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谈2018至2019年猪价走势,利润已经有了,只是多少罢

我打算进一批铝锭,然后给厂加工成铝合金,再卖给小厂,请问这样做有利润吗,如果有那利润和费用各多少呢_百度知道
我打算进一批铝锭,然后给厂加工成铝合金,再卖给小厂,请问这样做有利润吗,如果有那利润和费用各多少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而且期货市场是保证金交易,有利于你在资金不足但铝锭市场看涨时先行买入铝期货,铝期货是标准的铝锭这想法不错,不过你应该开个公司期货帐户,在期货市场买入铝期货,这样可和你的实业对接!如果在期货市场交割期货的成本比在现货市场买入的成本低!等交割时再把资金补齐!对你的资金周转有一定帮助,你可以占据成本优势
采纳率:86%
来自团队:
有没有客源才是关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效模式,在商业与生态文明之间找寻现实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A.一级由村保洁回收分类资源化 B.二级由村保洁密闭运至分拣房 C.三级由保洁员工作间分拣细化 D.四级可回收的压缩可就地出售 E.五级不可回收密闭混土干打垒 F.六级培养土比例生态农田修复 G.七级生态农耕大棚蔬果产业链 H.八级绿色产品安全源头可追溯 I.九级农产品线上线下直供超市 J.十级回收与产品两网兼顾衔接。注:【长效持续发展可保障措施需要政府协同协调对接协议,供给侧以及商业模式上如何升级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长期从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作者最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C) 2000- http://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 商务热线:010- 传真:010-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刘文义律师 京ICP备号-7
京公网安备:752017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暨猪伪狂犬病净化研讨会
行业领导-高屋建瓴 两大院士-真知灼见 业内专家-把脉热点
本次论坛官方网站:中国农业新闻网
主办单位 特别赞助 金牌赞助 赞助
3月25日,由《中国畜牧兽医报》社主办的“何方论坛”――2017生猪产业发展暨猪伪狂犬病净化研讨会在北京举办。论坛围绕今年的生猪市场行情变化,养猪是否还能赢利,本轮“猪周期”拐点何时出现等热点话题以及如何防控严重影响养猪效益的猪病等进行了研讨,旨在为养殖户新一年的养猪决策提供参考。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石有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陈焕春等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养猪行业科研院所、大型农牧企业、动保企业、养殖场(户),以及技术服务机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主题:“何方论坛”――2017生猪产业发展暨猪伪狂犬病净化研讨会速记稿
  时间:日
  地点:西藏大厦B座10层会议室
  25日上午
  主持人:《中国畜牧兽医报社》社长刘波
  主持人:各位来宾,上午好!“何方论坛”现在开幕。
  首先,介绍一下出席本次“何方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按演讲顺序介绍: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石有龙,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处长杨红杰,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北京农学院教授任晓明,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郭万柱,甘肃农业大学博士于运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
  欢迎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
  本次论坛得到了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别赞助,得到了安徽东方帝维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六畜兴旺(北京)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金牌赞助,还得到了辽宁威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赞助支持。在此,我代表主办方向赞助本次论坛的企业和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论坛正式开幕。
  有请第一位演讲嘉宾,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先生。
  演讲主题:对生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
  各位业界同仁,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论坛。这次论坛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主办方让我到这儿讲一讲,我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今天我想讲一讲对我国生猪问题的一些思考。
  我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生猪形势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把这些思考归纳成“一个怎么看”“九个怎么办”。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整理出文字材料,这些观点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代表中国畜牧业协会,如有不对之处大家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和探讨。
  一个怎么看?是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生猪生产形势到底怎么看?
  我觉得这是目前我们业内,包括政府、社会各界都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大家回想一下,从2007年那轮生猪周期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形势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波动幅度非常大。特别是2013年、2014年那一轮周期,由于养猪业严重亏损,有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散户,退出养猪的速度非常快,一些生猪养殖企业进行了整合。再有两个月,目前这一轮周期猪价在高位运行就基本持续两年时间了。大家认真分析和回顾一下,这一轮周期生猪形势这么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值得认真地回顾和总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一轮周期对生猪产业冲击很大,特别是散户退出速度非常快,有些小企业也基本垮掉了,导致产能大幅度下降。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南方一些地区限养禁养措施不断强化,拆除和搬迁了一些猪场,这也削弱了一部分生产能力。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饲料成本大幅度下降,由于饲料原料玉米价格下降幅度非常大,养猪的成本也大幅度下降。所以这个周期才持续这么长时间,养猪效益才这么好。
  目前,养猪的许多企业、个人,都在思考或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猪价的高位运行还能维持多长时间,下一轮猪周期的到来到底在哪个时间节点上?我觉得这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个人看,综合几个因素来分析,这一轮周期可能还能维持到今年年底。但是生猪价格可能要有小幅波动,要往下走,现在大体上生猪价格可能是每斤7.5元左右,一般养猪成本好的5元多,差的6元。这样,养一头猪目前还能赚400块钱左右,四五百元。特别是价格好的时候,效益好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个新现象:生猪出栏的体重增加,都是大猪出栏。从最近一段时间平均来看,出栏的生猪大体在230斤左右,个别的还到了300斤,或者二百七八十斤,将近三百斤。所以现在我们判断生猪的生产形势不能单单看出栏量,还要看活体重:就是在同样的出栏数量下,如果体重增加了,相当于多出栏多少头。
  从现在的形势来分析,每斤七块五左右这样的生猪价格能维持多长时间?我个人判断价格在七块上下可能要波动一段时间。但今年如果不出现其他意外的情况下,有可能维持在七块钱左右。我觉得波动幅度在上下五毛钱这个水平,但这个没有充分的数据支撑,只是我直观的感觉,你要问我有多少充分的数据来支撑,我现在还说不准,但凭直觉大概是这个情况。
  这样一来,下一个周期,就是生猪价格的拐点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我个人判断这个拐点有可能出现在2018年的下半年。基于什么因素呢?就是由于近两年的生猪形势非常好,一些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扩张的速度加快了,尤其是一些饲料大企业,原来没搞生猪养殖的企业,也已进入到生猪养殖这个领域里来了。而且这些企业进来以后,一个是动作很快,不像其他的社会投资进来,饲料本身是上游产品,企业有原料,对这个行业比较熟悉,而且这样的企业进来以后一上马就是几百万头的项目。最近我听说,正邦的长远规划可能扩张到六七千万头,温氏几千万头,包括大北农这些企业都是上千万头、几千万头的规划,而且他们现在的扩张速度也在加快。一些饲料大企业,比如双胞胎,过去主要搞猪饲料,养殖很少,去年开始着手在东北的佳木斯一带搞养猪,一上马就是几十万头。原来搞水产饲料的海大、通威也进入到生猪养殖这个环节里来了。这些企业扩张的想法是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的,下半年开始着手实施,现在基本都拿到地了。今年是他们的集中开工建设期,我估计2018年这部分产能就要集中释放出来,随着这部分产能的集中释放,下一轮猪周期的拐点也许就出现了。
  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分析和看法,不一定对。这是我今天要讲的“一个怎么看”。
  下面讲讲“九个怎么办”。这几个怎么办,有的我要说得稍微拓展一点,有的可能稍微点点题,因为时间关系。
  第一个怎么办,是生猪产能对我国生猪生产形势的影响越来越大怎么办?
  回顾这几轮猪周期,除了其他一些因素以外,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产能出现了变化,养猪形势好,养猪形势差,根本的因素就是产能发生了变化。生猪生产形势不好时价格下跌甚至亏损,就是产能过剩的集中体现。这两年形势好,则是因为产能下降了,所以这个产能因素的影响对我国生猪生产形势包括企业效益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了,为什么?供求关系是影响因素之一。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主要的,疫病影响是因素之一,但也不是主要的,突发事件的影响有影响,但那是暂时的,也不是根本的,我觉得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产能问题。所以,我最担心的就是,下一轮猪周期的出现还是因为产能过剩导致。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已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势头,有这样的苗头。这个产能问题可能是影响我国生猪生产形势一个长期的问题,我觉得大家都看到了这个问题,也都觉得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我觉得一时还没有好的办法。因为大家现在都有这样的冲动,一看效益好了,都想扩群,尽管也都预计到未来可能要出现问题,但还是控制不住冲动,所以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中国畜牧业协会下一步准备找一些大企业进行研讨,开座谈会,首先在这个问题上要取得共识,取得什么样的共识?就是我们行业内包括政府,大家能够科学地认定一下,把我们的基础产能确定在什么水平上是科学合理的。首先要确定一个基本产能,比如说能繁母猪是不是适当控制在4000万头以下,大家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一致了,回过头来共同想办法,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控制这个产能,这个需要企业自律,政府更要调控。我们中国畜牧业协会今年要着手搭建这样一个信息平台,想办法把目前能繁母猪的数量搞准。目前的数字是多种渠道出的,但是我觉得都不大准。怎么能够把这个数搞得相对准确,八九不离十。在这个数基本搞准的基础上,看看采取什么措施,包括从国外引种,源头上能不能适当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这是一个战略性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我觉得产能问题非常大。
  第二个怎么办,是环保约束越来越严怎么办?
  现在生猪生产由于规模化发展速度非常快,再加上大家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政府也不断加大力度,从法规、制度、政策层面都在进一步收紧,对环保管控越来越严了。这个大家能够感受到,上周我看电视新闻,报道浙江召开全省会议,部署围剿劣五类水战役,相当于誓师大会一样,实际上就是对生猪养殖要控制,甚至有些企业要搬迁、要拆迁。另外从中央层面,去年组织了若干个高级别的环保督查组到下面去督查环保,我们的养殖业,生猪养殖业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督导的方面。环保约束越来越严,无可厚非,是必要的,正确的,但这个问题到底怎么去解决?我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把几个方面都要兼顾到,第一个是企业,政府,包括农民个人,几个方面都要兼顾到。第一,从企业自身来讲,必须要加大环保粪污处理的投入,提高粪污处理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企业必须要做的。第二,希望政府不仅要管得严,而且要管得好。政府必须有一个态度,要把粪污处理这件事作为像城市的污水和垃圾那样来对待,你说城市的污水垃圾有哪些政策?我们粪污处理要借鉴那些扶持政策,光管不行,政府必须加大投入。第三,粪污是污染源,也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如果这个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光治是治不了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把经过治理的粪污这种资源有效地利用,才是最根本的出路。为此,必须调动农民使用经过处理的有机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那怎么能够让农民做到这一点呢?目前我觉得这个层面很多人还没有关注,我觉得这实际上是最重要的方面,要想办法让农民把经过处理的粪污这种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法律、制度和政策三个层面来解决问题。法律必须要修改《土地法》,什么意思呢?现在《土地法》中对耕地有章有节,只对它的利用阐述得很清楚,但是怎么保护,怎么提高耕地质量这方面,我觉得没有硬性的约束。包括现在的《土地承包条例》。所以从法律法规制度方面要进行完善。怎么去完善呢?就是现在耕地是集体所有权,承包使用权归农民,但是从道理上讲,你既然有承包使用权,也有责任和义务把耕地的质量保护和维护好。这就相当于我这个车租给你了,最后还回来质量出问题了,给我弄坏了,这是不行的,我觉得这方面还缺乏制度上的约束。所以下一步在《土地法》当中,包括《土地承包条例》当中把这些内容要加进去。回过头来,对农民承包的土地要进行有机质的检测,比如说现在检测你的土地有机质是1,五年以后再检测一次,如果你提高到1.1了,我给你奖励,如果你降到0.9了,我要处罚你。如果有这种制度的强制性约束,会让农民想办法使用有机肥,这样,经过处理的粪污,就有了出路了。而农民得到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农作物品质,这能获得收益;再有,政府要出台政策,如果土壤有机质提高了,我给你奖励,要让施用有机肥成为农民的一个长期投资,是有回报的。只有如此,才能让农民有主动性、积极性。还有一个,政策的扶持要扶在点上。比如,现在政府拿钱搞试点,治理畜禽粪污,但是这个钱花在什么地方值得研究?现在大多是对某些企业的粪污处理设施给予补贴,这个给一部分是可以的,但更重要的,我觉得应该补在运输和使用环节上。现在的粪污处理方式,一个是企业建设施处理,一个是自然消纳,再就是集中搞沼气、搞发电,特别是将来大型沼气池的沼渣、沼液怎么提取、怎么运输、怎么喷洒,这需要有专业设备,需要有专门的专业户来干这件事。所以政府应该将钱补在运输设备上,包括一开始搞试点的时候,给农民往地里喷洒点儿,不仅不要钱,还给他点钱,给他点儿甜头,这些环节都需要钱。总之,这个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必须要系统地考虑。
  第三个怎么办,是养殖用地越来越紧怎么办?
  现在看,由于规模化养殖速度的不断加快,规模化养殖所需要的土地越来越紧张。这个问题前些年可能表现得还不是那么充分,近些年来已经显现了,特别是日以后会更加突出,为什么?一是整个土地利用的调整规划基本到位了。二是农村的承包地确权颁证也快完了。由此导致规模养殖的用地会越来越紧张。怎么办?一是从你原来占的那些地中想办法,再科学地利用。二是想办法从其他途径来解决。这两年有些企业向北方进军,就是在摆子,像下围棋一样,这个子摆完以后就不好办了。
  第四个怎么办,是疫病防控越来越难怎么办?
  现在看,由于我们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甚至我们的养殖密度已经达到了临界点,所以现在有好多畜禽疫病是养出来的,就是因为我们的设施、密度和规模不是那么科学。再加上这些年来,病毒变异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所以应该讲疫病防控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好在近些年我们的疫病防控做得还不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在疫病方面提出防治,一边防一边治,实际上着眼点和落脚点都放在治上,实际也没治好,好多病是治不了的。近十多年来我们的提法也好,包括着眼点也好,都发生了转变,现在强调的是防控,就是预防为主,先预防,如果发生疫情了要控制,控制蔓延。我觉得目前我们基本的做法和国外还是不太一样,但是跟过去相比已发生了重大转变,必须要预防。但是预防也存在着问题,就是病毒变异的速度非常快,疫苗研制的速度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甚至是严重滞后的,由此造成疫病防控的难度确实越来越大了。这个到底怎么办?有没有可能病还没出现我就先把疫苗搞出来,这个不可能。但是我觉得对病毒演变的情况,要有一个提前量。在座的各位大都是搞生物制品和药品的,目前,我们在疫苗方面还是比较混乱的,需要尽快规范。
  第五个怎么办,是养殖人才越来越缺怎么办?
  现在看,我们的企业也好,我们个人也好,从资金方面投入应该有很多企业是没问题的,它的发展速度主要受制于养殖人才短缺,不仅是一线的饲养人员,就是喂猪养鸡的工人少,更重要的是懂技术、会管理、有经验的场长极为短缺。应该讲,如果从这方面来看,我们现在生猪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已超出了我们现在这些人才的能力范围,所以目前的状况是,企业之间如果要搞个新的场,就得到处去挖人,相互之间挖。可以说,现在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养殖场场长、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这个问题到底怎么去解决?从目前的情况看,互相挖,我觉得也属于正常,人才相互流动嘛。同时,企业要加快培养自己的人才。在这方面,企业能不能联合,大家共同出资搞一些职业学院,从院校当中学畜牧的、学兽医的毕业生中选出一部分人到这样的学院再干一到两年,把他们培养成职业场长,作为后备场长的人才库。企业从人才库中引入这些人以后,可从饲养员干起,让他快速提升,逐渐做场长,我想这是人才培养必须有的长远战略。
  第六个怎么办,是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怎么办?
  现在,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越来越高,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要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就要从源头上,从原料到饲料到其他投入品,全过程的来进行管理。同时,要科学地普及畜产品的科普知识,要加快普及,因为现在好多消费者对畜产品,对这个猪、这个鸡是怎么养的不知道,一出现突发事件他就盲从、跟风,可能就影响我们畜产品的消费,所以要科学地普及科普知识,让大家能够了解或者认同我们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是有保证的,是可以放心的。再就是如何来引导消费,在这方面要随时监测或者关注舆情舆论的变化,能够及时应对。
  第七个怎么办,是进口冲击越来越猛怎么办?
  随着我们和一些国家双边政府间贸易协定的签订,从猪肉进口这块,从量上来讲增加是趋势,但从整体看,虽然从国外进口的猪肉量占的比重不大,但是它所造成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可以这样讲,进口1万吨猪肉,它在市场上所造成的冲击力可能是10万吨的冲击力,甚至还要大,因为它有一个放大效应,所以对市场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必须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产品随时都可能受到国外进口产品的冲击。减缓这个冲击的办法,无非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想办法和国外的产品竞争。从目前来看,国外进口产品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当然了,从宏观上,政府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第八个怎么办,是消费增长越来越缓怎么办?
  从目前来看,目前猪肉的消费,虽然量在增加,但增长的幅度却非常缓慢。同时,猪肉在肉类消费当中的比重是要逐步下降的。因为现在肉的消费多样化了。我个人看,现在猪肉的消费主力应该是上世纪四十、五十、六十年代的人,这是消费的主体,而80后、90后甚至是00后这些新生代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猪肉怎么做,很多人不会,他会吃,但不会做。受此影响,今后家庭消费这一块可能是一个下降的趋势。我觉得这种社会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我们要根据未来消费趋势的变化,调整和控制我们生猪的产能。
  最后一个怎么办,是养猪产业当中资金链条越来越细怎么办?
  现在看,无论大企业、小企业,产业链都在不断拉长,将来如果遇到市场情况不好的时候,出现问题的时候,有可能有些企业就出现资金断裂,链条断裂了。链条一旦断裂,不管你是多大的企业,你也要垮掉的。特别是现在,对我们畜牧业的贷款有不断收紧的趋势。加之我们养殖业还有个最大特点,就是可抵押物非常少,所以你的资金会越来越紧张,你要运作不好、管理不好,资金链条可能就会出问题,所以这也需要关注。
  总之,生猪产业现在正处在剧烈变动时期,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今天在这里我说了“一个怎么看”“九个怎么办”,把问题抛给大家,请大家共同思考探讨。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一个怎么看”“九个怎么办”,可谓是字字珠玑,感谢李会长高屋建瓴的演讲。我记得2014年4月份我陪在座的一位演讲嘉宾去重庆,这位嘉宾对当时的猪价进行了精准地分析预测,他说,如果我讲错了,以后我再也不来重庆了。几年过去了,据我了解,他每年都去重庆。下面有请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石有龙先生。
  讲演主题:2017年我国猪业发展趋势与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石有龙: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企业家,大家好!
  今天一看这个阵势,我们这个论坛可以称得上是高峰论坛,第一,授课老师来的大家多,两位院士、多位知名教授,刚刚演讲的李先生是我上一任领导,经济大家,也是畜牧大家。第二,听课的层次高,基本是大企业家。第三,话题重要,生猪。我过去老讲,在中国讲生猪保证有前途,从事生猪产业保证前途无量。因为中国养了全世界一半的猪,我们的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的64%,所以生猪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
  今天我讲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生产形势,大家看,(PPT演示)这是价格, 2006年的。2006年以前,我们的成本跟美国现在的成本差不多,所以他们的猪肉进不来。但2008年以后发生了大的变化,问题出在玉米和豆粕上,是它把我们的成本抬高的。美国去年生猪价格一公斤是1.1美金,我们是19块钱,是美国生猪收购价的3倍。
  (PPT演示)这张图下面的是生猪收购价,中间的是猪肉价,上面的是仔猪价。大家看,生猪收购价是2015年3月份的第二周触底的,然后从4月份开始涨,并一直维持到现在,持续了差不多两年,最高价出现在2016年5月份,每公斤达到20.45元,这个是历史上最高的,2016年全年有两个月价格超过了20元,分别是5月份、6月份,7月份价格就开始下来了。
  接着请大家看仔猪(PPT演示),养种猪也赚钱了。过去老讲斤猪斤肉,当仔猪的价格和猪肉价格一样的时候,养仔猪的收成比较好。但是2008年以后,我们大部分时间的仔猪价格是远远高于猪肉的,现在你看看养母猪的,我去哈尔滨看了一家养种猪的,家里有四五辆豪车,比房地产商都牛气。这两年,大家尤其感觉明显,猪粮比接近10,九点几,出栏一头猪就赚600块钱。
  我们畜牧总站是从1993年开始做价格监测的,那个时候生猪价格波动基本是三年一周期,到了2012年散户退出多,大户进来,价格一年一变化,现在限养禁养,价格一年有几次变化,都是惊心动魄的。由于价格好,这两年养猪的都大赚钱,现在降到每公斤16.29元,这周是16.29元,他还是大赚钱。因为现在养猪6块钱成本足够了,所以8块钱能不赚吗?这是从这个图上反映出的情况。但是最近,毛猪价格是往下走的趋势。
  (PPT演示)这是玉米价格,大家看了更应该高兴了,我们要的就是往低走。过去我们的玉米价格跟美国差不多,现在每斤就九毛钱左右,最贵的时候一块二三。我刚刚说成本为什么高?就是它给推上去的,现在降成本,最起码有条件了,看到希望,看到曙光。
  这个是豆粕价格图,豆粕总体是下降趋势,最近两年往上走,但这说明不了什么,这是商人的一种智慧。这两年养猪赚钱了,所以往上走,可豆粕往上走没任何道理,2016年进口8130万吨,全世界贸易量的80%拿到中国了,往上走没道理,但是商人很聪明,尤其豆粕主要是两家公司经营,虽然往上走一点,但是走的还是比最高峰低得多,还是下降趋势,这也是降成本比较重要的因素。
  目前我们的价格监测在全国有400个县,4000个村,8000户,监测生猪存栏、母猪等一系列生产数据,这是月报。这个是存栏,大家可以看看,这是2016年的。为什么2016年出现下降?存栏2016年从3月份开始到了最低,4月份、5月份、6月份每月是涨的,猪增加了,价格下半年就下降,这个是有支撑的,完全吻合。我们统计最多的时候是800多万头,现在是700多万头,因为我们才4000个村,全国有60多万个村,我们要放大20倍,但得拿统计学原理不能拿数学的话讲,要拿计算公式来算。大家看数据,1月份,过春节,猪宰的多,存栏一下降下来了,所以价格从2月份又开始往上走。
  这个是存栏,这个是存栏曲线,加一个母猪的曲线,母猪大家看出来了吧,那是去产能。我们最多的时候有5300万头,母猪补贴一取消,自动减少了五六百万头,原来一头母猪补100块钱,突然就多了,但用不了那么多,就到了5000多万头。还有2013年、2014年不景气,母猪往下走,最大的原因是这两年母猪的生产能力提高了,现在,一头母猪能生产二十二三头活仔猪,我们估计目前母猪全国是4000万头左右,如果整好了,3500万头就够用,所以我们还得努力。存栏下降不要害怕,应该说是在去产能,只不过最近几年去产能去的幅度大了点。去产能,2013年、2014年价格低,不养了,到了2015年价格高,人们又养了。存栏曲线下降,这应该是市场行为,就是我们说的看不见的那只手――市场调节,最近又加了看得见的那只手――政府调节,就是环保。刚才李会长讲了环保问题,所以存栏往下掉。我们初步统计全国禁养限养约3200万头,这个就有点儿伤筋动骨了,过去我做过曲线,到了3,价格要放大好多倍,甚至几十倍。去产能本身应该是市场行为,它多了、少了拿价格决定,价格规律起决定作用。但是现在加了外力,就是一些地方政府一关了之,一限了之,一禁了之。因为养殖环节没税嘛,地方政府本身积极性不高,一关就算了,也没人麻烦我了,也不用问话了,不用什么了。但是这是一种不作为的表现,事实上是可以处理好的。我在广东惠州看过一个猪场,不能说在市中心也是在市里边,人家的后期处理模式就相当好。
  这个是仔猪存栏,大家看,降了。这是监测的出栏情况,因为拉得太长了,所以曲线就成这样了,不好看,但是大家看,去年下半年还是往上走的嘛,从3月份、4月份以后往上走,往上走就造成了后期的价格下跌。
  这是大的生产形势,总的来说,存栏、出栏、母猪都是往上走的趋势,但是同比都是降的,每一个月跟上一年同比都是降的。
  第二个,我讲讲畜牧业的制约因素,我觉得畜牧业有五大制约因素。
  第一,资金制约。家有万贯长毛的不算,我们畜牧业中小户贷款没任何门路,活物不能抵押,房屋不能抵押,因为养殖房屋不是永久性建筑,《畜牧法》写上了。在农田上也不能建永久性建筑,国土部来了一个文,设施农业,也是临时建筑,也不能抵押,所以这个融资非常难。我看一些扶贫县采取的办法是,政府担保,一户贷给几万块钱,但这个解决不了大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散户、中小户退出快。过去养50头就能挣钱,现在要养500头才能挣钱,你以为他愿意退出。其实中小户比大企业有竞争力,大企业的成本多高啊,所以中小户是完全有竞争力的,但是他没法往下维持。美国户均是300亩耕地,农牧结合得相当好,美国不存在养殖污染问题,2000头猪3000亩地,我国规定一亩地5头猪,外国是农民才能养猪,有农民证才能养猪,没有证是无法养的,我们是谁有钱谁养。我们中国特色的现代畜牧业跟外国是截然不同的。
  土地制约。刚才说了,往哪儿建,找不见任何依据,任何法律依据找不到,南方坡地是林地,平地是耕地,耕地不能建,林地不能建,所以往内蒙古草原跑。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地方,四川规划土地的时候就拿出4%~5%的规划用地搞养殖,因此,负责任的地方或者愿意想办法的地方都是能找到办法的。
  资源制约。这是不可逆转的。读大学时好多老师都讲,资源制约是长期存在的,现在应了那句话了。目前我们的养殖对进口大豆、鱼粉的依存度非常大。这里有营养学家,我们能不能用点功夫教老百姓,国外好多养殖是不用鱼粉的。中国畜牧业今后最大的挑战是节本增效,否则价格倒挂,是拦不住进口的。为什么玉米面积要砍下5000万亩呢?我们国产玉米的价格是国外的2倍,猪肉价格是人家的那么多倍,直接导致我们的成本居高不下。现在讲新常态,新常态,我们畜牧业面临的新常态就是高成本运行,这是最大的新常态。不是说不可以逆转,但暂时很难缓解,因受很多因素制约,如政府财力有限,人均土地有限等等。
  市场制约。这个最大的祸害就是7次波动,每次波动都导致养殖业受损,尤其是2007年以前,受损的都是中小户,那时候存栏多在六七头、十几头,50头以上的养殖户才占40%。以后这种波动就是大企业受损了,好在大企业一条龙,有能力应对。现在流行产业链通吃,这不能怨企业家,都是企业效益不稳定逼着通吃的。外国养猪的绝对不宰猪,大都是专业化生产,我们则是一条龙给你干下来了,这是中国的情况,但是中国养猪的风险、利润、波动也是外国没有的,所以逼着我们企业家想出这么多办法,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从长远来说,经济活动必须走向规律,遵循规律,违背规律要么效果不好,要么被规律惩罚。
  环境制约。这个最近几年抓得很紧,所以南方出来限养禁养关停措施。前几年我去龙游,当地有400多万头的猪,现在只有70多万头,这是不是失去理智了?也没过渡,也没什么,这个影响比较大,所以现在往北走的相当多,据我了解,仅内蒙古就在2000万头以上。我年前见过一家企业董事长,他们一家就进去700万头。目前看,南方地区调减的产能,北方地区补上了,但是暂时还形不成生产能力。东三省也都是热点,因为那个地方地域广阔,环保部门还没当回事,要不你从进去那天起就中规中矩做好,如果进去还是不约束态度,很快人家就会找上我们,一测就能测出来,土、水、气,它跑不了,能测出来。所以这个环境制约对我们影响是比较大的。刚刚说去产能,现在看猪是过头了,现在鸡蛋2块多钱一斤,连饲料价都不够,肉鸡也亏得一塌糊涂,牛肉也在降,羊肉也在降,就猪肉高价位,这个有点过头。去年我们进口了300万吨猪肉,但是要靠进口是靠不住的,中国养了全世界50%的猪,外国的畜牧业是相当理智的,你想要,他不一定生产,他考虑到好多东西,农民的利益,环境的代价等,所以,不是你想要猪肉,人家就给你生产,人家很理智。
  我过去老讲,在中国养猪不懂得5月、7月、9月这三个月份,注定要失败,根本干不了。我们刚刚那个曲线就是三年一周期,所有的谷底全部在5月,假如农民养猪,养猪绝望的时候你就盼望5月,谷底是5月。但是最近有变化,2013年、2014年往前推了一个月,推了一个月也跟5月有关。十年三个周期,有三个谷底是5月,第三个三年是四年一周期,所以5月相当重要。2014年4月我到重庆,大家吵着今年没拐点、明年没希望,我说你信我的,马上就是拐点,5月份必回来,不回来我以后再不来重庆了。我是有绝对的把握能判断对才那么说的。所以5月很重要。7月是加速期,7月上行的过程加大幅度,5月份要停住,5月、7月都是这样的。9月中下旬,国庆效应,持续到第四季度,中国的猪肉一、四季度消费62%,二、三季度消费38%,就是六四开,所以很多人算,猪一降价,好多不懂原因、不懂道理的人说,进入消费淡季了,他就不知道涨价也是从5月份开始的,与那个没关系。正因为我们历史上形成这个比例了,匹配生产是可以匹配的,不会跑得太偏离。为什么波动呢?不能完全吻合,这是波动的,所以一定要记住这几个,还有“两节”,绝对有效应,从2008年以后,春节前一个月就降了,甚至快到两个月就给降了,今年春节前,2月的第一周开始降的,这是我说的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我感觉过去是一年一周期,现在看这个很可能是一年半到两年一个周期,今年5月没拐点,这是我的判断。即便今年5月停住了,或者上涨,也绝对不是拐点。假如今年上行,9月中下旬,这是大的希望,但是今年到明年5月份总的趋势还是下行。这个周期的谷底我认为在每公斤十三四元左右,这个价格不会叫你赔钱,但是你得会养,你别一年就养2头,你得养到20头以上。还有就是“两节”效应,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问四川省商业集团,为什么一、四季度加工多,成本低,过春节主要是生鲜加工,成本好操作。明年3月份、4月份估计会彻底触底了,但是这个触底不要太害怕。总的来说,就是南猪北养了,但形成能力还得一段时间。顺便提醒一下,假如你投的项目2020年以后才投产,那一定要注意了,因为北方把南方限养禁养调减的3600万早搬过去了。
  我要讲的就是这么多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石总师讲得实在,我永远佩服他的就是数字永远都在脑子里。明年的“何方论坛”还请石总师来。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处长杨红杰先生作主题演讲。
  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解读与实施进展
  国家核心育种场申报讲解
  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处长杨红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阳春3月,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我们来自全国的养猪界的同仁齐聚北京,共同探讨我国猪业发展路在何方。我也是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个论坛,高兴是因为职责使然,我来自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国家生猪改良计划的实施主要在我们处来完成。很高兴能有机会跟大家共同探讨生猪遗传改良它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的发展。
  我给自己提了6个问题。我想这6个问题是社会所关注的,大家想知道的,特别是我们在座的一些种猪企业想了解的,我们不妨就从这6个问题开始。
  首先,为什么要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用三句话来说明,第一句话是“粮猪安天下”,生猪产业对我国太重要了。我国是世界上生猪第一大生产国,同时也是猪肉的第一大消费国。截至目前,我国在居民猪肉占肉制品消费的60%以上。第二句话是“牧业发展,良种先行”,种猪对我们养猪业的发展太重要了。第三句话是为什么要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是因为我们的生猪种业太落后了,已经成为整个生猪发展的一个瓶颈。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我们不掌握核心种源,也就是说我们生猪发展的命根子握在别人的手里边。
  具体来讲,我们生猪生产有多么重要。2015年我国出栏7亿多头,从图中也可以看到,我们存栏在下降,跟“十一五”期末相比,我们出栏在增长,增长更快的就是我们的猪肉产量。比较吃惊的就是我们猪肉占比。原来大家一直都在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猪肉占比会越来越小,短期来看这个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我们有一个表,从2010一直到2016年都有,我只写了其中两个数字,这几年当中略有变化,但是总体来讲一直都是在60%以上。我们估计在可预见的未来,猪肉仍然是我们动物性蛋白摄取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
  第二,我们的种猪业有多么落后,我用的是2013年的一些生产指标,这是我们生猪遗传评估专家组汇总了各国的情况。跟养猪业发达国家加拿大、丹麦、美国相比,我们在主要的遗传指标上相差非常大,当然可能与我们的群体大有关系。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有几种:一是我们种猪育种起步晚、基础差,上世纪90年代,我们在华东农业大学才建第一个部级的种猪生产站。由于起步晚,所以登记的数量少,我们育种值估计的就少,就做不到在大群体当中高强度的选择,所以落后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育种体系也不够完备,今天上午李希荣会长在发言当中就提到了底数不清、数字不明的问题,更困扰的是全国到底有多少种猪场也说不清楚,我们的产业体系估计是8000家,我们前几年有一个数字是4万家,至少我们应该有上万家的种猪企业,这是在任何一个养猪的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现在整个企业是越来越集中,高度集中,甚至是跨过几个国家有一个育种公司,但是我们国家却有上万家的种猪公司,小而散,形成不了活力。而且这些种猪场之间缺少遗传联系,所以我们的选育进展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育种体系也不够完备,产学研育繁推结合得不够好,上周我刚刚去过一家种猪企业,他就说,现在他的遗传评估体系还是让美国普渡大学来做。我说国内也有很多团队和专家,咱们本土的专家做的情况更好,因为我们更了解自己群体的情况。但他说了两点,他的种猪都是由美国种猪登记协会(NSR)做的;第二点,我国这么多专家团队在做,但是他这几年做出来的结果还是更加信赖美国普渡大学的。我想企业的选择应该是最实在的,因为他花钱就要有回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在产学研结合上确实任重而道远。另外,过去我们也是重引进、轻培育,认为都是外国的猪好。发达国家的种猪已经育到一定程度了,我们直接买过来就可以了,育种有可能我投入了很多的成本,冒了很大的风险,最后未必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我认为作为一个小国是可以的,但是作为生猪的大国,我们不掌握核心种源,我们的命根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这是不行的。
  第二个问题,我们看一看发达国家是怎么育种的。就规模而言,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就是大型跨国公司的育种,一类就是中小型的育种公司。大型跨国公司国外也分两种,一种是内部进行遗传交流育种的,还有一种虽然是种业公司,但是在不同国家收购过来的,不存在遗传交流。中小型种猪公司是通过育种协会或者联合体组成的。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国外有的育种公司实际上没有国家的背景,没有政府的背景,但叫的名字很容易给人造成混乱,像NSR,没有任何政府背景,就是由中小育种企业成立的一个学会,背后支撑的其他团队包括美国普渡大学,在美国种猪当中占比也不是很高,大概也就是10%、20%左右。由于我们国家过去宣传上的一些导向,包括政策上的导向,我原来那个处畜禽资源处负责畜禽进出口技术审批,我们在技术审批当中提出一条,要求提供进口国官方认可的系谱档案资料,正好NSR可提供官方系谱资料,所以某种程度上也误导了国内的企业,觉得那是美国官方的一个全国性机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第二类是有政府背景的育种公司,第一家是德国的,第二家是丹麦种猪繁育公司Danavl,第三家是挪威的育种公司,但都不是政府直接经营或者政府直接投资的。政府的参与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前期的支持,提供技术标准,还负责前期维护运营。即使有一些在行业内如雷贯耳的大企业,他们的存栏量很多,实际上各个场之间也没有进行紧密的遗传交流,也不能归入大型的育种公司。我们国家的状况,几万家的种猪场基本上都是属于中小型的种猪场。
  看一看国外的选猪进展,我们说种猪的贡献率是40%,这是加拿大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在2014年二十周年的时候做的一个报告,他达到100公斤的日龄从天降低到天,快了12%。还有产仔数从11.4%提高到14.3%。后面是美国产仔数从21.9%提高到27.5%,都在25%以上,这个进展是非常非常明显的。第二个指标是达100公斤的背膘厚,我们基本上是用背膘厚来替代收益率。
  因为生猪产业重要,种业作用突出,我们种业又落后,同国外相比我们差距又大,所以2008年时,我们就开始筹划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当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确定了这么几个总体目标,第一个就是推进生猪的生产性能测定,建立育种场之间的遗传联系,初步形成以联合育种为主要形式的有中国特色的生猪育种体系。第二个是加强种猪持续选育,提高生产性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减少进口依赖。第三个是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第四个是通过上面这几项工作,最后达到打造“华系种猪”品牌的目的,彻底改变依赖国外种猪的局面。
  同时,还确定了几个技术指标,第一个是达到100公斤日龄的时间提前2天,一年进展2%,从现在90多家核心场来看,基本上能做到提前1天,而且遗传进展有一个加速进行的过程,随着我们选育强度的提高,到后面进展会更快,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达到了提高1天多的水平。第二个是瘦肉率达到68%,并且保持稳定,具体是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总产仔数提高2.15头,瘦肉转化率提高2%。
  要达到既定目标,第一要遴选国家核心种猪场,全国要设立100家,目前有95家,基本上达到了设定的目标。
  第二要组织开展种猪登记,这项工作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做,主要是由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推动这个事情,但推的面不大。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之后,这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现在至少核心场都在进行登记,也在不断地上传和上报数据。
  第三要建立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体系,这是我们搞育种的一个前提。我们首先是确定了以场内测定为主,中心站测定为辅这么一个测定的体系形式,目前确立了三个国家级的生猪测定站,一个在重庆,一个在武汉,还有一个在广州。制定了种猪遗传测定的技术规程,我们规定,中心测定站要轮流到100家核心场对公猪进行抽测,每窝都要测定一公两母。
  第四要建立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我们后台的支撑团队是中国农业大学张勤教授的团队,我们现在基本上做到了每月发布国家核心场统计报表,每季度发布遗传评估的进展,对核心场,对他们的选留提供参考。
  第五要开展遗传交流,这是规定的,但实际执行得不是太好。我们规定每个国家核心育种场至少应该与其他三个核心场保持遗传交流,而且5%以上的育种纯繁的母猪群体要用其他场的公猪来配。目前这是一个巨大的瓶颈,开展的不是很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还是生物安全和疫病的问题,当然也有各个核心场之间他们竞争的关系。
  最后要建立种猪站和人工授精体系,我们去年底确认了2家纳入国家遗传改良计划的种猪站,一个是上海的祥欣,还有一个是广西农垦。
  遗传改良计划是2009年8月发布的,2010年全国畜牧总站发布了《全国生猪遗产改良计划实施方案》,确立了国家级核心场的遴选办法,成立了技术专家组,还有一些具体的技术上的工作,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大家看一下我们种猪评估中心出的种猪档案,前两年实施良种补贴的时候要求有授权的猪才能享受补贴,当然今年良种补贴又有新的政策和变化了,怎么变目前还不清楚。
  开展了培训班,我们的遗传改良计划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基础的数据,基础数据由谁来做?当然是由场内的测定员来测定和上报的,所以他们测定的准确程度、上报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最后遗传评估的结果,所以我们反复要求,测定员要有工匠精神,我们不断地举行培训班也是这个目的。右下角的图就是位于全国畜牧总站的遗传评估中心。这是开展遗传评估进展的情况,虽然跟发达国家没法比,但是从我们的基础来看,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个成绩,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目前给我们上传数据的企业已经达到了73家。这是我们定期发布统计表和评估报告的情况,右边这个表在网站上每个月都发布,左边这个评估报告是每个季度每头猪的评估报告,可以对场子进行指导,指导它怎么选配。
  下面讲讲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怎么申报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在座的有的可能已经是核心育种场了,有的还不是,希望进入。核心育种场我觉得是一个巨大的荣誉,有了核心育种场这个牌子之后对于种猪的销售是一个非常利好的,同时各级政府,包括政府部门的投资也是倾向于我们国家级的生猪核心育种场,包括良种规划和“十三五”将要提升的种质提升工程,都向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倾斜,但是同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也要承担巨大的责任。一般来说,申报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要有技术力量,要有育种设施设备等。种群则要求,长白达到600头,大白达到600头,杜洛克达到300头。
  国家核心育种场实施动态管理,规划里设定的是100家,目前有95家。如果监督抽查不合格,我们会取消;如果出现企业转产或者倒闭,我们会随时撤销;另外,不配合我们工作或者上报不及时的,我们也要摘牌。我们明年大概还要再补选20家左右,如果有兴趣,可随时关注我们种猪遗传评估中心的网,按照要求提出申报。
  最后谈谈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种猪这块,我感觉有这么三个发展趋势和方向:第一,做大做强打造一体化的“种业航母”。从现在来看那种小的或者专业性的育种公司越来越难了,风险越来越大,一体化的“种业航母”,既做高端,也做繁殖,可能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促进遗传交流。我们已进行了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但是还差关键的一步――遗传交流。如何突破疫病和生物安全的风险,我们提出以种公猪站为纽带,促进遗传交流,只有群体大了,选育强度才能提高,选育强度提高了,进展才能加快。最后,还要更多采用新技术,包括引入基因组选择的方法,这个在奶牛上已经非常成熟了,在猪上也大有前景,包括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常温精液和冷冻精液,冷冻精液有一个企业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实践上也正在做推广。如果冷冻精液技术提高,不仅可以加快遗传选育进展,最重要的可以节省很多种公猪的饲养。
  我们生猪遗传改良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过去我们作报告也好,给上级部门写报告也好,都说进展加快之后能多产多少商品猪,能够多创造多少的价值和效益。现在环境约束越来越紧,压力越来越大,在去产能的背景下,实施遗传改良计划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由于提高了遗传生产性能,提高了生产性能,在保证供给同等肉的情况之下,我们可以少养多少公猪,可以少养多少母猪,对环境改善将有多么大的贡献。比如说能繁母猪的头数多少是合理的,有的说是4000万头,有的说是4500万头,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到2020年的时候,能繁母猪数能够降低到3000万头或者3000万头以下,真正达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以上是我的汇报,讲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杨处长。杨处长是专家型、学者型的领导。刚才杨处长说路在何方,论坛为何叫“何方论坛”?我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叫“何方论坛”?何是何人的意思,哪些人士,何处,来自哪里,如何?讲得怎么样。方是方家,也就是精于某种艺术的人,方案工作的计划,方略全盘的计划,这是“何方论坛”的来历。
  咱们现在休息十分钟,下面有精彩的方家为大家作主题演讲。
  主持人:短暂的休息时间,很多来宾问我“何方”的意思,我又解释了一下。大家对论坛的名称很感兴趣,都觉得“何方”起得很好,我们也要继续打造“何方论坛”。
  接下来,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教授作主题演讲。大家欢迎!
  抗菌药物替代和健康养猪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
  尊敬的陈院士,各位专家,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抗菌药物的替代和健康养殖技术。
  刚才演讲的两位领导都说了,养猪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重要呢?因为猪的生产力是最大的,养一头母猪,按一头母猪年出栏的商品猪数量×头均商品猪出肉率计算,年产肉可以达到4000公斤,但是养一头牛的话,只能产500公斤的肉。再有,猪肉是我们华人最喜欢吃的东西,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猪肉脂肪对人的身体不一定是有害的,我们华人的平均寿命比吃牛肉的洋人不一定短,所以一定要加大宣传。美国农业部现在把猪当两个产业来发展,一个是给大家提供猪肉,还有一个是做器官移植。现在器官移植技术已有很大的突破,比如中国科学院的课题组,在器官移植方面,皮肤、角膜基本可以实现了,目前正在做心脏等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我认为,在器官移植方面,猪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近几年,养猪业获得高速发展,但由于种植业跟不上,出现了脱节的现象,那就是畜禽粪便污染的问题,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污染当中,一个是量的污染,还有一个是质的污染。我们过去只关注抗生素和重金属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现在还要关注猪粪里面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影响。因为猪粪里面的抗生素和重金属超标以后,就不能做肥料了。此外,抗生素和重金属超标以后,还会抑制沼气的产生。种植业不要你的猪粪了,能源化利用再出问题,你的猪粪就没有出路,猪粪没有出路,你的猪场就要关闭。所以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一定要引起重视。
  对这个问题,国家非常重视。国家发改委成立了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工程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从养殖的源头,研究怎样在饲料里面,在满足猪健康生长的条件下,尽量少用抗生素,不用抗生素,不用重金属元素。农业部也非常重视,前不久成立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办公室和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联盟现在准备开展全产业链条的推广,第一个是从源头控制减排,建设必要的养殖设施。再一个是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减排,还有氮磷减排,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等。
  我是做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先从源头减排这方面给大家做一个工作汇报。
  我和我的英国同学吴志平申请了一个研究项目,旨在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畜禽健康养殖体系研究。项目的总体思路,跟我们国家的需求也是相吻合的。我们首先考虑,尽量建立动物福利和环境友好的养殖体系和开发新型的抗菌药物替代品。比方说用益生菌,一些碳水化合物、氨基酸、酸化剂,来改善动物的免疫和健康状况。动物的免疫和健康状况提高以后,在养殖过程中就可以少生病了,这样就可以少用药,甚至不用药了。现在欧洲也在反思,为什么在饲料里面禁用抗生素,丹麦禁了二十多年,德国也禁了几年,猪生病了还是要用抗生素药物治?欧洲人也跟我们一样,在转变思路,尽量使动物不生病,跟人一样,不生病就不用药,就是这么个思路。
  关于健康养猪,首先介绍一个案例。刚才跟石有龙总畜牧师交流,他们也去看了湖南农大徐博士建的猪场。这是猪场环保健康猪舍的示意图。首先,猪场的这些板都是改造过的,用这个建的猪舍,可以保证猪舍的温度,尤其是在南方梅雨季节时,也可以保持在摄氏24~28度。同时,在热天的时候,也可以保持猪舍温度不超过摄氏28度。猪生活在这样一个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它就不容易生病。
  其次是养殖方式“零污染”。为什么是“零污染”?一是从污水的源头减排,二是粪尿分离。为实现源头减排,他不用压水式饮水机饮水,他发明的是盆状的,保证水不漏出来,不撒尿,减少水的排放量。粪尿分离是让猪粪从黄色的地方漏下去,不用冲水了。传统猪舍用的是湿性地板,这个猪舍用的是半漏缝地板。这样,一个万头猪场每天的污水排放量,传统猪舍大概是150立方米,而这个猪舍每天只有15立方米,减少了90%。这个技术发明主要是两项,一个是用盆式饮水器,另一个是不冲栏。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参观,就在湖南黄花机场附近。
  下面讲讲抗菌药物替代的途径。比如,怎样减少猪腹泻。我觉得,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养殖环境入手,另一方面可以从加工工艺上找办法。比方说,通过把饲料膨化,把淀粉尤其是营养物质降解以后再喂猪,有助于消化,就可以减少腹泻。现在欧洲有用液体饲料模仿国内传统喂猪方式的。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是想使猪少得疾病,这是一种途径。
  还有一种途径是发酵,发酵饲料里面本身就有益生菌,还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添加以后可以消除抗营养因子,或者产生次生代谢物,也是一种功能性的物质,能在肠道内产生非反式脂肪酸,从而起到抑菌的作用。
  从饲料添加剂这个途径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发酵,用酶制剂、酸化剂,还可以利用中草药提取物。这个里面替代抗生素的产品选择是比较多的,猪场、饲料厂、药厂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抗生素的替代品。比如,亿安奇乐这个添加剂,是由五大菌类组成的,其功能主要是,添加以后,对植物性原料豆粕里面的抗营养因子有降解作用,还会产生一些次生代谢物,对动物的生长有好处。
  一是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可以看出来,喂了这五种益生菌以后,无论是猪肉的色彩、黏度、弹性、气味以及煮出来的肉汤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它的作用机理就是我前面介绍的,是益生菌,添加以后可以产生非反式脂肪酸,产生乳酸,这些对肉质都有明显的直接作用。
  二是对腹泻的影响,这五种混合的益生菌添加以后,可以看出来,对照组有腹泻,试验组没有。而且,加了益生菌以后,料肉比也有比较好的效果。
  还有一些功能性的物质,比方说,牛磺酸,过去由于合成的成本比较高,很少用。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做到,每一吨添加剂里面,我们做试验时添加了300~600克,牛磺酸的成本只需20块钱,它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免疫系统,稳定细胞膜,还有抗氧化功能。随着牛磺酸价格的下降,我们认为它在替代抗生素方面是很有前途的。
  再比如,我们跟武汉大学合作的产品――氨基酸中的谷酰胺,对肠道的修复很有作用。目前我们跟武汉大学正在做的一个新产品,是乙酰谷酰胺,我们测了这几种氨基酸对细胞机制的影响,在给细胞培养加了过氧化氢以后,观察对细胞的营养代谢以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应激的状况下,NAC的效果要好于以往的谷酰胺。
  还有酮戊二酸,我们与柠檬酸做对照,发现酮戊二酸作为酸化剂,不仅可以降低肠道里面的pH值,还可以直接提供能量,因为仔猪上皮细胞的代谢需要能量,能量不足的时候,它的肠黏膜就发育不好。既能降低PH值,又能给肠道提供能量,这对肠道细胞的健康很有帮助,尤其是可提高抑制细胞因子的作用。此外,我们发现,酮戊二酸还能够缓解仔猪代谢引起的腹泻。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做了很多实验,发现酮戊二酸除了对肠道有修复作用外,还对母猪的肢体,尤其对母猪的钙磷代谢有明显的作用。如果在其中加入AKG,对母猪的泌乳影响效果也是明显的。对初生重也有好处。
  植物提取物也是一个热点。农业部兽医局曾提出,希望把植物提取物作为一个饲料添加剂来用,用到饲料里面去。但这需要有一个标准。因为我们做饲料配方的时候,玉米的量是多少,豆粕的量是多少,氨基酸的量是多少,都是有标准的。而植物提取物不可能定营养成分,比如添加剂中蛋白质是多少、能量是多少,必须制定出一个标准。在替代抗生素方面,我认为中药及饲用植物提取物能发挥作用,但是因为植物,尤其是传统的中药配方,如果在饲料里面超过2%,就会影响猪的生长性能。所以,饲用植物提取物怎么利用,还需要深入探讨。
  我的汇报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印院士。
  下面请畜牧行业的另一位方家陈焕春院士给我们作主题演讲。
  猪系统性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
  首先,感谢“何方论坛”组委会给我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今天上午听了几位领导和专家的讲课以后很受启发,尤其是李会长说的“一个看法”“九个怎么办”。
  在讲之前,我想花几分钟时间简单说说对我国养猪业未来走向的看法。
  首先是种。要把种业,把品种选育培育放在第一位。刚才杨处长讲得挺好,一定要有自己的种业。看看我们国家畜禽养殖种业的版图,在国际上根本看不到。我们的种业,外来品种要本地化,本地品种要国际化,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优良品种资源,按照我们的需求,第一生产性能要好,第二抗病力要强,第三肉质风味要好,还要物美价廉等,来培养我们自己的新品种。有朝一日,中国的品种,中国的种猪如果卖遍全球,中国就由养猪大国变成养猪强国了,无论是种猪企业还是一般的养猪企业,种的选育培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是疫病。这个我等会儿再讲,先跳过去。
  第三个是设施设备。今后养猪的设施设备都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这样,通过手机,猪场的老板就可以把所有信息都掌握了,也就可以指挥生产了。像猪病的远程诊断,搞了好多年,一直用不起来,现在差不多了,一个手机,就能把你的猪场跟我结合起来,你告诉我猪病了,我通过视频远程诊断,指导你赶快采取什么措施,就可以把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些现代化的技术,信息技术,使用起来很便宜,也很方便,我们要用上。
  第四个是营养。营养占养殖成本的70%,我国是饲料消耗大国,但我们的资源非常短缺,同时资源浪费还很严重。我们现在搞非粮食饲料资源,这是很好的。
  第五个是环境,也就是粪污的处理。怎么把它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处理得干干净净。畜禽粪污,你把它放错地方就是负担,放对了那是宝贝。目前,在我国,即使把所有养殖动物的排泄物一点都不浪费全用上,也只占植物、作物对有机肥需求的40%,还有60%的缺口。现在的水果,梨子、苹果、橙子,看上去很好,可吃起来一点味道没有,就是化肥催起来的。前不久,洛川苹果节邀请我去讲课,我说跟我没关系,以后再说。他们再邀请,我问什么主题,他说《果畜结合,科学发展》,我说那我去。开幕式后到苹果园参观,发现当中砍掉100亩,办了个猪场,把猪粪撒到苹果地里去,结果,原来卖不出去的苹果全卖了。也就是说,养殖业治理环境污染的出路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而且,粪污还田,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治理方式。
  第六是食品加工。食品加工现在是第一大产业了。如果我们的养殖业、龙头企业都搞,把这个产业链做全,不仅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了,而且成本会降下来。今后,不管是哪个产业,必须是质量上去,成本下来,这样效益才能最大。如果不把成本降下来,你的行业和产业都是没有竞争力的。
  下面言归正传讲病的问题。当前猪病或者动物的疾病,包括人的疾病,都非常复杂,有本事的人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没有本事的人则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化了。我国现在的疾病,我们就把它搞复杂化了。按说,搞传染病的应该没饭吃才能把病控制好,可现实是搞传染病的都忙个不停,也就是没做好。我是搞传染病的,我希望没事做。
  那么,怎么理出一个头绪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看,就六个字。哪六个字呢?繁殖、腹泻、呼吸。养猪一定要效益上去。可从目前看,依然存在着制约效益提高的三大问题,用三句话来概括就是,生得少,死得多,长得慢。生得少是什么原因?繁殖障碍问题。死得多是什么原因?我这里举了腹泻,当前是以腹泻为主,腹泻一来,整窝给你端掉。长得慢是什么原因?很多是呼吸道系统疾病。必须要解决这三大问题。
  先看第一类:繁殖。不外乎是细菌、病毒、寄生虫这三大类生物因子或这三大类传染性因子。病毒性疾病的问题有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病毒性起到主要作用,也引起繁殖障碍,也引起呼吸道问题。繁殖障碍主要是以病毒为主。寄生虫就是猪弓形虫,细菌性子宫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病毒性疾病,我们从本地发病的猪、死亡的动物里面鉴定了病原,从大量细胞筛选了最好的技术,也研制了非常好的药物,但是还是控制不住,什么原因?我后头再说,先把话题引出来。
  下面我再讲一下伪狂犬病。从2011年到2016年,这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逐年升高。虽然我们有最好的疫苗,有最好的鉴定诊断试剂,还不止一种,但是还是没控制住,疫病感染率还在逐渐上升,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一是服务不够,二是诊断出了问题。尤其是诊断最关键。对于诊断,我强调三句话:诊断清楚,免疫有数,治疗明白,必须做到这三点。要诊断清楚这个地方该免疫什么,发了病该治疗什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到少打针,少用疫苗,少用药,绿色健康养殖,要做到不发病、不死猪或者少发病、少死猪,这是我们的目标。
  当前控制伪狂犬病面临的问题,一是,伪狂犬病毒的感染广泛存在,在引种、售猪等流通环节忽略生物安全就会导致猪伪狂犬病暴发。因此,我们主张引种要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这样可以倒逼种猪企业把这个病给控制和净化。净化非常重要,这项工作现在我们在推,国家也在推,但是如果不把猪场的病整体上控制好,单独净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把这个病整体控制上了一个水平,净化才有效果,消灭才有希望。
  二是,在商品猪群育肥阶段,180日龄,至少160日龄,猪还有感染,病毒从猪身上排到空气当中,又给控制和净化带来了难度。
  三是,现在腹泻比较严重,如果粪便处理不好,也会造成传播。
  有的人说,我控制得很好,为什么一夜就转成阳性了?这是因为,病毒本身可以通过接触粪尿、空气、胎盘、精液,鼠、猫、狗来传播,在5~6公里范围内伪狂犬病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另外,再好的疫苗也只能是阻止临床症状的发生,并没有清除病毒和阻挠病毒感染的能力,这是科学事实。如果有人说,这个病毒免疫,再不会感染,那是吹牛。但是如果控制得好,它在体内生存的时间和待的时间就会短一些。所以我们必须在大范围,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国家来做净化,也只有这样,才有意义,才能做得到。
  也就是说,防控伪狂犬病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必须在把所有的猪病都控制好的情况下,再做某个病的净化才有可能,才有意义。因为发伪狂犬病以后,腹泻就控制不了,同样,腹泻以后,伪狂犬病也控制不了,况且,还有那么多细菌病,如果全都控制不好,想单独净化伪狂犬病是净化不了的。
  伪狂犬病要选安全性高和有效性好的基因缺失疫苗,第二个是结合灭活疫苗可以提升免疫效果,第三个要净化种猪群,再到商品猪和肥猪群,消灭这个传染源,净化。
  这是推荐免疫程序,但这个方案还不是最佳的,控制好的,没有伪狂犬病发生的可以用这个程序。如果已有伪狂犬病发生,一定要灭+灭,哪怕种猪是良性的,只要做到两次,120日龄以后,可以把仔猪都变成阴性。第二个,母猪已经是阳性的场,用灭+活的形式免疫8-12个月,80%以上也可变成阴性,这是我们这些年在国内做的情况。
  再看第二类:腹泻。腹泻的关键是病毒。病毒有三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要把这个病真正消灭还得靠疫苗。但是我们疫苗的审批太复杂了,太严了。对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现在基本上可以用疫苗搞定。腹泻能达到到90%,传染性胃肠炎也能达到90%。现在腹泻的疫苗很好,问题是卡得太严,出不去。
  这是病毒腹泻疫苗的免疫建议,这个疫苗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在发生的非常厉害,这个疫苗的特点是什么呢?记忆性很强。学兽医的都知道记忆免疫,或者免疫记忆,打一次,有一点效果,但不是太好,隔三周到四周再打第二次,免疫效果就会很好。此外,我们跟踪发现,发病时用它的效果差别明显,有说用了效果很好的,有说用了有一点效果的,也有说用了效果不明显的。说效果不明显的,我们去调查,多半有伪狂犬病或者其他疾病感染。说效果很好的,没有其他病。不管怎么说,控制这个病的关键是,头胎母猪应该在配种前就免疫,在产前跟胎免疫,这样就能控制得很好。
  此外,还有用微生态制剂控制腹泻的。使用微生态制剂有几个好处,第一,猪场没臭味了。为什么?因为加强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第二,没有蚊虫了。由于消化吸收加强,猪长得很好,就没有腹泻了。所以说,要加强科技创新。
  最后看第三类:呼吸。这一类疾病包括,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等,往往一检查80%、90%都是阳性,但是也有的场根本没什么影响。有的,是细菌疾病没控制好,没有的,就是细菌疾病控制得很好,就是这个区别。
  最后讲讲生物安全的问题。大家不要把生物安全看得那么神秘,做好生物安全其实只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我们人自身,进猪场的时候,在门口洗个澡,消消毒,进去穿里面的衣服,出来穿外面的衣服,这样可以保证外面的病原不带进去,里面的也不带出来。二是车,做好拉出来或者拉进去的消毒工作。把这两点控制好,生物安全就没有问题了。再加上科学免疫,科学用药。
  我就说这么多,影响大家吃饭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陈院士。大家都还没听过瘾呢。陈院士的演讲中气十足,铿锵有力,年轻人要向陈院士学习。
  25日下午
  13:30开始
  主持人刘波:这个论坛就像上午石总师讲的那样,规模不大,但是绝对称得上是行业内的高端论坛,请来的都是大家。论坛还邀请到一些媒体与会,有新华社、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经济观察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科技财富杂志、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科技网、农视网、吾谷网的媒体朋友,欢迎他们。
  下午第一位演讲的嘉宾是我国伪狂犬疫苗的开创者,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郭万柱老先生,欢迎郭先生。
  演讲主题:基因缺失疫苗在猪伪狂犬病防控关键作用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郭万柱:
  有幸参加这个论坛。我用四川话讲,普通话说得不好。组委会给我的题目叫做《基因缺失疫苗在伪狂犬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上午几位专家领导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学了不少东西。
  我讲的题目是伪狂犬病。具体防控的问题我不想讲很多。我想重点从基础方面讲起,我搞了几十年伪狂犬病,到现在为止,到底伪狂犬病本身是个什么问题,结果怎样,它的生态怎样,它跟动物的关系怎样等等,都还不完全清楚。所以今天我想从这个思路来讲一讲这个问题,同时讲一讲为什么我们要研究用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来防控、根除伪狂犬病,或者说净化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病毒是一个很大的病毒,在病毒里面除了痘病毒以外,可能伪狂犬病是比较大的,它的基因序列有150多kb,也就是说有15万个基因组,相当长,相当大,而且是双链DNA病毒,在所有病毒里面是最不容易变的病毒,这是基本特性。伪狂犬病能够引起很多动物的感染,引起疾病,特别是脊椎动物,我们养的多数家畜都有可能感染伪狂犬病。猪感染伪狂犬病以后引起脑脊髓炎。上午陈焕春院士谈到的神经症状,是以中枢神经为主的一个病状。后面我会再把相关的特点讲一下。
  另外一个特点是什么?伪狂犬病可以长期在猪体内存在,潜伏感染。因此,猪感染伪狂犬病以后,本身就成为一个传染源,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讲了几个基本特性之后才能延续下面的问题。
  这几个图呈现的是我们实验室,也可能是国内第一次比较全面地研究伪狂犬病这个病毒颗粒在细胞里面的复制过程。
  刚才说了,伪狂犬病是一个很大的基因组,有150多kb,它有两个主要的区域,一端叫做比较长的独特区,是上面的UL区,这个区域是一个长独特区,另外还有一个短独特区,就是US的区段。它包含了整个150kb里面至少70个基因组,它会表达什么?表达70-100个单倍,是相当大的数量。举个例子,比如说狂犬病,只有5个基因组,这个有100多个基因组,所以要想改变这个病毒的特性是相当困难的。这里面有几个重要的基因,一个是主要的独立基因gE基因,还有一个gI基因,促进一个细胞到另外一个细胞,促进繁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基因叫gD基因,gD基因是伪狂犬病重要的或者主要的保护性基因,也就是说它产生的抗体可以保护,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还有一个基因要减少的是TK基因,TK基因是伪狂犬病攻击动物的神经系统里面必不可少的一个基因,这个基因主导了伪狂犬病通过神经干系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如果没有这几个基因,伪狂犬病就进入不了中枢神经系统,有了这个基因它就会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这几个基本的性质我们先来介绍一下。
  第二个问题,伪狂犬病的病毒感染特点。伪狂犬病感染至少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个特点是具有神经侵蚀性,刚才已经讲了,也就是说它的神经干传播,TK基因在其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个是潜伏感染,也叫持续感染,也就是说动物一旦感染了伪狂犬病以后,病毒就长期甚至终身在动物体内存在,这是不可逆转的。上午有专家说是可以转阴的,但按照病毒特点,转阴是极其不可能的,为什么?后面我会讲。
  为什么病毒能够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能够在细胞里面长期的潜伏?医学上研究的很多,我们兽医研究在这方面确实要滞后一点,多年前医学就研究了两个基本的途径,一个病毒进入动物的三叉神经之后,比如进入猪的三叉神经之后,病毒两个末端很长的,两个末端有重复序列,那个重复序列里面就有LAT的潜伏相关的转录基因,这个潜伏相关的转录基因转入一个转录体,这个转录体可以通过反义RNA的表达蛋白抑制PRV病毒的复制,不让你复制,细胞就死不了,它就一直存在。同时通过miRNA的表达蛋白抑制细胞的凋亡,因此就形成了病毒的终身感染,这也是伪狂犬病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如果想改变这个东西,把某一个途径给它切断,现在来看还没有一个办法可切断这个途径。所以伪狂犬病潜伏感染或者叫持续感染是预防控制中的最大难题,后面我再讲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除了疱疹病毒,刚才说的伪狂犬病病毒之外,还有几个病毒也是有持续感染的特性,比如说细小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等,这些病毒都在细胞蛋白里面抑制细胞的凋亡,使它在细胞里面潜伏感染。
  前面谈了伪狂犬病病毒的基本意义和特点、特性。现在我想讲一下病毒变异的问题,伪狂犬病变异的问题。
  关于病毒的变异,有几条基本的准则,几条基本的原则。一个是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发展的现象,是形成生物和生物进化过程的基础,变异是绝对的,任何病毒跟其他任何生物是一样的,都有巨大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也是不断地变异。另外大多数病毒都有明显的遗传稳定,特别是伪狂犬病,尽管它不断地变,但是基本的遗传稳定性没变。刚才已经说了,伪狂犬病本身是双链病毒,本身就比较大。此外,有的变异能遗传,有些变异是不能遗传的,这也是一个规律。
  关于伪狂犬病本身的变异问题,这张图是我1985年在美国做的一个试验,我当时在美国收集了一个Bartha毒株,每株是10个毒株,因为当时没有PCR设备,也没有基因测序的方法,就只能用酶切图谱的办法来研究病毒DNA,结果发现,不同的酶切了之后,每个毒株之间是有差异的,上世纪80年代的伪狂犬病就有变异。上世纪80年代PRV变异之后,90年代又暴发一次,90年代我们曾经分离了很多毒株,发现有很多变异,而且变异的毒株跟现在的毒株基本上也差不多,这说明什么呢?它的变异并不是很大的。而且它跟2011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发生的变异,我们研究了一下,现在发生变异的这些毒株,跟我们国家最早分离出来的毒株Fa株和Ea株的毒株同源性都很高,而且都属于同一个基因型,后面还要讲这个事情。因为变异的问题现在在国际上闹得很凶,我们国内有些专家发表了很多文章,我收集了大概一二十篇文章,大体意思是我国发生了很严重的伪狂犬病的变异,特别是从Bartha变异的毒株,变异出来不得了了,特别是养殖户,搞不清楚到底咋回事,到底该怎么办?
  这是我收集的其中几篇文章,谈了在Bartha变异的毒株当中分离的变异株。有的报道说伪狂犬病有5个基因型,A、B、C、D、E。A在欧美和北美,D和E在我国和其他国家。我国的Ea株和Fa株与目前流行株属于E型,现在分离的毒株属于基因II型。现在广泛使用的Bartha K61疫苗株属于基因I型,有一些差异。但是所有这些文章没有一篇说伪狂犬病血清型发生了变化,只是说疫苗的质量这个好一点,那个差一点,这个免疫效果好一点,那个免疫效果差一点而已。
  现在分离的毒株都集中在这儿,我国分离的Fa株在这儿,我们搞的精确式疫苗SI25在这儿,这是他们搞的结果,也就是现在所发生变异的毒株,所分离的毒株都是属于基因II型,血清型也是一样的。好多报道都说目前流行株的几个基因的同源性都是很高的,主要的抗原基因gD基因,没有一个人说gD基因发生了多大变化,我前面已经提到这个问题了,gD基因是抗原基因的主要基因,这个没有变化,现有的疫苗能不能保护,能不能抵抗变异株,这个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到底怎么变异,也有不同的看法,过去说变异是什么东西呢?变异是本土毒株SC株,是1987年分离的,Bartha株是80年代引进的,现在讨论到底什么意思?我没搞清楚,现在的变异跟当时的变异有什么关系?而且八十年代引进Bartha株在东北使用,SC株是不是Bartha株,现在这个事情说不清楚。
  第二个问题,有一篇文章说现在的分离株不是毒株,包括何启盖教授也发表文章说分离株不是毒株,我的学生也分离了很多毒株,也没有发现,因此现在伪狂犬病变异株是不是变异株?还需要讨论,不是一家能够说了算。
  关于在Bartha株免疫猪场分离到伪狂犬病变异株问题,SC株是八十年代分离的毒株,八十年代的变异和现在有什么关系?而且SC株是基因I型,和现在的基因II型毫无关系,所以现在Bartha K61变异猪场分离到变异株,说明猪场可能已经有野毒持续的潜伏感染,就完全可以分离到变异株,分离到野毒株,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很突出。Bartha株分离出来变异株,其他的病毒也可能分离出变异株,因为存在潜伏感染,先感染病毒,再去变异,你绝对把病毒弄不出来,可以把它的疫苗做了之后,就可以把野毒弄掉,就把它清除,不会转阴,现在有人宣传有疫苗能转阴,我跟我的学生说这种说法要不得,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个病毒感染是终身潜伏。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前几年,蓝耳病在我国闹得很厉害,有人就赶快生产灭活药,就弄出一个疫苗出来,结果蓝耳病到现在还是蓝耳病。伪狂犬病现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变异株一出来,有人就卖种毒,卖给企业生产灭活苗。我认为,相关部门领导应该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然,我们国家要想根除伪狂犬病,要想净化伪狂犬病是不大可能的。国家有关规划要求2020年在种猪场里必须要清除、要净化伪狂犬病,这谈何容易?伪狂犬病不是那么容易净化的。我想说的是,这个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公开讨论,到底问题的根源在哪?有些人说得很厉害,实际上九十年代发生的程度和现在也差不太多,但当时的疫苗还是解决了问题的。
  下面想谈一下关于疫苗的问题,我们国家的疫苗不外乎分那么几类,特别是伪狂犬病疫苗,第一种叫灭活苗,第二种叫弱毒苗,第三种是基因缺失苗,当然还有其他的。在欧盟及北美地区唯一被允许使用的疫苗gE-,TK-,这些国家的伪狂犬病控制得相当好,日本使用的gC-,TK-,仅在美国某些州使用gG-,TK-,基因缺失了,所有的野毒株都有gE存在,不然就没法分了,特别是灭活苗,灭活苗本身是传染病毒,什么基因都有,你怎么检测,如果检测有gE抗体,绝对不利于伪狂犬病的净化,不利于狂犬病的根除。
  话说回来,我们国家现在有哪些苗,据不完全统计,有灭活苗,灭活苗有好几种。有弱毒苗,有Bartha株、Buk株、783株。最近又出来一个,上海有人出了gE-gI-。我们国家可能是使用疫苗最多的国家,也可能是最混乱的地区。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疫苗吗,能不能选几种比较好一点的疫苗来用呢?我觉得对这个问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有关部门,都需要坐下来好好考虑考虑,不然我国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是不可能控制好的。这是关于疫苗种类的问题。
  传统疫苗最主要的问题是技术缺陷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个是灭活苗,另外一个是像Bartha株,Bartha K61这一类的疫苗,不能阻止已感染动物体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复制和排出,而且它在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感染之后,它就不断地排。我刚才说了,猪是最大的传染源,如果猪不淘汰,不屠宰,这个病毒永远存在,永远是传染病。所以在预防控制里面,损失肯定大,养殖成本就高,你可以把它隔离,隔离之后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就把它屠宰了。因为伪狂犬病不传染人,可以杀了吃猪肉。但如果姑息养奸,把有潜伏感染的猪留着就是一个祸害,就是传染源;一个是灭活苗,传统的弱毒苗也有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不能阻止病毒往中枢神经系统跑。此外,灭活苗还不能区分接种动物和感染动物,因为有gE抗体,无法检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所以,下面再来谈关于研究基因缺失疫苗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个要从八十年代说起。我1984年在美国就发现,美国已有人研究出了基因缺失苗,基因缺失疫苗就是TK基因缺失苗,当然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叫KIT,这个模式开始是用化学的办法,在细胞培养剂里面,反复加,反复传,反复加,反复传,结果就把TK基因弄掉了,这就是基因缺失苗。当时美国农业部有人打电话询问,我到美国农业部的一个实验室,问一个教授,这个教授是德国人,问他基因缺失苗是不是基因缺失苗。当时开了一个会,认为TK的确不是基因工程苗,是人为通过化学的办法弄掉的,而不是通过基因操作的办法弄掉的,所以它不叫基因工程苗。后来这位教授又做了一个实验,就是人工操作,当时DNA技术已经开始了,把TK基因切掉了,这样就构建了一个TK基因缺失,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基因缺失苗。受他的启发,我才搞出了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当时我国还没有研究伪狂犬病的,也没有人研究相应的疫苗。刚才说了,八十年代我们才从外国引进一个Bartha株来作为疫苗。而当时我国已经改革开放好几年了。考虑到养猪业发展起来后,会出现大规模养殖,而这容易引起伪狂犬病的传播,引起伪狂犬病的暴发,所以决定搞伪狂犬病的基因缺失苗,而且特别要搞TK基因缺失。因为当时已经研究出来了,单纯疱疹病毒,跟伪狂犬病很相似,也是通过神经系统传播到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潜伏。当时考虑首先必须要把TK弄掉,有两个特点,特别是基因缺失疫苗能够阻止和排出野毒感染,防止持续的潜伏感染。就是这个疫苗,如果TK缺失以后,打到猪上去,通过神经系统传播到三叉神经就不走了,它走不动了,只在脑、肝和三叉神经里面存在,外来的病毒如果再想攻破三叉神经是很难的,就是说病毒与病毒之间也有竞争,这是一个关键。第二个配套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基因,如果能检测出来,要有相应的检测技术,我们在设计基因缺失苗的时候搞了TK基因缺失,gE基因缺失,gI基因缺失,在八十年代已经有了,而且国家主推基因缺失,所以基因缺失是疫苗的关键问题。
  用一个表来说明TK基因缺失苗,这是我们当时做的实验。这是河南农大的一个陈博士做的实验。这个实验反映什么问题呢?在病毒进入三叉神经之后,我们再来检测病毒的分布,我们检测到有5个地方有,攻毒以后,就发现30个里面只有5个检测出来,对照组30个里面检测16个样品有野毒的存在,也有感染。这说明TK缺失之后占据了三叉神经这个位置,能够阻止病毒进入神经中枢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小脑等等地方。
  前面谈的是关于变异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人问,现有的疫苗管用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不同血清型的伪狂犬病毒株,因此,国内现有的主要疫苗还是有效的,只不过是疫苗与疫苗之间有差异,不能说哪个疫苗不行。现在国内有一二十家厂家,生产的疫苗只有一部分起作用。
  这是我查的一篇文章,他做的实验说明,Bartha株 K61还是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的。我们分离野毒株来进行攻击也得到了保护,也就是说现有的疫苗是完全可以用的,是可以保护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养猪场怎么进行相应的免疫、检测、淘汰程序。
  最后介绍一下关于三基因缺失疫苗的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就利用我国本土最早分离的伪狂犬病毒闽A株(Fa株)作为基因缺失苗起始的亲本毒株,在四川做实验,中间就说搞得安不安全,为了测试就打了这个株,证明了它确实安全,大片的基因被切掉,主要的基因已经被弄掉了。
  刚才说的gE、gI、TK几个缺失的部位。经过生物学特性研究、免疫原性研究、遗传稳定性研究、安全性试验等一系列研究之后,于2003年获得新兽药证书,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时专家评论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开创了我国动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实用化的先例。SA215与现有分离毒株同源性很高,同属一个基因型,它的综合效力是更好的。SA215免疫的猪可以耐受现有分离株的攻击,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我们的毒株在这儿,SA215在这儿,都同属基因II型,同一个基因型,保护性就更好。
  这是获得的新药证书,这是伪狂犬病类唯一的一个新兽药证书,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们还拿到了发明专利证书,有些人要模仿我们这个东西,现在我们要开始维权了,因为以前没重视知识产权的问题。
  基因缺失疫苗的优点,归纳几点:1.安全。它是大片断切掉,剩下的就是安全的,而且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个东西是安全的。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疫苗打出去之后,还从来没有反映有反作用的。2.免疫原性好。3.能阻止强度侵入中枢神经系统。4.可以将疫苗免疫动物和野毒感染动物区分开。5.同属一个基因型。
  最后简单说一下关于防控的问题。上午陈院士讲了很多。我感觉至少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首先,选好疫苗。刚才说国内疫苗混乱,种类很多,就看你怎么选,看各个猪场自己怎么决定,选择好的苗,这是很重要的。其次,要选择通用的检测办法。第三,要定期检测基因阳性群体。我一贯主张,一旦发现这个猪就赶快把它淘汰,这是最好的办法,凡是阳性的都淘汰,当然有些猪场赔不起。另外一个,首先把它隔离,没有症状干脆把它屠宰了,不然的话,一个猪场、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伪狂犬病就净化不了。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就在“八五”、“九五”攻关项目中明确地提出并倡导使用gE、TK基因缺失疫苗配合gE-ELISA疫苗,为国家决策提供了实践的依据。
  总之,伪狂犬病的主要特征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变,其病原还是猪伪狂犬病病毒,这个病毒是一个巨大的双链DNA病毒,血清型只有一个,它的血清型改变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只要在全国都有计划地统一应用TK、gE基因缺失疫苗,防治伪狂犬病潜伏感染,配套相应的检测技术,淘汰阳性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是有希望的。只有应用基因缺失疫苗才能在我国根除伪狂犬病。
  我的发言完了。要是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郭老先生,谢谢郭教授。郭教授年近八旬,特意从四川赶到北京参加“何方论坛”,再次向郭教授表示感谢。学术实际上是可以争论的,我觉得争论越多越好,现在不管是我们畜牧行业,还是扩展到文学行业、音乐行业,争论都太少了,争论才能碰撞出火花来。
  下面一位演讲嘉宾是北京农学院的任晓明教授,大家欢迎!
  演讲主题:养猪防病与系统科学
  北京农学院教授任晓明: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参加过很多论坛,我觉得这次论坛确确实实叫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院士还有郭老先生的一些高论,我相信大家包括我本人在内,都深受启发,学习了很多东西。这也是我觉得举办“何方论坛”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养猪防病和系统科学的问题。我汇报的内容大概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系统的定义。二是养猪系统的特性。三是正确把握养猪防病系统的两个关联要素。四是处理养猪防病两个基本点。五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破解养猪防病的难题。
  我相信大家对前面的讲座记忆犹新,陈院士、郭老先生为我们国家的猪病事业乃至整个兽医事业几乎是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当然了,不光是这几位先生,我们整个兽医界的同仁都在跟疾病做着斗争,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就是从新中国1949年建国到现在,我们国家只净化或者消灭了一个病――牛瘟。而在猪病身上,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一个病都没消灭掉,不但没消灭掉,现在的情况是老病没有消灭掉,新病在层出不穷。作为同仁,大家考虑过没有?这个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我们无能吗?肯定不是。我们兽医界有那么多的院士,有那么多像郭老先生一样德高望重的专家,应该说世界上所有的技术我们中国都有,世界上所有聪明的人在我们国家都有,为什么到现在这么多的疾病越搞越多、越搞越复杂,原因在哪里?现在有一个时髦的词叫“顶层设计”,我想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看,在养猪防病领域是否缺乏了顶层设计,是否缺乏了系统观念?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也是我从事兽医三十多年来痛定思痛所思考的一些想法。既然来参加论坛,就要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没有观点的论坛是没有意义的论坛。
  既然说养猪防病是系统科学,我想在座的包括我在内,都不是专业从事系统科学研究的。所以,我们都应该先学习一下什么叫系统?这个系统按照系统科学的定义,它是由相互作用互相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这叫系统。系统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第二个,这些要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不是杂乱无章的。第三个,这些要素间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功能。
  考虑一下,我们养猪防病是不是一个系统?
  下面就说说养猪系统的特性。我把它归纳为六大特性,哪六大特性呢?第一个,养猪系统的整体性和匹配性。第二个,养猪系统内各要素的相关性。第三个,养猪系统目标的合理性。第四个,养猪环境与系统的适应性。第五个,养猪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的依赖性。第六个,养猪系统的开放性和封闭性。
  首先说说整体性和匹配性。养猪系统不管是大的养猪托拉斯,还是小的养猪个体户,大都是由多个相互区别的要素按照系统整体应具有的综合性而构成的体系,这个不展开讲,这就是我说的整体性。即使每个要素并不都很完善,但是它可以综合和统一成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统。反之,即使每个要素都很好,但作为整体却不能发挥出它的良好功能,就不是完善的系统。这就是为什么几年前,养猪行情不是很好的时候,仍然有一些中小规模的猪场不赔钱乃至赚钱,而很多大的养猪公司却赔钱的原因。大家知道,公司的规模越大投入越多,相应的硬件设施可能更完善。可为什么是这些小的、硬件设施比不上那些大公司的猪场反而效益更好呢?就是因为他各个要素的匹配性做得比大公司好。就像钟表一样,每个零件必须有良好的匹配性,才能成为一部完整的机器设备。
  第二,说说养猪系统内各个要素的相关性。相关性是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猪场系统任一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关联要素也要相应改变和调整,从而保证猪场系统的最佳状态。单一要素的改造必须考虑其他要素的关联和制约,现在大家都认可我们养猪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硬件设施,因此都在增加自动给料系统、自动消毒系统等等,我觉得这都很好,但是请记住,如果单一要素的改造没有其他要素相应的匹配或相应的关联,单一要素是很难发挥出决定性作用的。
  第三,探讨一下目标的合理性。目前的养猪系统都具有目标,这也是区别现代养猪业态和传统养猪业态不同的标志所在。系统目标一般用更具体的指标来体现,因此,需要用一个指标体系来描写系统指标,猪场系统目标确定要合理,并且要用各种调整方式把系统导向预定的目标,使猪场整体系统达到最优化。现在行情好,很多大公司都在大张旗鼓地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猪价走势专家预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