇报稿)》、《青岛市开展文化市场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方案(汇报稿)》;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市区新建道路命名及部分道路更名、延长、调整起止点及注销的汇报》、《关于黄岛区柳花泊街道办事处更名为灵珠山街道办事处办理情况的汇报》;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对做好上半年工作提出要求。第十四次会议 7月29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价格监测条例(草案)》,确定按程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加快建设人工鱼礁发展海洋牧场的议案办理工作实施方案(汇报稿)》;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我市批而未供土地情况的汇报》。第十五次会议 9月9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条例(草案)》,确定按程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轨道交通用地控制管理办法(草案)》。第十六次会议 11月23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确定按程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办法(草案)》、《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草案)》、《关于公布市政府规章清理结果的决定(草案)》。市长办公会议第四十一次会议 1月6日举行。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2008年度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我市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青岛港与招商局集团合资项目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7号议案”办理工作进展及经费安排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落实〈青岛市“十一五”基础测绘规划〉项目资金情况的汇报》;讨论并原则通过《“四个十”科技创新工程建设规划()》。第四十二次会议 1月12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贯彻〈山东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暂行办法》;讨论了《关于加强文博展示场馆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青岛市工业遗产认定与保护暂行办法》。第四十三次会议 2月9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青岛市社会保障(市民)卡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琴岛通”普通卡出售定价方案的汇报》、《关于第十一届全运会青岛赛区财务情况的汇报》、《关于2008年度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听取《关于在土地出让金中提取“地铁建设基金”方案的汇报》、《关于青岛胶州湾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平台项目情况的汇报》。第四十四次会议 3月15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发展的意见(汇报稿)》、《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汇报稿)》、《青岛市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优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汇报稿)》;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经费的汇报》、《关于2009年市五大班子接待经费使用情况的汇报》、《关于2010年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资本金情况的汇报》。第四十五次会议 3月30日举行。听取《关于环湾保护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国有直管非住宅房屋租金标准调价方案的汇报》;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方案(汇报稿)》;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青岛市七区“绿线”划定情况的汇报》、《关于市区部分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方案的汇报》、《关于市本级2009年政府住房基金预算执行和2010年预算安排情况的汇报》。第四十六次会议 4月21日举行。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汇报稿)》;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汇报》、《关于青岛大剧院运营管理问题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申请举办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经费情况的汇报》、《关于将浮山新区村庄剩余一般可征地统一纳入政府储备所需资金情况的汇报》、《关于原审计局区域地块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的汇报》。第四十七次会议 4月27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2010年环湾保护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汇报稿)》、《青岛市政府系统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调整市区客运出租车运价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汇报》、《关于文化部评估组对我市图书馆评估提出问题的整改措施和建议的汇报》;听取《关于我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主要工作思路及亟待整治问题的汇报》。第四十八次会议 5月7日举行。讨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委托其他社会组织收费管理的通知》;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推行CA电子签名认证办理情况的汇报》、《关于建立专职治安巡防队伍的汇报》、《关于建立七区中小学和幼儿园专职安保队伍和校园警务室的汇报》、《关于我市援藏资金负担政策建议的汇报》;听取《关于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汇报》。第四十九次会议5月18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2010年青岛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关于加强人民防空警报通信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汇报稿)》、《关于加强人口疏散体系建设的意见(汇报稿)》;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新散杂货码头公司的汇报》、《关于〈青岛胶州湾大桥特许经营权协议补充协议〉的汇报》、《关于延长青银高速公路(青岛至即墨段)收费期限的汇报》。第五十次会议 6月3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汇报稿)》;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进一步加强日韩友城交流合作情况的汇报》、《关于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等建设项目情况的汇报》、《关于2010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配情况的汇报》、《关于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青岛港投船务有限责任公司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企业债券融资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2009年度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情况的汇报》。第五十一次会议 6月29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汇报稿)》;听取了《关于调整崂山风景区门票价格有关情况的汇报》;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将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整建制划入华通集团的汇报》。第五十二次会议 7月16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汇报稿)》、《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意见(汇报稿)》、《青岛市本级2010年土地出让收支预算(草案)》;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启动第一轮〈青岛市志(简本)〉修编工作的汇报》、《关于市劳教所劳教人员宿舍危楼安全隐患治理方案的汇报》;听取《关于建造省级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和配置海岛管理执法快艇有关情况的汇报》。第五十三次会议 7月20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情况的汇报》、《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岛海滨雕塑园管理运营工作的汇报》、《关于2010年市办实事上半年进展情况的汇报》。第五十四次会议 7月27日举行。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2010年市级财政部分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安排建议的汇报》、《关于青岛城投集团引进战略合作者开发蓝海新港城项目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新加坡建力集团合资成立创业投资企业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地铁银团贷款应收账款质押情况的汇报》、《关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学楼大修问题的汇报》、《关于河马石租赁住房项目高层次优秀人才住房追加装修资金有关情况的汇报》。第五十五次会议 8月16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青岛市2009年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关于支持我市民航业发展的意见》;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设立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基金情况的汇报》、《关于我市急需购置灭火抢险和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的汇报》、《关于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参与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配售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八一”期间走访慰问驻青部队有关情况的汇报》;听取《关于〈青岛市地铁建设基金提取办法(草案)〉及相关问题的汇报》;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对8月份工作提出要求。第五十六次会议 8月24日举行。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清理规范收费工作的汇报》;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实施方案》、《青岛市社会保险稽查办法(草案)》、《青岛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办法(草案)》、《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听取《关于2010年下半年追加教育重点项目的汇报》;研究了市区垃圾综合处置有关工作。第五十七次会议 9月9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汇报稿)》;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的汇报》、《关于青岛市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和配置工程的汇报》、《关于大港海关新建通关服务中心及业务技术用房项目有关问题的汇报》、《关于我市急需购置消防特种装备的汇报》。第五十八次会议 10月26日举行。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形势分析及四季度工作措施的汇报》、《关于2010年市办实事前三季度进展情况的汇报》、《关于重庆路快速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汇报》;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草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中村(居)和旧城改造土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汇报稿)》。第五十九次会议 11月5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汇报稿)》;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青岛泰能集团与中石化天然气公司及新奥燃气公司合资成立泰能天然气管网公司的汇报》、《关于申请世园会执委办2010年度日常办公经费情况的汇报》。第六十次会议 11月16日举行。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我市企业离退休、退职人员调整冬季取暖补贴标准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兵优待金和加大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力度的汇报》、《关于解决部分参战参试退役人员和复员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汇报》、《关于建议调整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专项资金补助标准和扩大专项资金规模的汇报》、《关于黄海橡胶集团公司搬迁补偿意见方案的汇报》、《关于建设青岛国际科技合作园有关情况的汇报》。第六十一次会议 12月17日举行。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汇报稿)》、《关于加快我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汇报稿)》、《关于加快环卫监管体制和运行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2009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四项社会保险实行市级统筹有关情况的汇报》;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对做好岁末年初工作提出要求。第六十二次会议 12月21日举行。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建议的汇报》、《关于2011年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建议的汇报》、《关于2011年市财力投资计划初步安排建议的汇报》、《关于2011年市办实事提报筛选情况的汇报》。(孙德杰)2010年市政府确定重点办好的九件实事一、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000套、经济适用房5000套,整治旧小区住宅35万平方米。完成情况:8000套保障性住房的13个项目于6月底前开工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5个项目1440套房源处于主体施工阶段,8个项目进入基础施工阶段。年,累计开工保障性住房项目67个、房源24333套,完成计划指标的101.4%。完成3片旧小区(市北区广饶路、四方区鞍山二路、李沧区邢台路)整治工程任务,惠及居民6760户;通过拆除违章建筑、规范治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等综合整治措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修缮改造农村危房8100户。完成情况:改造农村危房8125户,为年计划的100.3%;改善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的住房安全条件。三、市区新增供热面积81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62%。其中,市内四区新增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68%。完成情况:全年累计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5万平方米,为年计划的124.1%,集中供热普及率62%。其中,市内四区新增供热面积741万平方米,为年计划的123.5%,集中供热普及率68%。解决部分老城区热点难点区域的供热问题。建成热源项目7个,新增供热能力1040万平方米。四、更换城市供水管网65千米,建设排水管网160千米,改造住宅二次供水设施200处。完成情况:全年累计改造供水管网68千米,为年计划的104.6%。年内改造的125条管道无故障发生。全年累计建设排水管网160.4千米,为年计划的100.3%。结合项目实施治理污染点源539处,污水集中处理率由87%增长至93%。全年累计改造二次供水设施206处,为年计划的103%,惠及居民4.4万户。五、实施未贯通道路畅通工程,打通长春路等10条城市道路。完成情况:长春路、安阳路、宜阳路、鲁阳路、万安路、瑞安路、甘泉路、滨河路、中崂路、鸿园路等10条道路完工通车。六、更新尾气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公交车1200辆。完成情况:购置1208辆公交车,在市内四区和崂山区、城阳区的46条线路上运行。更新后的公交车全部达到“国Ⅲ”排放标准。七、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筹资标准、市区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完成情况:下发《关于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市内四区和城阳区、即墨市等6个试点区市总参保人数83.5万人、筹资总额8.97亿元,为27.6万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4.1亿元,每人月收入增加约140元。下发《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三区五市“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增至150元以上;全市“新农合”人均筹资额161.53元,其中各级财政平均为每人补助124.98元;参合率99.9%。提高了参合农民的看病就医报销比例,为参合农民288.97万人次报销医药费用6.31亿元。4月,下发《关于调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的通知》,补助标准增至每人每年120元。项目实施中同步调整医疗费报销标准。6月1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按计划调整到12万元,12月1日起增至15.3万元,达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倍的国家要求标准。八、为市区169所中小学校周边安装交通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完成情况:169所中小学校周边169处电子警察系统、100处视频监控系统、6处超速检测系统、41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九、实施9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完成情况:9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1.完成居民健康档案602万份(电子档案580万份),建档率70%(年度计划目标为60%);2.城市、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达80%、70%(年度计划目标分别为70%、60%);3.符合条件的儿童建卡、建证率100%(年度计划目标为100%),0~6岁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98%(年度计划目标为95%);4.城市、农村居民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60%、70%(年度计划目标分别为50%、60%);5.为全市儿童新建档案管理20.5万人、保健覆盖率89%(年度计划目标为70%);6.为全市孕产妇新建档案管理6.8万人、保健覆盖率91%(年度计划目标为75%);7.城市、农村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75.5万人,管理率分别达75%、60%(年度计划目标分别为70%、50%);8.分别为70.5万名和25.1万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管理,管理率分别达70%、70%(年度计划目标分别为65%、45%);9.为城市、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管理3.1万人,管理率分别达75%、66%(年度计划目标分别为75%、65%)。6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开展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完成手术1051人次,为年计划的105.1%;2.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及乳腺癌检查项目,分别完成乳腺癌、宫颈癌检查各13.7万人,完成率为102.1%;3.实施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完成对辖区内3.04万名孕妇进行住院分娩补助;4.实施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按计划补种3.02万人、6.56万针次,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与卫生学评价项目,对261个饮用水氟超标的村庄进行水质调查检测、完成年计划的145.8%,调查1500个农村饮水工程基本情况并采集检测水样2100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实施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项目,为5万人发放叶酸17万瓶,服用率96.37%(年度计划目标为75%)。(刘毅)政务督查概况2010年,市政府督查室立项督查市政府领导批示事项2151件、重要会议决策事项234个;制发督查专报336期、专题会议纪要80期。工作创新做法分别被国务院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专刊向各省市、地市推荐。市政府督查室获2010年奥帆城市市长暨国际帆船运动高峰论坛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建立督查推进体系创建3道督查推进体系(超前提醒、到期催办、超期问责),变弹性督查为刚性督查。抓好领导重要批示的落实,明确专人主办、全程负责、各处合办的工作要求。实行严格的“延期报审”和“办结销号”制度,增强督查工作的权威性。创新回访复查模式;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在部门反馈情况后,选择性开展回访复查,现场落实情况,核实责任部门办理结果,据实进行通报。实行内部督查工作问责制度,完善责任体系,细化考核标准。将“督查管理信息系统”链接到市政府办公厅领导和监察室办公网络桌面,主动接受监控。将重要督查事项的办理纳入市监察局效能问责体系,接受政务督查工作社会监督员的外部监督。创新督查模式将《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重要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部分解立项,由督查责任人全过程跟进,形成从市领导到督查室再到承办部门的“三位一体”决策事项督办模式。年内,提前15天确定69项《政府工作报告》挂牌督办事项,围绕44次市政府重要会议的确定事项立项督查234个决策事项,促进度、查结果,实现督查工作由“办件”向“办事”转变。筛选全市十大重点工程和十大重点工作,建立“双十”挂牌督办制度;对办理时间跨度长、办理难度大的事项定期调度分析和重点督办,形成可操作、可监控、可考核的目标责任体系,促进校园安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环湾流域截污工程等政府重要决策的落实。建立多维时效督查制度围绕年度市政府确定重点办好的9件实事(简称“市办实事”),实施多维时效督查,实现由政务督查向绩效督查转变。提前3个月开展“市办实事”前期工作,首次在市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对“市办实事”进行新闻发布。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等部门联合督查,组织社会监督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巡访,重点对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精准、到位;发现问题立即责成整改,加强协调需市政府协助解决的事项;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定期向市领导汇报进展情况,确保9件“市办实事”如期完成年度目标。扩大公众评估权重比例创建公众评价新机制;通过开展“三民”(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运用各种评估方法,引导多元多层次的评估主体参与,建立公众评价政府工作的新机制。建立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指向的考核新模式;通过加大市民群众和基层企业等被服务对象的权重比例,市民代表评议结果占考核总分的35%,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制订绩效考核新办法;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增强日常考核的针对性,实施动态监控,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市政府督查室)政务调研概况2010年,市政府研究室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开展工作,起草各类综合文稿204篇82万字;编发《政务调研》52期,其中完成重点调研报告21篇,市领导批示率85.7%,采取联合调研方式和专题征询专家意见的调研报告达57.1%;编发《参阅件》41期,市领导批示率93%。完成全年各项目标。综合文稿起草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专门到企业、学校、社区和农村调研,与有关部门对接,听取专家学者、市民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提出具体工作的可量化、可操作、可督查措施,完成《政府工作报告》起草任务。6月,起草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代表市委在山东省委九届十次全体会议上介绍青岛“十二五”转方式、调结构的发言,按照要求在发言材料中提出“四个转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快向国际视野、更高定位转变;牢固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理念,加快向激发活力、增强内生动力转变;牢固树立效益优先理念,加快向创新创造、可持续发展转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加快向社会公平、优化环境转变)、“六个坚持、六个率先”(坚持高端引领、率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主导、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坚持城乡统筹、率先形成新型城镇集群,坚持开放推动、率先营造国际化城市氛围,坚持生态优先、率先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子,坚持民生为重、率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和目标,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与各有关部门研究市政府领导在全市举行的农业、住房、开放、城镇化、科技、节能减排等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确保相关工作部署具体明确。完成市主要领导在涉外会议、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参与完成两份《青岛宣言》的修改。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战略性研究 “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等课题调研数量占总量50%以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给予肯定性批示5次;8篇报告所提建议成为具体工作措施。“十二五”重大问题研究 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加强十二五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研究”的要求,完成《“十二五”青岛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及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报告,完成《关于实施农业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青岛市人口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等文件的起草。民生保障研究 年内,派出150余人次到五市开展调研,形成关于农村社会治安、农村消费等8篇专题报告,其中“城中村”改造专题调研被山东省农建房领导小组办公室全文刊发。《“十二五”我市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需关注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提出做好新一轮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等政策建议被市政府专题会议采纳形成会议纪要。组织开展联合调研 创新文字起草和调研工作方式,市政府研究室与市政府办公厅等部门开展联合调研,完成调研报告10篇。年内,提出重点课题“采取部门联合调研和专题征询专家意见不少于50%”的目标,实行调研单位“专人、逐项、全程”参与,针对重点调研课题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建立征询反馈意见档案。在《关于进一步启动农村消费的建议》等涉及民生课题调研中,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和随机抽样等调研手段,确保调研过程中吸收各方智慧。专用资料整理归类掌握战略全局和发展动态,通过筛选、整理,完善信息报送质量,完成市主要领导专用资料的整理归类、登记编号2万多件,保证市政府主要领导所需资料随时查询、及时提供。编发《信息资料目录索引》12期。围绕“十二五”规划的主题,调研、跟进了解主要省市“十二五”规划调研、编制工作进度与成果。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集信息、发现经验、服务决策。发现、总结关于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典型材料和开展特色生态旅游、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引领农民增收、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业的经验等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和批示。跟踪社会热点问题,掌握基层资料,畅通社情民意渠道。(王冠宜 朱其富 杨顺峰)政务公开行政处罚权规范运行行政处罚裁量权细化、量化 2010年,全市44个执法部门梳理出行政处罚职权5866项,按照“零自由裁量”的原则细化、量化为27551项行政处罚阶次,除去996项无裁量空间的事项,平均每项行政处罚权细化、量化阶次为5.3个,研究通过《青岛市市级行政处罚权裁量标准汇编(试行)》并正式实施。执法流程优化和流程图编制 按照减少层级、提高效率、理顺分工、有利监督的原则和行政处罚网络运行平台建设的要求,逐项制订行政处罚流程图,明确行政处罚的主要步骤、工作环节和责任主体,进行审核确认。执法平台及业务系统开发建设 组织搭建市级行政处罚权网络运行平台和电子监督系统核心运行平台,建立行政处罚权力公开、运行、监督的三层惩防体系。针对不予立案、撤案、办案时限、执法人员资格等关键工作环节设置监察点,提高行政处罚的透明度,实现行政处罚裁量“零自由”。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组织体系建设 2008年5月起,青岛市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健全领导和推进工作组织体系,市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日常工作由市电子政务办公室(挂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牌子)负责;各区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均成立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机构和人员,落实责任,实施动态备案管理;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市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的通知》(青政办字〔2008〕22号),修订、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参考样本、有关标准文书和工作流程,形成《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参考样本》、《依申请公开参考流程》、《信息公开标准文书样本》等。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08〕51号),进一步明确全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内容、方式和依申请公开的程序、渠道,对信息发布协调、督查考核和保密审查等重要工作机制作出明确规定。2009年,出台或修订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办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等10项制度,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意见》和《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等文件。政民互动推进政府科学决策 将“三民”(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促进政府工作在更大范围内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围绕政府工作中126个重点难点问题向网民征集“金点子”,7.2万名网民提交有效问题及意见建议2.17万条,有关部门即时回复9538条。其中,高端人才引进、农民工社会保障、新兴产业培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353条意见建议列入政府部门重点工作或“十二五”规划编制。公开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 组织全市73个部门开展政府存量信息梳理,标注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属性,分别录入全市统一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目录和信息数据库。年内,完成信息属性标注19.7万条,占总量的83.4%。经审核录入数据库的主动公开信息2.8万条,依申请公开信息2.2万条,不予公开信息11.8万条。财政预算和财政专项资金公开 规定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发布时限等,使预算公开成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制度。向市人代会提供的部门预算单位由30个增至70个,试点向社会公开,拓展财政预算信息的公开内容,将青岛市月度财政收支数据由“秘密”调整为“秘密(密期3天)”。搭建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发布平台,确定从年度预决算报告、部门年度预算、财政月度收支、专项资金等4个层面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办事公开载体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在各区市、镇(街道)和有条件的社区、村庄分别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和设立便民服务点,在80%以上的社区开展“办事公开进基层”工作。全市形成以市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为龙头,十二区市行政服务大厅、170多个镇(街道)“为民服务代理中心”和6600多个村(社区)“为民服务代理点”为基础的4级政务服务体系,集中办公或提供各种服务。整合办事服务事项,构建“网上便民服务大厅” “青岛政务网”整合各类服务信息,围绕群众关注的问题,策划建设“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证件办理、企业开办、资质认定、公用事业”等十大领域的专题服务栏目,突出提供政府行政服务、公共服务,辅以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功能、内容的实用性、准确性,于10月22日开通发布运行。截至年底,青岛市便民服务大厅可以提供网上公开事项、表格下载事项、网上申报各、1173件。“青岛政务网”整合市直56个部门3200多件办事服务事项,在网页上合并十二区市的6700余件办事事项。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地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公开新出台的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等7件地方性法规、34件地方法规修改和8件地方法规废止情况及4件政府规章,公开对243件政府规章、674件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的结果。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目标 公开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市住房保障发展规划、空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批专项和区域性规划;市政府56个部门集中公开了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上半年工作进展和全年工作完成情况。统计信息 公开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等20个类别的统计分析资料;发布综合经济、国民经济核算等19个类别的月、季度统计快报;市级机关发布统计数据1.84万条。财政和政府采购信息 公开全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集中公开市本级一般预算收支及执行情况、基金预算收支情况、部门预算情况、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及项目计划情况、资金拨付及项目执行情况;公开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结果等;公开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政府集中采购方面的信息。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公开涉及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服务业项目、民生项目和其他重点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情况信息120条;定期公开地铁一期、青岛胶州湾大桥、青岛胶州湾隧道、快速路三期、环湾大道拓宽改造等与群众相关的民生重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公开向灾区捐款、城乡低保经费支出、抚恤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等情况;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减免等政策进行解读,更新全市中小学办事公开资源库;公开全省农村地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公开并重点解读了就业和创业、社会保险、人才服务和劳动关系等领域的政策和措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公开市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市政府应急办等机构设置信息,公布《青岛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和年内新修编的27个市级应急预案;及时发布气象预警、灾害应对处置工作信息146次。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等领域的监督检查情况 公开每日空气质量、夜间施工工地审批、机动车排气检测黄绿标发放、城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子站点位等情况,首次公开环境行政处罚结果、建设项目环保审批验收结果、环保不达标生产企业名单等信息;及时公告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质量,预警发布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卫生问题;公开全年挂牌督办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化工码头输油管道和化工油品储罐安全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互查活动实施方案等;公开药品经营许可证发放、换发和监管的情况;公开蛋制品、方便食品、干制蔬菜、罐头产品等20类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抽查情况和全市企业生产产品的监督抽查结果。机构职能及人事信息 公开、更新政府部门及其内、下设机构、领导班子成员、人事任免及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考信息。其他与社会和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对2010年市政府确定重点办好的9件实事实施公开挂牌督办,及时公布具体实施内容和进展情况;公开19个保障性住房项目、45个房产评估机构情况,以及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限价商品房的建设情况;公开市内四区24宗“招拍挂”出让国有建设用地和59宗征收土地情况;公开10宗采矿权出让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形式互联网 市级机关和各区市政府均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主渠道;公众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青岛政务网”、市级机关部门网站和各区市政府网站查阅政府信息5493万人次。公共查阅点 市档案馆、市图书馆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能力。其中,市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现场接待查阅5604人次、市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接待300人次。政府公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公报》拓展刊载内容,加大投入,改进发放策略,全年出版24期12万份,免费向各级档案馆、图书馆、政务办理大厅、机场、车站、轮渡等公共场所和人大代表、镇(街道)及民营和外资企业赠阅。新闻发布会 全年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50次,编发新闻通稿40篇,协调媒体报道市政府有关会议、活动103次。加强政府重点工作、重大民生事项、媒体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新闻发布工作。公开电话 全年市长公开电话受理来话223407件,按期回复率99.6%;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局长接话”活动7次;有关部门通过行业热线向公众提供政策解答服务。专项和专题活动 年内,市政府56个部门两次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其中,年初向网民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部门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征求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年中向网民报告上半年工作,反馈年初征集的网民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网民对两次“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满意率分别达97.3%和96%。年底,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56个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市民代表述职,接受现场评议,约1万名市民代表参加主会场和12个区市分会场会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全市率先建立“网络在线问政”长效机制。市政府利用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媒体开设“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等互动栏目,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和为民服务渠道。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四推进”机制围绕民主科学决策推进信息公开 将信息公开作为完善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机制的重要内容,强化过程公开,规范决策行为;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的征求意见稿全部向社会公布;通过“网络在线问政”等活动,就政府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向网民征集“金点子”。推进经济适用住房成本、城市集中供热成本、价格听证、定调价、价格立法等价格决策信息公开工作,根据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决策行为。围绕规范行政执法推进信息公开 市政府印发《全市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全市统一、两级集中分建”原则,完善网上执法平台功能,建成“行政处罚权网络运行平台”和“电子监督平台”;组织全市44个行政执法部门对行政处罚职权进行全面梳理。围绕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推进信息公开 市政府每月定期公开市级财政收支情况,政府部门公开部门预算情况;公开市城镇及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促进就业资金、计生家庭扶助资金、重大公共卫生经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资金等22项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和项目计划、资金拨付和项目执行情况。围绕群众需求推进信息公开 市政府办公厅将市政府2003年以来出台并仍在执行的99条惠民政策,摘编并解读形成《惠民政策提要》,向基层政府和市民赠阅;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有关劳动就业方面的政策整合《常用政策问答》,编制成《在线问政1000例》,全部上网公开;市农委利用“科技下乡”、举办培训班和农业科技讲座等时机向农民群众免费发放各种政务信息资料5万余份;各区市政府通过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创新公开载体,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王玉来 曲 振)市长公开电话与经济发展投诉概况2010年,青岛市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受理各类问题223407件,按期回复率99.6%。其中,市长公开电话反映问题212350件,市长信箱反映问题10946件;省长信箱反映问题68件、市民来信26件、经济发展投诉17件。在全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中的10个城市政务服务抽查中获满分,便民呼叫中心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政情服务及时上报重要事项并提出有效建议,全年编发专报106期,80余件次得到市政府领导批示。对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分析归纳、提出对策,其中70余条建议进入政府工作决策。对难点问题组织专题调研,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全年完成调研报告5篇,均得到市政府领导批示。承担“三民活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和“网络问政”意见建议办理工作,落实建议和诉求事项3万余件。督办落实年内,现场协调督办难点问题600多个,接到市民各类表扬350余件次。跟踪督办重点问题;针对交通拥堵和旅游投诉等焦点问题提出对策并按照市政府领导批示抓好督办落实。强化办理效能,承办“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反映问题300件、《城市信报》“市长,我想对您说”公益平台栏目反映问题703件。在“人民网”留言办理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获2010年度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城市信报》“市民留言”办理得到市领导肯定。工作创新创新“局长接话”活动模式,采取电台直播、多部门联动、现场调度查处的新形式,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影响力;全年组织“局长接话”活动7次。创新性地开展“市长公开电话进社区”和多部门联动“为考生送便利”活动;编辑出版《惠民政策提要》,向社会各界赠阅。创新回访方式,通过全市各大媒体推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年内报道各类问题300余条次。创新服务外包运营模式,筹建市民卡声讯服务系统,整合政务服务热线。(费聿新)行政审批服务与公共资源交易概况2010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接待公众76万余人次,办理审批业务24万余件,业务办理较法定时限平均提速70%。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完成各类交易2061项(宗),交易额500.23亿元。行政审批10月,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办理完成项目(经济适用房)核准、规划、施工联审全部流程的开发并启动运行,政府部门审批时限由原来的300个工作日左右减少到150个工作日;市审批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会同市编委办等部门推进集中配置行政审批职能改革,市规划局等29个部门挂牌设立审批处室,集中行使审批权限,推动部门处室“批管分离”(在行政机关内部实行行政审批与执法监管相对分离);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入驻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确定8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93项改变管理方式事项入驻大厅。公共资源交易1月25日,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正式运行,市级及市内四区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市级财政政府采购、全市国有产权交易等4项公共资源交易事项实现入厅交易,在山东省率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场所统一集中监管。推进网上管理平台软件开发;截至年底,完成大厅交易管理平台软件的一期开发。提升管理水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成立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大厅临时党委、临时纪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被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被市直机关工委正式授予全市“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窗口称号。年内,建立起以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大厅工作考核为主要依据的人员考核机制。设立总值班室,加强日常巡查,运用电子监察系统抓取各项考核数据。费用支出和资产实现动态管理,电话费比上年(下同)下降5.7%,办公用品消耗量下降5%。对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大厅591台电脑按照保密工作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检查。(市行政审批事务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完善预警机制2010年,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通过完善预警机制,提高突发事件预防预测水平。围绕预防和化解重大事项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的制度建设,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青岛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制发《青岛市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传播办法》,加强信息采集与发布,建立一点发布、多点传播、受众响应的规范化信息传播机制。分类别进行突发事件预警预测,年内制发《2010年度灾情趋势预测及对策建议》、《浓雾天气预警预测分析》等综合、专项预警预测报告11份。规范值班管理与处置规程投入44万余元升级改造值班室,更新设备,扩展面积,合理划分功能区间。以现有的应急指挥平台为基础,研究开发集信息采集、情况报告、值守调度、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应急电话值守系统,提高值守效率和突发事件调度指挥能力。创新突发信息报送模式,研究设计突发事件要素式报告单,规整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财产损失、伤亡人员等关键信息要素,提高应急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依据突发事件信息接报及处置规程,研究制订包括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危险化学药品泄露等24个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库,提高处置规程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协调联动制订《市政府领导赴现场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流程》,将市领导从接报突发事件信息到突发事件处置的过程分为7个环节,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实现市领导现场处置突发事件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依托800兆数字集群终端,将应急指挥通信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十二区市,为各区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应急办主任、值班室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党政值班室及主要应急联动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值班室配备600余部800兆数字集群终端,建成纵横通联的应急指挥通信专网。针对全市各部门之间突发事件信息交流不畅、联动处置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加强与各应急联动单位的沟通,建立快速便捷的应急联动机制。应急防范机制建设推进应急预案编修和演练,将2010年作为“预案编修年”,修订编制超过3年或与当前实际不符的预案。全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组织各类应急演练5000余次,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抓好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工作,出台《青岛市应急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和《青岛市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对全市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提出规范性要求。筹办全省应急救援工作推进会。加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与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和29个应急联动单位实现视频互联互通,建立上下联通的应急视频调度系统。应急宣教培训将应急宣传教育列入年度重点工作,采取措施提高宣教培训水平。开展应急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全年全市组织各类宣传活动5000余次,参加人数200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50多万册,提高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继续将应急管理纳入各级各类培训班次;年内,举办市管领导干部应急处突专题班、区市应急管理培训班、信息员培训班等各级各类培训80余次,受训人数3万余人。11月,在浙江大学举办全市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提高各级干部的应急意识和应急管理能力。(市政府应急办)人力资源管理稳定和扩大就业概况2010年,青岛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促进就业政策和工作体系,就业形势保持平稳态势。全年新增就业71.5万人,比上年(下同)增长20.4%。其中,全市城乡新增就业42.7万人,增长10%;外省市28.8万人在青实现就业,增长40.1%。年末青岛市有失业人员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2%。推进“开发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推进就业服务工作,全市建立三级就业服务市场信息联动制度,举办各类招聘会1589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47.6万个。实施政策扶持就业,对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灵活性就业、职业中介机构介绍就业的,分别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全市有1.5万人得到该政策扶持,比上年同期增长20%。通过项目拉动就业,与131个重点建设项目实现用工对接、政策对接、培训对接,收集岗位1.1万个。开展“援企稳岗”,促进稳定就业 帮助企业减负稳岗。按照国家和山东省要求,连续两年降低失业、工伤和生育社会保险费率1.9个百分点,为企业减负7.6亿元;使用失业保险金给予1078家困难企业稳岗补贴,发放补贴1.1亿元,稳定就业岗位5.2万个。加强企业用工监测。在全市建立270个劳动用工监测点,对规模以上企业和“四类”企业(关闭、停产或半停产、限产、逃逸企业,下同)实施重点监测,监测到“四类”企业394户,分流安置1.6万人。建立突发问题预警机制,对突发状况实行红、黄、绿三级预警,及时介入部分企业受富士康事件影响出现的停工现象,促进企业和职工平等协商,妥善处理劳动突发问题9起,涉及职工3965人。通过“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年内,抓住青岛市争创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机遇,按照“培育载体—点面联动—倍增效应”的思路,形成“一中心、多基地、广辐射”的创业工作格局。1.加强载体建设。截至年底,市政府、高校与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区98个,营业面积128万平方米,容纳企业7084家,可吸纳就业3万人。2.健全创业服务机构。建立市、区(市)、街道、社区及院校五级服务体系,组建创业指导中心160个和创业促进协会(会员500多名)。3.提供资金扶持。出台自谋职业扶持金和摊位费补贴政策,为1.3万人发放补贴4400万元,补贴资金增长67%。4.提供贷款融资扶持。政府设立5350万元的小额贷款担保资金,将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20万元;与民间投资公司合作,设立40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亿元,增加2.7亿元,贷款回收率98%以上。开展“职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实施特别援助培训计划。对参加职业培训的企业在职职工、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分别给予200~800元的培训费补贴,组织培训各类人员7.4万人。加强培训基地建设。认定33个促进就业培训基地和77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形成城乡一体的三级培训网络;全市年培训能力由上年的13万人增加到16.5万人。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金蓝领”培训工程,培训工种由29个增加到56个,将43个紧缺工种纳入政府补贴培训范围;举办第十一届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设置竞赛工种107个,参与赛事组织企业100多家;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评选工作,年内新增省、市首席技师23人、突出贡献技师40人,新增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7331人;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重达到22.2%,增长4个百分点;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6万人。发挥政府帮扶作用促进就业 确定三大帮扶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通过加强就业指导、见习培训、困难家庭帮扶,最大限度促进毕业生就业,全年全市有5.4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92.6%;为680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分类管理服务,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随时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将在青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范围,失业后可享受城镇失业人员同等待遇,有3.6万名农民工办理失业登记。在外省市建立300个劳务合作基地,组织开展跨区域劳务对接,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人才智力服务工作人才引进工作 推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面向海内外重点引进产业发展、公共事业急需的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人才136人。年内,接受国内高层次急需人才487人、海外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120余人在线报名。其中,20多人经对接洽谈达成初步意向,11人基本落实。继续实施“300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留学回国人员983人,其中博士65人、硕士543人。组织举办“2010年中国青岛海外高层次人才洽谈会”,70名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携带80余个项目参会,签署合作协议55个。其中,29个人才项目确认在青实施。引智服务工作 争取引智项目立项,全年获批国家级引智项目30项,经费151万元。19项361人出国(境)培训项目计划获国家立项,其中6项91人获国家、山东省外专局经费资助192万元。提升外国专家管理服务水平,组织举办首届青岛市外籍教师教学成果展示比赛,开展“外籍教师看青岛”主题演讲活动。按照重点项目重点推进的原则,办理8个培训团组140余人的审核手续,为36人次办理随国家有关部委、省级培训团组出境手续。完成2009年度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质单位年检,经山东省外专局和国家外专局审核,95家具备资质的单位中通过年检注册87家。人才配置工作 建立集有形市场、网上市场、报纸市场、数字电视市场、人才猎头、代招代聘、外出招聘和校园招聘等于一体的人才整体配置服务体系,新兴的有竞争力业务达52%。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主渠道作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年内,通过三大主流渠道(有形市场、媒体市场和网络市场),举办人才交流会378场,提供招聘企业4万家、岗位27.28万个。博士后工作取得进展,8个单位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批准设立专家工作站17个,新增入站专家80余人,达成项目合作意向30余个。审核通过青岛市企业博士后科研资助经费申请人员10名,发放科研资助经费35万元。向上级主管部门推荐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0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工作 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规范面试程序,加强社会监督,完成公务员考录工作;组织参加笔试4.1万人、面试1728人,实际录用617人。梯次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为市属105个事业单位公开招聘796人,为十二区市所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518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出台《青岛市事业单位职员管理试行办法的补充规定》、《青岛市事业单位人员竞争上岗暂行办法》等文件。适应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工作需要,修订2003年实施的《青岛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暂行办法》,出台《青岛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办法》,增强聘用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适应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目标要求,起草《青岛市事业单位人员转岗聘任工作实施意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规范事业单位转企改革工作,下发《青岛市事业单位转企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落实部分“事转企”人员待遇,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制订出台《青岛市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军转干部安置工作 通过实施“双考排序、公开选岗”办法,研究提出在中央、山东省驻青单位中实行“双向选择”与指令性分配相结合的安置分配办法。推进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控工作,完善解困补助水平增长、特殊生活困难救助、矛盾排查等工作机制,在全市推行企业军转干部“分类管理”。社会保障工作概况2010年,青岛市社会保障工作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人为本、稳步有序推进,基金征缴和扩面工作均创历史新高,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国家关于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截至年底,全市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57637户,参保缴费在职职工177.1万人,离退休人员47.8万人;征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154.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7.6%;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率先在山东省实现各项社会保险市级统筹按照山东省相关部署,市政府于年底出台《关于印发青岛市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方案的通知》,除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外,医疗、失业、工伤、生育4项保险实现市级统筹;按照统一参保范围和项目、待遇标准、基金管理、经办流程、信息管理及逐步统一缴费标准的原则抓好工作落实。率先在山东省实现各项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健全社保政策体系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将城镇无保障居民和农村居民“合二为一”,研究制订关于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将国家“新农保”政策扩大到城镇未参保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基本实现城乡无缝全覆盖。年内,6个试点区市参保83.5万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8.8亿元,为26.9万人发放养老待遇3.9亿元。建立社保增长机制研究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相关政策,调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待遇。连续第六年为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人均养老金增加175元/月,达到1561元。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七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补助统一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三类人员(老年居民、重度残疾人和城镇非从业人员)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各支付段的报销比例增加10个百分点,每医疗年度的最高支付限额由10万元增加到12万元;七区城镇职工医疗费最高支付限额由9万元提高到15.3万元,连同大额医疗补助制度的保障标准,参保职工每医疗年度最高报销额度32万元。为工伤人员调整伤残津贴、护理费等定期待遇,工伤伤残津贴人均每月增加164元,供养亲属待遇每月增加62元。七区失业保险金每人每月由420元增加到510元,增长21.4%;五市每人每月由370元增加到450元,增长21.6%。建立工作创新机制针对未参加社保的“原固定工”(指1983年全市实行合同制以前在各类企业工作的固定职工)按现行政策不能办理退休的历史遗留问题,出台上述人员参保缴费办理退休的政策,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难题,促进社会和谐和民生稳定;针对有关人员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不足15年的情况,出台允许延长缴费年限后办理退休的政策,相关人员纳入养老保障体制,扩大了保障范围;针对参保职工因实际缴费不满4年养老待遇处于较低水平的问题,研究制订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提高待遇水平。针对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存在的部分“老工伤”(指日实施《工伤管理条例》前,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中的职工发生的工伤,下同)遗留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将“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减轻企业负担。通过以上措施为20多万名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监管稽核系统完善社保基金网络监管系统,增加社保基金前置预警功能。社保基金结算与“财税库行系统”直接联网,实现用人单位直接从单位银行账户划转到经办机构银行账户的方法缴纳社保基金,提高资金流转的透明度和安全性。“青岛社保基金网络监管系统”通过市科技成果鉴定。建立“五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下同)并核新模式,实现“五险”统一稽核。年内,开展社会保险专项稽核、重点稽核和联合稽核行动12次,稽核参保单位5756户,涉及参保职工28万人;查处未按规定申报缴费基数及参保人数的参保单位975户(涉及3万人),增收社保基金9000万元。完善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制订《青岛市街道(镇)和社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规程》,实现劳动合同管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劳动信访等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在基层一体化运作,形成集普法、预防、调解、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劳资矛盾预防化解平台。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5月1日起,调整青岛市最低工资标准。七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由760元调整为9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7.5元调整为9.6元;五市最低工资标准由620元调整为76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6.5元调整为7.8元。发布2010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包括六大职业分类中的236个职位。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机制出台为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连续增加生活补贴的政策,由财政对该类单位发放生活补贴给予经费补助,从制度上解决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待遇难以落实的问题。组织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性补贴计提基数规范工作。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在全市实现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目标。建立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制度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研究制订事业单位工资总额分类核定办法。完成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情况调研,研究起草《青岛市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初稿)》,印发《关于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创新劳资纠纷解决途径年内,出台《街道(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首次对青岛市街道(镇)一级的基层调解工作进行系统的制度规范;按照边试点、边完善、边规范的原则加强案前调解,市本级案前调解庭调解案件325件,调解成功率66.2%;坚持调解优先、调裁结合的仲裁程序,审理结案11628件,按期结案率99%,调解和撤诉6582件,调撤率56.6%。加强劳动监察执法继续通过网络落实网格“分片包干、定格到人”的督导制度,掌握用人单位情况。采集用人单位用工信息6万余条,建立较完善的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制订网格协管员管理、企业用工信息采集、信息报告、基层劳资矛盾调解预防等配套工作机制。在全市组织开展工资支付、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社会保险费清欠扩面、“在线问政”劳动监察案件专查等5项专项执法行动;责令用人单位为51075人补办就业用工手续、为52702人补签劳动合同,实现社会保险扩面60114人,清欠社会保险费3.5亿元,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1993万元。(邱国伟)监察工作监督检查加强监督检查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 2010年,青岛市围绕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在全市成立6个监督检查小组,开展7次检查,累计检查项目近500个,保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得到中央和山东省检查组的肯定。针对全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大决策部署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为促进蓝色经济核心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发挥作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贯彻落实中央、山东省关于工程治理的部署要求,对年政府投资500万元以上的867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排查摸底,发现各类问题1112个;组织6个市级重点抽查组分片进行重点抽查,抽查项目285个。针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市发展改革、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制订整改政策和措施,并组织专家现场对重点、难点问题逐个研究,督促整改;已整改问题902个,罚款、补交款项5000余万元,予以警告、责令停工、限期改正等行政性处罚266起,工程建设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 围绕青岛胶州湾隧道、青岛胶州湾大桥、董家口港区、青岛大剧院、地铁和援川建设等重点项目,采取提前审查、现场督查、事后检查等方法,实施全程跟踪监督,确保全市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查处 参与调查处理有关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组织对2006年5月以来发生的13起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行政效能监察概况 年内,全市行政效能投诉机构收到投诉17622件(含网上投诉和来信769件),属于受理范围的1284件,经查属实192件,有439人(次)受到处理。其中,批评教育141人(次),责令写出书面检查110人(次),通报批评55人(次),扣发奖金54人(次),取消评优资格46人(次),调离岗位9人(次),诫勉7人(次),辞退4人(次),部门内部考核扣分12人(次),待岗培训1人(次)。“政务环境大家谈”活动 在全市组织开展“政务环境大家谈”活动,通过受理投诉、明察暗访、走访企业和问卷调查等4种方式,征求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全市政务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查找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督促行政机关提高工作效能、转变工作作风、依法行政。通过该活动受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132件,有37人(次)受到处理;组织十二区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对全市400余个行政机关及“窗口”单位进行交叉暗访,发现违纪违规问题近70个,有216人(次)受到处理;走访企业120家,征求意见、建议300余条,解决和整改问题近100个;开展“千家企业问卷调查”活动,随机抽取100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发放问卷1000份,在“青岛政务网”开辟专栏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全市政务环境方面的基本情况。全市“效能投诉网络一体化”建设 利用效能投诉网络系统平台,投诉的受理、办理、反馈等环节实行网上操作,提高投诉件的办理质量、办理效率、处理力度。年内,扩展和完善行政效能投诉电子网络系统,开通“区(市)行政效能投诉子系统”,构建全市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同步受理、实时监察的行政效能投诉网络体系,实现区市效能投诉网络一体化及市、区(市)、镇(街道)三级联动。防治腐败推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防腐工作 制订出台《全市2010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综合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市、区(市)一体化的意见》和《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工作的意见》,加快推进“科技防腐市、区(市)一体化”工作,全市形成纵向贯通市和区(市)、横向涵盖各行政权力领域的具有青岛特色的行政权力运行网络体系和电子监察系统。截至年底,全市十二区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市区联网,部分区(市)综合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监督系统实现与市连通。5月,青岛市的代表在中央纪委监察部举行的全国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上作《全方位打造科技防腐平台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的发言,介绍推进科技防腐工作主要做法,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的肯定。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监督 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入驻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101项许可事项和90项审批事项各个环节实现网上运行、全程监督,全年监督审批事项22万多件,发出“黄牌”7个。做好投诉受理,通过设置举报信箱、网上举报邮箱、视频监控、组织暗访等形式对大厅进行监督。全年受理投诉、举报20件,通过视频监控、暗访发现问题38个,全部及时处理和整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大厅的监督和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完善4项交易电子监察系统,监控项目2100多项,涉及金额540多亿元。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 市监察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市行政执法部门中开展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工作。年内,试行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的细化、量化工作,建成市级网上执法平台、各执法部门业务系统及电子监督系统,对部分单位的执法人员进行应用培训。按照行政处罚权裁量“零自由”的原则,全市44个执法部门梳理出行政处罚职权5866项,涉及法律、法规、规章等行政处罚依据1046部、行政处罚条款4793条,细化、量化后的行政处罚项目27551项。除去996项无裁量空间的事项,平均每项行政处罚权细化、量化阶次为5.30个。青岛市行政处罚权细化、量化工作居全国前列,行政处罚权规范透明运行工作相关做法被中央纪委、山东省纪委和市政府转发。岗位廉政风险防控 制订出台《青岛市关于推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在全市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推行廉政风险管理,构建从源头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管理机制。该项工作得到中央纪委和山东省纪委的肯定。(于霞)外事外宾来访政要来访 2010年4月12~13日,埃塞俄比亚外交国务部部长特科达·阿莱姆·玛利亚姆一行2人访青,考察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4月28~29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一行6人访青,出席青岛国际新能源论坛暨中德企业合作发展峰会并参观青岛金王集团、青岛德国风情街,了解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拓展青岛与德国合作进行磋商。8月9~10日,韩国国会副议长郑义和率韩国超党派国会议员代表团一行10人访青,参观海尔集团,考察驻青韩资企业,举办在青韩国侨民恳谈会。8月20~23日,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披尼·扎禄颂巴一行5人访青,推进青啤公司在泰国建设首个海外工厂等合作项目,出席2010年青岛奥帆城市市长及国际帆船运动高峰论坛开幕式、青岛国际啤酒节相关活动。9月2~3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副总统阿利克一行6人在外交部大使刘菲和山东省政府外办副主任张继刚陪同下访青,考察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观海尔集团和青岛奥帆中心。9月18~19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乔治·理查兹及夫人访青,考察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观青岛奥帆中心、青岛啤酒博物馆。9月20~22日,汤加王国公主皮洛莱乌率汤加—中国友好协会代表团一行5人访青,考察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市相关部门就商务、旅游、环保等领域的合作进行探讨。10月16日,美国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一行10人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蔡金彪陪同下访青,出席康宝莱(中国)国际公司成立5周年庆典活动。党宾来访 5月16~18日,萨尔瓦多法拉本多·马蒂民族解放阵线政治委员会委员玛尔塔·利莲·科托率干部考察团一行10人访青,就改革开放、基层党建工作等进行交流,参观海尔集团、青啤公司。7月7~8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一秘书长迪哈杜拉丁昂敏乌一行22人访青,向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推荐缅甸主要城市仰光作为青岛友好城市;对其国内在建轮胎厂项目(年产85.5万套)的合作方——青岛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外国驻华使节来访 年内,有10个国家驻华大使来青访问11次。分别是:牙买加驻华大使考特尼·拉特雷、芬兰驻华大使岚涛、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新西兰驻华大使伍开文、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克罗地亚驻华大使希莫尼奇、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芮捷锐、瑞士驻华大使顾博礼、墨西哥驻华大使瓜哈尔多、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友好城市、重要商务团组来访 年内,接待来访的友好城市团组33批206人次、500强企业等重要商务团组10批89人次。外事宏观管理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1月7日,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举行全体(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关于加强外交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研究因公出国(境)管理、友好城市等工作,部署2011年全市外事工作。因公出国管理 年内,审批、审核因公出国(境)人次(未包括海尔集团、海信集团自行审批1071批次1915人次),其中党政机关人员因公出国(境)376批次845人次。受理因公护照申请人次,受理港澳通行证申请357批931人次。申办因公签证人次,办理赴港、澳签注963人次。全年拒批团组40批174人次,压缩在外时间771天。因公出国(境)培训计划由45项853人压缩为18项341人。会同市纪委建立“青岛市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审批动态监督系统”,杜绝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市领导出访工作 全年组织市级领导出访17批次。其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阎启俊率团访问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拜会青岛市友好城市北岸市政府和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馆,赴墨尔本考察海信澳洲公司,拜会悉尼市政府、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总部及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就双方加强交流合作进行探讨。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率团出访中国香港,举办经贸推介会,走访驻港机构和大企业,签约项目79个,总投资额151.3亿美元,合同外资51.3亿美元;夏耕率政府代表团访问爱尔兰、葡萄牙、德国,与爱尔兰戈尔韦市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备忘录,与葡萄牙里斯本市签署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协议书,参加德国基尔帆船周活动,在德国慕尼黑举办青岛—德国经贸说明会并签约合作项目17个,总投资4亿美元,合同外资2.1亿美元。领事工作 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与外国驻华使领馆交往的意见》;处理外国驻华使领事馆照会45件;安排夏耕等市领导与日韩领事馆进行交流活动5次,安排山东省政府外办及市政府外办与日韩领馆进行工作会晤6次,多次协助安排日韩领馆拜会青岛市相关部门等,推动经贸、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维护市民和企业在境外的合法权益,处置境外领事保护案件14起;在市政府外办办公服务窗口投放新版《出国提醒》等1.5万册,《大众日报》、《半岛都市报》等媒体给予报道。审核领事认证3545份,代办领事认证697份。办理外国人来华邀请人次,拒签200多人次。授予荣誉称号工作 授予1名外国友人“青岛市经济顾问”称号,20名外国友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获“琴岛奖”。受理、邀请、接待外国记者年内,受理、邀请、接待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89家境外媒体69批次217名记者。主要媒体有美国“CNN”(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华尔街日报》,德国电视二台,法国《费加罗报》,英国《卫报》,日本《读卖新闻》、日本广播协会、日本“经济新闻”,韩国“KBS”等,报道内容涉及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旅游等领域及海尔集团等企业。其中,配合2010年国际新能源论坛、青岛国际帆船周、首届奥帆城市市长暨国际帆船运动高峰论坛、青岛国际海洋节等节庆会展活动,邀请并接待来自德国、韩国、中国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35家媒体69名记者。受理外国记者采访签证电申请2批,协调处置外国记者采访事宜30余起。国际会议(详见第364~372页)友好城市交往年内,邀请友好城市团组33批206人次访青;青岛市出访友好城市43批383人次,其中市领导出访8批62人次。借助出席2010年中国国际友城上海大会、美国友城大会,举办日韩友城间文化、体育和青少年交流、青岛—长滩结好25周年庆典等活动,宣传推介青岛,与友好城市在高层互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合作取得较好成绩。其中,签署《中国青岛市、法国布雷斯特市、德国基尔市加强各领域友好合作备忘录》,组织青岛海洋科技馆参加布雷斯特市海洋馆20周年庆典活动,赴德国参加基尔帆船周活动。与葡萄牙里斯本建立友好合作城市关系,将克罗地亚里耶卡市的友好合作关系升级为友好城市关系,与爱尔兰戈尔韦市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备忘录,激活中断9年的加拿大埃德蒙顿市友城关系。截至年底,青岛市缔结友好城市19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37个。规范友好城市间交往,编制《青岛市友城工作五年()规划纲要》,修订《青岛市国际友城工作管理条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邀请世界知名企业、世界500强企业10批89人次访青,在经贸、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促成多项合作成果。借助副市长吴经建出访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争取2011年在青举行“金砖国家”伙伴城市会议,推动俄罗斯在青投资的圣彼得堡大厦项目建设。促成韩国高丽制钢株式会社增资1000万美元、投资约3000万美元的德国杜塞尔多夫吕特格斯公司精细液体化工项目;促成加拿大艾伯塔港、新西兰贸易发展局在青岛市设立代表处。借助东亚经济交流推进机构第四届大会平台,重点推动有关国家和地区与青岛市在循环型城市建设、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协助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执委会参加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第六十二届年会,宣传推介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备工作。配合市规范标识办公室,对重点区域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进行纠错整改,优化涉外软环境。(市政府外办)侨务侨务经济、科技工作举办引资引智活动 2010年,青岛市政府侨务办公室举办澳大利亚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青岛(崂山)项目洽谈会(与崂山区政府联合举办)、侨商走进区市投资考察活动、2010年面向侨商定向招商项目情况说明会等活动;邀请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经济、科技领域的华侨华人专家、企业家,与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崂山区、城阳区、即墨市等进行洽谈和对接,促成与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欧尚集团、马来西亚嘉里集团、美国麦科罗夫制药公司等企业达成多个项目的合作意向。开发海外侨务经济、科技资源 通过组织参加第五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等涉侨活动,走访上海、福建等省市政府侨办和邀请海外重点华侨华人社团来青考察等形式,与海外重点华侨华人社团、华商企业家和经济科技专家建立和深化合作关系。发挥侨商组织的作用,在青岛市聚集了一批从事国际新兴产业的华侨华人科技专家和企业家。建设青岛市侨务资源多媒体管理系统;截至年底,与海外10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华侨华人重点商会社团和5000余名海外华侨华人经济、科技专家和企业家及专业人士建立联系。邀请海外侨胞参加全市重大涉外活动 年内,市政府侨办按照要求邀请海外重点华侨华人商会社团、华商企业和专业人士参与市政府举办的香港招商推介会、工业产业定向招商推介会、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项目推介会、2010年青岛国际帆船周、2010年青岛电子博览会、2010年青岛国际农业博览会、2010年青岛国际时装周等招商推介和涉外活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侨务宣传促成美国《国际日报》与青岛市政府合作;6月起每周在海外出版1期英文版《今日青岛》报刊,每期12万份,随《国际日报》在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发行,年内发行29期。12月,签署定期在海外出版中文版《今日青岛》的合作协议。年内,与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等12个国家的15家重点华文媒体合作开辟“青岛之窗”专版,全年出专版61期,刊载稿件215篇、图片256幅;与澳大利亚“澳华之声”广播电台合作开设“青岛之窗”广播版,每周播出1期。开展“海外华文媒体网上青岛行”活动,通过美国《神州时报》、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新西兰“中华新闻网”等10家重点海外华文网站,刊发宣传青岛的稿件169篇。华文教育和文化交流年内,接待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的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和华文教师培训班10批次500余人;推动青岛市华文教育基地单位派人员到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华文学校任教并开展交流活动。与美国丹佛孔子学院共同在青岛举办中国书法作品交流暨汉字海外推广研讨会;促成美国旧金山“世界电视”与青岛电视台合作,在美国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地播出“中华美食”节目;促成美国华侨李汝宽家族向青岛市博物馆捐赠明代珍贵漆器文物。为侨服务为侨资企业服务 年内,市政府侨办多次组织侨资企业到全市重点工业、科技园区和区市投资考察,组织在青的侨资企业参加“侨商世博行”等活动;会同市政府相关部门举办多场面向侨资企业的政策说明会、业务观摩交流会等服务活动。发挥“为侨资企业服务法律顾问团”的作用,为侨商和侨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00余次,代理案件50余件次。组织参加“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新创业奖”、“琴岛奖”等奖项的评选活动,一批对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侨商和专业人士获奖。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服务 开展“为侨服务月”、“集中服务日”、“侨法宣传月”、“广场活动周”等活动。市政府侨办与市教育局联合出台《关于华侨子女来青接受义务教育相关问题的规定》。全年接到涉侨信访案件40余件次,全部办理、解决。举行社区侨务工作现场观摩交流会,完善全市社区为侨服务工作格局,通过建设“全国侨法宣传示范点”,指导市内四区的重点社区开展“侨胞之家”建设。组织开展“侨爱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市政府侨办与市农委联合出台《发挥我市侨务工作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在莱西市举行全市侨务服务新农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全年促成侨胞投资新农村建设项目10个,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向农村捐建公益项目3个,受益农民5万余人。(市政府侨办)涉台事务对台经贸交流2010年,青岛市批准台资项目55个,合同台资2.42亿美元,实际到账台资1.75亿美元。其中,冠捷科技集团一期投资9000万美元的平板显示器项目3月开工建设,乡林集团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高档度假酒店项目4月开工建设,联强国际集团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通路运筹中心项目完成注册,远雄集团投资20亿元的远雄国际广场项目开盘销售,友达光电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的达运精密项目8月正式投产,东元集团总投资7.6亿元的青岛创新园项目5月奠基,宏广一期投资5亿美元的动漫基地项目、华宏集团投资2500万美元的背光模组项目11月签约,禧通科技一期投资2.4亿美元的砷化镓项目12月签约。10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率青岛代表团赴济南参加“鲁台经贸文化交流周暨2010年山东台湾名品博览会”,组织200多家商贸企业观展采购,达成采购协议金额1260万元。5月,举办“2010年软件产业合作发展研讨会”,邀请中国台湾及日本软件企业专家约40人到青研讨交流,促进青岛与中国台湾及日本的软件产业合作。9月,举办“2010年青台云计算应用合作研讨会”,邀请台湾英业达集团与青岛市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合作建设港口云计算(云计算: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健康云计算和中小企业云计算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青台交往交流全年到青台胞4.9万人次。市台办邀请、接待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工商协进会、创投公会、工商建研会等行业公会和冠捷集团、东元集团等企业重点交流团组80批1049人次,组织赴台交流团组262批1178人次。4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阎启俊率青岛市经济发展交流团赴台,与台湾6个工商团体、12个大企业集团负责人座谈,考察8个知名企业、4个重点园区,达成10多项合作意向。5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商联主席徐航率青岛市工商联经贸文化团赴台,参加山东省政府“鲁台经贸文化台湾行”系列活动。7月,市政协主席孙德汉率空港产业团赴台,拜会海基会等民间机构和政党的高层人士,与五大工商团体、20多家企业负责人交流,考察了12家企业。9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伟率青岛新闻交流团赴台,与台湾媒体签订合作意向书。12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泽率市人大交流团赴台进行议会交流。推动青岛和台湾开展文化、教育、青少年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承办“两岸青少年舞蹈展演活动”。来自台湾的40名青少年舞蹈演员与青岛市青少年开展系列交流联欢活动。协调中国海洋大学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海洋文化夏令营;组织台北青年演奏家乐队与青岛第三十九中学参与“两岸一家亲”同台演出活动;协调中国海洋大学组织20名大学生赴台研修交流等5项活动。邀请台湾彰化县政府参观访问团、台北县劳工界知名人士参观访问团到青考察,接待基隆市市长张通荣率领的政府参观访问团、云林县政府农业考察团、台北县淡水渔会等8批重点团组。协调台湾中华航空公司、长荣航空公司开通青岛—台北、青岛—高雄航线,航班密度居山东省首位。年内,全市居民赴台旅游超过2.4万人次,比上年翻一番。涉台宣传和教育全年邀请台湾主流媒体8批46人次到青采访报道,刊发稿件95篇,台湾电视媒体播出关于青岛的专题节目395分钟;邀请中央级媒体记者两批7人次来青采访涉台事务,省、市级以上媒体用稿142篇。市政府台办分别被国务院台办、山东省政府台办评为对台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涉台宣传调研工作先进单位。组织“帆船之都魅力青岛”入岛(台湾)宣传专题。在台湾《中国时报》“聚焦青岛”专栏刊发专题报道14篇。5月,邀请台湾《中国时报》总编辑王美玉率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一行10人到青集中采访报道,市委常委、副市长秦敏接受专访,采访团围绕青岛的城市特色、奥运主题、帆船文化以及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胶州湾大桥等进行深度采访拍摄。6月,台湾中天电视台播出两集共120分钟《魅力城市青岛》专题片。《中国时报》“大陆新闻”版刊登专访报道《青岛向台商招手合拼蓝色经济》、“综合”版全版刊登“青岛城市特色深度报道”图文。《旺报·旅游周报》以“青岛式幸福”为标题,用5个全版刊登包含青岛城市景观、建筑、时尚、休闲、特产等方面的文章,同时在“中时电子报”网站和“时报旅游网·玩家带路”网站登载。年内,举办台湾形势报告会4场;编发《台情参考》12期、刻发《台湾情况》光盘10期120盘,为开展涉台教育提供资料;11月,举行全市涉台教育工作座谈会,各区市台办交流了在涉台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涉台服务修订完善《青岛市涉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写《青岛市涉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在全市台办系统内建立涉台投诉、信访工作季度报告制度。11月,举行“全市重大涉台突发事件处理暨台商权益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受理投诉涉台信访案件48件,办结46件。处置台胞非正常死亡突发事件2起。举办台资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56家台资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达成就业意向2000多人次。协调各金融机构为台资企业贷款2亿元,引进台湾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台湾仲利控股集团公司在青岛设分公司,解决台资企业融资难问题。邀请台湾大学林建甫教授为在青台商做ECFA专题辅导。(韩超臻)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概况2010年,青岛市承担北川新县城安居房、永昌河景观工程、禹王桥、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抗震纪念园等6个项目的援建任务,总投资4.73亿元。援建人员克服援建项目种类多、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困难,按期高质量完成任务。北川新县城安居房项目获“天府杯”银奖,永昌河景观工程、禹王桥、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抗震纪念园等项目获“天府杯”金奖,6项工程全部获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奖“泰山杯”和四川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山东省“安全文明工地”称号,居山东省援川系统前列。9月26日,青岛市承担的北川新县城援建项目全部参加山东省组织的整体移交,完成了援建任务,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11月4日,青岛市驻北川工作指挥部24人返青;11月26日,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总结表彰大会举行,青岛市援川办(市驻北川工作指挥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莱西建筑总公司等单位获“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青岛市20名援建者受表彰。12月30日,青岛市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总结表彰大会举行,市政府办公厅等23个单位被评为青岛市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先进集体,给予28人记二等功、37人记三等功奖励,40人获嘉奖表彰,15人获“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北川新县城援建安居房项目 由19个单体(包括15栋安居房和4个独立网点)组成,总建筑面积约6.16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2243.76万元;日开工建设,日全部在山东省援建项目中首批通过竣工验收。永昌河景观工程 是贯穿北川新县城南北的主要景观带,包括爱心园、友谊园、永昌园,全长1892米,河道宽25~100米,总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7216.62万元;日开工建设,日通过竣工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市公共租赁住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