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第四季百度云,初次投资选着哪一个最好

查看: 904|回复: 10
初来乍到,也谈谈炒股心得
中级会员,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在股市上,一个成功的赚钱手,就像一个出色的特工,特工是做什么的?除了有超长的基础本领外,更重要的是有足够的耐力和潜伏力。心理素质是个很深奥的东西,是讲级别的,没的高级别的心理素质是玩不了股票的。再过操盘也非常重要,切记频繁操作股票是致命的错误。股场就是战场,要以静制动,逆向思维,静观其变,出则不已,一鸣惊人。
中级会员,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股友们欢迎拍砖,多多交流。
星座金牛座
初级会员, 积分 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顺势而为是真理
中级会员,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说时容易做时难啊
中级会员,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13号大盘的走势真可谓是金针探底,新股发行面,4月中旬发行节奏略有提速,13日至15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共计有8家新股发行。本轮网上冻结资金或逾9000亿元,这是对大盘的一个重大利空,再过外围股市的走势也对A股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美股,美股近期连续上涨之后,有一定的回调要求。因此,股民朋友对大盘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近期还是震荡为主,范围在3050——3200点之间,本人建议做中长线的朋友可以安心持股,做短线的朋友可以围绕这个范围操作。
中级会员,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本人重仓600853,大家一起见证拉升所带来的乐趣
中级会员,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今天发改委公布汽油价格上调,对石油煤炭形成利好,但大盘走出了见光死的震荡走势,可以视为强力震荡洗盘,收盘收了一个小阳十字星,预计明天大盘将继续上攻,向3200点发起总攻。操作上注重个股高抛低吸。
中级会员,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本人重仓600853,大家一起见证拉升所带来的乐趣
中级会员,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见证,本人的成本5.70,可能还坚持一个月,好多人会傻眼的呵呵
中级会员,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本人重仓600853,大家一起见证拉升所带来的乐趣
中级会员, 积分 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见证,本人的成本5.70,可能还坚持一个月,好多人会傻眼的呵呵
本站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对内容有异议,请在网站事务版块反映,或发邮件至说明情况。
Powered by情满四合院
那片星空那片海2
画江湖之换世门生
梦想越走越近
摔跤吧!爸爸
橙子乐园在日本
我们最美好的十年
玩具益趣园
英语启蒙慢速儿歌
小猪佩奇玩具秀
当怪物来敲门
盗墓惊魂之锁魂
您的列表中暂时没有内容
暴风无线客户端
随时随地看大片
&&//&初来乍到
8.9初来乍到
简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女强人,很享受迈阿密的高消费生活水准。某天她被派去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镇视察工作。那里的居民对她很冷淡,加上寒冷的天气以及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应,让她吃了不少苦头。但是随着了解的逐渐深入,她竟然爱上了这个小镇,并和居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就在这时,她被上头通知将要关闭小镇的工厂,这意味着整个社区的人都将失业,她必须想尽办法拯救小镇……
慈父与魔鬼教练自由切换
离人不知独寞泪
雨林世界玩转真枪实弹
最后一吻,就是你嘴里的味...
一座神秘黑暗地堡
刘德华举枪勇斗让雷诺
加拿大人审视美国越战
音乐是精神和感官的桥梁
探案片开出别样花朵
僵尸虎口惊险逃生
三个学妹的同居直播
开心麻花涉足体育电影
娘子军为国献身记
三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
灵魂穿梭时空附体
豪华阵容演绎封神传奇
浪漫激情劫富济贫
屌丝男士变身超级英雄
一场惨烈的狼犬大战
范冰冰不疯魔不成活
小藏獒追寻音乐梦想
3D特技演绎神话传说
河图洛书重现人间
杨幂张震相爱相杀
深入狼穴打击犯罪
一场杀人狂欢
在丧尸横行的时刻
女子被困家庭游艇(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5450491',
container: s,
size: '600,5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991088',
container: s,
size: '100,24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991102',
container: s,
size: '100,24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044404',
container: s,
size: '240,146',
display: 'inlay-fix'
《股市投资致富之道》
粉丝:1736
理想大二级同学
还需要 4022 积分才能升级
《股市投资致富之道》
浏览:12683
欢迎光临理想论坛,由于您没有登录,所以无法查看到论坛的附件及隐藏分区,也无法与其他会员交流。
还没有理想论坛的帐号?
本书是老费雪经典名著《怎样选择成长股》的姊妹篇,对于《怎样选择成长股》所提出的很多重要投资理念,本书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有所突破,可以说是其投资的实践篇或投资的实践指南。
  该书试图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投资者应如何确定一家公司是否具有卓尔不凡的管理层,它能否通过有效的管理为投资者创造一种能实现市值长期高速增长的投资工具;其次,对于这家非同寻常的公司,投资者应怎样掌握股票的最佳购进和抛售时机。
  费雪在书中不仅总结了如何通过股票投资获取丰厚利润的方法,而且为我们揭示了一种以最小风险创造最大收益的投资策略。费雪还为投资分析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工具,向更多依赖专业投资建议的投资者展示了如何着手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投资顾问。
  书中生动且经典的案例比比皆是,作者的分析精辟透彻,既不乏专业性又不失趣味性,使人读起来心旷神怡,拍案叫绝。费雪对通货膨胀的分析极具前瞻性和预见性,就连弗里德曼也为书中令人难以置信的精辟分析所动容。即使在今天,这些观点和建议也依然不乏生命力,必定会让你叹服。
  费雪绝对无愧于“教父级的投资大师”这一称号。
费雪的投资策略
 (Philip A. Fisher,)
  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
  现代投资理论的开路先锋
  近半世纪以来最杰出的投资顾问
  华尔街极受尊重和推崇的投资专家
  费雪与成长股
  费雪执著于成长型投资,重视公司经营层面质化的特征,此乃现代投资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他强调以挖掘可投资标的的“葡萄藤”理论,后来深受金融投资人士及许多基金经理人所推崇。费雪被称为最伟大的成长型投资大师,他与价值型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同为“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的启蒙老师。
  作为顶级投资大师,费雪却显得异常低调,几乎从不接受各种访问。1958 年,他的《怎样选择成长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一出版就成为广大投资者必备的教科书,该书随即成为《纽约时报》有史以来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部投资方面的著作。巴菲特读后亲自登门向费雪讨教,他认为费雪的理念令人折服。“成长股”这一概念也随着该书的畅销而成为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名词,追寻“成长股”的“成长型投资”更是自此成为美国股市多年以来的主流投资理念之一。
  费雪四大投资准则
  1. 超额利润的创造
  (1)投资那些发展潜力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公司。
  (2)向那些拥有卓越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公司看齐(重研发与营销)。
  2. 利润必须具有成长性
  (1)没有公司能永远维持其超额利润,除非公司能同时分析成本结构,了解政策制定中每个步骤所耗费的成本。
  (2)落实会计制度与成本分析。
  (3)以盈余维持成长,而不仅仅是不断增资,扩充资本。
  (4)有卓越的管理阶层:经营者能制定公司长期生存的策略,将短期利润列为次要目标,兼顾长期发展与日常运作。
  (5)要了解经营者的意图,唯一的方法是观察他们如何与股东沟通,特别是对困境的反应和应对措施。
  (6)公司管理者是否与员工发展良好的关系,升迁是否基于能力而非偏爱。
  3.买进绩优股的15个要点
  (1)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场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大幅增长。
  (2)管理层是否决心开发新产品,在目前尚有吸引力的产品线成长潜力利用殆尽之际,是否会进一步开发总销售潜力。
  (3)和公司的规模相比,这家公司的研发投入能否产生同步的效果。
  (4)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
  (5)公司的利润率高不高。
  (6)公司作了什么决策,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
  (7)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好不好。
  (8)公司的高层主管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
  (9)公司管理深度够不够。
  (10 )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记录做得好不好。
  (11 )投资人是否能从其他的经营层面,尤其是本行业较为独特的地方,获得重要的信息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12 )公司有没有短期或长期的盈余展望。
  (13 )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家公司是否会因为成长而必须发行股票,以取得足够资金,使得流通股增加,导致现有持股人的利益受损。
  (14 )管理层是否只报喜而不报忧。
  (15 )管理层的诚信正直态度是否毋庸置疑。
  4. 投资人“十不”原则
  (1)不买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
  (2)不要因为一只好股票还未上市交易,就弃之不顾。
  (3)不要因为你喜欢某个公司年报的格调,就去买该公司的股票。
  (4)不要认为一家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来的盈余成长已大致反映在价格上。
  (5)不要锱铢必较。
  (6)不要过度强调分散投资。
  (7)不要担心在战争阴影的笼罩下买进股票。
  (8)不要忘了你的吉尔伯特和沙利文(吉尔伯特与沙利文指维多利亚时代幽默剧作家威廉·S. 吉尔伯特与英国作曲家阿瑟·沙利文的合作)。
  (9)买进真正优秀的成长股时,除了考虑价格,不要忘了时机因素。
  (10) 不要趋之若鹜。
  费雪的八大投资心得
  费雪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投资,得出自己的八大投资心得:
  1. 投资目标应该是一家成长型公司
  公司应当有按部就班的计划使盈利长期大幅增长,且其内在特质很难让新加入者分享其高成长。这是费雪投资哲学的重点。
  2. 集中全力购买那些失宠的公司
  这是指当市场走势或当时市场误判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使得股票的价格远低于真正的价值时,应该对其断然买进。寻找到投资目标之后,买进时机也很重要。如果有若干个可选的投资目标,则应该挑选那个股价相对于价值最低的公司,这样投资风险才能降到最低。
  3. 真正出色的公司很少,当其股价偏低时,应充分把握机会,让资金集中在最有利可图的股票上
  出色的公司在任何市场都只有5%左右,而能找到其中股价偏低的则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旦机会来临,应该重仓买进,甚至是以全部资金买进。
  4. 追求资本大幅增长的投资人,应淡化股利的重要性
  在获利高但股利低或根本不发股利的公司中,最有可能找到十分理想的投资对象。成长型的公司,总是将大部分盈利投入到新的业务扩张中去。若大比例分红,则多数是因为公司的业务扩张有难度,所以才将盈利大部分用于分红。不过,这是指现金分红,而以红股形式的分红则应该鼓励。
  5. 为了赚到厚利而投资,犯下若干错误是无法避免的成本,重要的是尽快承认错误
  良好的投资管理态度,是愿意承担若干股票带来的小损失,并让前途较为看好的股票,利润越增越多。无论是公司经营还是股票投资,重要的是止损和不止赢。许多投资者往往是做反了,买进一只股票一旦获利,总是考虑卖出;相反,买进的股票套牢了便一直持有,让亏损持续扩大。
  6. 抱牢股票直到公司的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或者说直到公司的成长率不再高于市场
  除非有非常例外的情形,否则不应该因经济或股市走向的预测而抛售,因为这方面的变动太难预测。绝对不要因为短期原因,就卖出最具魅力的股票。
  7. 卓越的股票投资管理,一个基本要素是不要盲从当前的金融圈主流意见,也不要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当前盛行的看法
  投资人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应用更好的判断力,彻底评估特定的情境,并有勇气把你的判断结果告诉他人,当你是对的时候,要学会坚持。
  8.投资股票和人类其他大部分活动领域一样,想要成功,就必须努力工作,勤奋不懈,诚信正直
  费雪说,股票投资,有时难免需要靠运气,但就长期而言,好运、倒霉会相抵,想要持续成功,就必须依靠技能和运用良好的原则。
  根据费雪的八大投资心得,相信未来会属于那些能够自律且肯付出心血的人。股票论坛 www.55188.com
风班辛苦了
积分45978&理想币35130 个&彩币0 个&共享币9436 个&注册时间&
粉丝:1736
理想大二级同学
还需要 4022 积分才能升级
  刘建位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专业硕士
  上海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
  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和基金策略分析师
  著名的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研究者和传播者
  巴菲特从费雪那里学到了什么
  让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的两位导师之一
  众所周知,巴菲特是格雷厄姆的学生,也许你不知道,巴菲特也是费雪的学生,只不过前者是他读研究生时的老师,后者是他后来投资实践中自学的老师。
  巴菲特在看完《怎样选择成长股》后便去找费雪,见过面后,他感到费雪的理念令人折服。“运用费雪的技巧,可以了解这一行……有助于做出一个聪明的投资决定”(〔美〕珍妮特·洛尔著:《沃伦·巴菲特如是说》,海南出版社,1998 年,第25 页)。从此巴菲特成了费雪的超级粉丝:“我是费雪著作的狂热读者,我想知道他所说过的一切东西。”(〔美〕珍妮特·洛尔著:《查理·芒格传》,海南出版社,2003 年,第119 页)。
  巴菲特逐步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策略与费雪的优秀公司成长股长期投资策略完美地融合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策略,通过投资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等优秀公司,成为身家620 亿美元的世界首富,取得了远远超越两位导师的投资成就。巴菲特将自己成功的原因归结为:“我是‘85% 的格雷厄姆和15% 的费雪’。”
  巴菲特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想取得巨大投资成功,就一定要向费雪学习:“如果我只学习格雷厄姆一个人的思想,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富有”。巴菲特如是说。
  费雪名著《怎样选择成长股》的实践指南
  1958 年费雪出版了《怎样选择成长股》,50 年来,这本书已经成为成长股投资的圣经,深刻改变了无数投资者对成长股投资的认识,其中就包括巴菲特。
  当时,费雪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集中关注于一个问题:如何实践。于是费雪花了两年时间,写出这本书,指导投资者正确地实践成长投资策略。
  正确的实践,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而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抛弃原来错误的认识。请注意费雪在本书中那句惊天动地的献词:本书献给所有能彻底撇弃“人云亦云”的惯性法则,而始终坚持独立思考的投资者。
  费雪从自己长期的投资经验得出一个结论:“在投资这个问题上,很多让我们无不信以为真的教义,很多让我们从不怀疑的哲理,归根到底,只不过是一个骗局而已,而那些能火眼识真的离经背道者,总会因为直面真理而被厚待。”本书从投资者常见的投资误区入手,用客观的分析和长期的数据一一对之批驳,结合实例阐释真正正确的成长型投资理念,让投资者迅速领会掌握付诸实践。
  像读经典文学名著一样阅读这本投资经典
  不可讳言,本书中的行业分析和案例分析部分内容有些过时,毕竟这是一本1960 年出版的书。近50 年前的成长行业和成长公司,如同当时流行的衣服和电影,现代人看起来肯定有些过时。但费雪分析时所运用的框架、逻辑和方法绝不过时。希望大家用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些古典名著的态度来阅读这本古典投资名著。
  想一想,巴菲特19 岁时读了格雷厄姆的书,到他被誉为“股神”之后,他仍然认为格雷厄姆的书是最好的投资教材,他说,如果你要学投资的话,一定要读费雪的书。原因很简单,在费雪这位大师的经典投资名著中,投资思想和基本原则永不过时。
  巴菲特说:“如果我没有阅读费雪的书的话,那么比我更富有的人将大有人在,我甚至无法计算出35 年前我购买他的书所带来的总收益率到底有多么巨大。”
  要想投资成功,就像巴菲特一样阅读费雪的著作吧。
积分45978&理想币35130 个&彩币0 个&共享币9436 个&注册时间&
粉丝:1736
理想大二级同学
还需要 4022 积分才能升级
  伍朝辉
  畅销书《道破涨停天机》作者
  全国股民互助会创办人兼总指导
  朝辉资本管理人
  美国东部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
  让投资者拨云见日的投资经典
  关于股市投资理论与投资技术之类的书籍之多,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也不为过。在面对艰难的选择时,我的建议是:早一点阅读国际投资大师的经典名著,是解决投资困境的最佳方法!
  《股市投资致富之道》一书将为国内中小投资者揭开这样一个事实:只要您掌握了正确的投资方法和投资思维,股票投资,确实可以迅速令人致富。而我本人,以及远在美国的沃伦·巴菲特先生,也正是这一事实的最好佐证。
  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股市经历了 年的大崩溃之后,个人股票投资被认为是高风险和极度危险的投资举动。整个美国社会,个人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热情非常冷淡。50 年代中期至60 年代,美国经济终于走出谷底出现强劲复苏,中小投资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得到恢复。从政界、经济界、传媒界到民间,大家很难相信会再次出现大萧条和股灾。但与此同时,担心通货膨胀侵蚀个人财产导致财富缩水的观点正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50 年代中期,大量民间资本开始逐步流入股市,个人投资者购买股票(尤其是绩优蓝筹股和题材股)的热情渐渐高涨。
  菲利普·A. 费雪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并出版了本书,当时美国股市开始步入新一轮周期性的大牛市行情之中。
  而真正影响美国投资者并让美国广大中小投资者认识费雪的,则是在此之前,即1958 年,费雪先生出版了一本叫作《怎样选择成长股》的投资著作。该书出版后,在美国证券投资界迅速掀起一轮“费雪旋风”,并被美国主流媒体一致公认为全美最畅销书之一。之后,《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被入选为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必读教材。
  《股市投资致富之道》是费雪继《怎样选择成长股》之后的续作,两部作品风靡美国证券投资界50 年来,其理论思想影响十分深远。沃伦·巴菲特正是在阅读了《怎样选择成长股》之后,师从费雪,从此成为了一代伟大的投资大师。
  和巴菲特不一样的是,我是在研究巴菲特的投资理论与成长历程的基础上,接触并了解到费雪先生及其作品《怎样选择成长股》。这一时间需追溯到1998 年年中。作为一个在中国证券市场入市刚满一年的个人投资者,我系统性地大量翻阅并研究了关于巴菲特的投资理论与成长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影响巴菲特最为深远的不是格雷厄姆,而是被巴菲特尊为老师的费雪先生。通过我在新加坡的朋友的介绍,我有幸拜读了这部大作。可以这样说,《怎样选择成长股》也同样影响了我的投资思维,并帮助我在此后的10 多年投资生涯中逐步成长。
  在接到中资海派黄河总经理的邀请为费雪先生《股市投资致富之道》( 中文简体版) 一书作序时,我感慨万千。这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11 年前,我受费雪先生《怎样选择成长股》的影响,确立并形成了我的投资风格和投资模式,从此走上了成功之路。11 年后的今天,为费雪先生的作品作序,我似乎注定要向中国的广大投资者大力介绍费雪先生的经典之作,并延续、传承、发扬费雪投资理论的神奇魅力。
  无独有偶,费雪先生出版《股市投资致富之道》的时机是在美国20 世纪50 年代末期,美国股市开始步入周期性的大牛市行情。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开始显现。而今天,中国股市自脱离 年的大熊市之后,经历了 年大牛市行情。2008 年,中国股市在通货膨胀和宏观调控的大压力下出现周期性结构性调整。经过两年大牛市的发展,中国股市的整体市值规模已经位列世界第三,而个人投资者的开户数达到1 亿户以上,市场规模与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不可同日而语。
  如此高速发展的股市,如此庞大的投资者群体。而摆在广大中小投资者面前的事实则是:中国股市仍然不规范、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仍然较低、投资估值具有极大的水分、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恶意圈钱行为比比皆是……
  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投资者如何在股市中规避投资风险,并创造属于个人的财富?
  我认为,系统化学习和研究国际投资大师的经典投资理论及其著作,不失为一个最快捷的途径。而费雪先生这部《股市投资致富之道》,正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自己的投资理想,提供开拓性思维。
  时间虽可以冲淡一切,但金子总会在历史的尘埃中闪闪发光。经过近50 年风雨的洗礼,费雪先生的投资理论仍然显示极强的生命力。本书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资本思维魅力引导中国广大中小投资者走向正确健康的投资致富之旅。关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积分45978&理想币35130 个&彩币0 个&共享币9436 个&注册时间&
粉丝:1736
理想大二级同学
还需要 4022 积分才能升级
  肯尼斯·费雪(Kenneth L. Fisher)
  费雪投资公司(Fisher Investments )创建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投资最重要的3 个问题》作者
  “威利费雪投资系列”(Wiley Fisher Investment Series Columnist)
  《福布斯》“投资策略”专栏作家
  今日重现的经典
  本书是我父亲创作的第2 本书,可以说,这也是他1958 年的传世经典之作《怎样选择成长股》的姊妹篇。数十年来,《怎样选择成长股》已经成为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必读教材,它深刻地改变了无数投资者对投资的认识,其中也包括沃伦·巴菲特。正是这本书,使巴菲特不再完全照搬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模式,开创了自己的投资新纪元。与该书相比,本书的实际销量、影响力或是持久性等方面似乎略逊一筹,但对于任何一个想了解资本市场的学生来说,它绝对是必读之物,原因有两点:
  首先,对于《怎样选择成长股》所提出的很多重要投资理念,本书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有所突破。我父亲认为,本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应该放在《怎样选择成长股》里。因此对任何一位痴迷于《怎样选择成长股》的读者(这样的读者远比你想象的要多)来说,只有读完此书,才算是真正地看过《怎样选择成长股》。在我父亲创作《怎样选择成长股》两年之后,也就是他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讲授投资学课程之前,本书才正式出版。在书中,他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强势股票脱颖而出、超级企业与众不同的关键所在。
  其次,对于投资业的状况以及20 世纪60 年代业内人士对投资市场的忧虑,本书的阐述和剖析绝对是最权威的。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本书可以算作一本投资史书。虽然作者的本意并非如此,但这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即使是那些年纪足够大的专业人士,也很少会有人清晰地记得20 世纪60 年代的事情,我也不例外。我是通过在餐桌旁全神贯注地听父亲娓娓道来才了解了那个时期,当时,我的眼中还闪现着孩童般天真的疑惑,但那时的我已经56 岁了。如果你年长我10 岁,而且正面临退休,你对那个时代的了解肯定要比我多。但按年龄算,那时的你恐怕也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丁,人生路上的风景让你眼花缭乱,对市场的印象肤浅淡薄,至于深刻的认识更是无从谈起。20 世纪60 年代是投资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它为此后20 年的投资市场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市场净值才能在波澜起伏中稳步增长。因此从一位顶级投资家的视角去了解投资者如何看待这样一个时代,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部投资史。
  2007 年,我出版了自己在过去13 年里的第一本新书《投资最重要的3 个问题》(The Only Three Questions That Count)。该书出版后不久,就被即被《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评选为商业类畅销书。这本书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半数以上曾被我们尊奉为至理名言的投资理念,其实只不过是一些虚假的神话。只要我们善于学会不断去寻找新的方法,用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而且敢于尝试和冒险,我们就能知晓他人所不知道的东西。因此,我对《股市投资致富之道》这本书的致辞倍感深切:
  本书献给所有能彻底撇弃“人云亦云”的惯性法则,而始终坚持独立思考的投资者。
  这句话言简意赅,却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要忘记,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在当时还远不及今天这样广为接受(马科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在当时还处于萌芽阶段)。
  他当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还需要另一本投资大作呢?”47 年后的今天,随着越来越多让普通人感到深奥莫测的所谓投资专著充斥市场,这个问题也就更显得迫切而现实了。可以说,在任何一个年代,真正称得上经典之作,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投资著作,绝对不会超过2 本,事实上,我已经很多年没有遇到这样的书了。
  本书第1 章讨论了当今社会最令人关注的问题:通货膨胀。你也许会发现,尽管他的分析尚不够完整,但颇具预见性。之所以说他的分析不够完整,是因为当时的他还没有机会接触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不久之后提出的、并广为接受的货币主义学说。实际上,直到3 年之后,弗里德曼才推出了他那本能够改变世界、开创新纪元的《美国货币史, 年》(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S,)。但直到若干年之后,这本厚达860 页的重磅炮弹才轰动世界,并为世人所接受。
  但其分析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却并未因此受到任何影响。应该说,就连弗里德曼也为本书中令人难以置信的精辟分析所动容:中央银行加息或减息,为什么未必与其控制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致。他会告诉你:在一定的条件下,美联储加息很可能会加大通货膨胀压力,而不是像我们一直认为的那样,会缓解通货膨胀。他还指出,美联储不应该把加息或减息作为对抗通货膨胀的基本手段。对于这样的说法,弗里德曼定会拍手称道。但遗憾的是,现今的世界肯定会让我父亲和弗里德曼倍感失望:因为中央银行用来对付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依然是让人眼花缭乱而又劳而无功的利率调整。
  接着,父亲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与弗里德曼学说相悖的通货膨胀图景。按照他的理解,美联储对通货膨胀作出的种种反应,大体上与美国社会大趋势相吻合。我坚信,他的分析和认识是正确的。如果我们把美联储看作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一个随时间推移而由社会价值观选择而形成的最强大的牺牲者,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会在某些情况下做到悠然自得,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却不得不如坐针毡。他曾经预见:通货膨胀还将继续存在,甚至有可能会加速,事实已有力地证实了他的预言。20 世纪60 年代,不断膨胀的政府支出,婴儿潮带来的消费增长,推崇高消费、鄙视节俭、推动市场价格不断增长的社会伦理观——所有这些因素的推波助澜,必将让通货膨胀变本加厉。这一切已经为事实所验证。
  但他话锋一转,又指出:这其中也蕴藏机遇。尽管全部股票的增值率未必能抵消通货膨胀率,但某些出类拔萃的股票绝对可以做到。在利用股市正常波动性的时候,尽管择时操作很少能收到什么效果,但一旦发挥作用,就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股市在经历低迷期之后出现的反弹,可以轻松弥补多年以来的通货膨胀损失。毫无疑问,他正在无限地逼近于根据市场时机调整投资策略的致富真谛。
  父亲还反复验证了科技是通货膨胀的敌人,也是投资者的朋友这一观点。本书也许是第一本提出科技对生产力、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影响的作品。不要忘记,我父亲终生都在不遗余力地坚持和推行这一理念,在此问题上,他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他认为,整个社会存在一种偏袒通货膨胀的倾向,这种倾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另一方面,科技在提高效率和削减成本方面的力量却被人们所忽视。
  在这里,我不想对此多作赘述。总而言之,这些观点即使在今天也是毋庸置疑的。在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里,人们对通货膨胀似乎视而不见,因为生产率在过去10 年里的飞速增长已经超出了大多数预言家的想象力,但这种毫无原则的忍耐绝对是错误的。原因何在?我父亲早在50 年前就已经预见到了。他坚信,新企业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减少成本,并有助于抵御通货膨胀,然而与此相反的是,政府为了抑制以新技术为手段、以削减成本为宗旨的新企业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提高短期利率),则会更加助长通货膨胀的气焰。
  他当然不可能预见后来所发生的一切,而所有这些恰恰是让大多数工会主义者感到羞愧难当的(工会主义倾向一直在政府工会之外迅速蔓延)。他也从来没有预言过这样一个世界:政府公务员需要、希望或是允许从政府那里得到工会保护。相反,正如他自己指出的那样,在他所能预见的那个世界里,政府公职的唯一作用,不过是给人们带来一份好姻缘。
  至于对税收如何影响股市的讨论,他更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头——超前供给(pre-supply side )经济学。有趣的是,就在我们自认为不会有人关注外来竞争和外国投资时,他却把目光集中于此。事实再一次证明,他的预见是正确的。不过要认识到这一点,你还得把这本书当成一本史书来看待。
  对于那些胸怀大志的富翁们来说,有一句话值得他们牢记不忘。在本书中,他写道:“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在一个大家庭里,最富有的人往往也最容易遭到别人的妒嫉和排斥。”这句话恐怕再正确不过了,但不应忘记的是,我们又何尝不想成为被大家所嫉恨的人呢?太精辟了!尽管他所说的是另外一种情况,但有一点是千真万确的:如果想被自己的兄弟姐妹、侄子外甥或是其他人所嫉妒和讨厌,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比他们更富有。想被人厌恶的想法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变得富有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在第2 章里,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名为“先锋金属有限公司”(Pioneer Metals corporation )的企业,这同样是一个尽人皆知、但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的经典案例。一个人,一个想法,还有一个不说你也知道的事情:一个负债累累的公司和一只毫无价值的股票,在短短的几年里,居然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让全世界为其创新理念所叹服的强者。在阅读第2 章的时候,我确实被这个案例的深度和震撼力所折服,因为10 年后美国纽柯钢铁公司(Nucor Steel )所发生的一切,竟然与此如出一辙。
  纽柯钢铁公司的精彩之处在于:肯·艾弗森(Ken Iverson)信手拈来,就把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变成世界上成本最低的钢铁制造公司,并最终成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变故中,我有幸在其中一试身手,小捞了一笔:我们在1976 年发现了纽柯公司这匹黑马,便不失时机地率领一个投资集团参与其中。我父亲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的股份一直持有到他去世,此时,这笔原始投资涨了100 多倍。纽柯公司在这10 年期间的经历和演变,几乎就是这个虚构的先锋金属公司的翻版。如果不了解纽柯公司,你肯定错过美国企业史上最经典的一段传奇。即便如此,我还是建议你应该看看我朋友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 )撰写的企业传记《美国钢铁:钢铁工人和传统制造业地区的复兴》(American Steel: Hot Metal Men and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Rust Belt)。
  但本书的经典案例绝不止于此。同样让我们感到兴味盎然的,还有在各自领域扭转乾坤的很多人。他在提到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 和戴夫·帕卡德(Dave Packard) 创建惠普公司的惊天动地之举时,所有人都惊诧不已。按照我父亲的说法,惠普公司的市值“只有”1.5 亿美元,但只要在当时买下惠普公司的股票并一直持有几十年的话,你注定会成为投资者中的成功典范。他提到的另一个例子是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 。对于这样一家公司,每个人应该做的,就是赶紧买下这本书,买下他们的股票,这样,他就可以在几十年里让身边的人羡慕不已,这本身就是一个精妙绝伦的故事。
  在我看来,第3 章并不是本书最出色的片段。无论从哪方面看,这部分都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更谈不上什么未卜先知的断言,恐怕连我都能讲出这些平淡无奇的道理。自初版以来,大部分内容一直是介绍怎样挑选投资经理。因此,本章最重要的概念无非是告诉我们:在20 世纪60 年代,这个过程是多么的原始。
  但第4 章马上会让你感到意犹未尽。如果CEO 们能在并购问题上听听他的意见,那么那些大集团公司在20 世纪60 年代也许根本就不可能遭遇如此多的麻烦。在他的笔下,那些愚蠢而不理智的并购,几乎被批判得体无完肤。至于哪些并购更容易成功,哪些并购会以失败而告终,他更是为我们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和预测。简而言之,我父亲的观点是:那些采取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或是坚持在自身核心能力领域内稳扎稳打的公司,更有可能取得成功,而那些追逐横向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厄运往往就在前面迎接它们。当然,20 世纪60 年代的并购狂潮,几乎是清一色的横向多元化,回顾那段历史,除了教训之外,也许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一无是处。但对任何一个准备实施并购或是拥有并购公司或其股票的人,他提出的9 条并购原则绝对不能放过。这对于2007 年来说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就在本书于2007 年再版之时,适逢股票现金收购也达到了历史的新高。
  第4 章关于投票权的部分则揭示出,目前我们对企业治理问题以及股东投票权的强调是多么的愚蠢。而他早在50 年前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几十年前,整个社会在此问题上都误入歧途,并沿着这个错误的方向走了下去。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让我们来谈论2007 年的投资形式。首先我不得不说的是他在书中一语中的地指出:两党之间轮流执政,使得政客和政治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诚实守信,至于为什么要卖出股票,甚至为什么要调整持有股票的类型,也毫无理性可言。在这里,他的切入点更多的是议会更替,而不是总统轮换。因此,他的观点似乎更符合2007 年的情况。而他在近半个世纪前提出的观念,似乎完全是在说2007 年。
  第5 章之所以能吸引读者,部分源于它对历史的洞悉,而另一部分则在于它为投资分析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工具。他的关注点是现实的行业分析。从表面上看,本部分的大多数内容似乎与当今读者寻求股票投资高见的渴望毫不相关。大多数读者会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居然会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去研究化工行业,这肯定会让他们茫然失所。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这确是一个飞速成长的行业,其增长率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的3 倍!而时至今日,即使是一个以3 倍于国民经济增长率成长的行业,几乎都无法得到所有人的青睐。
  化工行业在当时的地位,就如同技术之于今天:连续几十年的快速增长,造就了一个巨大的聚宝盆,不仅吸引着众多规模庞大、声名显赫的企业,很多初出茅庐的小企业也趋之若鹜。他清晰无误地告诉我们,如果能找到一个经营健康、持续成长的化工企业,只要它能保持稳健的成长性,你就可以在很长时间里躺在这个聚宝盆里坐享其成。在这个问题上,他着重提到了两家公司——陶氏化学和杜邦(DuPont) 。即使是在今天,它们依然是美国最大的两家化学公司。只要是在20 世纪60 年代买入这两家公司中的一只股票,只要能坚持到七八十年代或是90 年代末,你就可以轻松超越同期的市场平均获利率。杜邦是当时美国最大的化学公司,而陶氏化学则位居第五。
  我父亲从未提过联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格雷斯(W.R. Grace) 以及当时其他的一些大型经济组织,它们都没能始终做到独善其身,保持最初的独立身份,最终或是被解散、剥离,或是沦落到被收购的地步,其中就有部分业务被陶氏化学和杜邦所吸纳。其他一些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当时仍属于大企业的化学公司,比如史托福石化公司(Stauffer Chemical) 和罗门哈斯(Rohm & Haas) ,已经被竞争对手吞食,几十年之前就已经退市。因此,我父亲一直关注陶氏化学和杜邦这一事实,恰恰验证了他的高瞻远瞩:某些企业有着深厚的底蕴,因而能长久存续,有些企业则注定是昙花一现。
  在20 世纪50 年代的时候,我父亲就已经持有杜邦公司股票,但在60 年代初又卖出这些股票。而陶氏化学的股票则一直持有到70 年代末才最终出手。在卖掉陶氏化学股票时,它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化学公司,公司实力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巩固。时至今日,陶氏化学在美国化工行业的霸主地位已经牢不可摧。今天,化工行业已经和普通商品行业毫无二致,呈现出较低的增长率,而且在很久之前,就已成为一个竞争性行业。
  这种情况也许仍然适用于不久的将来。在第5 章里,我父亲并没有讨论技术。他提到的是“电子行业”。当时,这还是一个令人憧憬、让人振奋的新兴领域,在这里,小企业可以让大公司俯首称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行业巨人。此时,他着重强调了两家公司——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为现实世界的信号处理提供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及模拟器件技术。除半导体业务外,还提供包括传感与控制、教育产品和数字光源处理解决方案。——译者注)和安派克斯公司(Ampex)。前者早已成为不可动摇的电子巨人,而后者却已消失,在硅谷的历史中,它就如一颗滑过天际的流星,转瞬即逝。
  他认为,它们都属于高风险、高增长领域,更接近于今天的生物科技,而不是真正的技术行业。在我看来,当今的高科技行业之所以突飞猛进,并不是业内的领导企业在真正引领行业潮流,而是源于他们大张旗鼓的创新式营销和产品设计。无论是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黑莓手机(BlackBerry )的制造商Research In Motion(RIM)、eBay 还是Google ,从根本上说,它们都不是真正的技术型公司,因此,它们也不可能依赖技术创新而实现成长。事实上,它们只是以创新性的市场研究、产品设计及分销,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
  但我父亲还指出,成功最有可能来自于那些通过跨学科方式对销售、营销和市场研究进行整合的公司。今天,这些真正依赖于先进技术的企业,比如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半导体公司,更接近于我父亲提到的化工企业。这也是我希望你用来看待当今电子业的方式,因为它与20 世纪50 年代的化工业几乎如出一辙。而现在的生物科技则应该被看作当初的电子业。在第5 章,你或许可以找到很多希望看到的东西,当然也包括企业的运营理念。但我父亲所关注的,却是管理优势。因此,你可以了解到很多有关快速增长型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它们在貌似平淡无奇的领域中如何做到一往无前。
  在探讨了医药行业之后,他又在第5 章里对“其他值得投资的行业”进行了剖析,并就此提出了或许是他最具预见性的建议。60 年代,他认为很多新兴企业都处于边缘行业。在这些领域,更多的是差异,而不是趋同,而正是这些差异,才让它们熠熠生辉、闪亮动人。抑或可以认为,它们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行业。他还注意到,有些企业就在当时的全新“服务”性领域内,创造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今天,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越制造业,但回首60 年代,在很大程度上,它还是一个不为多数人所认知的新领域,在投资王国里更是无足轻重。
  1960 年,几乎所有投资都毫无例外地集中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制造业。本书认为,刚刚完成首次公开上市的A.C. 尼尔森和Manpower 具有巨大的增值潜力。他还关注到当时算是初来乍到的邓白氏公司(Dunn & Bradstreet,国际上最著名、历史最悠久的企业资信调查类信用管理公司。——译者注)。虽然毫无新意,而且这个名字在今天似乎已经让人们感到有点厌倦,和令人振奋、沁人心脾这样的辞藻相比更是相去甚远,但它们依然是60 年代最热门的股票。
  假如有人用我父亲在本书中提到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他肯定能在60 年代大赚一笔,而且绝对可以超越市场基准收益率。所有这一切都验证了我父亲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中提出并在《股市投资致富之道》中进一步提出的诸多投资理念。对于如何选股,他的基本观点就是:寻找最出类拔萃的企业,因为他们拥有卓越的管理,能通过不断进行的新产品开发而走在竞争前列,并引领未来潮流,与此同时,他们的股票又尚未被机构投资者完全接受和高估,因此,股价能在企业增长率的范围内持续上涨。即使是在47 年后的今天,这一策略依然行之有效。
  此后,他又在完成本书之后,向管理者提出了一个他曾经反复强调的问题。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当竞争对手还在袖手旁观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这句话的精彩之处就在于这个“还”字,它就意味着:只要先行一步,你就可以走在竞争对手的前头,掌握主动,占据优势,或是迫使竞争对手只能跟着你的脚步。在我的投资生涯中,我经常用这句话启发自己,这让我受益无穷。因此,我希望你也能从这句话中得到莫大的启迪。可以说,我的每种投资策略,每个经营方针,无不以此为准绳。当竞争对手还在袖手旁观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理念,并且还贯穿于本书的始终。
  但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我父亲的投资方式也存在着一种内在风险。如果你未能准确把握企业管理,就有可能挑选错误的股票。虽然本书提出的投资方式从根本上说是合情合理的,但在我看来,它的最大风险,或许是它设想了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卓越管理,因为在买进股票的时候,你仍然可以对其作出客观评价;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后续管理不如先前想象的那么好的时候,我们却浑然没有知觉。这的确不是一个能轻松解决的问题。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犯过无数次的错误。现在我采用了很多在当时还不存在的风险控制措施,这样,我就不会在出现问题时让自己麻烦缠身。尽管这并不是本书所讨论的内容,但我还是鼓励你接受并采纳这些最新的风险控制技术。
  归根结底,我父亲提出的投资模式依然是最基本、最简单的选股方法。这正是他的第一本书能长盛不衰的缘故所在。当然,这也是我乐于推荐他的第二本书并以此为荣的原因。开卷有益,让我们共同享受其中的奥妙吧!
  肯尼斯·费雪
积分45978&理想币35130 个&彩币0 个&共享币9436 个&注册时间&
粉丝:1736
理想大二级同学
还需要 4022 积分才能升级
  从此不再雾里看花
  证券投资类的书似乎越来越像电视广告和马戏团里的滑稽小丑。大多数人认为,市面上的此类书籍已经多如牛毛,泛滥成灾。介绍如何打理股票的书更是层出不穷,这些书不仅让投资者眼花缭乱、迷惑不解,甚至它们自己也相互矛盾,这更让投资者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在出版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想,在这与日俱增的茫茫书海中,我的新书到底是在消解投资者的迷惑,还是让投资者更感到雾里看花。两年前,我就曾经把一本新书扔进这个已经拥挤不堪的书海。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坚信,这本书能给投资者带来一种值得借鉴的理念(即使是在今天,我对此依然笃信不已)。而读者对这本书的肯定,便是最好的见证。但如果再拿出一本书,是不是会使原本就不堪重负的投资书架难以承受呢?抑或只是在已经充斥了20 种产品的香皂市场上,再增加一个新牌子呢?
  正是在创作《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时的体会,促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投资者迫切需要这样一本让他们拨云见日的书。这本书不仅总结了投资者通过股票创造利润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还将继续让投资者无往而不胜,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揭示了一种以最小风险创造最大收益的投资策略。该书的基本宗旨就是试图解决两个问题。首先,它告诉我们,对任何一公司,投资者或其投资顾问应如何确定它是否具有卓尔不凡的管理层,它能否通过有效的管理,为投资者创造一种能实现市值长期高速增长的投资工具;其次,该书还进一步告诉我们,对于这家非同寻常的公司,投资者到底应怎样掌握股票的最佳购进时机,又应如何把握转瞬即逝的抛售时机。
  自第一本书出版以来,我陆续收到全国各地投资者写来的大量信函。在他们的询问中,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无论是身处市场的投资者,还是在股市门口徘徊的投资者,无不期待另一种更有价值、更有见地的投资理念。他们关心的话题无外乎以下两种类型。
  其一,如何把我的投资理念(或是其他与此类似的投资理念)运用到未来即将面对的现实世界。比如说,通货膨胀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外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及其投资预期如何?最适合于投资的行业是什么?本书第1 章和最后一章的核心内容,就是探讨和解释这些问题,并告诉我们:眼前纷繁复杂而又势不可挡的通货膨胀,既有可能让某些股票飞速飙升,也有可能让另一些股票一落千丈,让那些曾经趋之若鹜的投资者叫苦不迭。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依然有可能在风浪中迎难而上,而不会伤痕累累。
  其二,绝大多数投资者似乎已经意识到我在前一本书中重点强调的概念:凡是能真正创造超额利润的股票投资,不仅需要投资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水平,还需要平常人所没有的空闲时间。因此,大多数人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求助于投资专业人士。所有成年人,无论其年龄大小,也无论贫富贵贱,都在反复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能让我真正信赖的人呢?”我发现,对于投资业务中不计其数的门类,人们对其优点和缺陷的基本认识竟然是如此的肤浅和贫乏。但恰恰就是这种背景知识,却最能帮助投资者找到自己的意中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特意在本书中增加了对“投资者与其投资业务的归宿”的分析。针对这种基本的背景知识,我提出了一个五步骤程序,我认为投资者可以应用该程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最后,我阐述了自己的最新投资观及其依据,并进一步说明投资咨询业到底应该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投资者提供更合理、更有效的投资建议。
  为此,我通过两个篇幅不长的部分,对几个让众多投资者感到困惑的投资概念进行了剖析。我认为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实现股票的最大增值,这恰恰揭示了投资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盈利。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90% 的投资者居然对此浑然不觉。
  和我的另一本书一样,本书也延续了我一贯轻松自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笔风格。在这里,我一直用第一人称和你娓娓道来,我觉得我和你(也就是我的读者),就坐在一起,推心置腹,用亲切的语言分享我的投资心得。书中大量的事例和比喻,无非是让这些原本只有少数大投资家通晓的晦涩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让它们如一汪泉水,清澈见底地展现在每一位投资者面前。
  不过尽管貌似简洁通俗,但我绝无过分简化这些概念的企图。虽然这种过分简化的写法可能会让读者感到,掌握股票投资艺术显得轻而易举,但往往会让投资者一无所获。因为他们得到的东西,太过简单而无法运用于某些现实,更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准。在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之前,有人说我已错过了“大获全胜”的所有机会,因为我探讨的是发掘成功投资所需的一切,而这一切,又恰恰是所有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公众对那本书的空前拥护,让我的顾虑荡然无存。他们让我坚信:大多数投资者最感到厌倦的,就是那些无法通过实践考验的超简化模型;而他们翘首以待的东西,却是那些虽然复杂却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投资模型。
  同样,在我前一本书中,我一直对是否能介绍我自认为最出色的理财方式存有疑惑,因为有某些思想似乎与这个时代的主流格格不入。在《怎样选择成长股》的第一版中,我曾经提到,“对于股票投资的诸多领域,依然存在着为数可观的错误思维,更有众多亦真亦假的所谓真理,被无数投资者顶礼膜拜。但……对于股利而言,这种混淆却绝非危言耸听。”今天,也就是在我发表这些观点的两年多之后,股市上就已经有了众多无可辩驳的例证,用铁一般的事实证实了这一观点。于是,仅仅在两年前还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的谬论,开始逐渐褪去原本就不应该存在的光鲜,变得黯然失色。我还清晰地意识到,本书很多观点,都与当时轻浮松散、漫不经心的思路大相径庭。当今流行的诸多时尚理念,在我看来,莫过于彻头彻尾的一派胡言、黄粱一梦,比如说美联储把“紧缩银根”政策当作抵御通货膨胀的手段,大力发展信托投资基金以及提倡国外投资的想法,不过是冰山一角,但却可以让我们略窥端倪。我只想的是,在投资这个问题上,很多让我们信以为真的教义,很多让我们从不怀疑的哲理,归根结底,只不过是一场骗局而已,而那些能火眼识真经的离经叛道者,总会因为直面真理而被厚待。这两年波涛汹涌的股市大潮中无数的事实证实了我的基本观点。如果看了我的第二本书,我敢肯定那些一味盲从潮流的人定会眉头紧锁。在本书中,我用对比的手法,把我对未来的判断以及对你的建议娓娓道来。
  菲利普·A. 费雪
  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县(San Mateo)
积分45978&理想币35130 个&彩币0 个&共享币9436 个&注册时间&
粉丝:1736
理想大二级同学
还需要 4022 积分才能升级
  在这个通胀意识浓厚的时代里,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投资者,对持有现金感到如此恐惧?为什么他们总是匆匆忙忙地买进股票,根本就不愿意花点时间去寻找真正的投资机会呢?
  为什么一些投资国外的美国企业并不像它们看起来那样具有真实的魅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根本就不必远渡重洋去剖析欧洲公司,不妨先来看看古巴。
  某些时候,重大投资因素的本质变化会影响到大部分股票。遗憾的是,在这些新力量对市场发挥作用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大多数投资者却依然一无所知,似乎根本就没有意识这些影响的重要性。一旦它们开始发挥效力,受到影响的证券将会在价格上发生剧烈变动。财富总是属于那些较早意识到这些变化的投资者,也就是说,是那些在市场因素影响个股价格之前作出行动的投资者。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20 世纪50 年代金融领域中的两大变革,回顾与剖析这些变革,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判断60 年代的资本市场。
  变革一: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管理艺术在这1/4 世纪中取得的巨大进步,这让大蓝筹公司之类的行业实体变成名副其实的投资热点。正因如此,现在人很难体会投资界在40 年代末的普遍感受,那时候,大多数投资者为了规避畸高的市场风险,把主要资金投资于债券、高等级优先股或公共事业股票。那时的企业管理方式主要是家族式管理,企业管理者也许精明强干,也许反之。按当时情况,授权绝对是一种偶然现象,企业管理层也很少会为了外部股东利益建立并保持管理上的一贯性。接班人的培养问题也只是从家族利益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管理权最终还是要传承给年轻的家族成员。而企业的领导者,则往往是不折不扣的独裁者。决策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判断。至于收集背景材料,汇集外部专业人士的智慧,创造更完备、更合理和更客观的决策基础,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假如企业能更灵活、更敏捷地处理日常事务与长期规划,强化对外部股东的责任感的话,企业要实现真正的腾飞也就指日可待了。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必定心甘情愿为股票支付高价格,公司股价自然会随之飞涨。这一点也许每个人都能理解,因此也不会令人惊讶。但真正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管理因素的巨大变化将提高股票内在价值的趋势,这会始终持续下去,直到股价最终完全反映这种趋势时为止。
  变革二: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研发,并通过研发过程获得新技术,同时,通过市场创新与产品渗透策略,最终在销售和利润上实现大幅度提升。当然,很多同样重要的发展趋势早已初见端倪。到了40 年代末,这一趋势发展到了顶峰。但直到50 年代,金融界才开始广泛认识到:一旦企业真正掌握这种能让他们受益匪浅的管理方法,该企业的投资价值将不可估量。但反过来说,这些最具潜力的公司,也正是因为50 年代发生的飞跃,才真正让它们的股票市盈率反映出企业的内在价值。
  我相信,通过研究50 年代股价的“新”(至少在当时看来是新的)因素,可以让我们得到以下两个重要启示:首先,只要先于他人认识到这些新力量,投资者就能实现盈利(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避免亏损);其次,直到这些新生力量出现一段时间之后,大多数股票的价格才开始反映出这些新生力量所带来的影响。因此,要预测某些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才被市场所感知的新力量,并不一定非要预见未来的市场基本面。相反,它只需要我们审视目前最新的市场基本面,这是因为,某些股票并不能立刻作出充分反应,或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作出反应。
积分45978&理想币35130 个&彩币0 个&共享币9436 个&注册时间&
粉丝:1736
理想大二级同学
还需要 4022 积分才能升级
股票与通货膨胀
  和此前的30 年一样,进入60 年代,通货膨胀依然是每个投资者都必须审慎面对的威胁。但随着60 年代的逐渐来临,我认为,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人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股票所有权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因此,某个股票投资组合的抛出价格可能完全不同于当前市价。认识到这种关系,也许能帮助投资者规避未来的重大损失。
  这个问题对投资而言意义重大。我认为,在研究通货膨胀与各类股票的关系之前,探讨一下通货膨胀的基本性质也许是值得的。一旦认识到其中的真谛,我们的投资思路就不会被某些政治领导人的教条所迷惑。
  当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通货膨胀的含义。尽管这个术语有很多复杂的定义,但从投资角度看,把通货膨胀复杂化,既没有必要,也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就实务角度而言,通货膨胀不过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过程(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有可能暂时偏离这一过程)。这种状态明显不同于美国历史中的常见现象:美元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贬值之后,开始步入同样漫长的另一个过程——所有商品的价格趋于下跌,而美元价值则相应上涨(即通货紧缩)。
  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需要理解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认识通货膨胀的如下特征:只要绝大多数美国人对政府责任与义务的现有观点不发生改变,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削减政府财政支出和平衡预算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假如削减政府支出并没有导致整体经济出现螺旋型下跌(这也是最理想的情况),那么,这些措施不仅会非常有效地降低通货膨胀率,甚至可以让通货膨胀率在一段时间内下降为零。可是,在当今美国政客们的任何言论本身都将产生一种对通货膨胀的永久性遏制机制。然而,这种或言论不过是一种毫无实效的空谈而已。
  为什么未来的通货膨胀注定不可避免呢?这是因为,在我们业已建立的这个经济体系中,通货膨胀的种子绽放于繁荣期,萌芽在衰退期。在美国的联邦收入中,约80% 来自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因为企业和个人收入与经济状况高度相关,只要经济稍有衰退,联邦收入就会急转直下。
  但要注意的是,财政收入在经济形势恶化之时并不一定会下降。当经济形势的恶化导致联邦收入降至最低点时,只要启动失业保险和农业豁免税等法案,就可以强制性地大幅提高政府支出。此外,政府在恶性经济萧条期进行专项支付,早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性法案,当然,这肯定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也是其中影响最小的一个部分。只要看一下议会在1958 年经济出现温和性衰退时采取的措施,这一切就不言自明了。所有提案的目的,无非是通过最直接简洁的方式,以牺牲国民财富来换取经济的复苏。政府的经济措施,从大幅削减个人和企业所得税(以扩大购买力),到建立专门机构向受通货膨胀影响的组织和急剧扩张的公共工程提供特殊贷款,可谓无所不包。尽管大多数提案并不能通过立法程序,不过,最值得探讨的,还是它们失败的原因。虽然任何主要党派都不会反对“为了终结衰落所必备”的计划,但共和党则主张,无论怎样,衰退很快将自行终止,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除非复苏没有发生,而且只有在“那些措施必不可少”的情况下,才有必要采取刺激通货膨胀的措施(作者的意思是,共和党认为:只有在找不到其他方法的情况下,政府才有必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即赤字财政政策。——译者注)。1958 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经济衰退如此之短暂,以至于这些政府措施几乎归于无效。但否任何一个对政治不敏感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怀疑:在这个被人为拉长的经济萧条期,当选的政客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巨额赤字财政政策吗?只可惜这只能让选民们再次体验经济衰退的痛苦。那么,是否任何人都会坚信,这种赤字政策根本就不可能有利于国家利益呢?我们有理由相信:巨额赤字与债务必将带来更严重的通货膨胀。此外,我们还能清晰地体会到价格水平的普遍上升给民众带来的不公与艰难。但和30 年代大萧条这样的灾难强加给工人和经营者的磨难与艰辛相比,这些不公与艰难是否同样会让人无法忍受呢?
  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压倒性的大众舆论都注定让我们别无选择。150 年之前,在公众观念中,政府不仅要保持经济的长期繁荣,同时,就像我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中所说的那样——还需要保证每个人的婚姻幸福。直到50 年之前,公众还依然认为,为了让每个人都能衣食无忧,政府就必须推动廉价品的生产。然而,公众意见的作用并没有什么效果。在当时依旧强劲的农业经济中,这还远不足以形成通货膨胀性的财政赤字。当然,在当时,联邦所得税尚未出现。从相对值来看,政府收入并不像今天这样,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剧烈振动。
  那么,这种情况会让我们进入何种处境呢?无论是过去或现在,政府官员与他们的子民们都认为,政府的义务就是保持经济持续繁荣。这样的大众观念很难改变。遗憾的是,当经济低谷到来之时,政府所能采用的唯一策略,就是借助于超过税收的支出,创造出足够的购买力,以此达到扭转局面的目的。可是,这又带来了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在自由的私人经济制度中,经济衰退似乎是我们接受这个体系必须付出的高昂代价。因此,只要我们依然处在这个自由经济制度下,难以预料的经济衰退就会偶尔出现。只要我们继续所谓的民主政治,让群龙无首的民意充斥于耳,通货膨胀的来临就会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专政可以遏制通货膨胀,同样,肯定还有更多的人持同样错误的观点:通货膨胀过程肯定存在某些内在的属性,促使通货膨胀不断加速。通货膨胀就如同一匹慢跑的骏马,迟早要脱缰而奔,以至于狂暴不已,令人生畏。我们经常会听到“飞驰型”(galloping )通货膨胀和“奔腾型”(runaway )通货膨胀,这两个术语就来自这个比喻。有些人坚信,通货膨胀加速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依据在于:当价格开始上涨的时候,富于远见的人总能预见到经济现状中蕴涵的通胀前景。于是,在价格还没有涨得过高之前,他们就开始买入各种必需品。进而,这些“恐慌型”需求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些商品的价格,价格的日趋攀高,又促使通货膨胀率不断提高。同时,不断加速上涨的价格又必然会提醒别人:通货膨胀就在眼前。当这些人也预期到未来需求的时候,螺旋式的通货膨胀便获得越来越强大的推动力。消费者开始超前购买物品,商家开始囤积居奇,以至于存货数量远远超过正常水平,实际上,投机家们所做的,不过是利用这个全员推动的通胀风暴赚点快钱。
  奇怪的是,尽管不乏诸多反证,但还是有很多厌恶通胀的人在杞人忧天,他们宣称,今日温和的通胀必将挣脱一切枷锁,演化为恶性通胀,这完全是在误导投资者。虽然这些人仅仅是在预想这种可能出现的趋势,但他们的观点却是错误的。遗憾的是,他们又总能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这种认可对投资者而言,意义重大,我们将在下文探讨这个问题。但我们首先要搞明白,为什么说这一观点不符合现实呢?多年以来,通货膨胀日趋加剧的观点已经得到商业界的普遍认同。在理性的商业世界里,没有人会在经济稳定期囤积存货。相反,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地降低库存,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也不乏例证:持有存货会增加成本,并最终导致社会总体价格水平进一步上涨,因此,增加存货没有任何益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我们还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些成本。首先,超额存货占用的资金可以赚取利息。如果手头没有可用资金,而多余存货又是通过借款购入的,那么,存货成本就更高了。其次,我们还要考虑保管存货的成本。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要加上防火、防盗及其他损失的保险费用。再次,不论在一年中的何时持有这些存货,只要地税机关收税,存货就会增大地方财产税的成本。最后一点,某些特定商品还存在随时间而出现的物理性损坏。另一种情况是,由于风格或技术上的变化导致存货过时,从而降低这些存货的市场价值。
  因此,纵观“二战”以来美国出现的数次通货膨胀,以囤积存货来抵御通货膨胀的做法,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成为趋势。之所以会偶尔出现这种提前采购的现象,只是出于人们对物资短缺的担心(比如朝鲜战争初期出现过这种情况),或是由于对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的担心,而绝不是因为对通货膨胀本身的顾虑。在某些情况下,即使适度提高某种商品未来价格的消息已经公之于众,也不会立即诱发超前采购的现象。这是因为与负担存货的成本相比,价格上涨的幅度并不大。
积分45978&理想币35130 个&彩币0 个&共享币9436 个&注册时间&
粉丝:1736
理想大二级同学
还需要 4022 积分才能升级
  在股市中,机构投资基本源于以下5 个主要渠道。它们分别是:
  ◆养老和分红基金(pension and profit-sharing funds);
  ◆以个人为受益人的信托基金,其中主要以大型银行的信托部为代表;
  ◆信托投资(investment trust);
  ◆保险公司;
  ◆教育及慈善机构,包括资金雄厚的大学进行的大规模交易(sizable transactions)。
  60 年代,尽管这些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影响绝不亚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通货膨胀,但它却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当投资者日渐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新兴力量的重要性时,他们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力量,当然,更重要的在于,避免这种影响带来的破坏性。
  简单回顾一下金融史,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在30 年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股价持续走低。大家都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两点:首先,总体经济始终低水平运行;其次,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对罗斯福政府即将采取的政策感到忧心忡忡。但除此之外,抑制股价上涨的,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这就是美国税法为市场建立起来的金融运行规则。
  在30 年代,无论是州所得税还是联邦所得税,虽然它们不像今天这么高,但如果按此前标准衡量,还是具有非常高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富有股东在去世时,都需要变现很大一部分股票来支付必要的税款。只有在高额所得税严重削弱富人的储蓄能力时,才会出现这种动用原有储蓄的情况(或者说,迫使投资者出售原本会始终持有的股票)。而这个富人阶层恰恰又是最主要的股票投资者。换句话说,在这10 年里,股价始终处于下跌趋势。尽管有些人想购买股票,但和新发行股票以及因财产变现而源源不断形成的大量股票供给相比,它们的新增储蓄却根本无力提供充足的资金。
  “二战”后,一股新的巨大力量彻底扭转了这种供需失衡。这就是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当然,机构投资行为并非起源于这一时期。多年以来,私人及银行托管、保险公司以及学校和慈善机构一直持有大量股票。此外,尽管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大量信托投资基金的存在,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但几种新兴力量也对股市的某些领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先出现的,就是公众对股票具有投资保值的认可度直线上升。这就导致专业托管人以及教育和慈善性机构投资于股票的资产总额显著增长。与此同时,这又进一步推动了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发展,并且为股票的开放式信托投资实现实质性增长,以及股票的养老金和利润共享基金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从财务角度上说,这些养老和分红基金的稳定增长,最有意义的一个方面在于,它们将为股票投资提供一个全新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储蓄来源。正常情况下最不易成为股票投资者的工厂工人,还有低收入的办公室职员,也会把口袋里的资金慷慨大方地扔进股市。同样,越来越多的信托投资销售人员,也意识到这部分人群能给他们带来的利润。而在以前,这些人几乎从来就没想过,要把自己的储蓄变成股票。因此,这个一直习惯于把储蓄变成其他类型资产的群体,又进一步增加了对股票的需求。
  简而言之,在整个50 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构投资已日渐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它大大抵消了战前高额财产税和收入所得税对股价的抑制作用。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那样,与个人投资者同等金额的投资相比,这些机构投资者的买进行为对股价的作用更为显著。这是因为,即使大多数新买进的股票未能形成永久性投资,但至少会成为长期性投资(尽管投资可能会在不同股票之间出现转换)。机构投资不太可能像个人投资那样,出现频繁转手的现象。于是,股票的供给总量不断减少。只有投资者对股票之间内在价值的基本观念出现明显变化时,才可能导致这种股票中的绝大部分回流市场。这种基本观念上的变化往往极为缓慢(并且在股票有目前这样的较高价格时),因此,只有在若干年后,基本条件的变化才会导致投资者对该股票的总体认识发生改变。
  没有人能确切知道,随着50 年代的逐渐推进,怎样来定量测算这些机构投资者到底会买进多少股票。当然毫无疑问的是,通过随机收集的几个数字,就足以显示出这种力量的巨大作用。恒康人寿保险公司(John Hancock Life Insurance Company)总裁拜伦·埃利奥特(Byron K. Elliott )在洛杉矶的一次讲话中预测,到1960 年年底,私人养老基金总额将比1940 年增加20% ,达到480 亿美元。同年7 月,麻省理工学院工业管理专业的金融学助教维克托·安德鲁斯(Victor L. Andrews)在美国劳工部出版的《劳工评论月刊》(Monthly Labor Review )上著文指出,养老金计划信托基金持有的股票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从1951 年的12% 增加到1958 年的27% 。同月,《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刊登的报道也谈到,美国银行家协会通过科学抽样,进行了一次“比以往更为可靠”的全国性调查,该次调查认为,在美国银行以个人信托账户持有的全部资产中,有大约306.64 亿美元,或者说是61.7% 的资金被投资于股票。1959 年11 月,波士顿基金(Boston Fund,位于美国波士顿的一家共同基金管理公司。——译者注)的调查指出,1959 年6 月30 日,68 家学校和大学持有的股票总额达到约39.12 亿美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56.6% ,而之前的这个数字还只有51.7% 。尽管从传统意义说,人寿保险公司在股票投资者中一直不被人重视,但它们现在似乎也开始涉足这一潮流。最近,大型人寿保险公司——公平人寿保险公司(Equitable Life )总裁詹姆斯·奥茨(James F. Oates )指出,尽管该公司的股票投资在目前96 亿美元投资组合中占有的比例相对较小,但公司计划在未来10 内,以每年递增4 000 万美元的幅度增持股票。近期,《华尔街日报》又陆续载文,介绍了人寿保险公司增持股票的趋势对股市的潜在影响,这些调查表明,在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的全部资产中,只有不到0.4% 的资产为股票,而美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Metropolitan )的这一数字还不到0.2%,英国保诚集团(Prudential )不到2.3% ,纽约人寿保险公司(New York Life )为3.1% ,恒康人寿保险公司为5% 。
  与此类似的是,据国家投资公司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vestment Companies )估计,1959 年,投资者买进共同基金达到23 亿美元,而1958 年却只有16 亿美元。该协会还指出,考虑到1958 年和1959 年的共同基金分别赎回5.11 亿美元和7.8 亿美元,因此,1958 年和1959 年形成新投资的现金来源还要分别增加11 亿美元和18 亿美元。按照这些估计,信托投资基金似乎可以从市场中吸收市值超过10 亿美元的股票,并把这部分股票放到自己的投资组合中。
  纽约证券交易所最近进行的研究,或许也可以说明这些趋势。该项研究显示,到1959 年底,机构投资者买进的上市公司股票达到510 亿美元,占股票总市值的16.6% 。而按10 年前的研究,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只有95 亿美元,占总市值的12.4% 。
风班辛苦了~~~
积分45978&理想币35130 个&彩币0 个&共享币9436 个&注册时间&
理想论坛荣誉班长(菠菜二段)
风班辛苦了~~~
积分157504&理想币99008 个&彩币1128 个&共享币33933 个&注册时间&
粉丝:1736
理想大二级同学
还需要 4022 积分才能升级
  1957 年之前,大多数美国人还自以为是地对自己经济霸主的地位感到洋洋自得。此时,在低成本劳动力生产出的欧洲产品(偶尔也包括日本产品)的大肆屠杀之下,美国的汽车、机器设备以及众多其他家用产品都已开始走下坡路。遗憾的是,这种情况的长期影响却没有引起大多数美国人的警觉。
  突如其来的是,公众情绪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无论是诺克斯堡(Fort Knox ,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地)大量黄金的外流,还是外国低价汽车在美销售额的稳定增长,都促成了这种认识上的巨变。在此之前,很多人只知道,其他一些国家的单位小时工资率仅相当于美国的1/10 ~1/4 。但他们依然心安理得地认为,那些国家根本就没有任何技术力量,美国的专有技术完全能弥补人工成本上的劣势。可人们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似乎却视而不见:外国人的智商水平绝对不比美国人低。凭借美国出口的专有技术和设备(购买它们的资金往往也来自于美国政府的资助),聪明的外国人在效率上与美国人越来越接近。
  在50 年代即将过去之时,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日渐明显。至少在眼下,美国人还没有找到任何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即将到来的60 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敏锐的美国投资者必须要做好准备应对这样一种两难困境:怎样管理投资,才不会因被投资企业直接受低成本进口商品的影响,或是主要客户逐渐流失这样的原因,而让自己的投资受连累呢?
  目前,我们可以通过两种相互独立的途径来给投资者带来期望中的安全投资。第一个途径显然就是直接投资于这些外国公司。这种做法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在某些时候,很多匆忙买入“欧洲共同市场”(European Common Market )或其他地区主要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常常会出人意料地发现,他们的处境不仅未见好转,反而进一步陷入困境。对任何一种成功的股票投资,最根本的核心,就是了解自己在做什么。与规模类似的本地企业相比,对于总部所在地与运营地在空间距离上明显超过一般美国企业的外国公司,投资者更难以对它们进行调查。与此同时,让这个问题雪上加霜的,不仅有英国及其他国家的公司所面对的语言障碍,而且他们的很多客户和投资信息提供者,也都在国外。
  更重要的是,外国公司诞生和成长于完全不同的投资环境。从传统上说,他们在基本信息上的自由度也远不如美国企业。有些国家的会计制度甚至和美国相去甚远。最后一点,很多外国股票在市场上的流动性低于美国本土股票。因此,少量的股票买卖,就有可能给价格带来巨大影响,这与美国投资者熟悉的情况迥然不同。
  但这些并不是说,买进国外公司的股票就只会招致失败。而是说,对大多数美国人而言,与成功的国内投资相比,通过投资外国公司的股票而实现盈利要困难得多。它还告诉我们,60 年代伊始,美国金融界过去对大多数外国投资那种不加分辨、义无反顾的激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明显消褪。即使外汇征税或政治性的财产充公等特殊问题不会进一步影响投资安全性,国外股票的吸引力仍然会显著下降。
  投资者可以采用的第二条途径也不难理解。这就是买入并持有投资于国外企业的美国公司(并且正在增持国外投资)股票。这些外国公司不仅拥有低成本劳动力,而且还拥有美国的先进管理模式,两者结合,就能创造出其他美国企业无法企及的投资收益率。在某些条件下,这些美国企业可以完全按国外竞争者的出口价格,在美国市场上销售其全部或部分产品,这样,他们就可以和国外进口产品一争高下了。
  也许有人会说,古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实际上即便是同一地区,联合水果公司(United Fruit Company )也很难对长期投资者有产生吸引力。但古巴难道真是一个特例吗?或者说,它代表了世界其他诸多地区有可能发生、并且是必将发生的故事吗?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到,古巴模式很容易在其他地区被反复重演呢?
  下面,让我来为你作简单的分析吧。
  首先,在一个大家庭里,有钱人总是难免要受到其他人的嫉妒和反感。对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美国是一块充斥着富人的土地。我们的电影和旅游者,更是把这种印象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猜测,超过90% 的美国旅游者的言行还是有利于树立美国良好形象的。但任何一个到过国外的人,都难免会出现某种不端之举,比如说他们对所在地区的人文风俗随意指责,有的还说出从其他美国人身上学来的满口污言秽语。遗憾的是,即使有50 个美国人能在国外做到言行得体,也无法弥补这样一个行为不端的美国人给美国的国际形象所造成的损失。毫无疑问,我们的大多数旅游者让美国人被世界大多数地方的人嗤之以鼻。
  更糟糕的是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外国投资者,尤其是投资于美国的公司,自然就成了本国政客用来扩大这种影响力的手段。为什么在古巴所发生的一切,总是在其他地方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呢?
  就算这种情况不可避免,但为什么情况总是一次比一次更严重呢?我们不难发现背后的原因。首先,随着50 年代即将结束,在国外低成本劳动力的刺激下,美国在国外投资建厂、开设分支机构的数量也达到了顶峰。这不仅造就了所在国畸形的繁荣,也加剧了不同国家为追逐这场淘金大潮而展开的竞争。只要能越来越繁荣,获得越来越多的新建设合同或是其他收益,外国人自然就能享受到当地人的礼遇。但当停止资金输入、经营利润开始回流的时候,人们的态度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在谈论美国与佛朗哥就西班牙军事基地进行的谈判时,欧洲评论家们的讽刺,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在有美国资金输入的西欧地区,反美情绪一直在升温,在某些地区甚至已经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但在西班牙,尽管目前尚无美国投资——但肯定已经为期不远,美国人受到的欢迎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至于说未来更有可能重复古巴的经历,还有另一个原因:这种做法在经济萧条时期比繁荣时期更具必要性。如果古巴不这么贫困的话,卡斯特罗也许不太可能会这么做。在当今的很多国家,当权者都在迫不及待地争取美国人投资建厂,这就为美国投资者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难道不是在提醒我们,对那些在经济萧条到来时会大声斥责这些政策的反对派政客,应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吗?
  因此,投资于拥有大批国外股份的企业,也许并不像眼前的收益指标那样显示得那么诱人。在国外拥有大量工厂设施的企业,或许可以在几年内创造出令人羡慕的业绩。但如果把这些来自国外的收益按国内收益对应的高股价转换成资本,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大量的利润以及某些更重要的资产,很可能会在转瞬之间灰飞烟灭。当然,不同国家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某些地区,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严重问题。
  因此,如果这些国外分支机构无法为投资者找到能在60 年代规避国外竞争的出路,那么,是否还有其他什么安全的途径呢?我相信,肯定是有的。在某些技术日新月异的领域里,获得并维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就是美国企业对抗国外低成本竞争对手的最有力的保证。持有这些股份的投资者,不仅不必担心国外低成本劳动力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威胁,反而有可能在不需承担外国高风险投资的前提下实现收益。
  为什么这么说呢?既然外国的研发成本低,那他们为什么不能马上成为技术领先者呢?答案肯定不在于美国比外国拥有更多有天赋的人才。实际上,这是因为某些技术过于复杂,而且很多技术拥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方向,这让一些美国公司在某些技术性非常强的领域内,积累起无法动摇的优势,而其他外国公司则在完全不同的领域,也积累了同样稳定的领先优势。因此,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找到一个保持领先优势的技术团队。换句话说,有些公司在各自领域(或是其中的某些重要部分)似乎拥有不可比拟的技能优势,因此,竞争的目标,无非是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创新。明天,当他们实现了既定目标之后,又会想方设法再向前迈进一步。如果一个企业能做到这点,它就应该像对待国内竞争一样,根本不必担心国外竞争。
  这样的企业同样可以分享国外工业化国家有可能在60 年代形成的优势。如果公司的产品线在技术上做到无与伦比,外国人肯定想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事实上,在外国工业刚开始腾飞之前,他们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购买欲望。但直到现在,这些潜在的外国客户还要受到当地政府配额的限制。不过,在进入60 年代之后,这将并不再是什么大问题。因此,对于这些在技术上占优势的企业,他们也许会拥有一个在几十年前不可想象的、规模庞大的海外市场。
  最后,如果企业拥有外国人无法比肩的优异产品,而且又在国外建立工厂,那么,他们就能规避以抵制国外企业为目的的税收或政府征收——而那些不幸的企业,则不会碰到这样的好事。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众人皆知,但在这里,我们还是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它的极端性体现在法西斯对大多数犹太人的屠杀,但也有一小部分犹太人却过得无忧无虑,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希特勒迫切需要的技术才能。同样,如果一个公司拥有大多数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的生产某种关键产品的专有技术,而这种产品又是其他国家迫切需要的,这就会让企业在与敌对国家政府的讨价还价中占有优势。如果说希特勒这个例子似乎有夸大其词之嫌,那么,某些石油公司在中东地区的经历也许值得一提。这些石油公司之所以能在这里落脚,并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什么约定或是默契,而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这些公司拥有自己所需要的运输和销售石油产品的营销设施。正因如此,这些公司才未受到冷落。在一个民族主义盛行的国度里,了解如何生产这个国家最需要的产品,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所有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从投资者的角度看,防范60 年代国外竞争的秘诀,与寻找优秀投资所依据的规则,并无二致:它不在于是否存在国外竞争。在寻找优秀的投资目标时,如果投资者完全依赖自己是否拥有出众的管理与出类拔萃的技术,并在国外竞争形成真正威胁之前证明自己的投资价值,那么,他根本就不必顾虑60 年代的国外低劳动力成本。只有那些产品易于被外国企业复制的平庸企业,才有可能陷入危机。
  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狭义的视角或是以个别投资者借以盈利、避免亏损的方式,来看待国外竞争这个问题。但如果从广义上看,又将如何呢?低收入的外国工人生产的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大量出口,是否会让所有美国企业在竞争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呢?
  我认为,在了解哪类人将成为一国总统,以及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如何之前,我们很难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如果国内工资水平的增长速度低于国外的话,并假设额外雇工(featherbedding,指人为地增加雇员人数的规章制度或做法。——译者注)的额外压力不会增加美国产品必须承担的成本压力,那么,美国企业完全有能力解决工资歧视和成本补偿问题。
  额外雇工问题,更确切地说就是维持非必要岗位而采取的措施,并不是一个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可能会认为,额外雇工是令人无法容忍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但工人却坚定不移地拥护这些政策,除非所有受到影响的工人都确信,在他们的工作被效率更高的设备代替时,能在同一社区找到收入相当的工作。随着无数新兴行业的不断创新,老行业也能以更少的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因此只有给予被取代工人足够的关注,并保证他们能找到收入与原先相当(甚至更高)的工作,就不会出现什么危机。我想,只要政府能在60 年代直面额外雇工这个问题,而且又有不错的运气时,大多数美国行业都能恢复到他们原来在国内市场上享有的地位,并继续保持相对于国外的现有工资差距。如果未出现这种情况,而且美国工资成本的上涨速度又继续超过其他国家,必将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和经济衰退。但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要预测未来为时尚早。太多的结果取决于这位未知总统是否会让一个国家陷入原本可以避免的经济危机,或是能否通过个人影响和魅力让所有群体各司其职,而又不必牺牲现有的高生活标准,让美国产品在和这些气势汹汹的低劳动力成本国家竞争时,依然雄风不减当年。为此,企业和工会的领导人就应该携手合作。但迄今为止,我们尚未看到这样的迹象。假如有一天,企业的领导人完全来自政府,此时,一切就只能取决于政府的领导者及其行为方式。因此,要想在今天就对这些问题作出明智的判断,恐怕还为时过早。
积分45978&理想币35130 个&彩币0 个&共享币9436 个&注册时间&
粉丝:1736
理想大二级同学
还需要 4022 积分才能升级
  严格来说,60 年代的人口猛增和未来的投资问题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我认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和我们此前讨论过的因素相比,人口都不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力量。但很多媒体却在大肆渲染这个问题,而且它又和“黄金60 年代”(golden sixties )这个概念紧密相关,因此,即使是从预测未来的角度看,我认为这个问题也是值得讨论的。
  有些人一直在宣扬,人口是未来经济实现实质性增长的保证,这样的说法确实让人欣喜愉悦,但未免有些浅薄,事实上,这种观点所依据的论据非常简单。他们所说的,就是始于“二战”时期的出生率快速增长。除了个别停顿期之后,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今。但到现在为止,这次人口激增还基本上表现为婴儿和学龄儿童的增加,直到近期才延伸到青少年。但这个群体的需求能力却相对较为简单。随着人口增长延续到20 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对汽车及相关商品、高档服装以及年轻人渴望得到的其他各种经济需要,也开始出现增长。反过来,这又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化与成员数量的增加,进而形成更大的经济需求,如对住宅、家庭用品和家具等日常商品需求的日渐增加。由于出生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婴儿和儿童群体的需求也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因此,相关商品的需求造就出一种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经济局面。
  但评论家们对此却众说纷纭。他们认为,人口增长并不能带来经济繁荣。这些总体上尚处未成年阶段的群体仅仅是在花钱,而不是通过能带来足够收入的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因此,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很多家庭不得不重新安排原已入不敷出的收支预算。而对一般家庭而言,基本上只能做到收支平衡。因此,当婴幼儿和青少年带来额外的支出时,父母就只能减少自己的支出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整个家庭的收支均衡。在这种情况下,由人口需求确定的经济总量依然如故。唯一变化的是需求结构,也就是说,收入支出结构将出现进一步调整,越来越多的收入将被用于购买食品,而人均收入和生活标准也必将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来乍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