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海金融理财骗局诈骗报警需要怎么处理

上海警方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理财产品 金融理财 诈骗团伙 钓鱼网站 诈骗犯罪-上海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上海警方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半年投资收益率高达30%,保本投资,稳赚不赔。”在“业务员”反复吹嘘下,市民梁女士动心了。就在她准备将12万元积蓄汇入理财公司账户时,浦东公安分局东明路派出所民警及时劝阻,当场揭露所谓的“游戏理财公司”实际是个传销组织,点醒了梁女士,也终结了一次网络诈骗。  类似的场景在上海经常发生。据悉,上海公安部门对电信诈骗的防阻工作已从原来的“事后处置”转化为“事先预警”,综合运用多种科技和信息手段,积极开展前端劝阻和防范宣传工作,有效遏制了此类犯罪的发案势头。今年1月至2月,全市公安机关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共冻结涉案银行账户405个,同比上升523%;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1242万元,同比上升143.6%。  打着“低风险高回报”幌子  今年1月16日14时45分许,浦东公安分局东明路派出所接到110报警:环林东路三林路口建行大厅内,报警人妻子的妹妹可能遭遇诈骗。民警朱锋、顾颍到场后了解到,报警人系聋哑人梁女士的姐夫。  梁女士之前将其所有的积蓄共12万元寄存在姐姐、姐夫处。几天前,她告诉姐姐要将钱拿出,又不肯说明用途。经家人多次询问,她才透露自己要投资一个高额理财产品,半年回报率高达30%。如此高的回报率显然不合常理,姐姐和姐夫都觉得其中有猫腻,反复劝阻她不要上当受骗,但梁女士始终不听。无奈之下,姐夫只好陪她到银行取钱。到银行后,姐夫想到拨打110报警,希望公安机关能劝阻梁女士。  民警赶到现场后及时制止了梁女士汇款,并将她带到派出所进行劝阻。因梁女士是聋哑人且不识字,民警多方联系请来哑语老师协助开展劝阻工作。“一开始梁女士表现出很强烈的防备意识,觉得我们是和她姐夫合谋骗她,阻止她赚钱,还表示有很多人都通过这个渠道发财了。”当民警询问具体理财产品时,梁女士却不肯透露,劝阻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通过民警和哑语老师不断开导,并利用很多聋哑人上当受骗的案例进行说法教育,她才慢慢打开心扉。  在交流过程中,“MBI”三个字一下子引起民警的注意:这不是马来西亚一个以“游戏理财”为幌子的诈骗公司吗?民警立即上网搜索这个公司,并通过手机图文的形式告诉她这个公司已被我国工商、公安等部门明确认定为传销组织,梁女士这才醒悟自己上当受骗。这场劝阻整整持续了8个多小时。  “梁女士本身是聋哑人,平时跟外界沟通交流较少,更容易落入金融理财类网络诈骗的圈套。”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九支队探长范华表示,公安部门对记录在案的所有诈骗电话进行了统计,数量最多的就是虚假金融理财信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金融理财已成为很多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不断翻新诈骗手法,利用市民的趋利心态,打着“低风险高回报”的幌子,虚构金融理财信息进行诈骗。在这类诈骗中,骗子主要针对老年人和刚步入社会的年轻白领,通过制作虚假宣传网页等方式夸大回报率,甚至安排人员线下现身说法,获取被害人信任从而诱骗钱财。  除了金融理财类诈骗,冒充领导、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医保社保机构等也都是近年本市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  诈骗对象不乏高学历人员  公安部门称,电信网络诈骗通常以团伙犯罪形式存在,团伙内往往有明确分工,各个分组又相对独立。例如,电信诈骗团伙一般分为“金主”“话务员”“技术支撑”“财务”等,其中“技术支撑”与“财务”通常为多个诈骗团伙服务,已逐渐演变成一种专业化、职业化的犯罪团体。近几年,该类团伙还将窝点迁至境外,多选择与中国尚未建交的国家和地区,这给破案打击增加了不小难度。另一个变化是,电信网络诈骗团伙选择的作案对象,由过去的随机选择发展为针对特定人群。公安部门经过梳理分析,发现犯罪分子针对老年人、财务人员、高学历人员、常年海外生活人员使用不同骗术进行作案,成功率更高。  在一般人看来,拥有聪明头脑的高学历人员,怎么也会上当受骗?“高学历人员往往在自己专业方面有特长,但大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较少与家人朋友交流,对社会复杂程度认知不足。”范华说,针对高学历人员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主要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网络购物诈骗和冒充好友诈骗,“骗子利用部分高学历人员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编造话术实施诈骗,成功率还挺高。有些受骗的高学历人员一开始还会不好意思报警,怕被同事、朋友取笑。”  警方还在工作中发现,一些犯罪分子在发送的虚假信息中加入木马链接,“一旦被害人点击就会中毒,继而导致被害人及其通讯录中所有联系人的信息泄露,使更多人面临受骗风险。”针对这类网络诈骗的新特点,上海公安部门将在木马链接、钓鱼网站的发现、溯源和攻克,以及犯罪产业链主动感知等诸多领域,与国内知名网络企业展开紧密协作。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推演等方式实现数据加工自动化、线索研判智能化、预警推送高效化,实现打、防、管、控能力全面提升。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上海警方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日 04:37 来源:解放日报
  “半年投资收益率高达30%,保本投资,稳赚不赔。”在“业务员”反复吹嘘下,市民梁女士动心了。就在她准备将12万元积蓄汇入理财公司账户时,浦东公安分局东明路派出所民警及时劝阻,当场揭露所谓的“游戏理财公司”实际是个传销组织,点醒了梁女士,也终结了一次网络诈骗。  类似的场景在上海经常发生。据悉,上海公安部门对电信诈骗的防阻工作已从原来的“事后处置”转化为“事先预警”,综合运用多种科技和信息手段,积极开展前端劝阻和防范宣传工作,有效遏制了此类犯罪的发案势头。今年1月至2月,全市公安机关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共冻结涉案银行账户405个,同比上升523%;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1242万元,同比上升143.6%。  打着“低风险高回报”幌子  今年1月16日14时45分许,浦东公安分局东明路派出所接到110报警:环林东路三林路口建行大厅内,报警人妻子的妹妹可能遭遇诈骗。民警朱锋、顾颍到场后了解到,报警人系聋哑人梁女士的姐夫。  梁女士之前将其所有的积蓄共12万元寄存在姐姐、姐夫处。几天前,她告诉姐姐要将钱拿出,又不肯说明用途。经家人多次询问,她才透露自己要投资一个高额理财产品,半年回报率高达30%。如此高的回报率显然不合常理,姐姐和姐夫都觉得其中有猫腻,反复劝阻她不要上当受骗,但梁女士始终不听。无奈之下,姐夫只好陪她到银行取钱。到银行后,姐夫想到拨打110报警,希望公安机关能劝阻梁女士。  民警赶到现场后及时制止了梁女士汇款,并将她带到派出所进行劝阻。因梁女士是聋哑人且不识字,民警多方联系请来哑语老师协助开展劝阻工作。“一开始梁女士表现出很强烈的防备意识,觉得我们是和她姐夫合谋骗她,阻止她赚钱,还表示有很多人都通过这个渠道发财了。”当民警询问具体理财产品时,梁女士却不肯透露,劝阻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通过民警和哑语老师不断开导,并利用很多聋哑人上当受骗的案例进行说法教育,她才慢慢打开心扉。  在交流过程中,“MBI”三个字一下子引起民警的注意:这不是马来西亚一个以“游戏理财”为幌子的诈骗公司吗?民警立即上网搜索这个公司,并通过手机图文的形式告诉她这个公司已被我国工商、公安等部门明确认定为传销组织,梁女士这才醒悟自己上当受骗。这场劝阻整整持续了8个多小时。  “梁女士本身是聋哑人,平时跟外界沟通交流较少,更容易落入金融理财类网络诈骗的圈套。”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九支队探长范华表示,公安部门对记录在案的所有诈骗电话进行了统计,数量最多的就是虚假金融理财信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金融理财已成为很多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不断翻新诈骗手法,利用市民的趋利心态,打着“低风险高回报”的幌子,虚构金融理财信息进行诈骗。在这类诈骗中,骗子主要针对老年人和刚步入社会的年轻白领,通过制作虚假宣传网页等方式夸大回报率,甚至安排人员线下现身说法,获取被害人信任从而诱骗钱财。  除了金融理财类诈骗,冒充领导、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医保社保机构等也都是近年本市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  诈骗对象不乏高学历人员  公安部门称,电信网络诈骗通常以团伙犯罪形式存在,团伙内往往有明确分工,各个分组又相对独立。例如,电信诈骗团伙一般分为“金主”“话务员”“技术支撑”“财务”等,其中“技术支撑”与“财务”通常为多个诈骗团伙服务,已逐渐演变成一种专业化、职业化的犯罪团体。近几年,该类团伙还将窝点迁至境外,多选择与中国尚未建交的国家和地区,这给破案打击增加了不小难度。另一个变化是,电信网络诈骗团伙选择的作案对象,由过去的随机选择发展为针对特定人群。公安部门经过梳理分析,发现犯罪分子针对老年人、财务人员、高学历人员、常年海外生活人员使用不同骗术进行作案,成功率更高。  在一般人看来,拥有聪明头脑的高学历人员,怎么也会上当受骗?“高学历人员往往在自己专业方面有特长,但大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较少与家人朋友交流,对社会复杂程度认知不足。”范华说,针对高学历人员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主要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网络购物诈骗和冒充好友诈骗,“骗子利用部分高学历人员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编造话术实施诈骗,成功率还挺高。有些受骗的高学历人员一开始还会不好意思报警,怕被同事、朋友取笑。”  警方还在工作中发现,一些犯罪分子在发送的虚假信息中加入木马链接,“一旦被害人点击就会中毒,继而导致被害人及其通讯录中所有联系人的信息泄露,使更多人面临受骗风险。”针对这类网络诈骗的新特点,上海公安部门将在木马链接、钓鱼网站的发现、溯源和攻克,以及犯罪产业链主动感知等诸多领域,与国内知名网络企业展开紧密协作。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推演等方式实现数据加工自动化、线索研判智能化、预警推送高效化,实现打、防、管、控能力全面提升。客户端下载
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举报举报原因:广告营销地域攻击色情低俗人身攻击诈骗骚扰谣言反动其他取消 提交
&&&&&正文遭遇网络金融诈骗怎么办?这三招补救措施你get到了么? 17:46
我们应该如何辨识安全靠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果不小心被骗了该如何补救?今天东哥教给你互联网金融诈骗三招补救措施!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如火如荼,不法分子的魔爪也顺势蔓延,投资、贷款、支付、众筹等细分领域都充斥着诈骗。一方面,打破传统金融运作模式的高收益与便捷性吸引着消费者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许多新兴模式的诞生置法律监管于空白地带,行业乱象与投机倒把的行为丛生。市面上形形色色、眼花缭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多如牛毛,资金是否安全、账户有无风险、平台是否有保障……各式各样的问题变着法儿地轰炸着普通用户。金融传销 网络借贷 众筹欺诈消费金融 虚假红包 APP欺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辨识安全、靠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对互联网金融可能存在的陷阱呢?看《网络大讲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互联网金融专家杨东为您支招:如何提防互联网金融陷阱?看这三招!首先,大家要注意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应该有互联网小额贷款牌照;网络借贷P2P平台,应该在地方政府备案。其次,注意平台承诺的收益率。如果收益率在15%以上,并且还宣传可以保本保息,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再次,观察平台是否有保护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的技术手段。包括是否签订书面合同或者有比较可靠的电子合同,应该注意的是,电子合同必须是经过可信时间戳认证、不能被篡改的、经过CA电子认证的。不小心遭受互联网金融诈骗?快补救!如果不小心被骗了怎么办?补救措施分三个步骤:第一,快速采取措施回收资金止损,并尽快报警。因为公安部门可以及时冻结欺诈者的资产或银行账户,防止欺诈者卷款潜逃。第二,收集个人在此金融平台上投资、理财的证据。包括书面合同、电子合同、来往的微信记录等,都要保存好。第三,积极配合警方做好调查取证工作。特别要提醒的是维护个人权益,一定要采取合法的途径,不能采用非法手段。
来源:河南都市报道
来源:都市报道
来源:黄大爷看社会
来源:新手厨房的那些事
来源:成都商报
来源:北青网
来源:看看新闻
来源:饭饭来撩
来源:黔讯网
来源:看看新闻网
来源:朝歌城里那些事儿
来源:新闻早餐
来源:杀生丸
来源:菊花古剑和酒
来源:广州日报
来源:美文共享
来源:振武奇闻录
来源:素白
来源:东方头条
来源:花花看世界
来源:北青网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来源:环球网
来源:东方头条
来源:无问西东网络金融诈骗蹭世界杯热点 两玩家投资一个月被骗89万_苏州社会_新闻中心_苏州新闻网
网络金融诈骗蹭世界杯热点 两玩家投资一个月被骗89万
本报讯(记者 天笑)借着世界杯足球赛的热点,网络金融理财类诈骗也在翻新。近日,园区唯亭派出所接报一起网络理财诈骗,涉嫌诈骗的平台声称&稳赚不赔&,两名受害人先后投资89万元,结果才一个多月,平台就突然关闭了。
今年4月,陈某向朋友王某推荐了一个和世界杯相关的理财项目。因为听说项目&绝对保本&,王某就有了兴趣。了解得知,这个理财项目的名字叫做IFA(足球反波胆理财平台),项目投资的规则是世界杯联赛中如果两支球队之间的比分为4比4,投资款就会全额返还投资人,如果比分是4比4之外的其他比分,就会有0.5%的收益,按照规则来看,项目稳赚不赔的几率会很大。
投资过程中,王某每次将钱汇至陈某的银行卡上,陈某将钱置换成积分,1积分等于1块钱。两人在网站上注册了4个账号,先后投资89万元。今年5月份,这些账户都可以正常操作,但前不久平台突然显示因系统维护不能登录。
担心好几日后,网站终于可以登录,但王某发现自己的账号被封。网站贴出公告称,因黑客攻击账号数据被篡改。没隔几日,网站上又贴出一则公告,显示因不可抗力因素提现变成一折,也就是说原先投资100元只能提现10元,再加上投资手续费,实际能够提现的不足10元。王某本想赶紧提现,可才过了一天,平台就彻底关闭了。
王某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立马报警。目前,警方正在对案件进行侦办。
世界杯足球赛踢得如火如荼,一些球迷的好奇心也彻底被激发,他们沉迷于购买网络彩票,非但没有赚到钱,还掉入了不法分子精心布局的足球&圈套&之中,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警方提醒,参与足球竞猜需到实体门店进行投注,并以纸质彩票作为凭证,切勿轻信虚假网络彩票和赌球APP中的广告噱头,一旦球迷被判定涉嫌赌博行为,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小薇]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城市早8点”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大家都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理财诈骗员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