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胡振东:安全经济发展新常态态下如何应对移动支付安全挑战

微知-页面飞走啦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云-管-端生态下 移动互联网需安全开放平台保护
近日,DCCI发布了《中国移动安全产业链生态发展报告》。报告数据显示:移动生态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移动安全问题:在用户端,96.7%的用户曾经遭遇移动安全问题;在下载通道,通过手机浏览器访问的0.39%的网址暗藏木马;在下载站,木马占应用市场提交检测应用次数的11.8%。在移动互联网云-管-端生态下,移动安全软件提供的安全保护显得捉襟见肘,移动互联网需要全新的安全解决方案,移动安全开放平台成共识之势。
预计到2013年底,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突破2.7亿部,约有5亿中国用户将迈入移动智能时代。人们的沟通、社交、娱乐、生活、商务、隐私都越来越多地依赖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的第一终端,成为个人的信息枢纽。然而,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恶意软件、钓鱼网站、隐私窃取等移动安全问题也伴随而来。调查数据显示:高达96.7%的用户曾不同程度的遭遇过移动安全问题。而移动安全威胁还有加剧之势,据安管云开放平台数据显示:仅2013年上半年新增病毒样本数就达到了2012年全年的1.7倍。新增病毒的成倍增加,预示着中国移动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由上可见,除了用户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外,就只能仰仗手机安全软件的保护了,那么又有多少用户安装了手机安全软件呢?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移动安全软件普及率达到了64.2%,但仍有35.8%的用户手机处于裸奔状态,这意味着仍有上亿用户缺少移动安全保护。
其实,不仅仅是用户需要移动安全保护,移动生态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也需要安全保护。安管云开放平台数据显示:在下载通道,通过手机浏览器检测到0.39%的网址暗藏木马;在下载站,带有木马的应用更是占到了应用市场提交检测应用次数的11.8%。
报告指出,移动生态产业链各方和移动用户都非常重视移动安全问题。调查显示:安全方面的需求成为移动用户对移动生态产业链各方的迫切期望,而移动生态产业链各方也认识到移动安全问题必须由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成员共同合作来解决。
由此可见,移动安全软件不仅对用户的保护范围有限,更不能解决移动生态产业链各方迫切的安全需求。移动互联网云-管-端生态下需要一种全新的安全解决方案,移动安全开放平台的出现成为大势所趋。
据悉,国内主流移动安全企业之一&&安全管家,在2012年9月推出了安管云开放平台。该移动安全开放平台的诞生为移动安全生态环境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移动安全解决方案与安全服务,让移动产业链每个环节都能具备安全防御能力,颠覆了目前已有的移动安全产业生态环境。
安管云开放平台推出后获得了移动生态产业链各方的积极响应,安卓市场、百度应用中心、安智市场、UB浏览器、GO桌面等知名厂商纷纷与安管云开放平台合作,为保护用户的移动安全,共同构筑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长城。截止2013年8月,安管云开放平台已累计检测手机应用超过27亿次,查杀手机病毒突破1145万次,移动安全服务覆盖约2.5亿安卓用户,覆盖率高达90%。
安管云开放平台希望为产业链各方搭建一个开放的安全体系,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压缩手机恶意软件的生存空间,为用户打造安全绿色的手机使用环境,让安全无处不在。
您可能也感兴趣:
据外媒报道,苹果于近几年已经完成两次对特斯拉的尽职调查,业内人士大胆预测:苹果会收购特...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腾讯胡振东:安全新常态下如何应对移动支付安全挑战?
日,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Cyber Security Summit,简称CSS2017)在京召开。由腾讯安全与国际支付行业巨头Visa联合主办的金融安全分会场,是当天备受关注的分论坛之一。来自金融、安全等多领域专家以"数字时代的支付安全与未来商务"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应对新常态下的移动支付安全,如何通过开放式合作、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
在金融安全分会场,腾讯移动安全副总裁胡振东围绕"安全新常态下如何应对移动支付安全挑战?"进行了主题分享。他指出,当前移动支付安全迎来严峻挑战,除了常见的木马病毒、诈骗、钓鱼网址等威胁形式,身份认证技术也是支付安全的挑战之一。腾讯专注于支付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并坚持开放共享,愿将自身技术能力输出给更多行业合作伙伴,共建支付安全生态防护体系。
(腾讯移动安全副总裁胡振东发表演讲)
支付安全威胁步入新常态,腾讯手机管家成第一道防线
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爆发性增长,安全已成为这个行业绕不开的难题。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手机安全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支付类病毒感染用户数达502.4万,大家的"电子钱包"仍面临严重威胁。更令人担忧的是,移动支付安全威胁趋于多样化、常态化,使得防御难度大大增加。不法分子通常将木马病毒、诈骗电话/短信、钓鱼网址、风险WiFi和虚假二维码等手段捆绑起来联合作战,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胡振东表示,腾讯手机管家作为移动安全领域的第一道防线,拥有强大的病毒查杀与支付保护能力,可以拦截各种诈骗电话和短信,识别短信中的恶意网址和风险WiFi,防止病毒窃取手机支付验证码短信,并进行微信等支付安全和账号保护,在各个风险环节建立精准有效的防御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守护用户手机和财产安全。
另外,据胡振东介绍,通过腾讯手机管家的"安全信用指数",可全方位立体评估支付安全风险。基于腾讯安全云库大数据、社交大数据、麒麟伪基站监测数据、外部风险WiFi感知等,手机管家可对用户的安全意识、风险历史、外部环境、行为习惯、设备防护情况进行五维立体评估,输出用户安全评估画像并给出评分,分数越高表明安全性越高。如果检测到用户遭遇社工欺诈转账,会提前给出预警、及时止损,如是正常的支付交易,则提供风控担保,确保交易环境安全。
(腾讯安全信用指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安全风险评估)
移动支付安全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如何准确鉴别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即如何证明我是我。目前指纹解锁、数字加密等身份认证技术多以牺牲可靠性来换取便捷性,不法分子一旦成功获取密码信息或复制指纹,其盗取账户资金的过程将变得更加简单。胡振东指出,人工智能新时代下,我们通过移动终端来探索身份认证的新方式,借助机器学习用户交互行为,来对用户进行身份鉴权。为了认证支付者身份的唯一性,腾讯正在探索一种更为智能的验证技术,我们称之为"图灵盾",其主要利用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AI无感知身份认证技术,可在多场景下综合判断当前使用者是否为手机主人,从而实现账号防护、支付安全、手机防盗、隐私保护等。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图灵盾"可实现免密解锁、免密支付、自动登录等,让复杂的二次身份验证流程简单化,同时安全系数更高,可靠性更强。
开放合作,共建支付安全生态防护体系
在胡振东看来,新秩序、新常态下的移动支付安全挑战绝非一己之力能够应对,唯有开放合作,集合各个产业链伙伴的安全力量,才是有效的解决之道。腾讯安全作为CSS安全领袖峰会的发起方,在不断强化自身安全研发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不断向全行业输出更强的技术实力,倡导并坚持开放合作,打通产业间的壁垒,持续推动建立安全生态防护体系。
2016年,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累计挖掘谷歌、微软、苹果、adobe等国际厂商共计269个漏洞,位居国内第一,持续帮助各大厂商提升安全防护能力。腾讯御安全作为服务于广大应用开发者的专业级APP防护平台,打造了漏洞检测、安全加固、实时监控、云端风控四层防御,实现APP的全面防护。为防护WiFi上网入口安全,腾讯还联手TOP10的WiFi提供商建立"安全WiFi联盟",并推出国内首个"五星WiFi"标准。
目前,腾讯安全云库已经全面开放,与合作者共享包括诈骗电话、银行账号、木马病毒、钓鱼网址等典型诈骗数据样本,以集合运营商、银行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产业链的力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全方位保护用户财产安全。正是看重腾讯海量大数据资源优势,苹果多次与腾讯展开了合作,借助腾讯手机管家实现iOS骚扰诈骗电话拦截和垃圾短信识别,在Safari浏览器中内置腾讯安全云库能力,实现欺诈网址识别。
胡振东表示,面对愈加复杂的移动支付安全威胁,腾讯目前的行动或许只是冰山一隅。不管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还是应对木马病毒攻击,都需要建立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和合作模式,腾讯愿意开放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数据能力,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建支付安全生态防护体系,守护用户财产安全。CSS金融安全分会场:腾讯携合作伙伴共建移动安全生态防护体系
齐鲁晚报社
原标题:CSS金融安全分会场:腾讯携合作伙伴共建移动安全生态防护体系齐鲁晚报讯
日,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Cyber Security Summit,简称CSS2017)在京召开。由腾讯安全与国际支付行业巨头Visa联合主办的金融安全分会场,是当天备受关注的分论坛之一。来自金融、安全等多领域专家以“数字时代的支付安全与未来商务”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应对新常态下的移动支付安全,如何通过开放式合作、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在金融安全分会场,腾讯移动安全副总裁胡振东围绕“安全新常态下如何应对移动支付安全挑战?”进行了主题分享。他指出,当前移动支付安全迎来严峻挑战,除了常见的木马病毒、诈骗、钓鱼网址等威胁形式,身份认证技术也是支付安全的挑战之一。腾讯专注于支付安全领域的技术研究,并坚持开放共享,愿将自身技术能力输出给更多行业合作伙伴,共建支付安全生态防护体系。(腾讯移动安全副总裁胡振东发表演讲)支付安全威胁步入新常态,腾讯手机管家成第一道防线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爆发性增长,安全已成为这个行业绕不开的难题。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手机安全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支付类病毒感染用户数达502.4万,大家的“电子钱包”仍面临严重威胁。更令人担忧的是,移动支付安全威胁趋于多样化、常态化,使得防御难度大大增加。不法分子通常将木马病毒、诈骗电话/短信、钓鱼网址、风险WiFi和虚假二维码等手段捆绑起来联合作战,以实现“利益最大化”。胡振东表示,腾讯手机管家作为移动安全领域的第一道防线,拥有强大的病毒查杀与支付保护能力,可以拦截各种诈骗电话和短信,识别短信中的恶意网址和风险WiFi,防止病毒窃取手机支付验证码短信,并进行微信等支付安全和账号保护,在各个风险环节建立精准有效的防御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守护用户手机和财产安全。注册花火通行证,没有账号
智能硬件分类
&>&&>& > 正文
分享文章到微信
关注花火网微信公众号
  如今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无现金社会”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如今菜市场小摊、路边小吃甚至乞讨的都挂出支付二维码,但也有商家为了方便只接受移动支付而干脆不收现金,这么做合适吗?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他们就此问题采访了央行相关人士,得到的说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商家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而拒绝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支付方式并不违法。  该条例总则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业内还有一钟说法认为,拒收现金并不等于拒收人民币,移动支付只是一种支付手段,但移动支付的货币还是人民币,而不是用美元或者其他外币。  该人士对此指出,在任何一个场景里,如果只有一种支付形式存在,一定是国家主权货币——人民币。  他解释说:“法定货币人民币就是我们钱包里的纸币,纸面上面写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代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的是国家主权,这是唯一的合法的法定货币。”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的门店就只接受移动支付而不接受现金,而且加入了无现金联盟,一度引发热议。  当时,公益律师廖建勋就曾指出,拒收人民币和拒收现金应该区分看待。商家如果收取欧元、美元,不收人民币,属于拒收人民币的行为,违反《人民银行法》,但是商家不收人民币现金,选择移动支付的结算方式,不等于不收人民币。
加载更多新闻
Copyright @
HUAH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花火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新常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