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2018长三角地区艾滋病--2018乡村振兴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标杆行什么时候举办吗?

全球特色小镇联盟田园综合体与乡村振兴战略新政研讨会召开
与会代表研究谈论认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重大工程和重大行动。同时,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介绍,在乡村振兴“四梁八柱”的政策体系当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重大行动和重大工程。文件中这方面的内容加起来大约有50多项。(一)重要战略1.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3.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重点提高基层监管能力。4.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二)重大工程1.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2.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实施兴林富民行动,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3.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4.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5.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6.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有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7.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8.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9.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0.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为抓手,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增强贫困农户发展能力,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11.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12.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三)重大行动十年仅门票分红就超1亿 这个苗寨小镇是如何做到的?
曾经的西江千户苗寨由于位于雷公山深处,人多地少、生产生活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是一个偏远且贫穷的苗寨。2008年,千户苗寨走上了旅游开发的道路。到2017年,西江千户苗寨已经实现游客接待量超600万人,旅游综合总收入达49亿元。
如今,西江千户苗寨已经成为产业兴、百姓富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动力强劲的美丽村寨,而其发展中所形成思想智慧、知识经验、方式方法、策略措施等,也被总结成“西江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思考。
“西江模式”具体指的是自2008年以来,以苗族特色文化资源为载体,以旅游开发作为发展导向,在经济、社会、文化、经营、脱贫等方面产生规模化效应所形成的一系列经验和可以操作的运行体系。简而言之,“西江模式”是民族文化在旅游上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高效组织方式。
一、“西江模式”的基本特点
文化保护是西江苗寨确保持续发展的关键。十年来,西江苗寨坚持“发展式”的保护理念,着重激活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基质和创造活力,以行动开展保护,以旅游开发促进文化的价值再生、价值联动。
旅游大开发不久,西江苗寨制订出台《西江千户苗寨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以“人人都是文化主人,个个参与文化保护,家家成为民俗博物馆,户户都是文化保护场所”为落脚点。
探索“景区集中管理,家庭分散保护”的运作机制,建立起“全面普查,完整保护,镇村复查,兑现奖励”的长效管理机制,让广大村民在参与旅游中实实在在地受益,从而充分带动其参与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村民与游客齐跳团结舞
1.共生共建共荣的发展之道
在开发旅游之前,村民是西江苗寨最大的社区主体。旅游开发后,随着商户、游客的大量进入,“多元共生”成为西江苗寨最大的社会特点。
这些主体在西江都以旅游为生计之源,形成旅游兴旺则大家兴旺、旅游衰败则大家衰败的“旅游命运共同体”格局。
因此大家结成了必须围绕旅游凝心聚力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有的转化成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有的转化成为新的村规民约,有的则转化成为思想要求和礼俗规范,形成维护西江苗寨景区建设、苗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脱贫致富责任担当等的社会共识和文化条件。
十年来,西江苗寨之所以没有发生重大旅游事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主体共生共建共荣的发展初心和系统安排。
2.对民族文化高效的市场化运作
就本质而言,旅游业其实是一种市场化的经济活动。市场以强大的需求功能,自我强大的调节作用和对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对旅游发展的做大做强尤为至关重要。
2009年随着国有旅游企业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西江旅游发展就走上全面的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轨道。
经过十年时间,旅游的充分市场化促使西江苗寨在品牌塑造、综合收入、游客量等方面成效显著,为村寨发展及其群众的脱贫致富打开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3.旅游发展红利的全民共享
旅游是高度市场化的产物,由于诸多原因,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地区居民百姓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有一个长期培育、发展、成熟的过程,在确保旅游发展“市场效率”的基础上,如何确保全体村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实现人人都受益,户户都获利,共享旅游发展红利,进而实现全民奔小康,对旅游开发者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西江苗寨景区管理者通过制度创新,设立了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以门票收入的18%作为民族文化奖励经费发放给西江村民,让每户每年都获得超过万元的收益,确保了旅游发展利益的全民共享。
4.景区社会治理注重村民自治
十年来,西江景区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由执法部门、景区公司、村两委、民间组织齐抓共管,为景区的共同治理出力、出智慧;
治理方式上也积极重心下移,在化解西江苗寨旅游发展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中,既有以讲求法律神圣庄严的法理治理,也有接地气有温度的民间情理治理;
治理资源除了充分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外,还充分运用乡土社会的“村规民约”,对有碍旅游发展的失范、失当、失德行为进行规训与处罚,无论哪一个主体,如有违犯均平等相待,一视同仁。
这些做法,十年来让西江苗寨基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的良好治理局面。
二、旅游带动脱贫,人均年收入增12倍
1.经济上:2008年以前,西江苗寨经济发展欠后,并无现代产业作为发展基础。通过旅游开发,到2017年,西江苗寨游客接待量超过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9亿元;在西江苗寨注册登记的各类经营主体超过了1000多家,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开发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景区带动,不仅解决了周边村寨2000多名村民的就业,还带动了附近20多个村寨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对当地县域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脱贫上:2008年以前,整个西江苗寨村民以传统农业为生,全寨有超过1500人的村民外出打工;2008年旅游开发后,外出打工村民逐渐回流。临近的就业机会、参与旅游发展的均等机会,基本解决了村民“没钱花”的问题。
2017年,西江苗寨全体村民通过制度性收益、资产性收益、劳务性收益和经营性收益等四大收益手段,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2100元,户均86190元,人均年收入较2007年相比增长了12倍,大部分村民已经实现了脱贫创富。
收入的提高、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98%以上的农户都有冰箱、彩电,有了水冲式卫生间,洗澡间24小时供应热水,生活质量今非昔比。
3.文化传承保护上:在旅游的带动下,西江苗寨传统文化彰显出现代的魅力,村民文化自觉意识不断高涨。
从2008年起,西江苗族博物馆得以建立,有20多户家庭博物馆挂牌;村寨连续打造出了“古歌堂”“鼓藏堂”“刺绣坊”“银饰坊”“米酒坊”等20多个苗族文化点;2008年起,西江村两委在各种节庆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接地气、有温度的民间文化活动,在2017年“吃新节”的“千人齐唱苗族古歌”中,再次掀起了社区对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高潮。
三、西江苗寨成功的基本经验
西江苗寨的旅游,之所以能够实现十年持续跨越发展,解决了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如下做法。这些做法被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有效的,因而就成了成功的经验。
1.党政推动
2000年到2007年,西江苗寨的旅游是被动的和以“赚吆喝”为主的旅游。2001年前后,有零星的散客进入西江,与之相应的是少数西江人家开办苗家乐和乡村客栈等。
2005年至2007年,西江已经有了办旅游的行动,比如举办了“苗年”“鼓藏节”等。这些活动对于推动西江苗寨品牌力的累积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从目标任务来看,当时的行动基本上是“只赚吆喝不赚钱”的投入,盈利模式设计尚未形成。
但到2006年、2007年,随着散客的逐渐增加,亟需政府出面进行协调和管理,省、州、县、村各主体都看到了西江苗寨的大旅游已经进入了“临界点”。
于是,以雷山县委、县政府为主引擎,借贵州省旅发大会召开之机,共同发力,整合各类项目建设资金,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能力培训、招商引资、市场营销、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问题,继而成立西江景区管理局进行景区管理,成立西江旅游公司负责业态经营,调动村两委、“建保会”与村老年协会等主体,共同承担西江的经营管理工作,才谋定了西江苗寨跨越发展的大局。
2.文化引领品牌建设与创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十年来,西江苗寨将静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动态人文景观形塑成为动静结合的旅游体验模式。静态体验产品不断通过“田园观光区”“村寨夜景系统”“苗族风雨桥”“吊脚楼建筑群”等方式进行打造;动态体验产品不断加大体验型旅游产品的推出。
例如将苗年作为品牌的大亮点,通过大量宣传手段,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西江独具特色的苗年文化,通过亲身参与苗年,不同时段体验小年、中年、大年三次苗年的节日氛围和不同节日内容,从中感受苗族文化魅力。
3.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
自2008年起,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西江苗寨通过创新、发展、融入等手段对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
为合理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西江苗寨先后打造出20多个静态、动态、互动的文化体验点,让游客参与其中,不仅强化了旅游体验,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还提升了村民的旅游收入。
同时西江苗寨以创新式传承,发展、挖掘出游客喜闻乐见的“高山流水”“五壶四海”等苗族传统酒礼酒仪,将苗族刺绣、银饰锻造、蜡染制作等苗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审美样式,开发出游客易于接受的文化旅游产品。
通过古歌演唱、迎宾表演、民俗展示等活动的参与,不仅直接让村民受益,还带动了苗族文化的传承与活化。
4.创立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
2008年旅游开发不久,西江苗寨就开始探索以民族文化资源为根据的利益共享机制。自2011年起,这一利益共享机制就开始走向制度化,并且实现了西江苗寨景区所有农户家庭的全覆盖。
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共享机制的内容有三个部分:
①是每年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8%的份额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奖励经费。2012年,西江民族文化保护费奖励经费发放金额为806万元,2013年为1100万元,2014年为1480万元,2015年为2270万元,2016年为2400万元,2017年为2900万元。
②是“人人有份,户户受益”。按照《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的规定,文化保护奖励费的发放以户为单位,受益多少取决于吊脚楼保护的程度和家庭人口数。2011年全年户均约为3600元,2016年全年户均约为17400元,2017年户均约为21000元。
③是文化保护费发放有严格的流程,且多主体参与。每年分上下半年各发放一次,全程都有村民代表参与和监督。
5.以“景区带村带县”共享发展成果
作为国家80个“景区带村”的示范之一,西江苗寨的景区带动主要体现在产业带动、发展带动和就业带动三个方面。
就产业带动和发展带动来说,十年来,西江苗寨景区带动了周边脚尧、黄里等村的茶产业发展,带动了附近控拜、麻料等村寨银饰产业的发展。
在就业带动方面,西江苗寨附近各村寨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村民常年不间断在景区内打工。在旅游旺季,都能让每位村民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在“景区带县”方面,西江旅游井喷式发展不仅带动周边村镇脱贫致富,还带动雷山县旅游业的发展和县域脱贫致富,2017年,雷山全县旅游综合总收入为77.37亿元,其中西江苗寨为49.91亿元,占比为64%,直接和间接带动全县至少5000人以上实现脱贫致富。
6.善用苗族民间智慧进行景区治理
开发旅游后的西江苗寨,是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交织的空间。社会治理工具和手段,必须将传统社会的组织形态和治理智慧同现代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进行无缝衔接,方能促进景区的和谐稳定。
自2008年以来,西江苗寨景区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加强景区联动等手段,夯实村级国家基层组织,促进村民自治,发挥出村两委在维护景区秩序、规范游客行为、建筑风貌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根据景区社会治理情况日渐复杂的情况,专门成立“建筑保护委员会”“老年协会”等村寨民间组织,协同政府一道处理因旅游开发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积极善用“扫寨”“议榔”“鸣锣喊寨”等苗族民间智慧参与景区社会治理,治理效果极为明显。
7.与时俱进创新景区管理机制体制
为进一步理顺西江景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2年,经雷山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西江镇交由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托管,西江景区管理局、西江旅游公司一并划入园区管委会。
配齐配强西江景区管理局领导班子,将驻西江的相关执法部门和西江景区管理局人员划入园区管委会综合执法大队,由园区管委会统一管理。
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明确了西江景区各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的职责与功能,尤其明确了西江旅游公司作为市场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了旅游发展的市场效率。
四、“西江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于民族文化传统资源的利用,促成了我国西部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
但如何合理、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旅游来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
历经十年,西江苗寨以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强烈的市场化运作;党政强力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共生共建共享的发展之道;建立民族文化利益保护发展的共享机制以及景区社会治理善用民间智慧等做法,通过旅游全面带动,促进了西江苗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实现了西江苗寨从苗族传统村落向现代村落的巨大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江苗寨为西部民族地区提供了旅游带动地方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这个模式蕴含着丰富的,可以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旅游发展智慧。
1.为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发展提供新路径
生态和民族文化是贵州的两大宝贝。十年来,西江苗寨“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为手段,一方面通过制订相关利益奖励规程对以吊脚楼为核心的苗族文化进行保护,让家家户户都成为参与文化保护和受益的主体;
另一方面通过民族文化的旅游化、经济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场域的“价值再生”和“价值联动”,较好地解决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2.为贫困地区实现共富提供鲜活案例
为解决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脱贫、减贫,西江苗寨通过制度创新,设立民族文化利益共享机制,让村民每户每年都有超过万元的收入。
同时坚持强烈的市场化原则,通过旅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旅游业,鼓励村民参与各种旅游经营,盘活整个社区的土地、房屋等资产收益,提高了村民的创富能力,确保了旅游在脱贫致富上的“市场效率”。
3.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西江样本”
2018年2月,国家发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因此,如何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产业路径是民族欠发达地区各级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必须要慎重思考的重要问题。
西江苗寨十年来之所以能够产业发达兴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发展资源的正确选择,选择了丰富的苗族文化优质资源作为发展路径起点;
另一个是在发展资源正确选择的基础上,优化景观景点及村寨人文生态,做出了走旅游产业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从而带动了西江苗寨十年来旅游产业的腾飞与做大做强。
活动推荐7月25-29日-5天4夜-
长三角.2018乡村振兴
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座谈考察标杆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PPP模式系列论坛(第十一期)圆满举行--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
> 百瑞动态
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PPP模式系列论坛(第十一期)圆满举行
&日下午在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举办了第十一期特色小镇系列论坛,此前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期,从上期开始论坛举办时间变更为两月一期,从而使筹备时间更充足,确保论坛质量。
本期论坛由中投协项目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海淀律师协会PPP研究会、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中文在线、和君集团主办,易建100建设猎头协办,中央财经大学文化PPP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本期论坛的主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PPP模式系列论坛&。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
国务院特色小镇课题组组员、发改委国家特色小镇评审专家&李敏智;
海淀律协PPP研究会会长、百瑞所PPP实务与研究中心主任 &石慧杰;
海淀律协PPP研究会副会长 杨明;
海淀律协PPP研究会副会长、百瑞所PPP实务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国文;
北京建智达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彦刚;
和君集团合伙人&&金福伟;
易建100建设猎头市场部经理 侯艳丽;
江西省修水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熊运锋;
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聂森;
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规划部经理&&朱虹;
建纬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史金忠;
北京德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志军;
PPP财务专家、注册会计师 &桑国权;
上海第一测量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毅;
浙江元成园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陈方平。
本次论坛由百瑞律师事务所闫艳茹律师主持,海淀律协PPP研究会副会长杨明、刘国文分别致辞,两位会长分别从&美&和&仁&的角度阐述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看法,高度认可了百瑞所牵头举办的特色小镇论坛所起到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各方面的专家深度座谈,分享对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见解,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论坛中,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规划部经理朱虹做了题为《特色小镇规划介绍》的发言;胡志军做了题为《农业产业项目机会》的发言;北京建智达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彦刚做了题为《新时代下工程咨询企业关于特色小镇的思考》的发言;建纬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史金忠做了题为《用投行思维设计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之探索》的发言;财务专家桑国权做了题为《特色小镇商业模式和财务模型设计》的发言;百瑞所PPP实务与研究中心主任石慧杰做了题为《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上的选择性适用》的发言。以上六位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关于规划设计、工程造价、投融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运营、实操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各位专家分析透彻,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
在自由讨论环节,除了做主题发言的六位专家外,其他参会人员也都纷纷表达了自己对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个人见解,会场讨论气氛热烈,本期论坛持续4个多小时,与会嘉宾意犹未尽。
海淀律协PPP研究会秘书长、百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晓震律师做总结性发言:&百瑞所未来将继续本着为政府、企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理念出发,高质高量的举办每一期论坛,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的队伍中。&
期待下期再聚。
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创建于日,除北京总部外,在深圳、济南、苏州、哈尔滨、无锡等地设立多家分所,目前本所现有成员300余位,律师200余位,其中40余位合伙人,均拥有10年以上律师执业经历,并拥有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从事立法工作和在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从事审判、检察的相关工作经历;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直接的司法实践经验及深厚的政府和社会资源,形成了本所突出的竞争优势。200余位专职律师,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学府,谙熟法律、精通外语、且从事律师工作多年,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 &&&&&&【图片】华夏万邦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高端论坛召开纪实【地产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913贴子:
华夏万邦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高端论坛召开纪实
 日至28日,第二届”2018新时代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创新发展新动能高端论坛”在杭州第一世界大酒店隆重召开。此次峰会邀请到了众多相关国家部委、农业、经济、知名企业的领导专家及国内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标杆项目的操盘手参加,与会嘉宾还发表了与主题相关的主旨演讲,并与来宾互动。来自国家发改革委原宏观经济管理主编,机关原团委副书记、副市长宋承敏先生,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葛培健博士,农村农业部原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魏玉栋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副主任、中国著名西部发展、工业和城镇化战略专家胡长顺博士,宏观经济管理理事会副秘书长,中国特色小镇政策活字典唐朝帮先生,住建部融合人居课题研究组专家,成都市政府原顾问、成都全域城乡统筹田园战略顶层设计者蔡甦先生,蓝城蓝越集团总经理,蓝城第一个文旅项目越剧小镇总经理、操盘手杨岳先生,火爆全国的农产品品牌褚橙柳桃潘苹果策划人操盘手、中国农产品品牌孵化运营专家胡海卿先生,美国迪士尼首席主题公园设计师、华侨城茶翁古镇总重划总设计师于历明先生,奥伦达部落会员中心顾问李宪先生等部委领导专家和企业总经理、项目一线操盘手、共同出席了此次盛会。峰会也聚集了各级地方政府机构领导,房地产产业链、文旅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等的企业核心高层,及其他参与乡村振兴市场主体企业、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主体等300余人参加。现场共同探讨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相关指导政策精神、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导入升级、产城融合、田园综合体策划规划、商业模式实践探索、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建设运营管理、特色小镇盈利核心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嘉宾签到  江苏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程成主持本次论坛  以产业为趋动的特色小镇发展方向  2018年是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实施年,落地年,发展年。特色小镇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形式,经济新常态下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抓手,是党的十九大后的新热点。
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健康建设和良性发展可以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新空间,可以为绿城蓝城这样的企业发展提供新机遇,新的广阔利润的增长和发展质量,带动项目所在地基础建设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升级,农民收入翻倍,农业产业升级,帮助,落后地区脱贫致富,增加当地政府的GDP和税收,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那么特色小镇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该如何发展呢?2018年国家对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有哪些新指导政策?在特色小镇落地实施的过程中有哪些新机遇,新挑战?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转换的思路有哪些?
与会特邀嘉宾有着怎样的见解?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副主任,中国著名西部发展,工业和城镇化战略专家胡长顺主任在发表&新时代工业化与城镇化及特色小镇发展&的主旨演讲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副主任胡长顺先生结合自己参加特色小镇的评审工作的经验,在会议中分享了特色小镇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和统筹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指出,未来的特色小镇一定是融合城乡元素,极具地方历史人文特色的剧场演艺是小镇有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各个参与方重视.因地制宜的提炼当地文化和产业特色,并建立工业化,流程化的系统化的运营体系,是提高特色小组合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新模式.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葛培健博士在论坛现场发表主旨演讲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葛培健博士也提出了产业升级的需求点,张江高科作为中国产业园区的领导者和世界级的产业园区,曾受到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视察指导,葛博士根据自身30多年的上市公司工作经验,对以产业为核心的小镇发展方向和趋势,做出了精彩阐述,对产城融合的各个要素做了详尽解析,并指出哪些产业适合与特色小镇相融合。同时对产业基金的募集和操盘技巧,PPP融资模式、地方债的风险和化解方案、结合案例进行了分享。  国家发改革委原宏观经济管理主编,机关原团委副书记、副市长宋承敏先生在华夏万邦论坛现场发表 &地方发展新机遇&的主旨演讲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仅是产业的需求升级,更是契合在地方发展的新机遇之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宋承敏司长在“地方发展新机遇”的演讲中,通过深度解读党的十九大制定的战略方针,指出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是地方发展的新机遇,是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创新发展载体,是新时代新旧动能转换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 宏观经济管理理事会副秘书长、中国特色小镇政策‘活字典’唐朝帮先生在论坛现场进行主旨演讲 宏观经济管理理事会副秘书长唐朝帮先生在华夏万邦论坛现场接受浙江电视台关于特色小镇政策的采访  在城市化建设向城镇化建设转变的背景下,未来城市格局将一定是由城市过渡到城市群落,而特色小镇建设将是这些城市群落重要组成部分。会议上,宏观经济管理理事会副秘书长唐朝帮先生结合自己参与指导协调申报的工作实践,深度解读了2018国家最新的特色小镇建设指导政策。对政策深刻的理解和娴熟指导应用,让参会嘉宾对特色小镇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参与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也更加有信心。  农村农业部原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魏玉栋教授正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农村建设息息相关,一定离不开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其中农村土地的制度和政策的应用,是田园综合体商业模式必须面对和破解的老大难。论坛嘉宾农村农业部原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国家美丽乡村标准制定者之一魏玉栋主任指出:特色小镇的发展,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先行,旅游唱戏,产业搭台,多产联动融合,这利于因地制宜的实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也详细讲解中国的土地政策和制度,土地种类划分,不同土地性质的商业应用和开发范围等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的核心难题,进行了详细,系统,精彩的论述.对现场参会嘉宾建设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产品设计及其项目规划、决策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魏主任分享完成之后,参会企业家纷纷与之沟通互动。住建部融合人居课题研究组专家,成都市政府原顾问、成都全域城乡统筹田园战略  顶层设计者蔡甦先生在论坛现场发表主旨演讲  住建部人居融合课题组专家、成都市政府顾问、成都国际田园都市战略的顶层设计者—蔡甦先生就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核心,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步骤、商业模式设计、地方特色文化和地产旅游融合发展、城乡融合、产农融合、人文和建筑融合等方面,结合自己参与主导的近百个项目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生动、幽默、犀利的演讲,博得现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特色小镇农产品品牌孵化和运营  特色小镇不是一个遥远的课题,大城市有完善的功能建设,小城市(镇)也有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中,与策划,规划,产业导入孵化、投融资、品牌培育、运营实践是分不开的。  峰会上,主办方邀请到了褚橙柳桃潘苹果策划人、中国农产品品牌孵化运营专家胡海卿先生,众所周知,褚橙近年来名声大振,品牌运营得非常成功。胡海卿先生现场揭秘发掘和推广褚橙柳桃潘苹果的过程,并介绍了草莓,萝卜,茶叶,土豆等亲自操盘的全国各个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案例过程和策略,强调了品牌培育的关键作用与提高销量的重要性。 火爆全国的农产品品牌褚橙柳桃潘苹果策划人操盘手,中国农产品品牌孵化运营专家胡海卿在华夏万邦举办的论坛上进行主旨演讲  迪士尼原首席创意设计师于历明先生在论坛现场发表主旨演讲  那么除了原生品牌的培育,小镇特色还有着怎样的造势渠道呢?美国迪士尼原首席创意设计师于历明先生分享了借助大IP发展的实际例子,以“迪士尼的IP打造&在中国文旅及商业实践”为主题,为现场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的品牌运营策略实例。将迪斯尼最先进的IP打造和商业经营理念与中国消费市场融合,在国内创造出世博会山西馆,深圳东部华侨城,广州番禺长隆花车大巡游多个成功案例。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长三角经济情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